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601916)
搜索文档
机构密集“踩点”银行股息差与资产质量等成焦点
中国证券报· 2025-09-30 04:45
机构调研概况 - 截至9月29日 A股上市银行被机构调研总次数达326次 参与调研机构数量超2000家 [1] - 长三角地区区域性银行成为调研重点 常熟银行被调研超50次 瑞丰银行 宁波银行 杭州银行被调研次数均不低于30次 [1] 区域性银行表现 - 常熟银行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0.62亿元 同比增长10.10% 净利润19.69亿元 同比增长13.51% 并首次实施中期分红 每股派现0.15元 共计派发现金红利4.97亿元 [2] - 在经济发达地区如长三角 区域性银行业绩韧性较强 驱动信贷需求 [2] 机构核心关注点 - 机构调研三大核心议题为净息差企稳前景 资产质量潜在风险以及未来信贷投放布局 [2] - 瑞丰银行上半年净息差1.46% 同比下降0.08个百分点 该行制定了20多项举措压降存款成本以努力稳定息差 [2] - 杭州银行截至6月末不良贷款率0.76% 拨备覆盖率520.89% 大零售信贷风险上升趋势阶段性减缓 [3] 信贷投放策略 - 上海银行对公贷款将聚焦服务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 实现科创 绿色 普惠等重点领域及重点区域占比双提升 [3] - 青岛银行计划加大信贷投放力度 布局科技金融 普惠金融 绿色金融 蓝色金融 养老金融及优质制造业等赛道 [3] 银行股投资价值 - 截至9月29日 申万一级银行业指数报收4000.30点 年内上涨2.33% 农业银行 青岛银行 浦发银行等个股涨幅超20% [4] - 险资等增量资金积极流入银行股 例如新华保险举牌杭州银行 民生人寿举牌浙商银行H股 弘康人寿举牌郑州银行 [4] - 银行股具有低估值 分红稳定 高股息特征 被动ETF 险资等配置需求将稳步提升 公募基金费率改革也有望引导主动权益资金流入 [4]
银行股回调背后:谁在抛售 谁在加仓
中国证券报· 2025-09-30 04:45
银行板块近期表现及原因 - 银行板块指数9月29日收盘下跌0.46%,自7月11日以来整体跌幅超14%,呈现阶段性下行趋势[1] - 短期调整主要因套利资金撤出与市场风险偏好抬升,资金流向科技类、成长类等高弹性板块[1][2] - 分红高峰期套利资金集中撤出、除权除息股价自然下调及部分银行股东高位减持加剧调整压力[2] 资金流向与配置动态 - 险资二季度末重仓银行股,前十大重仓股中6只为银行股,包括民生银行、浦发银行等[3] - 银行股高股息(3%-4%)、低估值特性吸引险资、社保基金等中长期资金配置[3][4][7] - 9月光大银行、南京银行等多家银行董监高密集增持,传递对银行发展信心[4] 行业基本面支撑因素 - 净息差下降幅度收窄企稳,负债端成本改善,LPR下调周期或结束,净息差可能迎来拐点[5][7] - 经营模式转型优化,资本使用效率提升、客户分层深化、非息收入占比提高[5][6] - 基本面与股价长期背离,当前基本面向好趋势为行情提供支撑[3] 估值修复与中长期逻辑 - 银行板块估值处于历史较低水平,股息率处于行业前列,安全边际高于煤炭、石油石化等高股息板块[4][6] - 四季度银行板块易出现行情,三季度回调后估值修复机会更大[1][6] - 险资增配空间较大,新增保费30%投资A股及权益类资产配置上限30%政策带来增量资金[7] 转型与长期投资价值 - 银行业从规模驱动转向精细化经营,弱周期韧性、高股息与低估值特征平衡防御与收益[6] - 板块周期性轮动规律下,资金可能从高估值板块回流低估值银行板块[6] - 政策鼓励险资入市,银行股作为受益标的,长期配置价值优势明显[3][5]
服务“五篇大文章”:浙商银行创新供应链场景金融 落地全国首单“铁路运费证”业务
中国基金报· 2025-09-29 16:16
业务模式创新 - 浙商银行与国铁集团合作推出“铁路运费证”业务,融合“国内信用证+铁路物流”,以解决大宗商品企业在铁路运输环节的运费支付压力与资金周转难题 [1][2] - 业务核心模式为“远期支付+线上化操作”,企业利用银行授信开立信用证支付运费,可享受最长1年的还款期限,全流程线上化操作,最快分钟级出账 [3] - 该业务是金融与物流场景深度融合的成果,旨在通过银企协同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提升产业链效率 [2][5] 市场背景与需求 - 铁路货运是大宗商品运输的主力军,2024年全国铁路货运总发送量突破51亿吨,其中煤炭运量占比超55%,年运量达28亿吨级 [2] - 运输成本在大宗商品采购总成本中占比较高,以煤炭为例,运输成本占比可达15%至30% [2] - 行业普遍存在“上游现款、下游赊销”的结算特点,导致企业运费支付资金占用大,下游回款慢,资金压力显著 [2] 业务落地与推广 - 全国首单业务于2025年9月4日由浙商银行合肥分行为淮南矿业集团办理,开证金额达1亿元,该企业全年铁路运费支出超30亿元 [4] - 首单落地后,业务在成都、北京、西安等多区域成功复制推广,服务对象覆盖国有能源集团与大型民营物流企业,例如成都地区的道臣物流集团全年铁路运费规模近20亿元 [4] - 截至目前,业务已形成一定示范效应,区域推广步伐持续加快 [4] 战略意义与影响 - 该业务实现了铁路、银行、企业三方共赢:铁路局能及时收到运费保障业务稳定,企业破解资金难题降低财务成本,银行拓展了供应链场景金融空间 [5] - 此创新是浙商银行深耕供应链金融的体现,截至2025年6月末,该行已为超8.5万家供应链上下游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6] - 未来合作将继续深化,计划将业务推广至全国主要铁路货运干线和服务网络,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安全水平 [6]
服务“五篇大文章”:浙商银行创新供应链场景金融 落地全国首单“铁路运费证”业务
中国基金报· 2025-09-29 16:09
对大宗商品企业而言,铁路运输环节的运费支付长期面临压力: 一方面, 近年来货运需求增 长叠加运价机制调整,企业运费成本上升; 另一方面, 行业普遍存在 " 上游现款、下游赊 销 " 的结算特点,运费支付资金占用大,下游回款慢。 破解困境的关键,在于金融与物流场景的深度融合。 2025 年 2 月,国铁集团与包括浙商银 行在内的 9 家金融机构签署《铁路物流金融服务合作协议》,旨在通过银企协同降低物流成 本、提升产业链效率。作为首批合作银行,浙商银行率先探索,将国内信用证与铁路物流场 景结合,创新推出 " 铁路运费证 " 。 " 简单说,就是企业用银行授信开证付运费,到期再还款。 " 浙商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 " 铁路运费证 " 核心是 " 远期支付 + 线上化操作 " ,流程高效便捷:企业在国铁 95306 平台 生成运费账单后,可线上申请开证;浙商银行通过系统直连实时核验运单真实性,完成代理 议付与资金划拨,铁路部门实时接收运费,企业则可享受最长 1 年的还款期限,全流程无需 线下提交纸质材料,最快分钟级即可出账。 首单落地见效,多区域复制推广 2025 年 9 月 4 日,浙商银行合肥分行与国铁上海局合作 ...
数字金融破局:浙商银行“铁路运费证”让大宗商品运输资金活起来
证券时报网· 2025-09-29 13:53
行业背景与痛点 - 铁路货运是大宗商品运输主力军 2024年全国铁路货运总发送量突破51亿吨 其中煤炭运量占比超55% 年运量达28亿吨级[2] - 煤炭运输成本在采购总成本中占比达15%至30% 具体比例受运输距离和能源波动等因素影响[2] - 行业存在上游现款下游赊销结算特点 运费支付资金占用大 下游回款慢[2] 产品创新与运作机制 - 铁路运费证业务融合国内信用证与铁路物流 实现全流程线上化操作[1][2] - 核心采用远期支付加线上化操作模式 企业通过银行授信开证付运费 享受最长1年还款期限[3] - 通过系统直连实时核验运单真实性 最快分钟级出账 无需提交纸质材料[3] 业务落地与推广成效 - 全国首单业务于2025年9月4日落地淮南矿业 开证金额1亿元[4] - 淮南矿业年核定产能近8000万吨 全年铁路运费支出超30亿元[4] - 成都分行服务道臣物流集团 该企业全年铁路运费规模近20亿元[4] - 业务已覆盖国有能源集团与大型民营物流企业 在成都北京西安等多区域实现复制推广[4] 多方协同与战略意义 - 实现铁路局及时收款 企业破解资金周转难题 银行拓展供应链金融场景的三方共赢[5] - 浙商银行截至2025年6月末已为超8.5万家供应链上下游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6] - 该业务是科技加金融加产业战略的体现 未来将推广至全国主要铁路货运干线[6]
华宝基金关于旗下部分基金新增南京银行股份 有限公司为代销机构的公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9-29 09:41
基金代销渠道扩展 - 华宝基金自2025年09月29日起新增南京银行为旗下部分基金的代销机构 投资者可通过南京银行办理开户 认购 申赎等业务 南京银行客户服务电话为95302 公司网址为www.njcb.com.cn[1][2] - 华宝基金自2025年09月30日起新增浙商银行为旗下部分基金的代销机构 投资者可通过浙商银行办理开户 认购 申赎等业务 浙商银行客户服务电话为95527 公司网址为www.czbank.com[34][35][36] 基金合同修改议案 - 华宝基金以通讯方式召开华宝中证消费龙头指数证券投资基金(LOF)份额持有人大会 审议《关于修改基金合同等有关事项的议案》 会议投票时间为2025年10月16日至10月29日17:00 权益登记日为2025年10月15日[4][5][7] - 议案核心内容包括调整未来条件许可下的基金模式转换条款 允许基金在跟踪同一标的指数的ETF推出时转为ETF联接基金模式 并相应修改基金合同 同时调整附条件生效的基金赎回费率结构[21][22][24] - 议案通过需满足两个条件:参与表决的基金份额不低于权益登记日总份额的50% 且同意议案的票数占参与表决票数的50%以上 若未通过 基金管理人可在3-6个月内重新召集会议 重新召开时参与表决份额需达三分之一以上[16][17] 表决与计票机制 - 表决票可通过基金管理人网站(www.fsfund.com)或中国证监会基金电子披露网站下载 需在截止时间前送达指定地址 计票由基金管理人授权人员在基金托管人监督下进行 并由公证机关公证[8][12][13] - 表决票效力认定规则包括:填写完整且按时送达为有效票 意见未选或多选视为弃权 签字不完整或未提供身份证明为无效票 重复提交以最后送达的有效票为准[13][15]
