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环医药(00460)

搜索文档
48家港股公司回购 中国宏桥回购4796.84万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5-07 09:38
港股公司回购概况 - 5月6日共有48家香港上市公司进行股份回购,合计回购5631.96万股,金额达2.31亿港元 [1] - 中国宏桥以4796.84万港元回购344.20万股,年内累计回购金额21.22亿港元,回购价格区间13.780-14.100港元 [1][2] - 中远海控回购357.00万股,金额4292.39万港元,年内累计回购33.42亿港元,价格区间11.780-12.160港元 [1][2] - 时代电气回购98.10万股,金额3126.26万港元,年内累计回购10.79亿港元,价格区间31.400-32.000港元 [1][2] 回购金额与数量排名 - 按金额统计:中国宏桥(4796.84万港元)、中远海控(4292.39万港元)、时代电气(3126.26万港元)位列前三 [1][2] - 按数量统计:四环医药以2000.00万股居首,嬴集团(800.00万股)、中远海发(360.70万股)紧随其后 [1] 重点公司回购动态 - IMAX CHINA为年内首次回购,金额100.01万港元 [2] - 太古股份公司A回购33.50万股,金额2314.86万港元,年内累计回购15.49亿港元 [2] - 极兔速递-W回购163.00万股,金额1001.29万港元,年内累计回购1.78亿港元 [2] - 蒙牛乳业回购2.00万股,金额39.80万港元,年内累计回购6827.80万港元 [3] 其他公司回购数据 - 固生堂回购27.31万股,金额845.02万港元,年内累计回购4376.31万港元 [2] - 和铂医药-B回购40.00万股,金额345.81万港元,年内累计回购4963.35万港元 [2] - 上海石油化工股份回购260.00万股,金额306.20万港元,年内累计回购6631.07万港元 [2] - 周黑鸭回购114.00万股,金额291.78万港元,年内累计回购1.02亿港元 [2]
四环医药(00460.HK)连续5日回购,累计回购4141.50万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5-06 20:51
公司回购动态 - 5月6日以每股0.730港元至0.740港元回购2000.00万股 金额1468.40万港元 当日收盘价0.740港元平盘报收 全天成交额3706.56万港元 [2] - 自4月28日起连续5日回购 累计回购4141.50万股 总金额2925.43万港元 期间股价累计上涨12.12% [2] - 今年以来共进行9次回购 累计回购8641.50万股 总金额5587.13万港元 [3] 回购明细数据 - 2025年5月6日回购2000.00万股 价格区间0.730-0.740港元 金额1468.40万港元 [3] - 2025年5月2日回购268.20万股 价格0.710港元 金额190.42万港元 [3] - 2025年4月30日回购68.50万股 价格0.710港元 金额48.64万港元 [3] - 2025年4月29日回购187.40万股 价格0.690港元 金额129.31万港元 [3] - 2025年4月28日回购1617.40万股 价格区间0.660-0.680港元 金额1088.67万港元 [3] - 2025年4月16日回购1000.00万股 价格区间0.620-0.640港元 金额627.40万港元 [3] - 2025年4月9日回购1000.00万股 价格区间0.580-0.600港元 金额586.60万港元 [3] - 2025年4月7日回购1500.00万股 价格区间0.550-0.600港元 金额875.40万港元 [3] - 2025年2月11日回购1000.00万股 价格区间0.570-0.580港元 金额572.30万港元 [3]
四环医药(00460)4月30日和5月2日购回总共336.7万股公司股份
智通财经网· 2025-05-02 20:06
股份回购 - 公司于2025年4月30日和2025年5月2日以平均每股0.71港元的价格从市场购回总共336.7万股股份 [1] - 购回股份已付的总购买价(不包括佣金及其他开支)约239.06万港元 [1] - 购回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份(不包含库存股份)总数的约0.0364% [1] - 公司将购回股份持作库存股份,随后拟将该等库存股份用于其后出售或转让 [1] 业务发展 - 公司医美及创新药新业务取得多项积极的业务进展 [2] - 公司医美平台渼颜空间已发展成为国内领先的医美公司,拥有完整的研产销一体化平台 [2] - 医美平台佈局了超过60款的医美产品管线,覆盖爱美人士全生命周期需求 [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医美业务收入达约人民币7.44亿元,同比增长约65.4% [2] 研发进展 - 集团创新药研发进入中后期阶段 [2] - 2024年集团共有28个医美及医药新产品获批上市 [2] - 4个产品(6个适应症)进入研发关键节点 [2] - 预计该等药物上市后将会给集团的收入带来新的贡献 [2] 未来展望 - 公司预期将于其他业务板块寻求进一步业务进展 [2] - 集团相信这些发展都将给集团的收入及利润带来积极的贡献 [2] - 集团对公司的未来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2]
