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搜索文档
中小零部件企业困于“账期游戏” 万亿汽车产业链的生死博弈
经济观察报· 2025-05-10 12:57
中国汽车产业链账期问题分析 行业现状与核心矛盾 - 中国汽车产业连续14年全球产销第一,新能源汽车实现弯道超车,但底层中小零部件企业普遍陷入"账期战" [1][2] - 典型企业案例:李峰所在南方企业作为二级供应商,货款回收周期长达8-10个月;王海的塑料企业年流水10亿元中应收款占比超30%(约3亿元) [2][5][8] - 2022年上市车企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平均达156天(部分超200天),远超德日车企60天标准 [14] 账期运作机制 - 主机厂采用"复合账期"模式:比亚迪为"60天账期+180天迪链"(总周期8个月),奇瑞/长安/吉利采用"90-120天账期+180天银行承兑" [5] - 账期计算规则:从"车企挂账日"起算,叠加集中挂账规则使供应商额外让渡1个月资金使用权,实际回款周期超10个月 [6] - 寄售制加重负担:主机厂要求供应商自建仓库,货物提上生产线才触发交易,且常临时变更提货量导致库存积压 [5] 企业生存困境 - 资金占用效应:月供1000万元的中小企业需承受1亿元资金占压,相当于入场门槛抬高10倍 [6] - 承兑汇票成本:半年期承兑汇票贴现利息达2-3个点,远高于银行利率 [8] - 供应链传导压力:上游石化巨头(如中石化/巴斯夫)要求现付或预付款,下游回款周期长形成资金剪刀差 [8] 外资对比与出口市场 - 外资企业账期优势:预付款30-60%,发货付20-40%,尾款1-2月结清;台资企业平均4个月结清 [12] - 出口市场结算确定性高,但规模受限:外资订单数量仅为内资1/5-1/10 [11] - 工业机器人企业案例:拒绝比亚迪亿级订单因要求"货款背靠背"条款 [12] 政策与行业影响 - 国务院《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修订要点:强制60日内付款、新增失信惩戒、允许争议部分优先支付(2025年6月实施) [3] - 长账期三大危机:吞噬中小企业研发投入(研发资金占比不足1%)、引发供应链系统性风险、可能导致产业链外迁 [14] - 法律执行难题:大企业违约后法院执行率不足30%,违法成本过低 [14] 破局建议 - 供应链金融创新:借鉴新加坡"反向保理"模式,基于主机厂信用由银行向上游放款 [14] - 行业自律呼吁:统一压缩账期至60天可提升供应链资金周转效率30%以上 [7] - 企业生存策略:筛选客户(放弃账期超4月订单)、通过代理商间接供货规避风险 [12]
机器人各路大军云集深圳
经济观察报· 2025-05-10 12:57
深圳机器人谷发展现状 - 深圳沿阳台山南部余脉和塘朗山麓形成初具规模的"机器人谷",汇聚人形机器人整机、大模型、传感器、机械臂、灵巧手等企业,形成完整产业链[1][3] - 2024年深圳机器人产业链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人民币,占全国智能机器人企业总数的16.39%[13] - 行业探索路径分化:聚焦运动控制、押注大模型或从"温度与情感"维度突破商业化[3][6] 人形机器人探索者 **数字华夏** - 主打"有温度的人形机器人",研发仿生机器人"夏澜":脸部采用电影特效工艺,含29个微型电机模拟人类表情,目标场景为银行大堂、政务中心、高端零售等交互需求强的领域[6] - 商业化策略为"小步快跑、场景迭代",依托讯飞星火等第三方大模型构建"巨号"智能交互平台,整合语音识别与表情生成能力[7] - 当前技术瓶颈为"三岁小孩躯壳+博士智力"矛盾,售价数十万元且存在云端延迟问题[7] **智平方** - 聚焦"AI大脑"研发,推出全栈自研具身大模型Alpha Brain及配套轮式人形机器人Alpha Bot系列,强调"空间智能"(三维环境感知)和"端侧智能"(本地化运算)[9] - 优先落地工业与公共服务场景,已应用于车企晶圆片搬运(20多斤负载)及产线上下料[10] - 创始人认为制造业招工难与柔性生产需求将加速机器人替代,硬件成本接近人力成本时行业将爆发[11] 核心零部件赋能者 **帕西尼** - 突破机器人触觉技术,研发HAPTA架构传感器可感知压力、剪切力等15维度信息,推出集成1140个传感单元的四指13自由度灵巧手,单价数万至十余万元[13][14] - 