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09988)

搜索文档
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92.81亿港元,阿里巴巴-W净买入34.43亿港元





证券时报· 2025-09-02 23:36
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下跌0.47% [1] - 南向资金全天成交总额1670.60亿港元 其中买入成交881.70亿港元 卖出成交788.90亿港元 实现净买入92.81亿港元 [1] 南北通道交易明细 - 港股通(深)成交总额644.87亿港元 净买入36.45亿港元 其中买入340.66亿港元 卖出304.21亿港元 [1] - 港股通(沪)成交总额1025.73亿港元 净买入56.36亿港元 其中买入541.04亿港元 卖出484.69亿港元 [1] 个股成交活跃度 - 阿里巴巴-W成交金额达131.99亿港元居首 中芯国际成交107.71亿港元 小米集团-W成交94.75亿港元 [1] - 盈富基金成交25.47亿港元 腾讯控股成交43.31亿港元 华虹半导体成交41.40亿港元 [2] - 长飞光纤光缆成交20.28亿港元 地平线机器人-W成交15.60亿港元 康方生物成交10.72亿港元 优必选成交31.12亿港元 美团-W成交32.80亿港元 中兴通讯成交8.81亿港元 [2] 资金流向分析 - 净买入方面:阿里巴巴-W获净买入34.43亿港元 盈富基金获净买入25.24亿港元 腾讯控股获净买入4.93亿港元 [1] - 净卖出方面:中芯国际遭净卖出10.37亿港元 华虹半导体遭净卖出10.15亿港元 小米集团-W遭净卖出4.10亿港元 [1] - 优必选遭净卖出0.45亿港元 美团-W遭净卖出0.72亿港元 中兴通讯遭净卖出1.90亿港元 [2] 连续交易动态 - 阿里巴巴-W连续8日获净买入 累计净买入143.39亿港元 腾讯控股连续3日获净买入 累计净买入33.11亿港元 [2] - 小米集团-W遭连续净卖出54.06亿港元 美团-W遭连续净卖出5.68亿港元 [2] 股价变动情况 - 阿里巴巴-W股价下跌1.75% 中芯国际股价下跌4.63% 华虹半导体股价下跌5.53% [1][2] - 小米集团-W股价上涨3.43% 优必选股价上涨5.18% 地平线机器人-W股价上涨1.27% [2] - 盈富基金下跌0.46% 腾讯控股下跌0.74% 长飞光纤光缆大跌12.15% 康方生物下跌1.39% 中兴通讯大跌7.79% [2]

港股通(沪)净买入56.36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02 23:29
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下跌0.47%至25496.55点 [1] - 南向资金净买入92.81亿港元 其中沪市港股通净买入56.36亿港元 深市港股通净买入36.45亿港元 [1] - 港股通全天成交总额达1670.60亿港元 [1] 个股交易活跃度 - 阿里巴巴-W成为沪市港股通成交额首位 达86.47亿港元 净买入20.88亿港元 [1] - 中芯国际在沪市和深市港股通合计成交107.71亿港元 但深市净卖出14.55亿港元 [1][2] - 小米集团-W沪市成交60.46亿港元但遭净卖出5.92亿港元 深市成交34.29亿港元获净买入1.81亿港元 [1][2] 重点个股价格变动 - 阿里巴巴-W股价下跌1.75% 在两市港股通均获大额净买入合计34.43亿港元 [1][2] - 中芯国际股价大幅下跌4.63% 尽管沪市净买入4.18亿港元 但深市净卖出14.55亿港元 [1][2] - 小米集团-W逆势上涨3.43% 但沪市遭净卖出5.92亿港元 深市获净买入1.81亿港元 [1][2] 其他显著交易 - 华虹半导体股价大跌5.53% 两市合计净卖出10.15亿港元 [2] - 优必选股价上涨5.18% 沪市净买入4553.65万港元但深市净卖出9029.06万港元 [2] - 盈富基金获两市合计净买入25.24亿港元 股价微跌0.46% [2]

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92.81亿港元 阿里巴巴-W净买入34.43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02 23:24
