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工报

搜索文档
中国石化驻鄂企业:亮眼成绩单助力湖北崛起

中国化工报· 2025-09-09 10:12
核心观点 - 中国石化驻鄂企业"十四五"以来实现营业收入2.1万亿元 较"十三五"增长22% 年营业额突破4300亿元 累计缴纳税费1005亿元 覆盖石油化工全产业链 为湖北中部崛起战略支点建设做出贡献 [1] 全产业链保障供给 - 中韩石化具备850万吨/年炼油能力和110万吨/年乙烯生产能力 产品辐射华中华东五省一市及东非地区 五年加工原油3421万吨 供应成品油超2080万吨 占武汉市场65% 100%保供两大机场航煤 [2] - 荆门石化成为特种油品开发引领者 成功开发60多种特种油品 高档白油国内市场占有率50% 部分高端产品实现进口替代并出口海外 [2] - 销售华中分公司五年投放成品油及化工产品近1.3亿吨 实现销售收入近9000亿元 利税总额39亿元 湖北石油拥有1900余座加油站 年供应成品油700多万吨 [2] 创新引领转型升级 - 中韩石化五年生产乙烯410万吨 化工产品1202万吨 工业总产值2323亿元 年带动上下游产业链产值超1200亿元 累计开发上百个树脂牌号 [3] - 荆门石化完成锂电池隔膜白油 SEPS专用白油等7个高端特种油产品开发 实现火箭煤油系统内首次生产 石油焦产品转型升级 [3] - 江汉油田创新"数据+平台+应用"模式 气田采收率提升至23.3%较初期翻番 立体开发调整井产量占气田总产量近60% [4] 绿色转型实践 - 湖北石油开展"清净守护长江"行动 关停沿江库站 实施珍稀物种保护项目获生态环境部2025年生物多样性保护案例 [5][6] - 江汉油田建成光伏电站46个 装机规模超100兆瓦 累计发电1.7亿千瓦时 减排9.7万吨 降低购电成本4800万元 拥有国家级绿色矿山2家 省级42家 [6] - 荆门石化VOCs排放量逐年下降 污水回用率达70.4% 污油泥热脱附装置危废减量率超20% [6]
多氟多股份:以氟为基拓循环 精神为炬攀新高
中国化工报· 2025-09-09 10:07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和资源循环利用实现氟化盐产业逆势增长 巩固行业龙头地位 为传统氟化工转型升级提供解决方案 [1][2][4] 生产经营优化 - 101车间将102车间废水 单冰生产废料与制酸车间废酸精准配比 解决高纯冰晶石分子比调控难题 形成废水生产再利用闭环链条 [2] - 104车间利用82℃冰晶石母液预加热氟溶液 使吨冰晶石蒸汽能耗从1.3吨降至0.85吨 并通过酸性废水回收氨解尾气解决氨超耗问题 [2] - 104车间与101 102车间构建跨车间协同网络 将高纯冰晶石铝酸钠与无水氟化铝含氟废水精准对接 实现废料资源转化生产动能 [2] 产能与效率提升 - 102车间氟化铝生产线复产後产量同比提升35% 优等品率稳定在99%以上 [3] - 104车间2025年3月启动扩产改造 新增3台174立方米氟溶液储槽 完成板框过滤机一键启动等自动化升级 7月实现月产2500至3000吨产能突破 [4] 技术研发与产业升级 - 公司将自主研发无水氟化铝工艺与智能化控制系统融合 攻克原料利用率低和能耗高等行业难题 [4] - 氟硅酸钠法制冰晶石联产优质白炭黑项目曾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 公司持续专注氟资源高效利用核心技术 [1] 团队管理与文化建设 - 102车间团队连续三天三夜驻守车间完成设备检修与流程优化 确保生产线提前稳定运行 [3] - 104车间员工从抵触安全培训转变为主动申请加班学习 形成要么不干要干就干到最好的团队精神 [3] - 101车间班组长通过发挥00後员工优势 4个月内将班组打造成尖兵队伍 [3] 战略定位与发展方向 - 氟化盐板块是公司利润中流砥柱 为新能源材料和半导体等战略新兴板块提供关键材料支撑 [4] - 公司以聚焦主业夯基筑台 极致创新勇攀高峰为导向 推动氟化盐产业向智能化高效化绿色化转型 [4]
龙岩石油优化配送路线降费增效
中国化工报· 2025-09-09 10:07
此次运距复测覆盖龙岩石油所有加油站及直分销客户,以"技术测算+实地验证"双轨方式推进。该公司 利用百度地图、高德地图等测算理论配送路线与运距;借助油罐车GPS轨迹回放功能,记录实际运输中 的行驶轨迹,精准获取实际路线与运距数据;针对理论数据与实际情况偏差较大的路线,通过实地跟车 测量,实时记录车辆行驶路线、停靠站点及里程变化,再与电子地图、GPS数据交叉比对,修正偏差后 重新优化路线。 中化新网讯 近日,中石化福建龙岩石油分公司开展配送路线运距复测专项行动,通过技术手段对配送 路线进行优化,提升油品配送效率,助力降费增效。 ...
