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搜索文档
“摘要”酒跌超百元,华润 130 亿白酒“梦碎”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8-21 09:38
核心观点 - 华润啤酒2025年上半年业绩呈现啤酒业务增长与白酒业务下滑的"冰火两重天"局面 啤酒业务营业额同比增长2.6%至231.61亿元 毛利率提升至48.3% 而白酒业务营业额同比下跌33%至7.81亿元 拖累整体表现 [3][5] - 白酒业务大幅下滑主要受行业深度调整及消费降级影响 核心产品"摘要"酒终端价格跌破500元 较高峰期下跌超百元 同时公司白酒业务累计投入超130亿元 但累计营收仅约50亿元 尚未回本 [5][7][11] - 公司通过啤酒渠道协同策略发展白酒业务 已建立612家啤白经销商 但白酒品牌尚未进入一线阵营 营收规模远低于行业头部企业 [9][11][12] 啤酒业务表现 - 啤酒业务营业额231.61亿元 同比增长2.6% 毛利率同比上升2.5个百分点至48.3% 喜力、老雪、红爵等产品销量涨幅较大 [3] - 啤酒业务推动公司整体股东应占溢利同比增长23%至57.89亿元 创历史新高 [3] 白酒业务表现 - 白酒业务营业额7.81亿元 同比下跌33% 较2024年同期缩水近4亿元 未计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为2.18亿元 [5] - 核心产品"摘要"酒贡献白酒业务近八成营业额 但终端价格显著下跌 京东平台53度500ml单瓶价格跌至388.9元 为近30天内最低价 [5][7] - 2023年白酒业务营收20.67亿元 净利润1.06亿元同比下滑84% 2024年营收增至21.49亿元但增速仅4% 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下滑超33% [11] 白酒行业环境 - 白酒行业面临深度调整 2025年春节销量同比下跌15% 中高端产品下滑20% 端午节期间部分地区同比降幅达40%-50% 次高端价格带(300-800元)受冲击明显 [6] - 消费降级趋势下 中低端白酒品牌如古井贡酒"古5""古8"(100-300元)及牛栏山、红星等光瓶酒凭借高性价比占据市场份额 [9] 公司白酒战略与投入 - 公司通过收并购布局白酒业务 2019年投资13亿元收购山东景芝白酒40%股权 2022年以123亿元收购金沙窖酒55.19%股权 累计投入超130亿元 [10][11] - 成立华润酒业事业部 推行"啤白双赋能"策略 依托啤酒业务200万个终端发展612家啤白经销商 试图实现渠道协同 [9][11] - 产品策略聚焦发展「摘要」、「金沙」和光瓶酒 推动宴席消费 并通过啤酒渠道增加中档和光瓶酒产品覆盖 [9] 行业竞争地位 - 白酒业务营收规模远低于行业头部企业 贵州茅台上半年营收911亿元 洋河股份148亿元 口子窖25.3亿元 金沙酒业营收排名在30名开外 [12][13] - 管理层变动频繁 2024年侯孝海退出金沙酒业董事会及景芝白酒职务 由魏强、范世凯等人接管 [14]
宜家瑞典“金主”卖场子,险资160亿接盘荟聚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8-21 09:38
英格卡出售荟聚购物中心交易分析 - 英格卡集团计划出售位于北京、无锡、武汉的三座荟聚购物中心,总估值160亿元人民币,交易由泰康人寿领投的基金接手,基金总规模80亿元,其中泰康人寿认购30亿元,其他险资参投方包括中银三星、中宏、友邦、大都会人寿等共计认购30亿元,英格卡自身认购劣后级出资约20亿元,剩余80亿元拟通过银行融资获取,交易后英格卡保留项目运营权 [6] - 此次出售可能为后续清仓剩余7座荟聚购物中心铺路 [6] 英格卡购物中心业务概况 - 英格卡集团自1973年在瑞典开设首家购物中心,全球13个市场拥有34家购物中心(较2023年44家减少),年总客流量达3.52亿人次,平均每秒11.8人次到访 [8] - 在中国市场累计投资302亿元人民币,建成10家荟聚商场,总建筑面积超266万平米,商业可租赁面积96.7万平米,其中北京、无锡、武汉为首批项目,投资100亿元,商业面积均超15万平米 [9][11] - 近期新开业项目投资额显著提升:西安荟聚投资43亿元,上海荟聚投资80亿元,可租面积均超12万平米 [10] 财务表现与出售动机 - 英格卡集团2024财年营收同比下滑5.5%至418.64亿欧元,净利润大跌46.5%至8.06亿欧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同比下降17%至29亿欧元(2023财年为35亿欧元) [16] - 业绩下滑主因集团战略性投入逾21亿欧元降低产品售价,平均降幅达9%,同时运营费用占收入比重从29%升至31% [16][17] - 出售优质资产可能为集团回笼现金缓解现金流压力 [17] 交易估值与市场对比 - 三座荟聚初始投资100亿元,当前估值160亿元,增值约60% [18] - 按建筑面积超115万平米测算,每平米估值约1.39万元,低于成都大悦城REIT的1.88万元/平米估值,但高于济南领秀城贵和REIT的7650元/平米估值 [18][20] - 对比同类REITs项目,北京荟聚年客流量约3000万人次(预计销售额百亿元级),无锡荟聚2024年销售额43亿元,武汉荟聚周末日均客流超10万人次,均优于成都大悦城(2023年销售额25.4亿元,客流量2120.78万人次) [12][18] 投资回报与退出机制 - 英格卡承诺投资期间回报率接近7%,显著高于一线城市零售物业5.5%-6%的资本化率及REITs市场3.9%的加权平均资本化率 [21][22] - 险资基金此次并购为Pre-REITs操作,后续可能通过公募REITs退出实现增值,参考已上市消费REITs表现:嘉实物美消费REIT上市以来涨超80%,华夏华润商业REIT等涨幅超50% [22][23][24]
Shein 大动作:拟迁回中国,为港股 IPO 铺路?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8-20 08:04
公司战略调整 - 考虑将注册地从新加坡迁回中国大陆 以寻求中国监管机构批准其在香港上市的计划[2] - 迁址后新加坡总部及所有海外业务将成为子公司 新成立的中国母公司负责整体运营[5] - 该战略标志着对2021年迁址新加坡的逆转 公司曾长期淡化其中国根源并定位为全球企业[6] 上市进展与挑战 - 已通过保密途径申请香港上市 此前因未能获得监管批准而放弃纽约及伦敦上市计划[2][7] - 中国证监会要求所有与中国有实质性联系的公司(包括非中国注册企业)在境外上市前必须通过审查[3] - 迁址中国大陆可能有助于获得批准 因允许中国政府对其海量数据实施更严格监管并实现收入向中国当局征税[4][6] 估值与竞争压力 - 公司估值从三年前的1000亿美元暴跌至约300亿美元 累计损失数百亿美元[6] - 面临来自Temu的激烈竞争 同时美国修补"最低限度"漏洞导致其产品无法免税进入美国市场[6] - 曾因涉嫌新疆强迫劳动问题遭到美国立法者审查 执行董事长虽宣称"零容忍"但仍导致纽约上市计划受阻[7] 市场影响 - 消息公布后供应链企业科捷智能科技股价单日涨幅达17.2% 质检服务商嘉诚国际物流股价跌幅收窄[2] - 若成功上市将成为香港市场今年标志性IPO事件 香港近期已放宽上市规则并成为全球热门IPO市场[7][8]
“争抢英特尔”背后:全球核心资产正经历一场重估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8-20 08:04
全球资产定价逻辑重构 - 国家安全、产业链稳定和能源独立正在重新定义核心资产价值[2] - 资产定价从效率与资本回报转向战略必要性评估[6][9] - 全球供应链脆弱性和地缘冲突加速定价体系变革[8] 美国战略资产布局 - 英特尔获软银20亿美元股权投资及美国政府109亿美元补贴转股计划[3][4] - 波音掌握航天防务与民航双重战略能力[10] - 洛克希德·马丁在隐身战机和导弹防御领域具不可替代性[11] - 英伟达主导全球GPU市场且为AI算力核心供应商[13] - MPMaterials为美国唯一规模化稀土加工企业[14] - NextEra是全球最大可再生能源运营商[15] 中国自主化产业链建设 - 中芯国际是中国大陆技术最先进、产能最大的晶圆代工厂[16] - 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为全球最大电网企业[17] - 