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人寿(601628)
icon
搜索文档
从看病到养老,ESG和普通人越走越近了?
中国经济网· 2025-08-08 15:26
ESG信息披露进展 - 2024年A股ESG信息披露率达41.86% 同比提升5.39个百分点 [1] - 金融行业ESG披露率最高达91.8% [1] - 保险行业ESG平均分从2022年61.5分提升至2024年66.18分 复合增速3.7% [1] 普惠保险实践 - 中国人寿广西分公司惠民保累计赔付7.66万人次 赔款金额1.72亿元 [2] - 百色惠民保年保费76元 覆盖医保内外住院及30种特药费用 [2] - 针对特困/低保/孤儿群体实施差异化赔付政策 [3] - 组织上万名宣传员深入基层推广 累计赔付7.1万人次 赔款1.61亿元 人均获赔2270元 [3] 产品创新与保障覆盖 - 团险渠道为969万人次女性群体提供1.6万亿元保障 [4] - 为2730万人次计生家庭成员提供1.8万亿元保障 [4] - 在14个城市布局17个机构养老项目 覆盖养老社区/公寓/康养旅居产品线 [4] 绿色金融实践 - 保险业66家机构建立ESG管理制度 占行业半数 [6] - 出资36亿元投资"国寿资产-兰沧项目" 年节约2176万吨标准煤 减排二氧化碳3672万吨 [6] - 厦门中国人寿大厦获碳中和证书及LEED铂金级认证 采用太阳能供电与智能照明系统 [7][8] 风险管理与科技应用 - 银保渠道总保费762.01亿元 首年期交保费187.76亿元 续期保费占比60.76% [10] - 连续27个季度保持风险综合评级A类 [10] - 反洗钱数据处理效率提升 千万条数据处理时间从19小时缩短至0.2小时 [11][12] - 2024年金融教育宣传活动触及消费者人次同比增长52.5% [12] 投资布局与社会责任 - 普惠金融领域投资总额1486亿元 含债券902亿元/股票48亿元/另类投资535亿元 [5] - 搭建气候风险情景分析及压力测试框架 评估极端天气对赔付及投资的影响 [8] - 通过ESG产品创新将社会责任转化为商业价值驱动 [12]
合规筑基、普惠为本、绿色引领,中国人寿多元统筹推动ESG实践,实现多目标发展
中国经济网· 2025-08-08 15:26
ESG战略与管治体系建设 - 公司构建涵盖七大利益相关方的ESG战略模型 聚焦国家 社会 行业 客户 企业 员工及环境 [1] - 建立"制度刚性+文化浸润"管治生态 形成由高级管理层组织实施 风险管理职能部门牵头 各职能部门主责的全面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2] - 2024年召开股东会议2次 董事会会议17次 专门委员会会议32次 监事会会议7次 通过高频决策机制确保战略与监管同频 [3] 普惠金融与社会责任实践 - 推出城乡居民大病保险 女性及计生家庭保险 学生群体保险 小微企业保险等多类普惠产品 服务覆盖农民 城镇低收入群体及小微企业 [5] - 2024年向中国人寿慈善基金会捐赠2100万元 组织开展志愿服务600余次 投入消费帮扶资金3100万元 派驻帮扶干部1027人 [6] - 通过线上APP 客服专线及线下智慧柜员机等渠道 为2700万人次提供适老化服务 [5] 绿色金融与低碳转型 - 制定《绿色金融发展战略(2023-2025年)》 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经营管理全流程 [9] - 在绿色保险领域为生态环境产业 清洁能源企业提供全国范围保险保障 并将绿色保险增速纳入省级分公司绩效考核 [9] - 将ESG因素整合至投资全流程 制定《2025-2027年度资产战略配置规划》 重点关注责任投资 [5] 乡村振兴与实体经济服务 - 2024年在乡村振兴领域投资总额约1037亿元 通过资金支持 人才派驻等多维度助力乡村振兴 [6] - 服务西藏 青海等"老少边穷"地区 借助网点服务扩大保险覆盖范围 [5] - 将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 通过保险资金长期稳定属性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5] 科技赋能与人才体系建设 - 提升数字化和智能化服务水平 加强数据隐私保护与知识产权维护 优化客户全流程体验 [5] - 构建覆盖管理干部 年轻干部 专业人才与新员工的"四位一体"分级分类人才培训体系 [6] - 通过数字化风控建设实现风险早识别 早预警 早暴露 早处置 健全硬约束风险早期纠正机制 [2]
