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起科技(688008)

搜索文档
澜起科技20250815
2025-08-18 09:00
行业与公司概述 - 澜起科技专注于互联类芯片和AI服务器相关芯片,客户包括三星、海力士、美光科技等头部企业[2] - 公司股权结构分散,前三大股东为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7.66%)、中国电子投资控股(5.37%)、珠海融英(4.86%),英特尔战略持股1.55%[2][4] - 2018-2024年营收从7亿元增长至39亿元,CAGR超13%,互联类芯片占比92%,服务器业务CAGR达77%[2][5][6] 核心产品与技术 - 两大产品线:互联类芯片(内存接口芯片、模组配套芯片)和服务器平台芯片(PCIe Retimer、MRCD、MDB)[3] - DDR5技术领先:出货量已超DDR4,支持第二/三代子代产品,DDR5引脚数288个,传输速率6,400(DDR3的两倍)[7][9][10] - 内存架构升级:DDR5时代LRDIMMs采用1+10架构(1 RCD+10 DMI),新增SPD、TS、PMIC芯片实现量价齐升[13][14] 市场趋势与机遇 - 全球AI服务器预计2026年突破200万台,2022-2024年CAGR近30%[2][8] - DDR5渗透率快速提升:2023年底30%,2024年底50%,2025年持续增长[10] - AI驱动高性能芯片需求:Retimer、MRCD、MDB芯片推动2024Q3营收同比增66%,净利润同比增近3倍[11] 研发与竞争壁垒 - 产品覆盖DDRx全系列,第二代RCD芯片2024年放量,第三/四代2024Q4出货,第五代已送样[15] - MRDIMM新品布局:第一代MRCD支持8,800速率已量产,第二代支持12,800速率完成送样[15] 财务与业绩展望 - 2025-2027年营收预期:55亿元(+51%)、74亿元(+34%)、90亿元(+22%)[17] - 2025-2027年净利润预期:22亿元(+56%)、30亿元(+37%)、37亿元(+24%),对应PE 39/28/23倍[17]
计算机行业周报:再现麒麟芯,国产算力崛起-20250817
华西证券· 2025-08-17 18:24
行业投资评级 - 计算机行业评级为"推荐",行业走势显示2025年初至今累计上涨19.39%,超额收益达12.60个百分点[5][59] 核心观点 国产算力突破 - 华为Pura80系列搭载麒麟9020芯片,采用三丛集设计及FO-PoP封装技术,性能提升显著,供应链稳定性增强[1][13][17] - 海光信息新一代C86处理器性能全面提升,与365款主流大模型适配,上半年营收54.64亿元(同比+45.21%)[13][38] - 澜起科技推出第六代津逮®C6P系列CPU,单颗支持86核/172线程,兼容Intel生态并集成安全模块[40][43] 国际政策环境影响 - 美国对华高算力GPU出口附加15%销售收入上缴条件,英伟达H20芯片被指存在安全风险,国产替代需求加速[2][14][45] - 国内网信办约谈英伟达,政策推动资本向国产AI芯片及算力链集中[14][45] 细分领域投资机会 算力基础设施 - 算力租赁推荐标的:有方科技、宏景科技、协创数据[3][15] - IDC领域关注润泽科技、润建股份,国产服务器相关标的高新发展、拓维信息等[3][15] 配套产业链 - AI电力环节建议关注中恒电气、麦格米特,绿电领域推荐盈峰环境、朗新集团[3][15] - AI芯片赛道重点标的包括寒武纪、海光信息、芯原股份[3][15] 技术进展 - 华为麒麟9020采用中芯国际7nm N+2工艺,等效性能逼近台积电5nm,计划在Mate80系列升级至麒麟9030(性能+20%)[26][27][30] - 澜起科技C6P系列通过开源社区建设强化生态,支持DDR5内存及PCIe 5.0通道[40][43] - 海光信息与中科曙光计划合并,构建芯片设计至算力服务全栈能力[38] 市场表现 - 计算机行业本周涨幅5.38%(沪深300涨2.37%),位列申万一级行业第5位[55][57] - 个股方面华胜天成周涨53.56%,*ST汇科涨45.62%,成交额前五包括中国长城(71.74亿元)、浪潮信息(69.98亿元)[65][68]
AI进化速递 丨腾讯云宣布上新CloudBase AI CLI,可减少80%编码量
第一财经· 2025-08-15 21:06
