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重工(601989)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船舶吸并中国重工获受理 首季净利均倍增总资产超4000亿
长江商报· 2025-05-12 08:31
全球船舶业重大并购进展 - 中国船舶与中国重工合并申请获上交所受理,将通过换股方式吸收合并,交易金额达1151.50亿元,为A股十年来最大规模吸收合并交易 [1][2] - 合并后存续公司总资产突破4000亿元(中国船舶1812.38亿元+中国重工2251.52亿元),总股本达75.16亿股,成为全球造船业"巨无霸" [1][2] - 换股比例为1股中国重工换0.1335股中国船舶,调整后换股价分别为37.59元/股和5.032元/股 [2] 合并背景与战略意义 - 合并源于2019年中国船舶集团成立后的同业竞争问题,双方业务重合度高,合并后控股股东仍为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实际控制人为国务院国资委 [2][3] - 合并将整合科研生产资源与供应链,提升中国在全球船舶市场地位,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3] - 中国船舶集团承诺2026年6月前通过资产重组等方式解决同业竞争 [3] 行业与公司业绩表现 - 全球造船业处于上行周期:2024年中国造船三大指标(完工量5025.33万载重吨、新接订单12903.36万载重吨、手持订单24251.32万载重吨)全球占比均超50% [4] - 船价指数较2020年低点反弹近50%,船用钢板价格走低,人民币贬值利好行业 [4] - 2024年中国船舶营收785.84亿元(+5.01%),归母净利36.14亿元(+22.21%);中国重工营收554.36亿元,净利13.11亿元(扭亏) [4][5] - 2025年Q1两家公司合计盈利16.46亿元:中国船舶净利11.27亿元(+180.99%),中国重工净利5.19亿元(+281.99%) [6] 市场反应与规模 - 截至5月9日,中国船舶与中国重工总市值分别为1350亿元和987亿元,合计2337亿元 [6] - 合并后存续公司将成为全球领先船舶工业企业,手持订单结构优化且数字化转型加速 [3][4]
中国船舶重组获受理
中国经营报· 2025-05-12 07:05
重大资产重组进展 - 中国船舶拟通过发行A股股票方式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交易已获上交所受理并进入审核阶段 [2][3] - 换股比例确定为1:0.1335(中国重工:中国船舶),中国船舶换股价37.84元/股,中国重工换股价5.05元/股 [3][4] - 合并完成后中国重工将终止上市,中国船舶承继其全部资产及负债 [4] 重组战略目标 - 整合船舶总装业务以减少同业竞争,打造世界一流造船企业 [2] - 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兴装强军主责主业,提升上市公司经营质量 [3] - 国务院国资委已原则同意交易总体方案 [5] 财务表现改善 - 2024年中国重工扣非净利润6.13亿元,同比增长157.69%,结束连续9年亏损 [6] - 2024年中国船舶扣非净利润30.72亿元,同比暴增1156.92%,结束连续12年亏损 [6] - 业绩增长主因船舶行业景气度提升、手持订单结构优化及交付量价齐升 [6][7] 经营效率提升 - 中国船舶2024年民船交付数量增加且单船平均价格同比上涨 [6] - 中国重工通过精益管理和成本管控实现民船交付数量及毛利双增长 [7]
千亿级“中国神船”启航!中国船舶吸并中国重工方案落地,全球造船格局生变
华夏时报· 2025-05-09 19:16
公司合并与重组 - 中国船舶拟通过换股方式吸收合并中国重工,合并完成后中国重工将终止上市,中国船舶作为存续主体承接全部资产与负债 [1] - 换股比例为每1股中国重工股票换0.1335股中国船舶股票,中国船舶将发行约30.44亿股新股,合并后总股本达75.16亿股 [2][3] - 合并后存续公司总资产突破4000亿元,2024年合并营收达1340亿元,净利润49.25亿元 [3] 合并背景与战略意义 - 合并旨在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兴装强军主责主业,解决同业竞争问题,提升船舶总装领域核心竞争力 [1] - 合并后公司将形成涵盖舰船研发设计、核心配套及总装建造的完整产业链,全球市场份额预计超过20% [3] - 合并后控股股东仍为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实际控制人为中国船舶集团,最终控制人为国务院国资委 [3] 行业与市场表现 - 全球造船业处于新一轮上行周期,2025年一季度新船价格指数较2020年低点反弹近50% [4] - 2024年我国造船完工量5025.33万载重吨,新接订单量12903.36万载重吨,手持订单量24251.32万载重吨,三大指标全球占比分别为57.01%、76.96%和66.54% [6] - 中国船舶一季度营业总收入158.58亿元,同比增长3.85%,归母净利润11.27亿元,同比增长180.99% [6] - 中国重工一季度营业总收入122.16亿元,同比增长20.12%,归母净利润5.19亿元,同比增长281.99% [6] 政策与未来发展 - 国家政策支持船舶工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数字化、标准化迈进 [5] - 合并后公司研发投入将超百亿元,重点攻关智能船舶、深海装备等前沿领域 [6] - 中国船舶工业已连续15年稳居三个世界第一,造船能力超越全球第二至第十名国家之和 [5]
中国船舶“超级重组”背后:打造国有资本改革典范
新浪证券· 2025-05-09 18:11
战略协同 - 合并解决中国船舶与中国重工的同业竞争问题,释放全产业链协同效应 [2] - 整合后产能利用率从72%和53%提升至85%以上,单位成本降低约12% [3] - 配套资源集中调配预计年节约运营费用超20亿元 [3] 资源整合 - 合并形成覆盖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的全国一体化造船产业链 [3] - 研发团队和专利技术共享加速智能船舶、绿色动力等前沿技术商业化应用 [4] - 统一研发体系、市场渠道和品牌管理减少重复投入,生产切换成本降低约15% [5] 国际竞争力提升 - 合并后新公司总资产达4015亿元,手持订单规模全球第一(539艘/5492万载重吨) [7] - 市场份额从11%跃升至18%,超过韩国现代重工(15%) [7] - 高端船型毛利率达25%-30%,推动整体利润率从6.2%提升至9.5% [9] 技术优势 - 绿色船舶承接全球50%以上的LNG双燃料动力船订单,甲醇燃料船研发进度领先韩国同行6-8个月 [9] - 超大型船舶交付量占全球60%,特种装备细分市场占有率超70% [9] - 数字化船坞技术使分段预舾装率提升至90%以上 [4] 全球化布局 - 形成"东亚制造+全球服务"网络,灵活应对地缘政治风险 [9] - 统一海外营销体系使接单效率提升30%,2025年一季度新签订单金额同比增长280% [9] 国有经济布局优化 - 合并后承担国家90%以上的军用舰船建造任务,实现军民技术双向转化 [11] - 设立200亿元规模的"尖端技术基金",重点攻关船用核动力、智能航行系统等未来产业 [12] - 国资持股比例从44.47%集中至49.29%,净资产收益率(ROE)可从8.34%提升至12% [13]
研判2025!中国船舶修理行业政策汇总、产业链、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政策红利释放,老旧船舶更新拉动行业新需求[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09 09:26
船舶修理行业概述 - 船舶修理是指对船体和结构、机器设备、舾装或构造、系统等在船坞或船厂进行修理,以恢复其原设定状态或功能要求 [3] - 船舶修理分为计划养护修理、事故修理和基本恢复修理三大类 [3] - 船舶修理是船舶运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航运业的运行成本和竞争力 [4] 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全球船舶修理艘次从2017年的13127艘次增长至39002艘次,但增速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 [1][10] - 2018年中国船舶修理艘次为5256.02艘次,2024年增长至15600.8艘次,年复合增长率为19.88% [14] - 10年以下船龄的船舶修理占比从2017年的10%上升到2023年的23%,而20年及以上船龄的船舶修理占比从32%下降到25.7% [12] 行业产业链 - 上游涉及船舶维修工具、检测仪器、替换部件、油漆涂料等 [6] - 中游为船舶维修服务提供商 [6] - 下游为航运公司、海洋工程企业、国防军工单位、船舶租赁或销售企业等 [6]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船舶修理行业由三大央企(中远海运重工、中国船舶集团和招商工业集团)、民企以及部分合资和外资企业组成 [16] - 2023年上半年三大央企合计占比55.2%,其他修船企业占比44.8% [16] - 