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Flyme Auto
icon
搜索文档
回归与升维:魅族的全生态野望
华尔街见闻· 2025-08-01 19:42
核心观点 - 魅族科技将在2025 ChinaJoy展示历代经典机型,从M8到魅族22系列,展现其技术演进历程 [1] - 公司以Flyme系统为技术底座,向智能眼镜、可穿戴设备、智能汽车领域拓展,构建跨场景无缝体验 [2] - 老将回归和产品升维是公司近期发展关键词,魅族22系列手机回归小屏设计,Flyme Auto 2将强化AI底座 [3] - 公司微信公众号从"星纪魅族科技"更名回"魅族科技",管理层和核心技术人员回归,彰显发展信心 [5] - 公司正从单一硬件销售转向软硬件结合、全生态覆盖的多元驱动模式 [36] 产品策略 智能手机 - 魅族22系列采用6.3英寸小屏设计(比前代6.55英寸缩小),宽度71mm,主打单手操控 [9] - 采用1.2mm全球最窄物理四等边设计,通过自研LIPO工艺实现 [11] - 影像系统重大升级,首次加入潜望长焦镜头,成立"影像专家团"解决短板 [14][15] - 魅族22将于8月发布并开启预约,后续将推出超薄22 Air大屏版本,魅族23已立项研发 [8][18] 智能汽车 - Flyme Auto已接入26款车型(包括吉利银河A7),6月合作车型总销量突破127万辆 [26] - Flyme Auto 2将于8月发布,强化AI底座,提升智驾体验和生态扩展 [30] - 系统支持多品牌手机接入,实现无界互联体验 [29] - 前管理层沈子瑜回归后将加大对Flyme Auto的资源倾斜 [31] 智能眼镜 - 魅族StarV Air2智能眼镜支持14国语言互译和AI导航功能 [31] - 推出全球首个AR眼镜线下支付功能,拓展生活场景应用 [32] - 产品技术成熟度和销量稳居行业第一梯队 [31] 技术布局 - Flyme系统从云服务同步发展到Flyme XR、Flyme Auto多场景融合 [2] - 提出"手机域"概念,实现手机和车机的无缝连接与生态共享 [25] - 通过Flyme系统实现手机、汽车、智能眼镜的无缝衔接 [32] - 构建以"无界交互"为核心的智能设备连接生态 [32] 市场趋势 - 小屏手机迎来复兴,超5成消费者关注小屏手机 [10] - 主流品牌纷纷推出小屏手机,市场竞争加剧 [11] - 智能座舱系统Flyme Auto成为公司重要增长点 [26][30] - AR智能眼镜是构建全场景智能生态的核心拼图 [31]
新吉利银河E5来了,续航提升座舱升级,但价格没涨
南方都市报· 2025-07-25 10:42
产品升级 - 2026款吉利银河E5推出5个版型,售价保持10.98至14.58万元不变 [1] - 低配版续航从440km提升至530km,高配版从530km提升至610km [1] - 610km版型增加8kWh电量,支持6.5kWh额外供电,可为家电提供2-4小时供电 [1] - 升级银河Flyme Auto智能座舱系统,新增导航绿波出行、洗车模式等功能 [2] - 新增QQ音乐Flyme Sound专区,优化32项语音车控功能和6条媒体指令 [2] 安全性能 - 搭载神盾短刀电池,通过中汽中心"8针同刺"和5.8mm真弹贯穿试验 [2] - 成功通过中汽中心认证的"新国标"检测验证 [2] 市场表现 - 吉利银河品牌上半年销量54.84万辆,同比增长232%,占吉利汽车总销量三分之一 [3] - 吉利汽车上半年累计销量140.9万辆,银河E5上市将助力实现300万年销目标 [3] 行业趋势 - 纯电出行快速普及,电池技术持续升级 [1] - 吉利银河品牌是公司新能源转型的主要抓手 [3]
魅族获奔驰订单,Flyme Auto将上车奔驰E|36氪独家
36氪· 2025-07-10 22:58
