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搜索文档
光伏“老兵”押注AI+机器人,能辉科技营收大增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9-29 12:18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光伏储能、AI赋能和机器人三大布局在新能源行业竞争中开辟独特成长路径 实现从传统光伏企业向综合能源科技服务商的转型 [5][18] 业务布局与战略转型 - 主营业务为光伏电站研发设计、系统集成和投资运营 同时拓展新型储能、智能微电网及商用车充换电等新兴业务 [7] - 与蚂蚁数科合作开发能源AI智能体应用 从投资端、运营管理端和资产退出端重构能源管理范式 [6][8] - 投资端通过AI自动生成设计方案并完成技术经济分析 运营端基于时序大模型开展电力交易和智能巡检 资产端推进分布式光伏电站上链提升流动性价值 [8][9][11] 技术创新与产品突破 - 自主研发无轨智能充换电机器人(AGV2.31) 应用AI视觉识别、SLAM激光定位等技术 实现3分钟内更换3吨重卡电池 [13][14] - 电动重卡换电技术服务已贡献营收 已签及在谈合同量约4000万元 四季度末及明年订单乐观 [15] - 延伸开发人形机器人、轮式机器人及机器狗 应用于运维、巡检及清洗等能源场景 [16] 主营业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光伏电站系统集成收入占比96.43% 其中户用分布式业务占比超50% 成为主要增长引擎 [17] - 光伏电站系统集成营收增长44.80% 电力工程设计营收增长超100% 电站运营增长76.66% 经营活动现金流同比增加179.26% [18] - 海外储能项目拓展顺利 欧洲和中东项目已落地 荷兰公司完成注册 英国及波兰项目有序推进 [18] 组织管理与协同效应 - 通过组织变革实施垂直化管理 以财务+业务结合模式考核营收、利润及应收款 [18] - 储能业务与光伏形成协同效应 提升户用与工商业业务附加值 [18]
现金流转负、短债超百亿,“千亿华勤”港股融资“补血”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9-29 12:18
营收与增长 - 2024年营收1099亿元 同比增长超过28% 首次突破千亿规模[2][11] - 2025年上半年营收839.39亿元 同比增长113.1% 在较大基数上实现高速增长[2][11] - 创新业务收入增长显著 2024年同比增长91.9% 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67.5%[11] 盈利能力 - 毛利率持续承压 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分别为9.6%、10.9%、9%和7.4%[2][13] - 移动终端产品毛利率从2022年高位下滑至2025年上半年的8.8%[13] - AIoT产品毛利率从2022年的28.1%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1.5%[13] - 创新业务毛利率表现较好 2024年提升至19.2%[13] 现金流与偿债能力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5.22亿元 由净流入转为净流出[2][17] - 短期借款142.3亿元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3.89亿元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20.3亿元 短期偿债压力较大[22] - 总负债从2022年314.1亿元上升至2025年上半年708.9亿元 资产负债率达74.64%[22] 客户与业务结构 - 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比56.7%-65.4% 客户集中度较高[3][15] - 与全球前10大智能手机品牌厂商中的8家建立合作[15] - 海外收入占比连续多年超过50% 2022年达66.3%[12] - 移动终端产品和计算及数据中心业务合计占比超过90%[11] 资产质量与运营效率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快速增长 