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卧龙电驱(600580)
icon
搜索文档
国泰海通|机械:沃飞长空与卧龙电驱成立合资公司,产业协同加速——低空经济热点点评
合资公司成立 - 沃飞长空与卧龙电驱成立合资公司"浙江龙飞电驱科技有限公司",聚焦电推进动力系统开发 [2] - 合资公司将重点开发适用于倾转旋翼eVTOL的高性能电机及电驱系统,解决垂直起降阶段高推力需求和巡航状态高效能转换痛点 [2] - 产品覆盖750kg-5700kg适航航空器的电推进系统,包括电机、控制器、集成化解决方案及实验测试服务 [2] 低空经济产业链协同 - 动力系统企业与eVTOL整机企业合作加速,如英搏尔与亿航智能设立合资公司,推动上游零部件产业链合作 [3] - 动力系统企业具备航空电机技术研发优势,eVTOL企业拥有整机研发、适航审定及场景运营能力,合作有望加速技术转化 [3] - 此类合作模式可能成为低空经济产业链协同的范式,强化产业生态构建 [3] 低空经济产业环节 - 低空经济产业包括低空基建、飞行器制造、低空运营保障等环节,其中飞行器制造技术壁垒较强 [3] - eVTOL整机的动力系统和航电飞控系统价值量占比大且技术壁垒高,有望显著受益于商业化进程 [3] - 政策支持eVTOL技术研发,整机制造标准化程度提升有望加速商业化量产 [3]
中证稀土产业指数下跌1.08%,前十大权重包含卧龙电驱等
金融界· 2025-06-13 19:25
中证稀土产业指数表现 - 6月13日中证稀土产业指数下跌1.08%报1793.49点成交额341.23亿元 [1] - 近一个月上涨5.22%近三个月上涨1.03%年至今上涨14.51% [2] - 指数以2011年12月31日为基日基点1000点 [2] 指数成分与权重 - 十大权重股包括北方稀土(14.63%)中国稀土(6.14%)卧龙电驱(4.72%)厦门钨业(4.56%)领益智造(4.4%)盛和资源(4.32%)格林美(4.27%)包钢股份(4.2%)中国铝业(4.2%)金风科技(4.14%) [2] - 上交所占比51.34%深交所占比48.66% [2] - 行业分布为原材料66.35%工业26.72%信息技术6.93% [2] 指数调整规则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3] - 每次调整样本比例一般不超过20% [3]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特殊情况下会临时调整 [3] 跟踪基金产品 - 公募基金包括嘉实中证稀土产业ETF联接A/C华泰柏瑞中证稀土产业ETF联接A/C富国中证稀土产业ETF易方达中证稀土产业ETF嘉实中证稀土产业ETF华泰柏瑞中证稀土产业ETF [3]
2025年中国高效节能电机行业产量、市场规模、重点企业经营情况及发展趋势研判:“双碳”战略深入推进,高效节能电机成为驱动绿色转型核心引擎[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05 09:23
高效节能电机行业概述 - 高效节能电机是指在设计、制造和运行过程中采用先进技术,以提高能源转换效率、降低能耗的电机,与传统电机相比损耗下降约20% [3] - 超高效节能电机比高效节能电机损耗再下降15%-20%,常见类型包括永磁同步电机、直流无刷电机、开关磁阻电机等 [3] - 稀土永磁高效节能电机比普通电机节电15%以上,电机功率因数接近1,无需加功率因数补偿器 [4] 市场规模与增长 - 中国高效节能电机市场规模从2018年176.38亿元增长至2024年239.6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5.24% [1] - 中国高效节能电机产量从2019年0.96亿千瓦增长至2024年1.93亿千瓦,年复合增长率14.99% [13] - 2024年中国电机市场规模约7987.58亿元,其中高效节能电机占比持续扩大 [12] 产业链结构 - 上游原材料包括硅钢、铜铝、稀土永磁材料(钕铁硼)、绝缘材料等,2024年中国稀土永磁材料产量约30万吨 [6][8] - 中游为电机制造环节,产品包括永磁同步电机、高效异步电机等 [6] - 下游应用领域包括工业(HVAC、泵、风机)、家电、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可再生能源等 [6] 应用领域需求 - 工业领域需求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收相关,2018-2024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收从102.2万亿元增至137.77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5.1% [10] - 2025年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收32.05万亿元,同比增长3.4% [10] - 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等新兴领域快速发展进一步拉动需求 [1] 竞争格局与企业表现 - 行业形成多元化竞争格局,上海电气、卧龙电驱等综合型企业占据主导地位 [18] - 2024年上海电气工业装备营收386.49亿元,卧龙电驱工业电机及驱动营收90.66亿元,日用电机及控制营收39.34亿元 [20][23] - 湘电股份在大型特种电机市场表现突出,大洋电机在新能源汽车电机领域领先 [18] 技术发展趋势 - 技术突破方向包括新型电磁设计、高温超导材料应用及智能控制系统集成,能效水平有望突破IE5标准 [25] - 数字化仿真技术缩短设计周期,纳米涂层和新型绝缘材料提升极端环境可靠性 [25] - 应用场景向数据中心液冷系统、智能物流装备、氢能压缩机等新兴领域拓展 [26] 商业模式转型 - 行业竞争焦点从设备制造转向系统解决方案,整合变频器、传感器和能源管理系统 [27] - 数字孪生技术实现全流程优化,基于运行数据的能效优化服务创造新盈利模式 [27] - 企业由产品供应商转型为能源效率合作伙伴,推动服务型制造升级 [27]
