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经济观察报
icon
搜索文档
网营科技要卖给海南发展了 “私募大佬”徐翔关联公司一个月前退出
经济观察报· 2025-05-09 21:06
海南发展收购网营科技51%股权 - 海南发展拟以不超过4.5亿元现金收购网营科技51%股权,交易完成后网营科技将成为其控股子公司 [2][4] - 网营科技是一家品牌电商服务商,为全球优质消费品牌提供一站式电商服务,收购意味着海南发展将增加电商服务板块 [1][2] - 收购意向协议约定6个月内完成主要协议和条款的确定,网营科技及其原实控人不得在此期间与其他第三方接触 [2][4] 网营科技基本情况 - 网营科技成立于2009年,构建覆盖电商"全平台+全链路"服务体系,聚焦母婴、宠物、食品保健、美妆个护四大领域 [10][11] - 2024年末总资产约9.59亿元,净资产约4.30亿元,2024年度净利润约0.50亿元 [10] - 截至2023年有全职员工613人,客户包括美素佳儿、大宠爱、爱敬等知名品牌 [10][11] 网营科技股东及资本市场经历 - 网营科技实控人为袁震星、付元元夫妇,袁震星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4] - 股东包括上市公司金达威,持股比例4.65% [7] - 曾于2016年在新三板挂牌,但5个月后终止挂牌 [7][8] - 上海泽煦投资于2025年4月1日退出网营科技,此前持股近13年 [6][7] 网营科技历史纠纷 - 实控人袁震星曾在2017年因买卖合同纠纷被拘留15日 [12] - 2017年与两家公司存在股权转让纠纷,法院未追索到可供执行财产 [12] 海南发展现状 - 主业为幕墙与内装工程、光伏玻璃、特种玻璃深加工 [13] - 2024年营业收入39.12亿元,同比下降6.48%,净利润-3.79亿元,同比下降514.27% [13] - 5月8日股价收于9.00元/股,总市值76.05亿元 [14] - 控股股东计划未来6个月内增持公司股票,金额1-2亿元,比例不超过总股本2% [13]
中国邮政不一样了
经济观察报· 2025-05-09 20:42
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 - 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已成为中国邮政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元素,重塑公司服务社会经济的能力并释放"邮政效应" [1][4] - 2025年2月完成DeepSeek-R1大模型私有化部署,部分场景效率提升33% [2] - 2024年加速数智化建设,深圳建成6个智慧邮局和35个自助体验式邮局,每年每个网点节省成本2万余元 [7] 具体业务场景应用 - 深圳龙华邮政支局通过智能化系统实现自助邮寄,仅需1位营业员维持运营,收寄业务量达3.6万余件 [7] - 邮储银行推出云柜服务,北京分行日均办理业务超330笔,将3个台席压缩至1.5个 [9] - 寄递行业上线指调系统2.0版,省际中心袋(件)量预测准确率达92.98%,总量预测准确率98.53% [10] - 电商板块推出数字人"小邮"2.0版,累计直播4789小时,吸引2.89万独立访客,产生31.6万笔订单,交易额2438.5万元 [10] 技术创新与投入 - "邮储大脑"应用于数百个场景,2023年信息科技投入112.78亿元,占营收3.29% [13][15] - 成立中邮无人机公司,开通重庆首条常态化无人机邮路,计划推广无人机、无人车规模化应用 [16] - 与华为合作开发数字人"小邮"2.0版,开展AI技术交流 [17] 业务协同与绿色发展 - 农村电商借助数字人直播技术帮助农民拓宽销售渠道 [22] - 快递包装绿色转型,全网新能源车辆达16908辆,邮储银行绿色贷款余额7817.32亿元,年增长22.55% [22] - 2024年累计开展企业碳核算服务突破万户,多次获"绿色银行评价先进单位"称号 [22] 创新体系与社会效应 - 中国邮政作为产融结合、"四流合一"的现代大型集团,效率提升将释放更强的社会经济外部效应 [4][5] - 邮政系统天然包容技术创新,通过普惠网络提升社会效能,培育新质生产力是业务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双重驱动 [23]
奇葩论文背后:要诚信,也要合理化晋升制度
经济观察报· 2025-05-09 20:42
医疗科研评价体系问题 - 福建省人民医院两位妇科医生发表的论文显示10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男性占比64%,存在明显数据造假[2] - 类似男性高危产妇、男性患卵巢癌等违背医学常识的论文屡见不鲜,严重损害医疗科研公信力[2] - 《中外医疗》期刊审稿流程流于形式,仅关注格式规范而忽视数据逻辑漏洞[2] 学术评价机制弊端 - 医护人员晋升机制过度依赖论文发表,催生灰色产业链[2] - 临床医生和护士的晋升标准与实际岗位需求脱节,应更侧重医德医风和诊疗水平[2] - 国家卫健委2020年已提出破除唯论文、唯学历倾向,但执行效果有限[3] 行业改革方向 - 建议以奇葩论文事件为契机,推动重建符合医疗行业规律的评价体系[1][4] - 改革应引导医务人员聚焦临床诊疗和患者照护,而非形式化论文产出[4] - 合理的晋升制度将自然消除论文造假需求,切断灰色产业链生存空间[4] 医护人员现状 - 临床工作者普遍对非必要的论文压力感到疲惫,影响工作积极性[3] - 繁琐的行政事务消耗医护人员精力,不利于队伍稳定性建设[3]
从“9.24”到“5.7”:A股会继续“牛”吗?
