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经营报
icon
搜索文档
直击进博会 进博“全勤生”潍柴七大海外品牌协同 释放“全球化”乘数效应
中国经营报· 2025-11-08 12:16
公司全球化战略与成果 - 作为八届进博会的“全勤生”,公司通过“并购—整合—协同”战略完成全球化闭环演进 [6] - 公司自2009年起携手11家欧美高科技企业,建立覆盖六大业务板块的跨国业务网络 [7] - 公司位列2025年中国100大跨国公司榜单第19位,跨国指数达40.93% [7] 海外品牌展示与技术整合 - 本届进博会集结七大海外品牌,展示高端海洋装备、智慧物流、新能源动力三大核心产业链成果 [2] - 意大利法拉帝集团展示五款游艇模型,包括首秀的INFYNITO90船型,并提供50多款游艇的虚拟登艇体验 [3] - 法国博杜安展出全新一代16M23高端艇用动力,最大功率2000kW,采用相继增压控制等技术 [3] - 德国林德物料搬运展示叉车及数字化物流技术,包括AGV自动搬运机器人和新能源解决方案 [3] 智慧物流与自动化解决方案 - 美国德马泰克通过虚拟现实物流系统展示全系列智慧物流解决方案,包括托盘堆垛机和自动拆码垛机器人 [4] - 解决方案采用模块化设计,可适应黑灯仓的常温、冷藏或冷冻作业环境 [4] 新能源动力技术突破 - 加拿大巴拉德展出WEF110氢燃料电池发动机,采用高功率密度电堆,可实现-30℃快速启动,寿命长达3万小时 [4] - 该发动机已应用于公路客车及多种中重型卡车,部分车辆已投入运营 [4] - 德国欧德思展出二合一电机控制器和燃料电池DC/DC变换器,产品同时满足国内和欧洲市场需求 [5] 产业链协同与本土化发展 - 通过战略重组德国LHY,公司推动其从零部件供应商转型为提供“一站式液压动力解决方案”的系统服务商 [4] - 公司全球化模式推动海外品牌本土化,如凯傲集团在济南建新厂,德马泰克在济南建设亚洲最大工厂 [6] - 形成“中国产能服务全球、全球技术赋能中国”的双向循环,为全球产业链稳定贡献中国方案 [7]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未来将继续汇聚全球顶尖科技,整合创新资源并加大科创投入,推动高端产品与解决方案走向世界 [7] - 以进博会为契机深化全球合作,构建开放共赢的行业生态 [7]
专访德勤中国主席蒋颖:进博会的意义早已超越“展览”本身,其“溢出效应”正不断扩大
中国经营报· 2025-11-08 12:16
德勤参与进博会历程 - 公司作为进博会八年“全勤生”参展,见证其从初创到成熟,本届进博会有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与及4108家境外企业参展[2] - 公司参展主题从“勤启数智”拓展至“众行致远”,从展示创新升级至携手生态合作伙伴共建生态,致力于将创新落地中国市场[2][3] - 公司自1917年进入中国,拥有近180年历史,借助进博会平台展示创新解决方案并建立全球企业合作桥梁[3] 进博会平台价值 - 前七届进博会累计展示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约3000项,意向成交额超5000亿美元,吸引境外参展商累计达2.3万家次[5] - 进博会超越单一商品贸易枢纽,成为全球服务贸易与前沿思想高地,其“溢出效应”不断扩大,是“引进来”和“走出去”双向开放的重要平台[5][6] - 平台为外资企业在华投资合作提供重要机遇,也为中资企业走向世界创造新机会,推动企业从“浅层布局”升级至“深度协同”[6][7] 人工智能行业应用与战略 - 人工智能正重塑各行各业,公司启动人工智能战略实施项目,扩大生态联盟,打造智能化解决方案赋能中国企业数智化转型[8] - 生成式AI面临“ROI漏斗”系统性挑战,包括企业战略定位不清晰、价值衡量体系缺位及低估算力数据人才治理等隐形成本[9] - 公司在进博会首发企业级生成式AI平台“德勤DelphAI”,采用模块化开放式架构,集成多种主流与私有大模型,支持多云部署[9][10] 低空经济发展现状 - 中央空域管理改革将600米以下空域管理权下放至合肥、杭州等六个试点城市地方政府,全国已有45个城市出台低空经济发展方案和细则[11] - 2024年低空经济产业融资活跃度规模创新高,eVTOL融资数量规模占半数以上,至少有15起融资金额在亿元以上,20个省市成立产业基金总规模超1135亿元[12] - 行业面临需求侧经济性优势不明显、供给侧政策法规体系不完善、基础设施不足及产品安全性待提升等挑战,预计2030年后逐步开启城市空中交通商业化[13]
