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报
搜索文档
强生医疗科技携神经介入领域“双首秀”亮相第八届进博会
国际金融报· 2025-11-06 21:44
搭载进博"快车",加速让更多前沿解决方案惠及中国病患,这是强生医疗科技的美好期待! 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强生医疗科技聚焦脑血管疾病治疗领域,携端到端血栓控制产 品解决方案及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新利器正式亮相,其中包括"亚洲首秀"CEREGLIDE 71远端通路导管 和"进博首秀"强易达血流导向密网支架。 从完整取栓方案的首次呈现,到本土合作创新成果的初次亮相,强生医疗科技以本届进博会为契 机,交出了一份融合全球创新和本土智慧的答卷。未来,公司将继续引进更多神经介入领域的先进技术 与产品,并和各方同道一起,为中国脑血管疾病患者构筑起更坚实的健康屏障,为推动我国神经介入诊 疗水平升级注入更强动力 。 全球负担疾病研究数据显示,卒中已经成为我国居民死亡的首位病因。作为治疗手段之一,机械取 栓愈发成熟。但一项研究显示,在对急性大血管性闭塞性脑卒中的患者行机械取栓术中,仍有约1/6的 患者出现因机械取栓失败导致脑组织无法实现再灌注。其背后的主要原因是解剖通路困难引起的器械无 法到达、通过狭窄或闭塞的部位,导致无法实现再灌注。 随着CEREGLIDE 71的首秀,这也是强生医疗科技首次携包括EMBOTRAP I ...
中国能建交易分团在第八届进博会现场签约金额达18.28亿美元

国际金融报· 2025-11-06 21:41
核心交易数据 - 签约仪式于11月6日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行 [1] - 现场签约金额达到18.28亿美元 [1] - 签约金额创下历史新高 [1] 活动背景 - 签约活动为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能建交易分团集中签约仪式 [1]
聚焦进博|2025虹桥HUB大会召开:以虹桥为支点,撬动中国企业出海大格局
国际金融报· 2025-11-06 21:40
中国企业出海新阶段 - 中国企业出海进入加速阶段,从单一产品出口升级为高端制造、全产业链及数字经济的全球化布局 [5] - 出海内涵从“Made in China”升级为“Made by Chinese Global”,包含中国智慧与制造实践经验 [7] - 国际经贸格局变化加速中国企业从“中国+1”到“中国+N”的全球布局 [6] 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战略定位 - 虹桥凭借全链条服务体系与高效总部经济,成为企业出海核心支撑 [5] - 虹桥在法律、金融、资讯、供应链、支付等方面形成了完整的服务链 [6] - 虹桥正以“虹桥服务+长三角制造+全球市场”的国际化经营模式,推动优势产能、装备、技术和标准的“体系化出海” [8] 虹桥提供的具体服务与资源 - 虹桥海外发展服务中心、国际人才服务中心、海外贸易中心三大平台汇聚280多家市级认定总部、500多家专业服务商 [8] - 今年以来举办出海活动140多场,对接企业4600多家次 [8] - 发布“虹桥海外发展服务中心3.0”,提供从战略规划、人才输送到园区落地的一站式出海解决方案 [12] 企业出海支持工具发布 - 大会发布《中资企业出海指引》,覆盖全球市场新规则、战略规划、供应链、法律合规等核心挑战 [9] - 《指引》洞察从“贸易出海”1.0时代到“全球化深度运营”3.0时代的演变历程 [9] - 大会发布《虹桥出海案例》,横跨餐饮、科技、制造、医疗、物流与金融等多个领域 [9] 企业案例:黑湖科技的出海策略 - 黑湖科技专注于工业软件与智能体解决方案,已服务全球超32000家工厂,业务覆盖中国、亚太、墨西哥、中东、欧洲 [6] - 公司出海秉持“不急”原则,采取“跟随客户出海”路径,海外客户分为三类:中国客户海外延伸、全球企业推荐、海外本土工厂 [7] - 虹桥商务区便捷的交通枢纽优势使其能高效辐射全国乃至全球的工厂客户 [7]
聚焦进博|张园“静安会客厅”邂逅全球精品,“首发+保税”赋能国际消费
国际金融报· 2025-11-06 21:40