市场表现 - 9月2日恒生指数下跌0.47% [2] - 南向资金全天成交总额1670.60亿港元 其中买入成交881.70亿港元 卖出成交788.90亿港元 合计净买入92.81亿港元 [2] - 港股通(深)净买入36.45亿港元 港股通(沪)净买入56.36亿港元 [2] 个股成交活跃度 - 阿里巴巴-W成交金额最高达131.99亿港元 中芯国际成交107.71亿港元 小米集团-W成交94.75亿港元 [2] - 盈富基金成交25.47亿港元 腾讯控股成交43.31亿港元 [3] - 华虹半导体成交41.40亿港元 优必选成交31.12亿港元 美团-W成交32.80亿港元 [3][4] 资金流向 - 净买入方面:阿里巴巴-W净买入34.43亿港元 盈富基金净买入25.24亿港元 腾讯控股净买入4.93亿港元 [2] - 净卖出方面:中芯国际净卖出10.37亿港元 华虹半导体净卖出10.15亿港元 小米集团-W净卖出4.10亿港元 [2] - 中兴通讯净卖出1.90亿港元 美团-W净卖出0.72亿港元 [4] 连续资金动向 - 阿里巴巴-W获连续8天净买入 累计净买入143.39亿港元 [3] - 腾讯控股获连续3天净买入 累计净买入33.11亿港元 [3] - 小米集团-W遭连续净卖出54.06亿港元 美团-W遭连续净卖出5.68亿港元 [3] 股价表现 - 阿里巴巴-W股价下跌1.75% 中芯国际股价下跌4.63% [2] - 华虹半导体股价下跌5.53% 中兴通讯股价下跌7.79% [4] - 优必选股价上涨5.18% 地平线机器人-W股价上涨1.27% [3][4]
Alibaba Cloud Emerges As 'China's Leading GenAI' Provider, Analyst Says
Benzinga· 2025-09-02 23:16
公司战略与行业趋势 - 全球科技巨头正加速转向数字生态系统 阿里巴巴通过增强云服务和扩大电商能力把握行业转型机遇 [1] - 公司战略聚焦于应对不断变化的消费者行为和科技行业竞争压力 [1] 财务表现与业务增长 - 云业务实现26%同比增长并超预期 公司指引显示未来增速将进一步加快 [3] - 尽管快速商务投资导致利润率承压 但该业务具有战略潜力 可扩大长期总商品交易额目标市场 驱动用户流量并支持广告收入长期增长 [3] 分析师观点与市场表现 - 基准研究分析师Fawne Jiang重申买入评级 将目标价上调至195美元 [2] - 虽然公司未达第一财季整体共识预期 但主要源于资产剥离和快速商务投资带来的利润率压力 [2] - 公司有望获得市场份额增长和估值倍数扩张 [4] - 股价周二上涨1.48%至137美元 当前交易于52周价格区间80.06美元至148.43美元之间 [4] 竞争地位与行业认可 - 云业务增长巩固其作为中国领先生成式人工智能和云基础设施提供商的地位 [3] - 基准研究指出公司在云和电商领域的基本面正在全面加强 [1]
These Analysts Boost Their Forecasts On Alibaba Following Q1 Results
Benzinga· 2025-09-02 23:03
财务表现 - 第一季度收入3457亿美元 同比增长2% 超出市场预期3426亿美元 [1] - 剔除已剥离高鑫零售和银泰业务的可比收入同比增长10% [1] - 调整后每份美国存托凭证收益206美元 低于分析师预期213美元 [2] 业务发展 - 公司通过聚焦消费与AI+云计算推动强劲增长 [2] - 即时零售业务实现里程碑式突破 [2] - 平台整体用户参与度获得显著提升 [2] 股价表现 - 财报发布后股价上涨15%至13701美元 [2] - 美国银行证券将目标价从135美元上调至152美元 维持买入评级 [4] - 瑞穗证券将目标价从149美元上调至159美元 维持跑赢大盘评级 [4] - 基准研究将目标价从176美元上调至195美元 维持买入评级 [4]
创历史纪录!阿里巴巴单季度资本开支超380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2 22:20
阿里巴巴AI投资与算力产业链影响 - 阿里巴巴宣布未来3年投入超过3800亿元用于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1] - 公司单季度资本开支达387亿元创历史纪录 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6%至333.98亿元[1] - 过去四个季度累计投入超1000亿元用于AI基础设施和产品研发[2] 算力芯片战略布局 - 算力芯片国产化成为趋势 主要分为GPGPU和DSA两大技术阵营[3] - GPPU厂商包括壁仞科技/摩尔线程/沐曦集成电路 DSA厂商以华为昇腾/寒武纪/燧原科技为代表[3] - 燧原科技确认与阿里巴巴存在半导体合作[4] 自研芯片技术路径 - 达摩院首款服务器级CPU C930于3月开启交付 包含DSA自主扩展接口[5] - 新研发C908X/R908A/XL200处理器分别针对AI/车规级/一致性互联方向[5] - 云服务提供商普遍存在自研算力芯片需求 AWS和谷歌均有类似布局[5] RISC-V架构生态建设 - 阿里巴巴是RISC-V坚定支持者 平头哥参与30余个技术方向标准制定[5] - 平头哥主导12个关键技术小组 是全球RISE软件生态计划创始董事会成员[5][6] - RISC-V具模块化/开放/可拓展特性 但生态建设仍需长期积累[7] RISC-V在算力芯片应用前景 - 英伟达CUDA平台宣布支持RISC-V软件生态 包括工具包/驱动程序/加速库等系统性适配[8] - RISC-V架构可应用于CPU/NPU/DSP等多种芯片设计 但高性能领域适配仍存挑战[7] - 专家认为需专门为AI/向量计算设计DSA以强化RISC-V在算力领域能力[7]