阿里通义千问与腾讯混元模型升级 - 阿里通义千问多个产品升级 Qwen-Image图片编辑模型即将上线 [1] - 腾讯混元3D世界模型1 0推出Lite版本 [1] - 腾讯云上新CloudBase AI CLI 可减少80%编码量 [1] - 可灵AI 2 1模型将推出"电影级"首尾帧功能 [1][2] 澜起科技新品发布 - 澜起科技发布全新第六代津逮®性能核CPU 为数据中心和AI提供算力引擎 [1][2]
澜起科技发布全新第六代津逮®性能核CPU 为数据中心、AI提供算力引擎
证券时报· 2025-08-15 19:51
产品发布 - 澜起科技推出第六代津逮®性能核CPU(C6P),面向数据中心、人工智能、云计算及关键行业基础设施提供高性能算力引擎 [1] - C6P采用先进架构设计,单颗CPU最高支持86核/172线程,最大三级缓存336MB,支持单路/双路部署,通过4组UPI互联通道(24GT/s)实现多处理器协同 [1] - 内存子系统采用8通道DDR5架构,最高支持6400MT/s RDIMM或8000MT/s MRDIMM,显著提升带宽与扩展能力 [1] 技术特性 - 提供88条PCIe® 5.0通道并兼容CXL® 2.0协议,优化GPU/FPGA等加速器连接带宽 [2] - 封装与管脚设计与英特尔至强®6处理器完全一致,支持X86指令集,实现应用无缝迁移 [2] - 集成数据保护与可信计算加速功能,支持芯片级安全防护,满足金融、政务、医疗等高合规性需求 [2] 生态建设 - 深度参与openEuler、龙蜥(OpenAnolis)、OpenCloudOS等开源操作系统社区建设 [2] - 与主流云服务商、数据库厂商及硬件供应商完成广泛兼容性认证 [2] 市场地位与业绩 - 按收入计算,澜起科技为全球最大内存互联芯片供应商,2024年市场份额达36 8% [3] - 全球两大PCIe Retimer提供商之一,首家推出CXL MXC芯片的公司 [3] - 2025年半年度预计营收26 33亿元(同比+58 17%),归母净利润11-12亿元(同比+85 5%-102 36%) [3] -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包括DDR5内存接口芯片出货量显著增长、三款高性能运力芯片收入达2 9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3]
澜起科技发布全新第六代津逮性能核CPU 为数据中心、AI提供算力引擎
证券时报网· 2025-08-15 19:18
产品发布与技术特性 - 推出第六代津逮®性能核CPU(C6P) 专为数据中心、人工智能、云计算及关键行业基础设施提供高性能算力引擎 [2] - 采用先进架构设计 单颗CPU最高支持86个高性能核心和172个线程 最大三级缓存容量达336MB [2] - 支持单路与双路部署 通过4组UPI互联通道实现多处理器协同 最高速率达24GT/s [2] - 内存子系统采用8通道DDR5架构 最高支持6400MT/s的RDIMM或8000MT/s的MRDIMM [2] - 提供88条PCIe® 5.0通道并兼容CXL® 2.0协议 为GPU/FPGA等加速器提供高带宽连接 [3] - 采用与英特尔至强®6处理器完全一致的封装与管脚设计 支持X86指令集无缝迁移 [3] 安全与生态建设 - 集成数据保护与可信计算加速功能 支持芯片级数据加解密算法和平台可信度量 [3] - 构建开放协同的津逮®生态体系 深度参与openEuler/龙蜥/OpenCloudOS等开源社区建设 [3] - 与主流云服务商/数据库厂商及核心硬件供应商完成广泛兼容性认证 [3] 市场地位与财务表现 - 成为全球最大内存互联芯片供应商 2024年市场份额达36.8% [4] - 系全球两大PCIe Retimer提供商之一 且为首家推出CXL MXC芯片的公司 [4] - 2025年半年度预计营业收入约26.33亿元 同比增长58.17% [4] - 预计同期归母净利润11.00-12.00亿元 同比增长85.50%-102.36% [4] - 业绩增长主要源于DDR5内存接口及模组配套芯片出货量显著增长 以及三款高性能运力芯片合计销售收入达2.94亿元 [5]
澜起科技发布全新第六代津逮 性能核CPU 为数据中心、AI提供算力引擎
证券时报网· 2025-08-15 19:11