智能守护,温暖相随:中国人寿寿险公司打造“消保+”服务新生态
中国经济网· 2025-08-08 15:26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科技赋能、服务创新和教育普及构建全方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 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从理论承诺转化为可感知的实践成果 [1][8] 消保+科技 - 首创机器人助手以每笔6秒速度处理数据 效能大幅超越传统人工作业模式 [2] - 2024年高效唤醒超30万件睡眠保单 帮助客户及时领取沉睡资金 [2] - 为55周岁以上老年客户建立保单借款智能预警系统 通过95519客服热线实时确认借款意愿 [2] - 运用AI数据分析师和AI智能翻译官打造续期付费提醒与协助体系 智能预警异常情况 [3] 消保+服务 - 数字化服务团队与人工智能服务平台线上服务人次突破100万 解决异地及偏远地区客户理赔难题 [4] - 全年通过微信、APP及短信发送2644余万条保单权益通知 [5] - 全市客户服务中心为10.9万人次长者提供适老化服务 95519热线为1.2万人次老年客户提供乡音服务 [5] - 打造全链条理赔服务模式 年度整体理赔时效仅0.32天 [5] 消保+教育 - 在41个营业网点设立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基地 全年开展线上线下活动781场 覆盖986.67万人次 [7] - 通过反诈案例分享、金融知识便利店及社区讲座等形式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和防诈骗意识 [7] - 开展"远离非法金融中介"等主题宣传活动 加强行业联动应对金融黑灰产 [7]
累计出资500亿!寿险“头雁”私募基金试点背后的“长钱逻辑”
中国经济网· 2025-08-08 15:26
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投资业绩显著提升 总投资收益达3082.51亿元 同比增长150.4% 总投资收益率5.50% [1] - 公司践行长期资本理念 服务实体经济规模超4.62万亿元 重点支持新能源、区域战略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1][2] - 通过绿色投资、区域协同和创新布局培育新质生产力 具体项目包括中核汇能、云能集团、粤财控股和鞍钢集团等 [2][3][4][5] 投资业绩 - 投资资产规模达66110.71亿元 净投资收益1956.74亿元 净投资收益率3.47% [1] - 总投资收益3082.51亿元 同口径同比增长150.4% 总投资收益率5.50% [1] - 权益配置规模持续增长 通过股票、公募基金、私募股权基金等多种形式开展投资 [7] 实体经济服务 - 投资实体经济存量规模超4.62万亿元 [1] - 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规模达2.37万亿元 服务国家区域战略投资规模达3.03万亿元 [1] - 参与鞍钢集团增资引战项目出资75亿元 支持铁矿石资源开发和传统产业升级 [5] 绿色投资 - 出资23.79亿元战略增资中核汇能 成为其第一大战略投资者和第二大股东 [3] - 出资36亿元增资云能集团下属公司 预计年节约2176万吨标准煤 减排二氧化碳3672万吨 [3] - 资金用于增加水电装机容量及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建设 [3] 区域协调发展 - 出资29.5亿元支持粤财控股 充实融资主体资金实力 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4] - 通过投资云能集团促进云南省融入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3] - 支持东北振兴、成渝经济圈等国家区域战略 [5] 新兴产业投资 - 在大健康领域认缴195亿元投资基金 已出资155.18亿元 布局基础医疗、生物医药和数字医疗 [6] - 认缴40亿元科技创新基金 已出资29.65亿元 投向半导体芯片、人工智能、先进制造等领域 [6] - 投资聚焦攻克国家"卡脖子"技术难题 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6] 投资策略与创新 - 坚持资产负债匹配和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稳健投资理念 [1][7] - 在市场震荡下行时开展逆势投资和跨周期布局 实现收益与支持资本市场双赢 [8] - 试点设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累计完成500亿元出资 研究推动二期扩募 [8] - 再次获批200亿元长期股票投资试点 坚持长钱长投原则 [8]