经济观察报· 2025-05-09 20:42
新闻发布会背景与对比 - 本次新闻发布会与2024年9月24日规格相同,均为"一行一局一会"一把手出席并公布金融支持政策,市场自然将两次发布会进行对比 [1][9] - 发布会旨在落实4月25日政治局会议"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精神,与去年四季度类似,预计后续财政、准财政、消费、供给侧等领域还有进一步政策空间 [2][12] 央行货币政策措施 - 央行宣布一揽子货币政策,包括降准0.5个百分点、降息0.1个百分点及下调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 [4] - "双降"措施是应对复杂局面的系统性政策布局,采用"总量宽松+定向滴灌"组合策略,推动实体融资成本下降并为市场注入确定性预期 [4] - 在美元走弱、人民币汇率连续升值背景下,国内货币政策空间打开,"双降"是对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综合评估,也标志着"适时降准降息"实质性落地 [4] 金融监管总局与证监会举措 - 金融监管总局和证监会发布与资本市场直接相关的举措,包括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支持中央汇金公司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及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7] - 政策组合拳利用逆周期资金形成预期锚并盘活顺周期资金,有助于强化政策效果和提升资本市场弹性 [7] - 多部门协同发力传递系统性维稳意图,重点化解房企融资风险,推动险资、养老金等长线资金入市,引导市场转向长期价值投资 [7] 政策对比与市场影响 - 相较于去年9月24日以资本市场注入资金为核心的政策,本次政策覆盖面扩展至房地产、消费、科技等实体与资本市场的系统性联动 [10] - "5.7"政策组合拳力度更大、覆盖面更广,包括降准50BP、降息10BP、结构性工具降息25BP及扩容1.1万亿元,而"9.24"仅为降准50BP和降息20BP [10] - "9.24"发布会后沪综指大幅上涨4.15%并连续5日拉升近千点,而"5.7"发布会当天仅收涨0.80%,差异源于"9.24"政策远超市场预期且当前A股估值处于低位 [11][12] 未来政策预期与市场展望 - 当前A股市场估值水平明显低于标普500等全球主要指数,叠加"细水长流"式政策,有望走出慢牛行情 [12] - 后续可能接棒财政、准财政等刺激需求政策,包括加快新增专项债、特别国债发行进度及动态调整债务高风险地区名单 [12] - 政策组合拳不仅是短期稳增长应急响应,更暗含中国经济从规模扩张向高质量转型的内在逻辑 [10]
工信部一月内三次出手汽车安全:涉电池、辅助驾驶、隐藏式门把手
经济观察报· 2025-05-09 20:42
4月16日,工信部发布通告,要求汽车企业充分开展"组合驾 驶辅助"测试验证,且不得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时隔不到一 个月,工信部再次出手,这一次重点整顿隐藏式车门把手乱 象。 作者: 王帅国 封图:图虫创意 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项目建议书中,工信部表示,近年来,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 快速发展,隐藏式车门把手凭借美观、科技感强等优势被广泛应用。市场上的车门把手产品呈现出 工作原理、形式多样化趋势,在市场应用过程中暴露出以下问题:强度不足、控制逻辑存在潜在安 全风险、识别操作难(隐蔽无标志)、断电失效、夹手等。 安全已经成为今年国内汽车行业的核心话题。继对动力电池安全性提出更高要求、对智能辅助驾驶 系统的夸张宣传进行整顿后,工信部再次出手汽车隐藏式门把手。5月8日,工信部公开征集对 《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下称《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 上述几起事故的共性原因包括:碰撞导致电路断电后,隐藏式门把手、电吸门等电子部件无法正常 工作,机械解锁装置缺失或位置隐蔽;高速碰撞中车身变形导致车门卡死,传统机械钥匙无法开 启;锂电池起火后释放有毒气体,火势蔓延速度极快,挤压逃生时间窗口; ...
