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国际(000928) - 000928中钢国际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
2025-10-30 15:08
财务业绩表现 - 前三季度主营收入91.75亿元,同比下降27.2% [3] - 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5.56亿元,同比下降13.21% [3] - 前三季度扣非净利润5.5亿元,同比下降5.02% [3] - 第三季度单季主营收入24.3亿元,同比下降31.14% [3] - 第三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1.31亿元,同比下降40.46% [3] - 第三季度单季扣非净利润1.28亿元,同比下降37.72% [3] - 毛利率15.26%,保持稳定 [3] - 负债率66.04%,持续优化 [3] - 现金流明显改善,较去年同期提升69.6% [3] 市场结构与合同情况 - 前三季度海外营收占比提升至70% [4] - 截至9月底新签合同总额106.49亿元 [5] - 其中国内新签合同40.54亿元 [5] - 海外新签合同65.95亿元 [5] - 正在执行项目的预计总收入约为294.55亿元 [5] - 国内市场预计全年较去年有所突破 [5] 战略发展方向 - 聚焦绿色低碳冶金和矿业工程为核心基本业务 [6] - 积极拓展节能环保、安全工程领域 [6] - 围绕绿色化、国际化、数字化发展 [6] - 为中国宝武绿色低碳冶金及相关产业发展提供专业化工业工程技术服务 [6] - 目标成为世界一流的冶金工程技术公司 [6] 经营环境与策略 - 顺应国内冶金行业周期性调整,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3] - 更加审慎承接国内项目 [3] - 海外营收提升对冲国内行业减量调结构风险 [4] - 海外市场外需韧性犹存,但风险突出 [5] - 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持续加剧,海外项目落地时间较预期有所增加 [5]
东鹏控股(003012) - 东鹏控股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1029)
2025-10-30 15:04
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01亿元,瓷砖大零售渠道收入同比增长8.03% [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9亿元,同比增长13.09% [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51亿元,同比增长33.19% [3] - 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32.91% [3] - 销售与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1.54个百分点 [3] 运营优化 - 瓷砖旗舰产品占比提升至28.5%,成交单价环比提升 [3] - 前三季度累计新建门店196家,重装升级224家 [3] - 瓷砖制造成本进一步降低,存货与应收账款周转提速 [3] - 毛利率在市场竞争加剧背景下保持稳定 [3] 行业新规与竞争优势 - 公司成为行业首批通过陶瓷砖新国标最高等级5A级检测的企业 [4][6] - 新国标预计全行业仅有5%的产品能够达到5A标准 [6] - 5A新国标实施后中小企业制造成本预计将增加20%-30% [7][10] - 公司达到新国标标准预估仅需个位数成本增幅 [10] 渠道战略 - 家装市场存量房、新房、二手房装修占比为4:3:3,与大零售渠道高度契合 [8] - 公司中标2025年贝壳家装瓷砖品类供应商,带动大零售渠道增长 [11] - 渠道结构扁平,具备更高运营效率和价格竞争力 [9] - 已完成N30头部装企覆盖,聚焦N3S推动整装市场份额提升 [11] 市场展望与战略 - 2024年全国陶瓷砖产量59.1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2.2% [14] - 规模以上企业数量缩减至993家,生产线减少至2193条 [14] - 头部企业市占率仅2-3%,CR5不足10% [12][14] - 公司优先提升市场份额,长期随着行业整合盈利空间将放大 [12] - 卫浴业务占整体业务比例约为13%,目标盈利转正 [13][19] 其他要点 - 获得Wind ESG评级行业最高级别AA级 [4] - 公司历年分红比例不低于当年实现净利润的30%,上市五年股利支付率平均超过60% [20] - 三季度业绩环比回落符合行业季节性波动特点 [18] - 价格同比有所下降但环比已实现回升,全年价格带趋稳 [17]
