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力永磁(300748)
icon
搜索文档
稀土永磁概念持续拉升 银河磁体涨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3 11:16
稀土永磁概念市场表现 - 稀土永磁概念板块在10月13日出现持续拉升行情 [1] - 银河磁体股价涨停 [1] - 包钢股份股价回封涨停 [1] - 北方稀土股价逼近涨停 [1] - 三川智慧、金力永磁、钢研纳克、大地熊、西磁科技等公司股价涨幅靠前 [1]
【大涨解读】稀土:商务部回应稀土出口管制,国内龙头还迎提价+业绩爆发双重催化,机构称行业估值有望提升
选股宝· 2025-10-13 10:55
板块市场表现 - 10月13日稀土板块集体大涨,安泰科技3连板,新莱福(20CM)和包钢股份涨停,银河磁体涨超10%,三川智慧、金力永磁、北方稀土、中科磁业等集体跟涨 [1] 核心驱动事件 - 2025年10月9日商务部发布公告,对部分中重稀土及其相关物、部分稀土设备和原辅料相关物以及稀土相关技术实施出口管制,向境外军事用户或特定名单实体的出口申请原则上不予许可 [3] - 北方稀土公告2025年第四季度稀土精矿交易价格调整为不含税26205元/吨,环比上涨37.13% [3] - 北方稀土预计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5亿元至15.7亿元,同比增加272.54%到287.34%,扣非净利润同比增加399.90%到422.46% [3] - 包钢股份拟将2025年第四季度稀土精矿关联交易价格调整为不含税26205元/吨(干量,REO=50%) [4] 机构政策解读 - 此次稀土出口管制范围与纵深全面拓宽,涵盖稀土种类、设备、原辅料及全产业链技术,包括开采、冶炼分离、金属冶炼、磁材制造和二次资源回收利用 [5] - 2023年中国稀土回收量达到约3.05万吨,2020年至2023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5.10%,严控技术流出将切断海外稀土回收供给激增的可能 [5] - 出口管制首次涉及境外出口经营者并明确限制目标,或将进一步拔升板块估值 [5] 行业供需分析 - 供给端氧化物供应紧张,金属供应相对稳定,上游分离企业多数开工稳定,部分企业因原料、指标及环保问题有停减产情况 [5] - 废料企业产出镨钕稳定,但氧化物端镨钕供应相对紧张,金属大厂整体开工稳定,金属镨钕供应相对充足 [5] - 需求端下游磁材大厂订单较好,开工充足,四季度是新能源车、风电设备等下游领域生产旺季,对稀土永磁材料的采购需求预计集中释放 [6] - 中期看,外国建立稀土冶炼分离生产线的决心或增强,外国政府对稀土价格的保底价格有望提升,国内稀土价格也有望同步上行 [5]
两大稀土巨头宣布提价 稀土和磁材企业利润有望明显改善(附概念股)
智通财经· 2025-10-13 10:45
政策与供应动态 - 中国商务部近期收紧稀土相关出口许可并扩大对境外相关物项的管制范围,直接限制了非法转移渠道,导致市场流通量趋紧[1][2] - 国内两大稀土巨头北方稀土与包钢股份宣布2025年第四季度稀土精矿交易价格调整为不含税26205元/吨,较第三季度价格涨幅达37.13%,为连续第5个季度上调价格[1] - 近一年来,北方稀土的稀土精矿关联交易价格从2024年第三季度的16741元/吨持续上调至26205元/吨,区间涨幅达56.53%[2] 价格走势与市场分析 - 氧化镨钕均价从6月30日的44.45万元/吨上涨至9月30日的56.2万元/吨,涨幅达26.43%,第三季度价格大涨是导致稀土精矿关联交易价格涨幅较大的主要原因[2] - 机构普遍认为在供需紧平衡格局下,稀土产品价格有望维持高位运行,招商证券继续看涨稀土价格[1][4] - 稀土精矿价格上涨推动相关企业营收和利润大幅增长,北方稀土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5.1亿元至15.7亿元,同比增加272.54%到287.34%[3] 需求驱动因素 - 在绿色低碳及"万物电驱"发展的背景下,磁材需求量增幅在10%左右,预计2025年将保持这一趋势[3] - 风电、新能源汽车以及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迅速发展,为下游稀土需求增长提供有力支撑,7月后市场需求改善及海外高价订单回流推动价格反弹[3] - 广晟有色指出行业景气度逐步提升,机构推荐关注北方稀土、广晟有色、中国稀土等上游资源企业及金力永磁、正海磁材等磁材企业[3][4] 企业业绩与估值 - 包钢股份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313.29亿元,归母净利润1.51亿元,同比增长39.99%[3] - 金力永磁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5.05亿元-5.5亿元,同比增加157%-179%,第三季度净利润为2亿元-2.45亿元,同比增加159%-217%[5] - 稀土产业链的战略地位提升有助于上市公司估值,企业估值逻辑正从传统周期股转变为"战略资源 + 高端制造"的双轮驱动模式[1][4]
花旗:维持金力永磁“买入”评级 目标价25.3港元
新浪财经· 2025-10-13 10:44
行业政策 - 国家商务部及海关总署公布扩大对稀土产品及技术的出口管制 [1] - 该政策透过更强国内市场保护 有利于持有配额的龙头企业 [1] 公司业绩 - 金力永磁首九个月净利润为5.05亿至5.5亿元人民币 按年上涨157%至179% [1] - 首九个月净利润占花旗对其全年估计71%至77% 以及市场共识73%至79% [1] 投资观点 - 花旗予金力永磁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25.3港元 [1]
稀土概念走势活跃,包钢股份涨停,金力永磁等大涨
证券时报网· 2025-10-13 10:28
稀土概念股市场表现 - 稀土概念股盘中走势活跃,多只股票大幅上涨,其中九菱科技涨幅超过17%,银河磁体涨超15%,包钢股份涨停,金力永磁和奔朗新材涨超8%,北方稀土涨逾7% [1] 稀土精矿价格调整 - 包钢股份根据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的定价机制,拟将2025年第四季度稀土精矿关联交易价格调整为不含税26205元/吨(干量,REO=50%),REO每增减1%价格相应增减524.1元/吨 [1] - 北方稀土同样发布公告,根据定价方法测算并审议通过,2025年第四季度稀土精矿交易价格调整为不含税26205元/吨(干量,REO=50%),REO每增减1%价格增减524.1元/吨 [1] 稀土产业出口管制政策 - 商务部联合海关总署等部门发布公告,对稀土相关物项、技术、设备及原辅料实施出口管制,管制范围从境内扩展至境外 [1] - 新增对稀土二次资源回收利用相关技术及生产线装配、调试、维护等技术的出口管制,基本覆盖稀土全产业链 [1] - 相关政策首次涉及半导体及人工智能领域 [1] 稀土行业供需与前景 - 稀土资源安全已上升至国家安全体系的核心维度,稀土产业链有望进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 [2] - 新能源汽车、风电、节能电机等低碳产业持续发展,人形机器人或成为新增长极,预计2027年全球钕铁硼需求将增至32.9万吨,2024-2027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3% [2] - 2024年钕铁硼行业前四大公司集中度约为29%,随着头部公司扩产,预计2026年行业集中度将升至42% [2] - 传统需求旺季到来,供需格局持续向好,稀土价格有望稳中有进,预计今年第三、四季度稀土产业链业绩将逐季提升 [2]
金风科技逆市涨超6% 近日减持金力永磁股份约2960.07万股 累计套现约7.62亿元
智通财经· 2025-10-13 09:57
