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集团股份(00489)

搜索文档
东风集团股份(00489.HK):本公司2025年1-6月累计汽车销量为823,911辆,同比下降约14.7%。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为204,383辆,同比增长约33.0%。
快讯· 2025-07-07 18:39
销量表现 - 2025年1-6月累计汽车销量823,911辆 同比下降14 7% [1] - 新能源汽车销量204,383辆 同比增长33 0% [1] 业务结构 - 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24 8%(204,383/823,911) 较上年同期显著提升 [1] - 传统燃油车销量619,528辆(823,911-204,383) 同比降幅大于整体水平 [1]
汽车周报:反内卷需要新卖点,关注智驾强标的影响-20250706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06 19: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车市处于第三和第四消费时代之间,家庭和悦己并存,中大型SUV和个性化产品扩容,消费潜力大,需优秀供给激发,如Yu7、尊界S800和理想i8/i6等产品 [4] - 维持关注中高端市场和强α企业表现,包括理想、江淮、小米和赛力斯及对应供应链企业,同时关注央国企改革中上汽的尚界 [4] - 基于科技和国央企改革两条主线给出投资分析意见,推荐比亚迪、吉利、小鹏等主机厂,以及科博达、德赛西威等企业 [4] 本周事件 小鹏G7 - 起售价19.58万元略超预期,定位中型SUV,对标Model Y,续航602/702km的Max版定价19.58/20.58万元,702km续航Ultra版定价22.58万元 [5] - 首发搭载3颗自研图灵AI芯片,算力大幅提升成本不增反降,有效算力2200+TOPS,是其他旗舰的3 - 28倍,将智驾从L2推向L3级别,兼顾安全性 [5] - 开启智驾新时代,明晰Robotaxi商业化路径,后续新P7及增程车型将满足更多需求,机器人和飞行汽车2026年将大规模量产 [6] 比亚迪巴西工厂 - 7月1日首车下线,首款车型为Dolphin Mini(海鸥),从动工到下线仅15个月,总投资约55亿雷亚尔(约合72亿元人民币),首期年产能15万辆,未来扩产至30万辆,有望创造2万个就业岗位 [8] - 已确认后续投产宋Pro及BYD King等车型,2025年前5个月在巴西市场份额达9.7%,跻身当地零售销量前四,Dolphin Mini性价比和竞争力突出 [9] - 通过本地化生产、建设充电站及开发乙醇混动车型强化新能源生态,有望成为区域枢纽带动南美市场发展,为中国汽车产业国际化树立范式 [9] 本周行情回顾 板块涨跌幅情况 - 本周汽车行业指数收6947.88点,全周上升0.10%,沪深300指数收报3982.20点,全周上升1.54%,汽车行业指数涨幅低于沪深300指数,周涨幅在申万宏源一级行业中位列第25位,较上周下降6位 [11] - 汽车市盈率为25.95,在申万一级行业中位列第17,处于中等水平 [14] 个股涨跌幅情况 - 本周行业个股上涨123个,下跌159个,涨幅最大的是涛涛车业、湖南天雁、正裕工业,分别上涨29.8%、21.0%、18.3%,跌幅最大的是海泰科、浙江黎明、捷众科技,分别跌幅-13.3%、-8.9%、-8.6% [15] 市场重点指标 - 下周盛帮股份一家公司存在解禁,解禁数量99万股,解禁占总股本比1.93% [19] - 汽车重点标的前十大股东股权质押风险较低,部分企业如上汽集团、比亚迪、长城汽车及部分零部件企业存在一定比例股权质押 [20] 本周重要信息回顾 行业新闻 - 黑芝麻智能与文心大模型开展技术合作,打造车端推理引擎,实现大模型在辅助驾驶、智能座舱等场景的高效部署 [24] - 上汽与OPPO在车机互融领域合作,MG与OPPO智行发布最新成果 [25] - 宁德时代称未来20年内全球50%新电池生产将告别矿产开采,带动能源体系转型 [27] - 多款新车上市或预售,如2026款MG Cyberster、新款标致408X、小米YU7、奥迪A5L Sportback等 [28][30][31] 销量、库存、价格信息 - 6月1 - 30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203.2万辆,同比增长15%,较上月增长5%,今年以来累计零售1084.9万辆,同比增长10% [55] - 6月1 - 