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证券时报
icon
搜索文档
芯导科技推重组预案拟收购瞬雷科技
证券时报· 2025-08-04 02:42
交易概述 - 芯导科技拟通过收购瞬雷科技100%股权完善功率半导体领域布局 [2] - 交易方式为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及支付现金,总价暂定4.03亿元 [2] - 交易完成后将直接及间接持有瞬雷科技100%股权 [2] 标的公司详情 - 瞬雷科技主营车规级和工业级功率半导体产品,拥有独立生产工厂 [3] - 2024年营收2.17亿元,归母净利润3879.25万元 [3]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04亿元,净利润1861.13万元 [3] - 资产出让方承诺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3500万元、3650万元、4000万元 [3] 交易结构 - 吉瞬科技为瞬雷科技持股主体,直接持有82.85%股权 [3] - 本次交易涉及收购吉瞬科技100%股权及瞬雷科技17.15%股权 [2] - 最终交易价格将根据资产评估报告协商确定 [2] 交易性质 - 交易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但不构成关联交易或重组上市 [2]
外卖补贴大战“停火” 行业回归理性竞争
证券时报· 2025-08-04 02:42
行业竞争态势 - 外卖行业经历激烈"补贴大战"后,美团、淘宝闪购、饿了么、京东三大平台于8月1日集体发声承诺规范促销行为,抵制不正当竞争,标志着行业开始向理性竞争回归[1] - 此前平台间"0元购"等内卷式补贴行为损害商家利益、消费者体验、骑手权益及行业长远发展,虽然短期能刺激消费带动线上订单增长[1] - 极端补贴导致商家压缩利润甚至赔本经营,员工负荷增加却无额外报酬,部分商家降低食材标准损害消费者权益,这些问题破坏行业生态并可能引发劣币驱逐良币风险[1] 监管介入与平台承诺 - 7月18日市场监管总局约谈三大外卖平台,要求遵守法规落实主体责任,规范促销行为理性竞争,为过度竞争市场"降温"[2] - 美团承诺严格遵循法律法规杜绝不正当竞争[2] - 淘宝闪购与饿了么联合表态抵制恶性竞争,保障商家实收与盈利空间,不做大规模"0元购"[2] - 京东强调杜绝不正当竞争抵制恶性补贴,搭建透明补贴机制让商家自主参与促销[2] 行业转型方向 - 平台需转变竞争逻辑,减少补贴依赖,转向技术创新和服务质量优化[2] - 具体措施包括优化配送算法提升效率缩短时长,完善骑手权益保障机制[2] - 加强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为商家提供营销工具和数据分析服务帮助提升经营能力[2] 行业发展前景 - 外卖行业作为连接商家与消费者的纽带,其健康发展对拉动消费促进就业意义重大[3] - 抵制恶性竞争将带来新发展契机,公平竞争互利共赢的生态能激发市场活力推动持续创新[3] - 良性行业生态可为消费者、商家和骑手创造更多价值实现多方共赢[3]
最高涨幅344%公募参与定增热情升温
证券时报· 2025-08-04 02:42
公募定增市场升温 - 近三个月16家公募旗下基金参与定增资金超过45亿元,参与的定增项目最高涨幅达344% [1] - 本轮定增中表现踊跃的是长期聚焦定增策略的中小公募而非头部公募 [1] - 近三个月34家上市公司实施定增合计募资超5700亿元,占年内定增总规模6600亿元的86% [3] - 34家实施定增的上市公司中有31家股价上涨占比超90%,其中7只个股涨幅超100%最高达340% [3] 公募参与定增情况 - 前海开源旗下医疗健康混合基金和中药研究精选股票基金参与天富龙、汉桑科技等定增 [2] - 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基金参与步科股份定增认购44.08万股成本3000万元 [2] - 国泰金鹏蓝筹价值混合基金认购芯原股份定增9.63万份成本700万元 [2] - 诺安基金旗下5只基金参与芯原股份定增,诺安平衡证券投资基金认购52.28万份成本3800万元 [2] - 财通基金旗下三只指数增强基金参与江苏雷利定增,医药健康混合参与奕瑞科技定增 [2] - 易方达旗下9只基金参与中航沈飞定增,近20只基金参与芯原股份定增 [2] 重点参与机构 - 