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科创达(300496)
icon
搜索文档
中科创达20250508
2025-05-08 23:31
纪要涉及的公司 中科创达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战略布局**:围绕AI能力整合与操作系统技术,结合现有业务线推动端侧产品发展,通过“OS加AI”战略赋能传统业务并拓展创新业务,持续推进全球化发展 [2][3][4] - **业务进展** - **端侧智能领域**:2024年下半年看到端侧产品发展趋势加速,2025年机会巨大;与火山引擎合作共建端侧智能实验室,推动汽车和智能硬件转化应用;发布TurboX智能操作系统1.0、AI眼镜及最新移动机器人产品,展示DELOS 1.0 AI原生整车系统 [3] - **传统业务**:通过“OS加AI”战略赋能手机、汽车和物联网三大传统业务,如在汽车领域发布DELOS 1.0 AI原生整车系统全面赋能汽车行业 [2][4][5] - **创新业务**:拓展移动机器人等创新业务,提供端到端解决方案;在AI PC领域推出基于高通芯片和微软系统的PC产品,提供多元场景用户体验;看好端侧AI,布局AI眼镜和混合现实(MR)等领域 [4] - **机器人和汽车领域**:发布两款移动机器人产品,面向物流、仓储等场景提供解决方案;发布DELOS 1.0 AI原生整车系统,实现车内外多模态感知及底层能力,重构人机交互HMI座舱系统 [6] - **整车操作系统(OS)**:布局是持续升级和传承过程,DuerOS进入整车OS阶段;市场处于初期,但AI定义汽车等已成共识;2025年1.0版本全面体现AI能力;商业模式包括软件开发和IP授权,帮助客户快速迭代产品、降低开发门槛 [10] - **合作影响**:与火山引擎合作在大模型应用方面深度合作,共建端侧智能实验室,提升技术实力、扩大市场影响力、开拓新商业机会 [2][7] - **大会成果**:ThunderWorld 2025端侧智能技术大会发布新产品,展示端侧产品最新成果,吸引合作伙伴探讨大规模合作机会,标志公司以端侧智能为主要发展方向 [8][9] - **业务板块发展趋势**:一季度报告未拆分具体业务,但各业务需AI加操作系统平台赋能;物联网、智能硬件、手机、汽车领域因技术和市场需求推动有增长空间;公司对2025年发展保持乐观预期 [1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AI PC领域**:2024年5月COMPUTEX大会发布AI PC参考设计产品,2025年CES拓展为标准版产品;去年发布的四款AI Mini PC参考设计具备约45TOPS算力,用于多个创新场景 [12] - **AR眼镜**:4月底端侧智能技术大会推出,采用高通5,100双芯片架构,结合蓝牙能耗管理和待机功耗优化;基于安卓系统和实时双系统架构,提升AI眼镜启动速度及拍照响应能力,实现脱离手机独立运行;端侧算法毫秒级响应,结合语音图像增强等技术,今年将逐渐量产 [14][15]
中科创达(300496):业绩维持健康稳定,深化端侧AI战略布局
国信证券· 2025-05-08 15:2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4][5][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4年业绩总体稳定,25Q1实现改善,费用管控持续深化,高研发投入布局未来,智能物联网业务回暖,智能汽车业务放缓,深化端侧智能战略布局构建差异化竞争力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4年主营收入53.85亿元,同比上升2.72%;归母净利润4.07亿元,同比下降12.6%;扣非净利润1.75亿元,同比下降48.49% [1][9] - 2025年Q1主营收入14.69亿元,同比增长24.69%;归母净利润0.93亿元,同比增长2.48%;扣非净利润0.88亿元,同比增长2.48% [1][9] 费用情况 - 24年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为3.71%/8.88%/19.10%,同比+0.4%/-2.86%/+8.16%,25Q1费用控制进一步优化,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为3.54%/9.37%/19.20%,同比-0.76%/-0.25%/-2.17% [1] 业务情况 - 24年智能手机业务收入14.23亿元,同比增长0.49%;智能汽车业务收入24.16亿元,同比增长3.42%;智能物联网业务收入15.45亿元,同比增长3.73% [2][9] - 智能物联网业务扭转23年下滑态势,得益于构建“端 - 边 - 云”一体化平台;智能汽车业务增长率较23年大幅放缓,因行业调整期主机厂延长验收周期和部分车企新车型交付量不及预期 [2] 