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集团(000333)

搜索文档
市场会不会有风格切换,守白马股等于躲牛市吗?
雪球· 2025-08-24 09:51
历史牛市风格轮动特征 - 2005-2007年牛市存在显著风格切换 530政策前小盘股活跃 政策后权重股主导指数从3000点涨至6124点[7] - 2014-2015年牛市前期由券商、银行、保险等权重股领涨 后期转为创业板、中小盘股主导 绩优股如茅台、招行当期表现弱于市场但股灾中抗跌[7] - 2019-2021年牛市初期由东方通信等新兴产业驱动 2020年4月后转为茅台、中免等核心资产领涨[8] 市场资金行为逻辑 - 牛市持续时间通常达1-2年 后知后觉资金逐步进场[8] - 部分进场资金因风险偏好差异会流向低位板块而非追涨 形成"水往低处流"效应[9] 当前市场格局分析 - 微小盘股表现突出而蓝筹股滞涨 银行板块例外[11] - 若维持当前微小盘独涨格局 行情性质类似2017年白马股结构性行情 属熊市后中期反弹[10][11] - 全面牛市需权重股参与 否则沪深300指数难以实现显著上涨[11] 特殊行情案例 - 2017年白马股行情属特例 全年由核心资产独涨 但被归类为中期反弹而非牛市[10][11]
造机器人:一场“谁都能干”的“全民运动”?
经济观察报· 2025-08-23 18:47
核心观点 - 机器人行业正经历跨界热潮 各类企业涌入赛道 造机器人门槛因供应链成熟和技术突破而降低 但实现真正商业化应用仍需克服系统整合、数据缺乏及标准化等挑战 [1][5][6][19] 行业热潮与资本动态 - 2025年7-8月逐际动力、千寻智能等多家机器人产业链公司获得新一轮融资 宇树科技以120亿元估值启动IPO辅导 [6] - 截至2025年7月国内人形机器人相关企业达834家 超一半企业注册资本超千万元 2025年上半年新注册企业105家 同比增长超180% [6] - 智元机器人通过资本运作控股上市公司上纬新材 [6] 供应链技术突破 - 激光雷达供应商禾赛科技专为机器人设计的JT系列产品视野达360度×189度 支持256线 发布5个月累计交付10万台 2025年上半年在中国机器人领域3D激光雷达出货量排名第一 [7] - 强脑科技推出仿生灵巧手Revo2 重量仅383克 可提起20公斤重物 [8] - 绿的谐波等国内公司打破日本企业在谐波减速器领域的垄断 [8] - 行星滚柱丝杠仍是产业链瓶颈 五洲新春计划投资10亿元建设年产98万套行星滚柱丝杠和210万套微型滚珠丝杠产能 [9] - 步科股份无框力矩电机性能接近国外龙头 柯力传感六维力矩传感器已向50多家国内机器人客户送样 [9] - 富临精工投资1.1亿元建设机器人智能电关节项目 中鼎股份投资10亿元建设智能机器人研发制造中心 [10] - 均普智能与智元机器人合资公司规划年产能1000台人形机器人 已完成中国移动采购项目首批交付 [10] - 领益智造提供一站式机器人硬件ODM服务 目标通过"瘦身中心"实现综合降本50%以上 [11] 跨界企业入局动机 - 崧盛股份因LED驱动电源主业竞争激烈且储能新业务亏损4673.71万元 转向开发机器人谐波减速器 [13] - 九鼎投资因主营业务累计亏损超3亿元 斥资2.13亿元控股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公司南京神源生 公告后股价连续涨停 [13] - 中坚科技从园林机械转型机器人 展出四足机器狗产品 [14] - 美的集团依托库卡基础研发人形机器人 硬件核心部件国产化率达100% 整机成本快速下降 [14] - 广汽集团推出第三代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GoMate 能耗降80%以上 计划2027年实现大规模量产 [15] - 中国移动目标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运营商" 中国电信与优必选合作推出家庭桌面AI机器人 [15] - 科大讯飞推出"智能语音背包"方案 快速赋予机器人语音交互能力 [16] 商业化挑战与行业前景 - 具身智能大模型目前仅达"高中生水平" 真实世界数据缺乏制约产品迭代 [16][17] - 传感器存在压阻、视触觉等至少四种技术方案 缺乏统一标准 [17] - 系统整合是最大挑战 需协调大模型、传感器及控制算法在毫秒级反应下稳定运作 [19] - 网络安全问题成为隐蔽难题 如金融机构机器人需避免成为防火墙弱点 [19] - 行业处于商业化早期 需渐进式发展而非炫技 应聚焦真实场景需求 [16][20] - 产业格局可能走向"多元共存、分工明确" 垂直应用场景将涌现细分企业 [20] - 企业需在资本消耗战中保持定力 通过解决真实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 [21]
“攒一台机器人”,谁都能?
