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601857)

搜索文档
行业ETF风向标丨WTI原油期货日内大涨,多只油气资源ETF半日涨幅超3%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3 12:47
油气板块市场表现 - WTI原油期货日内一度涨超9% 带动油气板块集体大涨 [1] - 标普油气ETF半日涨幅超过7% 国内多只油气资源ETF涨幅超3% [1] - 能源化工ETF(159981)涨幅达5.03% 规模1.35亿份 [2] - 油气资源ETF(159309)涨幅3.43% 规模0.76亿份 半日成交2439万元 [3] - 石油天然气ETF(159588)上涨2.88% 油气ETF(159697)上涨2.7% 后者规模0.69亿份 [6] 油气行业投资逻辑 - 2024年我国原油进口依存度72% 天然气进口依存度43% 对外依存度高 [3] - 地缘冲突加剧能源安全挑战 但中长期原油供需格局仍具景气基础 [3] - "三桶油"在长期主义视角下具备优异投资价值 [3] 主要油气指数及成分股 中证油气资源指数 - 选取石油天然气开采、服务、设备制造、炼制加工、运输及销售领域上市公司 [3] - 前三大权重股:中国石油(10.98%)、中国石化(9.49%)、广汇能源(6.56%) [4] - 追踪该指数的ETF包括油气资源ETF(159309)、油气资源ETF(563150)和油气ETF博时(561760) [3] 国证石油天然气指数 - 跟踪沪深市场石油天然气领域上市公司 侧重行业龙头 [6] - 前三大权重股:中国石油(16%)、中国石化(14.53%)、广汇能源(5.73%) [7] - 石油ETF(561360)追踪中证油气产业指数 涨幅2.25% 规模0.93亿份 [8] 中证油气产业指数 - 覆盖油气全产业链包括开采、设备、运输、销售及初级石化产品生产 [8] - 前三大权重股:中国石油(11.06%)、中国石化(9.56%)、广汇能源(5.06%) [9]
厚植生态底色 共建美丽中国 中国石油发布《2024年环境保护公报》
经济网· 2025-06-13 11:41
环境保护成果 - 公司连续第26年发布环境保护公报,展示污染防治攻坚、重点区域保护、风险隐患治理等8个方面的实践成果和创新发展成效 [1] - 公司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环保优先"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巩固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 [2] 绿色低碳发展战略 - 公司以绿色低碳发展战略为引领,实施"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三步走总体部署,打造"低碳能源生态圈",推动向"油气热电氢"综合能源供应商转型 [3] - 2024年公司国内天然气产量在油气产量结构中占比提高到54.4%,新能源开发利用能力超过1200万吨标油/年 [3] - 吉林油田新立采油厂Ⅲ区块建成零碳油田先导示范区,华北油田全面采用密闭集输技术减少油气挥发 [4] 污染治理与资源节约 - 2024年公司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炼化企业VOCs排放量持续减少 [5] - 公司实现节能78万吨标煤、节水824万立方米 [5] - 万元工业产值碳排放持续下降,累计建设碳汇林与碳中和林2.2万亩 [6] 生态保护与行业合作 - 公司建成10个自主贡献型生物多样性保护地项目,形成"四位一体"生态保护新模式,连续13年获"低碳案例"荣誉称号 [6] - 公司作为"中国油气企业甲烷控排联盟"理事长单位,推动行业甲烷减排合作 [7] - 公司作为OGCI在中国的唯一成员,参与制定行业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目标,加入"油气行业脱碳章程(OGDC)",与全球50余家油气生产商共同致力于减少碳排放 [7]
港股开盘,恒指开跌0.31%,科指开跌0.95%;紫金矿业(02899.HK)涨超3%,中国海洋石油(00883.HK)、中国石油股份(00857.HK)均涨超2%。
快讯· 2025-06-13 09:22
港股市场开盘表现 - 恒生指数开盘下跌0.31% [1] - 恒生科技指数开盘下跌0.95% [1] 个股表现 - 紫金矿业(02899HK)开盘涨幅超过3% [1] - 中国海洋石油(00883HK)开盘涨幅超过2% [1] - 中国石油股份(00857HK)开盘涨幅超过2% [1]