中国稀土集团占据全球稀土产量主导地位[19] - 中国商飞C919机型实现国产大飞机突破[22] 日本半导体战略推进 - Rapidus由国家直接介入推进2nm先进制程研发[23] - JSR被日本产业革新机构以9000亿日元私有化[7][24] - 东京电子为全球第三大半导体设备商[25] 欧洲能源与防务安全 - 法国政府全面国有化EDF(法国70%电力来自核电)[7][38] - 阿斯麦是全球唯一EUV光刻机供应商[46] - 莱茵金属受益于欧洲军备补库需求[33] - Northvolt推动欧洲电池本土化制造[53] 全球资源控制权争夺 - 智利Codelco铜储量与产量全球第一[59] - 智利SQM/Albemarle锂产量全球领先[60] - 刚果(金)钴储量全球第一[65] - 南非铂族金属储量全球领先[64] - 澳大利亚Lynas具备规模化稀土分离能力[55] 台韩半导体关键地位 - 台积电占据全球70%以上高端芯片代工份额[30] - 三星电子存储芯片全球市占率第一[27] - SK海力士HBM市场市占率领先[28] 拉美及非洲资源战略 - 巴西航空工业公司为全球第三大商用飞机制造商[62] - 阿根廷锂三角区域锂储量丰富[63] - 纳米比亚稀土与铀资源吸引国际资本布局[66]
江苏银行葛仁余:算法董事长的“赛点时刻”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8-20 08:04
数字化转型成效 - 公司通过"苏超"体育营销实现品牌曝光与业务增长,2025年6月江苏银行APP在iOS平台下载量超15万,跃居上市银行首位,赛事专区日均访问量突破200万次[6] - 公司数字化基础支撑流量洪峰,成熟的数字化系统避免了卡顿与延迟问题[8][9] - 2025Q1江苏银行APP综合得分56.95分,在商业银行中排名第16,城商行中排名第2,月活跃用户711.81万位居城商行第一[15][16] - 公司近十年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1.16%和12.86%,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8.78%,净利润同比增长10.97%,跑赢行业平均水平[28] 数字化产品与服务 - "苏银金管家"云财资平台2023年上线,截至2024年末服务近10万户企业,提供财资、薪税、票据等一体化服务[12] - "苏银e链"金融服务体系2022年推出,至2024年末信贷余额超2000亿元,覆盖生产、采购、销售等多样化场景[12] - 公司自主研发1760亿参数大语言模型平台"智慧小苏",应用于客服、文本生成等多个场景,成为国内首家将AI大模型投入实际运营的区域性银行[13] 领导层与技术背景 - 董事长葛仁余拥有深厚信息技术背景,曾任职建行和南京银行信息技术部门,2013年加入公司后主导多项数字化产品研发[19][22][23][24] - 葛仁余推动公司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成立金融科技创新委员会,启动"智慧金融进化工程",推进标准化体系建设[26][27] - 葛仁余提出未来三年实现全行数字化思维方式、业务发展和商业模式的全面转变,致力于打造"智慧银行"[28] 风险与挑战 - 2025年2月起公司连续挂牌9期个贷不良资产包,合计未偿本息规模达147.23亿元,相当于2024年净利润的44.21%[35] - 不良资产主要来自网贷平台借款,涉及约70多万户借款人,两轮拍卖流拍显示处置难度大[36] - 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不良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加近30亿元,资本充足率等指标明显下降[40] - 2024年公司共收到27张罚单,累计罚没超500万元,2025年6月深圳分行因贷款管理不到位被罚款200万元[40][41]
耗资数十亿美元后,马斯克向英伟达投诚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8-20 08:04
