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EC7
icon
搜索文档
想活过2025年的车企,应果断挥刀砍向自己冷门的包袱
36氪· 2025-07-02 18:49
明星车企销量表现 - 小鹏汽车6月销量3.46万辆,同比增长224%,环比增长3.24% [1][2] - 蔚来6月销量2.49万辆,同比增长17.5%,环比增长7.29% [1][2] - 阿维塔6月销量1.02万辆,同比增长117%,但环比下滑20.47% [1][2] - 理想汽车6月销量3.63万辆,环比下滑11.2% [2] - 零跑汽车6月销量4.8万辆,环比增长6.55% [2] 冷门车型市场现状 - 小鹏P7 5月销量仅82辆,较2022年巅峰时期月销9183辆大幅下滑 [3][5] - 蔚来EC7 5月销量94辆,ES7等多款车型月销量仅为个位数 [3][10] - 大众ID.7 VIZZION、智己L7、埃安AION LX等车型月销量不足10辆 [10] - 冷门车型占用大量研发生产资源,难以转化为实际收益 [3][11] 冷门车型成因分析 - 定位失误导致产品缺乏差异化,如蔚来ES7夹在ES6和ES8之间 [11] - 战略模糊导致产品线混乱,内部竞争激烈 [11] - 配置更新滞后或定价不合理,如小鹏P7被竞品取代 [13] - 消费者因信息差被动购买冷门车型 [21] 消费者选择冷门车型动机 - 追求个性表达,避免撞款 [14][16] - 看重热门品牌的售后保障 [14][16] - 品牌情怀驱动,如大众、沃尔沃老车主支持冷门车型 [17][19] - 换电服务等特色功能吸引消费者 [16] 车企面临的经营压力 - 新能源市场渗透率从2024年Q4的47.3%下降至2025年Q1的47.3% [21][23] - 蔚来2024年净亏损226亿元,2025年Q1亏损同比扩大30.2%至67.5亿元 [23][26] - 小鹏2024年亏损96.7亿元,2025年Q1负债增加134亿元 [26][28] - 车企需达到年产销50万辆才能实现规模效益 [29] 车企战略调整方向 - 剔除冷门车型可优化资源分配,集中发展核心车型 [29] - 需做好停产车型的售后兜底,如理想ONE的终身服务承诺 [29] - 行业进入淘汰赛阶段,车企需果断"断舍离"以提升盈利能力 [29]
NIO's May Deliveries Rise 13% Y/Y But Is That Good Enough?
ZACKS· 2025-06-02 23:15
公司交付数据 - 5月交付23,231辆电动车 同比增长13 1%但环比4月的23,900辆有所下降 [1] - 核心NIO品牌交付量环比下降31%至13,270辆 涵盖ES6 ET5T等高端车型 [2] - 大众市场品牌ONVO交付6,281辆 环比增长42% 首款车型L60 SUV持续受市场欢迎 [3] - 小型高端品牌Firefly交付3,680辆 较4月首批230辆实现大幅增长 [3] 品牌发展动态 - ONVO和Firefly增长势头强劲 但可能蚕食NIO主品牌市场份额 [4] - 公司计划2025年销量较2022年的221,970辆翻倍 需达到月均37,000辆交付目标 [5] - 1-5月累计交付89,225辆 同比增长34 7% 但仍低于目标进度 [5] 同业对比 - 理想汽车5月交付40,856辆 同比增长16 7%且环比4月33,939辆提升 MEGA Home车型订单超预期 [6] - 小鹏汽车交付33,525辆智能电动车 同比暴涨230% 但环比4月35,045辆略有下降 MONA M03 Max新车型已上市 [7] 资本市场表现 - 公司股价年内下跌约19% 同期行业跌幅仅0 5% [8] - 远期市销率为0 46 价值评分D级 [11] - Zacks评级维持3级(持有) [14]
小米YU7七月开卖,能否复制SU7的成功
齐鲁晚报网· 2025-05-23 10:39