30日,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247.3万辆,同比增长14%,较上月增长7%,今年以来累计批发1326.3万辆,同比增长12% [60] - 2025年6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6.6%,同比下降5.7个百分点,环比上升3.9个百分点,位于荣枯线之上,行业景气度下降 [64] 原材料成本、海运价格、汇率跟踪 - 最近一周传统原材料价格指数和新能源原材料价格指数上升,传统车大宗原材料中钢材、铝材等价格有不同变化,电池原材料中镍、钴、碳酸锂价格上升 [66] - 最近一周/最近一个月,传统车原材料价格指数分别+1.1%/+3.2%,新能源车原材料价格指数分别+1.3%/+2.1% [66] - 海运成本本周稍有上涨,截至7月4日,FDI指数收报1003.03点,较6月27日+2.8%,较上月-6.3%,较2024年末+27.5% [76] - 汇率方面,本周美元贬值、欧元升值,月度来看也是如此,截至7月4日,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环比-0.13%,欧元兑人民币中间价环比+0.55% [78] 公司信息 公司公告回顾 - 涛涛车业子公司收到387万元政府补助,占2024年经审计净利润的31.52% [80] - 合力科技收到200万元政府补助,占2024年度经审计净利润绝对值的17.79% [81] - 千里科技拟出售子公司黑芝麻智能全部165万股股票 [82] - 开特股份获得1.62亿元政府补助,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利润的403.80% [83] - 多家公司有减持计划,如隆鑫通用、中马传动、无锡振华等公司股东或高管减持股份 [85][86][87] - 北汽蓝谷本月销量11991辆,同比增加25.3%,本年累计67152辆,同比增加139.7% [89] - 东风股份收到1000万元政府补助,占2024年度经审计净利润的34.29% [90] - 英搏尔转让珠海鼎元新能源汽车电气研究院100%股权,作价2.389亿元 [90] - 华安鑫创获国内头部eVTOL主机厂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智能座舱多媒体显示系统项目定点 [91] - 长华集团获国内新能源车企定点开发项目,预计生命周期总销售金额约9.7亿元 [92] - 威唐工业控股股东计划减持不超过170万股 [92] - 金龙汽车持股5%以上股东拟减持不超过总股本1%的股份 [94] - 精锻科技提前赎回“精锻转债”,赎回价格100.45元/张 [94] - 中策橡胶预计2025年半年度营业收入210 - 223亿元,同比增长13.40% - 20.42% [94] - 阿尔特控股股东办理部分股份解除质押及质押业务,解除质押数量10259300股 [94]
东风与日产新设合资公司,特斯拉二季度交付量不及去年同期 | 汽车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4 06:20
宁德时代新公司涉整车销售业务 - 宁德时代间接全资控股的时代电服(宁德)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经营范围涵盖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运营及新能源汽车电附件销售 [1] - 新公司成立显示宁德时代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战略扩展 可能提升市场综合竞争力并巩固行业领导地位 [1] 东风与日产新设合资公司 - 东风汽车与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成立新合资公司 注册资本10亿元 日产出资60% 东风出资40% 合资期限28年 [2] - 新公司专注汽车出口业务 体现双方对海外市场潜力的重视 旨在应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并为日产寻求业绩改善机会 [2] - 合作有助于提升两家公司国际市场份额 可能为汽车行业国际化进程注入新活力 [2] 特斯拉二季度交付量不及去年同期 - 特斯拉第二季度交付量384122辆 同比下降13.5% 连续两个季度下滑 但高于市场悲观预测 [3] - 公布数据后股价当日涨近5% 市值一夜增加481亿美元(约3450亿元人民币) 但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下跌26% [3] - 长期趋势显示特斯拉面临销量和市场份额压力 但中国市场近期略有恢复迹象 [3] 腾势汽车管理层岗位调整 - 比亚迪实施高管轮岗 原腾势销售事业部总经理赵长江与腾势方程豹直营事业部总经理李慧完成岗位对调 [4] - 调整旨在通过多元化管理经验赋能不同业务板块 强化组织活力 体现新能源多品牌战略进入精细化运营阶段 [4] - 岗位对调将腾势高端运营经验与方程豹直营体系能力交叉赋能 有利于方程豹品牌渠道建设和服务标准提升 [4]
