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经营报
icon
搜索文档
正视中外差距 “杭州六小龙”的突破与思考
中国经营报· 2025-07-03 17:36
四足机器人行业 - 云深处科技是国内四足机器人头部企业,绝影系列产品去年交付超千台,应用场景包括电力巡检、应急消防、警用安防等[1] - 国内四足机器人最早出现于1991年,上海交通大学研制出JTUWM系列,相比国外起步较晚但应用场景丰富[2] - 电驱方案因成本低、易控制成为新趋势,云深处自研关节电机J60系列并实现轻量化,波士顿动力也从液压转向电驱[3] - 行业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取得进展,但任务规划能力和续航(不足8-12小时)仍是技术瓶颈[4] - 消费级四足机器人价格已降至1万元起,行业发展迅速[2] 脑机接口行业 - 中国多地出台政策支持脑机接口发展,北京计划2030年形成产业生态,上海目标培育5家以上核心企业[6] - 技术路径分非侵入式(娱乐/康复)、侵入式(治疗癫痫等)和半侵入式,国内在非侵入式竞争激烈,侵入式与国外有1-1.5年代差[7] - 脑虎科技突破国外垄断,研发"微创植入式高通量柔性脑机接口",解决传统刚性电极损伤大脑等问题[7] - 行业核心人才多为中国人,但缺乏临床与AI复合型人才,中国具备医疗费用低、临床数据易获得等优势[7] 半导体与芯片 - 芯原股份是中国半导体IP授权收入最多的企业,IP种类全球第二,97%研发人员在国内[1] - 2024年新增33家IP授权客户,拥有5nm至28nm工艺节点芯片成功流片经验[8] - 2025年Q1营收3.90亿元(同比+22.49%),一站式芯片定制业务表现突出:芯片设计收入1.22亿元(+40.75%),量产业务1.46亿元(+40.33%)[8] - 先进工艺节点封锁对中国芯片行业限制大于EDA工具出口限制[1]
核心条款未谈拢 成都先导放弃收购海纳医药
中国经营报· 2025-07-03 16:22
收购终止事件 - 成都先导公告终止收购海纳医药约65%股权,原因是交易各方未能就交易方案、交易价格、交易对方范围、业绩承诺等核心条款达成一致 [1] - 公告发布后公司股价低开,盘中跌超7%,截至7月2日收盘报16.35元/股,跌幅1.98% [2] - 交易自3月签署意向书后持续推进,5月30日仍表示"积极推进",但6月29日突然终止 [2] 交易细节 - 收购原计划以现金方式通过股权转让实现,交易完成后成都先导将成为海纳医药控股股东 [2] - 公司组织中介机构进行深入尽调并多次协商,最终因核心条款分歧终止 [2][3] - 交易尚处筹划阶段,未签署正式协议,终止不产生违约责任 [3] 战略意图 - 收购旨在将业务从新药发现拓展至药学研究/临床研究/生物检测等领域,构建一站式CRDMO服务体系 [3] - 海纳医药在制剂工艺等下游环节的经验与公司研发能力具有高度互补性 [3] - 并购预期可平衡收入结构、扩大客户覆盖、带来稳定现金流 [3] 标的公司情况 - 海纳医药主要从事仿制药、改良型新药研发的一体化全流程医药研发,采用"CXO+MAH"业务模式 [4] - 业务包括医药研发服务和自持品种销售两大类 [4] - 2023年曾赴创业板IPO,但2024年6月主动撤回上市申请 [4] 公司经营状况 - 2024年营收4.27亿元(同比+14.99%),净利润5135.71万元(同比+26.13%),扣非净利润5743.72万元(同比+1563.94%) [7]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07亿元(同比-0.6%),净利润2828.44万元(同比+102.9%),扣非净利润1750.56万元(同比+113.63%) [7] 股东动态 - 收购推进期间遭3名股东减持:钧天投资减持217.54万股(金额3644.87万元),华博医疗减持200万股(金额3175.36万元),安吉东方减持481.74万股(金额7897.61万元) [6] - 减持价格区间为13.92元-17.79元/股 [6]
上半年新能源出口同比增长147.6% 上汽通用五菱全球化进程加速
中国经营报· 2025-07-03 14:03
公司销量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全球累计销量76.45万辆,同比增长18.3%,其中新能源销量41.33万辆,连续6个月保持50%以上同比增速 [2] - 2025年6月单月销量12.64万辆,同比增长32.1%,新能源销量7.04万辆,同比增长73.8% [2] - 五菱红标6月销量4.9万辆(+17.9%),新能源1.25万辆(+125%);上半年累计销量30.99万辆(+10.4%),新能源6.63万辆(+293%) [2] - 五菱银标上半年累计销量31.15万辆,同比增长27.4% [3] - 宝骏汽车上半年累计销量1.75万辆,同比增长25.7%,连续5个月保持同环比增长 [3] 细分车型表现 - 五菱扬光家族1-6月累计销量2.86万辆,连续15个月蝉联新能源轻客市场第一 [3] - 五菱宏光家族1-6月累计销量6.68万辆,同比增长45.7% [3] - 五菱之光EV自2月上市累计销量1.35万辆,蝉联新能源微客市场第一 [3] 全球化战略进展 - 已进入104个国家与地区,包括中南美洲、中东、非洲及东南亚 [3] - 1月签署乌兹别克斯坦战略合作协议进军中亚 [3] - 6月首批全球车型E260S PLUS整车出口巴西,探索SKD/CKD合作模式 [3] - 6月出口销量2.56万辆(+50.3%),新能源出口8448辆(连续3个月200%+增长) [4] - 上半年新能源累计出口3.6万辆,同比增长147.6% [4] 海外生产布局 - 5月印尼工厂下线全球第300万辆暨印尼第4万辆新能源汽车 [4] - 神炼电池首次在海外市场投产 [4] - 以印尼为支点推行"本地化生产+供应链出海+技术标准输出"三位一体模式 [4]
