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财经

搜索文档
曾年销22万辆的知名车企宣告破产,近80万中国车主售后维修谁来“兜底”?
凤凰网财经· 2025-07-10 21:13
广汽菲克破产清算事件 核心观点 - 广汽菲克因资不抵债且无重整可能,正式宣告破产,其在中国市场约77万车主的售后问题成为焦点 [2] - 母公司Stellantis集团通过子公司主动承担部分售后责任,包括恢复零部件生产及扩展经销商网络 [2][6][7] - 公司核心资产经历五次流拍,目前正配合政府招商部门对接意向企业 [11] 售后问题解决方案 - Stellantis集团旗下斯泰兰蒂斯(上海)公司主动为广汽菲克车主提供延续性售后服务,包括利用试验车、剩余零部件及恢复部分自制件生产(2024年春节前后完成) [6][7] - Jeep品牌进口车型(牧马人、角斗士等)销售及售后运营正常,经销商网络持续扩建 [7] - 管理人已与售后服务机构达成合作草案,将提交债权人会议表决 [3] 公司经营恶化历程 - 成立背景:2010年由菲亚特与广汽集团合资成立,2015年更名为广汽菲克,主推Jeep系列SUV [8] - 销量表现:2017年销量达峰值22.23万辆(占广汽集团10%以上),此后连续四年下滑至2021年的2.01万辆,2022年停摆 [9] - 财务数据:2017年净资产44.22亿元,2020年转为-3.31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近50亿元),2022年9月资产负债率达110.80%(总负债81.13亿元) [9][11] 破产清算进展 - 2022年11月进入破产程序后全面停止销售,核心资产五次拍卖均流拍 [11] - Stellantis集团曾尝试收购多数股份未果,最终与广汽集团协商终止合资 [11]
疯狂开店却越赚越少,全球最大酒店巨头急了?
凤凰网财经· 2025-07-10 21:13
核心观点 - 锦江酒店作为全球最大酒店集团正谋求港股二次上市,以应对国内业绩下滑及海外业务亏损的双重压力 [1][4] - 公司通过持续扩张维持规模优势但陷入"增收不增利"困境,2024年营收同比下降4%至140.63亿元,扣非净利润暴跌30.32% [10] - 海外业务虽贡献30.8%营收且毛利率达41.9%,但欧洲资产持续亏损,卢浮集团2024年净亏损1079万欧元 [15][17] - 港股募资将主要用于海外扩张及债务重组,但市场对其"输血式"扩张模式的可持续性存疑 [22][23] 公司概况 - 全球最大酒店集团,覆盖13416家酒店(2024年末数据),客房总数超129万间,会员近2亿 [8] - 拥有9个规模化品牌,其中4个品牌门店超千家,涵盖经济型至中高端全品类 [5][8] - 2024年新开1515家酒店,2025年Q1继续新增97家,总规模达13513家酒店/130.9万间客房 [9] - 1994年B股上市,1996年A股上市,现为A+H股上市热潮下最新谋求港股二次上市的消费企业 [5] 财务表现 - 2024年关键指标: - 营收140.63亿元(-4% YoY) - 归母净利润9.11亿元(-9.06% YoY) - 扣非净利润5.39亿元(-30.32% YoY) [10] - 2025Q1加速恶化: - 营收29.42亿元(-8.25% YoY) - 归母净利润3601万元(-81.03% YoY) [11] - 经营效率下滑: - RevPAR 157.47元(-5.78%) - ADR 240.67元(-11.19元) - OCC 65.43%(vs同行华住81.2%) [13][14] 国内市场策略 - 行业背景:2024年中国酒店总量突破37万家,供给过剩导致价格战 [13] - 扩张计划:2025年拟新增开业1300家/签约2000家,重点布局低线城市空白区域 [14] - 下沉市场:通过品牌差异化加强薄弱区域覆盖,但面临三四线城市消费力不足的挑战 [15] 海外业务现状 - 资产结构:55个国家1165家酒店,欧洲272家直营店受能源人力成本飙升冲击 [8][19] - 财务表现: - 2024年海外收入42.56亿元(占比30.8%) - 有限服务型连锁酒店净亏损扩大至5689万欧元 [15][16] - 风险敞口:并购积累商誉116亿元占净资产73.56%,持续亏损可能引发减值 [20] - 新扩张计划:与马来西亚RIYAZ集团合作,推进东南亚6国市场开发 [21] 港股上市动因 - 募资用途:海外业务拓展(占比未披露)、偿还银行贷款及补充营运资金 [22] - 战略考量:通过港股平台提升国际融资能力,缓解欧洲资产债务压力 [18][23] - 市场质疑:当前扩张模式依赖持续输血,需证明海外业务具备自我造血能力 [23]
密封饮料惊现活蛆,这个老品牌翻车了?
