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601857)

搜索文档
中国石油首家辽河石化特种油新产品实现工业化生产
中国发展网· 2025-06-16 17:37
产品与技术突破 - 公司成功实现橡胶增塑剂芳香基矿物油A1820的工业化生产并完成首批销售 成为中国石油首家实现该产品工业化生产的企业[1] - 新产品性能远超国家标准及客户使用要求 通过SGS检测和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评定 环保指标满足欧盟REACH法规要求[2] - 使用性能可媲美进口产品 填补了集团在该领域的技术空白[1] 研发与创新战略 - 公司将特种油品研发列为重点攻关方向 充分利用辽河低凝环烷基馏分油原料优势[1] - 组建特种油攻关团队集中优势资源攻克关键技术难题 显著提升自主创新能力[1] - 坚持以客户需求和价值需求为导向 深入开展市场调研和技术可行性分析[1] 市场与产业影响 - A1820作为生产绿色轮胎的核心添加剂 直接关乎轮胎加工性能及使用寿命[1] - 加速推进A1820国产化替代进程 瞄准特种油品市场主动出击[1] - 技术突破推动企业产品迭代升级 对国内橡胶和轮胎产业实现成本优化、提升竞争力具有深远意义[2] 未来发展重点 - 公司聚焦高质量发展 持续加大新产品新工艺研发力度[2] - 全力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 以关键核心技术和拳头产品为支撑提升核心竞争力[2] - 推动特色发展动能积厚成势 彰显以新质生产力推动油转特的决心与实力[2]
石油石化行业今日净流出资金18.56亿元,通源石油等5股净流出资金超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6-16 17:25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6月16日上涨0.35%,申万行业中有18个行业上涨,传媒和通信行业涨幅居前,分别上涨2.70%和2.11% [1] - 农林牧渔和美容护理行业跌幅居前,分别下跌0.76%和0.49% [1] 石油石化行业表现 - 石油石化行业今日下跌0.10%,主力资金净流出18.56亿元 [1] - 行业共48只个股,19只上涨(其中5只涨停),25只下跌 [1] - 资金净流入个股19只,其中7只净流入超千万元,海油发展、中国石化、贝肯能源净流入居前,分别为9232.40万元、7560.00万元、3082.69万元 [1] - 资金净流出个股中,5只净流出超亿元,通源石油、中曼石油、洲际油气净流出居前,分别为4.65亿元、4.31亿元、3.95亿元 [1] 个股资金流向 - 通源石油今日涨幅19.96%,换手率59.14%,主力资金净流出4.65亿元 [1] - 中曼石油涨幅4.53%,换手率21.70%,主力资金净流出4.31亿元 [1] - 洲际油气涨幅9.88%,换手率20.20%,主力资金净流出3.95亿元 [1] - 中国海油下跌1.74%,换手率2.83%,主力资金净流出1.03亿元 [1] - 准油股份涨幅10.06%,换手率2.27%,主力资金净流入1476.40万元 [2] - 贝肯能源涨幅10.01%,换手率3.36%,主力资金净流入3082.69万元 [2] - 中国石化下跌0.34%,换手率0.21%,主力资金净流入7560.00万元 [2] - 海油发展下跌0.24%,换手率1.35%,主力资金净流入9232.40万元 [2]
重磅!2025年中国及31省市润滑油行业政策汇总及解读(全)“打造高端润滑油和绿色清洁能源”
前瞻网· 2025-06-16 12:50
中国润滑油行业政策分析 政策历程 - 行业政策持续引导高端化、规模化发展:"十二五"期间重点开发合成基础油及航空润滑油技术[1] - "十三五"时期鼓励高温/低温费托合成技术工业化示范[1] - "十四五"明确推进石化化工高质量发展,加快发展高端润滑油[1] 国家层面政策 产业支持方向 - 2024年《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将专用润滑油脂制造列入鼓励类高端化学品[5] - 2023年《工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新增11个领域,石化化工行业覆盖80%能耗领域[9] - 2022年《关于促进炼油行业绿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废润滑油与原油耦合加工[5] - 2021年《"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要求规模以上工业单位能耗降低13.5%[10][11] 技术升级路径 - 2023年能效新规对低于基准水平项目设改造期限(新增领域2026年前,原有领域2025年前)[9] - 