水晶光电(002273) - 2025年10月2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0-30 14:46
2025年第三季度财务业绩 - 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1.03亿元,同比增长2.33% [3] - 第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4.83亿元,同比增长10.98% [3] - 前三季度累计归母净利润接近10亿元,接近2024年全年水平 [3] - 净利润增速大于收入增速,期间费用率符合预期 [3] 核心业务板块表现 - 薄膜光学面板业务因大客户新机型出货,第三季度出货量较第二季度大幅提升 [3] - 大客户涂布滤光片业务自第二季度末量产,第三季度进入稳定量产状态,预计第四季度出货量稳定增长 [3] - 微棱镜业务第三季度经营符合预期,对完成全年份额目标有信心 [4] - 车载HUD业务第三季度装车数量同比增长,主要客户为长安、东风岚图和理想汽车,预计第四季度出货量进一步增长 [4] - 激光雷达视窗片第三季度出货量大幅提升,预计2025年出货量将创历史新高,并拓展至机器人领域送样 [4] - 手持影像设备和无人机市场的平面cover glass产品保持较高市场份额,增长潜力显著 [5] 未来增长驱动因素 - 消费电子领域:北美大客户薄膜光学面板业务2026年将继续成为业绩支撑,越南产线转移将促进该业务;微棱镜业务2026年争取主力供应商地位;涂布滤光片业务2026年将在2025年基础上继续突破 [8] - 车载及泛机器人领域:客户结构丰富(如海外客户),核心技术竞争力提升,Lcos AR-HUD将于2026年量产,预计3D相关应用在车载与泛机器人领域带来收获 [9] - AR(一号工程):反射光波导技术路线前景广阔,但需攻克千万台级年产量的大规模量产难题 [11][12] - 内循环战略:国内安卓系客户光学创新(如涂布滤片)驱动增长;车载业务实现出货量增长和毛利率提升双改善;AI与光学融合新业务进入调研阶段 [17][18] 技术布局与竞争优势 - 反射光波导技术:公司聚焦突破量产性难题,具备供应链与产线优势、人才与团队优势、客户协作与开放创新优势 [13][14] - 衍射光波导技术:通过体全息产线服务To B端市场,子公司晶特光学提供基础玻璃晶圆材料,但重心仍放在反射光波导 [20] - 薄膜光学面板业务:增长空间来自越南工厂承接制造需求和非手机业务应用(如客户新场景拓展),手机业务仍为最大需求来源 [21][22] - 车载HUD业务:2026年更多车厂客户量产,行业价格竞争趋于理性,产品矩阵包括HUD、激光雷达和核心光学元件,形成协同效应 [26][27] 战略规划与投资 - 在建工程增长与业务扩张相关,包括滨海园区、越南园区基建以及AR元宇宙产线和北美大客户项目设备采购 [29] - 2025年为战略调整关键年,目标实现全年营收增速0%-30%,长期聚焦AR元宇宙、AI光学、泛机器人等领域,从元器件制造商向光学解决方案提供商迈进 [30][32] - 投资收益增长源于收购埃科思公司后的账务调整,工商变更已于9月完成 [19] - 公司暂未重点布局碳化硅衬底,资源集中于反射光波导量产难题 [24]
湖南裕能(301358) - 2025年10月28日-2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0-30 12:44
经营业绩与市场需求 - 2025年第三季度产品销量创下新高,下游需求持续攀升 [2] - CN-5系列、YN-9系列等高差异化产品供不应求,出货占比持续提高 [2] - 应用于储能端的产品占比有所提升 [2] 产能与资源布局 - 黄家坡磷矿预计在2025年第四季度陆续出矿,从出矿到达产尚需经历爬坡期 [2][3] - 西班牙年产5万吨锂电池正极材料项目正在办理环评审批手续 [3] - 马来西亚年产9万吨锂电池正极材料项目处于前期筹备阶段 [3] - 未来产能布局将根据市场情况谨慎把握节奏 [2] 政策与资本动态 - 近期国家出台的出口管制政策并非禁止出口,企业需申请相关出口许可证方可出口 [3] - 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事宜正处于深交所问询回复阶段,尚需交易所审核通过及证监会同意注册 [3] 市场策略与客户 - 基于产品供不应求及原材料价格上涨,公司已积极进行商务谈判 [3] - 客户结构多元化,国内主流动力及储能电池企业已成为公司客户 [3]
迈瑞医疗(300760) - 一图读懂迈瑞医疗2025年三季度报告
2025-10-30 09:40