国家电网连续第五年举办“云开放日” 搭建“一带一路”能源电力合作友谊之桥
中国经营报· 2025-11-08 11:08
自2021年起,国家电网已连续5年举办"云开放日"活动,面向中外员工、家属以及各地民众和媒体代表 等共计1700余人,系统传播京剧、茶艺、紫砂、陶瓷、汉剧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递中国企业与当地 携手并进、共谋发展的良好愿望,促进文化融合与民心相通,持续巩固中巴、中智友谊桥梁。 面向未来,国家电网方面表示,公司将坚定不移推动国际业务高质量发展,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 路",持续深化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标准"软联通"、同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不断加强能源国际 合作,为推动共建清洁、美丽、可持续的世界作出积极贡献。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 11月7日,国家电网2025"中国—巴西—智利云开放日"活动在北京、武汉、龙岩,以及巴西里约热内 卢、坎皮纳斯,智利圣地亚哥、瓦尔帕莱索同步举行。活动以电网为纽带,依托汉剧这一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载体,促进中、巴、智三国文化交流互鉴,搭建起"一带一路"能源电力合作的友谊之桥。 作为全球最大的公用事业企业,截至目前,国家电网在10个国家和地区投资参与运营13个能源网项目, 在巴西、智利两国投资并运营国网巴控公司、国网巴电CPFL公司、国网智控切昆塔公司、国网智电 CGE公司, ...
六氟磷酸锂价格暴涨:从6.1万元/吨飙升至12.15万元/吨
中国经营报· 2025-11-08 11:08
六氟磷酸锂价格走势 - 10月1日至11月7日,六氟磷酸锂价格从6.1万元/吨迅速拉升至12.15万元/吨,涨幅高达99% [1] - 价格在2022年2月创下59万元/吨的历史高点后持续回落,至今年7月一度跌破5万元/吨,10月出现V形反弹 [2] 价格上涨驱动因素 - 需求端核心驱动力是下游新能源汽车与储能产业需求爆发,带动电解液厂家采购量显著增长 [1][2] - 供给端因前期行业深度调整,大量中小企业产能因长期停工、设备老化而难以快速恢复,导致整体供应偏紧 [1][2] - 头部企业如天赐材料产能利用率已基本饱和,生产处于高效运转状态 [2] 行业竞争格局与产能 - 2024年国内六氟磷酸锂有效产能约37万吨/年 [3] - 天赐材料、多氟多、天际股份产能分别为11万吨、6.5万吨和3.7万吨,三家企业市场份额合计达到66%以上 [3] 市场前景与机构观点 - 分析师预计11月市场行情仍将偏强运行,后续走势取决于供需博弈及下游需求是否出现拐点 [1][3] - 券商机构看好锂电材料板块复苏,认为新能源车中游产业链价格逐步企稳、供需结构改善,新一轮上行周期有望启动 [2] - 受益于海外能源转型与国内储能政策支持,预计2026年储能需求增速有望达50% [2] 资本市场反应与个股表现 - 多氟多在11月7日股价单日涨幅达10.01%,收于32.10元/股,总市值攀升至382.13亿元,自9月以来股价累计涨幅已实现翻倍 [4] - 券商机构密集释放积极信号,光大证券维持对多氟多“买入”评级,华泰证券对天赐材料给出“买入”评级 [4] - 华泰证券预计天赐材料2025年净利润有望达到10.61亿元 [4]
专家:近六成央国企将ESG纳入高管考核
中国经营报· 2025-11-08 11:03
