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电(601985)

搜索文档
A股重磅!“国家队”,再度出手!中概股,全线上涨!
券商中国· 2025-07-23 07:22
国家队加码可控核聚变投资 - 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由上海市市长龚正和中核集团董事长申彦锋共同揭牌 上海市副市长刘多和中石油董事长戴厚良致辞 [2] - 中国核电宣布投资10亿元参股聚变公司 增资后持股6.65% 本次交易涉及中核集团等7家机构合计投资114.92亿元 [3][4] - 聚变公司当前资产总额53.69亿元 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4325.89万元 尚未实现营业收入 [4] 可控核聚变行业进展 - 技术被定位为能源终极解决方案 中国通过《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等政策明确支持其研发 美日英等国同步推进 [7] - 中国在高温超导带材和托卡马克装置领域领先 全球2024年股权投资达17.4亿美元 中美为主要投入国 [8][9] - 美国能源部投入1.07亿美元支持聚变研究 BEST项目计划2027年实现聚变发电演示 [9] 核电行业动态 - 2025年国内新核准10台核电机组 包括广西防城港等5个项目 连续四年保持年均10台以上审批节奏 [10][11] - 中国在运在建核电规模全球第一 预计2035年装机达1.5亿KW 发电量占比提升至10% 年均需新增7台机组 [11] - 全球铀供需缺口扩大 WNA预测2024-2040年需求年增超4% 哈萨克斯坦矿业税上调加剧供应紧张 [12] 资本市场反应 - 中概股普涨 大全新能源涨16.8% 蔚来涨10.7% 晶科能源等新能源企业涨幅超5% [3] - 磁体和堆内构件占聚变反应堆成本45% 当前产业链处于密集招标阶段 [9]
“人造太阳”引巨头争抢!中国核电、浙能电力重金入局
格隆汇· 2025-07-23 00:34
核电巨头投资聚变能源公司 - 中国核电拟投资10亿元获取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6.65%股权 [1][2] - 浙能电力计划投资7.51亿元获取5%股权 [1][2] - 中核集团牵头多家机构共同增资114.92亿元 中核集团持股从100%降至50.35% [5] - 中国核电表示此举是为响应国家未来产业战略 落实核能"三步走"战略 [6] - 浙能电力希望通过前瞻性布局核聚变能源领域保持竞争力 [6] 聚变能源行业现状 - 可控核聚变板块2025上半年累计涨幅达41.78% 跻身A股十大热门板块 [10] - 国际原子能机构预计2030年全球可控核聚变市场规模达4965亿美元 2050年或突破万亿美元 [12] - 我国EAST装置实现1亿度1066秒稳态运行 创造世界纪录 [11] - 中国环流三号实现原子核温度1.17亿度突破 [11] - 我国首台商业化直线型聚变装置7月实现等离子体点亮 [11] 政策支持与市场预期 - 国家将可控核聚变纳入"十四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12] - 2023年国务院国资委将其列为未来能源重要方向 [12] - 国家能源局表示将大力支持核聚变等前沿技术研发攻关 [12] - 长江证券认为获得先发优势的企业有望受益于核聚变景气赛道 [12] - 中信证券对核电和聚变产业链高度看好 保持积极推荐 [13] 公司合作历史 - 中国核电与浙能电力过去12个月内曾共同增资中核汇能有限公司 [9] - 此次投资进一步加深了双方在新能源赛道的协同关系 [9]
可控核聚变重磅!逾百亿元资本入局,“国家队”来了
证券时报· 2025-07-22 23:36
可控核聚变赛道发展 - 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在沪挂牌成立 重点布局总体设计、技术验证、数字化研发等业务 并建设技术研发平台和资本运作平台 [1] - 公司以磁约束托卡马克为技术路线 按照先导实验堆、示范堆、商用堆"三步走"发展阶段 最终实现聚变能商业化应用 [5] - 公司与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电气装备集团、上海电气集团、申能集团等签署聚变创新联合体深化合作协议 [5] 股权结构与资金投入 - 中核集团、中国核电、昆仑资本等股东共同投资114.92亿元 认购新增注册资本114.69亿元 