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000002)

搜索文档
民企既归来,又向何归去?是“小碧桂园”,还是“小绿城”
36氪· 2025-07-02 10:06
民企拿地现状 - 全国多地民企在土地市场表现活跃 包括成都新希望地产、浙江滨江集团、江苏华宇地产等 形成一股新兴势力 [1] - 部分区域型民企如四川邦泰集团、浙江保亿置业、杭州天阳地产等 在本地市场频繁出手拿地 [7][8] - 保亿置业以11.59亿元总价拿下宁波江北区地块 楼面价16838元/㎡ 溢价率14.3% [7] - 天阳地产以68.2亿元拿下杭州上城区地块 楼面价27140元/㎡ 溢价率50.59% [8] - 浙江金帝以55.78亿元竞得杭州世纪城地块 楼面价54473元/㎡ 溢价率21.05% [8] 民企发展路径分化 - 头部民企如滨江集团保持稳健 成为行业TOP10中唯一民企 在土地市场长袖善舞 [7] - 部分企业如龙湖集团、新城控股已转移发展重心 不再追求开发规模 [7] - 成都万华集团凭借麓湖生态城项目成为行业标杆 并开始向武汉等新区域扩张 [8][9] - 万华集团在武汉长江新区三次拿地 累计投入57.85亿元 [9] - 实业背景企业如汇成世纪、福建雄旺通过与建发合作方式进入地产开发 [9][11] 新兴民企商业模式 - 金沙地产通过产品溢价实现高去化 项目售价普遍高于区域均价20%以上 [15][16] - 金沙缦岛洋房单价12500-13000元/㎡ 较区域均价高25-30% [16] - 金沙·东院售价比同地段产品高70% [16] - 宸嘉发展走精品路线 聚焦核心城市如武汉、上海、成都 [14] - 江山万里置业、驭远等企业专注高端住宅市场 形成产品差异化 [18] 行业格局变化 - 行业阵痛期后 国央企占据主导地位 多数规模型民企退出或重组 [5][6] - 华南五虎仅剩合生创展 粤港澳四小龙及闽系民企几乎全军覆没 [6] - 万科、金地等传统民企面临经营压力 碧桂园等企业忙于债务重组 [6] - 当前活跃民企多为区域型或新进入者 采取差异化竞争策略 [7][14] 产品主义趋势 - 无论民企还是国央企 最终竞争都将回归产品力和交付能力 [18][19] - 金茂棠前项目凭借产品力在上海非核心区位取得热销 [18] - 行业共识认为企业必须聚焦产品升级 单纯规模扩张模式难以为继 [17][18] - 金沙地产被比作"地产界胖东来" 其产品服务模式受到市场认可 [15][16]
百强房企6月业绩环比增14.7%,释放企稳信号
36氪· 2025-07-01 10:39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百强房企累计销售操盘金额16526.8亿元,同比下降10.8%,降幅较1-5月扩大3.8个百分点 [1][5] - 全口径销售金额超千亿房企数量从2024年同期的5家减少至3家(保利发展1452亿元、中海地产1201.3亿元、华润置地1103亿元) [1][14] - 6月单月百强房企销售操盘金额3389.6亿元,环比增长14.7%,近六成房企单月业绩环比增长 [1][2][4] 企业梯队分化 - TOP30房企销售操盘金额门槛同比微增1.2%至119.8亿元,其他梯队门槛均下降 [8] - TOP21-30梯队房企累计销售规模同比持平,TOP10/TOP11-20/TOP51-100梯队同比降低 [11] - 6月单月业绩环比增幅超30%的房企达28家,包括中海地产、华润置地、招商蛇口等头部企业 [4] 区域市场特征 - 30个重点城市6月新房成交1034万平方米,上半年累计成交规模与去年同期持平 [15] - 核心一二线城市(京沪深杭蓉)因高得房率产品集中入市,开盘去化率维持高位 [15] - 三四线城市成交已跌至底部,市场呈现"有价无市"停滞状态 [15] 头部企业排名 - 6月操盘金额前三:中海地产282.6亿元、保利发展268亿元、绿城中国256.7亿元 [16] - 全口径销售前三:中海地产296.9亿元、保利发展290.4亿元、华润置地234.5亿元 [19] - 权益销售前三:中海地产273.7亿元、保利发展229.2亿元、招商蛇口155.8亿元 [23]
万科A(000002) -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债券受托管理事务报告(2024年度)


2025-06-30 19:01