产品发布 - 公司推出第六代津逮性能核CPU C6P 旨在为数据中心 人工智能 云计算及关键行业基础设施提供算力引擎[1] - C6P采用先进架构设计 单颗CPU最高支持86个高性能核心和172个线程 最大三级缓存容量达336MB[1] - 产品支持单路与双路部署 通过4组UPI互联通道实现多处理器协同 最高速率达24GT/s[1] - 内存子系统采用8通道DDR5架构 最高支持6400MT/s的RDIMM或8000MT/s的MRDIMM[1] - 提供88条PCIe5.0通道并兼容CXL2.0协议 为GPU FPGA等加速器提供连接带宽[2] 技术特性 - C6P采用与英特尔至强6处理器完全一致的封装与管脚设计 支持X86指令集 用户现有应用可无缝迁移[2] - 集成数据保护与可信计算加速功能 支持数据加解密算法和平台可信度量 提供芯片级安全防护[2] - 产品为金融 政务 医疗等关键行业提供高标准隐私保护与合规性解决方案[2] 市场地位 - 公司是全球最大内存互联芯片供应商 2024年占据36.8%市场份额[3] - 公司是全球两大PCIe Retimer提供商之一 也是首家推出CXL MXC芯片的公司[3] 财务表现 - 2025年半年度预计实现营业收入约26.33亿元 同比增长约58.17%[3] - 预计同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1.00亿元—12.00亿元 同比增长85.50%—102.36%[3] - 业绩增长主要受益于AI产业趋势 DDR5内存接口及模组配套芯片出货量显著增长[3] - 三款高性能运力芯片合计销售收入2.94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3] 生态建设 - 公司正积极构建开放协同的津逮生态体系 深度参与openEuler 龙蜥 OpenCloudOS等主流开源操作系统社区建设[2] - 公司与主流云服务商 数据库厂商及核心硬件供应商完成广泛兼容性认证[2]
同类规模第一科创AIETF(588790)上涨1.21%,近2周规模、份额均实现显著增长,国资央企加力布局人工智能赛道
搜狐财经· 2025-08-15 14:49
市场表现 - 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950180)上涨1.05%,成分股石头科技上涨4.06%,澜起科技上涨3.98%,道通科技上涨3.84%,天准科技、芯海科技等个股跟涨 [2] - 科创AIETF(588790)上涨1.21%,最新价报0.67元,近1周累计上涨1.85% [2] - 科创AIETF近6月净值上涨7.54%,排名可比基金第一,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15.59%,最长连涨涨幅为26.17%,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9.25% [5] - 科创AIETF近3个月超越基准年化收益为2.27%,排名可比基金前2/6 [5] 流动性及资金动向 - 科创AIETF盘中换手6.1%,成交4.14亿元,近1周日均成交5.40亿元,排名可比基金第一 [2] - 科创AIETF近2周规模增长7.54亿元,份额增长6.27亿份,新增规模及份额均位居可比基金1/8 [3] - 科创AIETF最新资金净流出1.08亿元,但近10个交易日内有7日资金净流入,合计净流入5.21亿元,日均净流入5205.76万元 [4] - 科创AIETF最新融资买入额达2195.47万元,融资余额达8.27亿元 [5] 行业动态 - 中国移动上半年人工智能领域相关收入达"几十亿元数量级",国家能源集团"擎源"、中国石油"昆仑"等大模型相继投用 [2] - 广州、深圳等多地国资开放数百个AI应用场景,中央企业已布局16个重点行业800余个场景 [2] - 银河证券建议聚焦人工智能主赛道,重点关注国产算力底座、出海龙头及AI+应用三大主线 [3] 产品特性 - 科创AIETF管理费率为0.50%,托管费率为0.10%,费率在可比基金中处于较低水平 [6] - 科创AIETF近1月夏普比率为1.21,成立以来相对基准回撤0.40% [6] - 科创AIETF近1月跟踪误差为0.008%,在可比基金中跟踪精度最高 [7] - 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7.36%,包括寒武纪、金山办公、澜起科技等 [9]
全球半导体供应链格局加速重塑,科创芯片ETF(588200)连续5日上涨,东芯股份领涨成分股
搜狐财经· 2025-08-15 13:59
