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01211)

搜索文档
车企集中发布八月“成绩单” 新能源车销量保持增势
证券时报· 2025-09-02 02:41
行业整体表现 - 8月车市整体保持平稳 汛期高温多雨对消费形成短暂压制但通过开学季购车刚需释放 "818购车节"促销活动及多地车展启动对终端销量形成拉动[3] - 9月将进入"金九银十"传统旺季 叠加国补资金全面落地及上海安徽成都等地加码地方性购车补贴 消费者观望情绪有望缓解 预计9月市场表现将优于8月 乘用车终端零售有望实现环比增长[3] 比亚迪 - 8月新能源汽车销量37.36万辆 与上年同期37.31万辆基本持平[1] - 1-8月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286.4万辆 同比增长23%[1] - 2025年8月出口新能源汽车8.08万辆[1] 长城汽车 - 8月汽车销量11.56万辆 同比增长22.33% 其中新能源车销量3.75万辆[1] - 1-8月总销售78.97万辆 同比增长5.94%[1] 鸿蒙智行 - 8月交付新车4.46万辆 全系累计交付突破90万辆 创新势力品牌达成速度纪录[1] - 8月成交均价38万元 实现量价齐飞[1] - 已形成"五界十车"产品矩阵 覆盖多元用户需求 随着多款新车发布即将迈向百万销量里程碑[1] 上汽集团 - 8月整车产量37.69万辆 同比增长44.05% 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14.05万辆 同比增长60.08%[2] - 8月整车销量36.34万辆 同比增长41.04% 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12.98万辆 同比增长49.89%[2] - 与华为联合打造"尚界"智能汽车品牌 首款车型尚界H5将于9月23日发布[2] 其他车企 - 阿维塔8月销量1.06万辆 同比增长185%[2] - 广汽埃安8月销量2.70万辆[2] - 北汽蓝谷子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车8月销量1.35万辆 同比增长3.47%[2] 新势力车企 - 小米汽车8月交付量持续超过3万辆[3] - 蔚来8月交付新车3.13万辆 同比增长55.2% 创历史新高[3] - 理想汽车8月交付新车2.85万辆 历史累计交付量达139.71万辆[3] - 小鹏汽车8月交付智能电动汽车3.77万辆 同比增长169% 环比增长3% 创单月交付新纪录 1-8月累计交付27.16万辆 同比增长252%[3] - 零跑汽车8月全系交付5.71万辆 同比增长超88% 月销量再创新高 1-8月累计交付32.89万辆 同比增长136.4%[3]
8月新能源车销量:比亚迪37.4万,小鹏增长169%,蔚来超过理想
DT新材料· 2025-09-02 00:03
汽车行业8月销量表现 - 比亚迪8月销量373,626辆,同比增长0.1%,环比增长8.5%,1-8月累计销量286.4万辆,同比增长23% [2][3] - 上汽集团8月销量36.34万辆,同比增长41.04%,新能源车和出口业务表现突出 [3] - 吉利汽车8月销量25.02万辆,同比增长38%,连续12个月单月销量突破20万辆,新能源领域纯电同比增长98%,插混同比增长90% [4] 新势力车企交付情况 - 零跑汽车8月交付57,066辆,同比增长88%,连续多月突破5万辆,新车型B10推动增长,出口销量居新势力前列 [4] - 小鹏汽车8月交付37,709辆,同比增长169%,连续10个月交付超3万辆,1-8月累计交付271,615辆,同比增长251.79%,G7累计交付超万辆,MONA M03交付超15,000辆 [4] - 蔚来8月交付31,305辆,同比增长55.2%,乐道品牌L90首月交付破万 [5] - 小米汽车8月交付超30,000辆,门店扩张加速 [6] - 奕派科技8月交付29,118辆,同比增长62.39%,整合三大品牌后增长显著 [7] 部分车企销量分化 - 理想汽车8月交付28,529辆,同比下滑40.7%,但Mega车型月交付突破3,000辆,高端MPV市场表现稳定 [8] - 广汽埃安8月全球销量27,044辆,同比下降23.5%,环比增长1.8%,1-8月累计销售205,865辆,同比下降17% [9] - 极氪汽车8月交付17,626辆,同比下降2.2%,环比增长3.8%,1-8月累计交付125,343辆,同比增长3.1% [10] - 