高盛最新发声:对中国资产兴趣上升
天天基金网· 2025-06-12 15:09
中国企业海外融资表现 - 2024年中国企业境外融资额达440亿美元,较2023年的195亿美元翻倍增长,2025年一季度融资额已达420亿美元,超过2024年全年水平[3] - 香港市场IPO融资额从2023年的59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113亿美元(+92%),2025年上半年预计达130亿美元[3] - 港股市场2025年表现分三阶段:一季度恒指上涨17%(全球最佳)、4月短期回调、5-6月重启反弹累计涨幅达22%[3] 国际资本流动趋势 - 2025年港股IPO国际长线基金参与度显著提升,单个项目从3-5家增至20家以上,国际发售认购倍数普遍超2倍[6] - 香港市场日均交易量从2024年1000亿港元升至2025年2000-3000亿港元,其中70%为国际资金[6] - 全球资本再平衡背景下,美元被高估15%-20%,资金从美国分散至香港及印度等市场[7] 重点行业与企业案例 - 消费类企业及科技企业受国际资本青睐,高盛2025年以21.7%市场份额主导中资发行人海外股票融资[1] - 宁德时代53亿美元IPO为2025年全球最大规模,比亚迪和小米分别完成56亿/55亿美元再融资[6] - 2025年港股IPO打新平均收益达37%,70%项目正收益(2024年仅40%),消费类及行业龙头表现突出[7] 市场结构变化 - "A+H"两地上市公司达155家(多为传统经济/央国企),2025年新增44家A股公司赴港上市[7] - 监管层加速IPO备案,"A+H"审批效率提升,香港成为高效外币融资平台[7] - 大型项目在关税危机后仍成功发行,反映国际资本对中国资产的长期信心[8]
中国石油申请采用连续油管对油管内壁除锈装置及工艺专利,解决目前现场只能在地面对管材进行清理锈蚀的问题
金融界· 2025-06-12 10:20
专利技术 -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联合申请了一项名为"一种采用连续油管对油管内壁除锈装置及工艺"的专利 公开号为CN120115480A 申请日期为2023年12月 [1] - 该专利涉及油管内壁除锈技术领域 通过连续刮切模块实现井下油管内壁的锈蚀清理 解决了现有技术只能在地面清理管材的问题 [1] - 专利装置包括弧形刮切齿轮 双头齿轮轴 圆锥齿轮 直齿圆柱齿轮 内齿圈等组件 工艺涵盖施工井参数获取 入井模拟 除锈施工设计 工具准备 现场修整等步骤 [1] 公司背景 -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 位于天津市 注册资本1621400万人民币 主要从事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2] - 该公司对外投资1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5000次 拥有商标10条 专利3169条 行政许可75个 [2]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0年 位于北京市 注册资本48690000万人民币 主要从事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2] - 该公司对外投资103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5000次 拥有商标1446条 专利5000条 行政许可28个 [2]
产油大国局势再度紧张,原油价格大涨,国内油气产量有望持续上行
选股宝· 2025-06-12 08:57
油价上涨与地缘政治 - 隔夜美油布油双双大涨 布油两个多月以来首次涨穿70美元关口 [1] - 中东紧张局势升级 美官员称将减少美国驻伊拉克使团规模 [1] - 俄乌、巴以、美伊等地缘政治事件仍存不确定性 我国能源安全受到较多外部挑战 [1] 中国对外能源投资 - 2020-2024年中国对外能源行业投资建设项目达1680亿美元 [1] - 沙特阿拉伯、伊拉克、阿联酋、科威特、卡塔尔、安哥拉6国能源行业投资&建设项目累计达502.8亿美元 [1] - 其中主要的油气项目为291.5亿美元 且呈逐年上升趋势 [1] 中东油服市场 - 中东油服市场规模为千亿美元级 油服设备市场至少为百亿美元级 [1] - 中国油服设备公司目前在中东尚处于起步阶段 市场份额占比较低 具备高度成长性受行业β影响较小 [1] 国内油气企业动态 - "三桶油"响应国家"增储上产"号召 [1] - 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2025年上游资本开支计划分别为2100、767、1300亿元 [1] - 油气当量产量预计分别增长1.6%、1.3%、5.9% [1] 相关上市公司 - 杰瑞股份:国内民营油服设备龙头 完井设备全球领先 [2] - 潜能恒信:我国领先的第三方民营油气探采企业 [2]