京东、阿里、美团“生态卡位”折扣超市:自有品牌成核心门槛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2 22:17
互联网巨头线下硬折扣业态布局 - 京东、阿里巴巴、美团三大互联网巨头同时布局线下硬折扣超市业态 京东在宿迁开设四家大型折扣超市 单日接待顾客超30万人 阿里巴巴旗下盒马品牌升级为"超盒算NB"并在江浙沪10城开设17家新店 美团自营超市"快乐猴"全国首店在杭州开业 [1][3][4] 门店运营特点对比 - 京东折扣超市定位大型折扣超市 店均面积超5000平方米 SKU数量超5000款 覆盖全品类商品 主打下沉市场和低价策略 [4][5] - 盒马"超盒算NB"门店面积一般为600-800平方米 SKU数量约1500-1600个 经营品类涵盖生鲜、3R食品、标品和冻品四大类 [3][4] - 美团"快乐猴"聚焦家庭消费场景 SKU数量千余个 开业当天出现"15分钟补货一次"的火爆场面 [4] 供应链与成本控制策略 - 盒马通过自有品牌商品销售占比达60% 与工厂直接合作实现规模化采购 例如吐司日销量达5万袋 鲜牛奶原料用量2-3吨 通过24小时连续作业降低人工成本 [2] - 京东重点聚焦产地直采和自有品牌 依托集团供应链实现产地直发 七鲜100%果汁等自有品牌商品上架销售 [5][8] - 硬折扣模式通过源头直采、减少中间环节、复用供应商资源等方式重构成本结构 例如盒马用粮油与鸡蛋供应商支撑自有烘焙品类 [7][8] 市场竞争与战略定位 - 盒马将NB业态与盒马鲜生分属独立事业部 拥有独立采购部门 通过品牌升级实现与盒马鲜生的明显区隔 高性价比用户心智大幅提升 [2][3] - 硬折扣业态满足消费者对性价比的需求 在下沉市场发展空间较大 接受度更高 [7] - 三巨头布局重点在于线下业态全覆盖和生态卡位 目前硬折扣超市尚未跑出规模和成熟模式 [7] 商品策略与运营效率 - 盒马"超盒算NB"保持商品上新率 烘焙品类季度上新率约15% 通过产品聚焦和规模优势降低单品成本 [2][3] - 京东折扣超市最受欢迎产品为9.9元30枚鲜鸡蛋 开业不久即被抢购一空 显示低价爆款策略的有效性 [5] - 低毛利模式下需通过简化陈列、降低装修标准、减少人力投入控制运营成本 最终比拼人效、坪效与品效的综合运营能力 [8]
大厂角力智能体框架:腾讯宣布开源,阿里同日“上新”
观察者网· 2025-09-02 21:57
产品发布与定位 - 腾讯优图实验室于9月2日正式开源智能体框架Youtu-Agent 该框架面向实际应用 覆盖文件管理 数据分析 学术研究和信息综述等多个场景 [1] - 阿里通义实验室同日推出新一代智能体开发框架AgentScope 1.0 该框架以开发者为核心 专注于多智能体开发 提供覆盖开发 部署 监控全生命周期的生产级解决方案 [7] 技术性能表现 - Youtu-Agent在WebWalkerQA基准上基于DeepSeek-V3.1达到71.47%准确率 刷新开源效果SOTA记录 [3] - 在GAIA文本子集上基于DeepSeek-V3 Pass@1达到72.8% 接近甚至超越部分依赖训练或付费闭源模型的框架 [3] 架构设计与兼容性 - 框架基于openai-agents-python架构 兼容DeepSeek和gpt-oss等多类模型API与工具 [6] - 采用YAML配置结合元智能体机制 用户通过需求描述可一键自动生成并运行智能体 [6] - 通过模块化与异步化设计支持streaming tracing及agent-loop等功能 [6] 开源生态与部署优势 - 完全基于开源生态构建 不依赖封闭模型 适配可访问低成本的部署环境 [6] - 支持二次开发与定制化应用 为开发者和企业提供灵活的技术拓展空间 [6] 实际应用功能 - 本地文件管理场景可实现自动批量文件识别 重命名与归档 [6] - 数据分析场景可读取Kaggle等表格数据 自动清洗统计并输出可视化HTML报告 [6] - 学术研究场景可自动总结论文要点 检索相关研究并生成Markdown笔记 [6] - 通过Wide Research功能依据主题自动搜索整理资料 生成结构化综述实现调研自动化 [6]
恒指缩量回调市场显犹豫心态 中报季后红利防御板块逆势活跃
