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太保(02601)
icon
搜索文档
刚刚备案,中国太保出手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6-25 13:53
公司备案登记 - 太保致远(上海)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于2025年6月23日完成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备案登记 [2][3] - 公司由太平洋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100%持股 注册资本1000万元 实缴比例100% [4] - 注册地址位于上海市虹口区 办公地址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 [3][4] 公司架构与团队 - 公司全职员工5人 均取得基金从业资格 [4] - 法定代表人兼总经理向涛曾任职太保资产权益投资董事 研究部副总裁 [5] - 合规风控负责人何佳诚曾任太保资产风险管理副总裁 经理 专员 [5][6] 业务动态 - 公司6月初正式发布太保致远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目标规模200亿元 [2][7] - 该基金属于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项目 太保寿险获批参与第二批试点 总规模520亿元中占200亿元 [7] - 基金将聚焦股息价值策略 完善长周期权益资产配置体系 [7] 行业背景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2025年1月批复第二批长期股票投资试点 允许险资通过私募基金形式投资二级市场股票 [7] - 试点旨在发挥保险资金长期资本优势 助力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7]
刚刚备案,中国太保出手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6-25 13:48
太保致远完成私募管理人备案登记 - 太保致远(上海)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于6月23日完成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由太平洋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100%持股 [2][4] - 公司成立于2025年5月21日,注册地址为上海市虹口区,办公地址为上海市浦东新区 [4] - 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实缴资本1000万元,实缴比例100%,目前有5名全职员工 [5][6] 公司高管团队 - 法定代表人、总经理、财务负责人向涛曾任职于上海医药、天相投资、兴业证券等公司,2013年加入太保资产,2025年6月出任太保致远总经理 [7] - 合规风控负责人何佳诚2017年加入太保资产,2025年6月加入太保致远 [7]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 -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指保险公司出资设立私募证券基金,主要投向二级市场股票并长期持有 [9] - 2025年1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复开展第二批长期股票投资试点,总规模520亿元,太保寿险获准规模200亿元 [10] 太保致远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 太保致远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目标规模200亿元,旨在响应国家"扩大保险机构设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改革试点"号召 [10] - 该基金将践行长期主义,发挥耐心资本优势,完善长周期权益资产配置体系,聚焦股息价值核心投资策略 [10]
“希望赔款”秒到!中国太保升级“滴灌技术”!
券商中国· 2025-06-24 08:37
普惠金融实践 - 公司通过快速理赔机制应对自然灾害,如台风"蝴蝶"登陆后几分钟内完成理赔款到账,帮助养殖户抢修塘基和补投鱼苗 [2] - 公司以"普"与"惠"为核心,将保险保障延伸至社会发展的神经末梢和实体经济关键环节 [3] 普惠保险创新 - "沪惠保"首日投保量突破400万单,参保率超20%,创历史新高,累计参保人数达2600万人次 [4] - "沪惠保"累计赔付金额超22亿元,覆盖年龄从1岁至104岁,单人最高赔付超300万元 [4] - 公司作为主承保方,通过产品、服务和模式创新推动"沪惠保"成为民心工程 [5] 农业保险服务 - 公司为河南、湖南、山东等地农户提供科技助农服务,包括农技指导讲座和"慧眼智远"AI遥感平台监测8万亩小麦耕地 [7] - 使用无人机在28万亩小麦耕地喷洒农药,防治病虫害、干热风和倒伏 [7] - 推行"无人机+卫星遥感"验标新模式,实现农田核查、灾害预警和农情监测数字化 [8] - 2024年为1930万余户次农户提供6606亿元农业风险保障,惠及534万户次 [9] 保险+公益模式 - 公司推出全国首款阿尔茨海默病专病保险"守护记忆",并建立"蓝智家"社区服务站提供脑健康全链条服务 [10] - "保险+公益+社区网络"模式加速落地,如上海徐家汇街道站和嘉定区新成路街道站揭牌 [10] 社会责任与长期发展 - 公司成立30余年来持续履行社会责任,将公益融入企业血脉 [11] - 未来计划通过多层次医疗保障、乡村振兴服务和缩小城乡差距等举措,持续推动普惠金融发展 [12]