从2022年143.57亿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358.95亿元[19] - 存货从2022年62.11亿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142.58亿元[19] - 报告期内存货减值损失计提7210万元至1.99亿元[19] 研发投入与行业地位 - 2022-2024年累计研发投入148亿元[27] - 研发开支占总收入比例从2022年5.4%降至2025年上半年3.5%[26] - 全球第一大智能手机ODM厂商 第一大平板计算机和智能穿戴ODM厂商[9] - 全球第四大、中国内地第一大笔记本计算机ODM厂商[9] 资本运作 - 2023年A股上市后启动港股IPO进程[5] - 2023年和2024年现金股息分别为8.69亿元和9.12亿元[24] - 2025年5家股东计划减持不超过4%股份 已减持套现35.78亿元[24][26]
前“孝感首富”再融资,旗下“百亿”大洋电机遭专利诉讼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9-26 08:25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全球电机头部企业之一 按销售收入计算在全球第三方HVAC电驱动解决方案供应商中排名第二 在中国及北美市场排名第一[3] - 暖通空调业务是主要收入来源 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36.22亿元 占总营收58% 为历年最高占比[9] - 产品范围涵盖建筑及家居电器电机、起动机和发电机 以及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系统及关键零部件[9] - 海外市场收入占比持续提升 2025年上半年海外销售占比达47.7% 海外营收增速整体高于国内[8] - 在全球拥有15个生产基地 其中6个位于海外 包括美国、英国、越南、泰国、墨西哥及印度 另有2个海外生产基地在建[8] 财务表现 - 营收持续增长 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分别为109.3亿元、112.88亿元、121.13亿元和62.41亿元[10] - 归母净利润同步上涨 同期分别为4.27亿元、6.3亿元、8.88亿元和6.02亿元[10] - 维持高派息政策 2022年至2024年现金股息占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净利润50%以上[14] - 贸易应收款项持续增加 2025年6月30日达28.86亿元 周转天数延长至82天[10] - 债务净额从2022年33.44亿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49.1亿元 资产负债率34%[11] 专利与技术实力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拥有2306项注册专利 包括1884项国内专利及422项海外专利[8] - 累计提交超过4500项专利申请 包括300多项PCT申请[8] - 目前在美国面临尼得科提起的专利侵权诉讼 涉及四项专利 案件已移送至密苏里州东区联邦地方法院[5] 客户结构与竞争环境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维持在30%以上 2025年上半年为32.8% 最大客户占比11.9%[9] - 客户包括全球暖通行业主要品牌 国内有格力、美的、海尔等 国外有大金、江森自控、开利等[10] - 行业竞争激烈 国际竞争对手包括美国雷勃电气、日本尼得科、巴西WEG等 国内有威灵、卧龙电驱等[16] 发展战略与产能布局 - 通过收购实现业务扩张 先后收购上海电驱动、佩特来集团、芜湖杰诺瑞等子品牌[13] - 2021年营收首次突破100亿元 2025年与同济大学合作布局具身机器人执行机构技术[13] - 新能源汽车业务2020-2024年营收复合增速达24%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提升至19%[14][15] - 传统业务建筑及家居电机毛利率保持24-26% 起动机与发电机毛利率下降至19%[15]
这家航空公司持续“内斗”,创始人减持有何意图?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9-26 08:25