经济观察网· 2025-08-23 14:45
机器人行业跨界投资热潮 - 各行业公司纷纷跨界进入机器人领域 包括显示主控板卡企业视源股份、园林机械企业中坚科技、私募股权投资公司九鼎投资以及白酒企业贵州茅台等[2] - 九鼎投资斥资2.13亿元控股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公司南京神源生 贵州茅台通过旗下产业基金投资乐聚机器人公司[2] 资本市场表现与企业注册情况 - 2025年7月至8月期间 逐际动力、千寻智能、星海图等多家机器人产业链公司获得新一轮融资[3] - 宇树科技以120亿元估值启动IPO辅导 智元机器人正尝试通过资本运作控股上市公司上纬新材[3] - 截至2025年7月下旬 国内人形机器人相关现存企业达834家 其中超一半企业注册资本在千万元以上[3] - 2025年上半年人形机器人企业注册量达105家 较2024年全年104家同比增长超180%[3] 核心零部件供应链成熟度提升 - 激光雷达供应商禾赛科技专为机器人设计的JT系列产品 具备360度乘189度视野 自发布后不到5个月累计交付达10万台[4] - 2025年上半年禾赛在中国机器人领域3D激光雷达出货量排名第一[4] - 强脑科技推出重量仅383g的仿生灵巧手Revo2 可提起20公斤重物[5] - 绿的谐波等国内公司开始打破日本企业在谐波减速器领域的垄断[6] - 五洲新春计划募集不超过10亿元 用于年产98万套行星滚柱丝杠和210万套微型滚珠丝杠项目[6] - 步科股份的无框力矩电机性能接近国外龙头 柯力传感的六维力矩传感器已向50多家国内机器人客户送样[7] 智能制造与产能建设投入 - 富临精工投资1.1亿元建设机器人智能电关节项目 中鼎股份投资10亿元建设智能机器人项目总部及核心零部件研发制造中心[7] - 均普智能与智元机器人合资公司规划年产能1000台人形机器人 已完成中国移动采购项目首批产品交付[7] - 领益智造定位为机器人硬件"百货市场" 提供一站式服务并计划通过"瘦身中心"实现综合降本50%以上[8] 企业跨界动机与战略布局 - 崧盛股份因LED驱动电源主业竞争激烈且储能逆变器新业务亏损4673.71万元 转而开发机器人谐波减速器[9] - 九鼎投资在主营业务累计亏损超3亿元后 通过控股机器人零部件公司刺激股价连续涨停[9] - 美的集团依托库卡基础研发人形机器人 其"美拉"家用机器人能泡咖啡 "美罗"工业机器人已投入工厂使用且硬件国产化率达100%[10] - 广汽集团推出第三代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GoMate 能耗降低80%以上 并计划2025年设示范区、2026年验证商业模式、2027年大规模量产[11] 差异化应用场景布局 - 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侧重结合自身优势 中国移动目标成为"全球最大机器人运营商" 重点开发养老陪伴机器人[11][12] - 科大讯飞推出"智能语音背包"方案 通过即插即用方式为机器人提供语音交互能力[12] - 行业仍处于商业化早期 需解决真实世界数据缺乏和系统整合能力等挑战[12][13][15] 技术发展阶段与行业挑战 - 具身智能大模型目前仅相当于"高中生水平" 远未达到语言大模型的GPT-5级别[13] - 传感器存在至少四种主流技术方案 尚未形成统一标准 行业仍处"修路"阶段[13] - 系统整合能力是最大挑战 需协调大模型、传感器、驱动系统与控制算法在毫秒级反应下保持稳定[15] - 网络安全成为隐蔽难题 特别是金融机构等场景需确保机器人终端不成为防火墙弱点[15] 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 技术成熟度提升 AI大模型进步使机器人理解复杂指令 核心零组件成本下降降低研发门槛[14] - 产业可能形成"多元共存、分工明确"格局 通用领域出现少数巨头 垂直场景涌现专业企业[16] - 行业淘汰赛取决于热钱涌入和退出速度 企业需找到真实场景并保持定力[15][16]
美的取得一种估算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专利
金融界· 2025-08-23 11:25
公司专利与技术发展 - 美的集团及其子公司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获得"一种估算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专利 授权公告号CN115267578B 申请日期为2022年7月 [1] - 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拥有1903条专利信息 注册资本1亿人民币 参与招投标项目10次 拥有9个行政许可 [1]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拥有5000条专利信息 注册资本约76.64亿人民币 参与招投标项目4505次 对外投资130家企业 拥有83个行政许可 [1] 公司基本情况 - 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 位于佛山市 主要从事研究和试验发展业务 [1]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 位于佛山市 主要从事通用设备制造业 注册资本766365.4486万人民币 [1] - 美的集团在知识产权领域表现活跃 除专利外还拥有5000条商标信息 [1]
美的取得风道蜗壳和空调器专利,增大出风量
金融界· 2025-08-23 10:24
公司专利技术突破 - 公司获得风道蜗壳和空调器实用新型专利 授权公告号CN223257125U 申请日期2024年9月 [1] - 专利通过在蜗舌部位设置齿槽结构和防回流结构 减少出风量损失并提升空调性能 [1] - 齿槽结构包含沿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的多个齿筋 相邻齿筋形成齿槽 防回流结构设于部分齿槽内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4年 位于佛山市 主营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 - 注册资本8.54亿人民币 对外投资5家企业 [2] - 参与招投标项目5000次 拥有商标信息333条 专利信息5000条 行政许可220个 [2]
美的集团8月22日耗资约7998.73万元回购111.19万股A股
智通财经· 2025-08-22 18:26
美的集团(000333)(00300)公布,2025年8月22日耗资约7998.73万元回购111.19万股A股股份。 ...