市场禁入3年罚金4250万!一自然人操控24个账户违规交易遭顶格处罚
中国经营报· 2025-07-03 14:03
案件概述 - 重庆证监局对自然人郑海若涉及万里股份股票交易的严重违法违规行为作出顶格处罚,合计罚款4250万元人民币,并采取3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1] - 此案因违规持续时间长、交易金额巨大、情节严重而备受市场关注 [1] 违法事实 - 郑海若在2016年7月7日至2025年5月26日长达近9年的时间内存在三大核心违法事实 [1] - 包括违反限制性规定转让、未按规定披露持有股票信息以及蓄意规避强制收购要约义务 [1] 违规交易详情 - 郑海若控制24个证券账户交易万里股份股票 [1] - 累计买入1.63亿股(金额约31.7亿元),卖出1.49亿股(金额约29.57亿元) [1] - 作为持股超5%的股东,未按规定进行报告和公告 [1] 信息披露违规 - 郑海若控制的账户组持股超过5%未及时披露 [2] - 持股比例累计变动达到5%或1%时未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2] - 2020年3月1日至2025年5月26日期间多次增减1%未披露 [2] 要约收购违规 - 郑海若控制的账户组持有万里股份比例多次达到30%,最高达37.45% [2] - 未按规定发出收购要约并继续买入股票 [2] - 被认定为蓄意规避强制收购要约义务 [2] 处罚决定 - 针对限制期转让、信息披露违法、未履行要约收购义务三项违法行为分别处以3250万元、500万元、500万元罚款 [2] - 合并执行罚款4250万元 [2] - 禁止郑海若在证券交易场所交易证券3年 [3]
夸克技术团队曝光 1000万份“志愿报告”如何炼成
中国经营报· 2025-07-03 12:09
公司表现 - 夸克AI旗舰应用在高考出分第8天累计生成超1000万份专业级志愿报告 [1] - 志愿报告由具备深度研究技术的Agent生成 采用"任务规划—执行—检查—反思"能力 [1] - 高考垂直模型的幻觉率比通用模型降低60%—70% [5] - 2024年服务超过3000万考生和家长 累计服务超1.2亿人次 其中50%为三线以下城市用户 [6] - 平台25岁以下用户占比超50% 24岁以下年轻人占比逼近50% [7] 技术细节 - 今年搜集8000多个站点 覆盖20多亿条数据 高考权威站点覆盖率达99%以上 [2] - 数据来源分级处理 优先采信考试院/教育部/省招办等最高权威度信息 权威内容覆盖95%用户问题 [2] - 推动高校就业报告等线下非标文档线上化 投入大量人力进行人工校验 [3] - 邀请上百名志愿规划师参与训练 将专家思考过程转化为数万条推理数据 [4] - Agent具备处理复杂诉求能力 如自动优化志愿方案 触发需求澄清流程 [3][4] 市场战略 - 深耕高考赛道七年 类比淘天"双十一" 提前三个月集中封闭开发 [6] - 高考产品30%老用户会再次使用 成为获取年轻用户和下沉市场切入点 [6] - 2023年9月DAU同比增长超35% 被定位为阿里"AI四小龙"之一 [7] - 2025年升级为"AI超级框" 品牌定位"2亿人的AI全能助手" [7] - 除高考外在医疗/教育等高准确度要求垂直赛道持续探索 [8] 行业背景 - 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达1335万 仅次于历史峰值 [1] - 互联网大厂激烈争夺AI高考赛道 腾讯/百度/知乎等均推出相关产品 [2] - 字节跳动/百度等加速布局To C AI应用 夸克有望为阿里赢得AI时代船票 [7]
养老金融提质扩面 上海发力银发经济全链条支持
中国经营报· 2025-07-03 08:29
上海养老金融服务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 - 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等10部门联合印发《上海养老金融服务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方案》,提出14条具体措施 [1] - 方案要求加大养老金融供给力度,包括拓宽融资渠道、扩大信贷投放、支持直接融资和拓展多元化资金来源 [1] - 方案强调健全金融保障体系,促进养老财富储备和保值增值,重点发展养老保险"三支柱"体系 [1] - 金融机构需针对不同老龄群体提供多样化服务,支持养老资金储备和财富规划,提升适老化服务水平 [1] 养老金融发展建议 - 专家建议借鉴全球经验加快构建多层次养老金体系,重点推动企业年金与个人养老金等二、三支柱发展 [2] - 制度设计上强调创新与协同,投资策略上倡导长期资本运作理念以提升抗风险能力和收益稳定性 [2] - 养老金融规划需整合家庭、企业、金融机构及地方政府等多方资产负债表 [2] - 通过强化三支柱养老金体系构建,激发储蓄与投资活力,发挥信托和保险机构优势 [2]