中国人寿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88.02亿元,同比增长39.5%
中国经济网· 2025-08-08 15:26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核心业务指标实现稳健增长,包括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总保费和新业务价值,市场领先优势进一步巩固 [1] - 公司通过多目标协同发展和深化转型,在行业深度变革背景下保持竞争力,资产负债管理和销售队伍改革成效显著 [2][3][4] - 公司坚持长期投资理念,优化资产配置,总投资收益和净投资收益均实现稳定回报,同时偿付能力保持较高水平 [5][6] 保险业务表现 - 一季度总保费达3544.09亿元,同比增长5.0%,续期保费2469.75亿元,同比增长9.7%,新单保费1074.34亿元,其中短期险保费414.94亿元,同比增长19.2% [2] - 浮动收益型业务首年期交保费占比达51.72%,较上年同期大幅提升,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4.8% [3] 资产负债管理 - 深化资产负债联动,优化资源配置机制,降本增效成效显著,有效应对利率环境变化 [3] - 产品供给形态多元,两全险、年金险、终身寿险、健康险业务均衡发展 [3] 销售队伍改革 - 总销售人力64.6万人,其中个险销售人力59.6万人,队伍优增率和留存率同比提升 [4] - 推进"客资建队伍"经营理念,个险经营管理体系更加完善,专业化、职业化转型稳步推进 [4] 投资表现 - 一季度总投资收益537.67亿元,总投资收益率2.75%,净投资收益442.47亿元,净投资收益率2.60% [5] - 固收投资把握利率抬升机会,权益投资推进均衡配置和结构优化 [5] 财务与偿付能力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8.02亿元,同比增长39.5% [6] - 总资产69763.90亿元,投资资产68191.73亿元,较2024年底均增长3.1% [6] - 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146.12%,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199.34%,连续27个季度保持A类评级 [6]
险资再出手 200亿新基金来了
中国证券报· 2025-08-08 15:26
新华保险认购私募基金 - 新华保险拟出资不超过100亿元认购国丰兴华鸿鹄志远二期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份额 [1] - 该基金成立规模为200亿元 为权益类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主要投资中证A500指数成分股中符合条件的大型上市公司A+H股 [1] - 基金存续期限为10年 可延长 投资标的需具备公司治理良好 经营运作稳健 股息相对稳定 股票流动性相对较好等条件 [3] - 基金管理人为国丰兴华 新华资产及国寿资产分别持有50%股份 管理费率为0.1%/年 托管费率为0.002%/年 [3] 基金投资策略 - 基金采用长期投资理念 通过低频交易 长期持有方式获取稳健股息收益 [2] - 闲置资金可投资货币市场基金 银行存款 国债逆回购等现金管理类品种 [3] - 基金设立尚需履行备案手续 相关方尚未签署正式合同 [3] 险资长期投资创新 - 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共同出资500亿元于2024年3月启动投资的鸿鹄基金 被视为险资长期股票投资的重大创新 [4] - 首期500亿元已全部投资落地 