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的集团(000333)
icon
搜索文档
美的集团: 关于回购股份注销完成暨股份变动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6 01:55
回购股份注销事项 - 公司通过《关于回购部分社会公众股份方案的议案》,同意以集中竞价方式使用自有资金回购股份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回购价格不超过70元/股,回购金额不超过50亿元且不低于25亿元,实施期限为12个月 [1] - 截至2023年3月10日,公司累计回购股份数量为48,558,888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63% [2] - 公司变更部分回购股份用途为"用于注销并减少公司注册资本",涉及股份数量为11,090,741股 [2] 股份注销情况 - 公司于2025年6月24日完成11,090,741股回购股份注销手续,该注销不会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实质性影响 [2] 股本结构变动 - 回购股份注销完成后,公司总股本从7,677,244,824股减少至7,666,154,083股 [2] - 人民币普通股(A股)数量从7,026,396,324股减少至7,015,305,583股,占比从91.52%微降至91.51% [2]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数量从6,915,262,030股减少至6,904,171,289股,占比从90.07%微降至90.06% [2] - 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数量保持650,848,500股不变,占比从8.48%微增至8.49% [2] 后续安排 - 公司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修改《公司章程》中涉及注册资本、股份总数等条款内容,并办理工商变更登记及备案 [2]
美的集团(000333) - 关于回购股份注销完成暨股份变动公告
2025-06-25 18:33
股份回购 - 2022年3月10日决定回购股份,金额25 - 50亿,价格不超70元/股[1] - 截至2023年3月10日,累计回购48,558,888股,支付26.37亿元[2] 股份注销 - 2025年决定变更11,090,741股回购股份用途为注销[3] - 2025年6月24日完成11,090,741股回购股份注销手续[4] 股本变化 - 注销后总股本从7,677,244,824股变为7,666,154,083股[5] 后续安排 - 公司后续将修改章程、办理工商变更登记及备案并披露[6]
美的集团:注销1109.07万股回购股份
快讯· 2025-06-25 18:26
美的集团(000333)公告,公司于2025年6月24日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分公司办理完 毕上述1109.07万股回购股份注销手续。本次注销所回购的股份不会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实 质性影响。股份注销完成后,公司总股本从76.77亿股减少至76.66亿股。 ...
以家用中央空调为长期增长引擎 ,美的推出行业首款双出风室内机、覆盖全场景需求|最前线
36氪· 2025-06-25 18:25
行业趋势 - 家电行业整体步入存量时代,空调市场的消费升级趋势为行业打开新的增长窗口 [1] - 国内空调市场长期面临存量竞争特征,白电产品迭代周期长且用户更换频率低,传统分体式空调市场趋近饱和 [1] - 现代生活理念迭代推动用户偏好转变,家居环境整体舒适体验需求重塑空调市场格局,家用中央空调成为装修优先选择 [1] - 家用中央空调从高端小众走向品质刚需,年轻群体尤为明显,新兴消费主力关注多空间环境下的整体协调性与场景化体验 [1] - 年轻用户偏好开放式厨房、客餐厅一体化等家居设计,对空气调节需求呈现差异化特征,需满足不同功能分区的个性化温控及整体美观与智能联动 [1] 市场数据与消费行为 - 家用中央空调在节能性、舒适度、智能互联等方面的性能表现成为用户决策关键考量因素,需求从单一温度调节转变为对整体家居体验的系统性追求 [3] - 购买方式发生代际变迁,年轻用户更倾向通过线上渠道获取集成化解决方案,传统家用中央空调购买流程复杂且周期较长 [3] - 公司推出"一价全包"服务,整合咨询、设计到安装全流程费用为统一套餐价,简化购买决策流程并提供标准化、透明化服务 [4] 市场格局与渗透率 - 中央空调在中国渗透率仍不高,家用空调市场呈现分体主导、中央加速的双轨格局 [6] - 分体式空调凭借成熟产业链优势、亲民价格及灵活安装特性,在中低端市场持续占据主导地位,渗透率超过95% [6] - 依托节能、环保等品质生活需求释放,中央空调有望从当前约20%渗透率迈向30%以上,成为未来十年增长主线 [6] - 头部大厂将家用中央空调作为长期增长引擎之一 [6] 产品创新与解决方案 - 公司推出行业首款"双出风室内机",可搭载至风管机、多联机等家用中央空调产品,通过三种智能送风模式满足用户不同场景冷暖需求 [6] - 双出风设计解决客餐厅一体化场景中远近端温差问题,上下出风口联动实现均匀制冷效果,送风结构采用流体设计延伸风距覆盖全区域温控 [8] - 双出风结构通过下送风口设计解决传统中央空调制热时"头热脚冷"缺陷,将热风导向地面实现足暖舒适体验,替代传统地暖方案并节省安装成本 [8] - 公司提供多元化内机类型覆盖全场景需求,包括为老人设计除菌除醛内机、为孩童配置无风感内机、为噪音敏感用户提供轻音内机等 [8] 品牌与市场策略 - 用户需求从基础功能满足向场景化、个性化解决方案跃迁,要求企业以差异化产品精准触达用户痛点 [8] - 公司通过COLMO、美的、华凌、小天鹅四大品牌构建覆盖全消费层级的产品矩阵,线上、线下多渠道协同运营实现用户需求深度覆盖 [8] - 在风管机细分领域,公司凭借"酷省电"系列产品市场占有率突破50%,稳居行业头部 [8]
港股IPO需求旺盛,海外主权基金争做基石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6-25 17:54
港股IPO市场活跃度 - 超过60家A股公司正在筹划赴港上市,显示港股IPO需求旺盛 [1] - 港股IPO项目未对市场流动性产生较大冲击,市场反馈较好 [1] - 境外投资者因A股持仓限制(最高30%)转向港股优质标的 [1] - 海外主权基金、养老金等长线投资者在本轮港股IPO中参与比例提高 [1] - 全球主流资金对中国资产的关注度显著升温,海外投资者兴趣回暖 [1] 高盛"十强新贵"概念股 - 高盛提出的中国上市民企"十强新贵"包括腾讯、阿里巴巴、小米、比亚迪、美团、网易、美的、恒瑞医药、携程和安踏 [2] - 10家企业均为港股上市,多为科技、消费、医药龙头 [2] - 10家公司总市值达1.6万亿美元,占MSCI中国指数权重42% [2] - 预计未来两年这些企业盈利年均复合增速将达到13% [2] 市场配置建议 - 高盛维持对A股和港股的超配建议 [2] - 预计沪深300目标点位为4600点,MSCI中国指数目标点位为84点,对应约10%上行空间 [2] - 持续看好消费、银行、房地产等对政策宽松敏感的行业 [2] - 特别关注互联网消费服务和受益于政府消费的医疗器械领域 [2]
争空调前三?618盘点:美的格力海尔暂未松动
金投网· 2025-06-25 15:10
行业格局 - 空调行业头部格局稳固,美的、格力、海尔在618期间稳居前三 [1][3] - 新玩家小米提出2030年进入家电前三的目标,但短期内难以撼动现有格局 [1] - 618期间美的空调线上增长近50%,格力增长超10%,海尔增长达80% [6] 竞争策略 - 美的通过以旧换新补贴拉动增长,战略上主攻全球化和自主创牌率,收购库卡机器人和东芝白电拓展海外与B端业务 [6] - 格力凭借孟羽童同款机型实现单品销售额破500万,同时积极寻求新能源等第二增长线 [6] - 海尔发挥科技优势,推出"净省电系列"与"洗空气空调2.0"等技术产品,极端环境测试直接转化为3.6亿元节能赛道成交额 [6] 核心竞争力 - 三巨头长期投入技术研发、自主制造和广泛服务三大"硬实力",这是应对挑战的共同底盘 [8] - 618期间三巨头最高增长达80%,反映其核心竞争力而非偶然市场波动 [8] - 新玩家想要撼动格局需在核心"硬实力"上付出长期努力 [8] 消费趋势 - 消费者变得越来越专业和理性,通过查阅专业评测、对比核心参数、研究用户口碑做出决策 [8] - 流量热潮退去后,真正赢得消费者的是解决空气问题、拥有核心技术壁垒和可靠品质保障的产品 [8]
场景和产品创新不断共同扮靓“清凉经济”
中国证券报· 2025-06-25 05:17