凤凰网财经· 2025-07-10 11:54
产品质量事件 - 云南曲靖消费者在娃哈哈"营养快线"饮品中发现白色活蛆 涉事产品连续多瓶出现同类问题[1][2] - 公司回应称生产环节经过高温杀菌不可能出现活物 初步判定为商家仓储环境问题导致虫体侵入[1] - 经销商现场查验4瓶产品均发现瓶口存在蛆虫 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已促成消费者与商家和解[2] 产品投诉历史 - 第三方平台记录显示营养快线产品多次遭投诉 涉及变质和存在异物等问题[5] - 2024年5月公司曾因代工纯净水质量问题发布声明 终止与今麦郎的代工合作[7] 企业经营状况 - 营养快线与纯净水、AD钙奶等构成公司核心产品矩阵 被消费者称为"老四样"[5] - 2024年业绩预计达700亿元 较上年增长约200亿元[7] - 2024年1-2月饮料销售量同比增长30% 保持高速增长态势[7]
“清仓价”变“冤种价”?蔚来车主自曝被背刺:俩月血亏10万!
凤凰网财经· 2025-07-10 09:49
蔚来汽车价格政策争议 - 2024款车主在4-6月购车后遭遇2025款车型大幅降价及配置升级,导致车辆贬值超10万元[1][13] - 2025款ET5T较2024款新增500+项升级,包含价值15000元的舒享套装和充电转换器[5] - 2025款购车权益包含18000元换电券、6000元合肥补贴及2000元电池升级券[5] 价格差异对比 - 2024款ES6 4月售价28.9万元(含电池买断+1.5万选配),6月同款裸车价降至24万元[1] - 2024款ET5T 4月租赁电池版购车总价19.3万元,6月同款降至16.1万元[13] - 2025款ET5T与2024款4月价格同为19.3万元,但额外获得10万积分补偿(价值1万元)[13] 车主维权情况 - 超过500名2024款车主组织维权,公司回应称"不可能给所有2024款车主补偿"[2] - 2025年7月新政为2025款车主提供5年NOP+服务(原3年)及4000元选装基金[12] - 2024款车主反映二手车估值仅13-14万元,较购车价亏损达6万元[13] 销售话术争议 - 销售曾承诺2025款"必然涨价",实际新款配置升级远超描述且价格更低[4][5] - 2024款被宣传为"历史最优清仓政策",但后续政策复刻清仓折扣[5][12] - 车主指控销售存在误导性话术,导致其错过更优惠的购车时机[4][11] 功能差异 - 2024款车型无法使用车道级导航功能,该功能为2025款标配[13] - 2025款标配NOMI Mate 3.0、车顶行李架导轨等新配置,较2024款显著升级[9][11]
最高50%,深夜再向8国发关税函,特朗普又开始了他的“霸凌”
凤凰网财经· 2025-07-10 06:39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道指涨0 49%,纳指涨0 94%,标普500指数涨0 61% [1] - 大型科技股集体上涨,英伟达收涨1 8%,总市值盘中一度突破4万亿美元,成为全球首家达到该里程碑的公司 [1] - Meta、亚马逊、谷歌、微软、奈飞涨幅均超1% [1] - 热门中概股多数下跌,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跌1 11%,阿里巴巴、哔哩哔哩、京东跌超3%,网易跌超2%,百度跌超1% [1] 美国关税政策动态 - 美国向菲律宾、文莱、摩尔多瓦、阿尔及利亚、伊拉克、利比亚、斯里兰卡和巴西发出第二波征税函 [2] - 具体税率:利比亚、伊拉克、阿尔及利亚和斯里兰卡30%,文莱和摩尔多瓦25%,菲律宾20%,巴西50%(迄今最高) [2] - 新税率将于8月1日生效,特朗普称50%关税部分源于巴西起诉前总统博索纳罗,并指责美巴贸易关系"不对等" [2] - 巴西副总统阿尔克明回应称新关税"不公平",表示无理由提高关税 [2]