财务业绩 - 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90.9亿元,同比增长18.7% [1] - 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25.0亿元,同比增长30.0% [1] - 2025年第三季度经营性现金流33.5亿元,同比下降1.5% [1] - 公司预计第四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相较第三季度将有所提速 [1] - 自2018年A股上市以来累计分红总额约357亿元(包含回购股份20亿元),是IPO募资额59亿元的6倍 [1] - 2025年三次中期分红比例达65.2% [1] 业务板块表现 - 第三季度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营业收入29.5亿元,同比增长2.6%,其中国际业务同比双位数增长,微创外科业务同比增长超25% [1] - 第三季度体外诊断业务营业收入36.3亿元,同比下降2.8%,其中国际业务同比双位数增长,前三季度国际收入占比达70% [1] - 第三季度医学影像业务营业收入16.9亿元,同比基本持平,其中国际业务实现高个位数增长,重点产品超高端超声前三季度收入翻倍增长 [1] - 前三季度国际收入占集团营收比重已达37% [1] 产品与市场突破 - 前三季度国内市场实现MT 8000全实验室智能化流水线新增装机180套,接近去年全年水平 [1] - 前三季度国际市场实现MT 8000全实验室智能化流水线销售超20套,提前完成全年任务 [2] - 公司已在全球14个国家布局本地化生产,其中11个已启动生产,大部分涉及体外诊断产品 [3] - 第三季度国际市场营业收入46.0亿元,同比增长11.9%,占集团营收50.6%,欧洲市场同比增长超20% [4] - 第三季度国内市场营业收入44.9亿元,同比下降7.3%,占集团营收49.4%,但营收同比降幅明显收窄 [4] - 国际高端客户突破显著:体外诊断超150家,生命信息与支持超70家,医学影像超240家 [4] - 已有高端客户横向突破:生命信息与支持近120家,体外诊断超500家,医学影像超150家 [4] 研发创新与知识产权 - 前三季度研发投入26.86亿元,占同期营收10.40% [4] - 公司共计申请专利12,513件,授权专利6,355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3,246件 [4] 解决方案与生态系统 - “瑞检生态”数智实验室解决方案国内累计装机超900家医院,其中约80%为三级医院,2025前三季度新增装机超300家 [7] - “瑞检生态”已在约旦、印尼、泰国、罗马尼亚等国家落地 [8] - “瑞智联”解决方案国内累计装机医院数量超千家,2025前三季度新增项目155个,其中新增三甲医院近90家 [9] - “瑞智联 M-Connect”国际累计签单项目超800个,2025前三季度新增签单项目超150个 [9] - 瑞智重症决策辅助系统 & 启元重症医学大模型实现装机医院8家 [12] - 瑞智围术期决策辅助系统 & 启元围术期医学大模型实现装机医院2家 [12] - “瑞影生态”国内覆盖全国31个省市区,累计装机超18,900套,2025前三季度新增装机超3,300套,拥有专业用户超5.9万人 [13] - “瑞影生态”已在印尼、沙特、埃及、哥伦比亚等国家发挥作用 [16] 社会责任与公共急救 - 2025年前三季度推动40万人次参与急救培训,组织急救培训375场,培训15,891人 [17] - 迈瑞AED已在中国累计成功救治415名公共场所心脏骤停患者 [17] - 公司参与捐建的微笑行动合作医院共筛查唇腭裂患者354名,免费为213人实施修复手术 [18] - 公司向Mercy Ships捐赠超声等医疗设备并提供技术支持 [18]
致欧科技(301376) - 2025年10月2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0-30 09:28
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60.82亿元,同比增长6.18% [2] - 2025年前三季度毛利率35.01%,趋于稳定 [2] - 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2.72亿元,同比下滑2.09% [2] - 欧洲地区第三季度营收约13.75亿元,同比增长14.8% [2] - 北美市场第三季度营收6.08亿元,同比下滑18.8% [2] 区域市场表现与策略 - 北美市场下滑主因关税问题导致国内停止大部分发货及东南亚产能未及时到货 [2] - 欧洲市场在德国中型重量段尾程价格最优,小重量和大重量段仍有优化空间 [3] - 美国市场通过提升自发货比例,美线尾程费用显著降低 [3] - 欧洲市场80%本地发货,本地尾程账号优势逐步显现 [3] 