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层设计领航!证券业年度答卷、阅评来了
券商中国· 2025-07-14 07:25
编者按: 时代之笔擘画新章,金融活水润泽实体。在金融"五篇大文章"铺就的壮阔画卷中,证券业正以创新之墨挥 毫作答。这是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担当,更是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的生动实践。证券业以"国之大者"为 经,以"民之关切"做纬,让金融血脉与实体经济同频共振,奏响中国式现代化的资本强音。证券时报联合 中国证券业协会,即日起推出"做好'五篇大文章' 证券业作答进行时"系列专栏, 敬请垂注。 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是当前我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 着力点。金融"五篇大文章"不仅为证券行业带来业务增量,更推动其从传统通道业务向综合金融服务转型,成 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和"稳定器"。 日前,证监会主席吴清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表示,要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开放,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 创新融合发展迈上新台阶。有券商分析师表示,此举将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和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有效协同, 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枢纽功能,促进科技、资本、产业良性循环。 为落实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总体部署,证券行业迅速响应,将自身发展主动融入国家发 展大局中,由"一把手"亲自牵头, ...
重大突破!新能源,两大利好!
券商中国· 2025-07-14 07:25
全球新能源领域两大利好消息 电动汽车领域 - 英国计划推出高达7亿英镑(约合9.48亿美元)的新补贴以促进电动汽车销售,降低购买成本 [2][4][5] - 英国交通部宣布投资6300万英镑建设充电桩,并推出25亿英镑计划支持汽车制造商向零排放转型 [6] - 2025年上半年英国纯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4.6%至22.48万辆,6月电动车占比达25% [7][8] - 特斯拉Model Y仍是英国最畅销电动车,比亚迪销量同比增长近4倍至2498辆 [8] - 英国电动货车销量同比增长50%,占货车总销量的10% [8] 核能领域 - 中核集团"国铀一号"示范工程成功生产第一桶铀,采用环保地浸采铀技术,每年可利用消耗3万吨二氧化碳 [10] - 该项目是我国最大天然铀产能基地,标志着铀资源开发进入绿色安全、智能高效新时代 [10] - 技术将推广至国内北方铀矿基地并"走出国门",提升国际竞争力 [11][12] - 全球核电建设景气度上行,中国在建核电机组规模全球第一,欧美国家恢复核电建设 [12] - 核电机组年发电利用小时超7000小时,是最清洁高效的能源形式之一 [12] - 核能产业进入战略复兴阶段,核聚变产业链雏形已形成 [13]
跌破面值也坚持分红!公募行业频现闪电派现,月月分红成常态
券商中国· 2025-07-14 07:25
业内人士认为,基金分红已经成为各大公募吸引投资者关注的重要营销策略,其在某种程度上也刺激基金经理 升级更新选股持仓理念,分红需求的不断扩张刺激着基金更多转向低估值红利资产。 公募频现闪电分红 公募行业的激烈竞争已经卷到基金分红领域。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当前基金闪电分红、月月分红正成为公募行业的常态化,部分产品甚至在基金合同规定 的可不分红的情况下实施闪电分红,也有基金产品在可分配收益仅约20万元仍然坚持派现数万元,更有基金产 品在跌破面值、收益亏损数千万的背景下多次分红。 在公募行业逐步走上成熟格局以及存量市场竞争的背景下,分红已经成为一种行业理念。 南方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ETF日前发布公告,该基金产品将在7月16日实施现金分红,分红方案为每10份基金 份额派现0.05元。值得一提的是,该只产品的分配收益基准日为6月30日,而南方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ETF实 际上仍为一只典型的次新基金产品,其刚刚成立于两个月前的4月23日,这意味着南方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 ETF在成立短短两个月时间就宣布实施分红方案,堪称公募行业的闪电分红。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基金产品在基金合同中也规定,若基金产品生效不满3个月可不进行收益分 ...
