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财经

搜索文档
年报与预告差异较大被监管警示,赛隆药业将“披星戴帽”
贝壳财经· 2025-04-27 16:37
公司违规与监管处罚 - 公司因2024年度业绩预告与实际审计结果差异较大且未及时披露风险提示,收到广东证监局警示函 [1] - 业绩预告显示2024年利润总额510-710万元,净利润450-650万元,扣非净利润420-620万元,营业收入2.7-3.2亿元,但实际审计结果为利润总额亏损3491.97万元,净利润亏损3314.56万元,扣非净利润亏损3349.96万元,营业收入2.64亿元 [1] - 董事长蔡南桂、财务总监高京、董事会秘书张旭因未勤勉尽责被采取行政监管措施 [2] 财务表现与业绩修正 - 2020-2024年公司仅2023年盈利953.4万元,其余年份均亏损,2024年亏损3314.56万元 [4]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5409万元同比下降22.2%,归母净利润亏损104万元同比下降163.9% [4] - 2020-2024年连续修正业绩预告,2022年将归母净利润从亏损1500-2500万元修正为亏损3500-4600万元 [5] - 2024年业绩修正减少收入确认3963.25万元,减少毛利3395.71万元,补充计提资产减值200-450万元 [5] 退市风险与应对措施 - 因2024年利润指标均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公司股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简称变更为"*ST赛隆" [6] - 公司计划通过拓展销售渠道、参与集采、优化团队和内部管理等措施改善经营状况 [6] 产品结构与市场竞争 - 核心产品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用替加环素、注射用脑蛋白粉针贡献39.39%营业收入 [7] - 核心产品面临激烈竞争: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有107个批文号,注射用替加环素有15个批文号,注射用脑蛋白粉针有120条批文号 [7] - 多个仿制药品种中标国家集采,其中注射用奥美拉唑钠中标价格降幅达91.7% [7] - 集采中标产品利润空间受限但提升了公立医院终端渗透率 [8]
BMW新世代首创多项技术,宝马将智能驾趣提至新高度
贝壳财经· 2025-04-27 16:28
文章核心观点 宝马集团重视中国市场,以“在中国、为中国,以中国速度创新”为理念,通过展示新世代车型技术、加强与中国科技巨头合作、推进产品本土化、应用人工智能等举措,展现为中国用户服务的决心和强大竞争力 [1][2][18] 分组1:新世代车型技术亮点 - 宝马集团在2025上海车展展示BMW新世代多项首创技术,代表未来更智能、人性化、负责任的出行体验 [1] - BMW新世代集成核心技术,包括全新一代智能电子电气架构、全景iDrive、驾控超级大脑和革命性大圆柱电池 [5] - 首款中国专属新世代车型为BMW iX3L,国产测试车已在沈阳下线并开启全面测试,明年与消费者见面 [7] 分组2:产品战略规划 - 2025年宝马集团计划在中国推出10余款新车型,2026 - 2027年推出包括新世代车型在内的20余款新车 [8] 分组3:智能驾控优势 - 宝马依托经验和智能算法,打造驾控超级大脑和动态性能控制系统,实现动力传动与驾驶动态功能深度融合 [9] - 新世代驾趣概念车可实现不到1毫秒精准响应,探索智能时代高性能驾趣新极限 [9] - 每款纯电宝马将搭载驾控超级大脑,新世代车型由4个超级大脑驱动负责4大核心用户功能 [12] 分组4:座舱升级与本土化 - 宝马新世代升级车内座舱,展示四大划时代首创人机交互界面,打造独特人机交互体验 [13][15] - 中国版本BMW新世代操作系统X为中国市场高度定制,优化10个本地化交互体验,集成热门数字服务 [17] - 中国有德国之外唯一的宝马SkyLab人机交互设计团队,针对近100项细节功能本土优化并验证 [17] 分组5:人工智能应用 - 宝马认为人工智能是未来合作关键领域,今年3月发布中国360度全链AI战略 [19][21] - 4月宝马宣布与字节跳动深化合作,提升用户购车体验与经销商运营效能 [22] - 今年年内宝马将为多款中国在售新车接入DeepSeek功能,未来应用于国产新世代车型 [23] - 两大中国专属AI智能体“用车专家”和“出行伴侣”首秀,让新世代智能座舱能解答和执行多指令提问 [23] - 人工智能助力宝马全产业链提质增效,已在中国市场落地超200项AI应用 [24]