交易完成后注册资本达150亿元 [3][4] - 中核集团持股比例从100%降至50.35% 中国核电持股6.65% 昆仑资本持股20% 上海聚变持股11.81% 浙能电力持股5% [4] - 各增资方将在1年、2年、3年内分别完成实际出资金额的60%、80%、100% [4] 行业布局与技术进展 - 上海将聚变能源作为前沿科技重点方向 先导布局高温超导等关键技术 引育创新主体和人才团队 [7] - 上海超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实现年产千公里级以上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 是国际唯二量产企业 [7] - 上海电气核电集团参与国内外多个聚变项目 包括BEST装置、国际ITER项目、EAST"东方超环"等 [7] 创新生态与未来规划 - 能量奇点公司正在研发洪荒170装置 目标实现聚变净能量增益 计划2027年建成运行 [8] - 上海将支持组建聚变能源创新联盟 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 提升创新密度与产业集聚度 [6][8]
晚间公告丨7月22日这些公告有看头





第一财经· 2025-07-22 23:19
品大事 - 贵州茅台拟与控股股东共同出资10亿元成立研究院公司,其中公司出资4.9亿元(49%股权),茅台集团出资5.1亿元(51%股权)[3] - 歌尔股份拟以约104亿港元(约95亿元人民币)收购香港联丰旗下精密金属结构件公司100%股权,以增强业务协同[4][5] - 浙富控股全资子公司具备大中型水轮发电机组研发制造能力,涉及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相关业务[6] - 格尔软件拟收购微品致远51%以上股权,后者为国内领先的数智化转型服务商[7] - 四川成渝预中标G5京昆高速成都至雅安段扩容工程,项目总投资285.48亿元,公司拟出资49.02亿元(占资本金85%)[8] - 四川路桥下属企业参股投资G5京昆高速扩容工程,持股4%需投入2.307亿元资本金[9][10] - 孚能科技获广汽集团电池组箱总成定点,年内开始供货SPS磷酸铁锂电池[14] - 中国核电拟投资10亿元参股聚变公司(持股6.65%),布局核聚变能源领域[15] - 湖南裕能拟在马来西亚投资9.5亿元建设年产9万吨锂电池正极材料项目[16] - 华谊兄弟参与投资影片《长安的荔枝》上映5天票房2.8亿元,公司营收45.5万-59万元[17] - 天润工业拟1.35亿元收购山东阿尔泰100%股权,增强汽车轻量化零部件能力[18] - 中微半导筹划发行H股并在港交所上市[19] - 珂玛科技拟1.02亿元收购苏州铠欣半导体73%股权,拓展碳化硅陶瓷材料业务[24] 观业绩 - 安孚科技上半年净利润1.07亿元,同比增长14.38%,营收24.28亿元[26] - 杰普特预计上半年净利润8600万-1亿元,同比增长57.03%-82.6%,营收8.4亿-9.2亿元[27][28] - 微电生理预计上半年净利润3000万-3500万元,同比增长76.34%-105.73%[29] - 江铃汽车上半年净利润7.33亿元,同比下降18.17%[30] 签大单 - 中曼石油签署阿尔及利亚ZerafaII天然气区块勘探开发合同,公司占90%权益,预测储量1092.57亿方[31] 增减持 - 贵州燃气股东东嘉投资、贵阳工投拟合计减持不超过6%股份[32] - 欧林生物控股股东拟减持不超过3%股份[35] - 广联达控股股东及部分董事拟合计减持不超过2.08%股份[36] - 运机集团股东博宏丝绸拟减持不超过3%股份[37] - 三德科技实控人一致行动人等拟合计减持不超过2%股份[38] - 华新环保股东上海科惠拟减持不超过1.58%股份[39] - 伟思医疗股东志达创投拟减持不超过3%股份[41] 再融资 - 广电计量拟定增募资不超过13亿元,用于航空装备测试平台等项目[42]
突发!1900亿核电股拟10亿元参股投资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
新浪财经· 2025-07-22 21:08
