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凤凰网财经
icon
搜索文档
创业板指涨超2%,宁德时代涨超8%
凤凰网财经· 2025-08-29 10:36
市场指数表现 - 创业板指数上涨超过2% [1] - 上证指数上涨0.58% [1] - 深证成指上涨1.11% [1] 行业板块表现 - 大金融板块领涨市场 [1] - 大消费板块表现强势 [1] - 稀土永磁板块涨幅居前 [1] - 锂矿板块表现突出 [1] 个股表现 - 沪深京三市上涨个股数量超过2600只 [1] - 宁德时代股价上涨超过8% [1]
直击中国人寿业绩发布会:总保费达5250.88亿 持续投资港股优质资产
凤凰网财经· 2025-08-29 10:09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总保费5250.88亿元 同比增长7.3% 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409.31亿元 同比增长6.9% [1] - 总投资收益1275.06亿元 同比增长4.2% 总投资收益率3.29% [1] - 总资产7.29万亿元 投资资产7.13万亿元 双双突破7万亿元 [1] - 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190.94% 保持较高水平 [1] 业务价值指标 - 新业务价值285.46亿元 较2024年同期重述结果同比提升20.3% [1] - 内含价值1.48万亿元 [1] - 首年期交保费812.49亿元 [1] 战略发展框架 - 通过"三个主动"战略实现破局:战略主动 转型主动 发展主动 [3][4] - 总保费增速达7.3% 新单与续期业务均跑赢大市 市场份额较去年同期提升 [4] - 浮动收益型产品在新单中占比提升至40%以上 [4] 资产负债管理 - 采用"负债端多元均衡+资产端灵活配置"协同模式 资产负债联动水平行业领先 [4] - 全渠道协同发展增强业务韧性 灵活应对不同客群保障需求 [4] 数字化转型成果 - 数字化转型分"转方式"与"转模式"两个层面 [5] - 转方式通过数字技术赋能线下队伍稳住规模基本盘 [5] - 转模式重构业务模式实现第二增长曲线 营销销售成本大幅下降 [5] - 数字化生态新模式产生的保费远超年初互联网渠道全年预算 [5] 投资策略布局 - 权益投资重点关注新质生产力和优质高股息股票 [6] - 港股是权益投资重要组成部分 上半年估值持续修复且涨幅领先全球主要权益指数 [6] - 采取"配置资产做稳 弹性资产做优"策略 固收端保持中性灵活低久期缺口 [6] 下半年发展重点 - 挖掘养老 健康 理财领域增长点 优化产品服务供给 [7] - 坚持长周期经营 注重长期价值稳定 [7] - 推进集约型发展 深化营销改革 康养生态建设与科技赋能 [7] - 做好预定利率调整后产品切换 推动总保费与新业务价值稳健增长 [7]
又有企业官宣造车,这次要单挑全球最强跑车
凤凰网财经· 2025-08-28 22:15
公司战略与业务布局 - 追觅科技正式宣布进军整车制造领域 首款超豪华纯电产品对标布加迪威龙 计划2027年亮相[1][2] - 公司定位高端市场 宣称要造"世界上速度最快的车" 目标将中国制造推向世界高端市场[3][6][20] - 造车项目基于2013年在清华天空工场撰写的第一份计划书 经过十二年筹备[8][17] - 已成立造车主体星空计划(上海)汽车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注册资本10亿元人民币 创始人俞浩通过多层持股控制80%股权[11][12] - 目前组建近千人造车团队且持续扩张[1] 产品与技术规划 - 首款车型聚焦超豪华纯电跑车 直接对标布加迪威龙(中国起售价约2500万元 顶配超1亿元)[1][4] - 宣称要打造不加定语的"全球最快"量产车 目标超越当前公认最快车型SSC Tuatara(时速532公里)[3][6] - 可能采用ODM模式改造现有车型平台(如理想L9改"宾利"/"库里南" 小米SU7改"布加迪"/"法拉利")用于海外贴牌销售[14][15] - 计划通过ODM业务产生现金流支撑自研造车项目[15] 市场竞争与行业环境 - 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处于白热化竞争 生存线已达月销2万辆级别[2] - 头部车企扩产降价出海 中小玩家持续退场 行业淘汰赛进入加时阶段[2] - 造车新势力普遍采用高性能跑车立品牌(如蔚来EP9对标保时捷918 小米SU7纽北刷圈)[4][5] - 全球智能扫地机器人市场2025年第一季度出货509.6万台 同比增长11.9% 追觅以11.3%份额排名第三[9][10] 核心优势与资源基础 - 依托中国成熟电动车供应链 自称"站在巨人肩膀上"而非从零开始[2][8][19] - 全球品牌影响力突出 在20余个国家地区市场份额第一 智能清洁领域居全球头部[9][20] - 2024年公司营收150亿元人民币[3][15] - 海外渠道能力强劲 西南欧市场尤其突出(法国/意大利/比利时出货量榜首)[9] 海外战略与实施路径 - 首款车型可能优先面向海外销售 招聘岗位明确要求熟悉欧盟WVTA认证及美国经销商特许经营法[13][14] - 设立海外商业化总监/海外销售总监等职位 薪资范围25000-50000元/月[14] - 要求候选人拥有3家以上新能源汽车经销商资源及3年以上海外渠道拓展经验[14] - 通过技术授权/转让模式推动底盘/三电/智能驾驶等核心技术的海外商业化[14] 行业挑战与资金需求 - 汽车工业具周期长/投入重/回报慢特点 行业共识需400亿人民币资金储备才具备可持续竞争力[3][15] - 科技公司跨界造车成功率低(案例如苹果十年耗资百亿美元无果 极石汽车月销未超1400辆)[2][11] - 公司未上市融资能力受限 缺乏类似小米的投资生态体系[15] - 当前营收规模(150亿元)与造车资金需求(400亿元)存在显著差距[3][15]