“百年树·螯合战甲”生态肥量产
中国化工报· 2025-09-09 10:07
中化新网讯 9月6日,潞安化工丰喜闻喜复肥分公司自主研发的"百年树"品牌家族新成员"螯合战甲"生 态肥正式量产下线,并全面推向市场。 图为"百年树·螯合战甲"生态肥生产线。(张天刚 摄) "百年树·螯合战甲"产品包装实现了立体升级,包装袋上的二维码支持"扫码看示范田效果",通过可视 化实证数据,为经销商提供有力的推销支持,也让农户更直观地了解产品效果,推动优质农资的广泛应 用。 "百年树·螯合战甲"生态肥针对农业生产痛点,创新融合螯合与控释包衣技术,并添加硼、硅等中微量 元素。该产品能满足农作物"生殖生长与细胞稳定""植株强化与抗逆""营养补充与代谢调节"的需求,合 理搭配元素,避免单一元素过量或不足,促进作物健康生长,提升农产品质量。 ...
天伟电石开展安全内训师赛课活动
中国化工报· 2025-09-09 10:07
中化新网讯 近日,天伟化工厂电石公司组织开展安全内训师赛课活动,通过专业授课和技能比拼,营 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带动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质量整体上新台阶。 活动中,各参选手赛职工通过"课件展示+现场讲授"的方式,运用PPT、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手段,系 统讲解了安全生产规范、风险防控要点及应急处置流程等。评审组从教学设计、内容专业性、授课技 巧、现场表现力等维度进行综合评分。经过激烈角逐,电石公司原料工段的安全员闫宣任带来的《动火 作业全流程安全管控》课程获得一等奖。 ...
辽河石化启动“设备工程师成长计划”
中国化工报· 2025-09-09 10:07
中化新网讯 辽河石化公司日前启动"设备工程师成长计划"项目。此次列入培养范围的是2020年以后入 职的相关专业的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共计13人。 设备人才专项培养采用双导师负责制,分为4个阶段:筑基,结合大学期间建立的专业知识体系,学习 掌握炼化装置设备专业基础知识和能力;强化,深入掌握设备专业核心知识和分析方法,逐步培养独立 分析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提升,提高设备专业技术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理解设备管理基本要求和应 用方法,培养系统思维;评估,全面评估培养效果及学员综合能力,明确个人能力特点,规划学员后续 发展方向。 ...
吉林石化丁二烯产品首次实现外销
中国化工报· 2025-09-09 10:07
中化新网讯 9月1日,一辆满载丁二烯产品的储罐车缓缓驶出吉林石化装车栈台,发往外地客户,标志 着该公司丁二烯产品首次实现外销,预计年可创效超8000万元。 随着新建年产20万吨丁二烯装置建成投产并实现平稳运行,吉林石化丁二烯产能实现跨越式提升。在全 面优化工艺和操作之后,该公司不仅告别了长期外购原料的历史,实现丁二烯100%自给自足,还可每 月稳定向外输出3000吨左右产品。 为实现丁二烯安全、高效外销,吉林石化在转型升级项目中重点规划了产品出厂通道,在165D栈台新 增装车鹤位与全流程系统,严格完成气密、置换、预装车等多轮测试,确保合规性与操作安全,为产品 顺利输出奠定坚实基础。 吉林石化秉持"稳就是最大的效益"的理念,持续提升新建丁二烯装置运行质量,同时通过精细调控进料 量、灵敏板温度、回流比等关键参数,强化人员监盘、操作与巡检规范,丁二烯日产量屡创新高,实现 了"安稳长满优"运行目标。 丁二烯是生产丁苯橡胶和ABS树脂的关键聚合单体,属于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市场需求旺盛。此前, 吉林石化拥有一套年产14万吨丁二烯装置,但即使老装置满负荷生产,下游装置也"吃不饱",需每月外 购约1000吨丁二烯,不仅增加 ...