中证500机械制造指数报6318.26点,前十大权重包含卧龙电驱等
金融界· 2025-06-04 23:59
指数表现 - 中证500机械制造指数6月4日报6318 26点 [1] - 近一个月下跌0 04% 近三个月下跌4 51% 年至今下跌0 90% [2] 指数编制规则 - 基日为2004年12月31日 基点为1000 0点 [2] - 样本按中证行业分类分为11个一级行业 35个二级行业及90余个三级行业 [2]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调整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3]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 临时调整情形包括中证500指数样本调整 行业归属变更 退市等 [3] 指数持仓结构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8 22% 江淮汽车以14 96%居首 [2] - 上交所股票占比71 88% 深交所股票占比28 12% [2] - 行业分布为100%工业 [2] 成分股明细 - 十大权重股依次为江淮汽车 中控技术(6 94%) 豪迈科技(6 21%) 卧龙电驱(5 24%) 机器人(5 05%) 大族激光(4 82%) 郑煤机(4 33%) 巨星科技(4 3%) 柏楚电子(3 86%) 中集集团(3 51%) [2]
卧龙电气驱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为控股股东提供担保暨签订反担保合同的进展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5-28 02:45
担保事项概述 - 公司与中国进出口银行浙江省分行签订《保证合同》,为控股股东卧龙控股提供不超过1.9亿元的融资担保 [2] - 该事项已通过董事会及股东大会审议,关联董事及股东回避表决 [2] - 独立董事认为卧龙控股资信良好,担保风险可控,且基于互保互助原则支持该事项 [2] 被担保人信息 - 被担保人卧龙控股成立于1984年,注册资本80,800万元,主营电机制造、投资等多元化业务 [4][5] - 截至2024年底,卧龙控股总资产3,923亿元,资产负债率57.28%,净利润9.05亿元;2025年一季度资产负债率降至55.95%,净利润3.36亿元 [5][6] - 卧龙控股通过全资子公司及直接持股合计控制公司37.2%股权,为公司间接控股股东 [7] 担保合同及反担保条款 - 反担保方式为卧龙控股向公司提供全额反担保,金额1.9亿元,期限为主债权到期后三年 [9] - 反担保范围涵盖代偿款项、违约金及实现债权的相关费用 [9] - 董事会强调卧龙控股长期为公司融资提供支持,本次担保符合互惠互利原则 [10] 累计担保情况 - 公司及子公司对外担保总额256.78亿元,占2024年净资产的25.59% [11] - 其中对卧龙控股担保余额7.7亿元,占净资产7.67%,无逾期或违规担保 [11]
卧龙电驱(600580) - 卧龙电驱关于为控股股东提供担保暨签订反担保合同的进展公告
2025-05-27 16:45
财务数据 - 2025年第一季度,卧龙控股营收83.61亿元,净利润3.36亿元[6] - 2024年,卧龙控股全年营收334.90亿元,净利润9.05亿元[5] - 截至2024年末,卧龙控股总资产392.31亿元,负债率57.28%[5] - 截至2025年3月末,总资产389.18亿元,负债率55.95%[6] 股权结构 - 浙江卧龙舜禹与卧龙控股合计持股占比37.20%[8] 担保情况 - 本次拟担保1.9亿元,已为控股股东担保余额7.7亿元[3] - 公司及子公司对外担保25.68亿元,占比25.59%[13][14] - 为控股股东担保7.70亿元,占比7.67%[14] - 反担保金额1.9亿元,期限三年[11] 合同签订 - 2025年5月27日签《保证》《反担保》合同[3][11]
卧龙电驱(600580) - 被担保人的基本情况和最近一期的财务报表
2025-05-27 16:45
资产负债情况 - 2025年3月31日资产总计389.18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下降0.8%[2] - 2025年3月31日流动资产合计236.26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下降1.3%[2] - 2025年3月31日应收账款为69.75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增长7.4%[2] - 2025年3月31日存货为74.80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下降12%[2] - 2025年3月31日负债合计217.76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下降3.1%[4] - 2025年3月31日应付账款为66.36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增长2.4%[4] - 2025年3月31日所有者权益合计171.42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增长2.3%[4] - 2025年3月31日股本为8.08亿元,与2024年12月31日持平[4] - 2025年3月31日未分配利润为47.13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增长2.8%[4] - 2025年3月31日交易性金融负债为1475.31万元,较2024年12月31日增长41.9%[4] 