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凤凰网财经
icon
搜索文档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并刷新历史新高,英伟达涨约2%
凤凰网财经· 2025-10-27 21:41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道琼斯指数涨0.66%,标普500指数涨0.93%,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涨1.44%,均刷新历史新高 [1] 科技公司股价表现 - 英伟达、谷歌、博通、AMD股价均上涨约2% [1]
潘功胜:当金融市场发生较大幅度波动时主动发声,及时校正市场“羊群效应”
凤凰网财经· 2025-10-27 17:51
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今日开幕。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出席开幕式并表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 中国在全球率先启动构建宏观审慎政策框架,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宏观审慎管理实践路径。在宏 观审慎管理的治理机制方面,加强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充实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职能。在宏观审 慎管理政策体系方面,人民银行从多个维度进行了探索推进。 一是2021年发布《宏观审慎政策指引》,明确了宏观审慎管理思路和政策框架。二是2003年建立差别存 款准备金制度,2010年引入动态调整机制,在此基础上,2016年又升级为宏观审慎评估(MPA),有 效促进了货币信贷平稳增长。三是建立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总体框架。会同金融监管部门发布了 《关于完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的指导意见》、系统重要性银行和保险公司评估办法以及系统重要 性银行附加监管等基础性制度文件。四是设立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等工具,对跨境资本流动实施 逆周期调节。 五是探索开展金融市场宏观审慎管理。动态观察、评估债券市场运行情况,加强金融机构风险提示,阻 断或弱化风险的积累。会同证监会设立支持资本市场的两项货币政策工具。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决 定性作用,保 ...
资本的热闹,永远不嫌大
凤凰网财经· 2025-10-27 17:06
公司战略与内容定位 - 凤凰网财经已入驻小红书平台 [1] - 账号将持续输出全球市场资讯、风向分析与重点事件解读 [1] - 内容覆盖国际热点、产业趋势与市场动态 [1] - 采用更轻盈的表达方式提供扎实的信息密度 [1]
收评:沪指涨超1%逼近4000点,两市放量超3600亿
凤凰网财经· 2025-10-27 15:16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高开高走涨超1%至1.18%,再创十年新高,盘中逼近4000点 [1] - 深成指上涨1.51%,创业板指上涨1.98% [1] - 沪深两市成交额达2.34万亿元,较上一个交易日放量3659亿元 [1][5] - 市场上涨家数3361家,下跌家数1423家,市场热度为56 [5] 板块表现 - 存储芯片、CPO、可控核聚变等板块涨幅居前 [2] - 元器件板块涨幅5.88%,林业板块涨幅5.50%,消费电子板块涨幅4.71% [3] - 高贝塔值板块上涨4.31%,通信设备板块上涨3.78%,稀有金属板块上涨3.76% [3] - 游戏板块下跌2.34%,工程咨询服务板块下跌1.93%,风电设备板块下跌1.64% [3] - 体育板块下跌1.50%,文娱用品板块下跌1.34%,饮料乳品板块下跌1.08% [3] 个股及热点题材 - 存储芯片概念股全天走强,德明利2连板创新高,江波龙、香农芯创等多只个股创新高 [4] - 算力硬件概念股延续强势,汇绿生态6天4板创新高,新易盛、中际旭创盘中均创历史新高 [4] - 核电板块表现活跃,东方钽业3天2板,安泰科技等多股涨停 [4] - 风电板块集体走弱,海力风电大跌 [4] - 市场涨停家数63家,跌停家数3家,封板率为63% [5][6] - 连板率方面,一板38家,二板6家,三板3家 [6]