贴脸雷军、借号蹭流、血统暴论,智界高管急了
凤凰网财经· 2025-07-09 21:28
智界品牌舆情事件 - 智界产品总监海蓝天在社交平台转发车标内容并@小米创始人雷军 引发网友争议 随后删除相关内容 [1] - 网友质疑其行为动机 认为应@华为余承东而非雷军 并提醒注意公众言论对品牌形象的影响 [1] - 智界视频号直播新品时因观众强烈反对而中断 海蓝天6分钟内两次紧急致歉 承诺加强管控 [3] 品牌定位争议 - 海蓝天在个人主页强调"智界就是纯血鸿蒙智行" 引发网友对其他鸿蒙智行品牌定位的猜测 [5] - 鸿蒙智行体系包含五界品牌 智界为华为与奇瑞合作的高端智能汽车品牌 [7] 销售表现对比 - 问界6月交付4.47万辆 占鸿蒙智行全系85%销量 展现绝对主导地位 [9] - 智界6月销量仅2459辆 未达问界零头 官方未单独披露其销售数据 [9]
警惕全球贸易“逆风”,两大国际机构发声
凤凰网财经· 2025-07-09 21:28
全球贸易最新评估 - 世贸组织将2025年全球商品贸易量增长预测从"扩大"下调至下降0.2%,2026年预计增长2.5% [2][3] - 全球货物贸易景气指数从3月的102.8升至103.5,但新出口订单指数跌破基准点至97.9,预示贸易增长放缓 [4] - 贸发会议预计上半年全球贸易增长3000亿美元,但下半年阻力增大,一季度贸易量仅增长1%,价格是贸易额增长主因 [1][4] 贸易政策与紧张局势 - 美国贸易政策引发多国报复性关税措施,加拿大已实施、欧盟计划实施,预计将加剧贸易紧张并导致全球贸易量下降 [2] - 世贸组织警告若美国"对等关税"全面实施或政策不确定性蔓延,可能引发贸易收缩 [4] - 美国贸易逆差持续扩大,单边行动或破坏供应链稳定,加剧贸易碎片化风险 [5] 贸易结构与驱动因素 - 服务贸易过去4季度增长9%,是主要驱动力,但受商品贸易放缓和政策不确定性影响,增速可能下调 [2][4] - 一季度全球贸易增长1.5%,二季度预计增长2%,但贸易量增速(1%)显著低于贸易额增速 [4] 机构建议与呼吁 - 世贸组织呼吁各国减少关税壁垒、提高政策透明度、加强多边体系,并制定促进可再生能源贸易的政策 [2] - 需通过合作解决方案应对贸易不确定性,避免区域冲突和地缘政治紧张对贸易环境的负面影响 [1][2]
美元,创尼克松时代以来最大跌幅
凤凰网财经· 2025-07-09 21:28
美元指数表现与前景 - 美元指数在2025年前六个月累计下跌近11%,创1973年以来最差上半年表现 [2] - 当前美元疲软程度远超过去十年任何时期,可能标志长期贬值周期开端 [5] - 华尔街普遍预期未来一年美元难现强势,其避险资产地位受质疑 [5] 美元面临的三大利空因素 外汇对冲需求 - 2008年后美股跑赢全球股指,导致国际投资者积累大量美元敞口且长期未对冲 [8] - 近期非美股市走强叠加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推动外汇对冲需求激增 [8] - 杰富瑞预计外国投资者将持续对冲美元风险,形成趋势性压力 [9] 美联储政策转向 - 市场预期美联储最早9月降息,CME工具显示通胀担忧缓解 [12] - 相比已多次降息的欧/瑞/加央行,美联储未来一年降息空间更大 [12] 美国政策导向 - 特朗普政府被指推行"事实上的弱美元政策",虽未公开承认但通过汇率施压贸易伙伴 [13] - 摩根士丹利指出弱美元利好美股大盘股盈利,因海外收入占比高的企业将受益 [13]
高段位社交密码!带上它,酒局瞬间让你封神
凤凰网财经· 2025-07-09 21:28