张园“静安会客厅”进博会展示 - 张园“静安会客厅”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再度亮相,展厅面积战略性扩容至600平方米 [1] - 展厅汇聚全球优质资源,展示包括德国Birkenstock 1774系列、英国Hunter雨靴、阿曼AMOUAGE香氛等高端消费品牌 [1] - 公司不仅销售商品,更致力于定义潮流、引领风尚,确立其在全球消费版图中的前沿地位 [1] 进博会平台价值与活动 - 借助进博会辐射效应,吸引日本Snow Peak、奥地利Riedel等国内外一线高品质生活品牌入驻 [3] - 通过商业对谈、主题论坛、保税仓推介、品牌首发及VR电影全球首映等多元形式构建全球消费资源对接平台 [3] - 以首发模式驱动,打造国际消费成熟模式 [3] 进博会后效应与保税仓创新 - 进博会后,沙涓计划在张园开启全新全球旗舰店,Snow Peak将呈现限时体验店,VR电影将全球首演,持续释放长尾效应 [4] - 张园专用型保税仓作为全国首个嵌入商业核心区文保建筑内的保税仓,实践“首发+保税”创新模式 [4] - 保税仓在海关智慧监管下已实现保税展示交易,推进“一仓三点”政策试点,加速“1+N”出仓展示试点 [5] 保税仓合作与园区联动 - 阿联酋品牌SINDAN、高端珠宝品牌V MUSE正式与张园专用型保税仓建立合作关系,借助“保税+”模式降低市场进入门槛 [5] - 张园在进博会同期开启“第二现场”,打造“国潮品牌馆”汇集国内优秀品牌与设计师作品 [5] - 进博会展出品牌产品后续将在张园专用型保税仓进行延后展示,实现园区内外联动 [5]
事关安世半导体、稀土、中美经贸磋商,商务部最新发声→
国际金融报· 2025-11-06 20:34
安世半导体问题 - 荷方不当干预安世半导体内部事务的做法造成了全球半导体产供链的动荡和混乱 [2] - 中方已及时批准相关出口许可申请并对符合条件的出口予以豁免以促进安世半导体(中国)恢复供货 [2] - 中方希望荷方停止干涉企业内部事务为安世半导体问题找到建设性的解决方法 [2] 稀土出口管制 - 稀土等相关物项具有明显的军民两用属性中方依法依规开展许可审查 [3] - 对符合规定的出口申请予以许可并将不断优化许可流程 [3] - 旨在促进出口管制物项合规贸易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3] 中美经贸关系 - 中美吉隆坡经贸磋商达成成果共识涉及芬太尼关税和执法合作农产品贸易等方面 [4] - 中美双方已就关税调整发布了官方文件 [4] - 中方愿与美方相向而行共同做好两国元首会晤共识和经贸磋商成果的落实工作 [4] 中欧经贸关系 - 中方注意到欧盟正积极通过对外商签自由贸易协定加大出口市场多元化力度 [5] - 中欧在经贸领域有广泛的共同利益和巨大的合作空间 [5] - 中方愿同欧盟探讨商谈包括投资协定在内的各类经贸协议的可能性以提高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5]
对三季度业绩波动、飞天茅台批发价下滑,茅台管理层回应了→
国际金融报· 2025-11-06 20:33
公司业绩表现 - 前三季度总营收1309亿元,同比增长6.32%,归母净利润646.3亿元,同比增长6.25%,但两项指标增速创近11年新低 [2] - 第三季度营收390.64亿元,同比增长0.56%,归母净利润192.24亿元,同比增长0.48%,同比及环比增速均出现断崖式下滑 [4] - 在20家A股白酒上市公司中,仅贵州茅台和山西汾酒两家于前三季度维持少量增长 [2] 管理层对业绩波动的回应 - 第三季度业绩波动归因于白酒行业正经历深度调整,叠加消费习惯变化及商业模式不适配等问题 [4] - 公司今年已基于行业新形势进行一线调研并作出业务调整,6月至8月为维护市场稳定适度减少以飞天茅台为主的市场投放 [5] - 8月以来终端动销环比逐步向好回升,稳住了基本盘,第四季度将以市场有序稳定为重点延续稳的势头 [5] 产品线与增长曲线 - 以飞天茅台为主的茅台酒是公司核心支柱 [5] - 包括茅台1935、赖茅在内的系列酒被视为新的增长曲线,茅台1935酒9月至10月终端动销同比增加,其他系列酒产品渠道存销比呈下降态势 [5] - 保持渠道韧性是系列酒四季度的业务重点 [5] 飞天茅台价格与市场管理 - 飞天茅台散瓶批发价格已连续一周跌破1700元,部分电商渠道第三方补贴价甚至跌破1600元 [8] - 针对电商低价茅台真假难辨现象,公司于9月12日和10月14日两次发布声明提示消费者从正规渠道购酒 [9] - 公司正与各大网络平台建立假冒侵权信息绿色处置通道,配合市场监管部门推动协同共治 [9] 行业趋势与公司展望 - 白酒行业第三季度几乎集体失速,本轮调整是外部环境变化与内部适配不足共同作用的结果 [6] - 行业面临挑战也是创新升级、转型突破的机会 [6] - 完成9%的年度增长目标需在第四季度实现至少599.13亿元营收,同比增长19.5%,而过去六年仅2023年第四季度达到过此增速 [9] 财务指标与渠道管理 - 截至三季度末合同负债为77.49亿元,较年初减少近20亿元,该指标被视为未来营收蓄水池 [9] - 合同负债减少是公司主动纾解渠道商压力提升渠道韧性的结果 [9] - 管理层强调高度重视渠道合作伙伴的稳定良性可持续发展 [9]