供应链与成本优化 - 东南亚对美关税低于国内关税水平 [3] - 东南亚整体采购成本略高于国内,但整体供应链成本低于国内 [3] - 未来随体量增加,东南亚采购成本有持续降本空间 [3] - 未转移东南亚产品部分通过涨价及供应商搬迁实现衔接,部分低毛利产品淘汰 [3] 产品策略与新品表现 - 下半年新品占比将高于上半年,新品策略更偏向大件品类 [3] - 系列化产品在连带率和复购率上优于非系列化产品 [4] - 系列化新打法为先推出主品类头部款,成功后再拓展系列 [4] - 基于市场调研及仓储物流优势,大件产品在欧洲市场表现较好 [3] 组织管理与未来增长 - 公司绩效考核从“目标达标制”转向“增量考核”逻辑 [4] - 欧洲市场明年增长驱动力来自现有产品优化及新品类/新特性老品类 [4] - 美国市场明年增长来源于东南亚转移后家居家具产品开售及运营端优化 [4] - 公司储备未来增长机会,如拓展更多渠道及推进首家线下合作门店落地 [4]
华菱钢铁(000932) - 2025年10月2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二)
2025-10-30 09:22
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950.48亿元、利润总额42.29亿元、净利润33.64亿元、归母净利润25.10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1.72% [3] - 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利润总额12.46亿元、净利润10.54亿元、归母净利润7.62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3.22% [3] - 公司前三季度财务费用同比下降89.56%,资产负债率较年初下降0.48个百分点 [4] - 2025年第三季度利润总额环比第二季度下降30.06% [13] 产品结构升级 - 宽厚板领域在造船、海工、工程机械、压力容器等领域保持领先优势,高强高耐磨旋耕刀用钢实现国内首次应用 [3] - 薄板领域第二条无取向硅钢成品线在三季度投产,新增20万吨年生产能力,无取向硅钢首卷厚度0.10mm的“手撕钢”成功下线 [3] - 取向硅钢产线在三个月内完成从普通到高牌号的快速拓展,最好牌号达20QH075、23QH080 [3] - VAMA汽车板推出热成形Usibor®2000与Ductibor®1500组合新方案 [3] - 无缝钢管领域非API油套管占市场主导地位,首次签订坦桑尼亚市场被覆线管订单 [3] - 工业线棒材已开发160多个优质品种,实现5项产品国内首发 [3] 成本控制与运营效率 - 公司前三季度自发电量达75.64亿度,同比增加2.12亿度 [3] - 华菱衡钢高炉利用系数、华菱湘钢和阳春新钢的钢铁料消耗等指标排名行业前三 [3] - 公司持续拓宽采购渠道,优化配煤结构,采购成本对比行业平均持续进步 [3] 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 华菱衡钢559机组连轧生产线项目预计明年年初投产,华菱湘钢高三线改造项目预计12月底投运,可控制公差在±0.1mm以内 [5] - 前三季度新增39个智能应用场景,华菱湘钢AI项目获2025年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大赛特等奖 [5] - 子公司超低排放改造项目已全部完工,华菱湘钢、华菱涟钢已通过专家核查验收,预计11月完成公示 [5] - 华菱衡钢和VAMA成功发布无缝钢管及热成型钢等产品的EPD报告 [5] 硅钢项目进展 - 取向硅钢首条年产10万吨产线已于2025年4月全线贯通并开始热负荷调试 [8] - 无取向硅钢第一条20万吨生产线已于2024年四季度完成核心客户认证,2025年1月起向新能源汽车客户批量供应高牌号无取向硅钢 [8] - 第二条20万吨无取向硅钢产线2025年8月已顺利投产 [8] - 硅钢子公司去年年度亏损1.73亿元,今年前三季度仍处产量爬坡期亏损,但全年有望实现同比大幅减亏或扭亏 [8] VAMA汽车板项目进展 - 中外股东签署《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协议》,正推进VAMA三期建设可行性研究 [9] - 除已签署协议的24项先进钢种外,其余钢种也在积极对接 [9] - VAMA将在三期项目规划中引入全价值链绿色发展路径 [9] - 安赛乐米塔尔计划在中国设立全球汽车用钢研发中心,选址落地湖南长沙 [9] 产销与行业展望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完成钢材销量1,110万吨,同比下降12.6%(若不含钢坯直接销售则同比下降约10%) [11] - 