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唐智控(300131)
搜索文档
英唐智控:关于筹划发行股份等方式购买资产的停牌进展公告
证券日报· 2025-10-31 21:13
公司重大事项 - 英唐智控正在筹划发行股份等方式购买资产事项 [2] - 因事项存在不确定性 公司股票自2025年10月27日开市时起开始停牌 [2] - 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 [2] 交易进展 - 公司以及有关各方正在积极推进本次交易的相关工作 [2] - 公司正在与相关交易各方协商确定交易框架 [2] - 公司正在根据相关规定编制本次交易的预案 [2] 停牌状态 - 为维护投资者利益 避免对公司证券交易造成重大影响 公司股票将继续停牌 [2]
英唐智控(300131) - 关于筹划发行股份等方式购买资产的停牌进展公告
2025-10-31 18:02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筹划发行股份等方式购买资产[1] 其他情况 - 公司股票自2025年10月27日开市起停牌,预计不超10个交易日[1] - 公司及各方正推进交易相关工作,协商确定交易框架并编制预案[1] - 交易事项存在不确定性,提醒投资者关注后续公告并注意风险[2] - 公告发布时间为2025年10月31日[3]
英唐智控(300131)2025年三季报简析:增收不增利,公司应收账款体量较大
搜狐财经· 2025-10-31 06:5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三季报营业总收入41.13亿元,同比上升2.4% [1] - 2025年三季报归母净利润2607.0万元,同比下降43.67% [1] - 第三季度营业总收入14.74亿元,同比上升0.47%,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466.58万元,同比下降144.48% [1] 盈利能力指标 - 毛利率7.91%,同比增加0.91个百分点 [1] - 净利率0.59%,同比下降41.32% [1] - 每股收益0.02元,同比下降50.0% [1] - 公司去年的ROIC为3.71%,净利率为1.02%,中位数ROIC为5.5% [5] 成本与费用控制 -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总计2.04亿元,三费占营收比为4.96%,同比下降7.89% [1] - 研发费用同比大幅增加90.06%,原因为加大新产品自主研发投入 [3] 现金流状况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05元,同比下降76.96%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77.02%,原因为支付的采购款、人工和税费增加 [3] - 货币资金/流动负债比例为43.22% [5] 资产与负债结构 - 货币资金4.82亿元,同比增加5.52% [1] - 应收账款8.16亿元,同比下降15.29%,但应收账款占最新年报归母净利润比例高达1353.94% [1][5] - 有息负债8.48亿元,同比下降3.89%,有息资产负债率达22.13% [1][5] - 使用权资产同比增加92.22%,租赁负债同比增加112.55%,原因为新签订租赁合同 [5] 非经常性项目与税务影响 - 投资收益同比大幅增加641.81%,原因为对联营企业的投资收益增加 [3] - 所得税费用同比大幅增加1537.32%,原因为递延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增加 [3] - 其他收益同比下降31.14%,原因为政府补助减少 [3]
英唐智控的前世今生:营收行业第八,净利润行业第二十七,资产负债率高于行业平均,毛利率低于同行
新浪财经· 2025-10-30 21:07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1年7月6日,于2010年10月19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核心业务涵盖电子元器件分销、半导体研发制造及软件服务 [1] - 主营业务构成中,电子元器件产品营收24.17亿元,占比91.59%,为主要收入来源 [2]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为41.13亿元,在行业中排名第8位,行业平均营收为48.46亿元 [2] - 当期净利润为2439.71万元,在行业中排名第27位,行业平均净利润为1.39亿元 [2] - 公司毛利率为7.91%,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21.49% [3] 财务健康状况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50.02%,高于行业平均的44.96% [3] - 资产负债率相比去年同期的51.98%有所下降 [3]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均为胡庆周,其2024年薪酬为285万元,同比增加42万元 [4] - 总经理蒋伟东(JIANG WEIDONG)2024年薪酬为237.99万元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6.55万户,较上期减少17.42% [5]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1.59万股,较上期增加21.10% [5]
英唐智控前三季度营收增长2.4% 加速向半导体IDM企业转型
证券时报网· 2025-10-29 20:24