核聚变能源投资 - 中国核电拟投资10亿元参股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 交易后持股6.65% [2] - 浙能电力拟投资7.51亿元参股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5%股权 [2] - 中核集团联合六方共同向聚变公司投资约114.92亿元 交易后中核集团持股50.35% [2] - 聚变公司采用磁约束托卡马克技术路线 规划先导实验堆、示范堆、商用堆三步走发展路径 [2] 企业战略投资与收购 - 歌尔股份拟以约104亿港元收购米亚精密及昌宏实业100%股权 标的公司专注精密结构件领域 [4] - 贵州茅台出资4.9亿元参与成立科技研究院 持股49% [4] - 广合科技拟投资3000万元设立创投基金 重点投向人形机器人及AI相关领域 [18] - 格尔软件拟收购微品致远51%以上股权 标的公司拥有智能体编排平台及数据智能解决方案 [9] 重大项目中标 - 中国电建子公司中标54.39亿元安徽绩溪抽水蓄能电站EPC总承包项目 工期1889日历天 [19] - 中国电建联合体中标57.52亿元太阳沟抽水蓄能电站EPC项目 施工总工期69个月 [19] 股权变动与控制权变更 - 中晟高科控股股东拟变更为福州千景 转让22.35%股份 [7] - 金智科技控股股东变更为南京智迪 协议转让16.01%股份 [16] - 利欧股份筹划香港H股上市 以深化全球化战略布局 [8] 经营业绩表现 - 安孚科技上半年净利润1.07亿元 同比增长14.38% 营业总收入24.28亿元 [19] 股东减持动态 - 伟思医疗股东志达创投拟减持不超过3%股份 [12] - 三德科技股东及高管计划合计减持不超过2%股份 [14] - 祥明智能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拟减持不超过3%股份 [15] - 四方新材董事及高管已完成减持17万股 占总股本约0.14% [13] 资产处置与投资 - 广晟有色子公司拟挂牌转让珠江稀土3%股权 挂牌价不低于597.64万元 [17] 业务资质澄清 - 华建集团声明暂未承接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项目 [5] - 筑博设计明确不具备水电站设计资质和能力 [6] - 金盾股份表示雅鲁藏布江项目招投标流程尚未启动 [6] - 江南化工称参与雅鲁藏布江项目存在不确定性 [10] 技术研发投入 - 广电计量拟定增募资不超过13亿元 用于人工智能芯片测试平台及卫星互联网质量保障项目 [11] 管理层变动 - 国光电气董事兼总经理李泞被实施留置 董事长代行职责 [3]
可控核聚变央企,获百亿投资
财联社· 2025-07-22 21:08
可控核聚变国家队获百亿级投资 - 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聚变公司)有望获得114.92亿元投资,由中核集团、中国核电、中国石油集团昆仑资本等多家企业共同参与 [1] - 国务院国资委已批复该交易,具备股权交割条件,交易完成后中核集团持股比例从100%降至50.35%,中国核电持股6.65% [1][2] - 聚变公司成立于1983年,原为中国核燃料有限公司,2023年12月揭牌并由中核集团牵头成立可控核聚变创新联合体 [1] 中国核电行业战略布局 - 中国核电作为中核集团唯一核电运营平台参与此次关联交易,但提示可控核聚变技术仍处发展阶段,商业化落地存在不确定性 [2] -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有序发展核电",预计2035年核能发电量占比将达10%,较2022年翻倍 [4] - 核电运营牌照稀缺,目前仅中广核、中核、国家电投和华能四家企业具备资质,三代技术已成主流,四代技术加速突破 [4] 可控核聚变技术进展 - 可控核聚变被称为"人造太阳",是实现未来终极清洁能源的重要途径 [3] - 中核系、中科院系推进托卡马克实验堆建设,Z箍缩-聚变裂变混合堆计划2030年前实现聚变点火 [4] - 中国首台商业化直线型场反位形聚变装置(瀚海聚能HHMAX-901主机)已实现等离子体点亮,标志商业化应用取得重大突破 [4] 券商行业观点 - 国金证券预计"十五五"期间可控核聚变资本开支将加速释放,重点关注FRC和Z箍缩装置建设带来的电源系统机遇 [5] - 广发证券建议关注磁体系统相关企业如西部超导、联创光电等,以及开关与电容类公司包括旭光电子、国力股份等 [5] - 券商同时推荐关注核电产业链相关企业如景业智能、江苏神通、中核科技等 [5]
A股公告精选 | 华建集团(600629.SH)等多只连板股提示风险
智通财经网· 2025-07-22 20:26
