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小鹏汽车(XPEV)
icon
搜索文档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0.3%
格隆汇APP· 2025-10-03 21:56
市场整体表现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小幅低开,下跌0.30% [1] 新能源汽车板块表现 - 新能源汽车板块领跌市场 [1] - 蔚来汽车下跌超过3% [1] - 小鹏汽车下跌2.5% [1] - 理想汽车下跌2.3% [1] 其他中概股表现 - 爱奇艺下跌接近2% [1] - 百度上涨接近2% [1]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小幅低开,跌0.30%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03 21:49
市场整体表现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小幅低开,下跌0.30% [1] 新能源汽车板块表现 - 新能源汽车板块领跌市场 [1] - 蔚来公司股价下跌超过3% [1] - 小鹏公司股价下跌2.5% [1] - 理想公司股价下跌2.3% [1] 其他中概股表现 - 爱奇艺公司股价下跌接近2% [1] - 百度公司股价上涨接近2% [1]
9月新势力销量:理想同比下滑37%,老车型增长乏力
凤凰网财经· 2025-10-03 21:44
2025年9月新势力交付量总体格局 - 2025年9月新势力交付榜迎来大洗牌,头部阵营月度交付门槛已升至4万辆[3][8] - 按单品牌销量,前三格局为“零鹏问”:零跑交付66,657辆(同比97%),小鹏交付41,581辆(同比95%),问界交付40,619辆(同比14%)[3][4] - 小米汽车月交付首次超4万辆,环比增长33%,排名跻身前四;方程豹交付24,121辆,同比暴涨345%[3][5][8] - 理想汽车交付33,951辆,同比下滑37%;蔚来汽车交付34,749辆,同比增长64%[3][6][7] 第一梯队:零跑与小鹏 - 零跑9月交付66,657辆,同比翻倍,成为首个单月销量破6万的新势力品牌,核心策略是将激光雷达等高端配置下探至12万级别车型[9][11][13] - 小鹏9月交付41,581辆,首次突破4万台,同比增长95%,成绩依靠“5年0息0首付”等大力促销政策以及MONA M03车型交付超1万台拉动[15] - 零跑面临品牌向上挑战,其冲击25-30万市场的D19车型以及与Stellantis的合作将决定其天花板;小鹏则需平衡销量增长与盈利能力,并依靠年底的大增程车打开20万以上市场[13][15] 第二梯队:问界与小米 - 问界9月交付40,619辆,销量主力为M9和M8两款高端车型,贡献近八成销量,在30万元以上价位形成势力范围[16] - 问界新M7在9月下旬上市,市场看好其月销可能稳定在2万辆左右,以巩固30-40万元核心市场优势[17][18] - 小米汽车单月交付超4万台,环比增长33%,主要因SU7和YU7实现规模化交付,但标准版SU7等车时间长达9个半月,积压订单压力巨大[20][22] - 小米9月遭遇涉及十余万辆车型的智驾功能召回事件,对品牌形象构成挑战,需平衡产能扩张与质量控制[23] 第三梯队:蔚来与理想 - 蔚来9月交付34,749辆,同比增长64%,多品牌战略下子品牌乐道和萤火虫贡献总销量六成,使公司覆盖10万至40万元以上全价格带[25][26] - 蔚来品牌9月交付13,728辆,环比增长30.4%,得益于全新ES8上市;但乐道品牌环比下滑7.2%,萤火虫品牌基数仍较小[25][27] - 理想汽车9月交付33,951辆,环比增长19%,但同比下滑37%,整体第三季度交付93,211辆,小幅超出指引上限[29] - 