专访花王大仓诚一:上海是中国战略的核心之一
国际金融报· 2025-11-06 19:27
参展概况与核心主题 - 公司于11月5日至10日参加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连续八年参展的“全勤生” [1] - 本次参展主题为“同美共生 质造未来”,旨在通过进博会纽带优化产品适配中国需求并扩大消费者与产业朋友圈 [2] - 公司希望以进博会为契机,让更多融合日本技术与中国需求的创新成果落地 [9] 本土化战略与产品定制 - 参展产品具有鲜明特质为“量身定制”,品牌矩阵聚焦中国生活者的护肤、防晒、染发、生理护理等多种需求 [3] - 大部分新品已实现本土生产,例如芙丽芳丝氨基酸系洁卸新品和珂润琉光修红系列 [3] - 芙丽芳丝品牌全球总部落户上海后,开发效率提升30%,能更敏捷推出适配中国市场的产品 [5] - 莉婕泡沫染发剂已实现本土化生产,并第三次登上进博展台 [5] 产品创新与技术亮点 - 珂润琉光修红系列针对中国干敏肌女性的“红荒肌”困扰研发,依托公司近40年专研的神经酰胺护理科学 [3] - 芙丽芳丝净澈控油洗面霜是对革新氨基酸配方的诠释,净润精华卸妆油则体现了升级氨基酸配方的技术积淀 [4] - 芙丽芳丝在开发中纳入环境压力、情绪波动、生活方式等“后天敏感源”维度,构筑氨基酸系洁卸产品阵容 [3] 中国市场战略与成效 - 公司将上海置于中国发展战略的核心地位,源于其在政策、人才、消费洞察等方面的独特优势 [7] - 为应对上海市场国货崛起、绿色普及与需求精细化三大趋势,公司从研发和品牌两端发力 [8] - 研发端强化本土研发并推进环保材料与包装升级,品牌端注重文化共鸣,例如芙丽芳丝提出“敢不讨好”主张 [8] - 凭借本土化打法,芙丽芳丝在2024年拿下三大电商平台洁面品类销冠 [8] - “本土需求洞察——技术适配——快速落地”的逻辑已在珂润等品牌上得到验证 [8]
聚焦进博|专访花王大仓诚一:上海是中国战略的核心之一
国际金融报· 2025-11-06 19:07
参展概况 - 公司于11月5日至10日参加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连续八年参展,主题为“同美共生 质造未来” [1] - 公司希望以进博会为纽带,优化产品以适配中国需求,并扩大消费者与产业朋友圈,与中国市场共同成长 [3] 产品本土化策略 - 参展产品具有鲜明特质——量身定制,品牌矩阵聚焦中国生活者护肤、防晒、染发、生理护理等多种需求,大部分新品已实现本土生产 [4] - 珂润琉光修红系列针对中国干敏肌女性因干、红、纹问题引发的“红荒肌”困扰研发,于今年9月全新推出国产轻龄弹润琉水与霜 [4] - 芙丽芳丝精准锁定中国年轻生活者护肤需求,将环境压力、情绪波动、生活方式等“后天敏感源”纳入产品开发维度,构筑氨基酸系洁卸产品阵容 [4] - 芙丽芳丝将全球总部落户上海后,开发效率提升30%,能更敏捷推出适配中国市场的产品 [6] - 莉婕泡沫染发剂实现本土化生产,并以焕新姿态第三次登上进博展台 [6][7] 中国市场战略与成果 - 公司将上海置于中国发展战略的核心地位,源于该城市在政策、人才、消费洞察等方面的独特优势 [11][12] - 公司从研发和品牌两端发力应对市场变化:研发端强化本土研发,优化配方功能,推进环保材料与包装升级;品牌端注重文化共鸣,例如芙丽芳丝提出“敢不讨好”主张 [14] - 芙丽芳丝在2024年拿下三大电商平台洁面品类销冠,其“本土需求洞察——技术适配——快速落地”逻辑已在珂润等品牌上得到验证 [14] - 以上海为核心的本土化团队能够精准捕捉Z世代需求,成熟的渠道体系为公司提供了绝佳的产品测试与推广平台 [14] - 公司未来将继续以进博会为重要契机,让更多融合日本技术与中国需求的创新成果落地 [14]
聚焦进博|霍尼韦尔大中华区总裁余锋:八年“全勤生”期待更多“中国机遇”
国际金融报· 2025-11-06 19:00
进博会平台价值与公司参与 - 第八届进博会规模创历史新高,吸引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与,4108家境外企业参展,其中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290家,170家企业和27家机构连续8年参展[1] - 公司作为进博会“全勤生”,展台面积从首届的50多平方米扩大10倍至500平方米,累计展出约170项创新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1] - 进博会成为公司首发首展创新产品、呈现前沿科技、拓展合作伙伴关系的一站式平台,是公司与中国市场直接对话、展示技术实力、深化合作的重要渠道[4][6] 