岚图汽车8月交付13,505辆,同比增长119%,连续6个月销量破万,与华为合作后竞争力提升 [11] - 阿维塔8月销量10,565辆,同比增长185%,环比增长5%,1-8月累计销售79,711辆,同比增长119% [12] - 智己汽车8月交付6,108辆,较上月下降13.1%,1-8月累计交付39,186辆,同比下降40.1% [13] 新能源汽车材料论坛议程 - 岚图汽车分享创新轻量化材料应用案例 [17] - 浙江道默工程材料介绍Technyl®高性能解决方案 [17] - 宁波博雅聚力新材料探讨聚酰亚胺在三电系统中的应用 [17] - 延锋国际分析汽车内饰非金属材料新技术动态 [17] - 丰汇新材料介绍PA12汇流排绝缘层材料高压轻量化解决方案 [17] - 宝理工程塑料讨论LCP材料研究进展及应用 [17] - 中通客车分享高端大巴内饰材料发展趋势 [17] 高分子产业年会活动安排 - 9月10日下午举行高分子产业发展闭门会议暨项目路演 [21] - 9月11日上午举办高分子产业年会全体大会及"新塑奖"评选颁奖盛典 [21] - 9月11日下午同步举行工程塑料产业创新大会、具身机器人材料论坛、AI赋能高分子材料开发专场 [21] - 9月12日全天举办高分子电磁复合材料论坛、新能源汽车创新材料论坛、航空航天与低空经济材料论坛 [21] - 会议设置科研成果展示、产品设备展区及"新塑奖"获奖企业专区 [21] 终端用户及合作单位 - 终端用户覆盖eVTOL、无人机、大飞机、人形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汽车主机厂、3C电子、家电、光伏新能源等领域 [30] - 主办单位为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协办单位为舟山市投资促进中心,支持单位包括中国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安徽省复合材料工业协会等 [31] - 大会主席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蹇锡高担任 [31]
港股通净买入119.42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02 00:02
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9月1日上涨2.15%至25617.42点 [1] - 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119.42亿港元 [1] - 港股通合计成交金额2005.89亿港元 [1] 资金流向 - 沪市港股通成交1186.31亿港元 净买入56.59亿港元 [1] - 深市港股通成交819.58亿港元 净买入62.83亿港元 [1] - 阿里巴巴-W获沪股通净买入8.51亿港元 深股通净买入40.69亿港元 [1][2] 个股交易活跃度 - 阿里巴巴-W合计成交283.04亿港元(沪市160.34亿+深市122.70亿) [1][2] - 中芯国际合计成交106.07亿港元(沪市63.36亿+深市42.71亿) [1][2] - 华虹半导体合计成交60.07亿港元(沪市40.42亿+深市19.66亿) [1][2] 重点公司价格变动 - 阿里巴巴-W股价大涨18.50% [1][2] - 中芯国际上涨4.86% [2] - 泡泡玛特下跌4.34% [2] - 美图公司大跌13.87% [2] - 比亚迪股份下跌5.24% [2] 资金偏好分化 - 科技股出现分化:阿里巴巴获大幅净买入 小米集团遭净卖出8.40亿港元 [1][2] - 半导体板块资金流向不一:中芯国际沪股通净买入6.32亿 深股通净卖出5.33亿 [2] - 消费类股票承压:泡泡玛特遭净卖出9.12亿港元(沪市1.90亿+深市7.22亿) [2]
港股通9月1日成交活跃股名单
证券时报网· 2025-09-02 00:00