“纸片茅台”价格暴涨10倍 停产的撕拉片是怎么火起来的?
经济观察报· 2025-05-09 19:13
撕拉片相纸价格暴涨 - 即时成像相纸价格从三四年前的每张近三十元涨至去年的近百元 近期暴涨至两三百元一张 [1] - 一盒10张装的相纸市场价已高达2000元 被消费者称为"纸片茅台" [1][2] - 撕拉片相纸价格从去年1200元/盒(10张)暴涨至近2000元/盒 [7] 撕拉片技术背景与市场现状 - 撕拉片是一种即时成像摄影方式 拍摄后相纸可直接拉出 几分钟完成显影成像 [2] - 撕拉片在数码相机冲击下被淘汰 宝丽来和富士曾推出相关产品 但已停止生产和销售 [2] - 市面上流通的撕拉片相机和相纸均为二手存货 无法保证100%成像成功率 [3][7] 撕拉片重新走红的原因 - 明星艺人在社交媒体分享撕拉片引发关注和热议 [2] - 相比高清摄像头 低像素设备因模糊面部瑕疵、制造朦胧氛围感而意外翻红 [3] - 摄影圈掀起追逐老古董风潮 包括撕拉片、拍立得、CCD相机、胶卷相机等 [3] 新型照相馆的兴起 - 市场上涌现出许多主打拍立得、CCD摄影的小型照相馆 不提供专业妆造和影棚服务 [4][8] - 客群主要为追求旅行纪念的游客和拍摄生日照、闺蜜照或情侣照的年轻群体 [8] - 五一假期期间 部分店铺单日拍摄量达到两三百张 [8] 撕拉片业务的挑战 - 撕拉片相纸价格过高 单张成本高达300元 照相馆暂停该项服务 [7] - 多数顾客更倾向15—20元/张的拍立得服务 高价撕拉片顾客占比很低 [8] - 店铺推出"数码仿撕拉片"平替方案 市场反响不错 [8] 行业竞争态势 - 新型照相馆复制不难 关键考验视频内容制作、线上运营能力和独特构图审美 [8] - 约80%—90%的顾客来自线上平台转化 客群以大学生为主 [8] - 行业已呈现非常激烈的竞争态势 部分门店投资额在10万元左右 [9]
科创债新政效应初显:银行券商创投机构竞相布局 首日拟发规模突破700亿
经济观察报· 2025-05-09 19:11
近期,国内政策层针对科创债的支持力度显著加大,形成多层 次、全链条的金融支持体系。截至5月8日晚间,包括券商、银 行、股权投资及创业投资机构在内的30多家企业公告创新债发 行计划,合计发行规模超700亿元。 作者: 陈姗 封图:图虫创意 科创债新政迎来市场热烈反响,科创债发行初现"井喷"。 5月8日,据经济观察报不完全统计,科创债新政发布仅一日,已有超30家企业密集发布科创债发 行公告,计划发行规模合计超700亿元。值得关注的是,发行主体类型显著丰富,涵盖证券公司、 银行及股权投资、创业投资机构等多类市场主体。 前一日,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以下 简称《公告》),其中一大亮点是在发行主体上新增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私募股权投资机 构和创业投资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同日,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进一步提出细化支持措施。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此次科技创新债券政策的全面升级意义深远。政策通过扩大发行主体范围,不 仅丰富了债券市场的产品谱系,更构建了系统化的配套支持机制。在当前科技创新已成为经济增长 核心引擎的背景下,这一新政将显著提升债券市场对科技领域的融资支持效 ...