5%变10%!银行如何应对?
中国经营报· 2025-07-03 07:53
沪深交易所调整主板风险警示股票涨跌幅限制 - 沪深交易所拟将主板风险警示股票价格涨跌幅限制比例由5%调整为10%,与主板其他股票保持一致 [1] - 同步调整主板风险警示股票的异常波动交易公开信息披露指标,与主板其他股票保持一致 [1] - 调整将影响ST股的市场交易行为,并对银行的股票质押业务、理财产品投资等多项金融服务带来直接影响 [1] 股票质押业务影响 - 跌幅限制放宽使得ST股票的波动性和市场风险增加,银行将重新评估以此为质押品的业务风险与价值 [2] - 银行或将稳妥调整对ST股票质押品的接受标准,适当提高准入门槛、下调质押率,预留足够安全缓冲垫 [2] - 银行可能优化质押品估值模型,充分反映ST股票质押业务的新波动特征 [2] - 银行理财机构可能直接提高质押折扣率,或设置更严格的预警线和平仓线 [2] - 涨跌幅扩大后也相应放大了流动性风险,ST股成交活跃度较低可能进一步抑制理财机构的投资意愿 [2] - 银行或将对ST股票质押融资业务设置更为严格的集中度监控指标,完善实时盯市和压力测试机制 [3] - 部分银行或将有序压降ST股票质押业务规模 [3] 理财产品配置策略调整 - 权益类理财产品正逐步调整配置策略,倾向于增配流动性更强、价格波动较小的主板标的 [4] - 理财产品操作上以短线波段为主,产品估值管理的复杂性上升,净值波动幅度或将进一步放大 [4] - ST类股票涨跌幅限制放宽将促使理财产品投资策略调整,优化资产配置方案 [4] - 稳健型理财产品或将大幅降低ST股票配置,将资金投向其他股票或固定收益类资产 [4] - 进取型产品或将调整ST股票估值,明确投资比例限制、控制风险敞口、完善压力测试机制 [4] - 理财产品将进一步强化风险监控,建立更严格的风险预警机制,及时采取调整仓位、止损等措施 [4] - 理财公司将强化投资者教育工作,帮助客户理解新规下的风险变化 [4]
三大产业2024年减税1.97万亿元 税收为新质生产力赋能
中国经营报· 2025-07-02 23:21
税收优惠政策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 - 税务部门落实国家支持科技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为数字经济、高技术产业、机器人产业等新质生产力领域注入发展动能 [1] - 2024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数据显示,三大领域共减免企业所得税1.97万亿元 [1] - 三大领域总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1%,利润总额同比增长5.2% [1] 数字经济领域表现 - 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2024年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9%,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7% [1]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5%,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3.2% [1] 高技术产业领域表现 - 高技术产业2024年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9%,利润总额同比增长7.5% [1] - 航空航天产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5%,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6.3% [1] 机器人产业领域表现 - 近两年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平均同比增长10.2% [2] - 特殊作业机器人2024年度同比增长28.4%,服务消费机器人同比增长12.4%,工业机器人同比增长7% [2] 税务部门未来政策方向 - 税务部门将持续落实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深化拓展"政策找人"机制 [2] - 依法打击违规享受、恶意骗取税费优惠等违法行为,保障政策红利精准落地 [2] - 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 [2]
华为出手,能否助力一汽奥迪补齐智能化短板?
