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海清科(688120)
icon
搜索文档
半导体公司“ESG账本”:披露率超六成 三类议题受关注
中国证券报· 2025-08-25 04:10
ESG信息披露现状 - 50家中证半导体行业成分股中33家披露2024年度ESG相关报告 披露率达66% [1] - 市值排名前10公司中有9家ESG评级在B+及以上 其中6家为A-评级 仅瑞芯微评级为C+ [1] - 芯片设计公司ESG评级以B类为主 A类评级公司数量占比17% [2] 细分领域ESG表现 - 设备制造企业中微公司 拓荆科技 华海清科获A-评级 [2] - 芯片制造公司中芯国际 晶合集成获A-评级 [2] - 芯片封测公司长电科技获A-评级 [2] 公司治理架构 - 中芯国际建立四级可持续发展治理体系 董事会下设ESG指导委员会由董事长担任主席 [2] - 寒武纪披露"董事会-ESG工作组-各部门员工"三层治理架构 [2] - 多家公司披露ESG管理委员会设置情况 [2] 研发投入与知识产权 - 寒武纪2024年研发投入10.72亿元 占营收比重91% 为50家公司中最高 [3] - 华大九天研发投入占比71% 景嘉微占比60% 海光信息 炬芯科技 复旦微电超30% [3] - 2024年寒武纪新增专利授权314项 海光信息191项 兆易创新101项 澜起科技20项 [3]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 寒武纪从"人 技术 操作"三维度构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3] - 部分公司未披露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情况 认证覆盖率存在提升空间 [3] 员工培养体系 - 北方华创建立分层级精益培训体系 2024年开展20余场专项培训 150余人次参加 [4] - 韦尔股份围绕领导力 专业力和通用力三大核心能力升级培训体系 [4] 碳排放管理 - 半导体行业2021年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达5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其中制造过程占20% 上下游排放占80% [4] - 市值前10公司中9家披露温室气体排放数据 [5] - 寒武纪2024年范围二排放1314.55吨二氧化碳当量 人均碳排放强度1.34吨 [5] 减排措施与成效 - 兆易创新通过购买绿证绿电实现减排2535.085吨二氧化碳当量 [6] - 中芯国际2024年通过节能项目减排22503吨二氧化碳当量 [6] - 澜起科技通过更换服务器 优化算力分配降低能耗 [6] 可再生能源利用 - 中微公司2024年绿电使用比例24% 百万元营收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同比下降26% [7] - 中芯国际购买绿电61283兆瓦时 [7] - 北方华创新建基地建设4.46兆瓦屋顶光伏 预计年发电量500万度 [7] 水资源管理 - 中芯国际持续推进节水工程 披露耗水强度 [7] - 海光信息每月监控耗水量 年度进行分析总结 [7] - 通富微电制定节约用水管理制度 纳入绩效考核 [7] 供应链与下游影响 - 下游供应链碳排放99%来自用户使用环节 [8] - 苹果 谷歌等企业供应链碳中和承诺倒逼半导体供应商减排 [8] - 电动车 云计算等新兴市场对芯片能效要求提升 [8] 政策法规推动 -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影响出口导向型半导体企业 [9] - 国内外可持续信息披露要求推动企业完善ESG披露 [9] - 零碳园区建设 绿电直连试点等政策提供转型支持 [9]
主力资金连续5日净流入69股
第一财经· 2025-08-22 22:24
主力资金净流入天数排名 - 东阿阿胶连续12日主力资金净流入 排名第一 [1] - 华海清科连续10日主力资金净流入 位列第二 [1] 主力资金净流入规模排名 - 贵州茅台连续5日累计净流入9.86亿元 规模居首 [1] - 科森科技连续6日累计净流入7.45亿元 规模次之 [1] 主力资金净流入占比排名 - ST尔雅主力资金净流入占成交额比例居首 [1] - ST尔雅近7日股价上涨37.82% [1] 整体资金流向统计 - 深沪北市场共69只个股连续5日或以上主力资金净流入 [1]
强势股追踪 主力资金连续5日净流入69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8-22 16:56
