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深铁集团第六次“输血”万科A:“62.49亿借款+展期8.9亿”解近渴 造血困局待破
新浪证券· 2025-07-04 15:26
今日,万科A发布公告称,第一大股东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铁集团")向公司再提供 不超过62.49亿元借款,并同意对已有的8.9亿元借款予以展期;同时,公司需要为15.51亿元已有的借款 提供万物云空间科技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物云")(2602.HK)股权质押。 交易核心条款拆解:低利率与高质押率的双重让利 1. 借款规模与用途 本次新增借款不超过62.49亿元,用于偿还公开市场债券本息,期限3年,利率为2.34%(1年期LPR减66 基点)。叠加对8.9亿元旧借款展期至2025年底,并为15.51亿元信用借款追加万物云股权质押(质押率 70%),形成"新增+展期+增信"组合操作。 2. 质押条款的特殊性 - 超高质押率:万物云股票质押率设定为70%,显著高于市场惯例的30%-60%,相当于深铁对万科资产 价值给予高溢价认可; - 严格风控机制:设130%预警线与100%平仓线,要求万科设立盯市台账,跌破预警需5日内追加担保, 体现市场化风控与股东支持的平衡。 2. 资金用途高度聚焦 所有借款均明确用于"偿还公开市场债券",精准覆盖偿债高峰: - 2025Q1:成功兑付100亿元境内债, ...
杨德龙:科技巨头加速布局人形机器人等AI领域
新浪基金· 2025-07-04 15:25
市场整体展望 - 下半年市场机会有望增多 上证指数站稳3400点整数关口 有望挑战3700点近年高点 形成慢牛长牛走势 [1] - A股市场呈现哑铃型特征 科技成长股与低估值高股息红利股表现突出 中间行业板块表现低迷 [1] - 新能源汽车 光伏等新能源板块可能出现估值修复 白酒等消费板块可能获抄底资金布局 [1] 银行板块 - 银行板块年内涨幅超17% 多只银行股创历史新高 市净率部分已高于1 [2] - 银行股具有稳定盈利和高股息回报率 获险资 国家队 被动基金ETF等中长期资金布局 [2] - 银行股是沪深300指数重要权重板块 获稳定被动资金流入支持 [2] - 多家上市银行推出估值提升计划 增持频现 对股价形成支撑 [2] 科技成长板块 - 人形机器人板块处于0-1到1-10阶段 成长空间大 有望成为第四大产业赛道 [3] - 科技巨头加速AI硬件布局 宇树科技C轮融资估值超百亿元 获腾讯 阿里 字节等投资 [3] - 高盛预测人形机器人2025-2035年销量复合年均增长率可达94% 2035年市场规模达1540亿美元 [3] - 国内厂商在丝杠减速器 电机 传感器等上游核心部件技术领先 下游应用场景拓展提供支撑 [3] - 光伏板块获政策利好 工信部反内卷信号提振市场信心 行业集中度显著提升 [3] - 新能源汽车 锂电池等新能源行业经过调整后具备投资价值 全球能源转型逻辑坚实 [3]
财富趋势业绩持续承压 实控人黄山拟减持不超过3%股份 减持金额上限达8亿元
新浪证券· 2025-07-04 15:21
减持计划核心要素 - 控股股东黄山计划减持不超过76834万股(占总股本3%),按公告日收盘价10419元测算套现约8亿元 [1][2] - 减持窗口期为2025年7月25日至10月24日,正值公司AI新产品"通达信TendencyGPT"备案后的业绩验证期 [2] - 公告前一周公司股价单日暴涨1784%,存在信息不对称引发的套利嫌疑 [3] 股东行为与动机分析 - 黄山减持后持股比例从6823%降至6523%,仍保持绝对控制权,减持理由为"自身资金需求" [4] - 历史曾于2023年7月计划减持3%但提前终止,2024年以来董事黄青减持011%、张丽君减持0067%反映内部人信心不足 [4] 基本面压力 - 2024年营收389亿元(同比-1051%),净利润304亿元(同比-218%) [5] - 2025Q1营收5490万元(同比-2272%),净利润4649万元(同比-737%),主因券商IT支出收缩及传统软件销售(占收入3942%)疲软 [5][6] - AI转型产品(如"问小达V20")未形成独立收入板块,证券信息服务收入占比仅1966%且增长缓慢 [7] 市场影响预判 - 近3年3次减持计划公告后5日内股价平均下跌500%,但30日内反弹3659% [8] - 2025Q1机构持仓分化:香港中央结算增持1224万股至7923万股,南方中证1000ETF减持51万股,博时科创板100ETF减持1384万股 [9] 长期挑战与观察点 - 需证明AI产品商业化能力(如问小达V20付费转化率),否则面临业绩与估值双杀 [10] - 关键观察2025年中报AI业务收入占比及券商客户签约动态,若股价回调至百元以下(市值<256亿)或存预期差机会 [11]
