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兴证券(601198)
搜索文档
基金托管牌照热度骤降:券商申请潮退,市场格局生变
搜狐财经· 2025-08-20 00:19
基金托管牌照申请趋势变化 - 基金托管牌照申请热度显著减退,目前排队申请机构仅剩3家,其中券商仅东吴证券1家 [1][2] - 截至2024年底排队券商曾达7家,但不到1年时间内6家券商撤回申请 [1][3] 监管环境变化 - 2025年实施的基金托管新规大幅提高准入门槛,要求商业银行净资产不低于500亿元,证券公司及其他金融机构净资产不低于300亿元 [4] - 新规要求申请人最近三年监管评级在2级或A类以上,现行办法共六章43条,修订后增至七章61条 [4] 行业格局影响 - 目前具备托管资格的机构共66家,其中30家为券商 [6] - 行业资源加速向头部机构集聚,中小券商因无法满足新规要求被迫退出申请 [3][4] 业务模式转型 - 托管业务从通道服务向高附加值综合服务转变,科技赋能和风险管理成为竞争关键 [7] - 头部券商将形成机构服务闭环,中小券商可能退回零售经纪市场或成为托管服务外包提供商 [6][7] 未来发展趋势 - 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资本实力雄厚的头部券商将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7] - 行业分化加剧,分化不仅体现在资本规模上,更在于综合服务链整合能力 [1][6]
多家券商撤销基金托管资格申请,目前仅东吴证券仍在排队
南方都市报· 2025-08-19 18:32
基金托管资格申请现状 - 全国性商业银行及少数证券公司托管约80-90%公募及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2] - 排队申请基金托管资格的券商仅剩东吴证券一家 较2024年锐减6家 [2][3] - 2025年成功获得基金托管资格的机构仅重庆农村商业银行一家 无证券公司 [5] 历史资格获批情况 - 2020年为券商获得基金托管资格高潮期 当年10家券商获得资格 [5] - 2022年第一创业证券 东方财富证券 南京证券成功获得资格 [6] - 2024年汇丰银行(中国)及法国巴黎银行(中国)获资格批复 [7] 新规门槛提升具体内容 - 商业银行申请门槛提升至净资产不低于500亿元 证券公司及其他金融机构提升至300亿元 原标准为200亿元 [8] - 以2024年末上市券商数据统计 符合200亿元门槛券商33家 符合300亿元门槛券商仅23家 [8] - 新增监管评级要求 券商需最近三年监管评级在A类以上 [9] - 新增取消资格情形:取得许可证满2年后连续36个月月均托管规模低于50亿元 [9] 新规对行业结构影响 - 西部证券与东兴证券净资产介于200-300亿元之间 东北证券净资产191亿元 均无法满足新门槛要求 [8] - 基金托管业务将进一步向头部券商集中 中小机构面临托管规模维持挑战 [9] - 部分机构开展非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 存在风险隐患 新规要求厘清业务边界 [10]
新强联:关于变更持续督导保荐代表人的公告

证券日报· 2025-08-18 20:39
公司人事变动 - 新强联收到东兴证券关于更换持续督导保荐代表人的函件 [2] - 原保荐代表人付书博因内部工作调动不再负责项目 [2] - 东兴证券委派王秀峰接替付书博继续履行持续督导职责 [2]
研报掘金丨东兴证券:首予派克新材“推荐”评级,产品结构有望得到优化,进而提升盈利能力
格隆汇APP· 2025-08-18 17:55
公司核心竞争力 - 具备较强的产品研发和制造能力 是国内少数可为航空发动机 航天运载火箭及卫星 燃气轮机 深海装备等高端装备提供配套特种合金精密环形锻件和精密模锻件的民营企业之一 [1] - 通过英国罗罗 日本三菱电机 德国西门子等国际高端装备制造商供应链体系认证 [1] - 与国内外大型优质客户形成稳固业务合作关系 客户包括上海电气 东方电气 哈电集团 中船重工 中石化等各领域龙头企业 [1] 产能与盈利前景 - 模锻及特种合金锻件产能上升将优化产品结构 [1] - 产能提升有望带动公司盈利能力增强 [1]
东兴证券:商业航天发射场工位数快速增长 看好相应技术和产品服务商
智通财经网· 2025-08-18 14:17
商业航天发射场供需现状 - 国内商业航天发射场发射窗口紧张 商业卫星发射需排队等待 成为行业发展卡点 [1] - 截至2025年7月 国内商业航天发射工位在运营18个 在建7个 合计25个 [2] -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等六大发射基地已投入运营 宁波、凉山、阳江等地发射场处于预备建设阶段 [2] 卫星互联网建设进展 - 美国星链项目运营卫星数量约7000颗 中国星网累计发射47颗 千帆星座累计发射72颗 [1] - 美国商业发射平均每月10次 中国具备每月3次发射能力 [1] - SpaceX实现星箭场垂直一体化产业链 中国卫星运营商由中国星网/垣信卫星主导 民营企业参与火箭研制 [1] 发射场技术设施发展 - 测试发射指挥监控系统是核心平台 负责轨道跟踪、状态监测及指令发送 [3] - SpaceX测控系统融合陆基、海基、空基、天基资源 包括NASA设施及自建60余个地面站 [3][4] - 猎鹰9号火箭采用双通道遥测发射机 多组高度计冗余备份 铱星链路保障关键数据传输 [5] 发射场配套工程建设 - 加注供气系统是重点工程 管道超万米 覆盖液氧、液氢等推进剂加注及氦气等供气保障 [6] - 产业资本持续入场 发射场获地方政府政策支持及基金关注 [1][2]