东风与日产再设合资公司
第一财经· 2025-07-02 23:26
合资公司成立 - 东风汽车与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成立新合资公司 注册资本10亿元 其中日产出资60% 东风出资40% 合资期限28年 [1] - 新公司主要业务为汽车及零部件出口 旨在整合双方财务资源和供应链能力 [1] - 这是双方继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易捷特新能源后的第三次合资合作 [1] 海外市场战略 -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2023年启动"启DNA+"战略 计划2025年起出口10万辆汽车 含四款日产品牌新能源车 [1] - 日产中国总裁透露 新车型N7和Frontier Pro PHEV开发时已兼顾国内外需求 计划一年内启动海外销售 [2] - 合资品牌如悦达起亚、长安马自达2024年通过出口实现销量增长 显示行业出海趋势 [2] 日产经营现状 - 日产2024财年净亏损6709亿日元 较2023财年盈利4266亿日元大幅恶化 [2] - 中国市场销量从2021年113万辆骤降至2024年69万辆 [2] - 计划2027年夏季将新能源车型从8款增至10款 但当前N7车型面临交付周期长和产能爬坡问题 [2] 行业竞争态势 -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白热化 推动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加速开拓海外市场 [2]
东风与日产再设合资公司,向海外要增量
第一财经· 2025-07-02 21:48
合资公司成立 - 东风汽车与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成立新合资公司 注册资本10亿元 其中日产出资60% 东风汽车出资40% 合资期限28年 [1] - 新合资公司主要业务为向海外市场出口汽车、零部件及配件 旨在发挥双方财务资源及供应链能力 [1] - 这是双方第三次合资合作 此前已成立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和易捷特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1] 出口战略规划 -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2023年宣布"启DNA+"战略 计划从2025年开始出口 目标销量10万辆 包含四款日产品牌新能源车 [1] - 日产计划在2027年夏季前将新能源车型从8款增至10款 东风日产纯电车型N7已上市 但面临交付周期长和产能爬坡问题 [2] - 日产两款新车东风日产N7和郑州日产Frontier Pro PHEV将在一年内启动海外销售 依托全球经销商网络制定差异化策略 [2] 行业趋势 -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 国内存量市场进入红海 促使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纷纷寻求海外商机 [2] - 合资品牌中悦达起亚、长安马自达等车企2023年通过出口业务获得良好销量增长 [2] 公司业绩 - 日产汽车2024财年净亏损6709亿日元 较2023财年盈利4266亿日元由盈转亏 [2] - 日产在中国市场年销量从2021年超113万辆下降至2024年69万辆 [2]
日产将从中国出口整车,与东风成立合资公司
日经中文网· 2025-07-02 10:51