不是谁都是泡泡玛特:靠奥特曼大赚的隐形冠军,揭IP生意脆弱真相
凤凰网财经· 2025-10-27 13:31
公司概况与业绩表现 - 公司是中国最大的IP趣玩食品企业,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1][2] - 收入从2022年的5.9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8.8亿元,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4.4亿元 [2] - 净利润从2022年的3671万元大幅上涨至2024年的1.3亿元,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7004万元,净利润率达15.8% [2] 业务模式与IP依赖 - 公司商业模式本质是“IP搬运工”,自身不具备IP所有权,命脉完全掌握在版权方手中,且多为非独家授权 [2] - 2025年上半年,其非IP产品贡献仅0.5%,收入高度依赖IP产品 [6] - 公司拥有14个大IP授权,但2024年75%的收入集中来自奥特曼、小马宝莉、蜡笔小新三个IP [6] - 公司患上了深度的“奥特曼依赖症”,该IP在2022年至2024年贡献了约六成收入,2024年单一IP贡献收入占比达54.5% [7][8] - 与IP方的合作通常是非独家的,授权协议期限一般为1-3年,存在到期无法续约的风险 [14] 核心IP变动与影响 - 奥特曼IP的首次合作年份为2009年,现有授权期限仅为12个月 [8] - 关键人物孙剑(奥特曼中国内地版权总代理上海新创华实控人)原为公司重要股东,持股18%,但在2025年5月IPO前退出 [2][21][22] - 2025年上半年,在孙剑退出阶段,奥特曼IP的收入从去年同期的2.35亿元下降至1.95亿元,下滑17%,收入占比降至43.9% [12] - 尽管“小马宝莉”IP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0.8%快速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22.8%,但仍难以替代奥特曼的地位 [12] 销售渠道与客户集中度 - 公司销售模式向直销零售商倾斜,向零售商直销的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3.5%猛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43.2% [15][16] - 与此同时,经销商贡献的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95.2%迅速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55.1% [15][16]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占比飙升至40.7%,而在2022年,这一比例仅为4.1% [15] - 经销商数量出现波动,2025年上半年为2675家,未有明显增长 [17]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 - 公司控制权高度集中于创始人蔡建淳一人手中,通过直接与间接持股总计为92.27%,并掌控了公司100%的投票权 [18][23] - 关键股东孙剑的退出,使得本已存在的“IP依赖”风险进一步放大 [23]
汇丰控股因麦道夫诈骗案计提11亿美元拨备 子公司HSSL将二次上诉
凤凰网财经· 2025-10-27 11:55
法律诉讼进展 - 汇丰控股卢森堡子公司HSSL收到卢森堡最高法院判决 法院驳回其要求Herald Fund SPC归还证券申索的上诉 但接纳其就现金申索提出的上诉 [1] - HSSL将向卢森堡上诉法院提出第二次上诉 若败诉将在后续诉讼中对需支付金额提出抗辩 [4] - 由于第二次上诉尚未审结且归还金额存在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最终财务影响可能有重大不同 [4] 财务影响与拨备 - 汇丰控股宣布将在2025年第三季综合财务业绩中计提11亿美元拨备 [4] - 该笔拨备将对集团的普通股权一级资本比率带来大约15个基点的影响 [4] - 这笔拨备将归类为"重大须予注意项目" 不会影响2025财政年度"不计及须予注意项目"的平均有形股本回报率 也不会对年内股息分配造成冲击 [4] 业绩发布安排 - 汇丰控股计划于2025年10月28日公布2025年第三季业绩 [4]
