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银行(601988)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H1中国手机银行APP流量监测报告
艾瑞咨询· 2025-08-22 08:05
行业整体趋势 - 手机银行APP整体流量在6.5亿至7.0亿之间平稳波动,变化率在-1.2%至4.6%,市场进入存量竞争阶段[2] - 用户粘性明显下滑,单机单日有效使用时间从4.93分钟跌至2.70分钟,单机单日使用次数从4.54次降至2.86次[4] - 功能同质化严重、金融服务嵌入第三方场景、操作体验不佳等因素共同导致用户粘性下降[4] 竞争格局分析 - 国有大行占据流量优势,农业银行以2.4亿平均MAU位居榜首,工商银行(1.89亿)和建设银行(1.06亿)形成第一梯队[11] - 第二梯队为招商银行(7001.1万)、邮储银行(5224.4万)等股份制银行,MAU分布在1000万至9000万[11] - 第三梯队包括光大银行(990.3万)、浦发银行(866.3万)等,MAU在500万至1000万[11] - 城商行和农商行表现分化,17家城商行进入TOP50,MAU主要集中在90万至400万[19] 银行类型表现 - 国有商业银行中,农业银行MAU环比增长4.8%,工商银行增长0.2%,建设银行下降0.4%[13][15] - 股份制银行普遍面临用户活跃度下滑,仅华夏银行实现2.5%增长,广发银行大幅下降31.0%[16][17] - 城商行中齐鲁银行MAU增长27.3%,甘肃银行增长14.8%,兰州银行增长17.7%[19][20] - 民营银行表现不佳,微众银行MAU下降27.3%,网商银行下降64.7%[22][24] - 农商行中福建农信MAU增长6.2%,深圳农商行增长15.5%,安徽农金增长12.6%[25][27] 精细化运营策略 - 以精准用户洞察与智能技术应用打牢运营根基,借场景化布局与差异化运营强化用户连接[7] - AI技术帮助构建交互体验升级、风险防控强化、多元场景拓展的智能化闭环体系[9] - 服务模式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预见跃迁,通过智能化手段提升用户留存与价值沉淀[7][9] 优秀案例实践 - 农业银行通过教育、政务、养老等场景生态建设,MAU达到23794.9万,增长4.8%[28] - 招商银行迭代"双子星"战略体系,持续引领行业创新[31] - 江苏银行将数字化能力与财富管理深度融合,MAU349.6万领跑城商行[33] - 北京银行推出智能财富管理和全生命周期养老金融服务,MAU328.8万位列城商行第二[35]
中国资产吸引力大增,韩国资金加速布局
证券时报· 2025-08-22 07:54
韩国投资者对中国股票的投资趋势 - 韩国投资者在7月21日至8月20日期间净买入中国股票/ETF,小米集团以2485.04万美元居首,腾讯控股1207.11万美元,阿里巴巴819.87万美元,国泰海通650.82万美元,药明生物590.25万美元,优必选374.21万美元,Global X中国C 332.60万美元,老铺黄金315.31万美元,小鹏汽车310.23万美元,中国银行252.06万美元 [1] - 中国市场成为韩国第二大海外投资目的地,截至8月20日,年内投资中国香港股市累计交易额超58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市场 [1] - 韩国基金年内对中国股票净买入约4.99亿美元,此前3年累计净卖出9.85亿美元,显示配置信心恢复 [1] - 韩国上市的中国主题ETF回报亮眼,部分产品月度收益超60%,表现优于多数美国指数ETF [1] 韩国投资者背景和动机 - 韩国投资者群体庞大且活跃,总人口5000余万,但截至2023年底活跃股票交易账户达6930万个 [3] - 投资中国股票的韩国人从"在华经历者"扩展到Z世代年轻人,因免签政策、社交媒体传播和中国真实发展状况了解增加 [3] - 韩国投资者关注港股及A股市场高成长行业龙头企业,包括电动汽车、电池、人工智能和科技板块 [4] - 韩国个人投资者对中国股票净买入量3年来首次由负转正,自2025年初增长明显,港股市场托管资金从1月18亿美元增至8月25.3亿美元 [4] 韩国机构对中国市场的响应 - 韩国机构举办活动或发行新产品吸引客户,如未来资产证券举办"中国股票购买挑战赛",新韩投资证券免除新会员在线交易佣金,尤金证券提供0.2%长期优惠佣金 [5] - 券商海外业务收入超预期,Kiwoom证券第一季度收入3.66万亿韩元,同比增长38.46%,营业利润3255亿韩元,超市场预期2831亿韩元15%,海外股票交易手续费收入从372亿韩元增至674亿韩元,大中华区业务贡献增长明显 [5] - 韩国资管公司加大设立挂钩中国资产的产品,如韩国投资管理公司7月推出两只中国股票ETF,分别投资比亚迪及相关企业和中国人工智能技术重点企业 [6] 中国资产吸引力和投资逻辑 - 韩国投资者对中国股票市场中长期乐观,关注新能源、AI、大消费等领域,这些领域中国公司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吸引力 [6] - 韩国投资者倾向配置自动驾驶、AI和可再生能源等新兴产业成长股,而非传统行业 [6] - 政策红利和估值洼地双重驱动投资,2022-2024年因ELS亏损和房地产问题谨慎,但2025年在市场反弹和利好政策推动下转向积极净买入,尤其大型科技、人工智能和电动汽车相关股票 [7] - 中国内地和香港股市重估行情有望持续至2026年,原因包括经济刺激措施、制造业升级、政策导向和扩大内需努力 [7] - 中国市场估值洼地吸引力强于美国和欧洲,有效产业周期围绕消费、基础设施和大型科技,预计持续至2026年,内需复苏、制造业竞争力和政策支持提供坚实基础 [8] 行业和公司具体观点 - 中国机器人产业投资积极推进,接近全面量产周期,应从长远角度看待 [9] - 中国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竞争力达世界级水平,特斯拉疲软盈利凸显中国汽车制造商估值吸引力 [9]
中国银行:以金融创新为笔 绘就人民币国际化新图景
中国证券报· 2025-08-22 04:11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银行作为人民币国际化主力军 通过清算网络建设 场景创新和全球生态联动 推动人民币在贸易结算 投融资 储备货币等领域功能深化 [1][2][3][4][5][6] 清算网络建设 - 公司在16个国家和地区担任人民币清算行 覆盖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关键区域 包揽非洲全部三家清算行资格 [1] - 2024年跨境人民币清算业务突破1300万亿元 同比增长40.05% [2] - 深度参与CIPS建设 45家机构作为直接参与者 代理超700家银行类金融机构间接参与 36家境外机构实现CIPS标准收发器上线 [2] - 为中老铁路项目提供结算清算资金超200亿元人民币 开立保函超150笔金额超55亿元人民币 [2] - 在毛里求斯设立人民币清算行 在东南亚担任马来西亚菲律宾柬埔寨三国清算行 2025年万象分行获任老挝数字人民币清算行 [2] 数字人民币创新 - 作为首批参与数字人民币研发的金融机构 深度参与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 助力阿联酋央行完成首笔数字迪拉姆跨境支付交易 [3] - 在老挝落地数字人民币清算服务 为东南亚数字人民币跨境结算提供技术支持 [3] - 在澳门参与数字澳门元系统开发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数字货币互联互通 [3] 贸易结算场景拓展 - 在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内推动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超12亿元 人民币账户数和存款余额实现倍增 [3] - 在广西推出中银跨境e商通·三方通系统 完成全国首笔边贸场景数字人民币支付 全区首笔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业务 [4] - 在马来西亚推动棕榈油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 在刚果(金)实现3000万元人民币计价铜产品销售交易 [5] 投融资领域突破 - 在澳大利亚为全球头部铁矿石生产商筹组142亿元人民币国际银团贷款 系澳大利亚企业首笔人民币银团贷款 [4] - 连续十一年保持银行间市场熊猫债承销份额榜首 累计协助超70家境外发行人发行近300只熊猫债融资超5700亿元人民币 [4] - 2023年协助埃及发行首单非洲可持续发展熊猫债 