触觉传感器业务为现金流主要来源,服务超250家机器人企业,同时筹建数据采集中心解决具身智能数据稀缺问题[14] **跨维智能** - 采用Sim2Real(仿真到现实)路径,自研DexVerse具身智能引擎提供虚拟训练场,工业抓取任务仿真训练仅需4-8小时[15] - 配套Dex Sense系列3D智能相机通过双目视觉重建三维模型,适应强光等复杂环境,商业模式为"大脑+眼睛"方案打包销售[16] **大象机器人** - 2016年起深耕关节模组技术,推出myCobot系列小型六轴协作臂(售价数千元)年出货量达万台,占据教育科研市场[17] - 通过开放API构建开发生态,延伸至双臂人形机器人(8万元)和meta仿生宠物机器人(数百元)[17] 场景深耕型企业 **普渡科技** - 商用服务机器人全球领导者,累计出货超9万台,覆盖60多国,主打"贝拉"送餐机器人(猫咪造型)在日本市场占有率第一[20] - 迭代推出"闪电匣Arm"集成仿生双臂,实现酒店自主操作电梯等复杂任务,坚持"专用机器人+功能模块化"开发思路[20][21] **云鲸智能** - 专注家用清洁赛道,2024年营收增长130%,采用双目视觉提升扫地机器人导航能力,获腾讯等机构Pre-IPO轮融资[22] - 战略转向"家庭具身智能",研发三维空间清洁与物品整理机器人,以扫地机器人为载体实现低成本普及[22] **越疆科技** - 协作机器人头部企业,工业领域技术延伸至新茶饮调制、中医理疗等服务业,安全特性与力控技术满足精细化服务需求[23] - 人形机器人Dobot Atom仅面向研发客户,认为协作机器人当前商业化成熟度更高[24]
中国央行的“出击”与美联储的“按兵不动”
经济观察报· 2025-05-10 12:57
中国金融政策组合拳 - 央行推出10项增量政策,包括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1万亿元流动性、下调7天期逆回购利率10个基点至1.40%、结构性工具利率降至1.50%,并提升科技创新再贷款额度至8000亿元、新增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4] - 政策分为三类:数量型(降准)、价格型(降息)、结构型(重点领域支持),预计带动LPR下行约0.1个百分点 [4] - 金融监管总局推出8项增量政策,涵盖房地产融资制度、保险资金投资试点、小微企业融资支持等 [5] - 证监会三大方向措施包括强化中央汇金平准操作、推动科创板改革、发展科技创新债券等 [5] 中美货币政策对比 - 中国央行先于美联储实施"双降"(降准+降息),政策协调打破市场对滞后性的疑虑 [2][4][6] - 美联储连续三次会议维持利率4.25%-4.50%不变,自2024年9月以来累计降息100个基点但陷入观望期 [6] - 市场预期美联储6月或重启降息,工银国际预测年内降息75-100个基点 [7] 经济数据与政策背景 - 中国2025年一季度CPI为-0.3%、PPI同比下降2.1%,4月PMI回落至49.4收缩区间 [8] - 美国陷入"关税—通胀—衰退"三角困局,关税推升通胀预期导致货币政策空间受限 [6][7] 市场反应与后续建议 - A股主要股指在政策发布次日全线收涨,但市场反应较2024年9月更理性 [9] - 野村证券建议财政端需补位,包括扩大赤字率、发放中央消费券、优化养老金体系等 [9] 政策战略意图 - 政策在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前发布,形成"政策缓冲带",展示自主应对风险能力 [8][9] - 组合拳旨在打造"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对冲外部风险并稳定内需 [7][9]
卡牌的二手江湖
经济观察报· 2025-05-09 22:48
