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的集团(000333)
icon
搜索文档
《2025/11/17-2025/11/21》家电周报:海尔机器人与 INDEMIND 达成战略合作,比依股份定增获批-20251122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1-22 16:3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整体行业的单一投资评级,但提出了三大投资主线,并推荐了具体公司组合 [2] 报告核心观点 - 家电板块表现跑赢大盘,三大投资主线清晰:聚焦“红利”属性的白黑电头部企业、“科技”转型的上游零部件企业以及“出海”逻辑的清洁电器等新消费品类 [2] - 内销以旧换新政策效果超预期,出口方面头部企业通过全球产能布局应对贸易波动,新兴市场长期需求向好 [2] - 清洁电器等品类线上销售数据亮眼,显示出高景气度 [2][26][30] 上市公司动态 - 本周申万家用电器板块指数下跌2.3%,跑赢同期下跌3.8%的沪深300指数 [3] - 重点公司中,奥普科技(+6.7%)、浙江美大(+2.7%)、苏泊尔(+1.5%)领涨;九阳股份(-15.6%)、倍轻松(-9.3%)、比依股份(-9.2%)领跌 [4] - 海尔机器人与INDEMIND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具身机器人在家庭场景的落地与应用 [8] - 比依股份收到证监会同意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的注册批复 [9] 行业变化 - 原材料价格:截至2025年11月21日,长江有色铜价同比上升15.16%,铝价同比上升3.31%,不锈钢板价格同比下降6.99% [10] - 塑料城价格指数同比下降13.37%,65寸open cell面板价格同比下降5.23% [11] - 零部件数据:2025年9月旋转压缩机销量同比下降5.6%;2025年8月空调电子膨胀阀内销量同比上升19.7%,四通阀内销量同比上升22.7%,截止阀内销量同比上升8.5% [17] - 2025年9月冰箱压缩机总销量同比上升7.71%,2025年8月洗衣机电机总销量同比上升3.3% [23] 数据观察 - 清洁电器:2025年10月,扫地机线上销量50.09万台,同比上升36.01%,销额10.25亿元,同比上升35.34%,均价2047.30元/台,同比下降0.49% [26] - 洗地机线上销量42.93万台,同比上升60.11%,销额7.56亿元,同比上升60.34%,均价1760.70元/台,同比上升0.14% [26] - 个护电器:2025年10月,电吹风线上销量153.13万台,同比上升0.31%,销额3.62亿元,同比下降18.17%,均价236.3元/台,同比下降18.40% [30] - 电动剃须刀线上销量137.93万台,同比上升29.12%,销额2.76亿元,同比上升38.05%,均价200元/台,同比上升6.89% [30] 宏观经济环境 - 截至2025年11月21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7.0875,年初至今下降1.40% [36] - 2025年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3万亿元,同比上升2.90% [38] - 2025年10月,商品房销售面积住宅现房同比下降5.03%,住宅期房同比下降26.48% [38] - 截至2025年9月,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计值同比增长4.39% [38] 投资要点 - 三大投资主线:【红利】推荐兼具低估值、高分红、稳增长属性的白黑电头部企业,持续推荐“三大白”(海尔、美的、格力)和“两海信”(视像、家电)的组合 [2] - 【科技】推荐积极向机器人、数据中心温控、半导体等新兴领域迁移的上游核心零部件企业,如盾安环境、华翔股份、三花智控、安孚科技 [2] - 【出海】推荐海外需求回暖、内销新品高景气的扫地机“科沃斯、石头科技”,以及小家电出口企业德昌股份、欧圣电气 [2]