2021年《石化化工重点行业节能降碳行动方案》要求标杆产能比例超30%[6] - 2021年《石化化工行业鼓励推广应用技术和产品目录》遴选32项技术[6] 地方政策重点 区域发展特色 - 内蒙古:打造现代煤化工集群,重点发展高档润滑油等产品,目标2025年产值超2000亿元[17] - 陕西:推动煤化工低碳化,发展煤基特种燃料,石化化工产值年均增长目标3%[15] - 山西:要求40%烧碱、30%煤制乙二醇产能2025年前达能效标杆[15] - 福建:实施"减油增化"战略,目标2025年石化产业规模达1万亿元[18] 绿色转型措施 - 浙江:建设炼化一体化基地,推广绿色制造技术[18] - 广东:研发高性能润滑油等制冷关键技术(2023-2025行动计划)[18] - 河北:构建"油头化尾"产业链,打造曹妃甸世界级石化基地[18] 行业发展趋势 - 技术高端化:合成基础油、生物基材料等被列入优先发展领域[8] - 产业集群化:多地规划化工园区集中发展(内蒙古、河北等)[17][18] - 循环经济:废润滑油再生技术成为政策重点支持方向[5][12] - 能效提升:全国范围实施能效分级管理(标杆/基准/淘汰三档)[9]
盐碱滩上的“石油名匠”——记全国劳动模范,中国石油井下作业技能专家、首席技师赵增权
中国化工报· 2025-06-16 10:29
行业技术发展 - 石油行业井下作业技术从传统工艺向智能化转型 通过创新工具如涡轮负压局部反循环套磨铣工具和井下作业智能坐岗系统显著提升效率 其中智能坐岗系统将井控响应时间从3分钟压缩至0.5秒 [5] - 数字化技术在页岩气开发中取得突破 虚拟压裂系统的研发填补行业空白 推动压裂作业进入智能决策阶段 并获得中华全国总工会40万元创新资助 [6] - 高速磨铣工艺技术优化将单个桥塞磨铣周期从传统工艺耗时过长压缩至6.8小时 显著提升作业效率 [2] 技术创新成果 - 累计破解现场难题150余项 拥有39项国家专利和14项省部级研发成果 涵盖油门限位器、井口抗反扭矩工具等创新产品 [1][5] - 新型井口抗反扭矩工具通过36次调试和67次图纸修改 将钻塞时间从20小时减少至8小时 实现安全与效率双提升 [5] - 独创油门定位系统通过采集162组发动机数据 将操作误差控制在2毫米内 年节约柴油成本40万元 [5] 人才培养体系 - 建立"理论+实战+创新"三维培养模式 编写90万字《井下作业工技师培训教材》 提炼"技能提升十二法"传承经验 [7] - 工作室培养169名徒弟 其中85人成为技术骨干 孵化4个子工作室 培训1000余名学员覆盖各大油田 [7] - 在长庆、川渝等六大油气田设立流动专家工作站 形成技术辐射网络 [1] 行业效率提升 - 涡轮负压局部反循环套磨铣工具解决复杂井卡钻难题 单井成本降低20余万元 [5] - 游动滑车精准定位技术在全国技能竞赛中展现 实现"一把刹停、毫厘不差"的操作精度 [3] - 工厂化压裂的智能化突破推动行业进入智能决策时代 提升整体作业效率 [6]
锁定未来两年订单!一机集团风雷钻具凭实力加冕中石油钻杆类核心供应商
内蒙古日报· 2025-06-15 22:48
公司中标情况 - 风雷钻具公司钻杆、加重钻杆类产品以综合排名第二的成绩全线入围中石油2025年度集中采购项目 [2] - 公司正式成为中石油供应链体系中的核心供应商,未来两年将获得中石油旗下所有油田项目的稳定订单保障 [2] - 此前公司已在2025年度钻铤、方钻杆、无磁钻具等产品集中采购项目中以综合排名第一的成绩入围 [2] 招标竞争细节 - 中石油2025年度集中采购招标聚焦钻杆、加重钻杆项目共设置5个标包,竞争机制严格且激烈 [2] - 公司成立专项招标项目组,从技术指标到商务响应均实现精准对标,最终以绝对优势通过评审 [2] - 公司从百家竞标企业中强势突围,以综合排名第二的成绩全线中标 [2] 业务影响 - 依托中石油的规模化采购需求,公司产能利用率有望实现跃升,边际成本进一步压缩 [3] - 与行业龙头的深度绑定将加速技术迭代与工艺革新,推动高端钻具国产化替代进程 [3] - 中石油供应链的示范效应将显著提升公司在国内外市场的品牌势能 [3] 市场拓展 - 公司为后续拓展其他能源巨头的供应链体系筑牢根基 [3] - 进一步巩固国内钻具市场的领军地位 [3]
中石油申请三维层析反演连片并行计算实现方法及装置专利,提高了勘探生产效率
金融界· 2025-06-14 09:36