ESG发展现状与披露情况 - ESG理念从引入阶段走向实践落地,推动企业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提升[1] - A股2473家上市公司披露了独立的ESG相关报告,披露率达45.67%[1] - 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披露率已达99.6%,六成企业将ESG纳入高管考核[1] 监管制度框架与核心突破 - 证监会建成交易所指引+编制指南的信披制度体系,核心突破在于强制性与精细化并重[2] - 要求上证180、科创50等400余家重点企业在2026年4月前完成ESG强制披露[2] - 披露要求覆盖范围1、2、3温室气体排放和碳资产交易等关键数据[2] - 编制指南对总体要求和披露框架进行详细解读,解决企业无标可依痛点[2] 国际规则衔接与中国特色 - 中国采用框架趋同+议题差异化的双轨模式实现国际规则衔接[3] - 采用与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一致的治理—战略—风险—指标四要素框架[3] - 在社会议题中增设乡村振兴和一带一路履责指标,治理维度保留党建引领[3] 企业面临的挑战与政策衔接 - 重点企业面临数据治理与管理体系双重滞后压力,包括数据治理短板、管理能力欠缺和合规成本增加[4] - 政策层面需构建缓冲+赋能的衔接体系,设置差异化过渡期并搭建公共服务平台[4] - 建立激励机制,对披露质量达标企业给予绿色信贷、监管评级加分等政策优惠[4] ESG披露质量与改进方向 - 重披露、轻管理现象是合规压力与能力动力不匹配的产物[5] - 失真信息会导致负面舆情、资源错配和劣币驱逐良币等危害[5] - 需要构建监管约束+市场激励+可行度支撑的三维体系来改进[5] - 强化监管穿透性,将披露质量与企业再融资、监管评级挂钩[5] - 强制要求ESG报告经独立第三方机构进行鉴证,提升信息披露可信度[5]
从硬件破局到软硬件一体化方案落地 科大讯飞出海战略升维
中国经营报· 2025-11-08 11:03
出海业务增长势头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海外收入增长2.7倍 [1] - 翻译机、办公本等硬件产品在日韩、中东、东南亚等市场销售增长势头良好 [1] 出海战略路径 - 公司出海路径呈现“C端先行、B/G端跟进”的清晰态势 [1] - C端产品推广是快速建立海外品牌辨识度的有效路径 [2] - 在消费级硬件成功打开海外市场认知后,公司正将出海战略推向更深层的B/G端水域 [1] B/G端市场拓展举措 - 在韩国与知名IT企业Hancom成立合资公司,韩语翻译机已成为当地市场头部品牌 [1] - 通过韩国合作伙伴与韩国政府层面接触,探讨将AI应用于政府办公领域的合作 [1] - 在港澳地区,与立法会、医管局等机构进行深度办公合作 [2] - 基于多语言能力的软硬件一体化会议解决方案是公司在海外大力推广的方向之一 [2] 区域市场机会与策略 - 日韩、中东、东南亚等区域是公司智慧办公下一阶段发力的重点区域 [3] - 这些区域市场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底座能力相对不足,但有强烈的应用端需求 [3] - 韩国市场机会在于客户对产品体验和技术成熟度要求高,关键在于将产品做到极致并符合本地化需求 [3] - 中东市场的关键突破口是多语种互译,以解决阿语、英语和中文之间的互译问题 [3] - 东南亚市场起点不高但跨越度大,年轻人对新技术接受度高,公司通过多设备形态先切入年轻用户再进入企业场景 [4] 技术合作与产品部署 - 在马来西亚与RTM签署战略协议,围绕AI技术在影视译制、实时字幕生成等领域的应用展开合作 [2] - 与马来西亚好享广播电视电影集团签约,推动科技与媒体融合创新 [2] - 公司发布东盟大模型,新增马来语、越南语、泰语等东南亚小语种 [2] - 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AI多语言译制中心成立仪式 [2] - 针对数据安全要求高的客户,公司提供“私有化部署”方案,确保敏感内容不跨境传输 [5] - 对于安全要求不高的客户,公司可采用轻量级的SaaS解决方案 [5]
德力佳上市首日大涨51%,全球风电齿轮市占率第三
中国经营报· 2025-11-08 10:36
公司上市与股价表现 - 德力佳于11月7日在上交所主板上市 股票代码603092 SH [1] - 上市首日股价上涨51.07% 报收70.52元/股 [1] - 公司公开发行股票4000.01万股 发行价格46.68元/股 募集资金总额18.67亿元 [1]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主营业务为高速重载精密齿轮传动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1] - 公司深耕风力发电传动设备领域 具备从1.5MW到22MW全系列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能力 [1] - 公司构建了从前端开发设计、中端批量生产到后端运维服务的全业务链体系 [1] - 2024年公司全球市场占有率为10.36% 位列全球第三 [1] - 2024年公司中国市场占有率为16.22% 位列全国第二 [1]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15亿元 [1] - 2024年公司实现净利润5.34亿元 [1]