智通港股解盘 | 关税战后遗症袭来 泡泡玛特(09992)火爆凸显软实力提升
智通财经· 2025-04-28 21:06
市场表现与贸易影响 - 两地市场出现调整,港股微跌0.04%,量能锐减至1690亿[1] - 中国从美进口农产品数量锐减,巴西大豆船靠岸宁波舟山港同比增加48%,减载量增32%[1] - 美国零售业面临库存危机,高关税导致商家进货谨慎[1] 泡泡玛特海外扩张 - 泡泡玛特美国门店Labubu新款发售引发抢购,APP登顶美国App Store购物榜[2] - 美国市场毛利率超75%,零售价上涨20%可抵消100%关税涨幅[2] - 生产转移至越南(2024年占比10%),计划扩展至东南亚和墨西哥[2] 行业政策与银行股 - 资金抱团银行股,农业银行涨2.76%,青岛银行等小银行涨幅超5%[4] - 5年期与3年期利率倒挂,显示对未来利率走低预期[4] - 国家能源局支持民企投资能源领域,包括核电、水电、光热发电等项目[4] 风电与生物科技 - 金风科技一季度净利润5.68亿元,同比增长70.84%,海外订单占比14%[5] - 君实生物一季度营收5亿元,同比增长31.46%,净亏损收窄17%[6] 自动驾驶与港口交易 - 美国放宽自动驾驶汽车安全要求,耐世特获60亿美元订单,中国车企订单占比28%[6] - 李嘉诚出售非核心港口,巴拿马运河港口因涉及中国核心利益保留[7] 金融科技与AI算力 - 蚂蚁集团通过上海云进收购耀才证券,溢价17.6%,战略整合支付宝香港300万用户资源[8] - 腾讯向字节跳动购买20亿元GPU算力资源,字节跳动去年囤积约10万个GPU模组[9] 医美与创新药 - 四环医药"童颜针"获批,医美业务收入7.44亿元,同比增长65.4%[11][12] - 创新药收入5760万元,同比增长388.1%,多款新药进入商业化阶段[12]
四环医药(00460.HK):渼颜空间自主研发的童颜针获得国家药监局上市批准
格隆汇· 2025-04-27 18:38
公司动态 - 四环医药旗下渼颜空间自主研发的聚乳酸面部填充剂(童颜针)获中国国家药监局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用于纠正中重度鼻唇沟皱纹[1] - 该产品以左旋聚乳酸微球为核心成分,具有即时填充和长效再生双重效果,可完全被人体降解代谢[1] - 产品采用独特专利技术,微球形态规则、粒径分布均一,临床数据显示其安全性和疗效优于同类已上市产品[1] - 公司一个月内接连获得"少女针"和"童颜针"两款再生注射类产品认证,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持有这两大合规再生填充产品的企业[3] 产品技术 - 童颜针通过刺激自体胶原蛋白再生实现长效效果,注射后1年仍能维持疗效[1] - 产品具有稳定的生物降解特性,在体内最终代谢为水和二氧化碳[1] - 公司两款再生注射产品将形成协同效应,覆盖不同年龄层和消费场景需求[3] 市场规模 - 全球童颜针市场份额占比6%,位居第三[2] - 2024年全球童颜针市场规模预计14.88亿美元,2025年将达15.445亿美元,2033年预计增至20.815亿美元,2025-2033年CAGR为3.8%[2] - 中国童颜针市场规模从2021年1亿元快速增长至2024年超30亿元[2] - 中国医美再生注射剂市场预计2027年达115.2亿元,2021-2025年CAGR高达54.73%[2] 战略布局 - 双产品布局彰显公司研发-注册-商业化全链条运作能力[3] - 产品获批将推动公司医美板块进入规模化增长新阶段[3] - 该突破为公司后续产品管线开发、渠道整合及市场教育奠定战略基础[3]
四环医药(00460):惠升生物研发的达格列净片获国家药监局上市批准
智通财经网· 2025-04-23 20:48
公司研发进展 - 四环医药非全资附属公司惠升生物研发的达格列净片获国家药监局药品注册批件 用于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 视同通过仿制药品质和疗效一致性评价 [1] - 达格列净片为全球首款获批上市的SGLT-2抑制剂 具有心血管和肾脏保护等多重获益 系国家医保产品及国家基本药物 [1] - 该产品是惠升生物获批的第三个SGLT-2抑制剂类药物 前两个为脯氨酸加格列净片(1类创新药)和恩格列净片 [2] 糖尿病市场规模 - 2021年全球成年糖尿病患者达5.37亿人 患病率10.5% 其中中国患者1.41亿人 占全球总数26.2% [2] - 2024年前三季度SGLT-2抑制剂在中国大陆销售额接近80亿元 其中达格列净销售额约70亿元 [2] - 达格列净目前保持20%-30%年度增长率 [2] 产品战略意义 - 达格列净片获批进一步完善集团在糖尿病治疗领域的产品布局 [2] - 产品可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更优治疗选择 帮助实现更好的血糖管理并降低并发症风险 [2] - 产品将提升患者生活品质和长期预后 造福糖尿病患者群体 [2]
四环医药三年亏近22亿:仿制药拖累营收、创新药拖累利润 医美业务竞争加剧能成扭亏抓手吗?