公司预计全年产销节奏基本匹配,将根据下游订单需求和盈利情况调整生产节奏 [11] - 新版钢铁行业产能置换政策强调减量置换,通过购买外部产能实现扩张的窗口期仅剩两年 [12] - 行业供给侧变革预计将利好具备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 [12] 股东回报与资本开支 - 2021-2024年度公司现金分红比例分别为21%、26%、31%、34%,实现逐年提升 [14] - 2024年度现金分红和回购注销合计比例达44%-54% [14] - 随着超低排放改造项目完工,明年起资本开支规模将下降,分红比例具备进一步提升基础 [14] 超低排放与规范申报 - 公司已按照《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25年版)》进行“引领型规范企业”申报 [14]
华菱钢铁(000932) - 2025年10月2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一)
2025-10-30 09:18
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950.48亿元,利润总额42.29亿元,净利润33.64亿元,归母净利润25.10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1.72% [3] - 2025年第三季度利润总额12.46亿元,净利润10.54亿元,归母净利润7.62亿元,归母净利润环比下滑但同比增长73.22% [3] - 2025年前三季度财务费用同比下降89.56%,资产负债率较年初下降0.48个百分点 [3] - 2025年第三季度利润总额环比下降30.06%,主要因原材料价格上涨而钢材价格未明显起色 [12] - 2024年度现金分红和回购注销合计比例达44%-54%,股息率在A股及钢铁板块中靠前 [11] 生产运营与成本控制 - 2025年上半年钢材销量1,110万吨,同比下降12.6% [6] - 2025年前三季度自发电量达75.64亿度,同比增加2.12亿度 [3] - 铁矿石库存周期22-25天,煤、焦库存10-15天,采用先进先出法核算 [15] - 焦煤长协比例约60%,三季度焦煤长协环比上涨约50元/吨,市场煤环比上涨约100-200元/吨 [15] - 公司支持配合中国矿产资源集团落实国家铁矿石资源战略 [15] 高端化与智能化转型 - 华菱涟钢第二条无取向硅钢成品线在三季度投产,新增20万吨无取向硅钢年生产能力 [3] - 取向硅钢产线在三个月内完成从普通到高牌号拓展,最好牌号达20QH075、23QH080 [3] - 无取向硅钢首卷厚度0.10mm的"手撕钢"成功下线 [3] - VAMA推出热成形Usibor®2000与Ductibor®1500组合新方案 [3] - 华菱衡钢特大口径无缝钢管559机组项目预计明年年初投产 [4] - 华菱湘钢高三线减定径项目预计12月底投运,可控制公差在±0.1mm以内 [4] - 前三季度新增39个智能应用场景,华菱湘钢AI项目获2025年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大赛特等奖 [4] 绿色发展与超低排放 - 子公司超低排放改造项目已全部完工,华菱湘钢、华菱涟钢已通过专家现场核查验收,预计11月完成公示 [4][11] - 华菱衡钢和VAMA成功发布无缝钢管及热成型钢等产品的EPD报告 [4] - VAMA将在三期项目规划中引入全价值链绿色发展路径,湖南省将提供绿电项目资源支持 [9][10] 重点项目进展 - 硅钢子公司去年亏损1.73亿元,2025年前三季度仍亏损但预计全年大幅减亏或扭亏 [8] - 取向硅钢首条10万吨产线于2025年4月全线贯通并开始热负荷调试 [8] - 无取向硅钢第一条20万吨生产线已于2024年四季度完成核心客户认证,2025年1月起向新能源汽车客户批量供货 [8] - VAMA正推进三期建设可行性研究,并加快新钢种引入 [9] - 安赛乐米塔尔计划在中国设立全球汽车用钢研发中心,选址湖南长沙 [10] 行业政策与展望 - 产业政策严控粗钢产能,2025版《钢铁行业规范条件》将推动行业优化供给和淘汰落后产能 [7] - 公司将继续推动降本增效,力争铁水成本行业对标持续进步,维持品种钢同比普材多盈利200-300元/吨水平 [5] - 随着资本开支强度降低,公司分红比例具备进一步提升基础 [11]
南都电源(300068) - 300068南都电源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1030
2025-10-30 09:14