老博会的“记忆花园”中, 绽放着中国太保“公益+保险”的温暖力量
第一财经· 2025-06-16 15:33
公司创新服务模式 - 公司通过"时光里·记忆花园"项目在三天展会期间累计接待超1万人次参观者,公益服务体验人数突破3720人次,该项目以认知障碍友好理念和沉浸式体验为特色[1] - 公司采用"公益+保险"创新服务模式,构建"早期筛查—干预诊疗—友好环境倡导—人才赋能"全链条公益模式,并推出全国首款聚焦阿尔茨海默病全周期管理的"守护记忆"普惠型认知障碍专病保险[1] - "记忆花园"展示AI眼动精准早筛工具、老年认知障碍VR智能科普视频、健康疗愈沙龙等高科技工具与服务,体现全周期公益模式的具象化呈现[4] 公益项目成果 - 公司旗下太保蓝公益基金会成立近五年间针对"一老一小"等特殊群体累计公益支出超3900万元[2] - 公司累计完成18.53万例认知症初筛和1500多例认知症二筛,为上海近3000名退休老劳模、杭州2000余名退役军人提供脑健康专属服务[5] - 公司培训3100人次认知障碍相关人才,研发"百岁人生 蓝智伴"AI陪伴工具,建设脑健康公益服务站"蓝智家"[5] - 公司"星安芯孤独症关爱"公益项目体系为260名儿童提供运动干预方案,开展"星光职梦"职业体验等项目[6] - 公司累计公益支出3922.7万元,开展公益项目59个,惠及受助群体30余万人次[6] 保险产品创新 - 公司推出全国首款聚焦阿尔茨海默病全周期管理的"守护记忆"普惠型认知障碍专病保险,涵盖创新药物费用并提供全周期服务,首批向上海市宝山区2000名特困老人捐赠[7] - 该产品实现"筛、防、诊、疗、护"全链条服务,7月将推出个人版[7] - 公司寿险团队现场宣讲"守护记忆"专项保险及"沪惠保"产品,累计咨询270余人次[7] 公益生态建设 - 公司发布"中国太保公益伙伴圈",链接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价值共创"的公益生态圈[10] - 公司与浦发银行等合作发布《"浦颐金生"银发金融与健康百问手册》,形成"金融+健康"特色养老服务[10] - 公司30年累计公益捐赠超过4.5亿元,援建60余所希望小学,公益版图覆盖教育、养老、健康、生态等多个领域[11] 行业数据 - 2021年全球阿尔茨海默病及其他痴呆患病人数约5700万例,我国患病人数为1699万例,约占全球29.8%[3] - 痴呆症是世界第七大死因,是造成全球老年人能力丧失和依赖他人的主要原因之一[3]
中国太保(601601) - 中国太保保费收入公告
2025-06-13 17:15
业绩总结 - 2025年1 - 5月太平洋人寿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1347.87亿元,同比增10.2%[3] - 2025年1 - 5月太平洋财险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923.82亿元,同比增0.5%[3]
中国太保:子公司太保寿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0.2%
快讯· 2025-06-13 16:58
中国太保保费收入公告 - 2025年1月1日至5月31日期间,太保寿险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达1347.87亿元,同比增长10.2% [1] - 同期太保产险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为923.82亿元,同比增长0.5% [1] - 上述保费收入数据未经审计 [1]
半年内“将帅”先后就位,太保产险开启转型新阶段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2 15:42
公司管理层调整 - 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核准俞斌担任太保产险董事长,与总经理陈辉形成"技术+管理"双核驱动格局 [2] - 俞斌拥有近30年太保产险核心业务经验,曾担任多个关键职务,包括非水险部副总经理、市场总监等,具备保险实务与管理复合能力 [3] - 管理层架构成型,形成"一正六副六总助"体系,包括总经理陈辉及分管不同领域的副总经理和总经理助理 [4][5] 业务表现与战略方向 - 2024年太保产险原保险保费收入2012.43亿元(+6.8%),净利润73.76亿元(+12.2%),承保综合成本率98.6% [6] - 2025年一季度原保险保费收入631.08亿元(+1.0%),车险268.33亿元(+1.3%),非车险362.75亿元(+0.7%),综合成本率降至97.4% [6] - 公司提出"效益优先"策略,聚焦科技保险、绿色保险、新能源车险等领域,优化车险基本盘与非车险费赔联动 [2] 挑战与应对措施 - 2024年综合成本率上升因自然灾害赔付及高风险业务影响,2025年将强化业务结构优化与品质管控 [7] - 公司推进"大康养、AI+、国际化"三大战略,俞斌主导产险与AI+战略融合,探索新商业模式与数字化效率提升 [8] 集团整体表现与战略 - 2025年一季度集团营业收入937.17亿元(-1.8%),净利润96.27亿元(-18.1%),保险服务收入695.50亿元(+3.9%) [9] - 董事长傅帆强调服务国家战略,完善风控能力,聚焦三大核心战略以提升高质量发展质效 [9]
中国太保(601601) - 中国太保2024年度股东大会的法律意见书
2025-06-11 20:00
