Workflow
通缩预期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中期策略展望:己日革之,待时而动
西南证券· 2025-07-09 17:03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围绕2025年中期策略展开,分析海外财政风险暴露对全球流动性的冲击、国内通缩预期缓解激活超额流动性、A股狭窄区间快速轮动情况,并给出行业配置思路[1][3][57] 海外:财政风险暴露,指示潜在的全球流动性冲击 财政风险暴露 - 10年期美债利率长期下行通道在2022年后被向上突破,全球经济平稳状态打破[7] - 2023年Q3出现美元美债背离,美债上、美元下,财政风险计价更极致[9] - 经济数据走弱但10年期债券收益率走高,全球避险倾向指标与美元指数背离[14] - 美债利率增加风险溢价影响估值,Fed put交易终结,衰退预期加速财政风险暴露[17][18] Fed put交易终结逻辑 - 衰退预期加速财政风险暴露,经济衰退 - 联储宽松 - 利率下行传导链条断裂,美债或被抛售,联储不会提前降息[18] - 逆全球化使联储无限宽松负面效应由美国自己承担,成为联储无限宽松的约束[27] 未来风险点 - 美国或采取风险目标转移增加美债买盘,但精准导流美债是难题,需关注非美经济体债务风险[29] 各国债务可持续性 - 从静态指标看,美、德、日、法、中财政可持续性尚可,英、意风险较大;从动态视角看,美、日、法、英接近或超债务发散阈值[37] 高利率冲击 - 全球国债利率上行,无风险利率抬升增加私人部门融资成本,利差指标失灵,日本养老金等机构抛售国债[43] 全球衰退交易 - 最大风险是国债被抛售,加速债务发散风险暴露,挤压财政空间,需关注流动性危机和国债利率[44] 美股宏观拐点 - 2024年7月套息交易逆转、2025年2月美国例外论破裂出现同步拐点,还可能面临全球衰退冲击[45][47][52] 次贷危机后宏观拐点共振 - 美国宽松预期 + 中国复苏预期形成共振,成为全球宏观拐点重要信号,如2016、2018、2022年[60] 国内:通缩预期缓解,激活持续淤积的自由超额流动性 国内经济周期定位 - 处于周期底部持续磨底,信贷脉冲2025年初企稳,传导至经济周期有一定时滞[70] 价格因素与通缩预期 - PPI领先指标低位震荡后回升,通缩预期边际止跌,实际利率过高得到缓释[74][76][78] 强美元压制与缓释 - 实际美元指数构建中期顶部,未来外部环境压力将缓释[82] 证券化率与基本面模型 - 证券化率极端负向偏离后有向上收敛动力,基本面五因子模型从负向偏离快速收敛为正向偏离[85][91] 流动性淤积 - 存在流动性陷阱,超额流动性淤积部分被通缩预期吞噬,通缩预期扭转激活自由超额流动性[92][97][99] A股:狭窄区间内的快速轮动 行业轮动速度 - 行业轮动速度年后快速下探,3月后回到高位[104] 市场离散度 - 行业表现相关系数边际回落,个股配对滚动相关性均值新高后收敛,市场宽度回落,涨跌幅加权离散度抬升[108][113] 行业配置思路 行业聚类 - 核心主线为AI + 机器人 + 军工,内需相对落后[117] 自由超额流动性指引 - 自由超额流动性抬升利于小盘股跑赢,与部分申万二级行业超额收益有相关性[118][121] 行业赔率 - 建材、化工、交运等行业相对赔率较高[126]
2025年首轮降息:房贷减负、银行承压与消费链传导
搜狐财经· 2025-05-20 18:57
激活楼市流动性:首套房贷利率跌破3.05%(北上深),叠加2024年"存量房贷利率普调至LPR-30BP"政策,形成"增量+存量"双重刺激。以北京为例, 置换型购房者若贷款500万,月供减少280元,释放的现金流可覆盖家庭基础消费支出(2024年北京户均月消费约6500元)。 对冲通缩预期:2025年4月CPI同比仅0.8%,核心CPI连续6个月低于1%,降息通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1年期LPR挂钩经营贷)刺激生产端扩张,预计年 内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提升至12%(2024年为9.3%)。 化解债务风险:地方政府专项债利率挂钩5年期LPR,本次降息可为2025年新增3.8万亿专项债节省利息支出超90亿元,缓解城投平台再融资压力。 数据印证:东方金诚测算,本次降息将拉动2025年GDP增速0.2个百分点,但需警惕美联储若在Q3加息(概率35%)可能引发的资本外流风险。 二、财富迁徙:月供族的"减负账本"与银行的"息差生死线" 降息对不同主体的影响呈现"冰火两重天": 一、政策逻辑:LPR双降的"三重战略意图" 2025年5月20日,央行年内首次下调LPR利率(1年期3.00%、5年期3.50%),这一动作远非单纯 ...
【日经BP书籍】日本央行的光与影:央行与失去的三十年
日经中文网· 2025-03-28 10:57
公司背景 - 日经BP成立于1969年4月 隶属于日本经济新闻社集团 [2] - 作为日本领先的B2B媒体公司 聚焦经营管理 专业技术及生活时尚三大主要领域 [2] - 日经BP是日本经济新闻社媒体集团的一员 成立于1969年 [1] 文章核心观点 - 日本央行推出改变通缩预期的政策 用无限宽松的豪言壮语刺激经济 [3] - 对宏观政策的过度依赖 造成萨满央行的幻象 [3] - 日本央行在政策决策上犯了许多致命错误 代表人类智慧的极限 [3] - 没有一家央行同日本央行一样采取如此的政策 [3] 文章结构 - 序章:日本央行与传统观念的破坏者 [4] - 第一章:首位经济学家央行行长的诞生 [4] - 意外的人事任命之谁是植田 [4] - 告别任期长行长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