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继电气(000400)

搜索文档
许继电气(000400) - 2024 Q1 - 季度财报
2024-04-29 21:22
财务表现 - 许继电气2024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28.1亿元,同比下降15.09%[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7亿元,同比增长47.39%[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6.03亿元,同比增长401.81%[1] - 公司现金收购哈尔滨电工仪表研究所有限公司100%股权,形成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1]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金额为8810.67万元[3] - 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3] - 软件企业增值税退税金额为5431.05万元,个税手续费返还金额为525.36万元[4] - 应收款项融资下降39.17%,主要是承兑汇票到期兑付及背书转让影响[4] - 其他收益增长149.27%,主要是报告期内享受先进制造业进项税加计减政策影响[5] 资产状况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公司流动资产合计达到182.24亿元,较上期增长[19] - 公司应收账款为73.16亿元,占总流动资产的40.2%[19] - 公司固定资产为173.79亿元,占总资产的9.5%[19] - 公司持有待售资产为4.25亿元,占总资产的0.2%[19] - 许继电气2024年第一季度资产总计达到223.8亿,较上一季度增长[20] 现金流量 - 许继电气2024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34.57亿,较上年同期增长28.5%[23] - 第一季度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3.18亿,较上年同期增长5.9%[23]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2.67亿,较上年同期减少26.0%[23]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5.6亿[23]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1.25亿,较上年同期减少96.0%[2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2.32亿,较上年同期改善[2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51.76亿[23]
直流输电核心供应商 受益直流特高压及柔直发展
华源证券· 2024-04-25 18:00
公司业务 - 公司是我国行业地位领先的电力设备供应商,主要业务包括智能变配电系统、智能电表、智能中压供用电系统等[1] - 公司在智能变配电、智能电表业务行业地位稳固,双碳转型背景下电网数字化建设加速,有望维持稳定增长[10] - 公司主要业务由6大板块构成,其中智能变配电系统是公司基础和核心业务,直流输电系统毛利率明显高于其他业务[15][16] 业绩展望 - 公司预计2023-2025年实现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稳步增长,股价有潜在上涨空间,给予“买入”评级[6] - 公司未来营收增速预测:智能变配电系统15%、10%、10%,智能电表25%、5%、5%,智能中压供用电设备10%、10%、10%,智能电源与应用系统10%、10%、10%,直流输电系统-21%、47%、92%,EMS加工业务10%、10%、10%[42] - 公司预计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68.9、188.8、215.6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3.2%、11.8%、14.2%[44] - 公司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1、11.5、15.5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0.2%、25.8%、35.2%[44] 行业趋势 - 特高压直流持续高景气,柔直行业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公司在直流输电核心环节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后续有望受益于行业发展[5] - 2023年特高压直流项目核准和开工明显加速,北方风光消纳与南方缺电问题共存,特高压直流建设仍将保持较高水平[33] - 柔性直流技术可以解决长三角、珠三角直流馈入较多带来的换相失败问题,降低大规模停电风险[38] 财务状况 - 公司资产总计在2018-2025年间逐年增长,2025年达到25,987百万元[47] - 公司流动负债合计在2018-2025年间逐年增长,2025年达到10,704百万元[47] - 公司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租赁负债等在2018-2025年间有不同程度的变化[47]
业绩超出预期静待柔直花开: 许继电气
