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集团(000333)

搜索文档
二季度全球品牌中国线上500强出炉,苹果美的小米前三
搜狐财经· 2025-08-20 20:33
中国线上消费品牌指数(CBI)增长趋势 - 2025年二季度中国线上消费品牌指数(CBI)从一季度的63.38增长至65.17,显示消费者对品质品牌商品的购买趋势持续增强[1] - 618和双11购物节期间,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优质品牌而非低价白牌商品,电商促销活动成为品牌经营和品质消费的重要节点[1][4] - 线上消费呈现季节性波动,含618和双11的二、四季度CBI指数均高于一、三季度[2] 电商购物节对品牌消费的影响 - 购物节期间优质品牌相对销量提升更多,尽管无品牌商品和底部品牌也参与促销[4] - 消费者对购物节时点形成稳定预期,品牌商家通过打折降价吸引需求集中释放[4] - 随着经济发展,中国消费者对品牌商品需求同步上升[4] 全球品牌中国线上500强榜单(CBI500)变化 - 前五名品牌依次为苹果、美的、小米、海尔、华为[5][11][12] - 空调、风扇等夏季品类品牌排名显著上升,美的跃升至第二位,海尔、格力名次提升[5] - 家具家装类品牌消费快速增长,源氏木语从第22名跃升至第8名,首次进入前十[5] - 上榜中外品牌比例维持"七三开"格局[6] 新锐品牌表现与成长关键因素 - 快消新锐品牌榜50个品牌中48个为中国内地新兴品牌,显示行业创业创新回暖趋势[7] - 高价值人群偏好和消费者复购行为是新品牌从"网红"到"长红"的关键变量[8] - 新品牌需从"流量思维"转向"用户生命周期管理",通过产品创新和服务体验绑定高价值用户[8] 品牌排名与行业分布 - 3C数码行业表现突出,苹果、小米、华为、联想等进入前十[11][12] - 家用电器行业美的、海尔、格力排名显著提升[5][12][13] - 运动户外与服饰行业耐克、李宁、阿迪达斯、斐乐等进入前十二[12] - 家装家具行业源氏木语、林氏家居排名上升[12][13]
产业在线7月空调数据简评:冷年景气收官,淡化短期波动
国联民生证券· 2025-08-20 20:09
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行业"强于大市"评级 [7][12] 核心观点 - 空调内销景气延续 7月内销1058万台同比+14.34% 较2019年同期CAGR约+3% [8][9] - 外销短期承压 7月出口585万台同比-15.47% 主因关税影响及高基数 [8][11] - 2025冷年内销创历史新高达1.1亿台同比+11% 3-7月旺季占全年53% [9][12] - 白电龙头估值与股息率优势突出 推荐美的/海尔/格力/海信家电 [4][12] 产销数据 - 7月总产量1612万台同比-0.01% 总销量1644万台同比+1.58% 库存1472万台同比-7.47% [8][13] - 1-7月累计产量13643万台同比+6.05% 销量13954万台同比+7.46% 内销7713万台同比+9.68% [14] - 零售端表现强劲 奥维监测7月线上/线下零售量分别同比+32%/+37% [9] 厂商表现 - 美的:7月内销+1.69% 出口-22.22% 5-7月累计内销+24%超行业 [8][10] - 格力:7月内销持平 出口-15% 累计内销+4.10% [8][14] - 海尔:7月内销+57.89% 出口-30% 累计内销+18.44% [8][14] - 海信:7月内销+62.50% 出口-11.93% 累计出口+14.08% [8][14] - 二线品牌分化 长虹7月内销-2% 奥克斯+53% 小米线上+5% [10][22] 行业趋势 - 内销驱动因素:高温天气+政策刺激 3-7月较2019/2023年CAGR均+4% [9] - 外销展望:关税暂停90天 海外转产推进 长期出海逻辑不变 [11][12] - 历史景气周期参考 2017(地产+热夏)与2023-2024(疫后修复) [12]
美的集团(000333) - 关于调整持股计划管理委员会委员的公告
2025-08-20 18:46
持股计划会议 - 公司2025年8月19日召开2025年第一次持有人会议,审议通过变更各持股计划管理委员会委员议案[1] 管理委员会人员 - 第八期全球合伙人、2023年、2024年持股计划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均为张斌[1] - 上述人员不在控股股东任职,非5%以上股东等[2] 公告信息 - 公告发布于2025年8月21日[4]
美的集团(000333) - 关于2025年A股持股计划管理委员会选聘的公告
2025-08-20 18:46
持股计划会议 - 2025年8月19日美的集团2025年A股持股计划召开首次持有人会议[1] - 会议同意设立持股计划管理委员会[1] 管理委员会 - 委员为张斌、曹志杰、肖毅[1] - 张斌为主任委员[1] - 三人不在控股股东任职,非5%以上股东等[2]
美的集团8月20日斥资5999.59万元回购83.32万股A股
智通财经· 2025-08-20 17:06
美的集团(000333)(00300)发布公告,于2025年8月20日该公司斥资人民币5999.59万元回购83.32万股A 股,回购价格为每股人民币71.74-72.19元。 ...