上市银行“十四五回望”之资负结构与息差变迁
招商证券· 2025-09-28 23:09
报告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推荐(维持)[3] 核心观点 - 上市银行在"十四五"期间呈现出"资产端强对公,负债端强零售"的显著特征[6][12] - 资产端对公贷款占比提升6.2个百分点至63.22%,负债端个人存款占比提升10个百分点至49%[6][14] - 生息资产收益率下降1.11个百分点至3.32%,计息负债成本率下降44个基点至1.85%,息差收窄70个基点至1.53%[6][14] - 城商行在资产端对公贷款占比提升幅度最大(8.15个百分点),负债成本下降幅度最大(56个基点),息差收窄幅度最小(60个基点)[6][18] - 未来银行息差企稳回升的高度取决于负债端下行空间,速度取决于3-5年期定期存款到期节奏[6][13] 资负结构变化 - 贷款占生息资产比重提升2.31个百分点至56.49%,其中对公贷款占比提升6.2个百分点至63.22%[14] - 存款占计息负债比重小幅提升85个基点至73.21%,存款呈现定期化和零售化趋势[14] - 活期存款占比下降11.96个百分点至30%,个人存款占比提升10个百分点至49%[6][14] - 房地产行业贷款占比下降1.63个百分点至5.28%,个人贷款占比下降6.13个百分点至30.37%[14] - 国有行存款脱媒现象明显,存款占计息负债比重下降4.18个百分点[18] 收益率与息差变化 - 生息资产收益率从4.43%下降至3.32%,其中贷款收益率下降1.53个百分点[14] - 计息负债成本率从2.29%下降至1.85%,其中存款成本率下降38个基点[14] - 净息差从2.23%下降70个基点至1.53%,存贷利差收窄115个基点至2.04%[14] - 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息差分别下降70、75、60、81个基点[6] - 城商行负债成本下降56个基点,降幅最大,主要因前期高息揽储后利率下调[6][18] 各银行板块表现 - 城商行对公贷款占比提升8.15个百分点至69.26%,幅度最大[6][18] - 农商行存款占比提升5.06个百分点至84.23%,增幅最大[18] - 股份行生息资产收益率下降117个基点至3.34%,降幅最大[18] - 国有行计息负债成本率仅下降13个基点至1.65%,降幅最小[18] - 城商行净息差下降60个基点至1.53%,收窄幅度最小[6][18]
“发现不一样,让年轻选择年轻” ——浙商银行北京分行启动2026校园招聘
北京商报· 2025-09-28 21:12
招聘活动概况 - 浙商银行北京分行于9月24日至25日在中央财经大学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举办2026校园招聘宣讲会 [1] - 活动旨在加大优秀青年人才储备 落实"123人才计划"并推进队伍结构优化 [1] - 分行党委书记兼行长龚国强及多位高层管理人员出席 总行人力资源部及四家异地分行相关负责人参与 [1] 宣传与参与情况 - 通过校园微信群 学校官网 邮件 传单和海报等形式开展线上线下宣传 [3] - 活动现场吸引百余名学生参加 气氛热烈 [3] - 在场外咨询区学生与工作人员就岗位条件和发展环境进行详细交流并投递简历 [5] 招聘内容与策略 - 总分行资深HR介绍银行发展历程 当前态势及职业发展规划 [4] - 重点瞄准全国重点财经院校学生 因其专业能力突出且与银行发展方向契合 [4] - 邀请校友分享工作成长经历 通过亲身案例增强学生认知 [5] - 未来将深入更多本地重点院校 通过校园宣讲 双选会和空中宣讲会等多渠道扩大招聘宣传 [6]
固收深度报告20250927:从42家上市银行半年报解读银行债券投资“攻守道”