华源证券· 2024-04-25 18:00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70.61亿元,同比增长13.51%[1] - 公司整体毛利率水平为18.0%,同比去年下降1.35%[2] - 智能电表板块实现营收34.8亿,同比增长12.55%[4] 用户数据 - 报告中列出了不同地区的销售代表信息[16] 未来展望 - 公司可能会持有所提及公司发行的证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各种金融服务[15]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智能电表板块实现营收34.8亿,同比增长12.55%,毛利率为25.2%[4] 市场扩张和并购 - 报告中列出了不同地区的销售代表信息,以及股票和行业的投资评级标准[16][17] 其他新策略 - 公司采用相对评级体系,投资者应该综合考虑个人情况和整篇报告内容,而不仅仅依赖投资评级来做决定[18]
年报点评:连续五年业绩提升 特高压工程建设提速助力公司成长
中原证券· 2024-04-25 11:00
公司业绩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0.61亿元,同比增长13.51%[1] - 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05亿元,同比增长28.03%[1] - 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69亿元,同比增长21.82%[1] - 预计公司2024、2025、2026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1.83亿元、14.54亿元和17.95亿元[10] 业务展望 - 公司2023年度确认收入的特高压大项目包括白鹤滩-浙江、葛南换流站改造等线路,特高压大项目在手订单合计超过16亿元[4] - 公司新能源业务有望搭乘新能源发展东风,实现业绩高速增长[7] - 公司智能电表业务有望进一步提升,电能表份额在国网集招排名第一[8] - 公司海外市场营收增幅明显,国际营收同比增长98%[9] 新能源产业 - 公司2023年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风电装机容量同比增长20.8%,太阳能装机容量同比增速高达55.2%[2] - 公司2023年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新能源业务营业规模增大,新能源装机量或继续维持较高增速[3] - 2023年风电装机容量同比增长40%,达到40,000万千瓦[12] - 2023年光伏装机容量同比增长60%,达到70,000万千瓦[12] 财务展望 - 2024年预计公司营业收入将达到28,437亿元,较2022年增长88.9%[13] - 2024年预计公司净利润将达到2,112亿元,较2022年增长113.7%[13] 行业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强于大市,未来6个月内行业指数相对沪深300涨幅10%以上[14] 投资建议 - 公司投资评级分为买入、增持、谨慎增持、减持和卖出五个等级[15]
2023年年报点评:直流输电头部厂商,柔直高景气释放成长潜力
国海证券· 2024-04-18 07:00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度营收达到171亿元,同比增长14%[1] - 公司2023年第四季度营收达到64亿元,环比增长80%,同比增长8%[2] - 公司股价表现优于沪深300指数,1个月涨幅为12.9%,3个月涨幅为29.1%[3] - 公司2024-2026年预计营业收入将分别达到194亿元、221亿元和254亿元[9] - 该公司股票投资评级为买入,2024年预计每股收益为1.14美元[10] 用户数据 - 无关要点 未来展望 - 公司2024-2026年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亿元、15亿元和18亿元[9] - 该公司股票投资评级为买入,2026年预计每股收益为1.78美元[10]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无关要点 市场扩张和并购 - 无关要点 其他新策略 - 该公司具有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14] - 国海证券的投资评级标准包括行业投资评级和股票投资评级[15][16] - 报告提供了免责声明,强调风险等级为R3,仅供符合公司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要求的客户使用[17] - 公司提供风险提示,提醒投资者市场存在风险,投资需谨慎,不应将报告作为唯一参考因素[20] - 本报告版权归国海证券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使用[23] - 国海证券研究所发布了该报告[24]
23年业绩超预期,多重催化落地在即
广发证券· 2024-04-15 00:00
业绩总结 - 公司23年业绩表现超预期,营收同比增长13.5%,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8.0%[1] - 公司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同比增长56.5%,毛利率为18.0%,净利率为6.95%[1] - 许继电气2026年预计经营活动现金流为2,724百万元,较2022年增长55.4%[4] - 营业利润率预计在2025年达到29.4%,较2022年增长11.4个百分点[4] - ROE预计在2026年达到12.6%,较2022年增长5.0个百分点[4] 未来展望 - 公司展望24年,直流输电、智能电表、智能变配电等业务有望迎来催化,预计24-26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3.6%/29.1%/25.8%[2] 风险提示 - 公司风险提示包括电网投资不及预期、特高压核准不及预期、海外经营风险等[3] 公司资质 - 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具备中国证监会批复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9] - 广发证券(香港)经纪有限公司具备香港证监会批复的就证券提供意见的牌照[10] 其他提示 - 投资者应当考虑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关联机构可能存在的潜在利益冲突[12] - 广发证券不对报告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17]