特斯拉Dojo项目终止 - 特斯拉终止了耗资超过10亿美元的Dojo超级计算机项目,该项目曾被视为实现完全自动驾驶(FSD)的核心技术 [6][10][12] - Dojo项目始于2019年,采用自研D1芯片架构,旨在通过超算能力解决自动驾驶长尾场景问题 [10] - 项目终止后,特斯拉转向采购英伟达芯片,计划将H100芯片数量从3.5万块增至2025年底的8.5万块 [13] 垂直整合策略的局限性 - 特斯拉过往通过垂直整合策略在充电网络、电池生产等领域取得成功,但Dojo项目成为该战略的首次重大失败 [15] - Dojo芯片采用激进架构设计,舍弃传统内存方案,导致面临散热、功耗和系统稳定性等工程难题 [16] - 项目投入超10亿美元后仍未能达到预期性能目标,最终被评估为"未能兑现炒作" [16] AI芯片行业竞争格局 - 英伟达凭借CUDA生态构建了难以逾越的竞争壁垒,其解决方案覆盖从H100到Blackwell平台的完整技术栈 [17][22] - CUDA生态经过20年发展已成为AI开发领域的事实标准,类比Windows操作系统地位 [23] - 英国AI芯片公司Graphcore融资超7亿美元仍失败,印证了挑战CUDA生态的难度 [27] 行业趋势转变 - AI竞争进入平台化、生态化阶段,单点技术突破让位于全面系统对抗 [21][27] - 特斯拉战略转向聚焦算法与模型优化,将基础设施外包给专业厂商 [27] - 行业呈现强者愈强格局,全球科技公司普遍选择英伟达作为AI算力基础 [18][30] 战略调整评估 - 终止Dojo被视为特斯拉从理想主义向现实主义的战略转变 [28] - 资源重新配置有利于特斯拉集中优势于自动驾驶算法开发 [27] - 采用英伟达方案可能加速FSD技术商业化进程 [31]
七旬董事长遭留置,万通发展又“变天”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8-20 08:04
公司突发事件 - 71岁实际控制人王忆会被公安机关拘留 公司紧急由CEO钱劲舟代行董事长职责 [4][6][8] - 事件导致股价单日暴跌9.96% 18万手卖单积压 近2亿资金出逃 [4][6] - 公司强调调查事项与日常经营无关 但市场仍担忧转型战略连续性 [6][8][21] 战略转型历程 - 2020年证券简称由"万通地产"变更为"万通发展" 正式启动转型 [11] - 2015年起停止新增地产投资 尝试文旅/新能源/金融等方向均未成功 [12] - 2024年99%收入仍依赖房地产业务 转型五年未达预期 [13] - 2025年上半年预亏2200-3300万元 归因于宏观经济与转型方向摇摆 [12][13] 跨界芯片收购 - 2025年7月宣布8.54亿元收购数渡科技62.98%股权 标的公司上半年营收1628万元但亏损3598万元 [15][17] - 收购引发股价72%暴涨(6.94元→11.94元) 但随后因董事长被拘跌停 [19][20] - 上交所问询收购合理性及内幕交易防控 公司称将聚焦数字科技转型 [20] 历史背景 - 公司前身为1991年"万通六君子"创立的品牌 中国房地产市场化活化石 [9] - 王忆会2007年通过资本运作入主 2016年完全接替冯仑掌舵 [10][11] - 现任CEO钱劲舟团队具备科技背景 正推进不动产资产出清 [8] 市场反应 - 消息公布后四连涨停 但突发利空导致成为当日唯一跌停非ST股 [6][19] - 近7万股东被套牢 两日资金出逃超84亿元 [14][20] - 芯片业务与AI概念受资本追捧 但标的公司持续亏损加剧转型风险 [16][17][20]
零跑“领跑”小鹏和理想,靠的是什么?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8-19 14:47