清凉经济驱动消费创新 - 多地气温突破30摄氏度,清凉商品与避暑体验推陈出新,包括即时零售空调风扇、健康冰饮新品、夜间游乐园等[1] - 专家认为"清凉经济"中商品、服务、场景创新契合提振消费政策导向,预计政策将持续加码培育新场景新业态[1] - 福建晋江风扇服厂商备货十几万件,预计年销售额突破800万元[1] 消暑产品升级与即时零售 - 拼多多618期间美的、小米、海尔等品牌空调销量环比增长2倍以上,沙滩鞋速干衣等产品销量显著增长[1] - 美团闪购为国补商品提供30分钟即时配送服务,联合格力、美的等品牌推出空调半日送装即买即用服务[1] - 盒马推出"羽衣甘蓝西芹榨榨杯"等创新净菜组合,满足自制清凉饮品需求[2] 茶饮品牌与上市公司创新 - 北京西单大悦城引入楼下酸奶北京首店等饮品类首店,喜茶推出"去火纤体瓶",茶百道推出木姜子系列[2] - 上海家化六神品牌推出清爽香氛沐浴露新品,与宝可梦联名花露水礼盒[2] - 新农开发推出新品冰川甘草饮,保留甘草自然风味适合夏季饮用[2] 避暑旅游场景创新 - 上海海昌海洋公园开启"20度冰爽观鲸之旅",客流量较平日增长4倍,7月起将连续44天举办夜场烟花盛典[2] - 马蜂窝数据显示"夏日避暑好去处"搜索热度环比增长133%,北方偏好草原、广东偏好亲水、江浙沪偏好山岳景区[3] - 北京户外组织开发河北张家口夜爬看日出项目,避暑徒步游订单量高[3] 政策支持与夜间经济 - 湖北启动"知音湖北·缤纷夏日"文旅消费季,推出高山避暑徒步等八项清凉体验[3] - 上海夜生活节推出130余个夏夜活动,深圳提出培育夜间经济示范街区鼓励夜间延时服务[4] - 专家建议用数字赋能创新夜间经济业态,通过场景营造带动发展[4] 体育+跨界融合模式 - "苏超"对江苏文旅带动作用印证"体育+"模式对暑期消费的积极作用[5] - 专家建议结合自然景观文化特色设计体育旅游产品,如西南地区挖掘马术文化[5] - 分析师预计现制饮品、体育赛事及演出相关服务新消费赛道将保持结构性景气[5]
超1846亿!DeepSeek梁文锋成国内最年轻前十大富豪,张一鸣以4816亿身家问鼎首富
搜狐财经· 2025-06-24 09:18
富豪榜单核心数据 - 2025新财富500创富榜上榜企业家或家族持股总市值达13.7万亿元,同比上涨11%,均值为273.8亿元,上榜门槛为66.2亿元,341人身家超百亿 [3] - 张一鸣以4815.7亿元持股估值首次问鼎首富,较2018年120亿身家增长超39倍,财富增长主要来自字节跳动21%股权 [3][4] - 梁文锋首次上榜即以1846.2亿元持股估值跻身前十,财富来源为量化基金幻方及AI公司DeepSeek(穿透持股84%) [6][9] 行业与公司表现 TMT行业 - TMT行业上榜110人,总财富3.34万亿元占榜单总财富1/4,新增36人主要来自芯片、AI和消费电子领域 [14][15] - 芯片产业链上榜36人覆盖设计/EDA/GPU等细分领域,寒武纪市值突破3000亿元推动创始人陈天石持股市值达786亿元(同比+370%) [16] - AI赛道除梁文锋外,月之暗面杨植麟(93.9亿元)、科大讯飞刘庆峰(82.8亿元)等新上榜 [16] 互联网科技企业 - 字节跳动国内营收达1550亿美元(1.1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29%,超阿里腾讯逼近Meta,机构估值最高达4500亿美元 [4][5] - 腾讯微信接入DeepSeek能力,混元大模型应用"元宝"月活超4000万,马化腾身家涨45%至3067亿元 [10] - 阿里宣布投入超3800亿元加码AI,通义千问成全球最大开源模型族群,市值回升至超3000亿美元 [10][11] 其他行业 - 小米集团因AI手机/智驾概念及汽车销量爆发,股价年涨超两倍,雷军身家涨96%至2010亿元 [12][13] - 拼多多黄峥以3057.4亿元财富居第四,美的何享健(1885.7亿元)和宁德时代曾毓群(2726.8亿元)保持前十 [14] 地域与赛道分布 - 前十富豪中浙江杭州占4席(钟睒睒/马云/丁磊/梁文锋),北京/广东各2席,上海/福建各1席 [14] - 机器人/低空经济赛道涌现新富豪,如宇树科技王兴兴以66.9亿元首次上榜 [16]
内卷的解药不是涨价
虎嗅APP· 2025-06-24 07:45