财务表现与战略转型 - 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41.13亿元,同比增长2.4%,归母净利润为2607万元 [1] - 公司依托"分销+芯片"双轮驱动战略,成功从传统分销商向半导体IDM企业转型 [1] - 研发与技术创新投入增加是影响净利润的因素 [1] MEMS微振镜技术突破 - 公司自主研发的MEMS微振镜工作电压仅需3V即可实现30×25°超宽视场角,镜面镀金反射率达97%,功耗低至136mW,串扰控制在0.1%以下 [1] - 产品形成4mm、1mm、1.6mm、8mm等多规格矩阵,覆盖激光投影、AR/VR、车载HUD及激光雷达等场景 [1] - 1mm规格产品功耗小于100mW,打造出小于0.5cm LBS模组,打破美国DLP技术垄断 [2] MEMS微振镜商业化与行业机遇 - 4mm规格产品已切入激光雷达供应链并实现工业场景批量交付 [2] - 机器人市场需求攀升带动激光雷达订单大幅增长,MEMS微振镜作为核心部件需求同步扩容 [2] - 行业认为激光雷达与RGB相机融合的超级传感器有望成为"机器人之眼"的终极方案 [2] 显示驱动芯片业务进展 - 公司首款DDIC、TDDI产品已实现批量交付,订单稳定,包括国内车企8.4寸仪表屏和海外客户12.3寸屏幕项目 [3] - 公司正加速研发改进型版本以适配车载显示大屏化、多屏化、高清化趋势及HUD需求 [3] - 面向消费电子领域的OLED产品已进入流片阶段,计划将面板芯片产业链性能对标全球最高水准 [3] 未来业务拓展方向 - 公司计划于2025年下半年加大消费电子C端市场部署,重点覆盖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终端产品 [3] - 公司战略目标是通过供应链优化与设计能力提升,加速推进面板芯片领域全方位国产替代进程 [3]
英唐智控:前三季度营收稳健增长,“分销+芯片”双轮驱动筑牢IDM转型根基
全景网· 2025-10-29 19:27
公司财务与战略概览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13亿元,同比增长2.4% [1] - 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2607万元,受研发与技术创新投入增加影响 [1]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电子元器件分销、芯片设计制造及软件研发销售,依托"分销+芯片"双轮驱动战略实现向半导体IDM企业的转型 [1] 电子元器件行业前景 - 2025年中国电子元器件市场规模预计达19.86万亿元,其中集成电路市场规模预计达8.2万亿元,占比41% [2] - 行业增长受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工业电子等传统领域需求回温,以及5G、物联网、新能源等新兴领域加速兴起驱动 [2] MEMS微振镜技术突破与应用 - 公司自主研发的"MEMS微振镜"工作电压仅需3V,实现30×25°超宽视场角,镜面镀金反射率达97%,功耗低至136mW,串扰控制在0.1%以下 [2] - 产品已形成4mm、1mm、1.6mm、8mm等多规格矩阵,覆盖激光投影、AR/VR、车载HUD及激光雷达等场景 [3] - 4mm规格产品已切入激光雷达供应链并实现工业场景批量交付;1mm规格产品功耗小于100mW,打造出小于0.5cm³LBS模组,在车载投影领域加速落地 [3] 显示驱动芯片业务进展 - 公司首款DDIC、TDDI产品已实现批量交付,订单稳定,包括国内车企的8.4寸仪表屏项目和海外客户12.3寸屏幕项目 [4] - 正加速研发改进型版本以适配车载显示大屏化、多屏化、高清化趋势及HUD等新兴需求 [4] - 面向消费电子领域的OLED产品已进入流片阶段,计划将面板芯片产业链性能对标全球最高水准 [4] 市场拓展与未来展望 - 公司计划于2025年下半年加大消费电子C端市场部署力度,重点覆盖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终端产品 [5] - 半导体行情向好,存储芯片迎涨价周期,行业需求扩容与国产替代机遇为公司发展奠定基础 [6] - 公司通过持续优化供应链管理、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核心产品竞争力,盈利水平有望伴随产品结构升级与规模效应释放迎来改善 [6]
英唐智控(300131) - 2025 Q3 - 季度财报
2025-10-29 18:05
根据您的要求,我已将提供的财报关键点按照单一主题进行分组。归类结果如下: 收入和利润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4.74亿元,同比增长0.47%;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41.13亿元,同比增长2.40%[5] - 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466.58万元,同比下降144.48%;年初至报告期末净利润2607万元,同比下降43.67%[5] - 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为41.13亿元,较上年同期的40.17亿元增长2.40%[24] - 公司前三季度营业利润为3719.05万元,较上年同期的3964.19万元下降6.19%[25] - 净利润为2439.7万元,同比下降39.