2025年助力非洲进出口银行发行首单非洲多边开发机构熊猫债 同年7月协助摩根士丹利集团发行首单美资发行人熊猫债 [4] 全球生态联动 - 境外机构覆盖64个国家和地区 包括45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 [5] - 2024年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量43.06万亿元 跨境人民币清算量1314万亿元 均居全球第一 [5] - 2025年6月与CIPS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 泰国子行与泰国汇商银行签约CIPS标准收发器合作协议 实现该设备在东南亚首次落地 [5] - 连续12年发布人民币国际化白皮书 2025年在香港举办人民币国际化论坛汇聚300余名代表 在印度尼西亚阿联酋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市场宣介活动 [6] 区域金融创新 - 在粤港澳大湾区推出跨境支付通业务 首日业务量突破万笔 香港居民可通过内地手机银行完成跨境汇款 [6] - 大湾区开户易产品已为超30万香港居民见证开立内地账户 [6] - 在海南自贸港协助财政部发行60亿元离岸人民币国债 创澳门市场单笔债券发行规模新高 峰值认购规模达365.2亿元人民币认购倍数约6.1倍 [6]
北京首创!离境退税“即买即退”纳入银行网点服务|北京经济新航标
搜狐财经· 2025-08-21 23:47
核心观点 - 北京市在全国首创银行网点为境外旅客提供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的新模式正式上线 通过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两家支行作为集中退付点 实现现金或电子支付即时退税 提升境外旅客消费体验和首都消费吸引力 [1][3][6] 服务模式创新 - 北京市税务局与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合作 选取三里屯商圈和祥云小镇商圈两家银行网点作为离境退税"即买即退"集中退付点 基于退税商店分布密度、境外旅客流量及交通便利性等因素 [3] - 境外旅客可在5家集中退付点实现"全城退税、一点通办" 覆盖全市1500余家退税商店 支持现金退税或电子支付即时到账 [3][6] - 服务限额由5万元提升至22万元 离境期限由17天延长至28天 并实现京津离境退税业务互认办理 [7] - 联合支付宝平台上线"碰一下"退税功能 实现退税款实时转入境外旅客支付宝电子钱包 [7] 业务增长数据 - 离境退税业务量同比增长246% 离境退税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100% 办理退税额同比增长97% [6] - 累计为来自168个国家和地区的2万余名境外旅客办理离境退税 [6] - "即买即退"模式自6月1日落地以来 为44个国家和地区旅客办理近400笔业务 商品销售额和退税额增幅达实施以来业务总量的数十倍 [6] 战略意义 - 银行网点与退税商店有机联动 利用现金处理、资金结算及对外金融服务优势 保障退税资金安全、准确、快速兑付 [5] - 串联境外旅客旅游、消费和退税服务等跨区域场景体验 释放入境消费潜力 提升"北京礼物"国际影响力 [8] - 为全国离境退税领域优化流程、整合资源提供可借鉴的"北京经验" 助力首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8]
北京首创银行网点离境退税即买即退,今年以来离境退税业务量同比增长246%
新京报· 2025-08-21 20:38
离境退税服务创新 - 北京首创银行网点提供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 新模式正式上线[1] - 中国银行北京长虹桥支行和自贸试验区后沙峪支行成为集中退付点 位于三里屯商圈和祥云小镇商圈[1] - 选取标准综合考虑退税商店分布密度 境外旅客流量及交通便利性等因素[1] 业务增长表现 - 今年以来北京离境退税业务量同比增长246%[1] - 北京现有5家离境退税即买即退集中退付点[1] 服务优化方向 - 为境外旅客提供更加安全高效的退税服务[1] - 为北京广泛设置即买即退服务网点提供新思路[1]
自贸离岸债从“两头在内”到“两头在外”,国有大行香港分行相继发债