| 债券简称:20 | 万科 | 02 | 债券代码:149057.SZ | | --- | --- | --- | --- | | 债券简称:20 | 万科 | 04 | 债券代码:149124.SZ | | 债券简称:20 | 万科 | 06 | 债券代码:149142.SZ | | 债券简称:20 | 万科 | 08 | 债券代码:149297.SZ | | 债券简称:21 | 万科 | 02 | 债券代码:149358.SZ | | 债券简称:21 | 万科 | 04 | 债券代码:149478.SZ | | 债券简称:21 | 万科 | 06 | 债券代码:149568.SZ | | 债券简称:22 | 万科 | 01 | 债券代码:149814.SZ | | 债券简称:22 | 万科 | 02 | 债券代码:149815.SZ | | 债券简称:22 | 万科 | 03 | 债券代码:149930.SZ | | 债券简称:22 | 万科 | 04 | 债券代码:149931.SZ | | 债券简称:22 | 万科 | 05 | 债券代码:149975.SZ | | 债券简称:22 | 万科 | 0 ...
万科:将动员各方力量,推动公司重归健康发展的轨道
观察者网· 2025-06-30 17:48
公司经营情况 - 2024年公司面临阶段性经营性困难,但积极应对 [1] - 2024年实现营收超3400亿,综合住区业务销售超2400亿 [1] - 在全国超25个城市销售金额排名前三,销售回款率保持100% [1] - 完成超18万套房屋高质量交付,新增和优化产能超400亿,回收现金超百亿 [1]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收近380亿,销售近350亿,回款率超过100% [1] - 2025年1-5月按期保质完成超2.6万套房交付 [1] 政策与市场环境 - 2024年"9·26"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政策组合拳密集发布 [1] - 房地产市场出现积极变化,公司生产经营保持稳定 [1] 债务与融资 - 2024年获金融机构支持,新增融资和再融资948亿元,新增融资综合成本3.54% [2] - 新增经营性物业贷293亿,已上报178个"白名单"项目 [2] - 大股东深铁集团提供超140亿元股东借款用于偿还债券本息 [2] - 2024年完成约197亿境内外公开债券兑付,2025年已偿付公开债超160亿元 [2] - 2025年一年内到期境内外债券共14只,债务合计约285.4亿元 [2] 业务发展 - 2024年存量盘活形成系统性打法,累计盘活可售货值超700亿,实现新增销售超200亿 [3] - 物业业务营收超360亿,市场拓展能力行业领先 [3] - 长租集中式公寓管理规模全国第一,运营效率行业领先 [3] - 商业业务开业建筑面积超1000万平方米,出租率近95% [3] - 物流仓储可租赁面积超千万平方米,冷链规模行业第一,高标仓稳定期出租率近90% [3] 物业业务 - 万物云实现营业收入363.8亿元,同比增长8.9% [3] - 深化蝶城战略,已布局蝶城666个 [3] - 万物梁行服务世界500强74家,中国500强111家 [3] - 飞鸽工单智能调度系统接入作业人员3.3万名,灵石智能硬件设备告警准确率高达94.4% [4] 租赁住宅业务 - 管理规模26.2万间,纳入保障性租赁住房12.6万间 [4] - 出租率95.6%,前台GOP利润率近90%,客户满意度在95%以上 [4] - 老客户续租率接近60%,平均签约租期比上年延长35天 [4] - 盘活内外部存量房源超1.46万间,其中盘活万科旗下房源6850间 [4] - 泊寓与深圳地铁置业集团签署深铁项目租赁运营合作框架协议 [4] 商业业务 - 开业建筑面积超1000万平方米,一二线城市占比超过94% [5] - 与超过12000家品牌建立合作 [5] - 中金印力消费REIT底层资产杭州西溪印象城出租率97.85%、租金收缴率99.96% [5] - 该基金年化现金流分派率5.24%,实现招募说明书预测水平的103.2% [5] 物流仓储业务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9.7亿元,稳定期高标库出租率87%,冷链园区使用率78% [6] - 核心业务布局47个城市,运营管理超160个项目 [6] - 可租赁建筑面积1178万平方米,服务企业数量超3400家 [6] - 2024年新开业面积56万平方米,冷链运营服务规模行业第一 [6]
郁亮卸任后,首次发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8 08:03