理想面临老车型增长乏力问题,L6车型8月销量回落至1.1万辆;新车型i6虽有热度,但与L6存在内部竞争,真正反弹或需等待明年L系列大改款[30][31][32][33] 行业趋势与展望 - 增程技术普及化,小鹏推出X9增程版,标志着该技术成为冲击主流市场的“标配”[35] - 传统豪华品牌如奔驰纯电CLA国产化,代表其开始认真对待中国新能源市场,智能化追赶速度加快[35] - 800V、5C快充等过去的高端配置正快速下沉至平价款,技术迭代加速,对品牌研发和成本控制能力要求提升[35] - 未来赢家需具备通过规模化控制成本、靠技术打造差异化体验、以及通过多产品线或多品牌战略覆盖细分市场的能力[36]
小鹏汽车-W(09868.HK)授出合共507.6万股限制性股份
格隆汇· 2025-10-03 16:48
股份激励计划详情 - 公司于2025年10月1日授出股份激励 [1] - 授出合共507.6万股限制性股份单位 [1] - 限制性股份单位代表相同数量的A类普通股 [1] 激励计划授予对象 - 激励计划授予一名高级管理层成员 [1] - 激励计划同时授予318名雇员 [1] - 总计向319名人员授出股份激励 [1]
小鹏汽车-W(09868)根据2025年股份激励计划授出合共507.59万股限制性股份单位
智通财经网· 2025-10-03 16:39
智通财经APP讯,小鹏汽车-W(09868)发布公告,于2025年10月1日,公司根据2025年股份激励计划向一 名高级管理层成员(高级管理层授出)及318名雇员(雇员授出,连同高级管理层授出统称限制性股份单位 授出)授出合共507.59万股限制性股份单位(代表相同数量的A类普通股),惟须待承授人接纳后,方可作 实。概无限制性股份单位授出须经公司股东批准,且概无承授人为公司董事、最高行政人员或主要股 东,亦非前述各方的联系人。 ...
小鹏汽车-W根据2025年股份激励计划授出合共507.59万股限制性股份单位
智通财经· 2025-10-03 16:39
股份激励计划授出 - 公司于2025年10月1日根据2025年股份激励计划授出合共507.59万股限制性股份单位 [1] - 授出对象包括一名高级管理层成员及318名雇员 [1] - 授出的限制性股份单位代表相同数量的A类普通股 [1] 授出细节与批准情况 - 限制性股份单位授出须待承授人接纳后方可作实 [1] - 概无限制性股份单位授出须经公司股东批准 [1] - 承授人并非公司董事、最高行政人员、主要股东或其联系人 [1]
小鹏汽车(09868) - 授出限制性股份单位
2025-10-03 16:31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 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會就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 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授出限制性股份單位 董事會宣佈,於 2025 年 10 月 1 日,本公司根據 2025 年股份激勵計劃向一名高級管理 層成員(「高級管理層授出」)及 318 名僱員(「僱員授出」,連同高級管理層授出 統稱「限制性股份單位授出」)授出合共 5,075,940 股限制性股份單位(代表相同數量 的 A 類普通股),惟須待承授人接納後,方可作實。概無限制性股份單位授出須經本 公司股東批准,且概無承授人為本公司董事、最高行政人員或主要股東,亦非前述各 方的聯繫人。 限制性股份單位授出受 2025 年股份激勵計劃及本公司與各承授人訂立的獎勵協議的條 款及條件規限。2025 年股份激勵計劃的主要條款載於本公司日期為 2025 年 5 月 12 日 的委託投票說明書╱通函。 香港聯交所已經批准根據 2025 年股份激勵計劃可能授予的獎勵對應的新 A 類普通股的 上市並准許該等新 A 類普通股的交易。為滿足在 2025 ...