沃尔核材半年预盈超5.45亿 债务结构优化财务费四连降
长江商报· 2025-07-14 07:25
盈利能力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5.45亿元至5.87亿元,同比增长30%至40% [1][2]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2.5亿元,同比增长35.86%,扣非净利润2.41亿元,同比增长39.48% [2] - 2025年第二季度预计净利润2.95亿元至3.37亿元,同比增长25.53%至43.4% [2] - 2019年至2024年净利润增长40.35倍,扣非净利润增长7.48倍 [3] 业务表现 - 主营业务分为电子材料、通信线缆、电力、新能源汽车及风力发电五类 [1][4] - 通信线缆与新能源汽车产品业务增速较快,受益于下游需求释放 [2] - 2019年收购长园电子75%股权后,净利润较收购前增幅超40倍 [1][3] - 2025年完成收购长园电子剩余25%股权,实现全资控股 [3][5] 技术研发 - 过去三年累计研发投入9.65亿元,2022年至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3.06亿元、3.1亿元、3.49亿元 [5][6] - 截至2024年末拥有有效专利两千余项,其中发明专利五百余项 [6] 资产与财务 - 2019年末至2024年末总资产从64.41亿元增长至102.7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末进一步增至109.2亿元 [5] - 资产负债率稳定在40%左右,2025年第一季度为41.58% [6] - 财务费用连续四年下降,2021年至2024年从1.11亿元降至4063万元,2025年第一季度同比减少30.25% [6] 行业与市场 - 下游行业需求释放带动公司收入增长,包括数据通信、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2][4] - 公司通过提升自动化水平、优化产品结构增强盈利能力 [3] - 热缩材料行业龙头地位稳固,技术优势为核心竞争力 [1][5]
江丰电子拟定增募资19亿加码半导体 连续五年研发费率超5%夯实技术根基
长江商报· 2025-07-14 07:25
公司资本动作 - 公司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定增募资19 48亿元 扣除2000万元财务性投资后 募资主要用于2个生产项目 一个研发中心 5 8亿元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借款 [1] - 募资聚焦半导体核心领域 其中9 98亿元将投入集成电路设备用静电吸盘产业化项目 占总募资51 23% [2] - 5 8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借款 占比29 78% 以满足资金密集型行业需求 [3] 募资项目布局 - 静电吸盘项目总投资10 98亿元 建设周期24个月 旨在突破国外垄断 实现国产化量产 [2] - 超高纯金属溅射靶材项目选址韩国 总投资3 5亿元 拟使用募集资金2 7亿元 加速全球化布局 覆盖SK海力士 三星等客户 [2] - 上海研发中心拟投入9900万元 占比5 13% 聚焦前沿技术研发以保持国际竞争力 [3] 财务与研发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0亿元 同比增长29 53% 净利润1 57亿元 同比增长163 58% [6] - 半导体精密零部件业务2024年营收8 87亿元 同比增长55 53% 形成第二增长曲线 [6] - 2020-2024年研发费用从7381 1万元增至2 17亿元 费用率连续五年超5% 2024年达6 02% [1][6] - 截至2024年末 公司及子公司拥有国内有效授权专利894项 含发明专利531项 [1][6] 资产规模扩张 - 2022-2024年总资产从50 98亿元增至86 89亿元 增幅70 44% 2025年一季度达92 75亿元 同比增长42 21% [7] 行业地位与技术壁垒 - 公司为国内半导体溅射靶材龙头企业 产品涵盖6N级铝靶材 5nm制程铜锰合金靶材等 实现多项技术国产化突破 [1][6] - 静电吸盘项目将增强公司在半导体设备精密零部件领域话语权 缓解国内供求失衡问题 [2]
巨化股份核心产品涨价预计半年赚21亿 创新驱动连续两年研发投入超10亿