奔驰与亿咖通、星纪魅族合作 - 奔驰与亿咖通、星纪魅族达成合作,Flyme Auto将进入奔驰中国车型序列,最先搭载的车型是长轴距版E-Class [3][4] - 合作车型预计2027年推出,与长轴距版E-Class改款时间一致 [4] - 奔驰未对合作消息作出回应 [5] 亿咖通与魅族背景 - 亿咖通是吉利旗下专注全栈式汽车平台的子公司,成立于2016年,2022年在美股上市 [6] - 亿咖通业务涵盖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底层零部件等领域 [7] - 魅族是吉利2022年收购的手机公司,定位为"车手互联"关键布局 [8] - 吉利对亿咖通与魅族的定位分别相当于华为的汽车BU和消费者BG [9] Flyme Auto市场表现 - Flyme Auto于2023年3月问世,首款搭载车型为领克08 EM-P [9] - 截至2024年5月,Flyme Auto已搭载在吉利23款车型上,包括银河E5、领克900等热门车型 [14] - 采用Flyme Auto的车型总销量超116万辆,2025年5月单月新增13万辆 [14] - Flyme Auto 2.0版本即将发布,将在AI、设计等方面优化 [15] 奔驰中国市场现状 - 2024年奔驰中国市场累计交付新车超71.4万辆,同比下滑接近7% [12] - 2024年上半年奔驰中国市场销量为29.32万辆,同比下滑14% [12] - 奔驰燃油车型占中国总销量超80% [22] 奔驰智能化布局 - 奔驰在售主要车型搭载第三代MBUX系统,采用高通8295芯片,支持5G通信 [18] - 第三代MBUX系统语音助手支持免唤醒、连续指令和语义理解,反馈速度缩短至0.5秒 [18] - 奔驰2025年将上市纯电CLA,搭载自研MB.OS操作系统,支持更高OTA频率和生成式AI [21] - 奔驰与中国团队合作开发高速领航辅助系统,中国团队也是MB.OS主要参与团队 [25] 合作战略意义 - 奔驰希望通过与本土供应商合作补齐智能化短板,刹停销量下滑趋势 [10][13] - 奔驰与吉利渊源深厚,2018年吉利成为戴姆勒第一大股东,2020年双方合资组建smart全球公司 [16] - 奔驰选择Flyme Auto旨在保持燃油车竞争力,实现"油电同智"目标 [17][24] - 奔驰在中国市场采用Momenta的高阶辅助驾驶方案,与亿咖通及魅族合作是其求变新信号 [26]
魅族获奔驰订单,Flyme Auto将上车奔驰E|36氪独家
36氪· 2025-07-09 13:00
奔驰与亿咖通、星纪魅族合作 - 奔驰已与亿咖通、星纪魅族达成合作,Flyme Auto将进入奔驰中国车型序列,最先搭载于长轴距版E-Class [1] - 合作车型预计2027年推出,与奔驰长轴距E-Class改款时间一致 [1] - 亿咖通是吉利旗下全栈式汽车平台子公司,成立于2017年,2022年在美股上市,业务涵盖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及底层零部件 [1] - 魅族是吉利2022年收购的手机公司,定位类似华为消费者BG,与亿咖通协同布局"车手互联" [1] Flyme Auto的市场表现与技术特点 - Flyme Auto首搭于2023年上市的领克08 EM-P,后扩展至吉利旗下银河、领克等品牌23款车型,截至2024年5月总销量超116万辆 [2][3][4] - 系统采用7nm龙鹰芯片,支持无界桌面、无感连接,首创"手机域"概念,打破手机与汽车壁垒 [3] - Flyme Auto 2.0版本优化AI与设计,2024年5月单月新增搭载车型13万辆 [4] - 系统亮点包括自定义桌面、小窗模式交互设计,支持免唤醒语音助手及多设备应用无缝流转 [8] 奔驰中国市场的挑战与智能化布局 - 