股价表现 - 金风科技港股逆市上涨6.16%,报15.85港元,成交额2.27亿港元 [1] 关联公司持股变动 - 截至2024年12月26日交易前,金风投资持有金力永磁股份67,036,352股 [1] - 2024年12月26日至30日,金风投资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金力永磁股份70.81万股 [2] - 2025年4月7日至10月9日,金风投资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方式减持金力永磁股份28,892,638股 [2] - 金风投资累计减持金力永磁股份29,600,738股,减持交易金额约7.62亿元 [3] - 截至2025年10月9日,金风投资持有金力永磁股份降至37,435,614股,占金力永磁股本总数的2.74% [4] 财务影响 - 2025年度金风投资累计减持金力永磁股份28,892,638股,经初步测算,公司可获得投资收益约1.93亿元(所得税前) [4] - 该笔投资收益将对公司2025年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4]
15家创业板公司预告前三季业绩(附股)
证券时报网· 2025-10-13 09:36
文章核心观点 - 15家创业板公司全部预告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增 [1] - 所有公司预计净利润增幅中值均实现正增长 最高增幅达171.61% [1] 业绩预告概览 - 业绩预告类型均为预增 涵盖基础化工、有色金属、电子、电力设备、汽车、公用事业、通信、医药生物、轻工制造等多个行业 [1] - 预计净利润增幅中值范围从2.48%至171.61% [1] 高增长公司表现 - 川金诺预计净利润增幅中值最高 为171.61% [1] - 金力永磁和长川科技预计净利润增幅中值分别为168.00%和138.39% [1] - 震裕科技和涛涛车业预计净利润增幅中值分别为137.80%和99.10% [1] 公司股价表现 - 涛涛车业今年以来股价涨幅最高 达261.41% [1] - 震裕科技和金力永磁今年以来股价涨幅分别为248.20%和124.29% [1] - 长川科技和扬杰科技今年以来股价涨幅分别为115.19%和72.66% [1] - 部分公司如联合动力、建发致新、艾芬达、昊创瑞通今年以来股价出现下跌 [1]
港股异动 | 金力永磁(06680)高开逾6% 稀土巨头再度宣布提价 机构看好稀土战略地位强化
智通财经网· 2025-10-13 09:35
公司股价表现 - 金力永磁股价高开逾6%,截至发稿时上涨6.3%至27港元,成交额为1186.92万港元 [1] 行业政策动态 - 中国商务部宣布收紧稀土出口管制措施,扩大稀土出口管制范围及审批范围 [1] - 商务部连发四文强化稀土出口管制,增加5类中重稀土出口管控,并增加全产业链条设备、技术、原辅材料出口管制,同时对海外军事及高端半导体需求进行管制 [1] 原材料价格变动 - 包钢股份与北方稀土上调2025年第四季度稀土精矿关联交易价格,北方稀土将价格调整为不含税26205元/吨(干量,REO=50%),环比增长37% [1] - REO(稀土氧化物)每增减1%,不含税价格相应增减524.10元/吨 [1] 地缘政治与行业前景 -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表示美国将自11月1日起对中国商品征收额外的100%关税,并对关键软件实施出口管制 [1] - 券商观点认为美国再挑关税冲突使稀土重现王牌底色,稀土战略地位进一步强化 [1]
再再推稀土磁材:第三波启动