长江商报· 2025-07-14 07:25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19.7亿至21.3亿元,同比增长136%至155%,扣非净利润19.5亿至21.1亿元,同比增长146%至166%,均创历史新高[2][3] - 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0.80亿元,同比增长19.65%,归母净利润8.34亿元,扣非净利润7.9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0.31%和73.97%[4]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8.09亿元,扣非净利润7.8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0.64%和173.94%,二季度预计归母净利润11.61亿至13.21亿元,同比增长121.56%至152.10%[5] 业务分析 - 2025年上半年制冷剂产量28.51万吨,销量15.46万吨,同比分别下降5.12%和4.19%,但制冷剂产品收入60.87亿元,同比增长55.09%[6] - 氟化工原料和含氟精细化学品产销量同比增长,营业收入增幅均超20%[7] - 核心产品氟制冷剂价格恢复性上涨,第二代氟制冷剂生产配额削减,第三代实行配额制,库存消化充分且下游需求旺盛[6] 行业地位 - 国内唯一拥有第一至四代含氟制冷剂系列产品的企业,第二代氟制冷剂HCFC-22生产配额4.75万吨,占全国26.3%,第三代配额27.88万吨,占全国39.16%[8] - 第四代氟制冷剂有效规模和品种国内领先,含氟聚合物产能规模及品种处于行业先进水平[9] - 产业集群化、基地化、循环化特征显著,产业链一体化集约经营优势突出[8] 研发与创新 - 2023年和2024年研发投入分别为10.01亿元和10.54亿元[10] - 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国家氟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截至2024年底授权专利751件,其中发明专利515件[9][11] 股东回报 - 上市以来累计派发现金红利59.73亿元,平均分红率36.27%[11]
长安汽车卖车135.5万辆收入1285亿 自主品牌占84.9%新能源车增49%
长江商报· 2025-07-14 07:25
销量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销量达135.53万辆,同比增长1.59%,创近八年新高 [1][2] - 自主品牌销量115.06万辆,同比增长2.61%,占比84.9% [1][2] - 新能源汽车销量45.17万辆,同比增长49.05% [1][2] - 海外销量29.94万辆 [2] - 上半年累计收入约1285亿元 [1][3] 品牌与车型表现 - 深蓝品牌上半年交付超12万辆,深蓝S09上市24小时订单破8000台 [3] - 阿维塔累计销量超15万辆,平均售价27万元 [3] - 燃油车CS75系列销量超10万辆,逸动系列同比增长14.4% [3] - 长安凯程连续5个月获新能源微客销量冠军,V919数智新能源轻客上市 [3] 战略目标 - 2030年目标销量500万辆,其中自主板块400万辆、数智新汽车300万辆、海外120万辆 [3] - 2025年经营目标为产销超280万辆,上半年已完成48.4% [3][4] 固态电池研发 - 预计2026年实现固态电池装车验证,2027年推进全固态电池量产,能量密度400Wh/kg [1][5] - 2023年发布自研电池品牌"金钟罩",目标2030年推出8款电芯,形成不低于150GWh产能 [5][6] - 与宁德时代合资成立时代长安动力电池企业,首款标准电芯(87Ah)已下线 [6] 金融业务 - 完成收购长安汽车金融48.66%股权,挂牌转让底价23亿元 [7] - 长安汽车金融2024年营收41.05亿元(同比降4.6%),净利润12.30亿元(同比升0.65%) [8] - 2021-2024年公司在长安汽车金融存款分别为120亿元、149.5亿元、149.9亿元、136.5亿元,获利息2.49亿元、2.2亿元、2.87亿元、3.03亿元 [8]
被“苏超”带火的“草根”小店
中国青年报· 2025-07-14 07:25
南京人黄先生大概是第三次来到这里,自从上个月在足球比赛的直播里看到夹在两个大公司广告牌中间 的"东哈·东北街边烧烤"后,他就经常约上三两好友,自驾一个多小时,来这里喝啤酒、吃串串。 "没有想到这么大型的体育赛事,还有这么接地气的赞助商",黄先生说,他第一次来的时候,看到斑驳 的石灰色墙体、打满"补丁"的天花板、塑料小板凳,很惊讶:"没想到确实是一家'街边烧烤摊'。" 这家烧烤店被网友调侃为"中国足球最'穷'的赞助商",2024年春节时老板张敬宇算完账后手头只剩1000 元,借了5000元后才"勉强撑过去"。而这家看似有些破败的烧烤店,是2023年张敬宇卖掉东北老家30多 平方米的房子才租下来的。 近日,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火了,在上万人观看比赛的场馆中,一批名不见经传的"草根"小 店,与肯德基、京东、海澜之家等知名大品牌一起出现在广告赞助商的行列。比如,常州一家街边烧烤 店、卤鸭脖店、扬州的扬州炒饭店、连云港的奶茶店、徐州的煎饼店…… 在这些小店中,有的是连商标都没有的个体工商户,有的则是从街边小档口做起来的初创餐饮企业,在 其所在的城市开了2-6家分店。它们都在当地"小有名气",在"苏超"刚起步时 ...