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向 - 恒生指数9月1日单日上涨2.15% [1] - 南向资金全天成交总额2005.89亿港元 其中买入1062.66亿港元 卖出943.23亿港元 实现净买入119.42亿港元 [1] - 港股通(深)净买入62.83亿港元 港股通(沪)净买入56.59亿港元 [1] 个股成交活跃度 - 阿里巴巴-W以283.04亿港元成交额居首 中芯国际以106.07亿港元次之 美团-W以60.31亿港元位列第三 [1] - 阿里巴巴-W、腾讯控股、华虹半导体等8只股票同时上榜港股通(深)和港股通(沪)成交活跃股 [2] 资金净买入动向 - 净买入前三位个股为阿里巴巴-W(49.21亿港元)、腾讯控股(12.34亿港元)、比亚迪股份(8.09亿港元) [1] - 南向资金连续3天以上净买入阿里巴巴-W(7天累计108.96亿港元)和华虹半导体(5天累计10.86亿港元) [2] - 信达生物获净买入3.21亿港元 美图公司获净买入1.19亿港元 [2] 资金净卖出动向 - 净卖出前三位个股为小米集团-W(10.35亿港元)、泡泡玛特(9.12亿港元)、美团-W(4.52亿港元) [1] - 快手-W遭净卖出3.38亿港元 晶泰控股遭净卖出0.81亿港元 [2] 个股价格波动 - 阿里巴巴-W股价单日大幅上涨18.50% [1][2] - 信达生物上涨8.83% 中芯国际上涨4.86% 小米集团-W上涨2.18% [1][2] - 美图公司股价下跌13.87% 比亚迪股份下跌5.24% 泡泡玛特下跌4.34% [2]
比亚迪股份近一个月首次现身港股通成交活跃榜 净买入8.09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01 23:54
港股通成交活跃度分析 - 9月1日港股通成交活跃股合计成交748.75亿港元 占当日港股通总成交金额37.33% 净买入金额48.23亿港元 [1] 个股成交金额排名 - 阿里巴巴-W成交额283.04亿港元居首 中芯国际成交106.07亿港元位列第二 美团-W成交60.31亿港元排名第三 [1] - 比亚迪股份成交16.30亿港元 为近一个月首次上榜 当日净买入8.09亿港元 [1] 个股活跃频率及价格表现 - 阿里巴巴-W 腾讯控股 中芯国际 小米集团-W近一个月均上榜21次 为最活跃个股 [1] - 阿里巴巴-W收盘价137.1港元 单日上涨18.5% 比亚迪股份收盘价108.4港元 单日下跌5.24% [1] - 美团-W近一个月上榜17次 当日收盘103港元 微涨0.29% 华虹半导体上榜16次 收盘52.1港元 下跌3.16% [1] 其他活跃股表现 - 快手-W成交14.43亿港元 净卖出3.38亿港元 收盘73.6港元下跌2.32% [1] - 泡泡玛特成交33.93亿港元 净卖出9.12亿港元 收盘308.4港元下跌4.34% [1] - 美图公司成交32.07亿港元 净买入1.19亿港元 收盘10.18港元大跌13.87% [1]
A股研发投入近7457亿,比亚迪308亿蝉联“研发之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1 23:38
核心观点 - 中国上市公司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显著增长 研发强度提升 显示企业从成本优势向技术优势转型 [1][4] - 研发投入与境外收入增长形成协同效应 技术优势成为开拓国际市场的关键驱动力 [8][9][10] 财务表现 - 全市场上市公司营收35.01万亿元(同比+0.16%) 净利润3.00万亿元(同比+2.54%)[1] - 实体上市公司营收30.42万亿元(同比持平) 净利润1.59万亿元(同比+0.94%)[1] - 比亚迪营收3712.81亿元(同比+23.3%) 归母净利润155.11亿元(同比+13.79%)[4] 研发投入规模 - 全市场研发投入7456.87亿元(同比+2.68%) 研发强度达2.13%[1][4] - 113家公司研发投入超十亿元 6家企业超百亿元[4] - 比亚迪研发投入308.80亿元(同比+50%+) 占总营收8.32%[4] - 上汽集团研发投入101.72亿元(同比+13.48%) 宁德时代100.95亿元(同比+17.48%)[5] 行业研发特征 - 研发投入金额前五行业:电子(1036亿元)、汽车(1026亿元)、电力设备(667.43亿元)、医药生物(643.79亿元)、建筑装饰(637.01亿元)[5] - 研发强度超10%的行业:软件开发、生物制品、半导体、化学制药、医疗器械[5] - 百利天恒研发投入10.39亿元(同比+90.74%) 研发强度达606.69%[5] 境外业务表现 - 上市公司境外收入4.90万亿元(同比+4.50%) 占比连续三年提升[8] - 船舶制造业出口交货值同比+38.6% 营收+23.42% 净利润+135.33%[8] - 境外收入超千亿企业:中国石油(4964.94亿元)、比亚迪(1353.58亿元)、美的集团(1071.93亿元)、立讯精密(1057.26亿元)[8] - 比亚迪境外收入同比+130% 占总营收36.46%[9] - 美的集团境外营收同比+17.70% OBM业务占智能家居境外收入45%+[9] 研发与出海协同案例 - 迈瑞医疗设立全球研发中心 国际业务收入同比+5.39%[10] - 科大讯飞境外AI硬件销量增3倍+ 境外开发者达52万人[10] - 企业通过技术标准输出实现从产品出海到创新生态输出的升级[9][10]