直击进博会 30余家企业总部相继落地 上海青浦借进博会流量打造“长三角创新枢纽”
中国经营报· 2025-11-08 09:33
青浦区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 - 借助进博会流量加速打造“长三角创新枢纽” [2] - 定位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要区域和进博会永久举办地 [2] - 目标是服务长三角、辐射全国、链接全球的创新枢纽 [4] 经济表现与产业布局 - 2024年1至9月全区GDP同比增长7.7%,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居上海市前列 [2] - 聚焦会展、出海服务、时尚消费和科创等细分赛道 [2] - 正全力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等千亿级产业集群 [3] - 集聚美的、网易、安踏、中核建、波司登等30余家企业总部 [2] 重要平台与项目建设 - 华为练秋湖研发中心已有3万余名科研人员入驻 [3] - 复旦大学科技园、中山医院国家医学中心、华为长三角AI+联合创新中心等重要平台载体相继落地 [3] - 正在创建全国首个跨省域高新区 [3] - 坚持制度创新与项目建设“双轮驱动”,携手江苏吴江、浙江嘉善推动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3] 政策与活动举措 - 在“青浦2025年城市推介会”上集中发布系列重磅政策,启动多元化创新平台,签约重点合作项目 [2] - 青浦新城是上海市重点建设的五个新城之一 [2]
全球市占率第三 德力佳上市首日收涨51%
中国经营报· 2025-11-08 09:24
公司上市与股价表现 - 公司于11月7日在上交所主板上市,当日股价上涨51.07%,报收70.52元/股 [2] - 公司本次公开发行股票4000.01万股,发行价格为46.68元/股,新股募集资金总额为18.67亿元 [2]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主营业务为高速重载精密齿轮传动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深耕风力发电传动设备领域 [2] - 公司具备从1.5MW到22MW全系列风力发电传动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能力,并拥有从前端设计到后端运维的全业务链体系 [2] - 2024年,公司全球市场占有率为10.36%,位列全球第三,中国市场占有率为16.22%,位列全国第二 [2] 公司财务业绩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15亿元,净利润5.34亿元 [3]
中国人保赵鹏:将非车险打造成集团增长第二曲线
中国经营报· 2025-11-08 09:24
行业竞争格局转变 - 保险行业竞争模式发生范式变化,传统以价格、费用为主要手段的竞争模式难以适应转型需求 [2] - 竞争成败将取决于定价、风控、减量服务等专业化能力的高低 [2] - 我国保险市场将进一步向成熟市场演进 [2] 公司核心战略:非车险发展 - 公司将做精做强、全面巩固车险优势,同时加快推动非车险高质量发展,打造集团增长第二曲线 [2] - 非车险是保险行业发挥"两器"功能、服务国家发展全局的重点领域 [2] - 公司将以专业化、数字化、融合化为抓手,全面强化非车险核心竞争力 [3] 公司国际化业务 - 公司海外利益业务已覆盖全球138个国家和地区 [2] - 为海外业务提供风险保障1.7万亿元 [2] - 公司已形成一套包含集中核保、协同展业、高效联动的成熟运营流程以服务中国品牌、技术、企业"走出去"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