贵州茅台成立科研技术研究院 - 贵州茅台与茅台集团共同出资10亿元成立科研技术研究院 茅台出资4.9亿元持股49% 茅台集团出资5.1亿元持股51% [1] - 研究院旨在整合科研资源 聚焦白酒酿造技术成果转化 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1] 中国核电及浙能电力参股核聚变能源公司 - 中国核电投资10亿元参股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 持股比例6.65% [2] - 浙能电力投资7.51亿元参股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5%股权 [3] - 中核集团联合多家企业共同向聚变公司投资114.92亿元 交易后中核集团持股50.35% [2][3] - 聚变公司采用磁约束托卡马克技术路线 规划先导实验堆 示范堆 商用堆三步走发展目标 [3] 广晟有色子公司转让稀土股权 - 全资子公司广东广晟有色进出口公开挂牌转让广东珠江稀土3%股权 挂牌价不低于597.64万元 [4] - 转让完成后预计带来55.88万元投资收益及597.64万元资金收入 [4] 金智科技控制权变更 - 控股股东金智集团协议转让6413.24万股股份(占总股本16.01%)予南京智迪及浙江智勇 [5] - 交易完成后南京智迪成为新任控股股东 赵丹 肖明成为实际控制人 [5] 广电计量定增募资 - 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资不超过13亿元 [6] - 资金用于航空装备测试平台 人工智能芯片测试平台 卫星互联网质量保障平台及数据智能检验检测平台项目 [6] 广合科技设立创投基金 - 公司认缴3000万元参与设立九派宏涛新兴产业创投基金 占认缴总额33.31% [7][8] - 基金投资领域包括AI智能工业设备 AI基础软件 AI应用及人形机器人上游零部件 [8] 格尔软件收购数智化服务商 - 拟以现金收购微品致远51%以上股权 [9] - 标的公司拥有自研数据底座 IOT底座 数据智能平台和智能体编排平台 业务覆盖运营商 政企及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9] 歌尔股份香港收购 - 拟以约104亿港元收购香港联丰全资子公司米亚精密及昌宏实业100%股权 [10] - 标的公司在金属/非金属材料加工及精密结构件领域具有核心技术积累 与行业领先客户长期合作 [10] 国光电气高管变动 - 董事兼总经理李泞被实施留置 董事长张亚代为履行总经理及法定代表人职责 [11] - 公司生产经营正常 控制权未发生变化 [11] 上市公司风险提示 - 金盾股份 筑博设计 华建集团均澄清未参与或无法参与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项目 [13] - 中设股份持股5%以上股东减持150万股 浙富控股子公司主营水轮发电机组业务 [13] - 微电生理预计上半年净利润3000-3500万元同比增76.34%-105.73% 杰普特预计净利润8600万元至1亿元同比增57.03%-82.6% 安孚科技上半年净利润1.07亿元同比增14.38% [13] - 贵州燃气股东拟减持不超6%股份 建研院董事及监事计划减持 [13] 中曼石油海外合同 - 签署阿尔及利亚天然气区块勘探开发合同 [14]
中国核电10亿元入局核聚变赛道 携手央企民企押注“人造太阳”
凤凰网· 2025-07-22 20:09
投资计划概述 - 中国核电参与对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的重大增资计划 总投资金额高达114.9亿元人民币 [1] - 中国核电自身拟投资金额为10亿元人民币 [1] - 增资旨在为核聚变能源技术研发注入动力 为未来聚变堆商业化应用铺路 [1] 投资方阵容 - 领投方为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核集团) [1] - 其他投资方包括中国石油集团旗下昆仑资本、上海未来聚变能源科技、国家绿色发展基金、浙江浙能电力及四川重科聚变能源科技 [1] - 集结了能源、资本和科技领域国家队力量 [1] 股权结构变化 - 中核集团保持控股地位 持股50.35% 出资方式包含现金及价值近30亿元的知识产权 [2] - 昆仑资本成为第二大股东 持股20.00% [2] - 中国核电将持有6.65%股份 [2] - 增资完成后公司注册资本增至150亿元 [2] 技术发展阶段 - 可控核聚变技术仍处于发展阶段 需要长期研究和大量资金投入 [3] - 技术突破结果具有不确定性 [3] 财务表现 - 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均未录得营业收入 [3] - 公司处于净亏损状态 [3] - 投资短期内实现盈利可能性较低 [3] 交易性质与进展 - 交易已获得所有必要内部审议及国务院国资委正式批复 [3] - 具备股权交割条件 各方将在未来三年内分期完成出资 [3] - 交易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3] - 被视为推进能源结构转型、巩固聚变产业核心地位的关键一步 [3]