专访吉利陈益民:汽车低碳转型直面长供应链挑战,中国新能源“势不可挡”
凤凰网财经· 2025-10-27 11:35
文章核心观点 - 汽车产业实现零碳目标的核心困境在于对漫长供应链的碳管理,尤其是对上游能源、矿产和原材料等高碳排环节的有效激励与控制 [1][4] - 国际环保法规被视为发达国家重构全球竞争规则、争夺行业主导权的战略工具,企业合规性质从成本考量转变为规则主导权竞争 [8] - 应对策略需从被动合规转向主动塑造规则,通过构建国际标准碳核算体系、参与国际规则谈判来提升绿色竞争力 [9] - 尽管面临挑战,中国汽车产品特别是新能源车的竞争力被视为势不可挡,有望成功进入国际市场 [10] 供应链碳管理挑战 - 汽车产业链长且范围宽,可能延伸至第十级甚至第十二级供应商,碳足迹大头集中在上游的能源、矿产和原材料领域 [1] - 整车厂商作为产业链终端,直接拉动上游层级实现碳中和在经济和实际管理手段上均存在局限 [4] - 若高碳排上游环节不主动减排,终端制造环节单独实现碳中和将极为困难,这是零碳转型最严峻挑战之一 [4] - 关键在于激励上游能源、原材料等关键行业主动减排,并确保国家政策在上游企业中得到更完善落地 [5] 成本传导与市场接受度 - 零碳转型使用绿色材料、绿色能源及开发减排技术意味着更高投入,增加的成本将不可避免传导至消费端,导致低碳产品价格更高 [6] - 推动用户接受绿色溢价需理想主义与务实主义结合,一方面建立环境保护的社会共识,另一方面企业需使低碳产品在价格或价值上具有同等竞争力 [7] 国际规则与竞争格局 - 以碳中和为代表的绿色法规在很大程度上是传统发达国家为重构全球竞争规则、重塑行业竞争力主导权的体现 [8] - 中国产品、技术、管理、资本的快速发展使发达国家采取新手段制衡竞争力,环保法规被视为战略工具的一部分 [8] - 合规要求性质发生根本变化,从传统成本考量上升为争夺规则主导权的竞争 [8] 企业战略与行业展望 - 应对策略是系统性地主动塑造规则,积极构建符合国际标准规范的碳核算体系,推动建立绿色产业链和零碳工业园 [9] - 企业应主动参与国际规则谈判,甚至在法律司法途径上探讨反制措施,从被动合规部门转变为主动规则塑造型组织 [9] - 复杂的国际规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挑战,使出口步伐稍微放缓,但中国新能源产品凭借优异品质、合理成本、卓越体验和全面提升的制造水平,其竞争力势不可挡 [10]
A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创业板指涨1.75%
凤凰网财经· 2025-10-27 10:04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沪指涨0.48%,深成指涨1.2%,创业板指涨1.75% [1] - 光刻胶、存储芯片、算力硬件等方向涨幅居前 [1] - 沪深京三市上涨个股近3800只 [1] 机构配置策略 - 仓位可适度向哑铃配置迁移,一端为科技主线,包括恒生科技、A股算力、机器人等低位标的 [2] - 哑铃配置另一端为具备防御性的红利板块,以应对中美摩擦不确定性 [2] - 可适当左侧布局部分风险消化较为充分的顺周期消费板块 [2] 储能行业前景 - 国内储能全面迎来经济性拐点,投资极为旺盛,主要由新能源市场化和容量电价推动 [3] - 储能累计渗透率尚不足10%,机构上调明年国内新增装机预期至300GWh [3] - 海外最大机会来自数据中心带来的储能需求,龙头企业已获大量订单 [3] - 储能将带动锂电需求明年增速超过30%,对应材料、电池、集成均存在投资机会 [3] 市场风格展望 - 大小盘风格或呈现转换,大盘成长风格有望中期(3-6个月)占优 [4] - 宏观背景偏支持新兴成长板块,包括有待修复的宏观经济、快速技术迭代、鼓励创新的产业政策等 [4] - 大市值新兴成长企业占比增加,对大小盘影响更均衡,其机构持股占比仍有望提升 [4]
“驱蚊第一股”润本股份净利润增速放缓:Q3核心品类增长分化,营销费用高企
凤凰网财经· 2025-10-25 20:24