核心观点 - 深沪北市场共69只个股出现连续5日或以上主力资金净流入现象 其中东阿阿胶连续12日净流入排名第一 华海清科连续10日净流入位列第二 [1] - 贵州茅台以连续5日累计净流入9.86亿元位居净流入规模榜首 科森科技以6日累计7.45亿元紧随其后 [1] - ST尔雅在主力资金净流入占成交额比例中排名居首 近7日股价上涨37.82% [1] 主力资金净流入天数排名 - 东阿阿胶连续12日主力资金净流入 累计金额2.23亿元 期间股价上涨1.70% [1] - 华海清科连续10日主力资金净流入 累计金额4.74亿元 期间股价上涨15.48% [1] - 邮储银行连续9日主力资金净流入 累计金额3.29亿元 期间股价上涨4.36% [1] - 生益电子连续8日主力资金净流入 累计金额5.54亿元 期间股价上涨17.19% [1] 主力资金净流入规模排名 - 贵州茅台连续5日净流入9.86亿元 占成交额比例3.17% 股价上涨2.94% [1] - 科森科技连续6日净流入7.45亿元 占成交额比例11.68% 股价大幅上涨77.24% [1] - 生益电子连续8日净流入5.54亿元 占成交额比例4.33% 股价上涨17.19% [1] - 美年健康连续6日净流入5.13亿元 占成交额比例8.69% 股价上涨13.45% [1] 主力资金净流入占成交额比例显著个股 - ST尔雅以最高占比居首 近7日股价上涨37.82% [1] - 科森科技净流入占比达11.68% 同期股价涨幅77.24% [1] - 雪峰科技净流入占比11.57% 5日股价上涨11.76% [1] - 园林股份净流入占比7.46% 5日股价大幅上涨61.09% [2] 股价表现突出个股 - 科森科技在6日净流入期间股价上涨77.24% [1] - 园林股份在5日净流入期间股价上涨61.09% [2] - 立方制药在6日净流入期间股价上涨36.07% [1] - 通合科技在6日净流入期间股价上涨23.61% [2]
17只科创板个股主力资金净流入超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22 16:54
科创板资金流向 - 沪深两市全天主力资金净流入25419亿元 其中科创板主力资金净流入6497亿元 [1] - 科创板278只个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 309只个股主力资金净流出 [1] - 科创板470只个股上涨 其中6只个股涨停 112只个股下跌 [1] 主力资金净流入个股 - 中芯国际主力资金净流入2579亿元居首 涨幅1419% 换手率1037% [2] - 海光信息主力资金净流入1460亿元 涨幅2000% 换手率323% [2] - 澜起科技主力资金净流入482亿元 涨幅870% 换手率627% [2] - 17只个股主力资金净流入超亿元 包括芯原股份(431亿元) 云天励飞(384亿元) 盛美上海(213亿元) [1][2] 主力资金净流出个股 - 影石创新主力资金净流出332亿元居首 跌幅434% [1] - 赛诺医疗主力资金净流出223亿元 跌幅444% [1][16] - 铁建重工主力资金净流出143亿元 跌幅082% [1][16] 资金连续流入个股 - 56只个股主力资金连续3个交易日以上持续净流入 [2] - 华海清科连续10个交易日净流入 毕得医药 生益电子均连续流入8天 [2] 资金连续流出个股 - 129只个股主力资金连续流出 [2] - 复旦张江连续15个交易日净流出 上纬新材连续流出11天 纳睿雷达连续流出10天 [2] 行业资金分布 - 半导体行业个股表现突出 中芯国际 海光信息 澜起科技 芯原股份等获大额资金流入 [2] - 信息技术板块多只个股受资金青睐 包括云天励飞(384亿元) 龙芯中科(188亿元) 思特威(174亿元) [2] - 高端制造领域个股资金活跃 如中微公司(151亿元) 华润微(118亿元) 沪硅产业(147亿元) [2]
半导体行业双周报(2025/08/08-2025/08/21):关注国产算力、存力投资机遇-20250822
东莞证券· 2025-08-22 15:16
行业投资评级 - 超配(维持)[2] 核心观点 - 关注国产算力、存力投资机遇,国产AI算力生态有望加速成型,存储行业景气度持续[2][3][42] - 上游算力旺盛需求和国产替代持续推进带动算力芯片、先进封装等领域业绩增长[3][42] - 存储市场供需改善,NAND价格延续上涨,国内模组厂受益行业格局改善和价格回暖[3][20][42] - 端侧AI需求激增,智能眼镜出货量同比增长110%,驱动存储行业投资机遇[3][19][42] 半导体行业行情回顾 - 截至2025年8月21日,半导体行业指数近两周累计上涨9.48%,跑赢沪深300指数5.26个百分点[2][11] - 2025年以来申万半导体行业指数累计上涨20.36%,跑赢沪深300指数11.38个百分点[2][11] 半导体产业新闻 - DeepSeek-V3.1正式发布,采用UE8M0 FP8参数精度,为下一代国产芯片设计提供技术路径[13][14] - 第三季消费级DDR4合约价预计季增85%-90%,DDR4和LPDDR4X供给收敛导致结构性缺货[15][16][17] - 2025年上半年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同比增长110%,Meta占70%以上市场份额[19] - 国家数据局披露我国算力总规模全球第二,5G基站总数达455万个,千兆宽带用户达2.26亿户[21][22] - 2025年Q2全球客户端CPU出货量同比增长13%,服务器CPU出货量同比增长22%[23] - 2025年Q2全球DRAM市场规模环比增长20%至321.01亿美元,创历史季度新高[24] 