财通基金和诺德基金各参与定增38次资金量均超15亿元,为全市场最多 [3] - 易方达基金和华夏基金参与定增金额分别为7.64亿元和1.13亿元 [3] - 诺德基金和财通基金参与罗博特科定增获配金额均超2000万元,该股涨幅达344% [4] - 财通基金和诺德基金参与光电股份定增获配金额均超1亿元,该股涨幅46.05% [4] 定增市场趋势 - 配套融资类定增预案占比从2024年1-9月不足20%升至2025年7月的43% [6] - 2025年披露的配套融资类预案数量52家,绝对数和比例均超去年全年 [6] - 配套融资类项目整体平均回报较定增市场平均水平具有超额收益 [6] - 半导体、AI算力、新能源等战略新兴领域定增项目成为布局重点 [7] 政策与行业影响 - "并购六条"政策推动配套募资类定增数量增长 [6] - 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趋势下高成长行业资本需求旺盛 [6] - 定增折扣发行机制为公募机构提供超额收益机会 [6]
三一重工已斥资逾13亿元回购7268万股
证券时报· 2025-08-04 02:42
回购进展 - 公司已斥资13.55亿元回购7268万股股份,占总股本0.86% [2] - 回购价格区间为17.39元/股至19.39元/股 [2] - 已完成回购金额占20亿元上限的67.75%,剩余额度6.45亿元 [3] 回购计划详情 - 回购计划于4月3日通过董事会决议,使用自有或自筹资金 [2] - 回购金额范围为10-20亿元,价格上限29.10元/股 [2] - 回购期限不超过12个月,将用于员工持股计划 [2] 市场表现 - 自4月宣布回购后股价保持平稳上升趋势 [3] - 7月22日股价触及21.47元/股,创2022年1月以来新高 [3] 经营业绩 - 公司销售持续增长,净利润增速显著高于营收增速 [3] - 盈利能力呈现加速提升趋势 [3] 行业展望 - 2025年工程机械行业可能迎来国内外周期共振 [3] - 行业需求有望边际回暖 [3] - 作为行业龙头,公司收入规模和盈利质量预计将进一步扩张 [3]
时报观察 牵住应用“牛鼻子” 推动人工智能化“盆景”为“风景”
证券时报· 2025-08-04 02:42
政策导向与战略部署 - 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核心在于推动人工智能规模化商业化应用,加速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1] - 政策强调以应用为"牛鼻子",通过真实场景检验技术并推动发展,形成创新与应用良性循环 [1] - 中国凭借完备产业体系、庞大市场规模和丰富应用场景,可构建"数据积累-算法优化-应用效能提升"的自我增强闭环 [1] 行业应用方向 - 重点推动人工智能向制造、农业、交通、医疗、教育等传统领域渗透,解决制造业升级、农业生产效率、城市治理、疾病防治等痛点 [2] - 需实现AI技术在全流程、全链条的融合,从"单点智能"向"系统智能"跃升 [2] - 强化算力网络、数据资源等基础设施建设,为AI落地提供支撑 [2] 发展路径与竞争优势 - 通过海量多元场景锤炼技术成熟度,依托市场形成数据飞轮效应,利用产业链实现技术迭代与成本优化 [2] - 中国路径强调以应用牵引创新、规模驱动普惠,区别于单纯技术突破路线 [2]
长安汽车 7月份销量超21万辆
证券时报· 2025-08-04 02:42
公司业绩 - 2025年7月长安汽车产量19.59万辆同比增长34.84%销量21.06万辆同比增长23.43% [1] - 2025年1-7月累计产量140.13万辆同比增长1.59%销量156.59万辆同比增长4.07% [1] - 7月新能源汽车产量7.87万辆同比增长91.87%销量突破8万辆同比增长74.05% [1] - 上半年累计销量135.5万辆创近8年新高新能源车销量45.2万辆同比增长49.1% [2] 新能源业务 - 阿维塔连续4个月销量破万深蓝汽车全球交付破50万辆 [2] - 长安启源Q07累计交付3万辆CS75系列总销量超280万辆 [2] - 长安凯程连续5个月斩获新能源微客市场销量冠军 [2] 战略规划 -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7月29日成立成为中国第三家汽车央企 [1] - 战略定位为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世界一流汽车集团 [1] - 2030年目标整车产销规模500万辆新能源销量占比超60%海外销量占比超30% [1] - 目标进入全球汽车品牌前十成为世界级汽车品牌 [1] 发展目标 - 长安自主品牌累计产销量将突破3000万辆 [2] - 计划从内部产业链协同和外部产业链打造两方面构建开放创新生态体系 [2]
