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电科技(600584)
icon
搜索文档
金易为锡,吴韵风华——无锡产业与资本和合共生的文化密码
上海证券报· 2025-07-10 02:22
无锡产业发展概况 - 截至2025年5月底无锡市拥有境内外上市公司211家 A股上市公司124家 以不到800万人口贡献江苏省数量第二多的上市公司 [8] - 形成"465"现代产业集群 核心产业包括物联网 集成电路 生物医药 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 涌现药明康德 长电科技 先导智能 卓胜微等细分行业领军企业 [8] - 从民族工商业城市发展为制造业强市 通过政策引导 银企协同 资本运作实现产业与金融深度融合 [9] 国有资本投资案例 - 无锡创投集团2002年出资300万元投资力芯微 2021年科创板上市带来超百倍回报 管理基金总规模超2800亿元 培育110多家上市企业 [11][12] - 锡创投2017年以1亿元天使轮投资隆达股份 持股17.96%助其转型为航空发动机材料供应商 2022年科创板上市 [11][12] - 太湖水集团2000年出资305万美元成为药明康德创始股东 25年后药明康德成为国内生物医药标杆企业 [13] 金融服务生态建设 - 惠山科技金融中心助力海达尔2023年北交所上市 作为最大战略配售方使其上市首日大涨48% [14] - 构建615亿元基金集聚区 联合源码资本 中金资本等机构 通过资本招商带动近100个项目落地 [16] - 帕母医疗2024年完成两轮融资 包括EQT领投的千万美元融资和启明创投领投的近1亿美元融资 [15][16] 政策支持与资本运作 - 吉冈精密2021年成为无锡首家北交所上市公司 汽车零部件业务收入占比从0提升至2024年的57.57% [17] - 2025年一季度完成15个并购重组项目 交易总金额369.29亿元 其中国联证券与民生证券合并为新"国九条"后首个获批券商并购案例 [18][19] - 出台《无锡市推动并购重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目标2027年前完成60单并购重组 交易规模超600亿元 [19]
中证国新央企科技引领指数下跌0.22%,前十大权重包含长电科技等
金融界· 2025-07-04 22:45
指数表现 - A股三大指数收盘涨跌不一 中证国新央企科技引领指数下跌0.22% 报1262.6点 成交额276.28亿元 [1] - 中证国新央企科技引领指数近一个月上涨5.31% 近三个月上涨4.44% 年至今下跌0.01% [1] 指数构成 - 中证国新央企科技引领指数由国新投资有限公司定制 选取国务院国资委下属50只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 涵盖航空航天与国防、计算机、电子、半导体、通信设备及技术服务等行业 [1] - 指数以2016年12月30日为基日 以1000.0点为基点 [1] 权重分布 - 十大权重股分别为:海康威视(9.46%)、中航沈飞(6.92%)、中航光电(6.58%)、长电科技(6.49%)、深南电路(4.98%)、航发动力(4.88%)、中航成飞(3.88%)、上海贝岭(3.44%)、光迅科技(3.43%)、中芯国际(2.97%) [1] - 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58.27% 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41.73% [1] 行业分布 - 信息技术占比49.75% 工业占比39.66% 通信服务占比10.59% [2] 样本调整规则 - 指数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调整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 特殊情况下将对指数进行临时调整 [2] 跟踪基金 - 跟踪央企科技引领的公募基金包括:易方达中证国新央企科技引领联接A/C、银华中证国新央企科技引领联接A/C、南方中证国新央企科技引领联接A/C、南方中证国新央企科技引领ETF、银华中证国新央企科技引领ETF、易方达中证国新央企科技引领ETF [2]
芯火三十年:纵横四海(2013-2021)
36氪· 2025-07-03 15:27
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历程 - 2000-2012年为产业链初步成型的"根芽时代",下一阶段需对内"补链强链"、对外融入全球化[1] - 2014年标志性节点,国家大基金、紫光集团、智路建广等三股力量形成"资金水脉"[1] - 2014-2017年通过全球并购推动跨越式发展,2018-2021年面临美国科技封锁严峻考验[1][39] 三股资金力量的形成 国家力量 - 2014年《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出台,大基金一期成立,首期规模1387亿元[4][5][6] - 投资方式包括直接投资(中芯国际27亿)、定增(北方华创5亿)、增资(三安光电64亿)[16][17][18] - 