本届进博会展示成果 - 公司在本届进博会上新品发布数量创历届新高,涵盖15大核心类别,其中应用于半导体、工业燃烧、工业自动化、智慧楼宇及电池安全五大领域的八款新品重磅亮相[7] - 八款新品中有两款由中国本土团队研发与生产,体现本土创新能力的深度布局,创新源自中国客户的实际需求[7] - 公司通过进博会平台构建了与更多中国合作伙伴的紧密连接,感受到中国客户和合作伙伴的关注与信任[7] 进博会的长期溢出效应 - 进博会的“溢出效应”已从展会现场延伸至公司产业链深处,过去七年众多项目实现从签约到落地运营[8][9] - 例如,第四届进博会签约的“霍尼韦尔过程控制(中国)运营中心和创新研发中心项目”现已正式运营,成为自动化领域的重要创新引擎与运营基地[9] - 第六届进博会全球首发的智能建筑能源管理系统在天津工厂部署后,工厂用电量同比下降5%,减少碳排放约86吨[9] 公司在华发展历程与战略 - 公司将于2025年迎来进入中国90周年,1935年在上海设立首家经销机构,1972年其UOP公司作为炼油石化领域唯一被选中的企业参与中国现代化建设,1988年成为首批在北京设立代表处的跨国企业之一[12] - 自2003年所有业务部门全面落户中国以来,公司持续加快本土化布局,2018年后进一步加强在中国的创新生态建设[13] - 中国已成为公司的重要市场、创新沃土及全球增长的重要引擎,中国完整的产业体系、庞大市场、工程师红利及政策支持构成公司信心的坚实来源[13] 中国市场未来机遇 - 中国在科技创新、低碳经济、数字化转型等领域的步伐加快,为外资企业提供新的增长动能,其在新质生产力、绿色转型方面的布局与公司核心战略高度契合[13] - 未来十年中国的高质量发展将在先进制造、清洁能源、生命科学、数字化产业等领域释放更多机遇,为跨国企业提供“本地创新、全球赋能”的广阔空间[13] - 公司在中国不仅是技术展示者,更是与本地市场共同创新、共同成长的参与者[13]
“视中国为最重要战略市场之一”,欧姆龙徐坚详解未来三年本土化布局
国际金融报· 2025-11-06 18:40
公司参展概况 - 欧姆龙于11月5日至10日参加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延续“新质时代自动化+”主题 [1] - 公司展示工业自动化、器件与模块解决方案及健康医疗三大核心业务板块 [1] - 欧姆龙是进博会的“全勤参与者”,高度重视此技术交流与合作平台 [3] 公司财务与市场地位 - 欧姆龙2024年度全球销售额达8018亿日元,业务遍及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过26000名员工 [2] - 中国是欧姆龙最大的海外市场,2024财年中国市场营业额占集团全球总营业额的20% [2] - 公司在中国市场深耕数十年,业务网络覆盖全国绝大部分省份 [2] 工业自动化核心技术展示 - 工件个体追溯系统在每分钟1200件的高速下实现全流程质量精准追溯,融合多轴同步控制与飞拍视觉技术 [1][4] - 多品种工件自动抑振系统依托先进算法,自适应工件重量变化,在高速搬运中保持稳定运行 [4] - 机器人高速多点检查解决方案结合数字孪生技术,提升检测效率并显著降低成本 [4] - 智能生产管理平台集成生产计划、设备状态、能耗数据,实现全流程可视化监控与智能分析 [4] 行业市场背景 - 2023年中国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达2795亿元,2018至2023年复合增长率约8.84% [5] - 中国制造业面临劳动力结构变化带来的质量与效率压力,以及绿色转型的挑战 [5] - 制造业在柔性生产、精益管理、产品个性化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需求增长 [5] 公司未来战略方向 - 未来三到五年在中国市场聚焦深化数字化与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构建高效可靠的智能生产体系 [6] - 助力绿色制造与低碳发展,通过高效节能元器件与碳足迹追踪方案支持企业减排降碳 [6] - 强化本土创新与产业协同,加大研发投入与本土合作,共建创新生态 [6] 其他业务展示 - 器件与模块解决方案展区全景式呈现核心元器件在各领域的创新应用 [5] - 健康医疗展区展示覆盖心血管、血糖、呼吸及女性健康等多维场景的数智化健康产品 [5] - 健康医疗业务已与本土互联网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动健康产品创新升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