芯导科技推重组预案 拟收购瞬雷科技
证券时报· 2025-08-04 02:42
交易概述 - 芯导科技拟通过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瞬雷科技100%股权,交易价格暂定为4.03亿元 [1] - 交易涉及购买吉瞬科技100%股权和瞬雷科技17.15%股权,从而实现对瞬雷科技的完全控制 [1] - 交易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但不构成关联交易或重组上市 [1] 标的公司情况 - 瞬雷科技主营业务包括车规级和工业级功率半导体产品 [1] - 公司拥有独立完整的生产工厂,覆盖从晶圆研发到封装测试的全产业链环节 [1] - 2024年营业收入2.17亿元,归母净利润3879.25万元 [2]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04亿元,净利润1861.13万元 [2] 业绩承诺 - 资产出让方承诺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3500万元、3650万元和4000万元 [2]
深夜!理想回应“撞飞卡车”测试
证券时报· 2025-08-03 23:22
理想汽车碰撞测试说明 - 公司进行碰撞测试的目的是验证理想i8的被动安全性能 采用"短前悬安全结构"设计 前向有3条纵向力传递路径和11个环形吸能结构 [1][3] - 测试委托中国汽研执行 结果显示A柱/B柱/C柱/门梁无变形 9个安全气囊正常展开 电池包无漏液起火 车门自动解锁 [3][6] - 测试场景模拟61公里/小时刮底障碍物和100公里/小时正面对撞 达到国家安全标准1.75倍速度 [6] 测试引发的行业争议 - 测试视频显示乘龙卡车驾驶室与货箱分离 方向盘未打码导致品牌被识别 公司澄清测试仅作为移动壁障物 无意评价卡车质量 [4][7] - 乘龙卡车声明测试未经授权 指控公司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 认为测试条件非常规且未公开关键参数 [8][9] - 乘龙强调其驾驶室采用四层吸能结构和AEBS主动安全系统 测试结果与真实场景存在差异 [10] 双方行业立场 - 理想汽车表示与乘龙无竞争关系 专注于家庭乘用车领域 支持反内卷和行业高质量发展 [4] - 乘龙卡车呼吁行业避免恶意竞争 提倡通过技术创新推动进步 保留法律追责权利 [11][12] 产品安全标准 - 理想i8开发符合GB 11551-2014等国家标准 同时满足C-NCAP五星和C-IASI最高等级要求 [5][6] - 公司全系车型此前均获第三方最高安全评价 新增100多项企业测试工况包括"钻卡"等场景 [6]
港股,重大变革!明日生效
证券时报· 2025-08-03 23:03
本周重磅 7月28日,香港交易所正式宣布,香港证券市场下调最低上落价位的第一阶段将于8月4日(周一)生效。所谓最低上落价位是每只股票的最小价格变动单 位,这项措施将有助于降低市场的交易成本并提升交易效率。 香港交易所发布的消息显示,本次第一阶段的调整则会主要涉及到股价10港元至20港元以及20港元至50港元的股票,这两大范围的最低上落价位将分别由 0.02港元调整为0.01港元以及由0.05港元调整为0.02港元。 宏观·要闻 央行:继续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中国人民银行8月1日召开2025年下半年工作会议暨常态长效推动中央巡视整改工作推进会,总结2025年以来工作,分析当前金融形势,部署下一阶段工 作。会议提出,继续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引导金融机构保持信贷合理增长。突出服务实体经济重 点方向。支持化解重点产业结构性矛盾,加强应收账款电子凭证业务监管与风险防范。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加快拓展贸易项下人民币使用。 美联储理事阿德里安娜·库格勒辞职 美联储周五(8月1日)宣布,美联储理事阿德里安娜·库格勒将辞去其在联邦储备委员会的职务。库格勒在致特朗普总统的 ...