行业趋势 - 亚洲威士忌市场正在重新定义权力版图,东京银座顶流圈层追捧的日本威士忌成为新象征[2] - 威士忌在日本不仅是男性社交工具,也逐渐成为女性优雅象征[17] - 日本威士忌在高端场合(如王室宴会、米其林餐厅)的渗透率显著提升[5][22] 产品定位 - 樱仓18窖藏日本威士忌定位为液态艺术品,横扫98项国际金奖[2][23] - 产品强调原瓶进口属性,从酿造到包装全流程在日本完成,确保品质[49][51] - 40%VOL酒精度设计符合黄金赏味标准,直供米其林餐厅[45][60] 生产工艺 - 采用九州熊本县山都町白川水源,该水源被日本环境厅评为名水百选之一[77] - 单一谷物酿造工艺结合水楢桶陈年,赋予酒体檀香和椰子香气[35][45] - 酿酒团队由世代传承的杜氏(酿酒师)组成,坚持传统匠人精神[71] 市场表现 - 产品在米其林餐厅终端售价达998元/瓶,当前促销价低至128元/瓶[53][57] - 限量500件份额采用阶梯定价策略(688元/6瓶可节省线下渠道数百元)[57][81] - 消费场景覆盖高端礼品(王室宴会选用)、社交宴请及个人收藏[22][38][105] 产品特性 - 酒体呈黄金色,具有蜂蜜、香草、干果的多层次风味[94][96] - 冰镇后饮用体验更佳,能突出劲爽细腻的余韵[33][113] - 瓶身设计融合富士山纹路和水晶质感,强化艺术收藏价值[87][109]
郑州银行:今年上半年唯一下跌的银行股
凤凰网财经· 2025-07-09 21:28
银行股市场表现 - 郑州银行7月8日收盘上涨0.46%至2.18元,连续三日上涨,年内涨幅3.81%,但在42只A股上市银行中仍垫底 [1] - 上半年银行股整体强势,浦发银行以38.29%涨幅领跑,兴业银行、青岛银行、浙商银行、厦门银行涨幅均超30%,37只银行股涨幅超10% [2] - 郑州银行上半年曾以-1.9%跌幅成为唯一收跌银行股,7月4日才转正 [2] - 近期上涨可能与港股联动有关,港股创9个月新高,且被弘康人寿增持3900万股至6.68%持股比例 [5][7] 分红情况 - 郑州银行2024年分红率9.69%,每10股派0.20元,总额1.82亿元,是唯一分红率低于10%的A股银行 [8] - 分红率垫底主要因息差收窄、风险处置需求及资本补充受限 [9] - 这是公司近五年来首次分红,2019年分红率为18.03% [9] 财务与资产质量 - 2024年营收128.77亿元同比下降5.78%,净利润18.76亿元同比增1.39%,利息净收入103.65亿元同比下降11.71% [10][11] - 不良贷款率1.79%,同比下降0.08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82.99%,资本充足率12.06% [11] - 一季度营收34.75亿元同比增2.22%,净利润10.16亿元同比增4.98%,但资本充足率指标均小幅下滑 [11] - 不良率高于行业平均1.5%,在A股银行中仅次于兰州银行 [12] - 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从6.48%增至9.55%,批发零售业2.43%,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06% [12][13] - 中长期贷款不良率从2.05%增至2.4% [14] 高管变动与公司治理 - 1月24日新任行长李红上任,一季度6位高管辞任包括副行长傅春乔、行长助理李红等 [15][16] - 公司回应称人才流动属市场化调整,旨在优化治理架构 [17] - 2025年合规改善,罚单数量为零,而2024年6家分支机构被罚超280万元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