小米汽车战略新品YU7发布 - 小米汽车发布第二款战略车型YU7 定位中大型纯电SUV 在技术层面实现全方位升级 包括设计美学 三电系统和智能架构 [1] - YU7延续SU7设计风格并创新 车身尺寸4999×1996×1600mm 轴距3米 风阻系数低至0.245 提供宝石绿 熔岩橙等多种配色 [3] - YU7三个版本全系标配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 Max版搭载101.7kWh电池 CLTC续航760km 最大马力690PS 零百加速3.23s [3] SU7市场表现 - SU7系列累计交付量突破25.8万辆 4月单月交付2.8万辆 连续三个月蝉联20万元以上纯电车型销量冠军 [2] - SU7起售价21.59万元 与特斯拉Model 3形成直接竞争 搭载800V高压平台 2200MPa超强钢车身和Xiaomi Pilot 3.0智能辅助驾驶系统 [2] - SU7通过"硬件+生态"商业模式创新 成为连接手机 家居的智能终端 生态协同效应是其区别于特斯拉的核心竞争力 [2] YU7产品配置与定价策略 - YU7标准版全系标配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 96.3kWh电池 CLTC续航835km 比Model Y后驱版多290km 充电效率提升40% [4] - YU7标准版标配1颗激光雷达 4D毫米波雷达及700TOPS算力的英伟达Thor芯片 预计定价25万-26万元 [4] - YU7 Pro版续航770km 比Model Y长续航版多110km 双电机612马力 零百加速3.9秒 预计定价28万-30万元 [5] - YU7 Max版续航760km 马力690PS 零百加速3.23秒 标配2200MPa超强钢车身 Nappa真皮座椅 预计定价35万-38万元 [6] 产能与交付挑战 - 北京亦庄工厂二期将于7月投产 初期月产能1.5万台 年底目标提升至5万台 但当前SU7仍有18万台未交付订单 [9] - SU7标准版交付周期为42-45周 部分用户因供应链调整导致交付延期1-3个月 深圳等地出现车主集体维权事件 [9] - 二手平台出现大量YU7代抢服务 费用从800元到2万元不等 小米官方已明确回应不存在任何形式的内部优先购车机制 [8] 生态协同优势 - 购买SU7的用户 小米生态设备人均持有量提升2.3台 首批SU7车主中52%为小米手机用户 37%同时购买智能家居套装 [10] - YU7通过"小米人车家生态"构建差异化壁垒 支持手机无缝互联和智能家居控制 [6] - 小米通过规模效应和生态反哺 将YU7单车硬件成本比Model Y高出8万-10万元的情况下 起售价控制在25万元级 [7]
Is it Time to Snap Up NIO Stock While it's Still Trading Cheap?
ZACKS· 2025-05-16 21:46
NIO Inc. (NIO) , once hailed as the “Tesla of China,” is now trading at just around $4 per share, down roughly 94% from its all-time high attained in 2021 and even below its 2018 IPO price of $6.26. For a company that once captured investor imagination with bold electric vehicle (EV) ambitions, the fall has been steep.In 2018, NIO's debut on the NYSE was met with considerable excitement. Fast forward to 2025, and the company is operating at a much larger scale with a wider vehicle lineup, new brand launches ...
安聪慧将出任吉利控股集团CEO 吉利回归主业的决心有多大?