新浪证券· 2025-04-21 17:12
核心观点 - 四环医药2024年延续亏损且亏损扩大 营收同比微增2.2%至19.01亿元 归母净利润亏损2.17亿元 亏损同比扩大301.1%[1][2] - 公司面临仿制药业务拖累营收、创新药业务拖累利润的双重压力 医美业务虽增长但占比低且面临竞争加剧挑战[1][2][10] - 少女针获批及轩竹生物港股IPO可能成为未来业绩变量 但短期扭亏难度较大[5][11]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9.01亿元 同比增长2.2%[1][2] - 归母净利润亏损2.17亿元 亏损同比扩大301.1%[1][2] - 连续三年亏损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亏损19.15亿元、0.54亿元、2.17亿元 三年累计亏损近22亿元[1][2] - 研发开支从2023年5.78亿元缩减至2024年4.74亿元[8] - 销售成本6.59亿元 同比增长16.7% 主要因医美业务销售增长所致[11] 业务分部表现 - 仿制药分部收益10.99亿元 同比下降21.4% 占比58% 受集采和重点监控目录影响导致价格和销量下降[2] - 医美分部收益7.44亿元 同比增长65.4% 占比39%[2] - 创新药及其他药品收益0.58亿元 同比上升388.1% 占比3%[2][8] - 创新药分部亏损约9.48亿元[3] 医美业务发展 - 代理产品乐提葆肉毒素2021年上市后曾带动医美业务快速增长 2021年医美业务营收3.99亿元 同比增长1383.3%[10] - 2024年9月复星医药肉毒素产品获批 成为国内第六款肉毒素产品 竞争加剧[10] - 2025年4月少女针(注射用聚己内酯微球面部填充剂)获批 为国内第三款少女针[1][11] - 医美业务销售成本增长16.7%[11] 创新药业务与轩竹生物 - 轩竹生物2024年实现首款商业化药物安奈拉唑钠肠溶片[6] - 轩竹生物2022-2024年上半年分别亏损5.12亿元、3.01亿元和1.11亿元[8] - 研发人员从2022年9月338人减少至2024年6月119人 降幅65%[8] - 安奈拉唑钠面临PPI市场规模收缩挑战 中国口服PPI市场规模从2019年140亿元下降至2022年106亿元 2024年预计仅103亿元[6] - PPI市场竞争激烈 五款仿制药全部纳入集采 创新药艾普拉唑面临仿制药竞争[8] - 轩竹生物2024年5月主动撤回科创板IPO 同年12月递表港股[5] 研发管线布局 - 轩竹生物研发管线涵盖消化、肿瘤、NASH等多个治疗领域[7] - 主要在研产品包括安奈拉唑钠(已上市)、哌罗替尼(CDK4/6)、XZP-3621(ALK)、KM602(CD80融合蛋白)、KM501(HER2 ADC)等[7] - 部分资产已对外授权 如复建那非(PDE-5抑制剂)授权至欧美日韩等地区[7]
四环医药(00460):创新药吡洛西利联合氟维司群治疗HR+/HER2-晚期乳腺癌临床III期期中分析结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学术期刊发表
智通财经网· 2025-04-10 12:51
核心观点 - 四环医药非全资附属公司轩竹生物研发的创新药吡洛西利联合氟维司群治疗HR+/HER2-晚期乳腺癌临床III期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期中分析结果刊登于《Nature Communications》[1] - 吡洛西利联合治疗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达12.94个月 显著优于对照组7.29个月 客观缓解率达39.7%[2] - 研究成果巩固了吡洛西利在CDK4/6抑制剂中的Best in Class地位 体现公司创新研发实力[2] 临床试验设计 - 研究为随机双盲III期试验 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徐兵河院士牵头[1] - 针对中国乳腺癌患者特点:诊断年龄小、分期晚、Luminal B型比例高、晚期化疗应用多、复发风险大[1] - 从国内64个中心招募305例经内分泌治疗后进展的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1] - 患者中位年龄55岁 37.0%绝经前 68.2%有内脏转移 