工业机器人厂商翼菲科赴港IPO:本体业务占比仅两成,三年亏2.38亿盈利困局待解
证券之星· 2025-07-04 15:20
公司概况 - 翼菲科技是一家深耕工业机器人领域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若成功上市将成为港股"轻工业全品类机器人第一股"[1] - 公司成立于2012年,业务涵盖工业机器人研发制造、控制系统开发、视觉系统开发及综合解决方案提供[2] - 产品线包括并联机器人、移动机器人、多关节机器人、晶圆搬运机器人、控制器及视觉系统等[2] - 客户包括富士康、蓝思科技、比亚迪、宁德时代等知名企业[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62亿元、2.01亿元、2.68亿元,呈现稳健增长但整体规模较小[3] - 累计亏损2.38亿元,2022-2024年净亏损分别为5755.3万元、1.11亿元、7149.5万元[5] - 综合毛利率波动明显,分别为26.7%、18.3%、26.5%[7] - 机器人本体业务毛利率从10.8%(2022)降至7.1%(2023)后飙升至35.6%(2024)[7] - 机器人解决方案毛利率从28.6%(2022)降至20%(2023)后回升至24.1%(2024)[7] 业务结构 - 2024年机器人本体业务营收占比20.8%,解决方案占比79.2%[3] - 机器人本体业务营收从2022年8143万元(5%)增长至2024年55724万元(20.8%)[4] - 并联机器人营收占比从2.1%(2022)提升至7.4%(2024)[4] - 移动机器人业务从无到有,2024年营收占比达3.9%[4] 客户与市场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从83.3%(2022)降至50.1%(2024)[4] - 第一大客户收入占比从71.2%(2022)大幅下滑至23.7%(2024)[4] - 海外收入占比9.5%(2024),业务覆盖20多个国家和地区[11] 研发与营销 - 研发开支分别为3420万元(2022)、3310万元(2023)、3870万元(2024),占营收比例从21.1%降至14.4%[5] - 销售及营销开支从1478.9万元(2022)增至5314.9万元(2024),费用率从9.1%升至19.8%[5] - 拥有202名研发人员,平均年薪14.7万元,获得271项授权专利(36项发明专利)[6] 产能与募资计划 - 2024年三条生产线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0%、73%、55%[11] - 募资用途:30%用于技术开发、25%产能建设、20%海外业务、15%供应链投资[11]
邮储银行江西吉安市分行:投放信贷资金超3700万元 支持辖内养老助餐点项目
证券日报· 2025-07-04 15:19
金融支持农村养老助餐 - 邮储银行江西吉安市分行为解决农村老年人"吃饭难"问题,将金融支持延伸至养老助餐领域,提供专项贷款支持[1] - 该分行针对养老助餐点的经营特点,优化信贷流程,推广"极速贷""产业贷""创业担保贴息贷"等产品,提供手续便捷、审批高效、额度灵活的信贷服务,并给予优惠利率支持[1] - 该分行开辟贷款绿色通道,确保资金及时用于食堂建设、设备升级和日常运营周转,保障助餐服务可持续、高质量运行[1] 贷款成效与案例 - 截至目前,邮储银行吉安市分行已向辖内养老助餐点项目累计投放信贷资金超3700万元,惠及119个助餐点[2] - 吉安县敦厚镇店下村养老助餐点在邮储银行50万元"极速贷"支持下,完成食堂标准化改造,添置消毒柜、冰箱等必要设备[1] - 助餐点负责人表示,环境改善后能储备更多新鲜食材,让老人们吃得安心、舒心,运营更有底气[2] 战略定位与未来规划 - 邮储银行吉安市分行坚持"服务民生、服务基层"的初心,此次专项金融支持是其践行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与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深度融合的体现[2] - 下一步该分行将继续聚焦乡村民生痛点,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为构建"老有所养、老有所安"的幸福养老圈贡献力量[2]
兴业银行乌鲁木齐分行开展“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月活动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04 15:17