战略布局 - 在智能汽车领域,滴水OS成核心技术底座,与大众CARIAD联合研发加速本土化智驾方案落地;消费电子领域,打造创新终端,联合构建端侧生成式AI开发平台推动AIPC生态商业化;机器人方向形成工业自动化闭环解决方案助力制造业智能化升级 [3] 投资建议 - 考虑竞争格局加剧、AI研发投入等影响,下调盈利预测,预测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5.05/6.41/8.96亿元(前值25 - 26年分别为6.68/11.17亿元),对应当前PE分别为50/39/28倍,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4][11] 财务预测与估值 - 给出2023 - 2027E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关键财务与估值指标数据 [15]
中国AI 50概念下跌0.88%,主力资金净流出40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5-07 17:47
中国AI 50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5月7日收盘,中国AI 50概念下跌0.88%,位居概念板块跌幅榜前列 [1] - 板块内14只个股上涨,涨幅居前的有寒武纪(+1.95%)、中恒电气(+1.69%)、中国电信(+1.67%)[1] - 跌幅居前的个股包括潍柴重机、润泽科技、税友股份 [1] 概念板块涨跌幅对比 - 兵装重组概念(+5.31%)和成飞概念(+4.93%)领涨 [2] - 华为盘古(-0.85%)、Sora概念(-0.80%)、财税数字化(-0.73%)等AI相关概念同样表现疲软 [2] 资金流动情况 - 中国AI 50概念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19.17亿元,40只个股遭净流出 [2] - 主力资金净流出超亿元的个股包括汉得信息(-2.96亿元)、软通动力(-1.95亿元)、浪潮信息(-1.69亿元)[2] - 主力资金净流入居前的个股为中国电信(+1.33亿元)、中芯国际(+8297.39万元)、恒立液压(+6557.20万元)[2][4] 个股资金流向明细 - 汉得信息主力资金净流出2.96亿元,换手率11.02% [2] - 润泽科技主力资金净流出1.51亿元,股价下跌4.40% [2] - 寒武纪主力资金净流入2326.08万元,股价上涨1.95% [4]
中科创达(300496) - 关于回购公司股份的进展公告
2025-05-06 18:16
回购计划 - 拟用5000 - 10000万元自有资金回购A股,价格不超96元/股[2] - 回购用于员工持股或股权激励,期限自2025年4月7日起12个月内[2] 回购进展 - 截至2025年4月30日,回购57.53万股,占总股本0.13%[2] - 最高成交价52.40元/股,最低48.65元/股,已用资金2930.22万元[2] 未来展望 - 后续将在回购期限内继续实施回购方案[5]
中科创达(300496) - 2025年04月3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30 19:22
财务情况 - 2024 年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差 2.3 亿,原因是前年四百多万买的 46%股权去年增值 1.5 亿记入净利润,加上花掉的八千多万 [1] - 2024 年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4.07 亿元,较上年下降 12.60%,主要因毛利率同比下降和研发投入同比增加;2024 年下半年净利润环比增长 190.4%;2024 年第四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 282.76%,环比增长 436.76%;2025 年一季度净利润 9257.28 万元,同比增长 2% [2] - 2024 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2.72%,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 12.60%,扣非净利润下滑 48.49%,主要是毛利率下降 2.66 个百分点、毛利额减少 9063.20 万元,研发费用增加 7752.47 万元、同比增长 8.16% [5] - 2024 年拟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派发现金红利 0.58 元,未来分红计划关注公司公告 [4] 业务营收 - 2024 年智能汽车业务线营业收入 241640.10 万元,较上年增长 3.42%;智能物联网业务线营业收入 154549.38 