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300750)

搜索文档
新秩序悄然酝酿:“储能”来到巨变前夜
36氪· 2025-09-04 11:05
行业价格动态 - 锂电储能系统中标均价从2020年11月的1.06元/Wh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0.49元/Wh 累计降幅超过70% [1] - 2024年储能系统全年中标均价为0.628元/Wh 同比下降43% 最低中标价出现在新疆华电乌鲁木齐项目达0.405元/Wh [4] - 2025年3月新疆华电招标出现0.398元/Wh的超低价报价 被行业视为成本倒挂的自杀式竞价 [5] 产能与供需状况 - 2023年底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达31.39GW 提前两年超额完成30GW政策目标 [2] - 2024年末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73.76GW 较2020年底3.28GW增长超20倍 [3] - 2024年全球储能电芯产能750GWh与实际出货量314.7GWh存在巨大缺口 产能利用率不足50% [4] - 2025年全球动力与储能电池规划产能超8000GWh 但乐观需求仅2010GWh 供需差距达4倍 [4] 市场竞争格局 - 2021-2024年新注册储能企业超20万家 仅2024年新增9.17万家同比增长17% [3] - 同期有3.8万家储能企业注销吊销 行业洗牌加速 [7] - 头部企业集中度提升 2024年宁德时代储能电池市占率41%达93GWh 毛利率27%显著领先 [5] - 亿纬锂能储能电池出货50.45GWh(宁德时代的54%)毛利率14.7% 海辰储能出货35.1GWh毛利率仅9% [5] - 瑞浦兰钧等企业出现亏损 毛利率低至4.1% 中小企业生存艰难 [6] 政策与行业治理 - 149家储能企业于2025年8月联名倡议反对低价无序竞争 覆盖电池厂及系统集成商头部企业 [9] - 国家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禁止低于成本销售 出台《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清理地方违规补贴 [13][15] - 八部门提出2027年培育3-5家生态主导型企业 推动产业集中和区域聚集 [17] - 2024年上半年新增储能电池产能74GWh 同比减少31% 但下半年头部企业重启扩产计划 [11] - 2025年上半年储能产业链236个产能项目计划总投资4870亿元 设计年产能1700.636GWh [12] 企业财务影响 - 政府补贴对企业利润影响显著 海辰储能2024年获4.14亿元补贴 剔除后实际亏损 [15] - 亿纬锂能2024年获11.6亿元政府补助 占归母净利润近三成 [16] 国际化发展路径 - 行业建议参照日本"经连会"模式成立产业联盟 避免海外市场恶性竞争 [18] - 当前中国储能企业拓展欧美中东市场时存在将国内价格战延伸至海外的现象 [18]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展现韧性与活力
金融时报· 2025-09-04 11:03
行业产销表现 - 中国新能源汽车前7个月产销双超820万辆 [1] - 行业半年报展现强劲发展韧性和创新活力 [1] 整车企业业绩 - 比亚迪上半年营业收入3713亿元同比增长23.3% 净利润155.11亿元同比增长13.79% [2] - 比亚迪新能源车进入全球超112个国家及地区 在意大利土耳其西班牙巴西等多国取得销量第一 [2] - 广汽集团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15.41万辆 海外出口同比增长45.8% [2] - 长城汽车上半年新能源车销量16.04万台同比增长23.64% [2] 电池企业业绩 - 宁德时代上半年营业收入1789亿元同比增长7.27% 净利润304.85亿元同比增长33.33% [3] - 亿纬锂能上半年营业收入281.7亿元同比增长30.06% [3] - 亿纬锂能动力电池营收127.48亿元同比增长41.75% 储能电池营收102.98亿元同比增长32.37% [3] - 国轩高科上半年营业收入193.94亿元同比增长15.48% 净利润3.67亿元同比增长35.22% [3] 国际化进展 - 宁德时代上半年境外营收612.08亿元占总营收34.22%同比增长21.14% 境外毛利率29.02%同比上升4.16个百分点 [4] - 宁德时代港股IPO募资410亿港元 90%资金用于匈牙利项目建设 [4] - 亿纬锂能储能电池以10.63%全球市占率稳居全球第二 [4] - 国轩高科海外业务营收55.27亿元同比增长80.48% 占总营收比重32.91%同比提升12.82个百分点 [4] 研发投入 - 比亚迪上半年研发投入308.8亿元同比增长53% 累计研发投入超2100亿元 [5] - 宁德时代研发投入约100.95亿元同比增长17.48% 近十年累计研发投入超700亿元 [5] - 宁德时代发布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等新产品 量产交付587Ah大容量电芯 [5] 行业展望 - 新车型密集上市技术创新持续突破海外市场加速拓展 行业有望继续保持增长 [6] -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建立全球竞争优势 完整产业链布局提供坚实基础 [7] - 海外布局持续深化 国际市场份额和影响力将进一步提升 [7]