公司治理与股东动态 - 中简科技董事温月芳于9月22日以竞价交易方式减持3万股股份,成交均价35.23元/股,套现105.69万元,此为9月内第二次减持,距离9月15日减持5.94万股(套现210.22万元)仅间隔一周[4] - 温月芳于2025年7月28日发布减持计划,拟减持236.0795万股,占总股本的0.5412%,截至9月22日已累计减持8.94万股,套现总额315.91万元[20][22] - 公司创始人杨永岗与温月芳于2024年10月公开决裂,导致温月芳被解聘总经理职务,双方一致行动人关系于2024年11月26日终止,公司转为无实际控制人状态,杨永岗直接和间接表决权比例为5.83%,温月芳为2.15%[10][19] 董事会冲突与法律行动 - 温月芳在董事会持续投反对票表达抗议,例如2025年8月27日以"募集资金使用情况与实际不符"为由反对两项议案,并于2025年5月29日向法院起诉要求撤销2024年董事会及股东大会决议[18] - 2024年10月29日公司董秘李剑锋被曝强行带走公司重要资料,引发解聘董秘合法性争议,后续温月芳通过抖音指控杨永岗"转移董事会地址"及"涉及重大案件"[7][10][11] 股权结构与战略调整 - 截至2025年6月末,杨永岗直接持股2.47%,温月芳直接持股2.15%,两人通过持股平台合计控制公司21.78%股份,解除一致行动关系后公司无实际控制人[19] - 2025年3月2日第一大股东华泰投资(杨永岗和温月芳各持30.08%股份)拟向中石化资本转让5.0927%股权(2239.2963万股),对价6.52亿元(每股29.12元),旨在引入央企股东并削弱温月芳影响力,但交易截至发文时未获深交所合规审查确认[28][29] 财务表现与经营状况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8.12亿元,同比增长45.39%,归属净利润3.56亿元,同比增长23.16%[25]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4.64亿元,同比增长59.46%,归属净利润2.08亿元,同比增长99.15%,显示内斗未对经营产生重大影响[25]
西贝又整大活了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9-26 08:25
以下文章来源于老斯基财经 ,作者魔鬼斯基 老斯基财经 . 财经圈的脱口秀大会 导语:干了西贝这碗现熬的鸡汤。 西贝熬的鸡汤,手法用的是82年的,日期都是新鲜的。 9月23日,西贝又整大活了,在自家公众号上发布了一篇爆款文章—— 毛毛才7岁就已经成长为西贝的一名忠实粉丝,他忠诚可靠、不惧诱惑、信守约定,完美得像是杜撰出来的。 当妈妈跟 家人 说,要不星期天别带孩子去西贝了,毛毛一下子就受到了刺激。 他哭着闹着 就是 要去西贝,搬出"姥姥"和"玩具"都不好使。 结果当然是毛毛妈妈动摇了,选择了妥协。毛毛再次来到西贝的那一刻,积攒的情绪一涌而出,抱住店长的大腿 哭了起来 。 抱大腿,这么俗的词被西贝演绎得如此温馨。 当然,也有很多不明所以的吃瓜群众看了爆文之后都觉得有点尴尬。 毕竟咱是俗人,见不得情绪这么饱满的场面。 不过,如果大伙正儿八经了解一下西贝,就知道这不是一场作秀,而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文化。 西贝熬鸡汤的功夫,可不比它熬羊肉汤的功夫差。 3个月前,西贝贾老板被一位杜女士给 深深 激励到了,他都听落泪了。 《7岁的毛毛:我以为自己再也吃不到西贝了……》 随后,他就着白酒干了这碗鸡汤。 杜女士是西贝的忠实 顾 ...
环比新增631%,商家入驻潮背后,高德做对了什么?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9-26 08:25
高德扫街榜产品创新 - 推出基于用户真实行为数据的评分体系 颠覆传统UGC模式 消除刷单和送礼换好评的操作空间[2] - 评分模型基于1.7亿日活用户的导航、搜索、到店、收藏等行为数据 结合支付宝芝麻信用分评估体系[10] - 首批上榜2962家烟火小店覆盖全国61个城市 上线首周流量实现同比187%增长[11] 市场反响与商家政策 - 上线首日用户数突破4000万 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本地生活类榜单[4] - 餐饮商家首日新入驻数量环比暴涨631%[4] - 宣布餐饮商家首年免入驻年费 并投入超10亿元补贴启动烟火好店支持计划[13][15] 技术支撑与生态协同 - 高德8月全面AI化 底层空间智能模型为扫街榜提供技术支撑[11] - 支付宝芝麻信用体系成为核心优势 通过信用等级为评价赋权[19] - 阿里生态提供数据算力协同、流量共享和跨平台整合营销支持[19][20] 行业影响与战略定位 - 直接挑战美团到店业务 标志本地生活竞赛进入新阶段[6] - 目标每天为线下餐饮及服务业新增1000万客流量[15] - 构建线下服务业超级入口 定位为本地生活版淘宝[17] 商业逻辑与行业价值 - 通过高频导航需求切入消费决策环节 实现高频打低频[19] - 建立商家-消费者正向循环飞轮:真实榜单吸引消费者 客流吸引商家 多元商家反哺榜单[24] - 推动行业从流量刷榜模式回归服务与品质核心[24][26]