日产在华业务调整 - 日产4月下旬在中国推出新款纯电动轿车"N7"并计划出口 [1] - 公司5月中旬公布重建计划 重点发展从中国出口汽车业务 [1] - 2024年在中国市场新车销量同比减少12% 因与比亚迪等本土企业竞争加剧 [2] - 2024年6月关闭江苏常州工厂 通过扩大出口维持生产规模 [2] 合资公司成立 - 日产中国投资(NCIC)与东风汽车集团成立新合资公司 注册资本10亿元 [1] - NCIC持股60% 东风汽车集团持股40% 合资期限28年 [1] - 新公司将负责整车及零部件出口业务 整合双方财务资源与供应链能力 [1] 东风汽车海外战略 - 东风旗下新能源品牌"岚图"计划2030年前进入60个国家 [1] - 集团与日产合作强化汽车出口业务 发挥中国制造优势 [1] 行业动态 - 中国电动车市场竞争加剧 导致外资品牌销量下滑 [2] - 跨国车企转向利用中国产能进行全球化出口 [1][2]
东风集团股份(00489.HK):自主乘用车放量与商用车复苏共振驱动新拐点
格隆汇· 2025-07-01 08:26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前身成立于1969年,早年通过与雪铁龙、日产、本田等外资车企成立合资品牌实现利润快速提升[1] - 2007年起开始布局自主乘用车,2020年后推出岚图梦想家、FREE等高端车型,并布局纳米品牌[1] - 2020年以来合资销量下滑,利润来源逐步从合资转向自主乘用车,2024年乘用车毛利率提升至12 9%[1] 品牌格局演变 - 合资品牌曾为公司主要收入和利润来源,但2020年后因电动化滞后与产品更新缓慢导致销量与盈利承压[2] - 自主品牌形成"奕派""纳米""岚图""猛士"四大品牌协同格局,覆盖A00至中大型新能源SUV全价格带[2] - 岚图与猛士定位中大型新能源MPV与硬派越野纯电市场,展现更强盈利能力和品牌溢价潜力[2] 商用车业务展望 - 商用车板块涵盖重卡、轻卡与轻客三大品类,包括东风天龙、凯普特、多利卡等核心品牌[2] - 受益于2025年以旧换新政策及基建回暖,商用车市场有望扩容至400万辆[2] - 公司凭借产品与产能优势有望稳固份额并实现扭亏[2] 盈利与估值分析 - 选取比亚迪股份、长城汽车、吉利汽车作为可比公司,2025-2027年平均PB为2 66/2 19/1 80x[2] - 给予公司2025年0 25xPB估值,较目前有45%涨幅空间[3]
东风集团股份(00489):自主乘用车放量与商用车复苏共振驱动新拐点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29 17:0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2][10][15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持续布局自主乘用车,逐步降低合资依赖度,自主乘用车崛起平滑商用车周期,合资品牌经历动荡,自主品牌发展向好,商用车布局全面有望进入温和复苏阶段,预计后续盈利将快速回升,给予2025年0.25xPB,较目前仍有45%涨幅空间 [5][6][7][10][15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持续布局自主乘用车,逐步降低合资依赖度 - 早年拥抱合资,近年体系改革聚焦自主乘用车:公司前身成立于1969年,历经重组与合资,2005年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实控人为国务院国资委,旗下子公司覆盖全业务链条,2023年完成高层换帅,深化改革 [18][20][24] - 自主乘用车崛起,平滑商用车周期: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达1062亿元,乘用车板块快速崛起,收入从2019年的264亿元提升至2024年的521亿元,占比从26.09%提升到49.08%,归母净利润2024年回升至0.58亿元,2024年毛利率回升至12.79%,费用率问题突出 [27][30][33] 合资品牌经历动荡,自主品牌柳暗花明 - 早期依靠合资实现可观收入&利润:90年代起与多个外资车企合作,2003年深度绑定日产与本田,产品覆盖主流细分市场,合资品牌长期占东风销量80%以上,2019 - 2022年归母净利润主要由合资乘用车品牌贡献,2023年受价格战影响投资收益大幅下滑 [36][40][42][53] - 加速布局自主乘用车,岚图为首快速贡献盈利:公司自主乘用车历经三阶段发展,形成“奕派”“纳米”“岚图”“猛士”四大品牌矩阵,2023 - 2024年销量增长,2024年自主乘用车毛利率提升至12.9%,预计后续利润提升空间大 [63][66][69][83] - 高端化路线盈利性值得重视:岚图及猛士定位中高端盈利性更佳,2024年岚图销量崛起,在智能化、驾乘体验等方面有优势,猛士聚焦硬派越野细分市场,产品力强劲,预计后续市场份额有望增长 [87][90][97] 商用车布局全面,有望进入温和复苏阶段 - 