特高压与海风助力直流业务发展,电表与国际业务表现亮眼
国信证券· 2024-04-14 00:00
业绩总结 - 公司23年实现营收170.61亿元,同比增长13.51%[1] - 公司24-25年特高压直流订单表现良好,预计进入交付高峰,24年有望启动特高压柔性直流招标[9] 未来展望 - 公司智能变配电业务保持稳健,配电网升级改造提振远期需求,有望充分受益[11]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收购哈表所提高电表业务综合实力,国际市场表现亮眼,市场份额与行业地位进一步提升[12] 市场扩张和并购 - 报告中列出了几家可比公司的估值数据,包括总市值、EPS、PE和ROE等指标[15] - 公司的财务预测和估值数据显示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变化趋势,以及关键财务和估值指标的预测值[16] 其他新策略 - 报告中提到了投资评级的标准和说明,包括买入、增持、中性、卖出等级别,以及相对市场表现的评价标准[18]
2023年报点评:业绩略超预期,网内外业务成效显著
国泰君安· 2024-04-12 00:00
业绩总结 - 公司23年报业绩略超预期,实现营收170.61亿元,同比增长13.5%[2] - 许继电气2026年预计营业总收入将达到30,626百万元,呈现稳定增长趋势[3] - 公司的净利润预计在2026年将达到1,813百万元,净资产收益率逐年提升[3] - 公司对信息来源的准确性、完整性或可靠性不作保证,投资者应自行关注信息更新[7] 业务发展 - 公司网内业务成长稳健,智能变配电/智能电表/智能中压供用电业务23年营收增速分别为-8%/+17%/+14%[2] - 公司网外业务发展迅速,新能源及系统集成/充换电设备及其它制造服务23年营收增速分别为+41%/+64%[2] 估值比率 - 许继电气的PE、PB、EV/EBITDA等估值比率在2026年将继续下降,市值为25,241百万元[3] 投资提醒 - 报告提醒投资者本报告仅供公司客户使用,不构成广告,不构成投资建议[6] - 公司及其关联机构可能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证券并提供相关服务,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9]
盈利略超预期,24年受益于柔直增长
西南证券· 2024-04-12 00:00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70.6亿元,同比增长13.5%[1] - 公司2023年销售毛利率为18%,净利率为7%,同比分别下降1%和上升0.5%[1] - 公司2024-2026年预计营收分别为195.9亿元、225.6亿元、249.3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16.1%、28.1%、14.1%[2] - 许继电气2023年营业收入预计将达到22563.26百万元,2024年预计增长14.81%至19588.41百万元[4] - 2023年净利润为1186.02百万元,2026年预计将增长至2057.07百万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3.62%[4] 业务展望 - 公司2024-2026年智能变配电系统订单交付同比增速分别为5.5%/10%/9%[3] - 公司2024-2026年直流输电系统订单交付同比增速分别为60%/70%/30%[3] - 公司2024-2026年充换电设备及其他制造服务订单交付同比增速分别为30%/20%/15%[3] - 公司2024-2026年新能源及系统集成订单交付同比增速分别为41%/16.5%/11.7%[3]
业绩略超预期,电网行业高景气促公司成长
国联证券· 2024-04-12 00:00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实现营收170.61亿元,同比增长13.51%[1] - 公司2023年电表/中压供用电设备/直流输电系统营收同比增长分别为12.55%/14.25%/3.12%[1] - 公司2024-2026年预计营业收入分别为198.20/233.12/280.5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6.17%/17.62%/20.34%[3] - 公司2024年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56/17.18/21.6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4.98%/36.72%/25.98%[3] - 公司2023年海外电表订单丰富,国际业务营收同比增长98%、毛利率同比增长3.98pct[2] 未来展望 - 公司2024年目标价格为29.59元,维持“买入”评级[1] - 公司2023年特高压主网开工“四直两交”,预计24/25年每年至少核准开工4条直流,柔性直流占比有望提升[2] - 公司2026年预计营业收入将达到28053百万元,较2022年增长87.7%[5] - 2026年预计净利润为2553百万元,较2022年增长163.5%[5] - 公司2026年预计ROE为13.66%,较2022年增长6.13个百分点[5] 风险提示 - 公司风险提示包括特高压建设进度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海外政策变化[4] 其他新策略 - 报告中提到,投资者应当考虑到国联证券及/或其相关人员可能存在影响本报告观点客观性的潜在利益冲突[13] - 报告中强调未经国联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和引用[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