股东大会与管理层动态 - 2024年度股东大会于2025年6月27日举行,新管理层班底包括董事会主席辛杰、执行副总裁郁亮等悉数亮相[1] - 郁亮卸任董事会主席后首次公开发声,回应市场走势问题[15][16] - 管理层坦言2024年经营经历困难,但2025年1-5月完成超2.6万套房交付并实现多地项目热销[13][14] - 创始人王石公开表态称万科会重整旗鼓,并尝试与决策层建立联系以支持平稳过渡[18] 财务与债务情况 - 2024年新增融资和再融资948亿元,综合成本3.54%,新增经营性物业贷293亿元[4] - 2024年完成约197亿元境内外公开债券兑付,2025年已偿付公开债超160亿元,年内无境外公开债[3][4][9] - 2025年一季度末货币资金755亿元,有息负债3658.7亿元,资产负债率73.5%,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1329亿元[4] - 深铁集团累计提供超140亿元股东借款用于偿还债券本息[10] 业务运营与市场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收近380亿元,销售近350亿元,回款率超100%,多地项目开盘去化率超80%[9] - 物业新拓存量项目年化收入增长超50%,冷链业务营收双位数增长[9][10] - 形成"盘活-产品升级-热销回款-再投资"循环,累计盘活可售货值超700亿元,新增销售超200亿元[12] - 已上报178个"白名单"项目,大股东深铁集团协助资产处置及REIT认购[4] 行业分析与战略展望 - 管理层对行业前景表达信心,认为政策支持下市场将回归稳定健康发展轨道[12][16] - 土地市场变化:核心区位优质地块供应占比提升,非住类用地规划调整加快[17] - 销售端需求回升基础稳固,政策持续调减限制性措施[17] - 存量去化力度加大加速行业造血能力,新房品质化趋势对冲二手市场分流[17] - 经营服务业务将聚焦优势领域提升质量,市值管理通过战略创新与客户服务实现[12]
万 科A: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章程(2025年6月修订)
证券之星· 2025-06-28 00:36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为CHINA VANKE CO, LTD (VANKE) [4] - 注册地址为深圳市盐田区大梅沙环梅路33号万科中心,注册资本11.93亿元人民币 [4][6] - 成立于1988年11月,经深圳市政府批准由深圳现代企业有限公司改组设立,初始净资产1324.67万元折股1324.67万股 [3][20] - 1988年首次公开发行A股并于1991年在深交所上市,2014年B股转H股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3] 股权结构 - 总股本11.93亿股,其中内资股97.24亿股占比81.5%,H股22.06亿股占比18.5% [21] - 股份发行遵循公平公正原则,同类别股份享有同等权利 [16] - 公司可向境内外投资者发行股票,内资股由中国结算托管,H股由香港中央结算托管 [18][19] 公司治理架构 - 最高权力机构为股东大会,下设董事会(11名成员含1/3独立董事)和审计委员会(3名成员含2名独立董事) [44][117][141] - 法定代表人由董事担任,董事会选举产生并可随时更换 [8] - 审计委员会替代监事会职能,负责财务监督、内控评估及风险管理 [141][143] 股东权利与义务 - 股东享有分红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等34项法定权利 [34] - 单独或合计持股1%以上股东可提出临时提案,10%以上股东可请求召开临时股东大会 [58][53] - 控股股东需保持公司独立性,不得占用资金或违规担保,质押股份需维持控制权稳定 [42][43] 重要决策机制 - 特别决议事项包括增减注册资本、重大资产重组、章程修改等,需2/3以上表决权通过 [79] - 对外担保超过净资产50%或单笔超净资产10%需股东大会批准 [44] - 董事选举采用累积投票制,股东可集中或分散行使投票权 [80] 董事会运作 - 董事会每年至少召开4次定期会议,临时会议需1/3董事或10%股份股东提议 [128][129] - 重大事项决策需过半数董事通过,关联交易需无关联董事过半数同意 [132] - 独立董事需对关联交易、财务报告等发表独立意见,维护中小股东权益 [139][140] 股份变动管理 - 股份回购情形包括减资、股权激励等,回购比例不得超过总股本10% [24][25] - 董事高管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得超过持股量25%,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 [28] - 禁止公司为他人取得股份提供财务资助,累计金额不得超过股本总额10% [30]