财务业绩 - 前三季度营收约59.11亿元,同比下降24.80%,主要因再生铅板块主动减产影响,该板块营收同比减少20亿元 [1] - 归母净利润约-2.2亿元,去年同期为2.47亿元,亏损主要来自回收板块及投资收益减少、研发费用增加 [1] - 第三季度电池产品单季度毛利额3.3亿元,去年同期1.8亿元,同比增加1.5亿元,显示经营业绩自第二季度起扭亏为盈 [2]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约8.6亿元,对比去年-7.2亿元,提升15.8亿元,经营质量改善 [2] 订单情况 - 公司在手未发货订单总额约89亿元 [2] - 大储在手未发订单约55亿元,其中国内40亿元、海外15亿元 [2] - 数据中心锂电订单约16.7亿元,均为海外订单 [2] - 民用锂电在手未发订单约3.8亿元 [2] - 通讯锂电订单约4.7亿元,海外占比较小 [2] - 铅酸订单约7.9亿元,基本为国内订单 [2] - 海外大储订单主要来源为澳洲、欧洲、英国等 [2] 产能与扩产计划 - 现有锂电电芯产能10GWh,新型电力储能集成产能10GWh [6] - 华拓二期4GWh锂电池电芯产能及扬州10GWh集成产线建设有序推进 [6] - 数据中心锂电现有产能1.5GWh,计划明年扩产1GWh,合计达2.5GWh [3] 技术进展与产品优势 - 高压锂电产品采用浸没式液冷技术,可实现100%不起火、不爆炸,针对数据中心高能量密度、高安全需求 [3] - 半固态电池中标2.8GWh独立储能项目,首次实现吉瓦时级别商业化应用 [8] - 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350Wh/kg,通过多项安全测试,充放电500次后容量保持率92%以上 [8] - 半固态电池价格比液态电池高约15%,毛利差距不大,侧重技术差异化与安全壁垒 [8] 市场展望 - 预计明年北美数据中心备用电池市场需求约20GWh,全球需求约30GWh [5] - 未来几年数据中心建设需求预计保持翻倍以上增速 [5] - 公司是北美数据中心头部客户的合格供应商,业绩将随客户增长而高速增长 [5] 业务战略 - 以锂电为主,聚焦新型电力储能、通信与数据中心储能、民品业务 [9] - 打造"技术研发+市场拓展"双轮驱动模式,形成"两端强、中间优"的哑铃式结构 [9] - 铅回收板块主动减产,技改聚焦小金属提炼以降本增效 [9] - 暂无意海外建厂,优先确保国内基地高效运行,通过本土化团队满足海外需求 [9]
兆丰股份(300695) - 300695兆丰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1030
2025-10-30 09:10
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51,052.64万元,同比增长5.17% [3]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30,270.53万元,同比增长230.34% [3] - 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6,626.78万元,同比增长3.73% [3] - 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23,163.33万元,同比增长814.55% [3] - 2025年第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2,438.23万元,同比增长0.11% [3] - 第三季度净利润大幅增长主要因参投的瑞祥一号基金投资的奇瑞汽车于2025年9月在港股上市,导致公允价值损益发生较大变化 [3] 主营业务与产能 - 公司主营业务持续向稳,“产业投资+业务合作模式”的战略效应逐渐显现 [3] - 通过IPO及定增募投项目进行汽车轮毂轴承单元扩产能,其中“年产360万套汽车轮毂轴承单元扩能项目”募集资金已使用完毕 [3] - 产能布局秉承审慎投入、科学布局原则,随着主机业务提升,前期产能布局会随业务规模拓展逐步释放 [3] 机器人及新兴产业布局 - 参投的乐聚机器人已完成股份制改制,具体上市计划以其公开信息为准 [3] - 与乐聚机器人共建的合资公司正进行工商登记注册,未来业务包括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研发制造销售、开发具身智能机器人、建立生产基地、机器人训练运营等 [4] - 与纽鼐机器人于2025年10月16日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围绕人才、技术、产业开展多方位合作,纽鼐机器人已落户萧山区 [5] - 公司战略聚焦做大做强主营业务,拓展国际市场及国内主机配套市场,同时布局人形机器人、智能驾驶等新兴产业 [6] - 已通过设立智能装备全资子公司、与乐聚机器人共建合资公司、与纽鼐机器人战略合作等方式布局具身智能产业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