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07.0万元,同比下降43.7%[26]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2元,去年同期为0.04元[26] - 年初至报告期末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48%,同比下降1.19个百分点[5] 成本和费用 - 研发费用大幅增长90.06%,本期发生额为6863.96万元[9] - 所得税费用激增1537.32%,本期发生额为1245.97万元[9] -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同比增长90.06%[17] - 期末研发费用为6863.96万元,较上年同期的3611.54万元增长90.06%[24]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1.67亿元,同比增长26.3%[27]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36.9亿元,同比增长4.3%[27] - 所得税费用为1246.0万元,去年同期为负86.7万元[26] 现金流量 - 年初至报告期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203.88万元,同比下降77.02%[5]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改善至4207.48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60.84%[1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203.9万元,同比下降77.0%[27]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10.5亿元,同比改善62.8%[27]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207.5万元,去年同期为负6915.1万元[28]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40.8亿元,同比增长1.9%[2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37亿元,同比增长17.4%[28] 电子元器件分销业务表现 - 公司前三季度电子元器件分销业务实现收入377,285.28万元,同比增长2.72%[16] 芯片设计制造业务表现 - 前三季度芯片设计制造业务营业收入为3.2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0%[20] 产品研发与技术进展 - 公司首款车规级TDDI/DDIC已实现量产,改进型版本DDIC356已通过AEC-Q100认证并进入试产阶段[18] - 面向中控等触控场景的TDDI7880已完成流片并取得工程样片,正推进项目导入[18] - 公司面向消费电子领域的OLED DDIC产品已完成研发设计进入流片阶段,预计2026年一季度前量产[18] - 公司MEMS微振镜产品直径规格涵盖4mm、1mm、1.6mm、8mm,其中4mm规格产品已进入市场[19] - 公司在智慧交通LiDAR、手机、车载应用等领域获得头部客户的NRE合同,正开展定制研发[19] 投资收益 - 投资收益大幅增长641.81%,本期发生额为34.72万元[9] 资产与负债状况 - 期末货币资金为4.82亿元,较期初的5.23亿元减少7.76%[22] - 期末应收账款为8.16亿元,较期初的8.33亿元减少2.06%[22] - 期末存货为5.79亿元,较期初的6.44亿元减少10.12%[22] - 期末短期借款为6.50亿元,较期初的6.65亿元减少2.35%[23] - 期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7.67亿元,较期初的17.43亿元增长1.39%[23] - 公司资产总计为35.29亿元,较期初的35.94亿元减少1.81%[22] - 总资产为35.29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1.83%[5] - 使用权资产增长92.22%至3551.68万元,主要因新签订租赁合同[8] 股东信息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65,479户[13] - 公司第一大股东胡庆周持股比例为8.45%,持股数量为95,940,866股,其中46,801,574股处于质押状态[13]
英唐智控拟购半导体资产股价抢跑 业绩承压连续6年未分红转型谋变
长江商报· 2025-10-28 11:10
收购计划概述 - 公司于10月26日晚发布停牌公告,自10月27日起停牌,预计不超过10个交易日,原因系筹划收购两家半导体企业,并已签署意向协议 [1] - 收购标的为桂林光隆集成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及上海奥简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76%股权,交易方式为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同时募集配套资金 [3] - 在收购事项披露前的10月24日,公司股价已大涨9.91%,成交额放大至15.01亿元,引发市场对内幕消息泄露的质疑 [1][4][5] 收购标的公司详情 - 光隆集成成立于2018年11月,注册资本5000万元,业务涵盖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量子计算技术服务、光电子器件制造与销售等 [4] - 奥简微电子成立于2015年10月,注册资本1052.63万元,专注于高性能模拟及混合信号芯片设计,产品应用于通信基站、服务器、医疗设备等领域,存储芯片巨头兆易创新持有其19%股权 [4] 公司转型战略与过往收购记录 - 公司正推进从电子元器件分销商向半导体IDM企业转型,主营业务包括电子元器件分销、芯片设计制造及软件研发销售 [1][6] - 过往收购记录包括2020年及2021年收购英唐微技术100%股权和上海芯石40%股权,以及2024年11月曾筹划收购爱协生控制权但半月后终止 [6] 公司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26.39亿元,同比增长3.52%,但归母净利润为0.31亿元,同比下降14.12% [1][9] - 近三年(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在49.58亿元至53.46亿元间波动,归母净利润在0.55亿元至0.60亿元低位徘徊,较此前年赚2亿元水平大幅下滑 [8] - 自2019年以来,公司连续六年未派发现金红利 [2][10] 募投项目进展 - 2022年公司以简易程序定增募资2.9亿元用于MEMS微振镜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原计划2025年2月达产,后延期至2026年9月,截至2025年6月末投资进度为70.61% [8]