万 科A: 董事会议事规则(2025年6月修订)
证券之星· 2025-06-28 00:36
董事会组成与结构 - 董事会由11名董事组成,设董事长1人,可设副董事长1-2人,董事无需持有公司股份[2] - 董事会成员中1/3以上为独立董事,至少包含1名会计专业人士[3] - 职工代表董事1名,需连续工作满3年并通过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3] - 非职工代表董事由股东会选举更换,职工代表董事由职工代表大会更换[4] 专门委员会设置 - 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投资与决策委员会、薪酬与提名委员会等专门委员会[6] - 审计委员会由3名非高管董事组成,含2名独立董事且召集人为会计专业人士[6] - 薪酬与提名委员会中独立董事占多数并担任召集人[6] - 各委员会设工作小组负责日常联络和会议组织[7] 董事会职权范围 - 董事会行使召集股东会、执行股东会决议、制定重大收购/合并方案等职权[10] - 需董事会审议的事项包括:资产总额占比超10%、营收/净利润占比超10%且绝对值超1000万/100万等[11] - 交易类型涵盖资产买卖、对外投资、担保、研发项目转移等13类情形[13][6] - 董事长在董事会闭会期间可获授权决策,但重大事项需集体决策[15] 会议召集与决策机制 - 董事会会议需过半数董事出席,定期会议每年至少4次,提前14日通知[19][26] - 临时会议可由1/3董事、审计委员会、10%以上股东等主体提议召开[9] - 决议需全体董事过半数通过,关联交易中关联董事需回避表决[35][39] - 会议记录需记载表决结果,董事发言要点等,保存期限10年[42][43] 特殊程序规定 - 董事可委托其他董事代为投票,但独立董事不得委托非独立董事[28][29] - 出现提案不明确时,1/2以上与会董事或2名独立董事可要求暂缓表决[40] - 电子会议可通过传真/邮件表决,实际收到有效表决票计算出席人数[31] - 董事会秘书负责会议筹备、信息披露及投资者关系管理[7][44]
万科新管理层,首次亮相
中国基金报· 2025-06-27 22:27
管理层亮相与股东会情况 - 万科2024年股东大会在深圳盐田区大梅沙万科中心举行 新管理团队首次公开亮相 包括董事长辛杰和董事兼执行副总裁郁亮等 [2] - 会议表决通过了2024年度董事会报告和年报等议案 管理层回应了市场走势和业务发展等投资者关切问题 [2] 公司经营现状与信心 - 2024年公司经营经历困难 但1月充实管理团队后已共同应对风险和挑战 [3] - 1-5月按期保质完成超2 6万套房交付 多地项目实现热销 经营性业务保持稳步增长 [3] - 政策端持续发力托举房地产市场 叠加团队素质过硬和政府支持 公司对未来发展信心坚定 [3] - 在广东省、深圳市及金融机构支持下 公司将把握政策机遇 通过改革化解风险并重归健康发展轨道 [3] 债务与资源盘活策略 - 公司有信心通过各方支持和自身努力妥善化解到期债务 [4] - 债务安排策略包括加速销售回款、动态管控开发节奏、平衡收支 以及发挥经营服务业务造血功能 [4] - 通过市场化转让、资产证券化等方式实现资产价值 适时补充流动性 [4] - 存量资源盘活已形成系统性打法并取得突破 结合产品力升级形成"盘活-热销回款-再投资"正向循环 [4] 经营服务业务发展 - 物业、公寓、物流、商业等部分赛道已建立行业领先优势 2025年前5月收入287亿元(同比+7 8%) [5] - 发展重点包括提升客户黏性、建设资产证券化退出渠道(如商业REIT扩募、物流REITs上市)、推动业务协同及复合业态融合 [6] 房地产市场趋势判断 - 政策引导下 行业将回归稳定健康发展轨道 [7] - 土地市场:核心区位优质地块供应占比提升 非住类用地规划调整加快 低容积率住宅供应增加 [7] - 销售端:去年9月政策提振信心 各地持续调减限制性措施巩固回升基础 [7] - 存量去化加速增强行业造血能力 新房品质化趋势和现房销售将有效对冲二手市场分流 [7]
万科新管理层,首次亮相!