中国经济网· 2025-05-15 16:16
战略调整与品牌整合 - 吉利在2024年初达到品牌多元化顶峰,旗下拥有吉利汽车、领克、极氪等9个独立品牌,并提出成为"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大众集团"的目标 [3] - 2024年9月公司发布《台州宣言》,开启"战略聚焦"大收缩,领克并入极氪成立极氪汽车集团,随后极氪在2025年5月退市并入吉利汽车,实现"回归一个吉利"的战略目标 [5][6] - 品牌整合涉及几何并入吉利银河、雷达和翼真并入吉利银河等多轮调整,最终实现聚焦造车主业的目标 [14] 人事变动与组织架构 - 极氪科技集团CEO安聪慧在吉利并购极氪完成后出任吉利控股集团CEO,吉利控股集团轮值总裁戴庆将向安聪慧汇报 [6] - 原吉利控股集团CFO李东辉卸任CEO后出任集团副董事长,桂生悦仍担任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行政总裁,淦家阅出任新吉利汽车集团CEO [17] - 郑鑫凭借在电池及供应链业务的优秀表现被提拔为副总裁兼首席战略官,其主导的耀宁集团在新能源电池、智能汽车零部件和磷化工业务方面具备领先优势 [15] 财务表现与业务发展 - 2025年第一季度吉利汽车实现营业收入725亿元同比增长25%,归母净利润56.7亿元同比增长264%,毛利率达15.8% [16] - 极氪领克双品牌首次并表表现优异,极氪科技一季度总营收220亿元,整车销售收入191亿元同比增长16.1%,实现盈利5.1亿元 [16][17] - 公司新能源盈利能力改善及规模效应释放,第一季度毛利总额大幅提升至114亿元 [16] 全球化与产品战略 - 吉利通过收购沃尔沃汽车实现从中国公司向全球公司的跃迁,并成功孵化领克、CMA平台等新品牌新技术 [11] - 在马来西亚通过收购宝腾股份打造全产业链输出模式,开辟特色出海路径 [11] - 安聪慧主导推出帝豪EC718、博瑞、博越等成功产品,并开发CMA平台推动公司进入架构造车快车道 [7][8] 供应链与产业布局 - 公司重视全产业链布局,新能源电池研发部的神盾电池应用于吉利银河E5等产品,智能汽车零部件部涵盖线控底盘、智能座椅等核心部件 [15] - 通过收购澄星股份形成"新能源+化工"协同效应,强化供应链优势 [15] - 主机厂与供应链关系从单纯采购转向深度协同,如宁德时代连续两年净利润超500亿元的示范效应 [15]
蔚来再亏226亿后李斌誓言四季度扭亏 前4月销售目标完成率垫底、高价车型销量全线下滑
新浪证券· 2025-05-07 17:10
专题: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昊 进入5月,各家上市车企年报已悉数披露完毕,多数车企营收规模继续增长,但归母净利润则呈现两极分化趋势。 统计的13家车企中,8家实现盈利,5家处于亏损,其中比亚迪归母净利润402.5亿位居榜首,蔚来以226.6亿亏损,位列最末,2016年以来,累计亏损已超 1200亿。 | 上市车企 | 营业总收入(亿元) | 上市车企2024年主要经营指标 营收增速 | 归母净利润(亿元) | 归母净利润增速 | | --- | --- | --- | --- | --- | | 比亚迪 | 7.771 | 29.0% | 402.5 | 34.0% | | 上汽集团 | 6,227 | -15.7% | 16.7 | -88.2% | | 吉利汽车 | 2,402 | 34.0% | 166.3 | 213.3% | | 长城汽车 | 2,022 | 16.7% | 126.9 | 80.8% | | 长安汽车 | 1.554 | 5.6% | 73.2 | -35.4% | | 塞力斯 | 1.451 | 305.0% | 59.5 | 342.7% ...