奏响绿色转型“四重奏” | 大家谈 如何当好“碳路先锋”
中国化工报· 2025-09-09 10:00
三是全面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能效提升是最直接、最经济的降碳路径。化企应深入推进能源审计和 诊断,建立精细化能源管理体系,深挖系统节能潜力;采用先进控制算法实时优化装置运行参数,以此 降低综合能耗;构建"废物—资源"闭路循环,推动水资源、副产物循环利用;以循环化改造为抓手,提 档升级循环产业链,提升产业间的契合度,减少碳排放。 在全球气候治理与"双碳"目标的双重驱动下,化工行业的绿色转型不仅是社会责任的体现,更是关乎企 业生存的战略抉择。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化工企业必须从生产方式绿色转型、扩大绿色低碳技术应用、 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绿色制造水平四个维度协同发力,奏响绿色转型"四重奏"。 一是推动生产方式向绿色低碳转型。绿色转型是系统性工程,化企需从源头设计、过程优化到末端治理 进行全链条重构;积极开发绿色工艺路线,优先采用可再生原料和低碳能源,通过管理提升、设备升 级、技改与流程优化等方式提升运营效率,促进节能减排;采用热电联产、洁净煤气化、新型流化床锅 炉等先进适用技术,助力节能降耗。六国化工公司通过智能升级实现生产流程优化,减少资源消耗和能 耗;建成了工业级液体二氧化碳、食品级液体二氧化碳、食品级固体 ...
重庆气矿人才建设“巧”动脑
中国化工报· 2025-09-09 10:00
今年以来,重庆气矿系统性推进人才队伍建设,聚焦培训资源建设、培训项目实施和培训机制创新,通 过系统梳理培训资源现状,建立培训资源库,重点加强核心专业实训能力,推进培训实操场地建设;针 对专项工作和重要任务开发定制化课程,实施精准培训项目,2025年计划实施培训项目133项和300期, 预计培训15997人次;分类开展新员工入厂教育、转岗人员能力培训等,明确"三级培训要求",完善"师 带徒"机制,定期检验培养成效。 中化新网讯 近日,西南油气田公司重庆气矿举办操作服务组组长及片区联络人能力提升培训班。这是 该气矿人才建设"巧"动脑的缩影。 重庆气矿还积极推进一级工程师考核,从创新引领、业务把关、人才培养等方面强化高层次技术领军人 才的示范效应;打造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高效推进建设管理、技艺传承、AI技术赋能人才创新 创效等工作;建立健全青年创新创效工作长效机制,搭建青年技术人才交流展示平台。 ...
新疆油田刷新保压取芯全球最深纪录
中国化工报· 2025-09-09 09:57
中化新网讯 近日,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在丰探101井取得重大突破——在5296米超深层、超高压环境下, 首次成功实施页岩油保压取芯作业,一举刷新全球保压取芯深度纪录。 "保压取芯作业最大的特点是能有效防止岩芯油气中轻质组分损失和孔隙结构变化,最大程度保留地层 真实流体性质,为研究储层油水分布规律、精细评价储层及编制开发方案提供精准依据,为储量升级提 供关键参数。"玛湖勘探开发项目部党委委员、副经理、安全总监于洋飞介绍说,该技术能为地下油气 藏开启"观测窗",最大程度呈现地层流体真实状态。 此次丰探101井进行取芯作业时,井底实测温度超100摄氏度,地层压力高达90兆帕,对保压取芯技术提 出了极高挑战。针对玛北风城组油藏埋深、温度、地层压力"三高"挑战,项目部优选承钻单位,落实现 场实施流程,确保取芯工作安全平稳运行。 该井同时开展了保压核磁、密闭热释等分析测试,成功解决了真实游离烃"铁柱子"建立难题,为我国超 深层、超高压页岩油效益开发奠定关键技术基石。 丰探101井位于准噶尔盆地玛湖油区玛北地区。该区域油层厚度大、产量高,是准噶尔盆地西北缘重要 的高产层系。此次保压取芯是为进一步摸清该区域深层油气藏特征而开展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