【金麒麟优秀投顾访谈】东兴证券投顾林惠杰:每一个时代核心资产都是与这一时代发展趋势高度匹配产业所孕育
新浪证券· 2025-08-18 14:04
投资顾问表现 - 东兴证券深圳金田路证券营业部投资顾问林惠杰在7月场内ETF模拟组合评比中获月榜第二名,模拟组合月收益率达17.97% [1][2] 股市走势与板块观点 - 当前融资资金和事件驱动带动市场做多情绪,板块轮动推动指数阶梯式向上,但需注意8月限售解禁高峰可能引发热门板块短期回调,中长期慢牛格局不变,预计2026年行情弹性更大 [2] - 未来看好新质生产力相关产业,重点关注两类企业:一是芯片半导体、人工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稳定币等科技领域企业;二是高端制造、新材料、创新药等具备全球化布局能力的企业 [2] 投资建议 - 普通投资者可通过ETF高效布局特定行业或主题,港股ETF为低门槛布局港股核心资产的工具 [3] 投顾服务特色 - 东兴证券构建"人、货、场"买方投顾生态:"人"方面加强投顾队伍建设与投研赋能,"货"方面提升产品多样性与服务体验,"场"方面结合AI大模型优化客户画像与互动场景 [3] 行业背景 - 中国财富管理行业进入高增长周期,投资顾问作为资产配置关键角色,其服务能力直接影响全民资产配置走向 [1] - 金麒麟最佳投资顾问评选活动旨在展示投顾服务能力,搭建投顾与投资者沟通桥梁,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1]
证券行业周报:市场成交活跃推动券商估值持续回升-20250817
湘财证券· 2025-08-17 21:09
行业投资评级 - 证券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2] - 近十二个月行业绝对收益达60%,相对沪深300超额收益33%[2][3] 核心观点 - 市场成交活跃度显著提升,沪深两市日均股票成交额达20780亿元(环比+24.1%),恢复至2024年11月初水平[5][17] - 两融余额突破两万亿至20552亿元(环比+2.3%),融资余额占比达99.3%[6][25] - 券商板块估值修复明显,PB回升至1.53x(近十年中位数水平),上周券商指数上涨8.2%,跑赢沪深300指数5.8pct[3][10] 市场表现 指数与板块 - 上周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分别上涨1.7%/4.5%/8.6%,申万非银金融指数涨6.5%(排名3/31)[3][10] - 券商指数年内累计涨幅达60%,近1/3/12个月绝对收益分别为11%/21%/60%[3] 个股表现 - 涨幅前五券商:长城证券(+36%)、中银证券(+21.8%)、东方财富(+15.3%)、天风证券(+12.8%)、东吴证券(+11.3%)[4][10] - 涨幅后五券商:申万宏源(+4.3%)、东兴证券(+4.1%)、招商证券(+4%)、财达证券(+3.2%)、国泰海通(+3.1%)[4][10] 业务数据 经纪业务 - 8月新发股票型基金份额同比+220%,混合型+42%,债券型-48%[5][21] - 上周股票型/混合型/债券型基金新发份额分别为39亿份(环比-56%)、49亿份(环比+61%)、12亿份(环比-95%)[5][21] 投行业务 - 上周股权融资规模17亿元(环比-34%),其中IPO规模11亿元(环比-49%),定增6亿元(环比+53%)[5][23] - 年初至今IPO融资规模同比+68%,再融资同比+365%(定增同比+528%)[5][23] 资本中介 - 融资余额20410亿元(环比+1.4%),融券余额142亿元(占比0.7%)[6][25] - 两融余额占A股流通市值比例2.5%,连续两周维持在2万亿上方[6][25]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高beta属性的互联网券商(如指南针),因主动权益基金对券商板块仍低配,增量资金配置空间显著[7][30] - 市场交投活跃度持续提升(日均成交额+两融余额双破2万亿)将驱动三季度业绩改善[7][30]
中介追讨“造假帮凶”,泽达易盛案39被告遭3.72亿天价索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5 22:11