中国基金报· 2025-06-27 22:16
管理层表态与信心 - 万科新管理团队首次公开亮相,董事长辛杰、董事兼执行副总裁郁亮等管理层出席2024年股东大会[2] - 管理层承认2024年经营困难,但通过充实管理团队已共同应对风险和挑战[4] - 管理层信心来自政策端持续发力托举市场,1-5月完成超2.6万套房交付,多地项目热销[4] - 团队获得地方政府及合作伙伴认可支持,产品研发迭代形成竞争力[4] - 在广东省、深圳市及金融机构支持下,公司将把握政策机遇化解风险[4] 债务与经营策略 - 管理层有信心通过多方支持应对到期债务挑战[6] - 将通过加速销售回款、动态管控开发节奏保持经营性现金流为正[7] - 采用市场化转让、资产证券化等策略补充流动性[7] - 存量资源盘活取得显著突破,形成"盘活-产品升级-热销回款-再投资"循环[7] - 经营服务业务1-5月收入287亿元同比增长7.8%,物业等赛道已建立领先优势[7] 经营服务业务规划 - 四方面推进经营服务业务:提升客户黏性、建设资产退出渠道、推动业务协同、发展复合业态[8] - 重点通过商业REIT扩募、推动公寓与物流REITs上市等建立资产退出渠道[8] - 市值管理核心是长期稳定增长的经营净现金流,将做好战略管理、经营创新和客户服务[8] 行业前景判断 - 在政策引导下相信房地产市场将回归稳定健康发展轨道[10] - 土地市场呈现核心区位优质地块供应占比提升、非住类用地规划调整加快等变化[10] - 需求回升基础良好,各地因城施策调减限制性措施巩固回升基础[10] - 2025年土地和商品房盘活力度加大将增强行业造血能力[10] - 新房供给多元化品质化趋势加强,产品领先性可对冲二手市场分流[11]
万科:开发业务回归正轨
北京商报· 2025-06-27 20:25
行业前景与政策环境 - 公司认为在政策引导和支持下,房地产市场将回到稳定健康的发展轨道[1][3] - 政策端持续发力托举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市场信心不断增强[5] - 当前地价水平处于周期低位,限制性政策逐步退出,为企业构建低成本土储结构创造条件[7] 公司经营与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超3400亿元,综合住区业务销售超2400亿元,销售回款率保持100%[3] - 2025年1-5月按期保质完成超2.6万套房交付[5] - 物业业务营收超360亿元,商业业务开业建筑面积超1000万平方米,出租率近95%[4] 债务与融资情况 - 公司已顺利完成165亿元公开债务偿还,年内无境外公开债[1][6] - 2025年1-5月新增融资和再融资341亿元,融资成本保持低位[6] - 通过加速销售回款、动态管控开发节奏、合理平衡收支,力争经营性现金流为正[6] 土地储备与投资策略 - 5-6月在郑州及武汉摘得两宗地块,共耗资9.97亿元[6] - 获取小型地块开发可控制单项目资金投入强度,并通过合作开发模式实现杠杆效应[7] - 累计盘活可售货值超700亿元,实现新增销售超200亿元[3] 业务发展与战略 - 存量盘活形成"盘活—产品升级—热销回款—再投资"的正向循环[3] - 经营服务业务将聚焦优势领域,巩固行业领先地位,培育新质生产力[3] - 通过战略聚焦、管理提升、经营提振等措施优化业务布局和结构调整[1] 股东大会审议事项 - 审议内容包括2024年度董事会报告、监事会报告、利润分配方案等12项议案[2] - 涉及对外财务资助、担保授权、会计师事务所选聘及公司章程修订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