大基金二期2019年成立,规模2041亿元,重点投向IC设计、AI、设备材料等短板领域[47][48] 金融力量 - 智路建广完成三大标杆并购:瑞能半导体8亿、安世半导体181亿、安谱隆117亿[9][34][19] - 2016年清芯华创19亿美元私有化豪威科技,为后续韦尔股份并购奠定基础[31] - 2021年完成日月光4座工厂(93亿)、美格纳(91亿)等收购,构建全产业链体系[53] 企业力量 - 紫光集团通过并购展讯/锐迪科(9.1亿)、华三通信(25亿)等,形成"集成电路航母"[13][19][29] - 长电科技7.8亿美元收购星科金朋,跻身全球封测第一梯队[11] - 韦尔股份并购豪威科技,CMOS传感器技术跃居全球第一梯队[31] 关键发展阶段 2015年并购爆发 - 大基金投资覆盖制造/设计/封测/设备/材料全领域[15] - 海外并购总额超1000亿美元,建广资产收购安谱隆117亿创纪录[19] - 融信产业联盟成立,促进机构协作提高海外收购成功率[22][24] 2016年主力分化 - 大基金190亿投资长江存储,实现32层3D NAND突破[27] - 紫光组建长江存储,入股西部数据,新华三正式成立[29] - 智路建广完成安世半导体181亿收购,创中国半导体海外并购纪录[34] 2017-2018年高潮与风险 - 中芯国际14nm突破,长江存储实现32层3D NAND流片[37] - 大基金减持部分标的,地方出现恶性竞争和人才分散[42] - 紫光集团债务危机显现,海外并购通过率下降[44][47] 2019-2021年逆境突围 - 大基金二期重点支持中芯国际、长江存储等龙头企业[47] - 智路建广收购FTDI(26亿)、华勤通讯等完善产业生态[49][51] - 2021年海外并购窗口关闭,美格纳收购因CFIUS否决终止[54][55]
涨价持续性+AI强催化+国产化加速,重点推荐存储板块机遇
天风证券· 2025-07-02 19: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评级) [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看好存储板块近期重大机遇,基于Q3Q4存储大板块或持续涨价、AI带动存储容量升级和高价值量产品渗透率提升、高难度高速发展产品国产化率持续提升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价格分析:Q3Q4或持续涨价,DDR4领跑市场 - 近期DDR4/LPDDR4领涨,原厂停产带动国内公司涨价及转单,Q3整体存储板块预期涨幅扩大 [15] - 2025年3月底存储市场逐步回暖,DRAM成品现货续涨,低容量eMMC货紧价扬 [16] - 展望二季度末及三四季度,存储涨价持续性确定,DDR4涨幅领先 [19][20] 供给侧:海外龙头减产DDR4利好国产厂商,国内龙头占比持续提升 - 2023 - 2025年中国半导体存储器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存储芯片市场以DRAM和NAND Flash为主 [59] - 存储芯片市场长期由韩美企业主导,国内企业占比持续提升 [63] - 2025年预期DRAM位元产量增长25%,全球DRAM产能约2032K [69] - 存储原厂减少旧产能、聚焦先进制程,NAND朝更高堆叠发展,DRAM制程演进 [72] 需求侧:DRAM、NAND受益AI等催化进入长增长周期 - 2024 - 2026年DRAM和NAND需求容量持续增长,HBM将引起DRAM格局变化 [82][83] - 服务器占比增长领先,AI服务器成为重要增长引擎,存储芯片占据服务器核心成本 [92][96] - 2024年全球PC出货率小幅增长,AI PC渗透率提升推动存储容量提升 [111] - 全球智能手机销量温和增长,AI手机将推动存储升级 [120][122] - 2023 - 2028年全球汽车存储芯片市场规模将增长,车用存储迎来新发展阶段 [128] 供需总结:供给国产产能扩张,AI主导需求快速拉升 - 预计2025年全球存储芯片供应位元增长达25%,需求结构双轨并行 [137] - AI与高性能计算驱动企业级SSD成为NAND最大应用,AI终端加速存储升级 [138] - 消费与汽车电子增长推动高性能NAND需求,产能调整与技术升级 [138][139] 技术趋势:3D NAND突破存储密度极限,DRAM制程迈向更高能效 - NAND Flash领域3D堆叠技术提升存储密度,2025年头部企业瞄准300层商用化 [143] - DRAM制程进入1γ时代,不同类型针对特定场景优化,国内长鑫存储已推出LPDDR5芯片 [147] - DDR5、PCle 5.0 SSD、QLC渗透率提高,HBM技术发展至HBM3E和HBM4阶段 [149][155] - MRDIMM提升内存带宽,SOCAMM是AI内存新突破 [160][161] A股公司动态:国产化扬帆起航,国内存储企业加速布局 存储模组主控:企业级与高端技术引领增长,主控自研构筑核心壁垒 - 国内存储模组厂商积极布局企业级市场,加速高端产品迭代,强化技术纵深与场景覆盖 [163][164] - 江波龙在企业级、消费级、车规级等领域有新动态,推出TCM商业模式 [166][171] - 佰维存储布局全场景存储方案,推出多款高性能产品 [172][173] - 德明利多产品线协同发展,自研主控赋能存储创新 [178][179] - 联芸科技攻坚数据存储主控芯片,拓展AIoT技术新场景 [182][184] - 万润科技LED与存储双业务并行,加速车规级产品研发 [188][189] - 朗科科技深耕消费级存储市场,高速产品迭代升级 [190][192] 存储芯片及高速传输:市占率快速提升,制程追赶与国产替代攻坚 - 澜起科技巩固内存接口芯片领先地位,产品迭代迅猛,在运力芯片等领域进展良好 [193] - 兆易创新深化存储与MCU布局,多产品取得进展 [194][200] - 北京君正计算与存储融合发展,汽车电子芯片加速落地 [202][203] - 东芯股份完善存储产品矩阵,拓展Wi-Fi7与GPU技术 [204][206] - 聚辰股份EEPROM与音圈马达驱动芯片双轮驱动,车规级产品渗透提升 [209][210] - 普冉股份深化“存储 +”战略,MCU与模拟芯片协同发展 [211][213] - 恒烁股份NOR Flash与AI芯片并行,嵌入式存储全容量覆盖 [216][217] 存储分销封测:受益景气周期,产业链协同与先进服务能力构建 - 太极实业和深科技在封测技术上取得突破,产能提升 [219] - 协创数据以“AIoT+存储”双轮驱动商业化,推出多种产品 [220][224] - 香农芯创“海普存储”完成研发试产,通过服务器平台认证 [220][229] - 长电科技、通富微电、华天科技等封测一体公司积极布局存储 [233] 投资建议 - 看好存储板块机遇,建议关注存储模组主控、存储芯片、存储分销封测相关公司 [233]
长电科技(600584) - 江苏长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更换保荐代表人的公告
2025-06-24 16:15
保荐代表人变更 - 2025年6月23日公司收到国泰海通更换持续督导保荐代表人的函[1] - 原保荐代表人丁昊因工作变动不再督导,洪伟接替[1] - 变更后持续督导保荐代表人为陈城和洪伟[1] 保荐机构情况 - 国泰海通是公司2021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保荐机构[1] - 因募集资金未用完,仍对资金使用履行督导义务[1] 新保荐代表人信息 - 洪伟是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记录良好[4] - 曾负责或参与多个项目,含公司非公开发行项目[4] 公告信息 - 公告发布时间为2025年6月25日[3]
中证芯片产业指数下跌0.07%,前十大权重包含长电科技等
金融界· 2025-06-19 23:12
指数表现 - 中证芯片产业指数6月19日报2164.74点,单日下跌0.07%,成交额314.59亿元 [1] - 近一个月下跌3.02%,近三个月下跌11.22%,年初至今累计下跌2.07% [1] - 指数基日为2015年12月31日,基点1000.0点 [1] 指数构成 - 样本覆盖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及半导体设备/材料领域上市公司 [1]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4.92%,中芯国际以9.0%居首,北方华创(7.53%)、海光信息(6.91%)分列二三位 [1] - 样本股74.88%来自上交所,25.12%来自深交所 [1] - 行业分布100%集中于信息技术领域 [2] 运作机制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6月/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个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同步调整,非定期调整期间固定不变 [2] - 特殊情况下实施临时调整,退市样本即时剔除 [2] 关联基金 - 跟踪该指数的公募基金包括汇添富中证芯片产业ETF、景顺长城中证芯片产业ETF等10只产品 [2]
中证智能穿戴主题指数报3154.70点,前十大权重包含工业富联等
金融界· 2025-06-14 00:35
中证智能穿戴主题指数表现 - 中证智能穿戴主题指数报3154 70点 近一个月下跌3 31% 近三个月下跌12 54% 年至今下跌1 65% [1] - 指数选取智能穿戴硬件和软件提供商 产品提供商及相关代表性公司为样本 基日为2012年06月29日 基点1000 0点 [1] 指数持仓结构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45 95% 兆易创新(6 52%) 韦尔股份(6 41%) 工业富联(4 78%) 科大讯飞(4 6%) 京东方A(4 59%) 歌尔股份(4 3%) 立讯精密(3 97%) 长电科技(3 77%) 东山精密(3 54%) 蓝思科技(3 47%) [1] - 交易所分布: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56 71% 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43 29% [1] - 行业分布:信息技术占比94 33% 工业占比3 37% 医药卫生占比1 17% 通信服务占比1 12% [1] 指数调整机制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权重因子同步调整 [2] - 特殊情况下进行临时调整 样本退市时从指数中剔除 收购合并分拆等情形参照细则处理 [2]