那年国庆后的股市,我记得特别清楚
搜狐财经· 2025-10-03 15:04
港股市场表现 - 国庆长假期间港股市场表现强劲,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持续上涨 [1] - 半导体和黄金板块涨幅显著 [1] - 市场预期A股开盘后将跟随港股上涨趋势 [1] 港交所制度调整 - 港交所修改结构性产品上市制度,衍生权证最低发行价降至0.15港元 [1] - ETF发行门槛同步调整,但提高对发行人的资质要求,最低资产净值要求为50亿港元 [1] - 制度调整旨在简化流程、增加市场活力和提高香港市场竞争力 [1] 国际投行观点 - 摩根士丹利认为美国投资者增持中国股票意愿增强,但关注盈利可持续增长 [3] - 摩根大通上调阿里巴巴目标价并增持其港股和美股,看好AI驱动业务 [3] - 美银指出欧洲投资者对中国股市信心回升 [3] 新能源汽车行业 - 2025年9月多家造车新势力交付量创历史新高:零跑汽车交付66,657辆,环比增长16.81%,同比增长97.40% [8];小鹏汽车交付41,581辆,环比增长10.27%,同比增长94.74% [8];蔚来汽车交付34,749辆,环比增长11.00%,同比增长64.06% [8] - 理想汽车9月交付量出现下滑 [5] - 行业竞争加剧,未来重点在于海外市场拓展和技术路线选择(纯电 vs 增程) [5] A股市场展望 - 节后科技领域利好消息频出,包括半导体、核聚变和固态电池等 [7] - 市场关注上证指数能否站稳3900点,券商表现和成交量成为关键因素 [7] - 技术面显示日线趋势健康,季线趋势向好 [7] 公司业务动态 - 蔚来汽车旗下乐道品牌9月交付15,246辆,环比下降7.23%,但同比大幅增长1732.45% [8] - 蔚来汽车旗下草火中品牌9月交付5,775辆,环比增长32.88% [8]
中国车集体到欧洲“借腹生子”
经济观察报· 2025-10-03 13:39
中国汽车企业欧洲本土化战略加速 - 欧洲汽车业危机感达到峰值,中国车企入欧计划进入落地期,具体表现为地平线募资58亿元用于扩大海外市场,小鹏汽车进入欧洲五国市场,小米在慕尼黑设立研发中心,宁德时代计划输送2000人到欧洲造电池[2] - 在欧洲高关税倒逼下,中国车企欧洲本土化在2023年全面加速,从生产到销售各环节快速达成合作,包括与麦格纳、博世等全球一级零部件供应商联合开发,以及与欧洲头部经销商集团合作[2] - 合作模式旨在以轻资产方式减少进入欧洲的阻力,快速组建中国汽车品牌生态链条[2] 轻资产生产与合作模式 - 为规避高成本和合规性风险,本土化生产成为必然选择,零跑借助合作伙伴斯特兰蒂斯集团的西班牙工厂生产,计划2026年投产零跑电动车型[4] - 小鹏汽车与麦格纳合作,利用其奥地利工厂生产电动车,2023年将投产G6和G9车型,广汽也被传出寻求由麦格纳代工的可能性[4] - 小鹏汽车通过与Hedin集团、AutoWallis集团和Salvador Caetano集团等经销商合作,进入瑞士、匈牙利、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等市场[4] - 奇瑞汽车通过合资盘活日产在西班牙的工厂,成为最早在欧洲进行本土化生产的中国车企之一[5] 供应链企业的出海与合作策略 - 动力电池企业宁德时代在欧洲拥有三个生产基地,德国和匈牙利工厂为自建,西班牙工厂与斯特兰蒂斯集团合作投建,并正与ACC等欧洲电池制造商探讨合作[6] - 智驾公司地平线采取“搭船出海”战略,通过与博世、大陆、日本电装等一级供应商合资合作,共同研发适配跨国车企的智驾系统,并在慕尼黑设立欧洲总部[7] - 地平线组局邀请中国智能驾驶产业链企业与全球投资巨头、欧洲头部供应商共商合作,合资公司智驾大陆已在欧洲开启全场景路测[7] 