新浪财经· 2025-08-21 19:10
自贸离岸债重启与模式创新 -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2025年下半年工作会议提出发展上海自贸离岸债并研究升级自由贸易账户功能 [1] - 自贸离岸债遵循"两头在外"原则 即融资主体和投资者资金均来自境外 区别于此前"两头在内"模式 [1][2] - 国有大行香港分行率先发行自贸离岸债: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发行5亿元人民币债券利率1.65% 交通银行香港分行发行全球首单上海自贸离岸债票面利率1.85%期限3年 [2] 发行主体与投资者结构 - 短期发行主体以金融机构及"一带一路"优质高评级企业为主 旨在奠定市场基础 [1] - 当前投资者包括中资银行境外分支机构及中东、中美洲等地区境外投资者 交行债券获穆迪A2和惠誉A评级 [2] - 浦发银行积极参与投资可行性研究 争取参与首批自贸离岸债投资 [3] 历史发展与模式演变 - 自贸区离岸债券2016年启动 2019-2023年累计发行189只规模超1200亿元 涉及138家主体 以地方城投公司为主 [4] - 此前模式存在城投企业占比过高、国内银行认购为主的"两头在内"问题 被监管叫停 [5] - 重启后通过严格"离岸属性"要求重塑市场 推动市场向开放多元国际化发展 [5] 人民币国际化战略定位 - 自贸离岸债成为"提升人民币融资货币功能"重要抓手 助力上海打造亚洲债券定价中心和人民币离岸资产集聚地 [5][6] - 人民币利率处于历史低位 为发展融资货币功能提供机遇 熊猫债今年发行规模达1426亿元 [6] - "两头在外"模式可解决境内投资者不熟悉境外机构的问题 促进境外主体发行和认购 [7] 市场发展建议与展望 - 需通过政策细则规范参与者行为 明确职责以实现市场化扩容 [1][7] - 建议配套国际评级 简化登记流程 发行5-10年期中长期品种吸引耐心资本 [7] - 完善做市商制度和二级交易制度 加强与国际制度衔接 [7]
北京首创银行网点办理离境退税“即买即退” 今年以来离境退税业务量同比增长246%
北京商报· 2025-08-21 19:09
离境退税服务创新 - 北京市新增两家中国银行网点作为离境退税即买即退集中退付点 位于三里屯商圈和祥云小镇商圈 [1] - 境外旅客可选择现金退税或电子支付方式即时到账 实现网点贴近消费场景的布局优势 [2] - 北京市目前共设有5家离境退税集中退付点 覆盖王府中環 金融街购物中心 国贸商城 三里屯和祥云小镇商圈 [2] 业务实施成效 - 自6月1日全城通办模式落地以来 已为44个国家和地区办理近400笔即买即退业务 [2] - 2025年以来离境退税业务量同比增长246% 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100% 退税额同比增长97% [3] - 累计为168个国家和地区超2万名境外旅客办理离境退税 [3] 政策优化措施 - 即买即退服务限额由5万元提升至22万元 离境期限由17天延长至28天 [3] - 实现京津离境退税业务互认办理 并与支付宝平台上线碰一下退税功能 [3] - 通过串联旅游 消费和退税服务场景 持续升级境外旅客消费体验 [3] 战略发展规划 - 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将推动银行网点与退税商店的有机联动 发挥现金处理与资金结算优势 [2] - 北京市税务局将跟踪银行网点试点效果 稳步增加集中退付点数量 [4] - 创新模式为全国离境退税领域优化流程提供可借鉴的北京经验 [4]
假摔
Datayes· 2025-08-21 19:05
A股市场表现 - 沪指涨0.13%,深成指跌0.06%,创业板指跌0.47%,北证50指数跌1.60% [10] - 沪深京三市全天成交额24608.75亿元,较上日放量119.53亿元 [10] - 58股涨停,15股封板,9股连板,最大连板数为五连板 [10] 行业板块表现 - 数字货币板块走强,三未信安、新晨科技20CM涨停,中油资本、天融信等涨停 [10] - 油气开采及服务板块走高,淮油股份涨停 [10] - 可燃冰板块走强,神开股份涨停 [10] - 农林牧渔、石油石化、美容护理领涨 [28] - 机械设备、电力设备、综合领跌 [28] 银行板块分析 - 农业银行业绩增速和超额拨备厚度在上市银行中靠前,六大行中排第一 [6] - 