家电周报:海尔机器人与INDEMIND达成战略合作,比依股份定增获批-20251122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1-22 15:4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看好” [1] 报告核心观点 - 家电板块本周表现跑赢市场基准,申万家用电器板块指数下跌2.3%,同期沪深300指数下跌3.8% [2][3] - 报告提出三大投资主线:红利、科技、出海,并推荐了相应领域的重点公司 [2] 上市公司动态 - 本周板块涨跌幅:奥普科技(+6.7%)、浙江美大(+2.7%)、苏泊尔(+1.5%)领涨;九阳股份(-15.6%)、倍轻松(-9.3%)、比依股份(-9.2%)领跌 [2][4] - 海尔机器人与INDEMIND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动具身机器人在家庭场景的落地与应用 [2][8] - 比依股份收到中国证监会同意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的注册批复 [2][9] 行业变化 - 原材料价格:截至2025年11月21日,长江有色铜价同比上升15.16%,铝价同比上升3.31%,不锈钢板价格同比下降6.99% [11] - 零部件数据:2025年9月旋转压缩机销量同比下降5.6%;2025年8月空调电子膨胀阀内销量同比上升19.7%,四通阀内销量同比上升22.7% [19] - 数据观察 - 清洁电器:2025年10月扫地机线上销量50.09万台,同比上升36.01%,销额10.25亿元,同比上升35.34%;洗地机线上销量42.93万台,同比上升60.11%,销额7.56亿元,同比上升60.34% [2][29] - 数据观察 - 个护电器:2025年10月电吹风线上销量153.13万台,同比上升0.31%,销额3.62亿元,同比下降18.17%;电动剃须刀线上销量137.93万台,同比上升29.12%,销额2.76亿元,同比上升38.05% [2][34] 宏观经济环境 - 2025年10月社会零售商品零售额为46291.00亿元,同比上升2.90% [42] - 截至2025年9月,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计值为42991.00元,同比增长4.39% [42] 行业新闻摘要 - 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发布2项智能家电国家标准,将于2026年5月1日起实施 [64][65] - 12部门印发《金融支持北京市提振和扩大消费的实施方案》,提出加大商品消费信贷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满足家电以旧换新等领域需求 [66] - 商务部表示10月份消费市场保持平稳增长,智能健康设备销售额增长超两成,部分一级能效家电销售额增长超10% [68] - 《家用电器产品再生材料使用规范》国家标准发布,将于2026年5月1日实施 [70] 投资要点 - 红利主线:看好白黑电头部企业兼具“低估值、高分红、稳增长”属性,推荐“海尔、美的、格力”及“海信视像、海信家电”的组合 [2] - 科技主线:上游核心零部件企业向机器人、数据中心温控等新兴科技领域迁移,推荐盾安环境、华翔股份、三花智控、安孚科技 [2] - 出海主线:清洁电器等新消费品类渗透率持续提升,推荐科沃斯、石头科技、德昌股份、欧圣电气 [2]
美的回应:不属实
南方都市报· 2025-11-22 15:31
事件与公司回应 - 据媒体报道,美的近期出台政策,不再允许其售后服务商同时承接小米或格力的空调售后与安装维修业务,该政策由美的中国区各区域负责人向合作商传达 [1] - 美的集团官方回应称相关消息不属实,公司一直将用户体验放在首位,不存在强制售后服务商进行排他性合作的情况 [3] - 有广州美的售后服务商表示,此前家电行业很多售后网点会同时承接多家品牌服务,现在相当于美的强调不允许旗下网点接私活 [3] 市场竞争格局 - 根据奥维云网2025年7月全渠道数据,美的以29%的市场份额稳居空调行业第一 [3] - 格力份额为17%位列第二,但市场份额较前期有所下滑 [3] - 海尔份额为15%排名第三,是前三名中唯一实现份额同比正增长的品牌 [3] - 小米份额为10%排名第四,奥克斯份额为8%排名第五 [3] 小米家电业务战略与发展 - 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宣布,家电业务已成为公司的战略业务 [4] - 小米武汉智能家电工厂一期于10月28日正式竣工投产,年产能峰值可达700万套,计划于2026年开启空调产品大规模量产 [4] - 