市场午后V型反弹,创业板指大涨3.82%,寒武纪、中芯国际双双创历史新高
凤凰网财经· 2025-08-28 15:13
市场整体表现 - 市场午后V型反弹 创业板指领涨3.82% 科创50指数涨超7% [1] - 沪指涨1.14%至3843.60点 深成指涨2.25%至12571.37点 [1][2] - 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2.97万亿元 较上个交易日缩量1948亿元 [1][7] - 全市场超2800只个股上涨 上涨家数2868家 下跌家数2402家 [2][5] 板块表现 - 算力和芯片方向热点集中 CPO/半导体/铜箔/PCB等板块涨幅居前 [2][3] - 寒武纪和中芯国际双双创历史新高 CPO硬件股天孚通信等多股续创历史新高 [1][2] - 芯片股集体大涨 张江高科等10余股涨停 [2] - 农业/减肥药/服装/白酒等板块跌幅居前 医药股展开调整 南新制药等多股跌超5% [2][3] 交易数据 - 上证指数成交金额1.27万亿元 深证成指成交金额1.71万亿元 [2] - 北证50指数微涨0.21%至1553.73点 成交金额303.75亿元 [2] - 创业板指成交金额8397.68亿元 涨停家数66家 封板率73% [2][9] - 昨涨停个股今日平均表现3.81% 高开率52% 获利率62% [9]
寒武纪股价突破1500元,总市值逼近6300亿元
凤凰网财经· 2025-08-28 14:53
股价表现 - 股价突破1500元 [1] - 现涨近10% [1] - 总市值逼近6300亿元 [1]
市场震荡反弹,创业板指涨超1%,芯片股集体大涨
凤凰网财经· 2025-08-28 11:39
市场整体表现 - 创业板领涨1.26% 深成指涨0.56% 沪指微涨0.07% [1] - 科创50指数涨超3% 北证50指数下跌1.33% [1][2] - 沪深两市半日成交额达1.79万亿 较上个交易日放量617亿 [1][6] 板块表现 - 算力与芯片板块强势上涨 CPO概念股天孚通信等多股创历史新高 [2] - 半导体板块集体走强 中芯国际涨超10%创历史新高 [2] - 银行与铜箔板块涨幅居前 化学制药与智谱AI板块跌幅居前 [2][3] 个股表现 - 全市场超4100只个股下跌 上涨家数仅1214家 [2][5] - 涨停家数42家 跌停家数4家 [5] - 医药股集体调整 南新制药跌超10% [2] 资金流向 - 深市成交额1.02万亿 创业板成交额5054.75亿 [2] - 封板率61% 高开率52% 获利率57% [6] - 今日预测量能2.92万亿 较实际成交额减少2486亿 [6]
寒武纪盘中涨超6%,股价再超贵州茅台
凤凰网财经· 2025-08-28 10:59
股价表现 - 寒武纪盘中股价上涨6.32%至1458.85元 创历史新高 [1][2] - 寒武纪总市值达6103亿元 首次超过贵州茅台 [1][2] - 寒武纪当日股价振幅为4.95% 最高触及1458.90元 [2] 市场对比 - 贵州茅台当日股价微涨0.27%至1451.98元 总市值18240亿元 [2] - 寒武纪总市值相当于贵州茅台的33.5% [1][2] - 寒武纪单日涨幅为贵州茅台的23.4倍 [2]
A股指数集体低开:创业板指跌0.58%,稀土永磁、制冷剂等板块跌幅居前
凤凰网财经· 2025-08-28 09:35
市场表现 - 三大指数集体低开 沪指跌0.10%报3796.71点 深成指跌0.33%报12254.27点 创业板指跌0.58%报2707.34点 [1] - 沪深两市成交金额分别为97.74亿和121.64亿 北证50成交2.34亿 创业板成交55.41亿 [2] - 美股三大指数收涨 道指涨0.32%报45565.23点 标普500涨0.24%报6481.40点 纳指涨0.21%报21590.14点 [3] - 热门中概股普跌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2.58% 理想汽车跌8.32% 小鹏汽车跌6.70% 蔚来跌5.37% [3] 卫星通信产业 - 工信部印发指导意见推动卫星通信业务开放 业务准入工作持续优化 牌照发放或将加快 [4] - 卫星互联网牌照即将发放 组网进程加速 商业化探索获利好 [6] - 卫星通信产业战略地位凸显 建议关注服务提供商、运营服务、制造产业链及地面设备制造领域 [4] - 卫星互联网带动全产业链发展 宇航级器件代表先进制造能力 三体计算星座带来新市场空间 [6] AI与智能硬件 - Meta将于9月发布带显示智能眼镜Celeste、第三代RayBan-Meta及运动款Oakley眼镜 展示元宇宙软件 [5] - 小米、Rokid、雷鸟、Xreal已推出AI/AR眼镜 谷歌、三星、苹果、亚马逊软硬件规划逐步清晰 [5] - AI服务器电源市场规模有望于2025-2027年快速提升 模组/芯片市场规模CAGR预计达110%/67% [7] - GaN/SiC渗透、800V HVDC+SST架构落地及智能电源管理普及推动龙头厂商市占率与业绩提升 [8] 行业投资机遇 - AI模型能力提升背景下 眼镜产品形态作为Always-on交互入口具备长期潜力 [5] - AI服务器电源核心受益环节集中在PSU、PDU、BBU及DC-DC器件 二线厂商或承接溢出订单 [7][8] - 头部企业新品发布对AI+AR眼镜产业链带来短期催化 [5]
“全球最重要股票”财报出炉,美股牛市要悬了?