专利技术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与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公司联合申请"三维层析反演连片并行计算实现方法及装置"专利 公开号CN120144234A 申请日期2023年12月 [1] - 专利涉及石油勘探技术领域 通过建立集群环境下的三阶并行计算模型(进程组 进程分布式 多线程共享内存)提升三维层析反演计算效率 [1] - 技术方案利用多节点和多核心CPUs的算力 结合高效通信分布计算能力 显著提高大规模勘探生产效率 [1] 公司概况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成立于1990年 注册资本4869亿人民币 主营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对外投资112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5000次 持有商标1446件 专利5000项 行政许可28个 [2] -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公司成立于2000年 注册资本1532亿人民币 主营专业技术服务业 对外投资31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1974次 持有商标100件 专利3218项 行政许可241个 [2]
昆山京昆等申请耐盐型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专利,有效提高聚丙烯酰胺的耐盐性
金融界· 2025-06-14 08:36
专利技术 - 昆山京昆油田化学科技、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联合申请耐盐型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物专利,公开号CN120137087A,属于丙烯酰胺与丙烯酸共聚衍生物制备技术领域 [1] - 专利制备方法包括将丙烯酰胺、丙烯酸与疏水单体进行沉淀聚合,疏水单体由马来酸酐与C6-C18长链烷醇在对甲基苯磺酸催化下酯化反应制得 [1] 昆山京昆油田化学科技 - 公司成立于1994年,位于苏州市,注册资本388万人民币,主营业务为批发业 [1] - 参与招投标项目34次,拥有商标信息21条、专利信息65条、行政许可13个 [1]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 - 公司成立于1990年,位于北京市,注册资本4869亿人民币,主营业务为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2] - 对外投资112家企业,参与招投标5000次,拥有商标1446条、专利5000条、行政许可28个 [2] 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 - 公司成立于2008年,位于北京市,注册资本277亿人民币,主营业务为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2] - 对外投资3家企业,参与招投标5000次,拥有商标16条、专利1767条、行政许可21个 [2]
石油石化行业资金流入榜:通源石油、中国海油等净流入资金居前
证券时报网· 2025-06-13 17:29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6月13日下跌0 75% [2] - 申万行业中3个上涨 涨幅居前为石油石化(2 05%)、国防军工(1 72%)、公用事业(0 48%) [2] - 跌幅最大行业为美容护理(-4 12%)和传媒(-2 53%) [2] 资金流向 - 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出476 73亿元 [2] - 7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 国防军工(25 70亿元)和石油石化(15 12亿元)规模居前 [2] - 24个行业净流出 计算机(-70 43亿元)、汽车(-54 28亿元)、医药生物等行业流出最多 [2] 石油石化行业个股表现 - 行业48只个股中34只上涨 8只涨停 12只下跌 [3] - 33只个股资金净流入 6只超亿元 通源石油(2 41亿元)、中国海油(2 38亿元)、洲际油气(2 09亿元)居前 [3][4] - 6只个股净流出超千万元 潜能恒信(-7607 27万元)、荣盛石化(-2193 57万元)、恒通股份(-1710 65万元)最多 [3][5] 石油石化个股数据 - 通源石油涨幅19 91% 换手率36 47% 主力净流入2 41亿元 [3] - 中国海油涨幅2 98% 换手率3 57% 净流入2 38亿元 [4] - 洲际油气涨幅9 95% 换手率13 73% 净流入2 09亿元 [4] - 石化油服、中曼石油涨停 分别净流入1 85亿元和1 22亿元 [4] - 潜能恒信虽涨幅10 97%但主力净流出7607 27万元 [5]
中国石油(601857):油气新能源深度耦合,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