中远海运重工年修理和改装船舶可达1500余艘,中国船舶重工2024年上半年船舶造修及海洋工程营业收入达到344.46亿元,同比增加22.39% [17][19] 行业发展趋势 - 更新改造需求增加,政策支持老旧船舶报废更新,为行业提供巨大发展空间 [21] - 行业向智能化和数字化方向发展,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提高维修效率和质量 [22] - 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大型修船企业凭借技术、资金、设备等优势占据有利地位 [23][24] - 企业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与交流 [25] 政策支持 - 2023年12月发布的《关于提升加工贸易发展水平的意见》支持开展飞机、船舶等大型装备保税维修业务 [4] - 《船舶制造业绿色发展行动纲要(2024—2030年)》提出提高船舶制造、运营、修理等环节的绿色化水平 [4] - 2024年9月发布的《工业重点行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指南》推动智能制造装备、绿色制造装备在船舶制造业的推广应用 [4]
“两船”合并事项 已获上交所受理
证券时报· 2025-05-09 02:03
交易进展 - 中国船舶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申请获上交所受理并进入审核阶段 [1] - 中国重工同步披露申请获受理公告 [1] - 交易构成《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规定的重大资产重组 [1] 交易背景与目的 - 交易旨在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兴装强军主责主业 加快船舶总装业务高质量发展 [1] - 规范同业竞争 提升上市公司经营质量 [1] - 交易完成后实际控制人仍为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 最终控制人仍为国务院国资委 [1] 交易方案细节 - 中国船舶换股价格为37 84元/股 中国重工换股价格为5 05元/股 [2] - 初始换股比例为1:0 1335(中国重工:中国船舶) 后调整为1:0 1339 [2] - 成交金额达1151 5亿元 [2] - 中国船舶最新市值1348亿元 中国重工最新市值接近1000亿元 [1] 交易预期影响 - 减少同业竞争 维护股东权益 [2] - 推动业务整合 实现优势互补 [2] - 发挥协同效应 提升品牌溢价 提高经营效益 [2] - 统筹优化骨干船厂布局 深化核心技术资源整合 [3] - 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增强全球影响力 [3] 行业现状 - 中国船舶工业发展态势良好 造船三大指标全面增长 [2] - 国际市场份额全球领先 订单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2] - 行业经济运行效益明显改善 [2]
千亿级“中国神船”启航,中国船舶吸并中国重工获交易所受理
格隆汇· 2025-05-08 23:54
合并交易概况 - 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受理中国船舶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的申请,交易金额高达1151.5亿元,为"A股十年最大合并案" [1][3] - 截至5月8日收盘,中国船舶市值1348亿元,中国重工市值989.6亿元 [3] - 中国船舶拟以每1股中国重工股票换0.1335股中国船舶股票的比例进行吸收合并,换股价格分别为中国船舶37.59元/股、中国重工5.032元/股 [5] - 中国船舶将发行约30.44亿股新股,合并后总股本达75.16亿股 [5] 合并后股权结构 - 合并后中国船舶集团控股小计持股49.29%,其他股东持股50.71% [6] - 中船工业集团持股比例从44.47%降至26.71%,中船重工集团持股13.98% [6] - 交易完成后中国重工将终止上市,存续公司总资产突破4000亿元 [6] 财务与经营数据 - 2024年合并营收达1340亿元,净利润49.25亿元 [6] - 中国船舶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2.21%至36.14亿元,手持订单金额2169亿元 [7] - 中国重工2024年净利润同比激增266.6%至13.11亿元 [7] - 2025年一季度两家公司净利润增速分别达到181%和282% [7] 