经营业绩情况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83.61亿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73.43亿元,同比增长13.8%[6]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成本79.51亿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70.56亿元,同比增长12.7%[6]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3.36亿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2.73亿元,同比增长22.9%[6] 现金流情况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83.04亿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77.09亿元,同比增长7.7%[8]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72.37亿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78.56亿元,同比下降7.9%[8]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67亿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 - 1.47亿元,同比由负转正[8] - 2025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4.75亿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 - 3.51亿元,亏损扩大[8] - 2025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7.59亿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3.73亿元,同比由正转负[8] - 2025年第一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 1.43亿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 - 1.44亿元,亏损基本持平[8] - 2025年3月31日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38.70亿元,2024年同期为39.06亿元,略有下降[8] 其他数据情况 - 2025年3月31日资产总计6420335047.10元,较2024年12月31日有所下降[10] - 2025年3月31日流动资产合计3326890932.84元,较2024年12月31日减少[10] - 2025年3月31日非流动资产合计3093444114.26元,较2024年12月31日减少[10] - 2025年3月31日负债合计3363041620.17元,较2024年12月31日减少[14] - 2025年3月31日所有者权益合计3057293426.93元,较2024年12月31日增加[14]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939946217.72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增长[16]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成本924671530.63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增加[16]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2204548.51元,而2024年第一季度净亏损4643535.93元[16] - 2025年3月31日短期贷款1312500000.00元,较2024年12月31日增加[14] - 2025年3月31日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382000000.00元,较2024年12月31日大幅减少[14] - 2025年Q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10.71亿美元,2024年Q1为9.74亿美元[18] - 2025年Q1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现金7448.06万美元,2024年Q1为176.19万美元[18] - 2025年Q1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1.45亿美元,2024年Q1为9.76亿美元[18] - 2025年Q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331.54万美元,2024年Q1为689.69万美元[18] - 2025年Q1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35亿美元[18] - 2025年Q1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35亿美元[18] - 2025年Q1取得借款收到现金14.37亿美元,2024年Q1为7.24亿美元[18] - 2025年Q1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16.02亿美元,2024年Q1为6.30亿美元[18] - 2025年Q1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1.65亿美元,2024年Q1为9389.34万美元[18] - 2025年Q1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1304.64万美元,2024年Q1为1.01亿美元[18]