东方晶源启动HPO2.0产品规划与研发
贝壳财经· 2025-04-27 15:29
半导体制造技术演进 - 早期芯片制造遵循单向线性流程,各环节信息交流有限,数据互通机制未建立 [1] - 2000年后技术节点向更小尺寸演进,工艺复杂度提升,设计与制造耦合效应增强 [1] - 设计与制造协同优化(DTCO)理念兴起,涵盖单元布局优化、DFM、DFT等方法,实现设计与制造深度融合 [1] - DTCO现已成为台积电、三星等厂商的核心技术,用于加速工艺升级和提高良率 [1] 东方晶源HPO理念 - 创始团队早期与全球顶尖芯片制造商合作,积累了DFM和DTCO领域经验 [3] - 2014年提出HPO(全流程工艺优化)理念,核心是将设计端信息引入制造过程,实现跨域融合分析和反馈 [3] - HPO注重设计信息在量测与检测中的精准应用,重构DTCO数据闭环体系,形成"量检测-分析-优化-反馈"协同架构 [3] HPO1.0产品矩阵 - DMC:实现设计版图光刻结果的可制造性快速检查,连接物理设计工具与计算光刻工具 [4] - PHD:掩膜版图形化工艺坏点仿真检测,提升掩膜制造精度 [4] - ODAS:利用设计版图直接创建CD-SEM Recipe,提高量测效率 [4] - PME:基于设计版图对DRSEM结果分类分组,提升结果有效性 [4] - YieldBook:集成设计数据与制造良率数据,打通数据壁垒 [5] - HPO1.0产品已在国内多家芯片制造和设计厂商应用,市场反馈良好 [5] HPO2.0战略规划 - 利用国产AI技术推动HPO智能化升级,计算光刻产品PanGen基于CPU+GPU架构,天然兼容AI技术 [6] - 计算光刻领域:引入AI提升OPC模型精度,开发刻蚀建模、曲线掩膜优化流程,实现版图全芯片模糊匹配 [8] - 良率装备产品:AI辅助控制优化、故障分析、图像处理、数据挖掘,推动从"数据采集"向"智能决策"升级 [8] - Fab良率数据分析:打造AI工艺建模工具,建立设计版图到良率的数据平台,开发智能化检测解决方案 [8] 公司战略定位 - HPO2.0标志着从点工具提供商向平台型解决方案提供者的战略升级 [9] - 通过AI与半导体制造深度融合,助力行业突破先进制程良率瓶颈 [9] - 未来将深耕计算光刻技术创新、良率装备性能突破及数据智能应用,实现良率最大化 [9]
你的代码,定义未来!2025第二届英特尔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大赛火热报名中!
贝壳财经· 2025-04-27 15:09
AI 开发门槛太高,不知如何起步? 2025 第二届英特尔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大赛已为你备好"破局密钥"!无论你是怀揣技术理想的开发者、 充满奇思妙想的青少年,还是渴望抢占商业先机的企业团队,这场大咖云集的AI盛宴,都将成为你突 破瓶颈、实现价值的起点!百万奖金池、顶级行业资源、前沿技术工具均已就位,只等你加入我们,用 创意点燃AI的无限可能! 开发者们,别让技术门槛绊住脚步!大赛为你量身打造低代码开发利器,无需复杂编程就能轻松搭建 AI应用。哪怕你是新手,也能在OpenVINO、PyTorch等工具的护航下秀出高光时刻!我们还会为你提 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你可以借此体验前沿AI技术,参与项目实践,获得赞助商推广和企业实习机会, 走上属于你的"人生花路"。 青少年朋友们,这里就是你们的创新实验室!零门槛的Web AI技术让你用浏览器就能玩转AI,Coze平 台搭配端云协同技术,使天马行空的灵感秒变现实应用。设计一个智能学习助手帮助同学攻克难题?开 发一款创意工具让艺术与科技碰撞火花?你的种种脑洞,大赛帮你实现!优秀团队不仅能斩获荣誉,还 能直通全国青少年科技大赛、英特尔全球人工智能影响力嘉年华中国赛区决赛等高级别赛 ...