独家|中国现房销售进入倒计时
经济观察报· 2025-05-08 19:48
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政策研究 - 多地相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政策 包含大力推行现房销售和加强预售资金监管两方面内容 [2] - 现房销售政策拟对新政策发布后获取土地的项目实行现房销售 对新政策发布前获取土地的项目将预售节点改为项目封顶 并给予缓冲空间 是否办理施工许可证可能是重要节点 [2] - 预售资金监管政策拟以项目为单位监管资金 每个项目成立独立法人公司 开发贷须确定主办行 预售监管资金全额进监管账户 划出需提供担保或保险 [2] - 房地产企业须用自有资金获取土地并全额缴纳土地出让金 房屋预售款优先偿还银行贷款 项目竣工后才能抽调到集团 [2] 政策进展与行业反馈 - 多名相关部委和地方住建系统人士确认上述消息 但方案尚未最终敲定 [3] - 4月已有城市召开政策吹风会 与房地产企业负责人座谈 [3] - 头部房企人士表示政策双管齐下将加大开发商现金流压力 呼吁出台配套金融支持政策 [3] - 金融监管总局局长表示近期将加快出台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相适配的系列融资制度 [3] 其他行业动态 - 安踏近期完成收购狼爪 正在推进重要战略 [5] - 荣昌卤味品牌近期市场热度显著提升 [6]
20亿元理财诈骗案发 华源证券陷“萝卜章”诉讼纠纷
经济观察报· 2025-05-08 18:35
案件概述 - 一起涉及20亿元理财诈骗的案件浮出水面,牵涉华源证券与蛟河农商行的侵权责任纠纷 [2] - 案件涉及产品为"陆家嘴信托·瑞安6号单一资金信托",资金用于投资华源证券管理的定向资管计划,最终购买邮储银行理财产品 [5] - 实际仅6亿元成功认购理财,剩余14亿元未成功认购,资金被犯罪分子通过伪造印鉴等手段转移 [9] 资金流向与诈骗细节 - 蛟河农商行通过信托计划支付20亿元管理资金,华源证券与邮储银行签订认购协议及担保协议 [5] - 邮储文昌路支行原行长王某等犯罪分子伪造银行公章实施诈骗,非法套取挪用理财资金30亿元 [6][7] - 涉案票据票面金额79亿元,邮储银行甘肃省分行被罚9050万元,蛟河农商行被罚没7744万元 [7] 法律责任与诉讼请求 - 最高人民法院判决邮储文昌路支行承担85%赔偿责任,蛟河农商行因失职分担15%责任 [9] - 蛟河农商行认为华源证券存在过错,要求赔偿本金损失2.95亿元及利息损失6459.41万元 [10] - 同时要求返还账户余额26.30万元及资管计划托管账户余额1.19万元 [10] 案件进展与公司背景 - 华源证券对管辖权提出异议,案件处于一审审理状态,尚无一审判决 [12] - 华源证券前身为九州证券,2023年更名并迁至武汉,2024年营收9.96亿元,净利润1.69亿元 [13] - 武汉金控集团为华源证券实际控制人,持股50%,武汉国资平台合计持股79.7% [13] 行业专家观点 - 律师指出陆家嘴信托与华源证券应按照过错程度承担责任,金融机构应建立严格内控机制 [14] - 华源证券责任比例需根据其在内控管理、资金监控等方面的具体过失程度确定 [14]
欧莱雅旗下高端品牌伊索关闭中国首店
经济观察报· 2025-05-08 18:07
5月6日,欧莱雅集团旗下高端香氛护理品牌Aesop伊索(下称"伊索")宣布,其位于上海东平路 的中国大陆首店将于5月11日关闭。 5月8日,欧莱雅中国回复经济观察报称,该店停止运营的原因系租约到期。消费者仍可通过天猫 官方旗舰店、京东自营旗舰店、京东官方旗舰店、微信商城、微信线上商城和上海及全国其他门店 等官方渠道进行商品选购。伊索官网显示,目前其在中国大陆还有19家门店。 伊索是欧莱雅集团于两年前收购的澳大利亚高档化妆品品牌。 2023年4月,欧莱雅集团宣布与Natura&Co集团签署协议, 以约25亿美元收购伊索,这也成为欧莱雅集团史上最大的一笔 收购案。 作者:罗文利 封图:Aesop官网 虽然关闭了中国首店,但伊索在中国市场的开店步伐仍未停止。欧莱雅集团财报显示,2024年, 伊索在全球开设了42家新店,其中13家位于中国,并称"这种活跃的扩张将在2025年继续"。 伊索于不久前经历了其主操盘手的更换。2024年12月,伊索在位22年的首席执行官Michael O'Keeffe宣布离职,截至目前尚未公布其接任者。Michael O'Keeffe曾领导伊索实施"以零售体 验为中心"策略,打造线下门店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