英唐智控今起停牌 筹划购买两公司股权并配套募资
中国经济网· 2025-10-27 09:08
公司停牌及交易筹划 - 公司股票自2025年10月27日开市起停牌 以筹划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事项 [1] - 公司预计在不超过10个交易日内 即2025年11月10日前披露交易方案 [1] - 若未能如期披露方案 公司股票将于2025年11月10日复牌并终止筹划事项 [1] 交易标的及当前进展 - 本次交易标的公司为桂林光隆集成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奥简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 - 公司已与持有光隆集成100%股份的股东签署意向协议 [2] - 公司已与合计持有奥简微电子76%股份的股东及实际控制人高志宇签署意向协议 [2] 交易方式及方案细节 - 交易方式预计为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 同时拟募集配套资金 [2] - 收购光隆集成100%股权及奥简微电子76%股权的意向协议已签署 [3] - 最终交易价格将以评估报告结果为定价依据 由各方协商确定 [3]
【立方早知道】中美多项经贸议题形成初步共识/国内首家2万亿券商诞生/茅台集团换帅
搜狐财经· 2025-10-27 08:55
中美经贸关系 - 中美双方就海事物流和造船业301措施、延长对等关税暂停期、芬太尼关税和执法合作、农产品贸易、出口管制等经贸议题达成基本共识 [1] 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 - 国务院提出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4] - 央行部署构建科学稳健的货币政策体系 [7]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统筹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持续提升经济金融适配性 [8] - 证监会着力增强资本市场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 [9] 国有资产管理 - 截至2024年末,全国国有企业(不含金融企业)资产总额401.7万亿元,国有资本权益109.4万亿元 [12] - 国有金融企业资产总额487.9万亿元,国有金融资本权益33.9万亿元 [12] 半导体产业 - 北京大学团队在光刻胶微观结构研究取得突破,指导开发出可减少光刻缺陷的产业化方案 [13] - 2024年我国光刻胶市场规模增长至114亿元以上,预计2025年可达123亿元 [13] - 国产GPU厂商沐曦股份科创板IPO获上市委会议审议通过,拟融资39.04亿元 [27] - 闻泰科技第三季度半导体业务收入43亿元,创中国市场单季度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2.2% [35] 能源与大宗商品 - 国内成品油调价窗口开启,汽柴油零售价预计下调290元/吨,每升或下调0.22-0.24元,加满一箱50升油可少花11.5元 [14] 消费品与零售 - 寒潮来袭带动羽绒服棉衣销售增长,原料鸭绒、棉花价格涨幅明显,鹅绒加工企业订单爆满 [15][16] - "反内卷"及双十一因素推动快递网点提价,单票涨幅多在0.1-0.2元,高客单价商品比例增加 [17] 金融行业 - 中信证券总资产突破2万亿元,成为国内首家资产规模破两万亿券商,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231.59亿元,同比增长37.86% [18] - 国盛金控正式更名为国盛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新一届董事会及高管层亮相 [23] - 湘财股份与大智慧并购案获上交所受理,有望成为第三家互联网券商 [29] 公司并购与战略合作 - 依依股份拟全资收购高爷家,切入宠物食品赛道,构建"食品+用品"全品类布局 [19] - 英唐智控筹划收购光隆集成和奥简微电子两家半导体企业股权 [20] - 中钨高新拟以8.21亿元收购衡阳远景钨业99.97%股权 [25] - 宁波方正与山东未来机器人在深海机器人机械零部件研发生产及市场开拓方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6] - 药明康德子公司拟以28亿元向高瓴投资转让旗下两家医药科技公司100%股权 [32] 公司业绩表现 - 深深房A前三季度归属净利润1.45亿元,同比增长2791.57%,第三季度净利润4209万元,同比增长7066.86% [31] - 药明康德前三季度净利润120.76亿元,同比增长84.84% [31] - 正海磁材第三季度净利润1.15亿元,同比增长189.72% [33] - 洛阳钼业第三季度净利润56.08亿元,同比增长96.40% [34] - 闻泰科技第三季度净利润10.40亿元,同比增长279.29% [35] 公司治理与风险 - 梦洁股份董事陈洁连续第9次对公司财报提出异议,称无法保证其真实准确完整 [21] - *ST荣控公告独立董事刘长坤无法取得联系,但不影响公司董事会运作及生产经营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