十大券商一周策略:“慢牛”行情趋势不变,新一轮行情随时可能启动
证券时报· 2025-08-03 22:58
行情定位与资金行为 - 增量流动性驱动的行情中领涨行业持续集中而非高切低轮动 资金更倾向于高共识品种如AI、创新药、资源、恒科及科创板 [2] - 7月行业逐步向趋势性品种聚焦 高切低模式效率偏低 [2] - 增量流动性边际放缓 行情需降温才能行稳致远 [2] 高股息板块表现 - 7月高股息板块受银行拖累表现一般 周期型高股息品种在供需结构改善预期下表现较优 [3] - 部分稳健及潜力高股息品种如白色家电、银行、港口当前股息率较高 配置价值逐步显现 [3] - 对立资产强势或使高股息板块缺乏相对收益 但部分品种已跌出股息率性价比 [3] 市场调整与主线聚焦 - 上周调整源于轮涨补涨行情演绎充分后市场稳定性下降 需重新聚焦主线 [4] - 调整波段消化2025下半年经济增速预期回落+政策调结构预期 [4] - 8月回归震荡市 9月阅兵前或有上涨波段 关注自主可控和国防军工脉冲机会 [4] 潜在牛市主线 - AI和机器人等科技赛道及"反内卷"推动的先进制造有望成为牛市主线 [4] - 潜在牛市大概率是科技牛 港股最终表现或好于A股 [4] - 哑铃型策略(高股息+微盘股)可能迎来反弹 [4] 行情支撑逻辑 - 支撑行情的核心逻辑未被破坏 新一轮行情随时可能启动 [5] - GPT5发布、中美贸易商谈、"反内卷"政策、美联储降息等潜在催化存在 [5] - 布局低位成长主线 把握"反内卷"政策长期机会 [5] 牛市逻辑持续性 - 上周回调源于政策温和与美股大跌 但牛市大逻辑未受破坏 [6] - 8月指数预计在"银行搭台、多方唱戏"下维持强势 [6] - 结构排序:低估值大盘科技成长>科技科创类>全球定价资源品>国内定价周期品>传统消费 [6] 市场风格与行业机会 - 8月风格或偏向顺周期 关注机械设备、电力设备等补涨机会 [7] - 长期关注消费、科技自立及红利方向 消费主线关注政策补贴与服务消费 [7] - 科技主线关注AI、机器人、半导体、军工 红利主线关注高质量个股 [7] 8月市场走势 - 8月中上旬震荡 下旬回归上行趋势并可能创新高 [8] - 业绩披露期主题概念类股票面临调整压力 下旬进入真空期后风险偏好恢复 [8] - 半年报确认自由现金流改善逻辑 场外资金持续流入支撑市场 [8] 慢牛行情延续 - 指数连续上涨后需阶段休整 但宏微观流动性充裕支撑慢牛 [10] - 板块轮动上涨特征明显 增量资金来源广泛 [10] - 关注AI算力、机器人、固态电池等新技术及红利板块回调机会 [10] 热点轮动与配置 - 8月或处于局部热点轮动行情 把握业绩确定性机会 [11] - "反内卷"概念仍将是贯穿行情主题 科技成长板块有望展现高景气度 [11] - 关注军工、高股息板块调整机会及政策提振的服务消费 [11] 技术支撑与配置策略 - 大盘短期调整但"慢牛"可期 技术支撑有效 [12] - 满足条件可增加短线仓位 行业配置采取"1+1+X"均衡策略 [12] - 需挖掘年线上方低位个股 做好板块内"高低切"操作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