新浪财经· 2025-09-02 21:15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科技指数下跌1.22%至5728.46点 恒生指数下跌0.47% 国企指数下跌0.15% [1] - 全天成交额3281.19亿港元 较前一日缩量超500亿港元 [5] - 沽空总额375.99亿港元 占恒指成交额11.46% 阿里巴巴-W沽空43.08亿港元居首 [5] 科技股板块 - 大型科技股普遍下跌 美团-W跌1.84%至101.1港元 阿里巴巴-W跌1.75%至134.7港元 [2][3] - 百度集团-SW跌1.51%至91.45港元 京东集团-SW跌1.48%至119.6港元 [3] - 小米集团-W逆势涨3.43%至55.85港元 总市值1.453万亿港元 [2][3] 行业板块分化 - 半导体板块领跌4.03% 稀土概念跌4.2% 加密货币概念股跌3.33% [6] - 银行板块逆势涨1.36% 内银股涨1.76% 电讯设备涨2.09% [6] - 汽车板块涨0.96% 光伏太阳能股涨0.75% 新消费概念涨1.27% [6] 资金流向与市场情绪 - 南向资金保持强势净流入 外部资金面环境改善 [10] - 市场对高位板块信心不足 半导体 有色 券商股连续上涨后回调 [5] - 防御性板块受关注 银行 石油等高息股逆势活跃 [7] A股市场联动 - 沪深两市成交额2.87万亿元 较上个交易日放量1250亿元 [8] - 全市场超4000家个股下跌 近80股跌超9% [8] - 算力 AI硬件等主线热点集体重挫 引发抱团股集中兑现 [8]
阿里AI盛宴开启,数据港成幕后“大赢家”?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9-02 20:12
阿里巴巴AI资本支出计划 - 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表示本季度在AI+云领域资本性支出达到386亿元[1][4] - 阿里巴巴重申未来三年持续投入3800亿元用于人工智能相关资本开支的计划保持不变[1][4] - 过去四个季度阿里巴巴在AI基础设施和产品研发上的累计投入已超过1000亿元[4] 数据港股价表现 - 9月1日数据港股价一字涨停收盘报36.66元/股创2025年新高[1][3] - 总市值升至263.36亿元当日换手率为1.95%成交量14.01万手成交额达5.14亿元[1][3] - 利扬芯片和旋极信息等阿里AI生态伙伴9月1日均实现大涨其中利扬芯片和旋极信息直接涨停[13] 数据港与阿里巴巴合作历史 - 2015年数据港与阿里签署张北IDC二期项目合作备忘录协议金额约12.75亿元服务期限10年[1][5] - 2019年双方签订多个数据中心项目合作备忘录预计总投资约18.59亿元未来十年服务费总金额预计介于40.44至82.80亿元[6] - 2019年数据港与阿里签订云业务合作协议承诺在未来6年内承销不低于4.35亿元的阿里云服务[1][6] 数据港客户集中度 - 2024年数据港来自单一大型互联网客户的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高达98.01%[1][6] - 2013年至2016年上半年阿里巴巴产生的收入占数据港营业收入比例从21.90%上升至34.16%[6] 数据港财务表现 - 2020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从9.52亿元增长至17.21亿元[2][10]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8495.36万元同比增长20.37%[2][10] - 2020-2024年归母净利润总体保持稳定分别为1.36亿元1.22亿元1.18亿元1.23亿元1.32亿元[10] 阿里巴巴云计算业务 - 云智能集团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33.98亿元较去年同期265.49亿元增长25.80%[4] - 截至2025年6月末阿里巴巴实现营业收入2476.52亿元同比增长1.82%归母净利润达406.49亿元同比增长66.67%[4] 数据港业务规模 - 数据港累计运营数据中心达35座IT负载达371.1兆瓦约合37.1万架标准机柜[10] - 业务网络全面覆盖东数西算八大核心枢纽区域[10] 阿里AI生态合作伙伴 - 全志科技与阿里平头哥合作研发基于玄铁处理器的计算芯片预计3年出货5000万颗[11] - 利扬芯片为平头哥自研AI芯片提供全流程测试方案覆盖8nm/16nm等先进制程[11] - 旋极信息成为阿里玄铁C930芯片的独家代理商双方计划三年出货5000万颗该芯片[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