重卡、轻卡、轻客均有布局,产品众多:公司商用车业务在重卡、轻卡、轻客均有布局,2024年整体销量跑赢大势,重卡、轻卡、轻客分别销售14.48、18.12、1.69万辆,各细分市场有不同发展情况 [101][105][120] - 以旧换新驱动下,商用车开启温和复苏:以旧换新政策助推需求修复,商用车板块逐步走出低谷,2025年政策更早推出、优惠力度加大,预计全年有望实现温和复苏,中汽协预测2025年整体商用车市场有望达400万辆 [131][132][139] 盈利预测及估值 - 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自主乘用车/商用车分别有望实现销量59.5/36.5、77.08/42.00、84.58/46.00万辆,对应收入分别为786/488、971/563、1096/616亿元,毛利率分别为14.50%、14.16%、14.37%,销售费用率分别为8.08%、7.20%、7.00%,管理费用率分别为5.21%、4.74%、4.4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24、32亿元 [11][144][149] - 估值:选取PB作为可比公司估值指标,可比公司2025 - 2027年平均PB为2.66/2.19/1.80x,给予公司2025年0.25xPB,较目前仍有45%涨幅空间,给予买入评级 [7][10][151]
300489,突然终止!
搜狐财经· 2025-06-28 13:24
并购终止事件 - 光智科技终止收购先导电科100%股份,因部分商业条款未达成一致意见 [1][16] - 该交易原计划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完成,构成关联交易 [13] - 交易历时8个月后终止,公司承诺一个月内不再筹划重大资产重组 [21] 交易背景与市场反应 - 该交易被称为"蛇吞象"式并购,光智科技市值仅30多亿元而标的估值达200亿元 [13] - 重组计划公布后公司股价累计涨幅超100%,最高达115.55元/股 [17][18] - 投资者高度关注该重组,在互动平台提问量占比达50% [4][5] 公司业务与财务表现 - 光智科技主营红外材料全产业链,产品应用于安防、车载、航空航天等领域 [11] - 2024年营收14.55亿元同比增43.82%,但扣非净利润连续3年为负值 [20][2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从2023年的4114万元转为-1.59亿元 [21] 并购战略意图 - 公司希望通过收购实现主营业务升级,整合稀散金属产业链 [11][21] - 标的公司先导电科专注溅射靶材和蒸发材料,产品应用于半导体、光伏等领域 [11] - 双方业务均沿"高纯稀散元素—化合物材料—精密器件"产业链布局 [11] 交易进程关键节点 - 2024年9月30日宣布收购计划,10月13日披露重组预案 [13] - 2025年4月11日因审计评估未完成延期披露重组报告 [13] - 6月12日公告称交易正常推进,但6月27日突然宣布终止 [14][16]
长安汽车集团更名后,东风也有新动作:成立新公司!
南方都市报· 2025-06-27 10:51
公司动态 - 东风汽车集团成立奕派汽车科技公司,旨在整合商企、研发、生产、供应链、销售及服务等全价值链资源,推动自主乘用车事业发展 [2] - 新公司将依托东风汽车的品牌实力、技术积累和产业链布局,推进品牌、渠道优化,以用户为中心提供更优质产品和服务 [3] - 东风汽车集团1-5月整体销量67.28万辆,同比下降17.1%,但新能源汽车销量16.05万辆,同比增长34.4% [4] - 东风乘用车公司累计销量81,373辆,同比增长18.5%,新能源板块如岚图、东风风神PHEV增速显著 [4] 行业趋势 - 中国汽车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资源整合与战略聚焦成为行业共识 [2] - 车企通过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电动化、全球化等核心战略方向,深度整合内外部资源 [2] - 行业通过成立独立运营实体或重塑品牌,加速技术落地、强化成本与供应链掌控力、提升品牌溢价 [2] 重组与更名 - 东风公司与长安汽车重组出现重大变化,东风公司暂不涉及相关资产和业务重组 [3] -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更名为辰致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已完成工商变更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