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表示,公司目标是2030年成为中国头部家电品牌,未来五年要跻身中国大家电头部品牌行列,推动大家电业务规模达千亿元,空调业务目标为中国市场前二 [5] - 今年9月19日,小米官宣米家空调由"6年免费包修"升级为"10年免费包修",但目前小米空调的安装维修仍然多依赖外包 [3] 行业观点与竞争态势 - 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表示,家电行业门槛不高、竞争激烈,已成红海,打法固定,行业空间和价值链上的效率压缩空间都有限 [5] - 方洪波认为,无论谁进入家电行业,战略上都已处于劣势,难以诞生伟大的高科技企业,并质疑小米若想进入行业前三要挤掉哪一家现有的家电三巨头 [5] - 今年以来,小米空调业务发展迅猛,给美的带来了一定的竞争压力 [3]
雷军特别助理徐洁云,再次兼任公关部总经理,王化调任武汉;名创优品回应千万年薪招募“IP天才”;吉利推进智驾整合丨邦早报
创业邦· 2025-11-22 09:09
小米集团 - 集团公关部发生人事变动,原公关部总经理王化调任武汉区域总部综合管理部总经理,向武汉区域总部总经理王扉汇报 [4] - 集团战略市场部副总经理兼集团董事长特别助理徐洁云将兼任集团公关部总经理,向集团副总裁、CMO、集团战略市场部总经理许斐汇报 [4] - 小米汽车智驾团队成员已超1800人,其中博士达108人,并在北京、上海、武汉设立了研发中心 [8] - 2025年小米在AI领域的研发投入超70亿元 [8] - 小米汽车智驾团队四位核心成员为叶航军、陈光、陈龙和王乃岩 [8][9] - 小米宣布具身大模型MiMo-Embodied正式发布并全面开源,该模型同步支持具身智能三大核心任务与自动驾驶三大关键任务 [30] 名创优品 - 发布“IP天才少年计划”,以100-1000万年薪面向全球招募顶尖IP创作人才,以加强原创IP孵化 [5] - 旗下潮玩品牌TOP TOY在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达5.7亿元,实现111%的同比增长 [5] - TOPTOY已于2025年9月26日向香港联交所提交上市申请表格,申请于主板上市及买卖 [5] 汽车行业动态 - 吉利推进智驾整合,极氪智驾团队员工正陆续换签劳动合同至为整合设立的合资公司“千里智驾”及其子公司“千里浩翰” [8] - 蔚来创始人李斌表示智能电动汽车竞争已进入“决赛阶段”,真正的稳态可能需要10年才能显现 [15] - 岚图梦想家山河四座MPV上市,预售价70.99万元,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4辅助驾驶系统和鸿蒙座舱5系统 [26] - 零跑A10于广州车展全球首秀,定位为“智能精品长续航SUV”,计划于2026年上半年开启交付 [28] - 乘联分会预计11月狭义乘用车零售市场约为225万辆,其中新能源零售可达135万辆左右,渗透率有望提升至60% [33] 科技与AI行业 - 谷歌宣布在Pixel 10系列上,安卓“快速分享”功能与苹果“隔空投送”实现跨平台互通 [13] - 蚂蚁集团通用AI助手灵光上线3天已紧急扩容8轮,上线第1天下载量破20万,并冲上App Store中国区免费榜第六 [15][16] - 广汽集团表示其具身智能机器人计划于2027年启动大规模量产,力争到2030年实现机器人产业链产值突破10亿元 [19] - 二手交易平台转转未来将发力AI和出海,AI会引入到质检领域,出海首个目的地是迪拜 [19] - Neuralink首位人类受试者计划进行第二次植入,有望恢复腿部活动,该消息为每年18000名面临脊柱损伤的美国人带来希望 [19] - OpenAI向全球用户推出ChatGPT群聊功能,适用于所有登录用户 [22] - 腾讯元宝迎来重大更新,推出“一句话生视频”能力,该能力基于腾讯混元最新开源的HunyuanVideo 1.5模型 [24] - Omdia预计2026年平板OLED面板出货量将同比增长39%,达到1500万片,而2026年整体平板面板出货量预计同比增长1.4%至3.015亿片 [33] 资本市场与融资 - if椰子水母公司IFBH Limited股价创上市新低17.8港元/股,较招股价27.8港元跌超30%,较7月高点48.8港元大跌超60%,总市值约47.89亿港元 [15] - Genspark完成2.75亿美元B轮融资,融资后估值达12.5亿美元 [21] - 大模型创企月之暗面Moonshot AI即将完成一轮美元融资,估值可能提升至约40亿美元,融资金额可能达数亿美元 [21] - 长和旗下屈臣氏或将于2026年上半年进行IPO,可能筹资20亿美元 [21] - 卓驭科技获得来自中国一汽超36亿元的战略投资,投后估值超人民币100亿元 [21] - AI招聘平台HelloBoss完成A轮融资,由BAI Capital领投 [22] 其他公司动态 - 美的方面否认要求所有售后服务商停止小米和格力业务的相关传闻,表示并无强制售后服务商排他性合作的行为 [12] - 滴滴旗下巴西出行平台99宣布,其电动车出行品类“99electric-Pro”已覆盖巴西5大城市 [12] - 胖东来投资1亿成立新公司许昌市胖东来梦之城商贸有限公司,由许昌市胖东来商贸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15] - 腾讯推出“火星动漫”和“火星动漫社”两款漫剧小程序,目前平台内容尚不丰富,功能有待完善 [28]
中长线低估值高股息核心标的清单
搜狐财经· 2025-11-22 07:43
银行板块 - 银行板块为股息率王者 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股息分红优于部分理财产品 [3] - 工商银行为国有大行龙头 股息率可达4.5%以上 不良率控制稳定 市值大抗跌性强 [3] - 宁波银行为城商行绩优股 股息率约3.8% 盈利能力强 资产质量好 兼具分红与小幅成长空间 [3] 公用事业板块 - 公用事业板块具备刚需属性 业绩稳定不受市场波动影响 [3] - 长江电力为水电龙头 股息率常年维持在3.5%至4% 现金流极其稳定 作为清洁能源获政策支持 [3] - 中国神华为煤炭与电力双驱动企业 股息率可达5%以上 资源储备充足 分红大方 具备高股息与硬资产双重属性 [3] 消费板块 - 消费板块存在错杀白马股 估值回归合理区间 股息率提升 [3] - 伊利股份为乳制品龙头 估值低于20倍 股息率约3% 国内牛奶需求为刚需 业绩稳中有升 当前性价比较高 [3] - 美的集团为家电龙头 股息率约4% 估值约12倍 全球化布局完善 家电出口与内销均有支撑 基本面良好但受市场情绪错杀 [3] 制造板块 - 制造板块标的具备高股息、低估值特点 并有产业逻辑支撑 [4] - 福耀玻璃为全球汽车玻璃龙头 股息率约3.5% 估值约15倍 受益于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带来的玻璃需求稳定增长 海外工厂盈利良好 [4] - 中国铁建为基建龙头 股息率超过4% 估值低于8倍 在稳增长政策下基建订单充足 现金流稳定 分红可靠 [4]
11月21日深证龙头(399653)指数跌2.13%,成份股瑞达期货(002961)领跌
搜狐财经· 2025-11-21 19:05
指数整体表现 - 深证龙头指数11月21日报收2908.89点,单日下跌2.13% [1] - 指数成交额为1054.56亿元,换手率达到1.31% [1] - 指数成份股中仅5家上涨,43家下跌,呈现普跌格局 [1] 成份股涨跌情况 - 三花智控以1.77%的涨幅领涨成份股 [1] - 瑞达期货以6.28%的跌幅领跌成份股 [1] - 十大权重股中仅美的集团上涨1.04%,其余九家均下跌 [1] - 中际旭创跌幅最大为5.69%,立讯精密和阳光电源跌幅均超过5% [1] 十大权重股详情 - 宁德时代为指数第一大权重股,权重20.44%,总市值16885.22亿元,当日下跌2.48% [1] - 中际旭创权重8.35%排名第二,总市值5155.70亿元,当日下跌5.69% [1] - 美的集团权重7.67%排名第三,总市值6615.09亿元,是十大权重股中唯一上涨个股 [1] - 立讯精密权重6.06%,阳光电源权重5.67%,比亚迪权重5.25% [1] 资金流向分析 - 指数成份股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合计74.52亿元 [1] - 游资资金净流入合计23.92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入合计50.6亿元 [1] - 三花智控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2.18亿元,净占比2.46% [2] - 宁德时代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1.85亿元,净占比1.56% [2] - 分众传媒主力资金净流入1899.75万元,净占比2.59% [2]
网传“美的要求所有售后服务商停止小米和格力业务”,到底是真是假?各方回应!