公司表现与股价 - 自去年8月以来,零跑汽车股价涨幅超过200%,从19.54港元升至65.40港元 [3][5] - 公司股票表现优于小鹏汽车和小米集团,预计未来12个月股价将升至74.89港元 [3][5] - 公司预计实现首个年度盈利,2025年利润预计为5.58亿元 [3][9] 销量与市场定位 - 公司将2025年销量目标从29万辆上调至50万辆 [3] - 7月月度销量首次突破5万辆,超过所有初创竞争对手,但仍低于比亚迪的344,296辆 [9] - 公司定位大众市场,C11 SUV起售价14.88万元,显著低于理想汽车L6 SUV的24.98万元 [6] 竞争优势与垂直整合 - 公司垂直整合度约70%,除电池外几乎所有零部件自主研发生产,显著降低成本 [3][6] - 联合创始人朱江明的电子和软件行业背景推动研发,被称为"更实惠的理想汽车" [3][5] - 价格竞争力与资本效率被分析师视为推动股价上涨潜力的关键因素 [3] 国际化战略与增长动力 - 与Stellantis集团成立合资公司,计划在海外生产和销售部分车型 [9] - 2023年出口13,726辆,占总销量5%,合作可能加速全球业务拓展 [9][10] - 出口增长和软件变现被视为公司向全球品牌转型的催化剂 [10] 行业背景与挑战 - 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使购车者更注重成本,公司大众市场定位受益 [9] - 需突破百万辆销量门槛并在更多细分市场展现规模化能力以匹配成熟同行市值 [9] - 长期盈利能力和增长势头仍需验证 [9]
AI医疗与创新药齐热,京东健康在押什么注?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8-19 14:47
行业趋势 - 创新药与AI医疗成为双重风口,中国A/H股上市创新药公司股价年初至今上涨78%,部分AI医疗个股涨幅突破100% [2][3] - 医疗健康成为2025年政策、消费、技术三方面的热点,政策支持"互联网+"医疗服务创新,减重、慢病管理等细分领域活跃,AI预计降低药物开发成本4倍、提升癌症筛查效率20倍 [11] - AI医疗被视为行业变革关键方向,斯坦福大学报告将其列为最具潜力应用之一 [27] 公司表现 - 京东健康2025年上半年营收352.9亿元(同比增长24.5%),年度活跃用户突破2亿 [6][21] - 财务数据:毛利88.92亿元(+32.7%)、经营盈利21.27亿元(+105.5%)、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盈利35.7亿元(+35%) [7] - 资本市场定位兼具创新药与AI医疗科技股属性,政策、消费、技术三重红利推动增长 [12] 供应链与用户增长 - 供应链优势体现为"新特药全网首发第一站",2025年上半年超30款创新药上线,包括减重注射药玛仕度肽、降压药信超妥等 [23] - 自营+在线平台+即时零售的"三角形结构"串联全国20万家药房,线上医保覆盖扩大,平台商家数量突破15万家(半年新增5万) [23] - 用户规模突破2亿后,通过强化"医、检、诊、药"闭环维持增长,互联网医院日均问诊量超50万单,护士到家覆盖64项服务,快检业务扩展至23城 [24] AI医疗布局 - 2019年起分阶段推进AI应用,分诊准确率提升至90%,2023年推出医疗大模型"京医千询" [30] - 2025年上线超500个专家医生智能体,覆盖皮肤、精神心理等专科,"AI京医"累计服务用户超5000万 [30][31] - 延伸至医院服务体系,通过"京东卓医"提供个人就医管家、医生数字分身等全场景AI服务 [31] 行业对比 - 2019-2020年互联网医疗暴涨后降温,2024年MSCI中国医疗保健指数跌幅超19%,但2025年调整速度超预期 [9][10] - 京东健康区别于早期互联网医疗企业,兼顾供应链硬实力与全场景服务能力,形成网络效应护城河 [17][19][24]
向下扎根 向上突破,老字号白酒要讲新故事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8-19 14:47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度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7.96亿元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3.44亿元 [1] 经营策略 - 面对复杂外部环境和市场竞争形势,公司立足长远发展和理性发展 [1] - 聚焦主责主业,持续开展产品提质、品牌提升、渠道拓展、基础管理等提升工作 [1] - 进一步积蓄可持续发展动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