晚间公告丨7月22日这些公告有看头
第一财经· 2025-07-22 18:40
品大事 - 贵州茅台拟与控股股东共同出资10亿元成立研究院公司,其中公司出资4.9亿元(49%),茅台集团出资5.1亿元(51%)[3] - 浙富控股全资子公司具备大中型水轮发电机组研发制造能力,产品覆盖贯流式、轴流式、混流式机组及抽水蓄能机组[4] - 格尔软件拟现金收购微品致远51%以上股权,标的公司为国内领先的数智化转型服务商,拥有自研数据底座和智能平台[5] - 四川成渝联合体预中标G5京昆高速成都至雅安段扩容工程,项目总投资285.48亿元,公司拟出资49.02亿元(占资本金85%)[6] - 四川路桥下属企业参股投资G5京昆高速扩容工程,持股4%需投入2.307亿元资本金,通过参股获取施工收益[7] - 西宁特钢公告不存在应披露未披露重大信息,股价异常波动系市场行为[8] - 三博脑科董事长张阳解除留置措施并恢复正常履职[9][10] - 安靠智电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半年度财务数据正在核算中[11] - 孚能科技获广汽集团电池组箱总成定点开发,年内开始供货SPS磷酸铁锂电池产品[12] - 中国核电拟10亿元参股聚变公司(持股6.65%),联合投资114.92亿元布局核聚变能源领域[13] 观业绩 - 安孚科技上半年营收24.28亿元(+4.98%),净利润1.07亿元(+14.38%),海外碱性电池业务拓展成效显著[15] - 杰普特预计上半年营收8.4-9.2亿元(+41.5%-54.98%),净利润8600万-1亿元(+57.03%-82.6%),受益新能源电池激光加工需求提升[16] - 微电生理预计上半年营收2.15-2.3亿元(+8.39%-15.95%),净利润3000-3500万元(+76.34%-105.73%),海外电生理产品推广带动增长[17] 签大单 - 中曼石油签署阿尔及利亚ZerafaII区块勘探开发合同,公司持股90%,初步评估天然气储量1092.57亿方[19][20] 增减持 - 贵州燃气股东东嘉投资、贵阳工投拟合计减持不超过6%股份(各3%)[22] - 建研院董事吴其超拟减持495万股(0.9957%),监事褚莹拟减持3.6万股(0.0072%)[23]
中国“人造太阳”,大消息!
中国基金报· 2025-07-22 18:07
投资事件 - 中核集团、中国核电、浙能电力等共同向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投资114.92亿元 认购新增注册资本114.69亿元 每股价格1.0019元[2][5] - 中国核电投资10亿元 持股比例6.65% 浙能电力投资7.51亿元 持股比例5%[5] - 增资完成后聚变公司注册资本达150亿元 中核集团持股50.35% 昆仑资本持股20% 上海聚变持股11.81%[6] 公司财务数据 - 截至2024年底聚变公司资产总额6.12亿元 所有者权益6.11亿元 2024年度营业收入0元 净利润亏损2.03亿元[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资产总额增至53.69亿元 所有者权益53.67亿元 上半年营业收入0元 净利润亏损4325.89万元[7] - 2024年10月31日评估基准日股东权益评估值8.13亿元 该评估结果已获国务院国资委备案[7] 公司背景与技术路线 - 聚变公司成立于1983年 原为中核集团下属中国核燃料有限公司 现作为中核集团聚变能源产业实施主体和投融资平台[7] - 采用磁约束托卡马克技术路线 按先导实验堆、示范堆、商用堆"三步走"发展 最终实现聚变能商业化应用[7] - 可控核聚变目标为实现安全持续平稳的能量输出 俗称"人造太阳"[7] 市场反应 - 核聚变概念股常辅股份、国光电气、中洲特材等出现震荡上涨[2] - 中国核电7月22日收盘价9.34元/股 市值1921亿元 浙能电力收盘价5.23元/股 市值701亿元[2] 股东关系 - 浙能电力持有中国核电多家重要控股子公司股权 包括秦山核电28%、核电秦山联营20%、三门核电20%等 系中国核电关联方[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