公司公告与动态 - 伟测科技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831%至1.01亿元,营收同比增长47.53%[26] - 佰维存储上半年净亏损2.26亿元,但存储行业景气度持续[20][27] - 芯联集成AI服务器电源管理芯片实现大规模量产[29] - 景嘉微拟2.2亿元增资控股诚恒微,进军边端侧AI芯片领域[31] - 瑞芯微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91%至5.31亿元,营收同比增长63.85%[32] - 长电科技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23.98%至4.71亿元,营收同比增长20.14%[34][35] 半导体产业数据更新 - 2025年Q2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2.95亿台,同比增长1.03%[36] - 2025年1-6月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1.30亿台,同比下降6.45%[36] - 2025年7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126.2万辆,同比增长27.4%,渗透率达48.67%[38] - 2025年6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599.1亿美元,同比增长19.6%[40] - 2025年5月中国半导体销售额172.4亿美元,同比增长13.1%[40]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国产算力、存力产业链标的,包括北方华创、中微公司、兆易创新、澜起科技等[42][43][45][46][47][48][49] - 澜起科技2025年H1净利润预计11.00亿元~12.00亿元,同比增长85.50%~102.36%[46] - 海光信息2025年H1净利润同比增长40.78%至12.01亿元[48] - 中芯国际2025年Q2营收22.09亿美元,同比增长16.2%[49]
突然大涨!全面爆发!
中国经营报· 2025-08-22 14:26
芯片股市场表现 - 海光信息涨超17% 寒武纪涨超12% 中芯国际和盛科通信大涨 盛美上海涨超17% 北方华创、华海清科、芯源微、东芯股份等多股涨超5% [2] - 寒武纪股价一度逼近1200元关口 总市值一度逼近5000亿元 7月以来涨幅近94% [2] - 科创50指数大涨超5% 多只芯片相关ETF涨超6% [4] 上涨驱动因素 - AI硬件自4月中旬持续走强 北美算力链龙头股胜宏科技、中际旭创、新易盛迭创新高 A股指数创反弹新高推升风险偏好 国产算力链存在补涨需求 [5] - 寒武纪8月12日"20CM"涨停创历史新高 8月20日收盘站上1000元 市场重塑对国产算力链认知 [5] - DeepSeek-V3.1采用UE8M0 FP8参数精度 针对下一代国产芯片设计 头部开源模型支持推动国产算力生态加速落地 [5] - 天普股份实控人与中昊芯英签署股权转让协议 中昊芯英专注高性能AI芯片及计算集群 主打TPU架构芯片"刹那"与千卡级集群"泰则" [6] 市场资金格局 - 早盘成交金额超百亿元股票达3只 超90亿元另有3只 热度集中少数股票 [7] - 摩根大通估计资产轮动可能为股市注入额外14万亿元流动性 约相当于流通市值16% [7] - 2018年后超额储蓄累计超30万亿元 2022年后形成5万亿元超额储蓄可能用于消费投资 2025年超90万亿元存款到期 假设5%-10%寻求更高收益则流出规模4.5-9万亿元 [8]
时隔10年,3800点!芯片股全面爆发,寒武纪市值逼近5000亿
搜狐财经· 2025-08-22 14:07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指数站上3800点 刷新2015年8月20日以来新高 现涨0.77% [1] - 全市2075只个股上涨 3291只个股下跌 [1] 芯片板块表现 - 海光信息涨超17%至186.06元 涨幅达20.00% [3][5] - 寒武纪涨超12%至1229.57元 涨幅18.68% 7月以来涨幅近94% 总市值一度逼近5000亿元 [3][5] - 中芯国际涨10.98%至101.05元 [3][5] - 盛科通信涨14.10%至131.48元 [3][5] - 盛美上海涨超17%至142.21元 涨幅20.00% [3][5] - 北方华创 华海清科等多股涨超5% 华海清科涨8.74%至126.97元 [3][5] 行业催化因素 - DeepSeek-V3.1正式发布 使用UE8M0 FP8 Scale参数精度 针对下一代国产芯片设计 [6] - 头部国产开源模型对国产芯片的支持推动国产算力生态加速落地 [6] - 腾讯表示推理芯片供应渠道具备多种选择 国产推理算力芯片有望提供助力 [6] - 人工智能成为科技投资中枢 GPT-O1开启思维链能力引发产业变化 [6] - ASIC替代进程加速 长期把握国产替代机遇 [6]