美的集团(00300.HK)8月20日耗资5999.59万元回购83.32万股A股
格隆汇· 2025-08-20 17:02
格隆汇8月20日丨美的集团(00300.HK)发布公告,2025年8月20日耗资5999.59万元人民币回购83.32万股 A股,回购价格每股71.74-72.19元。 ...
美的集团(00300)8月20日斥资5999.59万元回购83.32万股A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8-20 17:02
智通财经APP讯,美的集团(00300)发布公告,于2025年8月20日该公司斥资人民币5999.59万元回购83.32 万股A股,回购价格为每股人民币71.74-72.19元。 ...
白色家电板块8月20日跌0.16%,美的集团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4215.44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20 16:41
| 代码 | 名称 | 主力净流入(元) | 主力净占比 游资净流入 (元) | | 游资净占比 散户净流入 (元) | | 散户净占比 | | --- | --- | --- | --- | --- | --- | --- | --- | | 000651 格力电器 | | 9234.70万 | 4.19% | -1.60 Z | -7.26% | 6758.58万 | 3.07% | | 000016 | 深康佳A | 7354.66万 | 11.13% | -2872.23万 | -4.34% | -4482.43万 | -6.78% | | 002668 | TCL智家 | 1129.21万 | 8.64% | -132.21万 | -1.01% | -997.00万 | -7.63% | | 001387 | 雪祺电气 | -97.33万 | -1.56% | 272.91万 | 4.38% | -175.58万 | -2.82% | | 600983 | 惠而浦 | -786.63万 | -7.24% | 218.05万 | 2.01% | 568.59万 | 5.23% | | 000521 | ...
“全球品牌中国线上500强”:美的、海尔冲进前5 格力第18
凤凰网· 2025-08-20 13:15
凤凰网科技讯 8月20日,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品牌中国线上500强(CBI500)"榜单发布。数据显示, 受夏季高温天气及国家补贴政策带动,空调品类销售显著增长,多家家电品牌排名大幅跃升。 榜单显示,美的排名升至全球第二,海尔升至第四。格力排名上升103位至第十八名,奥克斯、华菱、 TCL等空调品牌也集体进入百强。该榜单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等机构编制,基于淘宝天猫平台消 费行为数据。 二季度空调销售增长得益于多重因素:全国持续高温天气刺激需求,国家"以旧换新"补贴政策落地,叠 加618大促期间平台及品牌联合让利。期间近200个家电企业总裁参与天猫旗舰店直播,董明珠直播带动 格力全系家电销售额增长300%。 ...
“中国线上消费品牌指数”二季度持续增长,618、双11成品质消费重要时点
中国经济网· 2025-08-20 12:11
中国线上消费品牌指数(CBI)发布 - 2025年二季度CBI指数从一季度的63.38增长至65.17,显示消费者购买品质品牌商品的趋势持续增强[1] - 剔除618购物节影响后指数仍保持上升,反映消费升级对宏观经济的推动作用[1] - 该指数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等机构联合开发,阿里巴巴提供技术支持,是全球首个基于真实购买行为的品牌价值评估体系[2] 电商购物节对品牌消费的影响 - 618和双11所在季度的CBI指数显著高于其他季度,消费者在促销季更倾向选择优质品牌而非低价商品[3][5] - 购物节期间优质品牌相对销量提升更多,即使无品牌商品也参与降价[5] - 电商大促已成为品牌商家重要的营销节点,消费者对品牌商品需求随经济发展同步增长[5] 全球品牌中国线上500强榜单(CBI500) - 前五名品牌为苹果、美的、小米、海尔、华为,夏季品类品牌排名显著上升[7] - 美的跃居第二,海尔、格力排名提升,六神、钻石电风扇新晋前500[7] - 家具家装品牌源氏木语从第22名跃升至第8名,首次进入前十[7] - 榜单70%为中国品牌,30%为国际品牌,维持"七三开"格局[7] 新锐品牌发展特征 - 快消新锐品牌榜50强中48个为中国内地新兴品牌,显示行业创新回暖[8] - 至本、Off & Relax、绽家、BeBeBus等成立时间较短的品牌表现突出[8] - 高价值人群偏好和复购率是新品牌从"网红"转向"长红"的关键因素[9] - 新品牌需从流量思维转向用户生命周期管理,通过产品创新绑定高价值用户[9] 指数方法论创新 - CBI500弱化传统财务指标,基于销售、价格、搜索、好评等多维度综合评分[7] - 首创"新锐度"指标,考察销售增速、年轻用户增长及产品创新表现[7] - 新增"赛道机会""高价值人群规模"等指标专门评估快消新锐品牌[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