具身智能加速落地 沪市公司高强度研发投入力促产业升级
证券日报网· 2025-05-25 20:10
研发投入与创新实力 - 2024年沪市公司研发投入规模再超万亿元,占全国企业研发经费投入近四成 [1] - 主板实体企业研发投入金额合计约9200亿元,五年实现翻倍 [1] - 723家公司研发投入过亿元,831家公司研发投入保持增长 [1] 具身智能技术突破 - 柯力传感推出六维力传感器,维间耦合误差降至1.0%以下,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2] - 韦尔股份推出多款CMOS图像传感器,采用Nyxel®近红外技术,弱光条件下仍能获得清晰图像 [2] - 鸣志电器攻克机器人关节模组核心技术,空心杯电机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且价格更具竞争力 [2] 公司研发投入与团队建设 - 鸣志电器研发费用从2020年1.52亿元增长到2024年2.42亿元,研发投入占比提升至10%以上 [5] - 柯力传感近两年具身智能领域研发投入累计约2000万元,占总研发投入约10% [5] - 卧龙电驱2024年研发支出8.05亿元,营收占比3.95%,实现多个领域关键技术突破 [5] 具身智能应用场景 - 柯力传感六维力传感器应用于工业机器人和医疗康复领域 [6] - 韦尔股份汽车图像传感器2024年全球市场份额排名第二,助力汽车智能化发展 [6] - 卧龙电驱与中国商飞合作开展电动航空技术研究,产品应用于城市空运、应急救援等场景 [6] 行业前景与挑战 - 具身智能落地打开人形机器人成长空间,未来应用前景广阔 [4] - 当前机器人在硬件轻量化、软件智能化及软硬件协同等方面仍存在不足,需进一步打磨内功 [6]
卧龙新能: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本次交易符合《关于加强证券公司在投资银行类业务中聘请第三方等廉洁从业风险防控的意见》相关规定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5-22 23:17
交易概述 - 卧龙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拟向浙江卧龙舜禹投资有限公司出售其持有的卧龙矿业(上海)有限公司100%股权 [1]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的独立财务顾问 [1] 第三方聘请核查 - 独立财务顾问在本次并购重组财务顾问业务中不存在直接或间接有偿聘请第三方的行为 [1] - 上市公司在本次交易中聘请了审阅机构等中介机构 [1] - 除依法需聘请的证券服务机构外,上市公司不存在直接或间接有偿聘请其他第三方的行为 [1][2] 合规性结论 - 独立财务顾问及上市公司的第三方聘请行为均符合《关于加强证券公司在投资银行类业务中聘请第三方等廉洁从业风险防控的意见》相关规定 [2]
卧龙电驱: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业绩稳步增长,发力具身智能-20250521
国元证券· 2025-05-21 13: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4][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业绩增长稳健,费用管控得当,2024年公司营收162.47亿元,同比+4.37%;归母净利7.93亿元,同比+49.63%;25Q1营收40.39亿元,同比+7.95%;归母净利2.68亿元,同比+20.45% [1] - 高度重视研发投入,2024年研发支出8.05亿,营收占比3.95%,实现多个战略新兴领域关键技术突破;海外战略加速布局,三大海外战区总部人员配置基本完成,大客户销售收入与总对总订货量双增长 [2] - 全面布局具身智能,布局开发人形机器人关键组部件,旗下希尔公司与多家企业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展开合作,与智元机器人完成战略投资签约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收分别为174.49/188.90/203.9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01/11.30/11.56亿元,对应EPS为0.64/0.72/0.74元/股,对应PE估值分别为39/35/34倍 [4] 财务数据 - 2023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55.67/162.47/174.49/188.90/203.93亿元,收入同比分别为9.12%/4.37%/7.40%/8.26%/7.9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30/7.93/10.01/11.30/11.56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为 - 33.73%/49.63%/26.32%/12.82%/2.34% [6] - 2023 - 2027年ROE分别为5.63%/7.90%/9.37%/9.74%/9.26%;每股收益分别为0.34/0.51/0.64/0.72/0.74元;市盈率分别为73.81/49.33/39.05/34.62/33.82倍 [6] 基本数据 - 52周最高/最低价为30.81 / 10.0元;A股流通股和总股本均为1302.62百万股;流通市值和总市值均为32200.83百万元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