比亚迪8月销量停滞不前,新势力交付量分化凸显纯电上升趋势
中国基金报· 2025-09-01 23:38
比亚迪销量表现 - 8月新能源汽车销量37.36万辆 同比增长0.15% 环比增长8.52% [2] - 前8月累计销量286.39万辆 同比增长23% [4] - 纯电动车型8月销量19.96万辆 同比增长34.4% 插电混动车型销量17.19万辆 同比下降22.7% [4] - 海外销量连续两个月低于9万辆 8月为80,813辆 [6] - 销量自4月达到38万辆后陷入停滞 连续两个月低于38万辆关口 [6] 竞争对手表现 - 上汽集团8月新能源车销量12.98万辆 同比增长49.89% [6] - 吉利汽车8月新能源车销量14.74万辆 同比增长95.2% [6] - 吉利纯电车型销量9.34万辆 同比增长98% 混动车型销量5.40万辆 同比增长90% [10] - 领克品牌新能源车销量1.91万辆 同比增长14% 占总销量70% [9] 新势力交付格局 - 零跑汽车8月交付5.71万辆 同比增长88.31% 连续六个月领跑新势力 [12] - 小鹏汽车8月交付3.77万辆 同比增长168.66% 预计9月交付将突破4万辆 [14] - 蔚来汽车8月交付3.13万辆 同比增长55.16% 首次突破3万辆大关 [16] - 理想汽车8月交付2.85万辆 同比下降40.72% 环比下降6.06% [19] 产品与技术趋势 - 蔚来乐道L90上市首月交付1.06万辆 创品牌最快破万纪录 [19] - 小鹏P7上市7分钟大定突破1万辆 创品牌新车最快破万纪录 [15] - 全国公共充电桩超500万根 换电站突破3400座 [19] - 纯电车型增长明显超过增程车型 行业呈现向纯电转型趋势 [19][5] 国际化布局 - 零跑汽车B10首批车型发往欧洲 2025年计划进军超20个国家 [13] - 零跑汽车出口销量稳居新势力前列 欧洲订单创新高 [13] - 比亚迪海外业务定价高举高打 成为重要增长引擎 [6]
8月车企成绩单:“蔚小零”均创新高,小米再破3万
格隆汇· 2025-09-01 23:34
行业整体表现 - 多家车企8月交付量创历史新高 包括零跑汽车交付57066辆 小鹏汽车交付37709辆 蔚来交付31305辆 小米汽车连续两个月交付超30000辆[1] - 新能源汽车销量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多家车企同比增幅超30% 其中小鹏汽车同比增长169% 零跑汽车同比增长超88% 蔚来同比增长55.2%[1][13][16] 比亚迪 - 8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达373626辆 上年同期为373100辆[1] - 1-8月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286.4万辆 同比增长23%[1] - 8月出口新能源汽车80813辆[1] 吉利汽车 - 8月汽车销量25.02万辆 同比增长38%[5] - 纯电动汽车销量9.34万辆 同比增长98% 插电式混动汽车销量5.40万辆 同比增长90%[5] - 8月新能源销量超14.7万辆创历史新高 1-8月新能源累计销量突破百万辆[5] 上汽集团 - 8月整车产量37.69万辆同比增长44.05% 销量36.34万辆同比增长41.04%[11] - 新能源汽车产量14.05万辆同比增长60.08% 销量12.98万辆同比增长49.89%[11] - 出口及海外基地产量89574辆同比增长13.51% 销量88289辆同比增长10.48%[11] - 1-8月累计整车产量283.46万辆同比增长22.58% 累计销量275.35万辆同比增长17.87%[11] 长城汽车 - 8月汽车销量11.56万辆同比增长22% 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3.75万辆[12] - 1-8月累计汽车销量约79万辆 同比增加5.94%[12] 