还原后农行PB、PE分别为0.86倍、8.34倍,六大行平均还原后PB、PE分别为0.73倍、7.99倍 [6] - 农行还原后PB估值溢价19%,PE估值溢价4% [6] 概念板块解读 - 国产芯片:DeepSeek发布DeepSeek-V3.1,使用UE8M0 FP8参数精度 [14] - 创新药:国务院批复《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发展方案》 [15] 公司业绩 - 金麒麟:上半年营收9.64亿元(+24.34%),净利润1.08亿元(+226.14%) [16] - 赛诺医疗:上半年营收2.4亿元(+12.53%),净利润1384.16万元(+296.54%) [16] - 天娱数科:上半年营收9.88亿元(+29.64%),净利润2362.01万元(+453.67%) [16] - 特一药业:上半年营收4.91亿元(+56.54%),净利润3800.77万元(+1313.23%) [16] - 千方科技:上半年营收33.1亿元(-7.21%),净利润1.7亿元(+1287.12%) [16] 资金动向 - 主力资金净流出578.47亿元,机械设备行业净流出规模最大 [18] - 净流入前五大行业:通信、公用事业、银行、商贸零售、农林牧渔 [18] - 净流入前五大个股:中兴通讯、兆易创新、中油资本、京北方、立讯精密 [18] - 北向资金总成交3097.72亿元,中信证券成交9.61亿元 [21] 其他资讯 - 俄罗斯和印度计划在俄罗斯领土上联合开采资源 [17] - 智元机器人预计年底完成C轮融资 [17] - 杭州向新婚夫妇发放1000元消费券 [17]
搭建高效融资桥梁!静安普惠金融活动走进彭浦镇
搜狐财经· 2025-08-21 18:57
活动概况 - 活动由区投资办联合彭浦镇主办 主题为"融无限·创未来"普惠金融活动特色融资对接专场暨"彭浦镇重点企业与金融机构交流座谈会" [1] - 活动在彭浦镇文化活动中心举行 旨在搭建政银企高效沟通平台 为近20家彭浦镇重点企业提供精准、便捷的普惠金融服务 [1] 政策支持 - 彭浦镇详细介绍镇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与未来规划蓝图 展现优越的投资兴业环境与潜力 [5] - 区投资办系统阐述区域普惠金融的整体布局、服务体系及核心支持政策 为企业提供政策指引 [7][9] 金融机构服务 - 中国银行聚焦科技型企业和涉外业务需求 推介科技金融综合解决方案及外汇业务服务 [11] - 上海农商银行立足普惠金融本源 介绍服务"三农"及小微市场主体的特色普惠贷款产品 [11] - 上海银行对2025年上海市出口信用保险政策进行专业解读 为外向型企业提供风险规避支持 [11] -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展示"惠E保"电子保函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品 提供多元化融资选择 [9][12] 互动交流 - 活动设置深度互动交流环节 企业代表就政策细节和产品操作流程与政府部门及金融机构进行务实沟通 [12] - 政府部门积极回应企业关切 金融机构提供一对一专业解答 初步形成一批合作意向 [12] 后续规划 - 活动是静安区深化普惠金融服务的重要实践 通过"政府搭台 银企对接"形式搭建高效桥梁 [13] - 区投资办表示未来将继续聚焦企业需求 优化服务对接机制 举办更多普惠金融活动 打造优质金融生态 [13]
中国银行(601988) -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召开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的公告
2025-08-21 17:46
业绩发布会信息 - 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于8月29日17:00 - 18:15网络直播召开[3][4] - 直播地址为公司网站“投资者关系”专栏[4] - 参加人员有张辉行长等[6] 投资者互动 - 投资者可8月27日17:00前发问题至邮箱或直播提问[4] - 8月29日17:00可看直播,8月31日后可看回放[7][9] 联系方式 - 联系人是公司投资者关系团队,邮箱为ir@bankofchina.com[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