科创芯片ETF市场表现 - 盘中换手率达4.92% 单日成交额15.10亿元[3] - 近1周日均成交27.22亿元 位列可比基金首位[3] - 近1月规模增长1.55亿元 新增规模排名第一[3] - 近3月份额增加13.50亿份 份额增量居可比基金之首[3] 资金动向与杠杆操作 - 前一交易日融资净买入4665.79万元 融资余额达14.21亿元[3] - 杠杆资金持续布局 融资余额维持高位[3] 投资回报表现 - 近1年净值上涨85.20% 收益排名可比基金第一[3] - 在指数股票型基金中排名86/2961 位列前2.90%分位[3] - 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25.18% 最长连涨月数达4个月[3] - 最长连涨期间涨幅36.01% 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8.19%[3] 半导体行业前景 - AI领域投资强度持续 凸显长期增长潜力[4] - 国产芯片短期难以替代先进制程 或导致产能爬坡延迟[4] - 长期将加速半导体国产化替代进程 重塑全球供应链格局[4] - 当前产业爆发属革命性变革 超越传统智能终端周期[4] 技术发展路径 - 半导体工艺沿密度提升/先进封测/系统优化三条路线发展[4] - 先进设备材料与制造封装构成行业发展核心[4] 指数成分结构 - 科创板芯片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7.59%[4] - 中芯国际(688981)权重10.22% 当日涨幅1.18%[6] - 海光信息(688041)权重10.15% 微涨0.04%[6] - 寒武纪(688256)权重9.59% 下跌3.01%[6] - 澜起科技(688008)权重8.01% 显著上涨3.87%[6] 投资渠道 - 场外投资者可通过科创芯片ETF联接基金(017470)参与投资[6]
集成电路ETF(159546)开盘跌0.21%,重仓股中芯国际跌0.51%,海光信息跌1.61%
新浪财经· 2025-08-15 13:24
集成电路ETF表现 - 8月15日开盘跌0.21%报1.446元 [1] - 成立以来回报45.49% 近一个月回报12.16% [1] - 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全指集成电路指数收益率 [1] 重仓股涨跌情况 - 中芯国际开盘跌0.51% [1] - 海光信息跌1.61% [1] - 寒武纪跌2.74% [1] - 豪威集团跌0.68% [1] - 澜起科技涨1.15% [1] - 兆易创新跌0.83% [1] - 长电科技跌0.43% [1] - 紫光国微跌0.16% [1] - 芯原股份跌0.47% [1] - 瑞芯微跌0.89% [1] 基金基本信息 - 管理人为国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1] - 基金经理为麻绎文 [1] - 成立日期2023-10-11 [1]
联想兑现AI红利营收创新高!科创人工智能ETF华夏(589010)成分股全线飘红!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5 13:06
ETF表现 - 科创人工智能ETF华夏(589010)上涨0.34% 盘中换手率达6.04% 成交金额450万元 [1] - 30只成分股中25只上涨 澜起科技领涨2.97% 天准科技和凌云光涨幅均超2% [1] 联想业务表现 - IDG智能设备业务营收973亿元 同比增长17.8% PC业务创15个季度最快增速 [1] - ISG基础设施方案业务营收增长35.8% SSG方案服务业务收入增长19.8%至163亿元 运营利润率22.2% [1] 行业观点 - AI大算力浪潮催生新动能 芯片国产替代持续推进 [1] - 国产AI服务器产业链受益于海外算力需求超预期和中美科技博弈 驱动高端PCB需求激增 [1] - 国产AI存力产业链因供给端减产和AI需求强劲推动存储价格上涨 云计算与互联网厂商资本开支增长 [1] 指数特征 - 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覆盖全产业链优质企业 具备高研发投入和政策红利支持 [2] - 20%涨跌幅机制与中小盘弹性有助于捕捉AI产业"奇点时刻"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