行业概况 - 国内卡牌一二级市场均处于起步阶段 收藏价值 IP热度 发行策略影响二级市场表现 [1][3] - 中国集换式卡牌人均支出仅8 6元 远低于日本的92 3元和美国的50 7元 市场潜力巨大 [12] - 2021-2023年卡牌相关新注册企业数量快速增长 从240家增至847家 2025年已达500家 [12] 头部企业卡游 - 卡游2024年营收100 57亿元 同比增长约3倍 经调整净利润44 66亿元 同比增378 16% [3] - 公司在中国集换式卡牌市场份额超70% 核心IP包括小马宝莉 奥特曼 哪吒等 [3][11] - 2022-2024年毛利率稳定在69 9%-71 3%之间 卡牌业务贡献八成营收 [11] - 小马宝莉IP成为2024年增长主力 替代奥特曼推动业绩 奥特曼卡牌需求下滑导致2023年营收从41 3亿降至26 6亿 [11] 产品与玩法 - 卡包价格2-20元不等 内含6张卡牌 稀有卡抽中概率最低仅0 062% [2][5] - 十元包高位卡抽中概率约8% 两元包黑背高位卡每16盒出1张 五元包每盒95%概率出高位卡 [5] - 评级卡牌形成产业链 国内玩家更注重收藏展示功能 国外更重视分数评级 [7][8] - 国内评级机构2024年评卡量超500万张 国际机构PSA在集换社平台占比69% [9] 二级市场表现 - 小马宝莉SC级卡牌最高拍出6775元 紫悦公主绝版卡成交价超4200元 [6] - 2024年上半年二手平台前30名成交卡牌均被小马宝莉包揽 碧琪卡成交6 6万张 [6] - IP热度对二级市场影响显著 电影类IP卡牌在电影下映后需求可下降80%以上 [11] - 发行方复刻热门卡牌会冲击二级市场生态 引发收藏玩家不满 [12]
网营科技要卖给海南发展了 “私募大佬”徐翔关联公司一个月前退出
经济观察报· 2025-05-09 21:06
海南发展收购网营科技51%股权 - 海南发展拟以不超过4.5亿元现金收购网营科技51%股权,交易完成后网营科技将成为其控股子公司 [2][4] - 网营科技是一家品牌电商服务商,为全球优质消费品牌提供一站式电商服务,收购意味着海南发展将增加电商服务板块 [1][2] - 收购意向协议约定6个月内完成主要协议和条款的确定,网营科技及其原实控人不得在此期间与其他第三方接触 [2][4] 网营科技基本情况 - 网营科技成立于2009年,构建覆盖电商"全平台+全链路"服务体系,聚焦母婴、宠物、食品保健、美妆个护四大领域 [10][11] - 2024年末总资产约9.59亿元,净资产约4.30亿元,2024年度净利润约0.50亿元 [10] - 截至2023年有全职员工613人,客户包括美素佳儿、大宠爱、爱敬等知名品牌 [10][11] 网营科技股东及资本市场经历 - 网营科技实控人为袁震星、付元元夫妇,袁震星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4] - 股东包括上市公司金达威,持股比例4.65% [7] - 曾于2016年在新三板挂牌,但5个月后终止挂牌 [7][8] - 上海泽煦投资于2025年4月1日退出网营科技,此前持股近13年 [6][7] 网营科技历史纠纷 - 实控人袁震星曾在2017年因买卖合同纠纷被拘留15日 [12] - 2017年与两家公司存在股权转让纠纷,法院未追索到可供执行财产 [12] 海南发展现状 - 主业为幕墙与内装工程、光伏玻璃、特种玻璃深加工 [13] - 2024年营业收入39.12亿元,同比下降6.48%,净利润-3.79亿元,同比下降514.27% [13] - 5月8日股价收于9.00元/股,总市值76.05亿元 [14] - 控股股东计划未来6个月内增持公司股票,金额1-2亿元,比例不超过总股本2% [13]
中国邮政不一样了
经济观察报· 2025-05-09 20:42
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 - 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已成为中国邮政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元素,重塑公司服务社会经济的能力并释放"邮政效应" [1][4] - 2025年2月完成DeepSeek-R1大模型私有化部署,部分场景效率提升33% [2] - 2024年加速数智化建设,深圳建成6个智慧邮局和35个自助体验式邮局,每年每个网点节省成本2万余元 [7] 具体业务场景应用 - 深圳龙华邮政支局通过智能化系统实现自助邮寄,仅需1位营业员维持运营,收寄业务量达3.6万余件 [7] - 邮储银行推出云柜服务,北京分行日均办理业务超330笔,将3个台席压缩至1.5个 [9] - 寄递行业上线指调系统2.0版,省际中心袋(件)量预测准确率达92.98%,总量预测准确率98.53% [10] - 电商板块推出数字人"小邮"2.0版,累计直播4789小时,吸引2.89万独立访客,产生31.6万笔订单,交易额2438.5万元 [10] 技术创新与投入 - "邮储大脑"应用于数百个场景,2023年信息科技投入112.78亿元,占营收3.29% [13][15] - 成立中邮无人机公司,开通重庆首条常态化无人机邮路,计划推广无人机、无人车规模化应用 [16] - 与华为合作开发数字人"小邮"2.0版,开展AI技术交流 [17] 业务协同与绿色发展 - 农村电商借助数字人直播技术帮助农民拓宽销售渠道 [22] - 快递包装绿色转型,全网新能源车辆达16908辆,邮储银行绿色贷款余额7817.32亿元,年增长22.55% [22] - 2024年累计开展企业碳核算服务突破万户,多次获"绿色银行评价先进单位"称号 [22] 创新体系与社会效应 - 中国邮政作为产融结合、"四流合一"的现代大型集团,效率提升将释放更强的社会经济外部效应 [4][5] - 邮政系统天然包容技术创新,通过普惠网络提升社会效能,培育新质生产力是业务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双重驱动 [23]
奇葩论文背后:要诚信,也要合理化晋升制度
经济观察报· 2025-05-09 20:42
医疗科研评价体系问题 - 福建省人民医院两位妇科医生发表的论文显示10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男性占比64%,存在明显数据造假[2] - 类似男性高危产妇、男性患卵巢癌等违背医学常识的论文屡见不鲜,严重损害医疗科研公信力[2] - 《中外医疗》期刊审稿流程流于形式,仅关注格式规范而忽视数据逻辑漏洞[2] 学术评价机制弊端 - 医护人员晋升机制过度依赖论文发表,催生灰色产业链[2] - 临床医生和护士的晋升标准与实际岗位需求脱节,应更侧重医德医风和诊疗水平[2] - 国家卫健委2020年已提出破除唯论文、唯学历倾向,但执行效果有限[3] 行业改革方向 - 建议以奇葩论文事件为契机,推动重建符合医疗行业规律的评价体系[1][4] - 改革应引导医务人员聚焦临床诊疗和患者照护,而非形式化论文产出[4] - 合理的晋升制度将自然消除论文造假需求,切断灰色产业链生存空间[4] 医护人员现状 - 临床工作者普遍对非必要的论文压力感到疲惫,影响工作积极性[3] - 繁琐的行政事务消耗医护人员精力,不利于队伍稳定性建设[3]
从“9.24”到“5.7”:A股会继续“牛”吗?
经济观察报· 2025-05-09 20:42
新闻发布会背景与对比 - 本次新闻发布会与2024年9月24日规格相同,均为"一行一局一会"一把手出席并公布金融支持政策,市场自然将两次发布会进行对比 [1][9] - 发布会旨在落实4月25日政治局会议"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精神,与去年四季度类似,预计后续财政、准财政、消费、供给侧等领域还有进一步政策空间 [2][12] 央行货币政策措施 - 央行宣布一揽子货币政策,包括降准0.5个百分点、降息0.1个百分点及下调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 [4] - "双降"措施是应对复杂局面的系统性政策布局,采用"总量宽松+定向滴灌"组合策略,推动实体融资成本下降并为市场注入确定性预期 [4] - 在美元走弱、人民币汇率连续升值背景下,国内货币政策空间打开,"双降"是对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综合评估,也标志着"适时降准降息"实质性落地 [4] 金融监管总局与证监会举措 - 金融监管总局和证监会发布与资本市场直接相关的举措,包括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支持中央汇金公司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及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7] - 政策组合拳利用逆周期资金形成预期锚并盘活顺周期资金,有助于强化政策效果和提升资本市场弹性 [7] - 多部门协同发力传递系统性维稳意图,重点化解房企融资风险,推动险资、养老金等长线资金入市,引导市场转向长期价值投资 [7] 政策对比与市场影响 - 相较于去年9月24日以资本市场注入资金为核心的政策,本次政策覆盖面扩展至房地产、消费、科技等实体与资本市场的系统性联动 [10] - "5.7"政策组合拳力度更大、覆盖面更广,包括降准50BP、降息10BP、结构性工具降息25BP及扩容1.1万亿元,而"9.24"仅为降准50BP和降息20BP [10] - "9.24"发布会后沪综指大幅上涨4.15%并连续5日拉升近千点,而"5.7"发布会当天仅收涨0.80%,差异源于"9.24"政策远超市场预期且当前A股估值处于低位 [11][12] 未来政策预期与市场展望 - 当前A股市场估值水平明显低于标普500等全球主要指数,叠加"细水长流"式政策,有望走出慢牛行情 [12] - 后续可能接棒财政、准财政等刺激需求政策,包括加快新增专项债、特别国债发行进度及动态调整债务高风险地区名单 [12] - 政策组合拳不仅是短期稳增长应急响应,更暗含中国经济从规模扩张向高质量转型的内在逻辑 [10]
工信部一月内三次出手汽车安全:涉电池、辅助驾驶、隐藏式门把手
经济观察报· 2025-05-09 20:42
4月16日,工信部发布通告,要求汽车企业充分开展"组合驾 驶辅助"测试验证,且不得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时隔不到一 个月,工信部再次出手,这一次重点整顿隐藏式车门把手乱 象。 作者: 王帅国 封图:图虫创意 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项目建议书中,工信部表示,近年来,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 快速发展,隐藏式车门把手凭借美观、科技感强等优势被广泛应用。市场上的车门把手产品呈现出 工作原理、形式多样化趋势,在市场应用过程中暴露出以下问题:强度不足、控制逻辑存在潜在安 全风险、识别操作难(隐蔽无标志)、断电失效、夹手等。 安全已经成为今年国内汽车行业的核心话题。继对动力电池安全性提出更高要求、对智能辅助驾驶 系统的夸张宣传进行整顿后,工信部再次出手汽车隐藏式门把手。5月8日,工信部公开征集对 《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下称《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 上述几起事故的共性原因包括:碰撞导致电路断电后,隐藏式门把手、电吸门等电子部件无法正常 工作,机械解锁装置缺失或位置隐蔽;高速碰撞中车身变形导致车门卡死,传统机械钥匙无法开 启;锂电池起火后释放有毒气体,火势蔓延速度极快,挤压逃生时间窗口; ...
“纸片茅台”价格暴涨10倍 停产的撕拉片是怎么火起来的?
经济观察报· 2025-05-09 19:13
撕拉片相纸价格暴涨 - 即时成像相纸价格从三四年前的每张近三十元涨至去年的近百元 近期暴涨至两三百元一张 [1] - 一盒10张装的相纸市场价已高达2000元 被消费者称为"纸片茅台" [1][2] - 撕拉片相纸价格从去年1200元/盒(10张)暴涨至近2000元/盒 [7] 撕拉片技术背景与市场现状 - 撕拉片是一种即时成像摄影方式 拍摄后相纸可直接拉出 几分钟完成显影成像 [2] - 撕拉片在数码相机冲击下被淘汰 宝丽来和富士曾推出相关产品 但已停止生产和销售 [2] - 市面上流通的撕拉片相机和相纸均为二手存货 无法保证100%成像成功率 [3][7] 撕拉片重新走红的原因 - 明星艺人在社交媒体分享撕拉片引发关注和热议 [2] - 相比高清摄像头 低像素设备因模糊面部瑕疵、制造朦胧氛围感而意外翻红 [3] - 摄影圈掀起追逐老古董风潮 包括撕拉片、拍立得、CCD相机、胶卷相机等 [3] 新型照相馆的兴起 - 市场上涌现出许多主打拍立得、CCD摄影的小型照相馆 不提供专业妆造和影棚服务 [4][8] - 客群主要为追求旅行纪念的游客和拍摄生日照、闺蜜照或情侣照的年轻群体 [8] - 五一假期期间 部分店铺单日拍摄量达到两三百张 [8] 撕拉片业务的挑战 - 撕拉片相纸价格过高 单张成本高达300元 照相馆暂停该项服务 [7] - 多数顾客更倾向15—20元/张的拍立得服务 高价撕拉片顾客占比很低 [8] - 店铺推出"数码仿撕拉片"平替方案 市场反响不错 [8] 行业竞争态势 - 新型照相馆复制不难 关键考验视频内容制作、线上运营能力和独特构图审美 [8] - 约80%—90%的顾客来自线上平台转化 客群以大学生为主 [8] - 行业已呈现非常激烈的竞争态势 部分门店投资额在10万元左右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