欧洲市场挑战与产品策略 - 欧洲新能源车普及率仅为20%,政策红利不足、能源涨价、技术能力缺乏等因素拖慢行业转型节奏[9] - 中国车企推出欧洲版车型,比亚迪、奇瑞等针对欧洲市场进行新车开发,奇瑞甚至在欧洲设立全新品牌和标识,同时大量输出插电混动车型和精品小车以规避高关税并迎合用户喜好[9] - 宁德时代为欧洲客户量身定制动力电池,重点提高安全性、低温充电效率、残值以及使用寿命等指标,以应对用户对续航、抗低温能力和资产保值率的顾虑[10] - 小鹏汽车坚持“中国全球一致化”策略,在欧洲只销售4万至10万欧元的车型,90%配置与中国市场相同,旨在对欧洲用户进行技术普及和先期孵化[10] 中欧汽车产业互动与技术切磋 - 中国新能源汽车入欧不仅是单向输出,更注重与本地企业合作实现供应链和制造本地化,欧洲需要建立完备的供应链[11] - 与欧洲企业共建本土化供应链的过程,也是中国汽车业学习和吸收欧洲底层造车理念和技术的过程,被视为一场中德技术的深层“切磋”[11]
中国车集体到欧洲“借腹生子”
经济观察报· 2025-10-03 13:06
中国汽车企业欧洲本土化战略 - 欧洲高关税倒逼中国车企欧洲本土化在今年全面加速 从生产到销售各环节快速达成各种形式的合作 以轻资产模式打通入欧通道 [2] - 零跑借助合作伙伴斯特兰蒂斯集团的西班牙工厂进行生产 计划2026年投产零跑电动车型 [4] - 小鹏汽车与麦格纳合作 利用其奥地利工厂生产小鹏电动车 今年将投产G6和G9车型 [4] 市场进入与渠道合作 - 小鹏汽车宣布正式进入欧洲五国市场 包括通过与Hedin集团合作进入瑞士 以及通过与AutoWallis集团和Salvador Caetano集团成立的合资公司进入匈牙利 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 [4] - 合作经销商集团并非首次接触中国品牌 Hedin集团自2022年起就与比亚迪在瑞典 德国进行销售 AutoWallis已是蔚来 比亚迪 MG等品牌的欧洲代理商 [5] - 奇瑞汽车通过与西班牙车企埃布罗公司合资 盘活日产在西班牙的工厂 成为最早在欧洲进行本土化生产的中国车企 [5] 供应链与产业链出海 - 动力电池企业宁德时代在欧洲共有三个生产基地 德国和匈牙利工厂为自投 西班牙工厂是与斯特兰蒂斯集团合作投建 并与ACC等欧洲电池制造商探讨合作 [6] - 智驾公司地平线宣布募资58亿元 首要用途是扩大海外市场业务 并通过与博世 大陆 电装等一级供应商合资合作实现"搭船出海" [2][6] - 地平线在慕尼黑成立欧洲总部 与大陆集团成立的合资公司智驾大陆已开启在欧洲多地全场景路测 [6] 欧洲市场环境与用户策略 - 欧洲新能源车普及率只有20% 政策红利不足 能源涨价等因素拖慢欧洲汽车业转型节奏 [12] - 大部分车企选择推出欧洲版车型 比亚迪 奇瑞等针对欧洲市场做新车开发 奇瑞甚至在欧洲设立全新品牌和标识 为规避高关税及迎合用户喜好 开始大量输出插电混动车型和精品小车 [12] - 宁德时代为欧洲客户量身定制动力电池 重点提高安全性 低温充电效率 残值以及使用寿命等指标 以应对用户对续航 抗低温能力及资产保值率的顾虑 [13] 产品与技术输出策略 - 小鹏汽车坚持中国全球一致化策略 从今年开始开发的车都是全球化车型 不会另外开发欧洲版 在欧洲只销售4万至10万欧元的车 90%与中国市场相同 [13] - 地平线相关技术人员指出 中算力和低算力芯片最符合欧洲需要 初期合作开发的系统将聚焦智能辅助驾驶的基础功能 [12] - 中国新能源汽车进入欧洲也被视为与欧洲企业共建本土化供应链的过程 是学习和吸收欧洲造车技术的机会 是一场中德技术的深层"切磋"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