股东大会信息 - 2025年3月26日董事会通过召开2024年度股东大会议案[5] - 2025年5月22日刊登《股东会通知》[6] - 2025年6月11日14点在上海召开股东大会,现场与网络投票结合[8] - 现场会议由董事长傅帆主持,网络投票时间为9:15 - 15:00[9] 股东参与情况 - 现场出席股东及代理人27人,代表股份5,301,141,317股,占比55.103463%[10] - 参与网络投票股东1,051名,代表股份686,351,293股,占比7.134376%[10] - 中小投资者1,074人,代表股份1,599,692,589股,占比16.628231%[10] - 出席股东大会股东共1,078人,代表股份5,987,492,610股,占比62.237839%[11] 议案表决结果 - 《2024年度董事会报告》同意票数5970211770,占比99.711384%[15] - 《2024年度监事会报告》同意票数5984123320,占比99.943728%[15] - 《2024年年度报告》同意票数5983018185,占比99.925270%[18] - 《2024年度财务决算报告》同意票数5976120440,占比99.810068%[18] - 《关于聘任2025年度审计机构的议案》同意票数5986196944,占比99.978360%[19] - 《对外捐赠事项的议案》同意票数5976711256,占比99.819935%[19] - 《提请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回购股份一般性授权的议案》同意票数5893490814,占比98.430031%[24] - 《选举黄锦文为第十届董事会独立董事的议案》同意票数5985985201,占比99.974824%[21]
申万宏源:新增负债成本显著下降 保险板块兼具基本面及资金面催化
智通财经网· 2025-06-11 14:27
基本面分析 - Q2业绩基数压力有限,Q3预定利率调降预期及一季度新单承压态势下,新单表现有望改善 [1] - 新增负债成本有望进一步下调,一季度长端利率提升带来的FVTPL债券公允价值下行压力有望在Q2消减 [1] - 分红险销售推进步速超预期,产品结构改善有望缓解利差损隐忧 [1] 资金面分析 - 保险板块整体处于欠配状态,权重高、股息率高且业绩稳定的标的有望迎来增量资金持续流入 [1] - 股票型基金重仓股非银板块配置比例较沪深300指数欠配9.68%,仅次于银行(9.73%) [1] - 上市险企欠配比例:中国太保(0.37pct)、中国人寿(0.29pct)、新华保险(0.17pct)、中国人保(0.10pct) [1] 负债成本优化 - 2024年上市险企NBV打平收益率:中国平安2.42%、中国人寿2.43%(yoy-0.53pct)、中国太保2.60%(yoy-0.52pct)、新华保险2.98%(yoy+0.94pct)、人保寿险3.19%(yoy-0.75pct) [2] - 2024年上市险企VIF打平收益率:中国平安2.50%(yoy+0.11pct)、中国人寿2.44%(yoy-0.01pct)、中国太保2.21%(yoy+0.09pct)、新华保险3.01%(yoy-0.01pct)、人保寿险3.45%(yoy-0.17pct) [2] 分红险转型 - 中国太平1-2月个险、银保新单贡献占比分别达98.9%/88.6%,1Q25国寿浮动收益型产品新单占比达51.7% [3] - 头部险企将分红险转型上升至战略高度,产品结构优化成效显著 [3] 险资入市政策 - 新规则下寿险、财险、健康险及养老险公司权益配置规模上限合计达9.29万亿元,较原规则提升5055亿元 [4] - 险资投资沪深300指数成分股、沪深主板、科创板、创业板的风险因子分别下调至0.27/0.315/0.36/0.405 [4] - 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规模达2220亿元,参与方扩容至8家机构 [4]
促进“长钱长投”机制进一步优化
中国证券报· 2025-06-09 05:29
中长期资金入市动态 - 中国太保推出目标规模200亿元太保致远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为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基金之一 [1] - 中国人寿 新华保险 平安人寿等第二批试点机构基金已获批 中邮保险及中邮保险资管第三批试点获批100亿元 [2] - 中国诚通旗下诚通金控认购中证诚通国企数字经济ETF首发份额 传递看好国资央企长期价值信号 [1][2] 政策与制度优化 - 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建立与业绩挂钩的浮动管理费机制 [2] - 首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获批 管理费按持有期限和年化超额收益率分档 交银施罗德瑞安混合型基金入选 [3] - 私募基金投资期限与重组锁定期实施"反向挂钩" 满48个月锁定期缩短50% 中信资本称政策增强行业信心 [3][4] 资金规模与市场影响 - 社保 保险 年金等中长期资金年内累计净买入A股超2000亿元 形成资金流入与股市上涨良性循环 [2]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拟再批复600亿元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 调降股票投资风险因子10% [5] - 中金所将深化中长期资金参与国债期货市场 丰富投资者结构以服务实体经济 [5] 行业机构行动 - 中国太保表示致远1号基金聚焦股息价值策略 完善长周期权益资产配置体系 [2] - 中国诚通计划升级"央国企指数ETF+"体系 优化股权运作模式支持国资央企发展 [2] - 湘财证券建议提高个人养老金缴费限额 开发低费率指数产品挖掘长期资金潜力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