实现风险低于基准 收益高于基准的良好业绩表现 [4] - 基金在市场低迷时坚定入市 投向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领域 为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积累了经验 [4] 试点基金表现 - 第一期500亿试点基金去年末完成注资500亿元 综合投资收益率和总投资收益率表现良好 [5] - 基金采用OCI权益法计量方式 减小股价短期波动对财务报表的冲击 有利于"长钱长投" [5] - 2024年1月太保寿险等三家险企获准参与520亿元试点 3月五家险企获批600亿元长期投资改革试点 [5][6] 市场影响 - 试点推进将促使质地好的公司受市场追捧 拉长考核周期和持有期限有望减小股票波动 [6] - 险资更青睐长期基本面稳定 商业模式清晰 分红预期强的高股息资产 [6]
从田间地头到百姓心头:国寿寿险助力绘就乡村全面振兴壮美画卷
中国经济网· 2025-08-08 15:26
ESG评级提升 - 公司2024年MSCI ESG评级跃升至A级,处于国内人寿与健康险行业最高水平[1] 乡村振兴保险保障 - 涉农人身保险新增承保2.7亿人次,新增保险金额32.5万亿元,向463万人次赔付158亿元[1] - 针对性开发4款乡村振兴系列产品,包括"嘉享保"和"乡安宝"系列,覆盖意外、医疗、身故等风险[2] - "防贫四保"项目累计投保554.6万元,赔付466.3万元,获评全球最佳减贫案例[7] 产业与消费帮扶 - 投入消费帮扶资金3100万元,开展农产品产销对接和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3] - 通过扶持龙头企业、引进帮扶项目、建立帮扶车间等方式深化产业帮扶"造血"功能[3] 人才振兴与就业支持 - 举办"三支队伍"培训班,培养村党支部书记、致富带头人等乡村振兴人才[4] - 吸纳低收入人口参与保险展业及服务工作,提供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4] 组织保障与考核监督 - 2024年派驻帮扶干部1027人,较上年增加47人[5] - 建立健全定点帮扶和金融保险帮扶考核体系,强化业务检查和专项监督[6] 区域帮扶实践 - 云南省分公司开展乡村振兴走访活动,慰问执勤人员并捐赠御寒物资[7] - 浙江省分公司承办26+3县低收入农户医疗补充保险,承保11万人,赔付18万人次,金额2108万元[7] 战略目标与未来方向 - 公司定位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重要服务者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动者[8] - 秉持"金融报国"初心,聚焦ESG战略目标,强化保险保障本源[8]
打造ESG生态共同体:中国人寿持续构建可持续发展“朋友圈”
中国经济网· 2025-08-08 15:25
ESG表现与行业地位 - 公司连续9年获中国保险行业协会A类评价 连续27个季度风险综合评级保持A类 MSCI ESG评级跃升至A级 处于国内人寿与健康险业最高水平[1] - 新增承保老年群体1 4亿人次 万亿级资金投入乡村振兴与绿色经济[1] - 服务网络覆盖全国 持续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1][2] 普惠金融与区域服务 - 在青海累计为930多万群众提供保险保障 在黑龙江构建"保险+养老"服务模式 在宁夏通过"爱妮保"项目扩大妇女健康保险覆盖面[2] - 形成包含寿险 健康险和意外险的多险类涉农保险产品体系 2024年乡村人口人身保险新增承保2 7亿人次 新增保额32 5万亿元 赔付463万人次158亿元[2] - "两新"人群专项保险产品承保保费9 75亿元 保额1 1万亿元 为5691家小微企业提供2762 34万元风险保障[3] 养老健康战略布局 - "保险+康养"战略有序推进 新增承保老年群体1 4亿人次 实现"9073"模式养老服务供给[4] - 推出"鑫耀鸿图(2024版)""国寿银龄无忧特定疾病医疗保险"等产品 迭代"银龄安康"产品线覆盖老年人特定场景需求[5] - 在14个城市布局养老服务 包括17个机构养老项目和三款"随心居"旅居产品 研究探索居家养老服务[6] 绿色金融实践 - 负债端为绿色产业链企业提供多元化保险保障 投资端将绿色投资纳入资产战略配置规划[8] - 出资9 7亿元支持长沙地铁3号线 36亿元支持"国寿资产-兰沧项目"水电扩容 乡村振兴领域投资1037亿元 普惠金融投资1486亿元[9] - "一带一路"绿色低碳建设投资达1422亿元[9] 客户服务与数字化转型 - 寿险APP注册用户1 6亿人 同比提升10 5% 全年服务32 6亿人次 提供适老化服务2700万人次[10] - 95519专线人工接通率98% 话后满意度99 87% 线上理赔最快秒级 整体时效0 34天同比提速超10%[10] - 推出"种子计划"赋能66 6万代理人 包含9 63万合同制员工和64 6万代理人[10][11][12]