6月11日电,香港交易所信息显示,贝莱德(BlackRock)在中国石油股份的持股比例于6月5日从6.82%升至7.07%。
快讯· 2025-06-11 17:23
公司持股变动 - 贝莱德在中国石油股份的持股比例从6 82%升至7 07% [1]
2025年中国润滑油配套产业分析:基础油产能扩张期结束,润滑油添加剂产量持续增长
前瞻网· 2025-06-11 15:38
润滑油基本成分结构 - 润滑油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 基础油决定润滑油基本性质 添加剂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能不足并赋予新性能 [1] 中国基础油总产能变化 - 2020-2024年中国基础油产能稳步发展 2024年底总产能达2182万吨/年 复合增长率1% [3] - 新增产能趋向大型化 工艺转向二类基础油或二类+基础油以及三类基础油 [3] - 2024年基础油产能增速下降 主要因剔除无效产能 如漯河市牛润能源有限公司、哈密绿都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等长期未开工的再生油装置 [3] 中国基础油产能区域分布 - 2024年华东地区基础油产能883万吨 占比40% 是国内基础油主要消费地和分布区域 [5] - 华东地区具备良好水运及陆运条件 便于原料输入和产品输出 上下游产业链多数选址华东 [5] 中国润滑油添加剂供需情况 - 国内润滑油添加剂产量从2015年58.3万吨增长至2022年87.8万吨 复合年均增长率6.02% [8] - 2022年润滑油添加剂表观消费量约95.04万吨 2015-2022年年均复合增速2.24% [8] - 2024年润滑油添加剂产量和消费量预计分别为98.7万吨和99.35万吨 [8] 配套产业布局对润滑油行业发展影响 - 基础油质量与供应稳定性直接影响润滑油性能和成本 近年来国内基础油产量增长 进口依赖度降低 有助于稳定成本和保障生产 [10] - 润滑油添加剂通过改善性能提高附加值 是差异化竞争关键 国内添加剂行业技术突破加快国产替代进程 降低对外资品牌依赖 [10]
中国石油销售公司:责任赋能未来
搜狐财经· 2025-06-10 20:49
能源保供 - 中国石油销售企业以稳定市场为核心,确保油品稳定供应,覆盖高原荒原、城市、建设工地和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场景,2.2万座加油站为交通和经济运行提供稳定支撑 [3] - 在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期间,公司启动应急保供机制,统筹调配资源,优化仓储物流,保障民生需求与社会稳定 [3] - 四川销售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深化合作,保障四川省社稷民生、重大工程、重点项目用能需求 [4] - 黑龙江销售在农忙时节采取"以站包村屯"策略,精准摸排9200余个村屯1.58亿亩农田用油需求,保供农用柴油37.9万吨 [4] - 广西销售桂林分公司西二环一站LNG加气站解决桂林路段LNG车辆加气难问题,开启在关键区域开发LNG加气站的步伐 [4] 绿色发展 - 公司推动库站油气回收装置及储罐浮盘提标改造,加强VOCs监测,建成碳中和油库17座、碳中和加油站69座 [5] - 东北销售推进"光伏+"行动,烟台油库试点光伏建设,年发电量达9.12万千瓦时,节省电费10.2万元,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0吨 [5] - 西北销售开展铁路罐车扫仓气治理,油库VOCs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同比下降11.54% [6] - 宁夏销售投资2500余万元建设覆盖211座加油站和全部储油库的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每年投入超60万元开展排污许可监测 [6] - 昆仑网电公司推动充电业务发展,建设超充、快充、快换综合能源服务站,初步构建"全国一张网"充电格局 [7] - 辽宁销售参与沈阳"北方氢都"建设,建成首座加氢示范站,推动"氢走廊"建设 [7] - 四川销售投入"电动四川"行动,打造"川藏绿色超充走廊",年充换电能力超1亿千瓦时 [7] 社会责任 - 公司通过岗位培训、认证体系、技能比武和创新工作室等方式促进员工职业成长和健康 [8] - 吉林销售自主研发罩棚雪量监测设备和高处灭火设备,利用新媒体提升营销质量 [8] - 黑龙江销售完成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分类评估,设置健康角1146处,获得"健康企业"称号 [8] - 新疆销售帮助定点帮扶县商品外销25个省区公司,完成扶贫帮销4134万元,培训7379人,创造就业岗位130余个 [9] - 内蒙古销售建立"造血式"产业帮扶机制,打造"蒙字标"商品,带动1.2万余人脱贫增收 [9] - 贵州销售推出近10个地标性特产品牌,浙江销售建设24座"司机之家",安徽销售建成320座工会驿站 [9] - 河南销售为农机手提供"深夜食堂""农机之家"等服务,云南销售建设综合便民服务点并开展"爱心助学圆梦"工程 [9] 公司治理 - 公司开展"四查四提升"专项治理,压实合规管理责任,强化风险管理,开展QHSE提质攻坚工程 [11] - 内蒙古销售搭建合规管理体系,获得国际标准和国内标准双认证 [12] - 山西销售建立科技创新管理体系,油气浓度治理方法在123座加油站试点取得实效 [13] - 甘肃销售在创新方法大赛中荣获全国二等奖,新疆销售荣获"发明创业奖成果奖"二等奖 [13] 战略转型 - 公司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将ESG理念融入企业运营,推动传统能源企业向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 [1] - 公司以更智慧的能源网络赋能美好生活,以更绿色的供应链激活产业生态,以更开放的治理机制凝聚发展合力 [14]
央国企的AI征途:抢跑还是稳行?
36氪· 2025-06-10 16:53
央国企AI发展现状 - 央国企加速布局AI赛道,2024年披露招标金额达32.2亿元,AI投入增速超10% [1] - 头部央企年AI预算突破10亿元,国家电网、中石油等累计投入超百亿 [2] - 2024年央国企数字化市场规模达5931亿元,预计2027年将达80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0.7% [4] - 2024年央国企发起931个大模型采购项目,占整体大模型市场采购量的61.3% [3] 技术发展三阶段 - 早期阶段(2015-2019):年投入普遍在亿元以下,80%项目依赖外部技术,自研比例不足20% [2] - 规模化阶段(2020-2023):90%央企建成自主AI平台,减少对外部技术依赖 [2] - 全面推进阶段(2024至今):相关部门要求央企AI研发投入占比不低于15%,90%头部央企布局垂直行业大模型 [3] 行业应用布局 - 通信行业:中国移动构建"4+N+31+X"数据中心布局,拥有664项AI专利;中国电信投资30亿成立AI公司;中国联通建成超160个AI模型 [6] - 能源行业:国家电网推出多个电力大模型;中国石油研发PetroAl大模型;"三桶油"全部完成DeepSeek模型部署 [7][14] - 金融行业:银行、证券、保险等机构推进大模型在多个应用场景的落地创新 [10] - 汽车行业:东风汽车完成DeepSeek全系列大模型接入;长安汽车推动深蓝汽车接入DeepSeek [14] 技术突破与落地 - 中国移动推出"九天"系列通用大模型;中国联通推出元景"1+1+M"大模型体系 [6] - 30多家央企落地66个大模型,包括中核集团"龙吟·万界"、中国船舶"百船行业大模型"等 [7] - DeepSeek模型快速普及,45%央企在一个月内完成部署 [14] 市场动态 - 2024年大模型中标项目1520个,金额64.67亿元,较2023年增长15.5倍和7.2倍 [11] - 中国电信客服智能场景项目中标金额1055.12万元;中国电信星辰大模型2C客户端项目1513.68万元 [9] - 郑州人工智能计算中心项目中标金额1.6亿元;杭州市城投集团产业大模型项目6127.5万元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