转自:新华财经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电信网络诈骗事件层出不穷,严重威胁群众的财产安全。兴业银行乌鲁木 齐分行积极响应"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月号召,以"反诈是门必修课,筑牢防线守好责"为主题,联 合多家单位开展宣传活动,筑牢金融安全防线。 守护老年群体,加固金融屏障 为切实提升老年群体反诈意识,守护他们的"养老钱",兴业银行乌鲁木齐分行联合"爱管家智慧养老服 务中心"开展宣传活动,为老年群体送去金融关怀。 该行工作人员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案例,详细介绍了常见的诈骗手段,并提醒老人们,遇到 可疑情况要保持冷静,不要轻易相信对方的身份和说辞,立即与家人或警方联系。 工作人员重点向等候考生的家长们发放了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宣传折页,同时设置反诈知识互动 问答,为家长们赠送宣传品。 针对"冒充子女索要学费""游戏账号交易"等近期频发案件,提示学生和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维护个人信息 安全,提升骗局防范技巧。 该行工作人员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会持续帮助学生群体深化对诈骗风险的认识,更好地维护自身信息 和资金安全,共创和谐的金融环境。 商圈陷阱识别,保护资金安全 在知识讲解环节,工作人员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 ...
青龙管业:政策红利叠加技术壁垒,管道龙头驶入发展快车道
证券时报网· 2025-07-04 15:14
青龙管业作为国内混凝土输水管道品种最齐全的企业之一,其产品广泛应用于水利工程、水务工程及城 市供水管网改造等领域。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水利建设投资达1.35万亿元,创历史新高;未来五年地 下管网改造总投资需求约4万亿元,政策红利将持续释放。公司二季度起进入订单集中发货周期,预计 将充分受益行业景气度提升的影响。 在"两重"项目清单全面下达、超长期特别国债加速发行的政策背景下,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迎来新一 轮增长周期。作为管道行业龙头企业,青龙管业(002457)(002457.SZ)凭借政策东风、产能优势与技 术创新,正加速布局全国市场,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政策红利释放,万亿基建投资催生行业机遇 2025年,国家发改委下达8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水利与市政领域成为重点投资方向,包括大中 型灌区改造、引调水工程及城市地下管网建设等。与此同时,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中,8000亿元 直接支持"两重"建设,叠加财政与货币政策协同发力,基建投资增速有望突破6%,为管道行业提供长 期需求支撑。 展望未来,青龙管业将围绕三大方向深化布局:一是加速填补空白市场,提升全国份额;二是加大智能 管道、环保材 ...
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合计14285.57亿元,东方财富成交额居首
快讯· 2025-07-04 15:09
沪深两市成交情况 - 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合计14285.57亿元,较上一日增量1188亿元 [1] - 沪市成交额为5672.41亿元,较上一交易日5002.12亿元增加670.29亿元 [1] - 深市成交额为8613.16亿元,较上一交易日8095.45亿元增加517.71亿元 [1] 成交量变化 - 沪市成交量为5.0亿手,较上一交易日4.39亿手增加0.61亿手 [1] - 深市成交量为6.68亿手,较上一交易日6.39亿手增加0.29亿手 [1] 个股成交额排名 - 东方财富成交额居首,为119.68亿元 [1] - 工业富联成交额排名第二,为77.5亿元 [1] - 宁德时代成交额排名第三,为72.14亿元 [1] - 沃尔核材成交额排名第四,为64.89亿元 [1] - 天风证券成交额排名第五,为64.29亿元 [1]
海信 RGB 技术闪耀世俱杯舞台,中国企业锚定全球体育科技新坐标
环球网· 2025-07-04 15:08