万元,较上年增长 3.73%;智能软件业务线营业收入 142274.17 万元,较上年增长 0.49%,智能汽车收入占比最大 [2] - 2024 年海外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13.87%,国内收入有所下降 [3] 产品技术 - 整车操作系统“滴水 OS”打通座舱、智驾、舱驾融合,2024 年北京车展首发,最新发布的滴水 OS 1.0 Evo 迈入全面 AI 化新时代 [2][3][6][7] - 移动机器人产品系列在潜伏型机器人、无人叉车及巡检机器人场景快速发展,发布两款 1.5 吨叉车产品,推动 AMR 智能化水平提升 [3] 市场战略 - 继续大力开拓全球市场,在全球 16 个国家或地区设研发中心,通过全球团队服务客户,扩充全球研发资源吸引人才 [3] - 沿着“操作系统 + 端侧智能”战略方向,在整车操作系统、工业机器人、端侧智能创新业务方向战略投入,实现产品和技术突破 [3] - 构建“混合 AI”时代全新基础设施,融合新型物联网等技术,拓展端侧产品和应用场景,在多领域持续突破 [5][7] - 智能汽车业务拓展并保障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平台过渡,推进全球化业务和整车操作系统前瞻战略布局 [6] - 优化产品服务结构,扩大高附加值业务占比,在端侧智能、移动机器人、智能汽车领域发挥优势,成为各领域领军者 [6][7] 行业前景 - 混合 AI 推动操作系统演进,大模型先在云端落地,2025 年端侧智能产品增多,AI 产业和端侧智能发展处于起步加速阶段,未来空间大 [4][5] - 智能技术演进加速,模型性能提升,AI 语言模型向多模态模型演进,推动多模态产品出现 [4]
花旗分析师:参观上海车展后的新收获
智通财经· 2025-04-30 11:01
核心观点 - 瑞声科技首次以独立品牌参展,展示电机系统及玻璃车窗应用,汽车产品线拓展顺利[1] - 小米SU7订单积压超20万辆,YU7仍计划6-7月发布,撞车事件未影响上市节奏[1] - 中科创达凭借全栈AquaDriveOS解决方案发力智能座舱+AI领域[1] - 四维图新向智能座舱+智能驾驶一级供应商转型,研发投入持续承压[1] - 自动驾驶新规短期压制AD/ADAS渗透率,但长期趋势不变[1] - 汽车芯片本土化尚需时间,供应链备份方案已就绪应对断供风险[1] 瑞声科技(AAC) - 首次以自有品牌展示汽车产品线,包括声学、触觉反馈、光学、MEMS传感器及电机系统[2] - 首次展出应用于转向、电子制动等场景的电机产品,已获国内新能源客户指定项目[2] - ADAS用WLG玻璃车窗获北美、日本客户项目,光学镜头1-3MP产品已获全球主机厂量产[2] - 通过多元化产品推动汽车业务增长,但规模效应仍需时间积累[2] - 从智能手机向汽车领域拓展是未来估值提升关键[2] 小米(Xiaomi) - SU7订单积压超20万辆,标准版交付周期6-7个月,PRO版5-6个月,Max版4-5个月[3] - YU7仍计划6-7月发布,时间点或在撞车事故调查报告出炉后[3] - 下一催化因素可能是2025年一季度财报及新智能手机/智能玻璃产品发布[3] 中科创达(ThunderSoft) - 重点展示AquaDriveOS系统,智能座舱+AI解决方案是亮点[4] - 支持高通8775计算方案及多家大语言模型的AI盒子方案[4] - 2025年一季度智能驾驶需求回升,现有量产项目中智能座舱占90%,ADAS占10%[4] - 将受益于2024年四季度及2025年一季度智能汽车需求回暖[4] - 面临消费电子ODM厂商以系统解决方案商身份进入市场的竞争[4] 四维图新(NavInfo) - 定位为具备硬件系统与软件开发能力的新型一级供应商[5] - 2024-25年基础驾驶产品获300万辆指定项目,智能座舱+泊车获60万辆指定项目[5] - 提供基于高通SA8620P(36 TOPS)和SA8650P(100 TOPS)的城市领航辅助方案[5] - 高精度地图业务可能受益于最新自动驾驶/ADAS新规,数据合规能力成为优势[6] - 转型短期内将伴随高额研发投入[6]
中科创达(300496) - 2025年04月2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29 23:26