2024年奔驰中国市场交付新车71.4万辆,同比下滑7%,2024年上半年销量29.32万辆,同比下滑14% [3] - 奔驰第三代MBUX系统采用高通8295芯片,支持5G、三屏联动及车道级导航,但功能落后于理想、小鹏等本土品牌 [6][7] - 奔驰燃油车占中国销量超80%,无法适配自研MB.OS系统,需通过合作提升现款车型竞争力 [7] - 纯电CLA将搭载本土企业Momenta的高阶辅助驾驶方案,MB.OS主打生成式AI与高频OTA更新 [7][10] 奔驰与吉利的战略合作渊源 - 吉利2018年斥资90亿美元收购戴姆勒9.7%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2020年合资成立smart全球公司推动电动化 [5] - 此次合作深化双方绑定,Flyme Auto有望助力奔驰燃油车维持中国市场竞争力 [5] - 奔驰中国团队主导开发高速领航辅助系统,并参与MB.OS研发,强化本土化布局 [9] 奔驰智能化战略转型方向 - 通过"油电同智"策略,联合本土供应商提速智能化,如与Momenta、亿咖通合作 [10] - 中国团队在MB.OS研发中扮演关键角色,新一代E级已搭载其开发的高速领航辅助系统 [9] - 合作落地速度与用户体验匹配度是奔驰智能化转型的核心挑战 [10]
科技大事件 丨 苹果下任 CEO 人选浮出水面;华为余承东首次回应开车睡觉传闻
搜狐财经· 2025-07-09 12:44
苹果CEO接班人动态 - 苹果硬件工程主管约翰・特努斯被内部推举为库克接班人,最有可能接任CEO职位 [1] - 此前COO杰夫・威廉姆斯被视为最佳人选,但他将于年底退休且年龄仅比库克小两岁 [1] - 苹果董事会希望寻找能留任至少十年的高管人选 [1] 苹果产品技术更新 - macOS 26 Beta 3优化Safari和终端应用标签页界面,解决低对比度问题,提高活跃标签辨识度 [1][2] - 苹果获批新专利,探索Apple Pencil可在任意表面书写的技术,摆脱iPad屏幕限制 [3][4][6] - 新专利技术将传感器移至Apple Pencil内部,可检测空间时间图像亮度变化和桌面距离 [4][6] - macOS 26引入ASIF磁盘映像格式,读写性能接近原生SSD速度 [6][7] - ASIF格式在M3 Pro MacBook Pro上实现5.8GB/s读取和6.6GB/s写入速度 [7] - M4 Pro Mac mini上ASIF格式写入速度超过8GB/s [7] 苹果芯片研发进展 - 苹果自研Wi-Fi和蓝牙芯片Proxima现身iOS 18代码 [8] - Proxima芯片将用于未来iPhone、iPad、Mac等产品,支持Wi-Fi 6E或Wi-Fi 7 [8] - 该芯片是苹果替换博通供应芯片计划的一部分 [8] 行业其他动态 - 华为余承东回应开车睡觉传闻,表示当时是在看手机 [9] - 广汽菲克正式宣告破产,核心资产五次流拍 [10] - 充电宝行业出现大规模召回事件,涉及罗马仕49万台和安克创新71.3万台产品 [11] - 电芯供应商安普瑞斯被指擅自更换关键材料,生产资质已被吊销 [11] - Meta多次重金挖角OpenAI工程师,部分薪酬报价高达1亿美元 [12] - 奔驰与亿咖通、星纪魅族合作,计划2027年在长轴距E-Class上搭载Flyme Auto系统 [12]
淘宝、蚂蚁纷纷冠名苏超球队;小米青年公寓,租金1999 元/月;微软将「AI 使用量」纳入员工考核
搜狐财经· 2025-07-01 08:46