华沿受邀参加2025机器人全产业链接会
贝壳财经· 2025-04-27 14:30
行业展会与公司亮相 - 深圳市机器人协会联合国内外学界领袖、业内精英、行业组织共同创办"机器人全产业链接会(FAIR plus 2025)"在深圳福田会展中心开幕 [1] - 展会凸显深圳机器人产业链优势并展现大湾区机器人企业最新应用及技术成果 [1] - 公司作为深圳本土协作机器人领域头部厂家受邀亮相并展出CNC上下料相关应用方案 [1] CNC上下料应用与技术优化 - CNC上下料是协作机器人最典型、最常见的应用场景之一,可高效完成重复性搬运/取放工序并满足小批量、多品种柔性化生产需求 [3] - 公司与深耕CNC机床控制系统研发的标杆企业达成深度合作,联合开发多款CNC专用柔性小车,包括单/双层料盘柔性小车、零点料架柔性小车等 [3] - 公司对电机、减速器、传动机构等动力组件进行专门优化并研发更先进的运动控制算法,使机械臂上下料整体效率提升35%以上 [3] 展会成果与国际合作 - 展会核心目标是挖掘与展示深圳及全球机器人产业最新成果,吸引海内外专家及欧美、东南亚、日韩等国家的专业买家 [5] - 公司针对智能搬运、智能检测、防爆喷涂、物流装卸等需求讲解协作机器人技术优势及场景适配能力,推动产研合作与产业链协同创新 [7] - 公司展位吸引印度、南非、印尼等国家采购商,印度客户对S系列大负载码垛机器人感兴趣,南非客户交流协作机器人上下料应用需求 [7]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将持续聚焦技术创新与场景深耕,加速协作机器人在更多行业的规模化落地 [9] - 公司致力于助力全球客户实现降本增效与智能化升级,为机器人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9]
东风汽车“天元智能”发布,助力汽车产业智能化高质量发展
贝壳财经· 2025-04-27 13:54
东风汽车"天元智能"技术品牌发布 - 公司在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正式发布"天元智能"技术品牌,构建"一核双基双元"智能化技术体系,展出20余款车及9项技术展品 [1] - "天元"寓意把握时空、主导棋局,体现公司以用户为中心、科技创新为导向的智能化战略,强调智能安全底线和关键核心技术掌控 [3] - 技术体系包括企业级太极大模型(核心)、天元电子电气架构与天元OS(双基)、天元智驾与天元智舱(双元) [4] "一核双基双元"技术体系详解 - 企业级太极大模型具备全域融合、全场景赋能、持续自主进化特征,实现运营/制造/产品/生态全场景智能协同 [4][11] - 天元电子电气架构是自研中央智慧平台,实现动力域/车身域/座舱域/智驾域四域深度融合 [5] - 天元OS是开源整车操作系统,具备安全高效开放特性,目标降低国产芯片上车门槛并提升资源利用率至95%以上 [6][18] 智能化应用场景与成效 - 太极大模型使新车研发周期缩短35%,工厂产能利用率提升30%,AI质检成本降低20% [12] - 智慧生态领域产品定义精准度提升50%,车辆云健康监测准确率超90% [13] - 天元智舱集成DeepSeek等构建"视觉+语音+生物感知"中枢,天元智驾覆盖T100-T1000级方案实现L4-L5全场景应用 [7] 行业合作与生态建设 - 联合中汽创智等研发天元OS,计划成体系开源虚拟化/内核/中间件等全套标准体系 [18] - 通过AUTOSEMO构建跨领域技术联盟,形成"技术+场景+社区"三维生态网络 [20] - 开源模式降低技术壁垒,推动单车单硬件成本降低10%-20% [18] 公司智能化战略演进 - 从2021年"东方风起"计划到2024年科技跃迁3.0,提出"具身智能体"概念加速技术商业化 [16] - 以"AI for ALL"理念推动汽车向"智慧出行伙伴"转型,强调科技人文关怀 [9][14] - 技术品牌发布被视为行业智能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提供新思路并注入活力 [8][16][22]
车展对话|五菱思行:在配置功能介绍上做“减法”
贝壳财经· 2025-04-27 11:43
产品战略与定位 - 公司推出首款搭载L2级辅助驾驶的新能源轿车五菱星光,预售价10.98万元起,瞄准中型车市场[1][4] - 产品线布局聚焦品牌向上,后续将推出星光S SUV及MPV等车型,通过架构化造车降低成本[4] - 目标以年轻化风格和务实技术配置参与中型车市场竞争,利用空间优势和内饰焕新应对合资品牌价格下压[5] 市场策略与差异化 - 在配置功能介绍上做"减法",精简功能提升体验,避免行业普遍的高配置溢价现象[2][6] - 通过规模化降低智驾技术成本,首款高级辅助驾驶产品星光提供高速领航、全场景泊车等功能[9] - 智驾宣传回归理性,公司强调从用户需求出发推动技术普及,促进行业健康发展[7][9] 渠道优化 - 推动商用车与乘用车渠道分离,逐步让门店聚焦单一领域经营[10]
车展对话丨上汽大通杨怀景:今年出海销量目标10万辆
贝壳财经· 2025-04-27 11:43