技术突破 - 海信RGB-Mini LED技术实现从传统黑白背光到RGB多基色背光、从单一控光到"光色同控"的跨越,提升画面层次感和真实感 [3] - 公司全球首台RGB-Mini LED电视发布,领先索尼等竞争对手2年时间 [5] - 自主研发的RGB光色同控信芯AI画质芯片H7与乾照光电发光芯片实现3×26bits光色精控和15680点高精色彩控制,解决三原色LED产业化难题 [5] 产品与市场表现 - 2024年海信100吋及以上电视全球出货量份额58.8%排名首位,2025Q1同比增长180%份额56.7% [10] - 618期间RGB-Mini LED电视带动5万元以上超高端市场份额同比提升28个百分点至74%销量占有率 [10] - 百吋大屏结合AI画质调校技术构建"技术-赛事-用户"生态闭环,重塑家庭观赛场景 [6] 行业影响 - 显示技术成为体育赛事观赛体验核心驱动力,海信为2025世俱杯提供VAR系统支持及国际转播中心技术支持 [8] - 百吋大屏推动观赛场景从个人向群体社交迁移,如曼彻斯特"虚拟看台"和东京"第二现场"案例 [10] - 中国企业从性价比输出转向技术标准输出,海信完成从LED小灯密排到RGB-Mini LED等十余项全球首发技术突破 [13] 全球化战略 - 海信体育营销从"品牌露出"升级为"技术驱动赛事运营",标志中国企业从规则参与者向标准制定者跃迁 [11] - 通过世俱杯等国际赛事展示底层技术自主可控能力,推动"技术出海"新范式 [11][13] - 显示产业技术路径创新使中国制造脱离"世界工厂"标签,构建全球产业链价值坐标 [13]
“速冻一哥”安井食品今日港股上市,破冰A+H扬帆出海
搜狐财经· 2025-07-04 15:04
上市概况 - 安井食品成功在港交所发行上市,股票代码2648 HK,发行价格60 00港元/股,成为国内首家"A+H"上市的速冻食品龙头 [1] - 截至午间收盘,安井食品H股报58 4港元/股,成交额超5 42亿港元 [1] - 全球发售H股基础发行量约为3999 47万股,募集资金约为23 9968亿港元(约合21 91亿元人民币) [4] - 高盛和中金公司为其联席保荐人 [4] 基石投资者与募资用途 - 获得多位基石投资者追捧,共计认购9000万美元(约合7 06亿港元,或6 45亿人民币) [6] - 基石投资者包括上海景林、香港景林、Hosen Capital、QRT、FCP Domains、NonaVerse等 [6] - 募集资金计划投向5个方面:35%用于扩大销售及经销网络,35%用于提升采购能力及优化供应链,15%用于业务营运数字化,5%用于产品开发及技术创新,10%拨作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6][7] 行业地位与市场份额 - 按2024年收入计算,安井食品是中国最大的速冻食品公司,市场份额为6 6% [7] - 在速冻调制食品市场排名第一,是第二名的约五倍 [7] - 在速冻菜肴制品市场排名第一,超过该市场第二名至第四名的市场份额总和 [7] - 在速冻面米制品市场排名第四 [7] 财务表现 - 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安井食品收入分别约为121 06亿元、139 65亿元、150 30亿元人民币 [13] - 同期经调整净利润分别约为11 51亿元、15 20亿元、16 15亿元人民币 [13] - 毛利率分别为21 2%、22 6%及22 7% [13] 产品与销售 - 2024年共拥有39个营收超过人民币1亿元的大单品,其中四款产品年收入超过人民币5亿元 [10] - "安井"品牌自2010年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10] - 2024年拥有2017个经销商,覆盖全国所有一线及二线城市,以及超过250个低线城市,贡献了81 9%的收入 [12] 生产能力 - 截至2024年底,在全国运营12个生产基地,以及一个位于英国的海外生产基地 [13] - 2024年总产能利用已达97 2% [13] 国际化战略 - 2024年海外销售占比仅为总收入的1 1% [15] - 2021年收购并控股英国的"功夫食品"以此进军海外市场 [15] - 海外扩张计划包括加强海外销售渠道及经销网络、全球采购及全球供应链搭建、建立迎合海外市场的生产设施 [16][18][19] 研发能力 - 研发活动以厦门和无锡的研发中心为核心,并依托全国各生产基地的研发部门 [20] - 研发中心已获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为速冻鱼糜产品行业中第一家 [21] - 截至2024年底,拥有508名专业人员组成的研发团队,在中国拥有419项专利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