阿里系品牌冠名苏超球队 - 淘宝闪购冠名常州队 支付宝冠名徐州队 花呗冠名无锡队主打「无息」 形成阿里系三大品牌同时参与苏超的格局 [1] - 苏超赛事已吸引京东 理想 小米 中兴 宇视等科技企业参与 分别担任官方战略合作伙伴或供应商角色 [1] Meta人工智能部门重组 - Meta成立Meta Superintelligence Labs新团队 由Scale AI前首席执行官Alexandr Wang担任首席人工智能官 [3] - Github前首席执行官Nat Friedman将合作领导团队 负责AI产品和应用研究 扎克伯格亲自参与人才招募 [3] 苹果考虑采用外部AI模型 - 苹果正与Anthropic和OpenAI讨论 拟用其大型语言模型替代自研技术驱动新版Siri [4][6] - 若采用外部模型 将放弃原计划2026年推出的自研「Apple Foundation Models」技术 [6] 微软将AI工具使用纳入员工考核 - 微软要求各级主管在绩效评估中加入GitHub Copilot等AI工具使用情况 视其为基本工作要求 [7] - 部分团队计划在下一财年正式将AI工具使用列为绩效指标 以应对内部推广缓慢问题 [7] 小米与汽车行业动态 - 雷军回应何小鹏下单小米YU7 承诺加速生产并祝贺小鹏G7发布 [7] - 小米在北京昌平推出2658间青年公寓 均价1999元/月 配备智能家居 南京建邺区公寓566间 距科技园100米 [18][19] 人工智能产品更新 - 豆包上线「深入研究」功能 可快速处理复杂任务并生成可视化报告 目前免费开放 [8] - 百度开源文心大模型4 5系列 包含47B 3B MoE模型等10款 提供预训练权重和推理代码 [9][10] 消费科技新品发布 - 大疆发布旗舰运载无人机DJI FlyCart 100 支持多场景应用及第三方负载适配 [14] - 德国TQ推出HPR40电动自行车电机 重1 17kg 输出200W 采用谐波销环传动技术 [16] 魅族品牌调整 - 星纪魅族科技公众号更名为魅族科技 但视频号 微博名称暂未变更 集团由星纪时代与魅族科技合并而来 [11]
AI手机杀到500元!“价格屠夫”星纪魅族入场,掀中低端市场价格战
华夏时报· 2025-05-16 21:50
星纪魅族战略调整 - 公司推出魅族Note16系列AI手机,国补后最低价594.15元,将AI手机价格拉至新低 [2] - 新品覆盖多个价位段:8GB+128GB版本国补价594.15元、8GB+256GB版本764.15元、12GB+256GB版本934.15元 [3] - 2024年下半年以来持续布局中低端市场,此前发布魅蓝20、魅族Lucky08(1000-2000元价位段) [3] - 战略转向与过往专注中高端旗舰路线形成对比(魅族20/21系列起售价2999-4999元) [3] 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 智能手机市场进入存量竞争阶段,星纪魅族品牌影响力与技术竞争力弱于OPPO/vivo/小米/华为等主流品牌 [4] - 公司选择中低端市场差异化竞争策略:避开高端红海、聚焦价格敏感用户、低端市场品牌偏好度低 [4] - IDC报告显示2025年中端用户消费降级明显,性价比产品更受欢迎 [5] - 荣耀等主流品牌同步争夺中低端市场(如荣耀Power系列国补后起售价1699.15元) [5] 手机+车机协同战略 - 公司提出"手机域"理念,实现多品牌手机(魅族/华为/苹果等)与车机无缝连接及生态共享 [6] - Flyme Auto智能座舱系统合作车型累计销量突破100万辆,接入23款车型(领克/银河/吉利等) [7] - 技术优势:依托吉利汽车平台实现技术落地,手机操作系统可复用于智能座舱系统 [7] - 海外市场快速扩张,Flyme Auto已进入中东、东欧、亚太及澳洲等地区 [7] 其他业务发展 - AR眼镜业务表现强劲,2024年销量居消费级AR眼镜市场首位 [8] - 计划推出Flyme Auto 2.0版本并拓展更多国内外汽车品牌合作 [7]
手机市场洗牌加速,魅族会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吗?