核心观点 - 公司前三季度营收与净利润同比双增,但单季度净利润出现下滑,增长动力不足与盈利能力指标走弱引发市场担忧 [1][5][6] - 公司产品结构已转型为婴童护理主导,但核心品类在第三季度面临销量压力,同时存货规模攀升暗示渠道库存风险 [6][7] - 销售费用大幅增加显著挤压利润空间,且与研发投入的差距进一步扩大,“重营销、轻研发”模式对可持续增长构成挑战 [8][9][10] 财务业绩表现 - 前三季度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2.38亿元,同比增长19.2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6亿元,同比增长1.98%;扣除非经常性净利润为2.51亿元,同比下降1.79% [4][5] - 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3.42亿元,同比增长16.67%;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852.28万元,同比下降2.89%;扣除非经常性净利润为7426.89万元,同比下降7.58% [4][6] - 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从去年同期的12.91%下滑至12.25%,盈利能力指标走弱 [9] 产品结构与品类表现 - 婴童护理系列产品已成为公司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前三季度实现收入5.51亿元,同比增长24.64%,占营收比例为44.51% [3][6] - 驱蚊类产品前三季度实现收入5.08亿元,同比增长20.88%,占营收比例为41.03%;第三季度单季因疫情需求推动,营收同比增长48.54%至1.31亿元 [6][7] - 精油品类前三季度实现收入0.43亿元,同比下滑7.02% [6] - 第三季度婴童护理类产品销量同比下降9.81%至1716万只,尽管单价提升,但营收仍同比下降2.76%至1.46亿元 [7] 成本费用与研发投入 - 前三季度销售费用达到3.7亿元,同比增长30.92%,销售费用率从去年同期的27.25%攀升至29.92% [9] - 销售费用主要用于推广青少年及防晒新品系列,但高昂的营销投入并未带来相应的利润回报 [1][9] - 前三季度研发费用为2514万元,同比仅增加2.12%,研发费用率从去年同期的2.4%降至2.0% [10] - 当期销售费用已达研发费用的14倍,该比值较去年同期的11.5倍进一步扩大 [10] 运营与市场状况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存货账面价值达1.35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23亿元同比增长9.37%,或暗示渠道库存压力 [1][7] - 婴童护理品类销量下降受天气温度、竞争对手秋冬产品集中上市分流消费者注意力以及市场竞争白热化等因素影响 [7] - 婴童洗护市场的竞争逻辑正发生变化,消费者对产品安全性、功效性与成分创新要求不断提高 [10]
Mike Roeth:电动卡车在可持续性、成本与运营优化方面表现尤为突出
凤凰网财经· 2025-10-25 13:05
峰会概况 - 凤凰卫视集团联合多家国际机构举办"零碳使命国际气候峰会2025",主题为"十年共识·五年同行",旨在探讨气候治理新格局下的战略与行动,助力中国碳中和愿景及全球减排目标实现 [1] 重型卡车脱碳进程 - 北美高效货运委员会团队在过去八年中进行了五次减碳运营实践,转型关键节点出现在2021年和2023年,重心转向电池电动汽车的实测与应用,车型覆盖从小型货车到重型拖拉机 [3] - 2025年目标是将脱碳解决方案聚焦于长途货运领域,包括可再生柴油等可再生液体燃料,但电动卡车在可持续性、成本与运营优化方面表现尤为突出 [3] - 当前面临的最显著挑战是成本、卡车自重以及充电基础设施的支撑能力 [3] 电动卡车技术与发展前景 - 行业仍处于技术发展的早期阶段,不同设备制造商会经历技术赶超,利用技术进步带来成本优化、减重和性能提升,需从长远视角审视领域发展 [4] - 电动卡车结构具有根本优势,仅由电池、电机和电子设备构成,结构简洁,而低排放柴油卡车系统极其复杂,电动卡车的简洁架构将在未来十年带来诸多好处 [4] 北美重型电动卡车市场现状 - 重型电动卡车在北美仍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无论是按采用率还是保有量计算,保有量非常低,只有几百辆在路上运行 [4] - 美国在重型电动卡车领域已经落后,近期政府减少监管和削减激励措施,市场在早期阶段比达到10%-20%市场份额时更需要必要支持,这将对重型车辆电动化普及产生负面影响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