东吴证券· 2025-09-27 22:3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外部环境驱动利率波动、债券供需与政策导向共振影响债券投资收益 2025年上半年42家上市银行债券投资规模扩张、损益有别 银行业整体收益向好但仍存隐忧 不同银行类型表现分化 国有大行压力相对可控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42家上市银行的债券投资体量 - 债券投资总体规模上 2025H1 42家上市银行三类债券型金融资产总规模分别为债权投资类52.8万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4.2万亿元、其他债权投资27.3万亿元 较2024年末分别环比增长3.90%、18.44%、16.15% 交易性金融资产增长较多 或博弈价差收益增厚总体收益 [9] - 不同银行类型的债券投资分布结构有所分化 2025年上半年国有大行及城商行债券配置盘稳定增长 股份行和农商行配置力量减弱 交易盘发力 呈现“大行配置稳健、中小行交易弹性突出”特征 [13] - 债券投资券种分布向政府类债券倾斜 2025年上半年各类商业银行增配政府类债券较多 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平均环比增幅约10% 农商行稍少 金融债和其他债券配置力量分化 各类银行均以政府类债券规模大 金融债其次 信用类债券小 [18] - 金融资产类型与其债券品种结构呈现相关性 债券配置盘利率债稳健增长且为核心 信用债配置力度加大 金融债趋弱 交易盘以利率债及金融债为核心 增幅显著 债券投资板块呈“稳健打底、弹性增益”持仓格局 [22] 42家上市银行的债券投资损益情况 - 票息收益方面 2025H1 42家上市银行票息收益合计11332.00亿元 同比下降1.51% 收益总体稳定但同比回落或与基准利率下行有关 未来票息收益下滑速度预计放缓 仍为主要来源 [26] -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方面 2025年上半年42家上市银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合计117.26亿元 同比大幅下降81.16% 债市震荡中博取资本利得难度大 交易层面或存浮亏 [28] - 投资收益方面 2025年上半年42家上市银行实际投资收益合计约2875.05亿元 同比增长31.96% 银行可通过卖出老券和到期存量债券增厚收益 [31] 归因及总结 外部环境驱动 - 利率波动上 “调整多、机会少”的债市环境致存量债券价格下跌 与2025H1上市银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同比大幅下降81.16%相关 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受影响更显著 [35] - 债券供需上 2025H1国债、地方政府债与政金债供给同比增加 新发行债券票面利率降低 叠加部分高票息存量债券到期 推动银行债券投资票息收益环比回落 [37] - 政策导向方面 监管提高低评级信用债风险权重 倒逼银行减少配置 规范金融资产分类限制“随意重分类” 凸显上半年公允价值亏损 [43][46] 银行业债券投资压力情况及后市展望 - 整体收益向好但仍存隐忧 2025年上半年42家上市银行债券投资实际收益约1.42万亿元 同比增长3.82% 但票息收入面临下滑压力 波段交易难度提升 盈利模式或难持续 [3][47] - 不同银行类型表现分化 国有大行压力相对可控 国有大行票息收益稳步增长 交易盘有优势 股份行、城商行和农商行相对脆弱 债市“逆风期”盈利压力增加 未来或增加权益等市场资金配比 [50]
股份制银行板块9月26日跌0.07%,浦发银行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2917.03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26 16:48
板块整体表现 - 股份制银行板块整体下跌0.07% 跑赢上证指数(跌0.65%)和深证成指(跌1.76%)[1] - 浦发银行领跌板块 跌幅达1.45% 收盘价12.25元[1]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2917.03万元 游资资金净流出424.23万元 散户资金净流入3341.27万元[1] 个股涨跌情况 - 中信银行涨幅居首达0.82% 收盘价7.40元 成交51.48万手[1] - 兴业银行涨0.54% 收盘价20.32元 成交75.14万手[1] - 浙商银行涨0.33% 收盘价3.01元 成交125.94万手[1] - 招商银行微跌0.05% 但成交额达27.74亿元 为板块最高[1] - 民生银行成交199.47万手 为成交量最大个股[1] 资金流向分析 - 平安银行获主力资金净流入6933.69万元 主力净占比8.09%[2] - 浦发银行获主力净流入6153.32万元 主力净占比6.00%[2] - 中信银行主力净流入5780.13万元 主力净占比高达15.29%[2] - 招商银行遭遇主力资金净流出1.43亿元 主力净占比-5.15%[2] - 兴业银行主力净流出5273.92万元 但获游资净流入4941.93万元[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