新浪财经· 2025-05-15 14:27
市场份额变化 - 中国智能手机2025Q1整体销量同比增长2.5%,华为以19.4%市场份额领跑,vivo(17%)和小米(16.6%)紧随其后,其他品牌合计份额降至4.6%,魅族已跌出榜单 [2] - 头部厂商通过芯片自主研发、全国线下销售网络和多价位产品组合巩固优势,中小品牌生存空间持续被压缩 [4] - 魅族巅峰期年销量达2200万台,但当前销量持续下滑削弱供应链议价能力,形成"销量下滑-成本攀升"的恶性循环 [4] 产品战略调整 - 推出Note 16系列切入千元机市场,起售价594.15元,主打长续航、三防认证和AI物理按键,Note 16 Pro为行业首款通过TÜV南德三防认证的千元机型 [5] - 采用"基础功能完善+成本定价"策略,但面临千元机市场激烈竞争的不确定性 [5][6] - 发布Flyme AIOS 2系统搭载四大性能引擎,Aicy语音助手整合阿里云技术实现毫秒级响应,但中端机型处理器性能与AI需求存在适配差距 [6] 战略转型挑战 - 被吉利收购后尝试品牌协同,Flyme团队30%资源转向车机系统开发,Flyme Auto在极氪001上获市场认可 [7] - 业务重心转移导致手机业务关注度稀释,需平衡消费电子与汽车智能化两大板块的资源分配 [7] - 品牌定位从"自成一派"转向"平凡大师"引发用户认知混乱,面临差异化策略重建的命题 [8] - 行业结构性难题凸显:难以抗衡头部品牌规模效应,又受限于创新试错成本,需转向汽车互联细分赛道寻求突破 [8]
星纪魅族发布Flyme AIOS 2 操作系统,六款机型开放申请
凤凰网· 2025-05-15 13:22
Flyme AIOS 2操作系统发布 - 公司发布Flyme AIOS 2操作系统 内测版于5月13日17:00开放申请 覆盖魅族21 魅族21 Pro 魅族21 Note 魅族20 魅族20 Pro 魅族20 Classic六款机型 正式版将于6月推送 魅族20 INFINITY 魅族Lucky 08后续适配[1] - 系统确立四大优化方向 包括瞬息流畅引擎 流光视效引擎 晶核能效引擎与智愈修复引擎[1] - Aicy助手全方位升级 新增超自然对话功能 接入阿里云Qwen-Omni大模型和DeepSeek-R1模型 增强记忆能力可记录用户个人信息与爱好内容[1] 新增功能与服务 - 推出Aicy管家功能 整合天气交通 电话信息 图库 日程 收藏 记忆 运动等多维度数据[2] - 图库应用新增图片修复 AI妙绘 动态照片拼图功能 支持三段动态内容合成三连Live图[2] - 笔记应用新增智能排版与收藏功能[2] - 独立AI按键升级 支持单击/长按自定义启动AI功能 生活助手 实用工具 相机 快捷支付等场景[2] 智能汽车生态进展 - Flyme Auto智能座舱系统合作车型累计销量突破100万辆 覆盖领克 银河 吉利等品牌23款车型[2] - 提出"手机域"理念 实现手机与车机无缝连接 支持魅族 华为 苹果 小米 vivo OPPO 三星等多品牌手机接入 兼容Carplay HUAWEI HiCar ICCOA Carlink等生态[2] - 搭载Flyme Auto的汽车已出口至中东 东欧 亚太地区 计划2025年第一季度进入菲律宾 印尼 斯里兰卡 澳洲等市场[3]
资本市场愿意为“一个吉利”买单!
搜狐财经· 2025-05-08 14:41
吉利汽车股价表现 - 5月8日港股吉利汽车早盘明显走强,盘中一度上涨6.31%,午间收盘报17.54港元,涨幅达4.53% [1] - 股价上涨源于吉利宣布合并极氪,市场对"方向清晰、逻辑收口"的整合动作给予积极反馈 [3][4] 整合极氪的战略意义 - 吉利整合极氪标志着全面回归"一个吉利"战略,被市场视为比单纯业绩更具长期价值的信号 [3][4] - 极氪从独立到回归是战略调整:2021年独立是应对新势力冲击的进攻策略,当前整合是为放大资源、技术、品牌沉淀的价值 [10] - 整合体现"组织协同+平台整合"路径,通过统一中台、优化协同提升体系效率,区别于比亚迪的垂直一体化或华为的智能生态路线 [6][11] 资本市场态度转变 - 资本从追逐"市梦率"转向重视"市算率",要求明确投入产出比和可执行的盈利模型 [7][12] - 市场认可吉利"收口"策略,表明对车企从扩张转向资源整合的偏好 [12][14] - 证监会支持优质中概股回归的政策背景强化了吉利整合极氪的合规性与战略时机 [4][5] 行业转型趋势 - 新能源赛道进入分水岭阶段,从比拼创新概念转向考核体系化能力和财务兑现 [13] - 吉利通过SEA/GEA架构、多品牌矩阵(极氪/领克/银河)、Flyme Auto等技术平台构建系统能力,将技术优势转化为产出效率 [11][12] - 行业普遍面临战略摇摆时,吉利的资源整合策略提供差异化转型样本 [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