25.6%原发耐药 23.9%晚期接受过化疗 91.5%在治疗期病情进展[1] 治疗效果 - 中位随访8.7个月时 联合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达12.94个月 显著优于氟维司群单药组7.29个月[2] - 各亚组患者均有无进展生存期获益 特别是内分泌原发耐药、单纯骨转移、肝转移患者风险降低明显[2] - 联合组客观缓解率为39.7% 能使肿瘤缩小并缓解症状[2] 研发地位与意义 - 吡洛西利面对更复杂人群和更难治疾病仍获得突出生存数据[2] - 在单药后线治疗数据全球领先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其在CDK4/6抑制剂中的Best in Class地位[2] - 研究成果为全球乳腺癌患者提供更有效治疗方案[2]
四环医药(00460):渼颜空间自主研发的注射用聚己内酯微球面部填充剂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
智通财经网· 2025-04-02 19:06
公司产品获批与特点 - 四环医药旗下渼颜空间自主研发的注射用聚己内酯微球面部填充剂(少女针)正式获得中国国家药监局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1] - 该产品为再生注射材料 通过聚己内酯凝胶载体实现即时填充效果 聚己内酯微球可刺激组织产生长期作用 效果持续1年以上 [1] - 产品适用于鼻唇沟皮下层注射 用于纠正中至重度鼻唇沟皱纹 采用预灌封注射器设计便于使用 [1] 市场竞争地位与战略意义 - 少女针填补公司再生材料III类医疗器械空白 成为国内上市前三款产品之一 且为第二款国产自主研发少女针 [2] - 该获批是四环医药"医美+创新药"战略的重要里程碑 [2] - 公司再生材料管线还包括聚乳酸面部填充剂(童颜针)、PHA填充剂、羟基磷酸钙微球填充剂、丝素蛋白填充剂及液态再生材料等多款产品 [3] 行业市场数据与增长前景 - 2023年中国注射用再生材料市场规模达30亿元人民币(出厂价口径) 占医美注射材料市场11%份额 [2] - 再生材料市场增长迅猛 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升至72亿元人民币 市场份额提升至16% [2] - 少女针系列产品2023年在国内销售额同比增长超50% 因效果自然和维持时间长等优势成为最先进医美注射材料之一 [2] 公司发展前景与行业趋势 - 医美行业进入蓬勃发展黄金期 再生材料市场需求持续攀升 [3] - 公司凭借研发底蕴与市场运营能力 有望在再生材料市场成为龙头企业 [3] - 产品获批推动公司医美领域战略布局 丰富产品线并提升市场领航潜力 [3]
四环医药(00460.HK)4月2日收盘上涨8.2%,成交5137.72万港元
搜狐财经· 2025-04-02 16:33
股价表现 - 4月2日股价收报0.66港元/股,单日上涨8.2%,成交量8070.56万股,成交额5137.72万港元,振幅9.84% [1] - 最近一个月累计涨幅3.39%,但年初至今累计跌幅7.58%,显著跑输恒生指数同期15.69%的涨幅 [2] 财务数据 - 2024年营业总收入19.0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8% [2] - 归母净利润亏损2.17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减少301.1% [2][4] - 毛利率保持65.32%,资产负债率为53% [2] 行业估值对比 - 药品及生物科技行业市盈率(TTM)平均值为12.42倍,行业中值为4.93倍 [3] - 公司市盈率为-24.25倍,在行业中排名第95位,显著低于同业可比公司:其他精优药业(0.68倍)、金斯瑞生物科技(1.2倍)、百信国际(1.49倍)、东瑞制药(3倍)、帝王国际投资(3.98倍) [3] 公司背景 - 成立于2001年,是中国处方药市场领先的制药企业,自2007年起持续保持全国最大心脑血管处方药物供应商地位 [3] - 核心竞争力包括独特的销售模式、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多元化的产品组合以及雄厚的研发能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