公司战略与业务整合 - 上汽大通已成为上汽商用车的主体公司 统管上汽商用车业务 原商用车事业部下沉至上汽大通[2][5] - 团队打通轻型商用车板块 包含大通 跃进 依维柯品牌 实现深度融合 其他商用车公司及创新业务同步存在但独立运行[6] - 采用开放市场机制开展业务 欢迎外部投资者 推动内部资源融合与共享[6] 智能化与电动化布局 - 公司与华为达成战略合作 成为轻型商用车领域首个与华为深度合作的企业[7] - 推进房车智能化 涵盖车内体验与智能辅助驾驶 同时推动轻型商用车新能源化[8] - 2025年推出宽体轻客混动 坚持纯电 插电混动 油电混合 氢燃料四条技术路线同步发展[8] 海外市场拓展规划 - 2025年出海销量目标10万辆 明年计划增长30%-40% 长期目标为全球商用车市场份额15%-20%[2][11] - 将成立商用车海外公司作为独立经营实体 因地制宜选择贸易或属地生产模式[9][10] - 当前商用车出口73个国家和地区 与MG品牌协同共享海外渠道资源 MG已覆盖120多个国家和地区[11] - 探索打破传统总代理模式局限 直接管理网络并服务行业客户 在条件允许区域整合资源建设KD工厂[9]
奔驰张焱:新平台、新科技、全品牌,奔驰开启豪华新篇
贝壳财经· 2025-04-27 10:05
上海车展奔驰参展情况 - 梅赛德斯-奔驰携旗下全品牌28款产品亮相上海车展,展现公司对汽车行业变革和中国市场发展的思考与行动 [1] - 公司坚定以"奔驰标准"打造豪华车,以"中国速度"拥抱变革 [1] - 北京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张焱表示,日益丰富的产品阵容与奔驰标准的客户体验将增强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 [1] 新产品发布 - 梅赛德斯-奔驰Vision V概念车和全新纯电长轴距CLA在上海车展完成全球首秀 [4] - 2026年起将推出全新开发的VAN.EA纯电架构平台,开创豪华MPV细分市场 [4] - 全新纯电长轴距CLA是MMA平台首款国产车型,针对中国市场提供加长版 [9] - 新车搭载800伏电气架构、EDU电驱单元等科技,CLTC工况下续航里程达866公里 [9] - 搭载奔驰全新自研MB.OS架构,具备整车软件高频OTA能力 [9] - 采用豪华品牌首个全场景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由中国研发团队主导开发 [13] - 动力电池热稳定性已满足2026年才生效的新国标 [14] 中国市场战略 - 公司正从"规模发展"迈入"质效发展",更加关注经销商体系如何更好地适应新形势 [19] - 通过建立客户直连能力、成本控制能力和服务质量提升来优化经销商网络 [20] - 2025年起将发起史上最强的产品和技术攻势,至2027年发布7款中国专属车型 [25] - 2023年与中国合作伙伴宣布共同在华投资超140亿元 [25] - 北京奔驰已成为奔驰全球最大、最先进的生产基地之一,累计下线车辆突破500万辆 [23] - 围绕京沪"创新双引擎"已建成德国以外覆盖领域最全面的研发网络 [23] 研发与创新 - 全新纯电长轴距CLA今年将国产上市,基于Vision V概念车的量产车型明年将通过福建奔驰实现国产 [21] - 本土研发角色从"本土化适配"转变为"以中国创新,领全球风潮" [22] - 长轴距GLE SUV新车型首次由中国团队主导研发 [25] - 依托中国创新产业集群优势,携手中国本土合作伙伴打造定制化产品及服务 [25]
银行高管领到“罚单”会有哪些影响?金融监管总局新规详解
贝壳财经· 2025-04-26 23:14
银行业高管任职资格新规修订 - 金融监管总局修订发布《银行业金融机构董事(理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办法》,将于6月1日起施行 [1] - 修订旨在结合银行业改革发展现状,完善高管任职资格条件和管理规定,压实金融机构选人用人主体责任 [1] - 新规推动高管人员恪守诚信、履职尽责、廉洁从业,促进金融机构依法合规经营和高质量发展 [1][8] 行政处罚对高管任职的影响 - 原规定:受到监管机构处罚累计达两次以上,视为不符合任职资格基本条件 [2] - 新规根据过罚相当原则,区分行政处罚种类设置影响期限 [3][4][5] - 警告、通报批评及罚款类:设置一年影响期,期间不予核准任职资格或晋升 [3] - 禁业类:额外设置五年影响期,期满未逾五年视为不符合条件 [4] - 取消任职资格类:按处罚明确期限执行,未届满或终身取消的视为不符合条件 [5] 当前银行高管处罚情况 - 4月国有六大行共收到28张个人罚单,其中分支行高管占比57.14% [5] - 处罚类型分布: - 警告、罚款类占比较高 [7] - 终身禁业处罚仅1例(工商银行某高管因6项违规行为被处罚) [6] 新规实施预期效果 - 严格防范银行业金融机构高管人员"带病流动" [8] - 促进金融机构依法合规经营和高质量发展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