陆家嘴财经早餐2025年4月5日星期六
Wind万得· 2025-04-05 06:16
热点聚焦 - 自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34%关税,现行保税、减免税政策不变 [3] - 商务部会同海关总署对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措施并于发布日起正式实施 [3] - 中方在世贸组织起诉美“对等关税”措施,反对美方单边霸凌做法 [3] - 市场监管总局对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开展反垄断立案调查 [3] - 美国股市连续第二天重创,道指、标普500指数、纳指均大幅下跌,中概股也大幅下挫 [4] 环球市场 - 欧洲三大股指收盘全线大跌,亚太主要股指收盘全线下跌 [6] - 国际贵金属期货、国际油价、伦敦基本金属全线下跌,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农产品期货主力合约涨跌不一 [6][7] - 美债收益率、欧债收益率全线走低,纽约尾盘美元指数上涨,非美货币全线下跌 [8][9] 宏观 - 27个省份公布2024年常住人口数据,24个省份公布出生人口数据,广东、河南、山东出生人口位居前三 [13] - 大公国际给予中国本、外币主权信用等级均为iAAAsc,评级展望稳定 [13] - 中国—匈牙利贸易投资对接会举行,双方企业签署合作意向 [13] - 3月下旬与中旬相比,全国流通领域50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14种上涨、31种下降、5种持平 [14] - 重庆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释放消费动能,累计申报资金24.62亿元,撬动消费超170亿元 [14] - 海关总署暂停2家企业禽肉产品、1家企业高粱、3家企业禽肉骨粉输华资质 [14][15] - 商务部对进口医用CT球管发起产业竞争力调查 [15] - 商务部将11家实体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16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 [15][16] 国内股市 - 受消息冲击多项资产重估,A股可关注纯内需、偏防御行业和高股息板块 [18] - 2025年4月38家券商公布金股名单,累计推荐345次,涉及246只A股 [18] - 沪深北交易所《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7月7日实施,引导高频交易降频降速 [18] - 众捷汽车、天有为将成为首批银行理财、保险资管可参与网下“打新”的新股 [19] - 39股发布一季度业绩预告,部分公司净利润增幅居前或业绩扭亏 [19] - 刘正斌出任长江证券董事长,若股权变更完成,湖北省国资将成第一大股东 [19] - 蔚来特定车型促销,用户可获赠免费换电券并享多项优惠 [19] - 建发国际集团屡次高溢价拿地,获“地王收割机”称号 [20] 金融 - 2025年一季度中国并购市场披露1647起并购事件,交易规模约7779亿元,活跃度提升 [22] - 金融市场板块投资收益成银行维持利润增长“补血剂”,2024年多家银行投资收益显著增长 [22] 楼市 - 2024年部分大中型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减少,不良率几乎全线走高 [24] - 市场传言北京华联集团出售豪华购物中心运营和开发部门 [24] 产业 - 特朗普宣布对进口汽车及部分零部件加征25%关税,中汽协表示反对 [26] - 特朗普给予TikTok“不卖就禁用”法律75天宽限期 [26] - 美国终止小额包裹免税政策,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表示反对 [26] - 3月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同比上升,公路运输市场加速恢复 [26] - 2024年全国数据市场交易规模超1600亿元,场内市场数据交易规模翻番 [27] - 行业机构预测2025年底NOA渗透率达20%,未来两三年乘用车NOA渗透率将普及 [27] 海外 - 