搜狐财经· 2025-11-21 19:05
事件核心与各方回应 - 网传美的要求所有售后服务商停止小米和格力业务的消息刷屏,但美的公司予以否认 [2][3] - 对于此消息,家电行业人士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传言为真,也有人表示未收到相关消息或质疑其合理性 [4][6] - 美的公司官方回应称,并无强制售后服务商排他性合作的行为 [6] - 小米内部据称没有太关注此事,格力方面截至发稿未回应 [7][8] 行业背景与竞争态势 - 今年以来家电企业“混战”事件频发,反映出红海市场下企业增长遇阻 [5][16] - 市场进入存量阶段,竞争加剧,传统家电大厂面临以小米为代表的新兴势力冲击 [5][17] - 具体竞争事件包括:8月小米与格力就空调线上销量排名产生争议,10月格力市场总监在社交媒体疑似暗指小米 [14][15] - 小米智能家电工厂在武汉竣工投产,规划峰值年产能700万台,加剧行业竞争 [17] 潜在法律风险分析 - 律师指出,若消息属实,美的此举可能触发《反垄断法》第二十二条第四项,即禁止“限定交易相对人只能与其进行交易” [9] - 认定触法需满足两个关键前提:美的在家电售后相关市场具备支配地位,且该限定行为无正当理由 [9][10][12] - 正当理由可能包括避免技术标准混乱、保障服务质量等,但若仅为排挤竞争对手则无法获得法律豁免 [12] 对相关公司的影响评估 - 业内人士分析,美的此举主要影响售后服务商的生存,因单一品牌难以养活售后团队 [14] - 对小米的影响被认为有限,因小米家电售后是自营和第三方结合,且服务商可能通过更换主体等方式应对 [4][14] - 此举被解读为美的在应对小米对家电业务冲击时显得被动 [14] 家电市场整体表现 - 奥维云网数据显示,今年1-3季度中国空调市场销额规模达2023亿元,销额已降至个位数增长,三季度零售额同比减少0.8% [17] - 格力电器第三季度营收398.55亿元,同比下滑15.09%,归母净利润70.49亿元,同比下滑9.92% [17] - 美的集团上半年智能家居业务毛利率为28.52%,同比下滑0.84个百分点 [17] - 小米IoT与生活消费产品第三季度营收275.52亿元,同比增长5.56%,但增速较去年同期的26%明显放缓 [17]
突发,美的“停服”小米、格力?
36氪· 2025-11-21 18:58
行业竞争动态 - 据智通财经报道,美的近期要求售后服务商停止承接小米或格力的空调售后及安装维修业务,该政策由各区域负责人传达,被解读为针对小米空调大卖的应对措施[1] - 美的集团对此予以否认,称“无强制售后服务他性合作的行为”,而首发媒体在更新报道时仅添加了美的回应,未修改原始内容[1] - 今年3月,美的在年报中披露已全部清仓小米股份,此举既获得丰厚财务回报,也可能意在规避持有直接竞争对手股份带来的利益冲突[5] - 根据奥维云网数据,2024年7月中国空调全渠道市场排名前五为美的、格力、海尔、小米和奥克斯,其中美的份额下滑1%,格力下滑2%,海尔上涨4%,小米升至第四位[6] - 双十一期间,京东平台空调品牌销售榜TOP 5为格力、美的、小米、华凌、海尔,中央空调品牌销售榜TOP 5为美的、海尔、小米、格力、日立,小米在两类空调销售中均跻身行业前三[7] 市场格局与盈利状况 - 空调市场价格战激烈,线下市场各匹数柜机、挂机均价明显回落,主销的1.5P挂机线下零售均价从2024年第四季度的3780元降至2025年第三季度的3188元,累计跌幅达15.7%[8] - 企业盈利能力分化,浙江证券测算显示美的暖通空调分部利润率在10%以上,海尔空调分部利润率为4%,而小米空调的净利率约为2%[8] - 国联民生证券分析指出,若小米空调不能在价格带和渠道上实现突破,其线上份额天花板可能在20%左右[8] - 小米集团第三季度IoT与生活消费品板块(包含大家电)营收为276亿元,同比增长5.6%,但较第二季度的387亿元出现明显回落[8] 企业战略与增长路径 - 海外市场成为重要增长极,美的集团2025年上半年海外营收达1072亿元,同比增长17.7%,海外自有品牌业务(OBM)占比突破45%[9] - 海尔智家2025年上半年海外营收791亿元,同比增长11.66%,占总营收比例高达50.53%,在欧美等高端市场取得行业领先地位[9] - 格力电器2025年上半年海外营收163.35亿元,同比增长10.19%,创历史新高,但海外营收占比仅16.78%,与美的、海尔存在明显差距[9] - 