圣农发展降本增效净利预增830% 扩产提速前5月深加工产品销量增9%
长江商报· 2025-07-14 07:25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8.5亿至9.5亿元 同比增长732.89%至830.88% [1][2] - 扣非归母净利润3.3亿至4.2亿元 同比增长256%至353.35% [2] - 业绩增长主要来自全渠道策略推进、市场份额扩大、成本端优势巩固及太阳谷控股合并带来的非经常性收益5.4亿至5.5亿元 [1][3] 业务发展 - 1至5月深加工产品累计销量增长约9% 深加工产品占比持续提升 [1][2] - C端零售渠道持续高速增长 出口及餐饮渠道稳健增长 高价值渠道占比稳步提升 [2] - 计划2025年养殖产能提升至10亿羽 当前产能已接近8亿羽 [1][4] 成本控制与技术优势 - 新一代自研种鸡"圣泽901Plus"自用比例提高 综合造肉成本显著下降 [3][4] - 种鸡研发投入持续加大 提高生产性能和抗病能力 [4] - 2020至2024年研发费用合计4.84亿元 推动全产业链技术升级 [5] 战略布局 - 实施"圣农十四五规划" 目标食品销售额增至130亿元 祖代种鸡产能占国内市场40% [4] - 通过自建及收并购方式扩张 加快"数字圣农"建设 [4] - 完成太阳谷控股合并 发挥种源自主可控与全产业链协同优势 [3]
“国铀一号”示范工程首桶铀产出
科技日报· 2025-07-14 07:25
7月12日,我国产能规模最大、建设标准最高、技术水平最先进的天然铀产能项目——"国铀一号"示范 工程,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成功生产出第一桶天然铀产品。这标志着我国铀资源开发正式迈入绿色安 全、智能高效的新时代。项目建成后,将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与核工业发展提供坚实的资源保障。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在智能化建设方面,该项目建成了国内首个地浸铀矿山智能化远程管控中心,将传统生产模式升级 为"千里之外,一键采铀"的远程管控新模式。同时,项目还建立了地浸大数据智能分析中心,通过对海 量生产数据的采集、存储和挖掘,精准分析抽注液量、铀浓度及关键元素变化趋势,预测浸出条件变化 影响并制定优化方案。这不仅实现了生产的精准控制和节能降耗,更为核心生产决策提供了强大的数据 支撑。 据悉,"国铀一号"示范工程于2024年7月12日开工建设,仅用一年时间即成功产出产品,创下国内天然 铀产能项目建设新速度。 铀资源是核能发电的核心燃料,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同时也广泛应用于核医学、农 业辐照育种、食品工业保鲜及自动控制等领域。 "国铀一号"示范工程采用国际领先的原地浸出采铀工艺,通过地表钻孔,向地下矿层注入含二氧化碳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