核心观点 - 低价是市场竞争的自然结果,源于规模效应和技术进步,而非简单的"内卷" [5][6][7] - 真正的消费升级在于扩大产品可及性,而非单纯提高价格 [19] - 高附加值商品的核心在于人力资本创造的差异化价值(设计/技术/品牌等),而非原材料或生产环节 [21][22][25] - 提升劳动生产率和社会财富的关键在于释放人的创造力,而非维持价格底线 [27][30][32] 低价形成机制 - 规模效应直接降低单位成本:55寸电视价格从5000元降至1500元因面板尺寸扩大 [6],空气净化器均价降34%同时产量增53% [8] - 分散市场格局加剧价格竞争:小龙虾养殖规模扩大4倍导致价格下滑 [10],空调行业2015年混战时期价格战频发 [12] - 成本压缩存在技术路径:马斯克"白痴指数"理论显示生产环节成本可优化 [6],SpaceX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低价发射 [6] 附加值创造逻辑 - 原材料/生产环节附加值易被摊薄:芯片代工与玩具制造依赖标准化流程 [21][23] - 人力资本创造不可复制的附加值:英伟达芯片设计/迪士尼IP/泡泡玛特设计带来溢价 [21][22],米老鼠衍生品年零售额达516亿美元 [21] - 品牌价值需长期积累:奔驰宝马商标溢价背后是市场认知构建 [25],安踏从代工厂到自主品牌转型印证此点 [23] 产业升级路径 - 劳动生产率提升驱动价格下降:福特T型车装配时间从700小时压缩至12.5小时,售价从4500美元降至200美元 [27] - 消费市场转向非实用属性:潮玩/厨艺视频等细分领域增长挑战工业化定价框架 [30] - 技术研发决定产业地位:谷歌4400万美元收购DNNresearch团队看重AI论文价值 [31],半导体设备商(应用材料/泛林)掌握晶圆厂关键技术 [23] 市场竞争规律 - 价格战是市场扩张期必然现象:咖啡机/电动牙刷等品类普及伴随均价下跌 [8] - 格局稳定后价格趋于均衡:空调行业形成寡头后价格战消退 [14] - 无效竞争源于附加值缺失:美的收购库卡机器人布局智能制造附加值环节 [23]
美的集团(00300.HK):C端业务全球布局稳健增长 B端业务全面发展空间广阔
格隆汇· 2025-06-20 01:46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总营收4090.84亿元,同比+9%,归母净利润385.37亿元,同比+14%,扣非归母净利润357.41亿元,同比+8% [1] - 2011-2024年公司营业总收入CAGR为9%,归母净利润CAGR为20% [1]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474.58亿元、4783.59亿元、5068.0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4%、6.9%、5.9% [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4.83亿元、467.03亿元、504.0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2%、9.9%、7.9% [4] 区域表现 - 2024年国内收入2381亿元,同比+8% [1] - 2024年海外收入1690亿元,同比+12% [1] - 海外11个国家设有22个海外研发中心,23个海外生产基地 [1] - 2024年OBM业务收入占智能家居业务海外收入的43% [1] 市场份额 - 家用空调、干衣机等9个品类在国内线上线下市场份额均位列第一 [1] - 2025年2月空调总出货量市占率达31.90% [2] - 2023年家用空调压缩机全球市场份额45.1%位列第一 [3] - 家用空调电机及洗衣机电机产量均位居全球第一 [3] - 商用空调在中国内地市场份额14.3%排名第一,全球市场份额6.6%排名第五 [3] - 工业机器人全球市场份额8.9%排名第三 [3] 业务板块 To C端 - 2024年空调内销出货量1.04亿台同比+5%,外销出货量0.96亿台同比+36%,合计出货量2.01亿台同比+18% [2] - 2023年暖通空调板块收入1611亿元,2017-2023年CAGR为9% [2] - 2023年消费电器板块收入1347亿元,2017-2023年CAGR为5% [2] To B端 - 新能源及工业技术板块提供压缩机、电机及工业控制系统 [3] - 智能楼宇科技板块2023年在中国内地市场份额2.7%排名第五 [3] - 机器人与自动化板块主要由库卡经营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