行业影响与战略意义 - 合并将形成覆盖舰船研发设计、核心配套、总装建造的完整产业链,解决同业竞争问题 [7] - 新公司全球市场份额预计超20%,在LNG船、超大型集装箱船等高附加值船型领域技术优势和定价权将增强 [7] - 2025年一季度新船价格指数较2020年低点反弹近50% [7] - 研发投入将超百亿元,重点攻关智能船舶、深海装备等前沿领域 [7] 央企改革背景 - 合并是央企改革从"物理合并"向"化学反应"深化的缩影 [8] - 存续公司49.29%股权由中国船舶集团控制,保持战略定力同时激发活力 [8] - 方案采用"动态换股机制",换股比例从初始1:0.1335微调至1:0.1339 [8] - 2024年以来已有近20家上市公司参与央企重组,交易规模同比翻番 [8] 外部环境与挑战 - 2024年中国造船业承接全球57%的新订单,但面临韩国技术追赶和欧美"301调查"压制 [9] - 合并是对外应对全球产业链重构的必然选择,对内突破发展瓶颈的关键举措 [9]
5月8日晚间公告 | 中芯国际一季度净利润增长166.5%;宁波华翔将与智元合作机器人
选股宝· 2025-05-08 20:06
停复牌 - 汇纳科技控股股东张宏俊正在筹划股份转让事宜,公司继续停牌 [1] 回购、增持 - 四川长虹拟以2.5亿元-5亿元回购股份用于股权激励 [2] - 海南发展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拟增持1亿元-2亿元公司股份 [3] 投资合作、经营状况 - 宁波华翔与象山工投、上海智元合作加强机器人领域合作 [4] - 耐普矿机拟认购瑞士Veritas Resources AG股权,间接参与哥伦比亚SanMatias项目Alacran铜金银矿开发 [4] - 中国船舶拟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的申请获受理 [4] - 中信银行拟出资100亿元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 [5] - 招商银行拟出资150亿元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 [6] - 平高电气中标国家电网17.51亿元采购项目 [7] - 金诚信拟投资2.31亿美元建设Alacran铜金银矿项目,并1000万美元收购哥伦比亚CMH公司5%股权 [7] - 唐人神4月生猪销量同比上升37.98% [8] - 一汽富维获得知名豪华品牌主机厂13.9亿元座椅项目定点 [9] 业绩变动 - 中芯国际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13.56亿元,同比增长166.5%,二季度收入预计环比下降4%-6%,毛利率指引18%-20%,一季度产能利用率89.6%(环比上升4.1个百分点) [10] 晚间公告 - 长虹美菱拟1.5亿元-3亿元回购股份 [11] - 长虹华意拟1.5亿元-3亿元回购股份 [11] - 中航高科拟1亿元-2亿元回购股份 [11]
中国重工(601989) - 中国重工关于重大资产重组事项相关申请获得受理的公告
2025-05-08 18:15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筹划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1] 其他新策略 - 2025年5月8日公司收到上交所受理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申请通知[1] - 本次交易需上交所审核、证监会注册等批准,存在不确定性[2]
中国重工:重大资产重组申请获受理
快讯· 2025-05-08 17:52
合并交易进展 - 中国重工与中国船舶正在筹划由中国船舶向中国重工全体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 [1] - 2025年5月8日公司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出具的《关于受理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申请的通知》 [1] - 上交所认为申请文件齐备符合法定形式决定予以受理并依法进行审核 [1] 审批流程 - 本次交易尚需上交所审核通过并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予以注册及相关法律法规所要求的其他可能涉及的必要批准、核准、备案或许可(如需)后方可正式实施 [1] - 能否实施尚存在不确定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