中银国际· 2025-06-13 16:5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5][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大型油田通过“稳油、增气、强新、降碳”等综合举措,促进传统油气与新能源产业深度融合,技术进步或推动传统油气资产价值重估,看好中国石油油气及新能源业务的可持续发展潜力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市场价格为人民币 8.88,发行股数 183,020.98 百万,流通股 183,020.98 百万,总市值 1,625,226.28 人民币百万,3 个月日均交易额 1,000.29 人民币百万,主要股东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持股 82.46% [2][3] 业绩预测 - 预计 2025 - 2027 年主营收入分别为 2,951,033、2,954,379、2,960,867 人民币百万,增长率分别为 0.4%、0.1%、0.2%;EBITDA 分别为 328,758、348,297、378,009 人民币百万;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67,958、169,226、179,882 人民币百万,增长率分别为 2.0%、0.8%、6.3%;对应市盈率为 9.7 倍、9.6 倍、9.0 倍 [7][9] 业务发展 - 清洁替代有序推进,通过技术创新减少天然气自用消耗,实现增油省气,如新疆油田风城油田重 37 稠油高温光热利用先导试验项目年可供应高品质过热蒸汽 5.23 万吨,替代天然气 392 万立方米,减少碳排放 0.85 万吨 [10] - CCUS 技术应用多元化,新疆油田 264 万千瓦新能源 + 煤电 + CCUS 一体化项目一期有望于 2026 年全部建成,2030 年注碳量将达到 1000 万吨 [10] - 油气新能源融合深化,2024 年风光发电量 47.2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116.2%,多个新能源项目开工建设,2025 年油气和新能源分部资本性支出预计为 2,100.00 亿元 [10] 财务指标 - 2023 - 2027 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 3,012,812、2,937,981、2,951,033、2,954,379、2,960,867 人民币百万;净利润分别为 180,561、183,747、184,367、185,758、197,455 人民币百万等多项财务指标有相应数据及变化 [11][12]
行业ETF风向标丨WTI原油期货日内大涨,多只油气资源ETF半日涨幅超3%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3 12:47
油气板块市场表现 - WTI原油期货日内一度涨超9% 带动油气板块集体大涨 [1] - 标普油气ETF半日涨幅超过7% 国内多只油气资源ETF涨幅超3% [1] - 能源化工ETF(159981)涨幅达5.03% 规模1.35亿份 [2] - 油气资源ETF(159309)涨幅3.43% 规模0.76亿份 半日成交2439万元 [3] - 石油天然气ETF(159588)上涨2.88% 油气ETF(159697)上涨2.7% 后者规模0.69亿份 [6] 油气行业投资逻辑 - 2024年我国原油进口依存度72% 天然气进口依存度43% 对外依存度高 [3] - 地缘冲突加剧能源安全挑战 但中长期原油供需格局仍具景气基础 [3] - "三桶油"在长期主义视角下具备优异投资价值 [3] 主要油气指数及成分股 中证油气资源指数 - 选取石油天然气开采、服务、设备制造、炼制加工、运输及销售领域上市公司 [3] - 前三大权重股:中国石油(10.98%)、中国石化(9.49%)、广汇能源(6.56%) [4] - 追踪该指数的ETF包括油气资源ETF(159309)、油气资源ETF(563150)和油气ETF博时(561760) [3] 国证石油天然气指数 - 跟踪沪深市场石油天然气领域上市公司 侧重行业龙头 [6] - 前三大权重股:中国石油(16%)、中国石化(14.53%)、广汇能源(5.73%) [7] - 石油ETF(561360)追踪中证油气产业指数 涨幅2.25% 规模0.93亿份 [8] 中证油气产业指数 - 覆盖油气全产业链包括开采、设备、运输、销售及初级石化产品生产 [8] - 前三大权重股:中国石油(11.06%)、中国石化(9.56%)、广汇能源(5.06%)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