2025-10-13 09:00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稀土磁材行业,具体涉及稀土开采、冶炼及磁材制造等环节 [1] * 提及的公司包括广晟有色、中稀、北方稀土、金力永磁、盛和资源、包钢股份、中国系统等 [1][2][13] 核心观点与论据 稀土价格行情与驱动因素 * 2025年稀土市场经历三波行情:第一波(4-6月)由重稀土出口管制驱动,初期价格短暂下跌后因海外备库和流通成本上升而显著上涨,广晟有色、中稀和北方稀土受益最大 [2] 第二波(7-8月)由供应紧缩、出口增加及供改预期推动,轻稀土表现突出,北方稀土成为龙头 [2] 第三波(10月9日启动)由工信部发布四项加强管控文件及金力永磁超预期业绩预告推动 [1][2] * 四季度重稀土和轻稀土价格上涨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供改政策落地实施、出口管控带来的内外补库需求增加、以及缅甸克钦地区中稀土矿(占全球供应约40%)预计2025年底停产导致的供应紧张 [9][11] 政策影响与行业趋势 * 工信部新政策扩大出口管控范围至12种重稀土产品及相关设备,并加强对海外企业销售含我国重稀土产品的监管 [1][4] 参考4月首次管制经验(价格从45万元/吨短暂跌至40万元/吨后回升至60万元/吨),此次政策可能导致短期价格回调,但中长期因供应紧缩和海外备库需求,价格有望上涨至70万-90万元/吨 [4] * 《暂行管理办法》规范开采和冶炼,打击不合规供给,预计减少重稀土30%、轻稀土10%的违规产能,提高行业集中度 [1][7] 叠加冶炼厂可能因合规检查在四季度停产,将进一步加剧供应紧张 [7] * 重稀土冶炼出清加速,企业暂停采购库存,冶炼厂让利海外矿主导致加工费从8月初的1,500元/吨暴涨至23,000元/吨,推动四季度价格上涨 [7][8] * 央企整合(如中国系统与广晟有色)有望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市场竞争力 [10] 公司业绩与估值 * 金力永磁三季度业绩环比增长53%,同比增长190%,超出市场预期,显示龙头企业在供改背景下的强劲盈利能力,提振板块信心 [1][3][5] * 包钢股份预计四季度上调关联交易价格,其资源属性未被市场完全认可,利润体量接近北方稀土但市值仅为后者一半左右,若按当前60万元/吨的氧化镝价格计算,包钢股份可实现30亿元利润(北方稀土为40亿元),估值显著低估,存在较大补涨空间 [12] 其他重要内容 * 缅甸克钦地区中稀土矿停产将刺激国内外企业集中补库,加剧供需矛盾 [1][11] * 在当前环境下,建议重点关注中国系统、广晟有色、包钢股份,这些公司受益于央企整合、资源属性提升及市场调价,预计业绩增长空间在50%至100%之间,同时也可关注行业龙头北方稀土 [13]
稀土:金属牛市旗手的潜力
2025-10-13 09:00
行业与公司 * 稀土行业[1] * 涉及公司包括中国稀土、北方稀土、盛和资源、广晟有色、华宏科技、金力永磁、宁波韵升、正海磁材、中科三环、包钢股份等[1][8][9] 核心观点与论据 * 中国加强对稀土出口的管控,从资源层面转向技术和供应链双重管控,旨在精准反制西方在芯片和军工领域的限制[1][3] * 具体措施包括:56号公告限制稀土设备和原辅料出口,61号公告对境外使用中国原产稀土矿和磁材的企业实施出口管制,57号公告新增管制五种中重稀土元素[3] * 美国和欧洲积极发展自主可控的稀土产业链,试图脱离中国定价体系[1][3] * 论据:美国国防部与MP公司及法国公司达成协议,高盛发布氧化钕研报看好其价格,美国政府扶持本土稀土矿概念公司[3] * 中国在未来五年内仍将掌握全球轻重稀土及回收环节的定价权,其他国家难以匹敌[1][5] * 论据:中美关税谈判可能趋于精细化,但中国在稀土供应链的主导地位难以撼动[4][5] * 国内通过《稀土管理条例》等文件,将原矿冶炼及未来稀土发展集中在头部央国企手中,实现更精细化管理[1][6] * 稀土价格主要由供给和战略金属地位决定,而非单纯依赖需求[1][7] * 论据:历史数据显示每轮涨价(如2011年、2021年)并非完全受需求变化限制,四季度传统消费旺季及内需回升将支撑价格[7] * 预计中重型氧化物如氧化镝价格将上涨,从目前的约700万元/吨上涨至1,000万元/吨左右[2][9] 其他重要内容 * 国内新能源车、光通信等领域的需求旺盛[1][6] * 华宏科技在全球废料回收市场占据领先地位[8][9] * 磁材企业将受益于下游订单增长[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