争议中的上海绿捷,“校园团餐背后的资本巨兽”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9-26 08:25
公司背景与资本结构 - 厚生投资2011年成立 早期为财务投资者 参与海底捞、新希望乳业、美团等食品消费项目[3] - 2013年厚生投资进行首笔控股并购 以跨境方式收购澳大利亚第四大牛肉加工商Kilcoy Pastoral Company 后更名为Kilcoy Global Foods(KGF)[3] - KGF通过离岸架构控制上海绿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SHLD) 收购对价1.7亿美元 分三步完成收购(60%、10%、30%) 末次收购附有对赌协议[12] - KGF股权结构中 Ananta信托(刘氏家族信托)持股45.44% 厚生投资持股38.95% 鲲行投资持股5%[21] - 新希望集团通过LP出资、家族信托持股及参与公司治理等方式深度嵌入KGF资本网络 新希望国际(香港)有限公司全资持有KGF最大股东Ananta信托的相关持股公司[24][26][27] 业务运营与财务表现 - 绿捷2017年校园膳食收入达8471.2万美元 毛利率24.4% 净利润率15.7% 净利润1331.8万美元[28][30] - 绿捷2017年获得政府补助95.2万美元 其他金融资产利息收益34.6万美元[33][34] - KGF膳食解决方案业务在中国市场增长显著 2018年前九个月收入达3820万美元 较2017年全年340万美元增长十倍以上 销量增加22500公吨[36][37] - 2019年前九个月绿捷为KGF贡献390万美元利润 占整体净利润14.4%[39] - KGF整体营收从2018年10.71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21.95亿美元 规模翻倍[42] 资本扩张与战略布局 - KGF通过全球收并购扩张业务 旗下包括澳大利亚牛肉加工、美国蛋白解决方案、中国膳食解决方案等子公司[36] - KGF背后战略投资者包括淡马锡、ADM、IFC国际金融公司、三井物产、阿伯丁资管、海底捞等机构[43][45] - 海底捞既是厚生投资的被投企业 又反向投资KGF 形成资本共生网络[45] - KGF曾于2020年申请赴港上市未果 2025年6月转战美国SEC递表[7][10] 产能与架构调整 - 绿捷上海工厂年产能从香港招股书披露的8.2万吨骤降至美股招股书的1.6万吨 缩水80%[40][42] - KGF通过离岸架构控制绿捷 中间嵌套三家套娃公司(香港GreenExpress Foods, Ltd.、BVI的GreenExpress Foods (BVI), Ltd.、开曼的KGF Asia Holding, Ltd.)[9]
上海绿捷为啥能掌控50万学生的校园餐?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9-25 08:04
无冕财经 . 奉守"专业主义,内容为王",为优质的商业阅读而生。多次获评"年度财经自媒体",入选胡润百富"广州最值得投资的企业"榜单50强,广州市新阶联自媒 体分会副会长单位,入驻全网20多个平台,覆盖1000万+商务人群,中国财经新媒体的中坚力量之一。 本文由无冕财经(wumiancaijing)原创发布 作者:贾琦 编辑:陈涧 设计:岚昇 导语:一家提供校园餐的公司,通过一张交错复杂的资本网,让真正的决策者和受益人隐身幕后,家长们能看到的只是"执行人"。 以下文章来源于无冕财经 ,作者无冕财经团队 被家长们骂上热搜的上海绿捷,终于开口了。 9月23日晚,这家日供50万份午餐、掌控上海近三成校园配餐市场的巨头,在其公众号上发布了一则"致歉声明"。全文只有48个字,没有回应"虾 仁炒蛋发臭""餐标缩水"等核心争议,也没有提出任何整改措施,只是笼统表示"诚挚道歉、全面接受"。 ▲ 绿捷公司发布道歉声明 更令家长愤怒的是,这份声明姗姗来迟。 9月23日,上海市公安局、市监局、教育委三部门联合通报,因学生餐中虾仁被下架一事, 绿捷公司涉嫌瞒报食品安全相关信息,目前公安机关 已立案侦查,并控制相关人员。 绿捷才不得不 ...