72家人身险公司一季度合计净利超860亿元
证券日报· 2025-08-08 15:25
行业整体表现 - 72家人身险公司一季度合计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35万亿元,净利润861.43亿元 [1] - 49家公司实现盈利,总盈利额886.33亿元,23家公司亏损,总亏损额24.90亿元 [3] - 与去年同期相比,实现盈利的公司数量和占比均有所提升 [3] 头部公司表现 - 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平洋人寿保险业务收入均超千亿元,分别为3544.09亿元、1738.46亿元、1002.16亿元 [2] - 中国人寿和平安人寿净利润断层式领先,分别为281.00亿元和205.03亿元 [3] - 另有5家险企一季度保险业务收入超过500亿元 [2] 业绩驱动因素 - 行业调整产品结构和定价方式,"报行合一"落地进一步压降费用 [3] - 2024年第四季度以来的投资浮盈逐步释放,一季度交易类金融资产估值盈利对利润形成正面贡献 [3] - 金融监管总局推动深化"报行合一"至个险渠道,压降不合规不合理费用 [4] 会计准则影响 - 多家险企一季度已采用新会计准则和偿二代二期规则核算核心经营指标 [5] - 新会计准则下险企利润对股市波动敏感,净资产受债市影响更多 [6] - 上市险企资产按市值计价,负债反映即时利率变化,业绩波动加剧 [6] 未来发展展望 - 消费者在健康管理、老年医疗、护理服务等方面需求逐步释放 [6] - 保险行业提供中长期现金流、投资管理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将凸显 [6] - 人身险行业仍有较大发展潜力 [6]
从战略到落地:解码中国人寿ESG治理的创新范式
中国经济网· 2025-08-08 15:25
ESG战略与框架 - 多数保险机构已将ESG理念纳入发展战略和制度体系,积极探索ESG投资机制与产品创新 [1] - 上市险企ESG管理框架正在成型并日趋成熟,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显示ESG领域落地动作加速 [1] - 中国人寿明确"建设世界一流、负责任寿险公司"的ESG战略目标,形成"国寿ESG之路"特色模式 [1] ESG评级与认可 - 中国人寿在MSCI ESG评级中获得A级,处于国内人寿与健康险业最高水平 [2] - 公司连续27个季度保持偿二代风险综合评级A类,并荣获"2024保险业社会责任方舟奖"等多项荣誉 [11] 绿色投资实践 - 保险资金特性与ESG投资理念天然契合,行业向绿色投资领域倾斜力度逐步加大 [3] - 中国人寿通过国寿资产等平台在绿色交通、转型投资、乡村产业和"一带一路"领域布局多个项目 [3] - 战略增资云南能投50亿元的水电和清洁能源项目,预计年节约2176万吨标准煤,减排3672万吨二氧化碳 [4] - 2018年成为国内首家签署PRI的保险资管机构,2023年以创始成员身份加入中国气候联合参与平台 [5] 乡村振兴举措 - 2024年投入消费帮扶资金3100万元,开展农产品产销对接和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 [7] - 开发4款乡村振兴专属产品和"嘉享保"等系列,2024年涉农保险新增承保2.7亿人次、保额32.5万亿元 [8] - 在广西天等县创新"防贫四保"保险体系,2024年累计投保554.6万元,赔付466.3万元获全球减贫案例奖 [8] 公司治理机制 - 建立董事会主导的ESG管理架构,形成战略委员会、ESG/绿色金融委员会等多层级治理体系 [9] - 2024年举办4次业绩发布会和220次投资者会议,覆盖超2000人次,强化信息披露和沟通 [9] - 实施ESG风险五步管理法(识别、评估、应对、改进、报告)和五大风险管理原则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