中国经营报· 2025-07-02 23:02
奥迪一汽超级智能生态工厂 - 工厂焊接车间高度自动化,配备824台KUKA机器人,焊接自动化率达100%,焊点精度0.1毫米,比人手稳定100倍 [1] - 工厂采用数字孪生技术,通过BIM建筑信息模型和三维扫描技术实现虚拟建厂与实体运营同步,提升工程进度 [6] - 工厂引入视觉检查站,20台高精度相机实现0.2毫米精度扫描全车,底盘结合工位采用14轴同步拧紧系统,扭矩与角度精度控制到±0.1% [8] - "婚礼结合工位"自动化率达100%,11台机器人协同作业,精度控制到0.2mm,56台智能小车承担90%零件自动搬运工作,效率提升90% [9] - 工厂核心工艺车间机器人接近1000台,实现"人、机、物"高度融合 [9] 奥迪Q6L e-tron家族 - 首款投产车型奥迪Q6L e-tron家族已开启预售,搭载奥迪与华为深度定制的华为乾崑智驾®技术 [1][3] - 基于PPE豪华纯电平台打造,配备全域800V高压平台、"赛车级"笼式安全车身与顶级操控 [4] 奥迪与华为合作 - 奥迪是首家与华为达成合作的豪华汽车品牌,2019年即开始合作,通过智能领域深度互融为客户打造前沿智能化解决方案 [5] - 奥迪Q6L e-tron家族搭载华为乾崑智驾®技术,奥迪成为首个在燃油车和纯电动车上同时提供高级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的豪华品牌 [3] - 合作有助于奥迪补齐智能化短板,提高研发速度并节省开发成本 [3] 奥迪电动化战略 - 2025年起奥迪计划每年推出至少两款纯电新车,同时升级现有燃油车系的智能化配置 [3] - 奥迪一汽超级智能生态工厂是奥迪在中国的首个豪华电动车生产基地,对奥迪在中国实现电动化转型至关重要 [3] 工厂环保措施 - 工厂100%使用绿色能源,生产废弃物100%回收,生产及生活废水100%循环使用,成为奥迪在中国首家投产即实现"近零碳排放"的生产基地 [9][10] - 厂房屋面铺设32万平方米光伏设施,年发电量3500多万度,覆盖至少年用电量的四分之一,其余用电量也采用绿色电能 [10] - 推行全周期资源循环体系,铝材料闭环回收,所有固体废物100%回收再利用,水资源100%高效循环使用 [10]
城轨协会:2025年城轨新增里程有望超800公里
中国经营报· 2025-07-02 22:01
行业概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中国内地共有58个城市投运城轨交通线路12381.48公里,2025年上半年新增运营线路220.70公里,同比增长13.73%,但较2021年同期峰值下降53.92% [1] - 2025年下半年预计开通运营线路约600公里,全年新增里程预计超800公里,较2024年936.23公里继续下降 [1] - 2025年城轨计划投资额约3391.77亿元,较2024年下降28.59% [1] - 行业投资规模自2020年峰值6286亿元持续回落,新增里程自2021年峰值1237.1公里逐年下滑 [1] 政策与市场转变 - 2018年国务院52号文提高城轨审批门槛,要求地方财政收入和GDP指标为原标准的3倍(地铁)或2倍以上(轻轨),终结2017-2020年建设高峰期 [2] - 行业重心从新建转向优化运营和存量管理,设计单位面临项目减少、人才流失,部分转向市政、公路及TOD综合开发领域 [2] 区域发展动态 - 2025年上半年无新增城轨运营城市,9个城市开通新线/延长线:杭州、重庆、宁波、太原、天水、广州、南昌、绍兴、沈阳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