融通基金“旧时代”谢幕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9-25 08:04
以下文章来源于阿尔法工场DeepFund ,作者基哥 阿尔法工场DeepFund . 专注基金行业事件、产品和人物故事,探究背后的深层逻辑。 关于其职业生涯下一站,业内人士普遍猜测是私募。 "老兵"隐退 作为融通基金的一员老将,邹曦早在2001年便加入公司,那时的融通基金才刚刚成立。 时至今日,邹曦任职长达24年之久,可以说,邹曦见证了公司的成长。 公开资料显示,邹曦历任融通基金市场拓展部总监助理、机构理财部总监助理、行业分析师、宏 观策略分析师、基金管理部总监、研究部总监、公司权益投资负责人,并于2007年开始担任基金 经理。 在融通基金期间,邹曦累计管理过8只基金,均为主动权益产品,其巅峰时期管理规模达到157 亿。 尽管这样的管理规模,在公募行业算不上"头部"玩家,但邹曦却是业内少有的累计管理公募基金 产品超过15年的投资总监,也是业内为数不多仍奋斗在投资一线的"老将"之一。 2019年初,大盘在2400多点徘徊时,邹曦发布署名文章《致终将到来的牛市》。其后,A股迎 来长达三年的结构性牛市;2020年3月,他公开发布8000字长文讨论新旧基建,并提出布局周 导语:自2022年公司实控人变更后的高层人事变 ...
“电解液一哥”营收缩水百亿,天赐材料流动性承压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9-25 08:04
核心观点 - 公司是全球电解液出货量第一的企业 市场份额达35.7% 但面临业绩下滑和流动性压力 此次赴港IPO旨在扩张产能并缓解资金压力 [2][3][4] 市场地位与业务结构 - 电解液出货量连续九年全球第一 2024年全球市场份额达35.7% [4][7] - 核心业务为锂离子电池材料 2022-2025上半年收入占比均超87% 最高达93.3% [7] - 日化材料与特种化学品为辅助业务 近年占比有所上升 [8] - 是全球最大六氟磷酸锂和双氟磺酰亚胺锂供应商 全球第三大磷酸铁供应商 [7] - 与全球前十大动力电池制造商中的八家、全球前十大储能电池制造商、全球前十大消费电池制造商中的八家及全球前十大个人护理品制造商中的九家建立稳定合作关系 [4] 财务表现 - 营收从2022年223.17亿元降至2024年125.18亿元 三年缩水近100亿元 [10] - 净利润从2022年58.4亿元大幅下滑至2024年4.78亿元 [10] - 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加29%至70.29亿元 净利润小幅回升至2.65亿元 [10] - 毛利从2022年84.74亿元下滑至2024年23.64亿元 [10] - 毛利率从2022年38%降至2024年18.9% 2025上半年为18.7% [10] 流动性压力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2年末46.58亿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末13.03亿元 三年骤降72% [13] - 短期借款从2022年末7.98亿元上升至2025年上半年19.36亿元 [12]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从2022年末1.94亿元增加至2025年上半年5.21亿元 [12] - 借款总额从2022年50.56亿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70.06亿元 [13] - 利息成本从2022年1.13亿元增加至2024年2.28亿元 2025年上半年已达1.23亿元 [13] - 2025年上半年资产负债率约45.5% [13] 客户与供应链 - 前五大客户占比2022年70.8% 2023年71.2% 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均为58.7% [8] - 最大客户收入占比2022年54.5% 2023年52.7% 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均约40% [9] - 存在客户与供应商重叠情形 如宁德时代等头部电池厂既为客户又为供应方 [9] 行业与竞争环境 - 业绩波动主因行业供需变化 2022年需求激增推高价格 2023年起产能扩张导致价格下跌 [11] - 2024年全球锂电池电解液前五大企业市场份额达75.4% 行业集中度高但竞争激烈 [19] - 新进入者及产能扩张导致产品价格持续承压 [19] 战略与扩张 - 赴港IPO旨在扩张全球产能并缓解流动性压力 [4] - 海外扩张与海外产能为战略重点 [6] - 公司产品应用领域从电动汽车、储能系统、消费电子拓展至工程机械、船舶、eVTOL、智能机器人等新兴领域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