长电科技: 江苏长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1 18:16
长电科技利润分配方案 - 每股现金红利0.12元(含税),总派发现金红利214,729,748.40元,以总股本1,789,414,570股为基数 [1] - 差异化分红送转:否 [1] - 股权登记日2025/6/19,除权(息)日2025/6/20,现金红利发放日2025/6/20 [1][3] 分配实施办法 - 自然人股东及证券投资基金暂不扣缴个人所得税,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12元 [1] -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按10%税率代扣代缴所得税,税后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108元 [1][2] - 香港市场投资者按10%税率代扣代缴所得税,税后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108元 [2] - 居民企业股东及其他非居民企业股东自行缴纳所得税,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12元 [3] 消费电子ETF - 跟踪国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近五日涨跌3.19%,市盈率34.56倍 [5] - 最新份额22.3亿份,减少1100.0万份,主力资金净流入290.7万元 [5] - 估值分位35.43% [6]
长电科技(600584) - 江苏长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2025-06-11 18:00
利润分配 - 2024年年度利润分配方案经2025年5月15日股东大会通过[2] - 以1,789,414,570股为基数,每股派0.12元,共派214,729,748.40元[5] 时间安排 - A股股权登记日2025/6/19,除权(息)日和发放日2025/6/20[2][6] 税收政策 - 自然人等暂不扣缴,不同持股期限税负不同[2][10] - QFII和港投按10%扣税,税后每股0.108元[2][11][12] 发放方式 - 控股股东自行发放,其他委托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7][8]
瑞银: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就要停止增长了
智通财经· 2025-06-11 11:52
智能手机市场趋势 - 未来12个月智能手机购买意向为36%,环比下降,同比持平(2024年第四季度/2024年第二季度分别为39%/36%)[1][2] - 理想换机周期延长至31.1个月(2024年第四季度/2024年第二季度分别为29.7个月/29.6个月)[2][13] - 美国市场未来12个月购买意向大幅下降至37%(2024年第四季度/2024年第二季度分别为50%/44%)[2] 关税影响 - 19%的受访者因担心关税对价格的影响而推迟购买[3] - 82%的潜在购买者愿意接受一定程度的价格上涨以抵消关税影响,但62%表示若涨价过高会选择更便宜的替代机型,17%会完全推迟购买[3][13] - 原始设备制造商可能通过全球分散涨价来避免套利[3] 人工智能功能兴趣 - 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功能的兴趣持续上升,净购买兴趣达19%(2024年第四季度/2024年第二季度分别为16%/13%)[14] - 仅34%的受访者会因新增生成式人工智能功能而提前购机或额外付费[14] - iOS用户最关注照片/图库工具和优先通知/消息功能,三星用户偏好AI翻译器/实时翻译和Circle to Search功能[4] 市场预测 - 预计2025年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1%,2026年同比持平[2][9][12] - 年初至今(截至4月)销量同比增长3.2%,但需求提前释放可能导致下半年淡季效应[2][9] 股票评级 - 看好日月光、博通、鸿海、英飞凌、长电科技、立讯精密、联发科、美光科技、村田制作所、三星、SEMCO、SK海力士和台积电(均为买入评级)[5][8] - 对华虹半导体持卖出评级,对LG Display和苹果、小米持中性评级[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