鲍威尔称关税对经济影响超预期,美联储维持2025年降息两次预期 [29] - 特朗普称鲍威尔应降息,现在是最佳时机 [29] - 韩国宪法法院通过对总统尹锡悦弹劾案,韩国将在60日内举行大选 [29] - 马克龙批评美国关税,呼吁法国企业暂停在美投资 [29] - 英国外交大臣与美国商讨经济协议,考虑所有选项 [30] - 日本首相称美国关税令人遗憾,应视为国家危机 [30] - 日本央行行长称美国关税或带来下行压力,密切关注其影响 [30] - 特朗普预计未来几周发放“金卡”签证 [30] - 西班牙首相宣布141亿欧元援助计划应对美国关税冲击 [30] - 高盛预计印度今年再降息50个基点,下调其全年GDP增速预测 [30] - 美国3月季调后非农就业人口增加,失业率、就业参与率等数据公布 [31] 国际股市 - 中概股大幅下挫,多只热门中概股跌幅明显 [33] - 微软7月1日起对部分本地部署服务器产品涨价并推订阅版 [33] - Meta Platforms可能推迟Llama 4发布 [33] - 瑞银下调美国股市评级,警告市场持续波动 [33] - 英特尔和台积电达成初步协议成立合资企业 [33] - 斯特兰蒂斯因美国关税政策裁员并暂停部分工厂生产 [34] - 美国第一资本金融公司350亿美元收购交易获司法部批准 [34] - 票务平台StubHub因股市动荡推迟IPO计划 [34] 商品 - 3月世界粮食价格指数平均为127.1点 [36] - 日本农相否定下调大米关税和扩大进口配额 [36] - 高盛下调2025年12月布伦特和WTI原油预测价格 [36] - 日本执政联盟和反对派同意降低汽油价格 [36] 债券 - 中国财政部时隔9年第二次在英国伦敦发行人民币国债 [38] - 银行涉足债券做市交易,公募基金对其依赖度提高 [38]
【商用车】2025年2月轻型商用车市场预测研究报告
乘联分会· 2025-03-13 16:33
点 击 蓝 字 关 注 我 们 时代汽车首家新能源生态港开业 本文全文共 891 字,阅读全文约需 3 分钟 一、行业洞察 明窗新能源中小VAN在2024年以前销量不足2万辆,销量占比低于15%,但2024年销 量急剧上升到8.7万辆,销量占比达到36.2%。分月份来看,自2024年6月起明窗新能 源中小VAN销量占比逐月快速增长,12月底已达到66%,2025年1月销量占比仍达 55%。明窗新能源中小VAN热销主要因素为明窗和盲窗版新能源VAN在保险费用,根 据科瑞咨询调研显示,两款产品保险费差平均在8000元左右 。 明窗版新能源VAN市场趋势洞察 2月8日,时代汽车经销商旺季开门红暨武汉悦行达新能源生态港开业庆典在湖北武汉 举行,同时推出时代领航G6-120度大电量轻卡 。 瑞驰EC75智驾客运版上市 2月11日,瑞驰汽车推出瑞驰EC75智驾客运版,该车型以智驾、超充为核心亮点,共 推出8个配置选择,智驾版起售价8.29万元 。 二、市场洞察 新能源VAN市场分析 新能源VAN自2020年起快速增长,近5年符合增长率高达45.5%,2024年销量达到 26.1万辆,同比增长46.8%。车型方面,新能源发 ...
收入利润双降,奔驰如何反攻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2-23 23:49
撰文 / 张霖郁 设计 / 师 超 2023年10月的某一天,北京诺金酒店聚集了奔驰亚太区法务与合规团队部分成员。 会场在酒店二楼,两个小会议室合并成一个大会场。现场摆放了三款车型,其中两辆是中国新势力竞品,蔚来EC7和理想L9 Max,另一辆是奔驰自己即 将上市的E-Class。 来自亚太区不同国家的法务人员聚在一起,讨论本部门如何应对转型,尤其是数字化带来工作模式以及方方面面的冲击。他们讨论对德国总部制定的转 型战略是否充分理解以及相应的建议和帮助,此外,还涉及转型期对合规的新挑战,比如新的售车方式、各国推出的数据安全法规等。 会场主舞台上的奔驰E-Class两个月后上市,在同一空间对比完理想L9 Max和蔚来EC7后,这些从亚太区不同国家来的奔驰内部员工对自己公司车型的竞 争力有了真实的认识。 "我们的车这么贵,配置没有人家高啊……"几个奔驰内部员工私下交流。 事实上,奔驰E-Class上市第二年后降价超过10万元以上,销量出现同比下滑。 这场人数不超过150人、为期两天在北京五星豪华酒店举办的会议,多少让人感受到全球车企转型风潮的急促气息以及对每个人的影响,但奔驰内部上 下有多急迫,尚未可知,因为那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