阿里加大AI投入,海风项目密集落地
华安证券· 2025-09-04 10:44
行业投资评级 - 电力设备行业评级为增持 [1] 核心观点 - 阿里4-6月资本开支386亿元 同比增长220% 创历史新高 预计加大AI基础设施投入 [5][44] - 海上风电项目密集落地 包括国电电力浙江象山506MW项目招标 中闽能源114MW项目通过提案 深能汕尾红海湾510MW项目中标 [4][22][23][24] - 氢能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要素保障体系加速构建 建议重点关注制氢 储运以及氢能应用环节 [5][43] - 锂电9月排产超预期 建议配置盈利稳定的电池和结构件环节 关注正极和碳酸锂投资机会 长期关注受益于固态电池发展的三元正极 电解质和添加剂环节标的 [5][48][73] - 英伟达发布Jetson Thor开发者套件 建议关注新技术边际变化赛道 主业扎实转型积极的头部企业 新进入t链的标的 [5][49][54] 细分行业总结 光伏 - 硅料价格整体持稳 颗粒硅小幅上涨 N型颗粒硅料均价上涨1000元/吨至4.7万元/吨 [7][17] - 硅片价格上涨5分/片 电池片价格上涨0.5分/W 组件价格保持平稳 [7][18][20] - 产业链仍处僵持状态 终端需求恢复不及预期 [7][15] - 建议关注BC技术产业趋势相关标的 包括隆基绿能 爱旭股份 博迁新材 聚和材料等 [16][21] 风电 - 海上风电项目快速推进 带动输电与配套环节加速落实 [7][25] - 国电电力浙江象山506MW项目公开招标 中闽能源114MW项目总投资估算11.77亿元 深能汕尾红海湾510MW项目中标金额199145万元 [22][23][24] - 建议关注低估值标的明阳智能 港股金风科技 受益海风标的如海力风电 大金重工 东方电缆等 [25] 储能 - 河北加快独立储能项目建设 不再组织配建/共享储能转独立工作 [26] - 宁德时代南美首发9MWh储能系统TENER Stack 土地利用率提高45% 能量密度预计提高50% [31] - 巴西发布储能新规 预计五年内拉动装机2GW 投资20亿美元 [32][34] - 建议关注大储以及海外户储预期修复 标的包括上能电气 阳光电源 艾罗 德业股份 锦浪科技 [35] 氢能 - 中石化参建全球最大绿氢综合项目 年产40万吨绿氢+280万吨绿氨 预计2030年投入运营 [40][42] - 三一氢能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 由启明创投领投 [43] - 辽宁计划2026年前在沈阳 大连 朝阳等地建成40座以上甲醇加注站 [37][39] - 国家能源局支持开展大口径纯氢输送管道试点示范 [36] 电网设备 - 国家电网特高压第三次设备招标公布中标候选人 投标总价13.02亿元 [5][45] - 1000kV电抗器合计投标报价2.94亿元 占比22.61% 1000kV变压器合计投标报价2.43亿元 占比18.67% [45] - 建议关注特高压相关标的许继电气 平高电气 国电南瑞 中国西电等 [47] 电动车 - 华域汽车以2.06亿元收购上汽清陶49%股权 首次进入固态电池领域 [48] - 中创新航与零跑汽车成立合资公司 专注于电动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生产与销售 [49] - 比亚迪在马来西亚建设组装工厂 预计2026年投产 [49] 人形机器人 - 英伟达发布Jetson Thor开发者套件 为制造业 物流等行业提供算力支持 [49] - 天太机器人签署全球首个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万台订单 售价不到5万元 [50] - 戴盟机器人完成亿元级天使++轮融资 由招商局创投领投 [52] - 山东省提出到2027年培育10家核心业务产值过亿元的骨干企业 [53] 汽车零部件 - 预计8月车市表现平稳 Q3新车密集上市 [8][55] - 建议关注精密件 底盘零部件 电子电器零部件 三电系统 热管理等赛道 [63] - 推荐标的包括双林股份 冠盛股份 继峰股份等 [63] 产业链价格观察 新能源发电 - 硅料环节N型复投硅料价格持平 N型颗粒硅料均价上涨至4.7万元/吨 [17] - 硅片环节N型硅片价格上涨5分/片 [18] - 电池片环节N型电池片价格上涨0.5分/W [18] - 组件环节N型组件价格持平 [20] 新能源汽车 - 碳酸锂价格震荡下行 SMM电池级碳酸锂均价由8.25万元/吨跌至8.0万元/吨 [66] - 三元前驱体价格延续上涨趋势 8月需求增量明显 9月排产维持8月水平 [67][68] - 三元材料价格转入小幅震荡 8月达到全年生产峰值 [69] - 人造石墨负极材料价格持稳运行 隔膜价格维持稳定 [70] - 电解液价格有所上涨 5MWh直流侧平均价格小幅下行至0.424元/Wh [71][72]
“反内卷”政策下光伏板块基本面向好,新能源ETF(159875)盘中一度涨近4%
搜狐财经· 2025-09-04 10:29