案件核心进展 - 三家中介机构(东兴证券、天健会计所、康达律所)起诉39名财务造假协同方(37家企业+2名自然人),索赔金额达3.72亿元,创资本市场首例"中介先行赔付后追偿"闭环 [1][3][4] - 39名被告被指控协助泽达易盛通过虚假合同、虚构业务等手段虚增业绩:上市前(2016-2019年)累计虚增营收3.42亿元、利润1.87亿元;上市后(2020-2021年)年报虚增营收1.52亿元+7104万元,虚增利润8247万元+2666万元 [3] - 中介机构因失职被行政处罚:东兴证券缴纳1.05亿元惩戒金,天健会计所缴纳0.93亿元,康达律所被罚没1896万元,三者合计先行赔付投资者4.93亿元(含惩戒金) [3][4] 法律与市场影响 - 若胜诉将首开中介机构向造假协同方成功追偿先例,为同类案件确立裁判标准,推动责任链条从上市公司/中介向交易对手方延伸 [1][5][7] - 案件核心争议在于举证难度:需证明第三方存在主观过错(如异常交易记录、资金闭环证据)且行为与损害有直接因果关系 [6][7] - 专家建议构建立体化治理体系:民事赔偿+行政监管+刑事责任联动,同时通过专项责任险、追偿优先权等提升中介赔付积极性 [2][8][9] 追偿机制与行业建议 - 追偿金额占先行赔付总额95%(3.72亿/3.88亿),但第三方或仅承担部分责任,最终可能形成"中介次要责任+第三方主要责任"划分 [6] - 四项强化追偿措施:设立行业互助基金、赋予优先受偿权、简化司法程序、监管部门协同取证 [9] - 严惩第三方四大方向:行政法规增设"过错推定"条款、建立跨部门失信黑名单、强化行业自律公约、实现"三升三降"成本收益平衡 [9][10]
泽达易盛财务造假案未了 东兴证券天健等发起追偿诉讼
中国经济网· 2025-08-15 13:52
涉诉案件概况 - 格尔软件涉及三起追偿权纠纷案件,案件编号分别为(2025)沪74民初3158号、3159号、3160号,原告分别为天健会计师事务所、东兴证券、康达律所 [1] - 案件源于泽达易盛欺诈发行案,中介机构在向投资者赔付及缴纳款项合计4.93亿元后发起追偿诉讼 [1] - 三起案件合计被诉金额:案件一12,345.51万元(本金11,755.76万元+利息589.74万元),案件二21,533.20万元,案件三3,348.55万元 [3] 案件背景 - 原告方均为泽达易盛IPO中介机构,包括东兴证券(保荐机构)、天健会计(审计机构)、康达律所(法律顾问) [1] - 泽达易盛因2023年4月被证监会认定欺诈发行、信息披露违法,2023年7月7日被上交所终止上市 [1][4] - 该案被证监会列为2024年投资者保护十大典型案例之首,涉及科创板上市公司财务造假 [3] 公司交易情况 - 格尔软件2018年、2020年与泽达易盛有两批次采购销售业务,后自查认定交易不具备商业实质 [2] - 相关交易对2018-2021年财务报表影响较小无需追溯调整,但2023年5月公司因此收到上海证监局警示函 [2] 诉讼进展 - 被告包含格尔软件(被告十八)在内的37家公司及2名自然人 [2] - 截至公告日案件尚未开庭,无法判断对公司当期或未来利润的影响 [3]
“全链条追责”形成闭环!泽达易盛案三中介赔付5亿后起诉39名被告追偿3.7亿
中国经营报· 2025-08-14 17:35
核心事件概述 - 格尔软件等39名被告被三家中介机构起诉追偿3.72亿元 涉及泽达易盛欺诈发行案中第三方配合财务造假行为 [1][3] - 三家中介机构(天健所、东兴证券、康达律所)因泽达易盛案已向投资者赔付及向证监会缴纳款项合计4.93亿元 [1][6] - 证监会首次对配合造假方同步追责 2025年6月对越博动力造假案两名配合方分别处以200万元和30万元罚款 [2][5] 财务造假细节 - 泽达易盛2016-2019年累计虚增营业收入3.42亿元 虚增利润1.87亿元 2020-2021年累计虚增营业收入2.23亿元 虚增利润1.1亿元 [4][5] - 格尔软件2018-2020年虚增归母净利润274.78万元、250.67万元、77.38万元 2021年虚减190.37万元 2018年和2020年分别虚增营业收入1119.81万元和216.98万元 [4] - 2019-2023年涉及第三方配合造假的上市公司达53家 共541家第三方参与 平均每家上市公司超10家配合方 [5] 追责机制演进 - 中介机构追偿金额分布:天健所索赔1.23亿元(含投资者赔偿2774.63万元及证监会款项8981.13万元) 东兴证券索赔2.15亿元 康达律所索赔0.33亿元 [3] - 监管形成"全链条追责"闭环:泽达易盛案7195名投资者获2.8亿元全额赔偿 中介机构按过错程度承担责任 [6] - 法律依据为《证券虚假陈述侵权民事赔偿规定》第22条 明知造假提供实质性协助的第三方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10] 行业影响分析 - 第三方配合造假成为资本市场财务造假新特点 形成利益链和"生态圈" 2019-2023年涉及53家上市公司 [2][5] - 追责范围从上市公司、中介机构延伸至整个造假生态链 通过高额索赔提高造假协作成本 [6][7] - 推动中介机构从"形式审阅"转向"实质风控" 为注册制深化构建责任闭环的法治保障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