端侧智能产业概述 - 智能技术演进加速,AI语言模型向多模态模型演进,2025年初模型轻量化和压缩技术落地,加速端侧智能发展 [2] - 混合AI推动操作系统演进,端侧智能产品增多,具备无网络限制、低延迟等特点,提供更好智能体验 [2] - 异构计算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公司定义的端侧智能是在高算力平台融合AI原生操作系统和端侧大模型,推动系统和应用重构,端侧操作系统+端侧智能产品和服务是战略重心 [2] 端侧智能技术和产品 - 大模型能力和成熟度提升,7B以上模型更多运行在端侧,半导体厂商提升芯片内存带宽,公司探索不同场景智能化需求 [3] - 更多端侧智能产品从原型走向量产,2025年CES期间涌现丰富智能化产品 [3] 引领端侧智能方向 端侧智能的领军者 - 公司具备端侧智能核心技术,产品面向高算力端侧领域,实现全场景,形成端边云一体化解决方案,将布局端侧和边缘侧核心技术,加速端侧智能计算平台领先优势 [4] AI重塑机器人的领跑者 - 公司发布两款机器人新产品,采用多模态感知融合识别技术,具备精准定位与混合导航能力,发布面向机器人的算力模组,构建全覆盖算力平台,推动AMR智能化提升 [5] AI定义汽车的领航者 - 公司发布滴水OS 1.0 Evo,以端边云协同AI原生架构为核心,实现座舱系统全面重构,带来“超真实、超智能、超融合生态”体验,滴水OS迎来重大技术跃迁 [6][7] 2025年一季度经营情况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69亿元,同比增长24.69%;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257.28万元,同比增长2% [7] - 公司将巩固优势、突破瓶颈,围绕核心业务深化,开拓全球市场,投入前沿技术和创新应用,提升运营效率 [7] - 公司通过Turnkey端侧智能平台构建技术,为企业提供全价值链赋能,满足不同业务需求 [7][8] 问答环节 大模型在车端平台的应用 - 大模型采用端云混合架构为用户带来最佳体验,应用场景包括语音交互、自主推荐、视觉相关场景等 [9] 滴水OS的客户和收费 - 滴水OS面向车厂客户和全行业合作伙伴,提供全栈解决方案和商业模式,帮助汽车行业提高研发迭代效率 [10] 全球化业务发展和增长曲线 - 操作系统是全球化技术,公司将开拓全球市场,在16个国家或地区设研发中心,扩充研发资源,吸引优质人才 [10] - 公司将发力第二、三增长曲线,目标是全球化布局,提供领先智能操作系统及端侧智能产品和技术,业务受益于AI产业和端侧智能发展 [11][12]
中科创达(300496):业绩持续改善 全面布局端侧智能生态
新浪财经· 2025-04-29 20:4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收14.69亿元(yoy+24.69%),归母净利润0.93亿元(yoy+2.00%),扣非净利润0.88亿元(yoy+2.48%)[1] - 经营现金流1.22亿元,同比下降25.44%,但仍保持净流入状态[1] - 研发费用2.82亿元(yoy+12.0%),销售费用增加拖累利润增速[1] 产品与技术布局 - 发布三大重磅产品:滴水OS1.0 Evo(端边云协同AI原生架构)、TurboX AI眼镜(2025年底量产)、AMR领域叉车新品及TurboX C8X智能模组[2] - 产品覆盖智能汽车操作系统、XR设备、工业自动化,构建从底层OS到硬件的完整技术生态[2] 战略合作与全球化 - 与现代汽车签署协议并成立联合实验室,推进智能座舱研发[3] - 与ETAS合作开发功能安全与SoC融合方案,与面壁智能合作AI座舱交互,与瑞萨电子推出ZCU虚拟化平台[3] - 创通联达与Consult Red达成合作,加速全球市场拓展[3] 业务展望 - 研发成果转化及市场拓展有望持续改善盈利能力[1] - "操作系统+端侧智能"战略推动智能汽车、机器人、智能终端三大板块发展[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53、8.03、9.67亿元[3]
中科创达(300496):业绩持续改善,全面布局端侧智能生态
民生证券· 2025-04-29 19:5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4][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科创达2025年一季度营收稳健增长但研发销售投入拖累利润增速,随着研发成果转化和市场拓展见效盈利能力有望改善,发布三大重磅产品布局端侧智能生态,深化战略合作加速技术创新,看好其“操作系统 + 端侧智能”战略下三大智能板块业务发展,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53、8.03、9.67亿元,对应市盈率45X、31X、26X [2][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2025年4月28日晚公司发布2025年一季度报告,一季度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4.69亿元(yoy + 24.69%)、0.93亿元(yoy + 2.00%)、0.88亿元(yoy + 2.48%),经营现金流1.22亿元,同比下降25.44% [1] 