新势力车企表现 - 零跑汽车8月交付57066台同比增长超88% 全新产品零跑Lafa5将于9月8日亮相慕尼黑车展[13] - 蔚来汽车8月交付31305辆同比增长55.2% 累计交付量达83.8万辆 2025年累计交付16.65万辆同比增长30%[13] - 小鹏汽车8月交付37709辆同比增长169% 较上月增长3% 1-8月累计交付271615辆同比增长252%[16] - 理想汽车8月交付28529辆 历史累计交付量达1397070辆[17] - 小米汽车8月交付量持续超30000台 门店数量达370间覆盖105城 服务网点189间覆盖112城[18] - 岚图汽车8月交付13505辆同比增长119%[19] - 鸿蒙智行8月全系交付44579辆 累计交付突破90万辆[20] 产品战略 - 理想汽车正式进入纯电SUV领域 目标年底在高端纯电赛道"保五争三" 预计纯电车型月交付稳定在18000-20000辆[17]
比亚迪:8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23%
第一财经· 2025-09-01 23:02
销量表现 - 2025年8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达373,626辆 [1] - 同比增长23% [1] 业务类型 - 新能源汽车为公司核心业务板块 [1] 数据来源 - 销量数据来源于港交所公告 [1] - 新闻发布方为第一财经 [1]
A股研发投入近7457亿,比亚迪308亿蝉联“研发之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1 22:55
核心观点 - 中国上市公司研发投入达7456.87亿元同比增长2.68% 显示企业正从成本优势转向技术优势 [1] - 研发投入与境外收入增长形成协同效应 技术优势成为开拓全球市场的核心驱动力 [10][11] 研发投入总体表现 - 全市场上市公司营收35.01万亿元同比增长0.16% 净利润3.00万亿元同比增长2.54% [1] - 实体上市公司营收30.42万亿元与同期持平 净利润1.59万亿元同比增长0.94% [1] - 全市场研发强度达2.13% 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分别达4.89%/11.78%/4.63% [3] - 113家公司研发投入超十亿元 926家公司研发强度超10% [3] 头部企业研发表现 - 比亚迪以308.80亿元研发投入蝉联榜首 同比增长超50% 研发强度8.32% [5] - 研发投入超百亿企业包括中国建筑174.26亿元/中兴通讯135.41亿元/中国移动129.96亿元/上汽集团101.72亿元/宁德时代100.95亿元 [5] - 上汽集团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3.48% 宁德时代同比增长17.48% [5] - 电子行业研发投入1036亿元居首 汽车/电力设备/医药生物/建筑装饰行业均超600亿元 [5] 行业研发强度特征 - 软件开发/生物制品/半导体/化学制药/医疗器械行业研发强度均超10% [6] - 百利天恒研发强度达606.69% 研发投入10.39亿元同比增长90.74% [6] - 近300家公司研发投入同比增长超50%且高于营收增速 [6] - 白银有色研发费用1.43亿元同比增长312.64% 尽管营收下降15.28% [7] 境外收入与研发协同 - 上市公司境外收入4.90万亿元同比增长4.50% 占比连续三年提升 [9] - 船舶制造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38.6% 净利润增长135.33% [9] - 88家公司境外收入超百亿元 中国石油4964.94亿元/比亚迪1353.58亿元/美的集团1071.93亿元/立讯精密1057.26亿元 [9] - 比亚迪境外收入同比增长130% 占总营收36.46% 境外车型定价达国内2-3倍 [10] - 美的集团境外营收同比增长17.70% 占比42.69% OBM业务占比超45% [10] - 迈瑞医疗通过全球研发中心布局实现国际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39% [11] - 科大讯飞境外AI硬件同比增长超3倍 境外开发者达52万人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