流动性表现 - 新能源ETF盘中换手率达7.38%,成交金额7672.68万元[3] - 近1周日均成交额达1.08亿元[3] - 近5个交易日累计资金净流入4547.98万元[3] 规模变化 - 近1年规模增长1.18亿元[3] 收益表现 - 近6月净值上涨15.55%[3] - 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达25.07%,最长连涨月数为4个月,连涨期间涨幅31.31%[3] - 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8.03%[3] - 近3个月超越基准年化收益8.15%[3] 成分股表现 - 权重股宁德时代涨1.71%(权重9.72%)、阳光电源涨4.57%(权重5.57%)、隆基绿能涨3.43%(权重5.18%)[5] - 亿纬锂能大涨8.65%(权重3.19%)、通威股份涨6.87%(权重2.58%)[5] - 中国核电跌0.68%(权重4.36%)、三峡能源跌0.47%(权重3.46%)[5] 行业动态 - 光伏产业链价格出现明显修复,"反内卷"政策推动行业自律[5] - 多晶硅行业或通过并购重组整合过剩产能[5] - 2025年上半年光伏板块核心标营收同比下滑9.7%,但二季度开工率与营收环比改善[6] - 二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幅度减小,加回减值损失后环比扭亏为盈[6] - 硅片二季度毛利率为负,产业链价格企稳回升有望改善企业现金流[6] 指数构成 - 中证新能源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42.78%[6] - 前三大权重股为宁德时代(9.72%)、阳光电源(5.57%)、隆基绿能(5.18%)[5][6]
固态电池商业化进程加快,电池ETF嘉实(562880)盘中上涨3.65%,杭可科技涨超13%领涨成分股
搜狐财经· 2025-09-04 10:23
指数及成分股表现 - 中证电池主题指数强势上涨3.63% [1] - 成分股杭可科技上涨13.41%、中伟股份上涨11.40%、珠海冠宇上涨9.53%、亿纬锂能上涨8.89% [1][7] - 阳光电源上涨4.84%、欣旺达上涨5.94%、天赐材料上涨5.36%、先导智能上涨4.41% [7] 电池ETF市场表现 - 电池ETF嘉实(562880)单日上涨3.65%,近1周累计上涨10.61% [1][4] - 近1年净值上涨59.85%,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达31.11% [4] - 最长连涨月数为4个月,连涨期间涨幅达34.63%,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8.13% [4] 流动性及资金动向 - 盘中换手率达7.42%,单日成交额4073.25万元 [4] - 近1周日均成交额3675.30万元 [4] - 近6天连续资金净流入合计1.69亿元,单日最高净流入8326.56万元 [4] 规模与份额 - 最新规模达5.28亿元,创近1年新高 [4] - 最新份额达8.04亿份,创近1年新高 [4] 行业技术前景 - 固态电池具备高安全性与高能量密度,预计2030年全球出货量达808GWh [4] - eVTOL及消费电子领域有望率先实现规模化量产 [5] - 全固态电池技术路线持续收敛,材料端与设备端价值量提升 [5] 指数权重结构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3.03% [5] - 权重最高个股为阳光电源(10.28%)、宁德时代(9.64%)、三花智控(6.31%) [5][7] - 亿纬锂能权重占比6.02%,国轩高科占比3.76% [7]
17个行业获融资净买入 17股获融资净买入额超2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04 09:44
行业融资净买入情况 - 电力设备行业获融资净买入额居首 当日净买入33.38亿元 [1] - 通信 房地产 食品饮料 公用事业 汽车等行业净买入金额均超3亿元 [1] - 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有17个行业获融资净买入 [1] 个股融资净买入情况 - 1695只个股获融资净买入 净买入金额在5000万元以上的有89股 [1] - 17股获融资净买入额超2亿元 [1] - 中际旭创获融资净买入额居首 净买入17.48亿元 [1] - 新易盛 国轩高科 阳光电源 宁德时代 卧龙电驱等股净买入金额均超5亿元 [1]
宁德时代取得光伏组件以及光伏发电系统专利,有利于降低太阳能电池泄漏的铅等污染物流失到环境中去的风险
金融界· 2025-09-04 09:14
专利技术突破 - 公司获得光伏组件及光伏发电系统专利 授权公告号CN223285792U 申请日期为2024年09月 [1] - 专利涵盖框架 太阳能电池和污染物处理件 其中污染物处理件包含导流模块和吸附模块 [1] - 导流模块负责将流体引导至吸附模块 吸附模块专门用于吸附污染物 [1] 企业综合实力 - 公司成立于2011年 总部位于宁德市 主营业务为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1] - 注册资本达440339.4911万人民币 对外投资企业数量达138家 [1] - 参与招投标项目520次 拥有商标信息658条 专利信息5000条 行政许可999个 [1] 研发创新能力 - 专利总量达5000条 体现持续的技术研发投入 [1] - 最新专利聚焦光伏系统污染物处理技术 拓展新能源应用场景 [1] - 通过导流与吸附模块的创新设计 提升光伏发电系统效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