科创芯片ETF(588200)盘中强势上涨10.35%,成分股海光信息、盛美上海20cm涨停,寒武纪涨超19%
新浪财经· 2025-08-22 13:50
科创芯片ETF市场表现 - 盘中换手率达10.63% 单日成交金额35.02亿元 市场交投活跃[3] - 近1周日均成交28.58亿元 居可比基金首位[3] - 近1周规模增长5.83亿元 新增规模位列可比基金第一[3] - 近3月份额增长4.65亿份 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第一[3] - 融资买入额2.30亿元 融资余额达14.19亿元 杠杆资金持续布局[3] - 近1年净值上涨100.39% 收益能力排名可比基金第一 在指数股票型基金中位列前2.22%[3] - 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25.18% 最长连涨月数4个月 最长连涨涨幅36.01% 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8.19%[3] 国产GPU行业发展 - AI发展依赖GPU基础 2023年以来大陆半导体产业链集中攻关 制造经验持续积累[4] - 先进制程扩产与良率提升推动国产GPU放量加速[4] - 英伟达2024年中国大陆收入17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超千亿元) 反映国产GPU市场规模达千亿量级[4] - 国产GPU放量成为半导体产业链重要成长引擎[4] 科创板芯片指数成分股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7.59% 包括寒武纪/中芯国际/海光信息/澜起科技/中微公司等企业[4] - 中芯国际权重10.22% 当日涨跌幅10.80%[6] - 海光信息权重10.15% 当日涨跌幅20.00%[6] - 寒武纪权重9.59% 当日涨跌幅17.47%[6] - 澜起科技权重8.01% 当日涨跌幅7.04%[6] - 中微公司权重6.80% 当日涨跌幅6.12%[6] 投资渠道 - 场外投资者可通过科创芯片ETF联接基金(代码017470)参与国产芯片投资[7]
刚刚,3800点!
上海证券报· 2025-08-22 13:35
市场指数表现 - 沪指盘中突破3800点 刷新2015年8月20日以来新高[1] 算力芯片行业表现 - 寒武纪股价涨幅18.68% 总市值突破5000亿元[2][3] - 海光信息涨停20% 股价达186.06元[2][3] - 盛美上海涨停20% 股价达142.21元[2][3] - 盛科通信涨幅14.10% 股价达131.48元[3] - 景嘉微涨幅11.82% 股价达89.86元[3] - 中芯国际涨幅10.98% 股价达101.05元[3] - 中科飞测涨幅10.92% 股价达101.89元[3] - 芯原股份涨幅10.23% 股价达153.00元[3] - 兆易创新涨幅9.24% 股价达149.83元[3] - 华海清科涨幅8.74% 股价达126.97元[4] - 龙芯中科涨幅8.46% 股价达145.40元[4]
一图了解半导体设备各环节国产化率水平
选股宝· 2025-08-22 13:16
全球晶圆制造设备市场规模 - 2024年全球热处理设备市场规模31.5亿美元 [2] - 2024年全球薄膜沉积设备市场规模256.3亿美元 [2] - 2024年全球刻蚀设备市场规模180.9亿美元 [2] - 2024年全球光刻设备市场规模258.4亿美元 [2] - 2024年全球CMP设备市场规模29.8亿美元 [2] - 2024年全球清洗设备市场规模65.7亿美元 [2] - 2024年全球涂胶显影设备市场规模35.3亿美元 [2] - 2024年全球检测/量测设备市场规模142.5亿美元 [2] 国产化率进展趋势 - 热处理设备国产化率从2021年约11%提升至2024年约23% [2] - 薄膜沉积设备国产化率从2021年约5%增长至2024年约19% [2] - 刻蚀设备国产化率从2021年约11%大幅提升至2023年28%并维持至2024年 [2] - CMP设备国产化率从2021年约18%跃升至2023年43% 2024年略降至40% [2] - 清洗设备国产化率从2021年约26%稳步增长至2023年34% 2024年微调至32% [2] - 涂胶显影设备国产化率2021年约7% 2024年回落至10% [2] - 检测/量测设备国产化率从2021年约3%缓慢提升至2024年约5% [2] 国内主要设备供应商分布 - 热处理设备主要供应商为北方华创 屹唐股份 [2] - 薄膜沉积设备主要供应商包括北方华创 中微公司 拓荆科技 微导纳米 [2] - 刻蚀设备主要供应商为北方华创 中微公司 屹唐股份 [2] - 光刻设备主要供应商为上海微电子等企业 [2] - CMP设备主要供应商为华海清科 晶亦精微 [2] - 清洗设备主要供应商包括盛美上海 北方华创 芯源微 至纯科技 [2] - 涂胶显影设备主要供应商为芯源微 [2] - 检测/量测设备主要供应商包括精测电子 中科飞测 上海睿励等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