凤凰网财经· 2025-08-28 07:02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股指温和上涨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上涨0.32%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涨0.21% 标普500指数上涨0.24% [1] - 科技巨头微软股价上涨近1% 投资巨头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价涨幅超1% 英伟达股价微跌0.09% [1] - 热门中概股集体承压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单日跌幅超2% 京东和富途跌超3% 阿里、拼多多、网易、腾讯音乐跌超1% 理想汽车跌超8% 小鹏跌超6% 蔚来跌超5% [1] 英伟达财报核心数据 - 第二季度营收467亿美元 高于市场预期的460.5亿美元 同比增长56% 创2023年生成式AI热潮以来最慢增速 [1] - 数据中心业务营收411亿美元 同比增长56% 略低于分析师预估的413亿美元 连续第二个季度未达华尔街预期 [1] - GPU计算芯片营收338亿美元 环比下降1% 主要因未向中国出货H20芯片导致减少约40亿美元销售 网络芯片营收73亿美元 同比几乎翻倍 [2] - 新一代Blackwell芯片销售环比增长17% 占数据中心营收70% 截至5月累计销售额达270亿美元 [2] 业绩展望与市场影响 - 对第三财季营收给出540亿美元、上下浮动2%的展望 市场预期为534.6亿美元 引发市场对人工智能领域支出增速放缓的担忧 [2] - 财报公布后股价盘后一度下跌5% [2] - 英伟达业绩报告被视为关乎美国股市及全球股市能否延续自4月以来"超级牛市"的关键变量 其表现将主导全球科技板块及资本市场短期走向 [2] - 公司今年股价已飙升超过30% 成为全球首家市值超过4万亿美元的公司 是推动标普500指数今年上涨的关键推动力 [2]
刚刚,“全球最重要股票”财报出炉,美股牛市要悬了?
凤凰网财经· 2025-08-28 07:01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股指温和上涨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上涨0.32%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涨0.21% 标普500指数上涨0.24% [1] - 科技巨头微软股价上涨近1% 投资巨头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价涨幅超1% [1] - 英伟达股价微跌0.09% [1] 中概股表现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单日跌幅超2% [1] - 京东和富途跌超3% 阿里、拼多多、网易和腾讯音乐跌超1% [1] - 理想汽车跌超8% 小鹏跌超6% 蔚来跌超5% [1] 英伟达财报核心数据 - 第二季度营收467亿美元 高于市场预期的460.5亿美元 同比增长56% 但创下自2023年生成式AI热潮以来的最慢增速 [1] - 数据中心业务营收411亿美元 同比增长56% 略低于分析师预估的413亿美元 连续第二个季度未达华尔街预期 [1] - GPU计算芯片营收338亿美元 环比下降1% 主要因未向中国出货H20芯片导致减少约40亿美元销售 [2] - 网络芯片营收73亿美元 同比几乎翻倍 [2] - Blackwell芯片销售环比增长17% 占数据中心营收70% 截至5月累计销售额达270亿美元 [2] 业绩展望与市场影响 - 第三财季营收展望540亿美元(上下浮动2%) 高于市场预期的534.6亿美元 [2] - 财报公布后股价盘后一度跌5% [2] - 英伟达今年股价已飙升超过30% 成为全球首家市值超过4万亿美元的公司 [2] - 业绩表现被视为关乎美国股市及全球股市能否延续自4月以来"超级牛市"的关键变量 [2] - 业绩报告将决定市场对人工智能热潮的信心 并持续主导全球科技板块及资本市场短期走向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