美的集团(00300)8月22日耗资约7998.73万元回购111.19万股A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8-22 18:18
智通财经APP讯,美的集团(00300)公布,2025年8月22日耗资约7998.73万元回购111.19万股A股股份。 ...
白色家电板块8月22日涨0.48%,澳柯玛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3.35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22 16:39
白色家电板块市场表现 - 白色家电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上涨0.48%,澳柯玛以1.76%涨幅领涨 [1] - 上证指数上涨1.45%至3825.76点,深证成指上涨2.07%至12166.06点 [1] - 板块内个股分化明显:澳柯玛(600336)涨1.76%至7.51元,格力电器(000651)涨1.01%至47.11元,长虹美菱(000521)跌2.83%至7.90元 [1] 个股成交情况 - 格力电器成交额最高达38.29亿元,成交量81.66万手 [1] - 美的集团(000333)成交额28.14亿元,成交量39.14万手 [1] - 海尔智家(600690)成交额12.21亿元,成交量47.55万手 [1] - 深康佳A(000016)成交量67.01万手,成交额3.71亿元 [1] 资金流向特征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3.35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出2.24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入5.59亿元 [1] - 美的集团获主力净流入7091.87万元(占比2.52%),是唯一获主力资金净流入的头部企业 [2] - 格力电器遭遇主力净流出3.19亿元(占比-8.33%),为板块内主力资金流出最多个股 [2] - 深康佳A主力净流出4673.55万元(占比-12.59%),主力净占比为板块最低 [2] - 散户资金集中流入格力电器(3.08亿元,占比8.03%)和海尔智家(6131.02万元,占比5.02%) [2]
美的电子科技取得屏幕检测电路相关专利
搜狐财经· 2025-08-22 15:23
金融界2025年8月2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美 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屏幕检测电路、装置和显示屏"的专利,授权公告号 CN115877168B,申请日期为2021年09月。 天眼查资料显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位于佛山市,是一家以从事专 业技术服务业为主的企业。企业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通过天眼查大数据分析,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 子科技有限公司参与招投标项目4次,专利信息1146条,此外企业还拥有行政许可8个。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位于佛山市,是一家以从事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为主的 企业。企业注册资本85400万人民币。通过天眼查大数据分析,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共对外投资 了5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5000次,财产线索方面有商标信息333条,专利信息5000条,此外企业还拥 有行政许可220个。 来源:金融界 ...
A股独董观察:招商银行、美的集团独董刘俏报酬合计72.5万元现任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兼任创业板上市委委员
新浪财经· 2025-08-22 14:10
独立董事制度发展 - 独立董事制度已成为上市公司治理结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完善公司治理和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1] 刘俏独立董事任职情况 - 2024年同时在招商银行和美的集团两家A股上市公司担任独立董事 [1] - 从招商银行获得独立董事报酬50万元 从美的集团获得22.5万元 合计报酬72.5万元 [1] - 在招商银行任职期间出席全部15次董事会会议和1次股东大会 对所有议案均投赞成票 无异议或反对情形 [2] - 在上海建科任职期间出席全部5次董事会会议和2次股东大会 对所有议案均投赞成票 无异议或反对情形 [2] 刘俏专业背景 - 拥有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应用数学理学学士学位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经济学硕士学位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经济学博士学位 [2] - 现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 金融学和经济学教授及博士生导师 [2] - 兼任全国工商联智库委员会委员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经济研究中心委员 深圳证券交易所专家评审委员会委员 [2] - 曾任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院助理教授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