业绩分析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4.69亿元同比增长24.69%,主营业务持续扩张;归母净利润0.93亿元同比增长2.0%,增速低于营收,因加大核心技术研发投入和拓展全球市场业务致销售费用增加;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22亿元虽同比降25.44%但仍净流入,研发成果转化和市场拓展见效后盈利能力有望改善 [2] 产品发布 - 在Thunder World 2025端侧智能技术大会暨南京智能汽车产业园开园仪式上发布三大重磅产品,滴水OS1.0 Evo重构座舱系统,TurboX AI眼镜预计2025年底量产,AMR领域推出两款叉车新品和TurboX C8X智能模组,构建完整技术生态展现前沿技术实力 [3] 战略合作 - 智能汽车领域与现代汽车、ETAS、面壁智能、瑞萨电子合作;智能物联网领域旗下创通联达与Consult Red合作,多维度协同创新强化技术领导力推动前沿技术商业化落地助力全球化战略实施 [4] 盈利预测与财务指标 |项目/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5,385|5,896|6,474|7,134| |增长率(%)|2.7|9.5|9.8|10.2| |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百万元)|407|553|803|967| |增长率(%)|-12.6|35.6|45.3|20.4| |每股收益(元)|0.89|1.20|1.74|2.10| |PE|61|45|31|26| |PB|2.5|2.4|2.3|2.1| [6] 公司财务报表数据预测汇总 - 涵盖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及主要财务指标如成长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经营效率、每股指标、估值分析等多方面数据预测 [11][12]
中科创达:端侧AI布局持续深化-20250429
华泰证券· 2025-04-29 12:1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 93.66 元 [1][5][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科创达 25 年 Q1 营收 14.69 亿元(yoy+24.69%、qoq-13.10%),归母净利 9257 万元(yoy+2.00%、qoq-63.77%),扣非净利 8752 万元(yoy+2.48%、qoq+80.87%),深度受益于端侧 AI 浪潮,看好其在端侧智能领域的深度布局 [1] - 公司在智能汽车场景业务基础良好,发布 AI 原生整车操作系统滴水 OS 1.0 Evo,随着中央计算架构普及与大模型上车成行业共识,智能汽车业务收入增速有望重回高增长 [2] - 公司在 AI 眼镜、AIPC、机器人、AI IoT 智能硬件等领域广泛布局,相关产品逐步落地,端侧智能产品不断放量有望打开成长空间 [3] - 25Q1 公司整体毛利率 36.28%,同比下降 3.54pct,净利润率 5.42%,同比下降 1.34pct,费用管控战略持续深化,随着研发项目产品化、商业化与下游需求回暖,产品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有望回升 [4] - 维持公司 25 - 27 年 EPS 分别为 1.40/1.91/2.58 元,给予公司 25 年 66.9 倍 PE,目标价 93.66 元 [5]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 营收与利润 - 预计 2025 - 20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60.63 亿、69.79 亿、81.79 亿元,增速分别为 12.61%、15.10%、17.19% - 预计 2025 - 2027 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 6.42 亿、8.80 亿、11.88 亿元,增速分别为 57.68%、36.99%、34.95% [7][17] 财务比率 - 预计 2025 - 2027 年 ROE 分别为 6.36%、8.11%、9.99%,PE 分别为 37.98、27.73、20.55 倍,PB 分别为 2.34、2.16、1.95 倍,EV/EBITDA 分别为 22.11、15.93、12.76 倍 [7][17] 基本数据 - 目标价 93.66 元,截至 4 月 28 日收盘价 53.05 元,市值 244.04 亿元,6 个月平均日成交额 14.14 亿元,52 周价格范围 32.30 - 71.10 元,BVPS 21.49 元 [9] 可比公司估值 - 虹软科技、科大讯飞、柏楚电子、萤石网络 2025E 平均 PE 为 66.9 倍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