各企业在核心技术领域均有深厚积累,海尔智家连续13年位居全球智慧家庭发明专利数量榜首,格力第三季度新增2项国际领先技术认证,美的上半年新增专利授权超5500件[10] 智能家居未来展望 - 全屋智能成为兵家必争之地,Statista数据显示美国和中国是全球仅有的两个智能家居市场规模超300亿美元的国家[10] -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测算,2030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将达到1.36万亿元,中国智能家电市场规模将涨至9876亿元[10][11] - 主要企业均具备全屋智能竞争实力,专利数量显示海尔智家(3594项)领先,其次为格力(1103项)、小米(980项)、华为(601项)和美的(497项)[6][10] - 小米集团选择“人车家”全生态路线进行差异化竞争,但其优势的延续仍需依靠产品品质与售后服务体验的提升[10]
美的要求售后商停止服务小米格力,公关称不清楚
36氪· 2025-11-21 18:24
【#美的要求售后商停止小米格力业务#,美的公关回应:"不清楚此事"】 对此消息,美的公关回应称不清楚此事。 美的一向在售后投入很重。一家美的售后网点配置接近50人,其中有一半是技术人员,其他主要是售后 工人为主。这类网点在二线城市城区会覆盖到7家以上,大的省份接近70家。 多位小米经销商对智通财经确认了此事。经销商们表示,空调售后主要是安装,小米目前有送装一体和 先送后装两种选择,让售后服务商"二选一"会减少小米对线下服务商的绑定,仍有第三方合作商可以选 择,只要不乱收费不会对空调服务有太大影响。 一位美的中国区员工告诉智通财经,此次政策主要针对的是小米,今年小米空调的大卖让美的感受到了 威胁,10月份下发了该通知。 在美的员工看来,在传统的大家电行业里,决定消费者对品牌认可度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售后,而这 种"隐形"的门槛往往被厂家所忽视。 据智通财经报道,近日,有消息称,美的不再允许售后服务商同时接小米或格力的业务合作,该政策由 中国区经各区域负责人单独向合作商传达,涉及小米、格力等其他品牌的空调售后及安装维修。 例如格力在进军冰洗市场时,还是采用原来空调的经销商模式快速铺货,售后由经销商来铺设,也 是"外 ...
美的被曝“卷”售后 有合作商已结束与小米合作
经济观察网· 2025-11-21 18:17
事件核心 - 美的集团被报道要求其售后服务商停止同时承接小米和格力的空调售后及安装维修业务,引发行业广泛关注 [1] - 美的集团官方否认存在强制售后服务商排他性合作的行为,称相关消息不属实 [2] - 部分小米经销商证实了该政策的存在,但预计对小米服务质量影响有限 [2] 政策背景与动机 - 该政策主要针对小米空调市场份额的快速增长,相关通知已于10月下发 [3] - 美的、格力等传统家电厂商对售后商有足够的影响力,其所在区域的头部合作商已结束和小米的合作 [3] - 美的此举被视为应对小米威胁,从售后环节进行排他性竞争 [5] 市场竞争格局 - 2025年7月中国空调市场销量排名前五品牌为美的(29%)、格力(17%)、小米(10%)、海尔(15%)、奥克斯(8%) [6] - 小米已凭借全年高达53.9%的同比增速,成为行业前三甲中唯一的"高速增长"变量 [3] - 小米空调线上市场份额已超过格力,跃居第二 [6] - 2024年美的清仓小米股票标志双方对立公开化,今年以来多次引发价格战和售后资源争夺 [6] 小米的挑战与应对 - 小米空调售后主要依赖第三方服务商网络,适用于标准化产品安装 [7] - 小米大家电当下的关键是如何在快速爆量之前搭建好专业的售后团队 [7] - 受国补退潮等因素影响,第三方网点订单下滑,小米售后体系搭建和完善难度更大 [4] 行业影响与趋势 - 售后服务已成为各大品牌争夺用户的重要战场 [2][4] - 家电行业"内卷式"恶性竞争问题突出,行业被拖入低水平、非理性的恶性循环 [7] - 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发布倡议,呼吁全行业坚持公平竞争,共同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