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巨子生物(02367):医美针剂获批,重塑重组胶原蛋白药械端格局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24 22:51
投资评级 - 报告对巨子生物的投资评级为“买入”,并予以维持 [2][7] 核心观点 - 公司自主研发的中国首个重组I型天然序列胶原蛋白面部注射剂产品获批上市,有望重塑医疗器械端及胶原蛋白品类的竞争格局,为公司在肌肤焕活市场的业务发展带来新机遇 [7] - 公司两大核心品牌可复美与可丽金在2025年上半年均实现稳健增长,大单品迭代与新品顺利放量 [7] - 直销渠道表现强势,线下渠道拓展顺利,公司卡位胶原蛋白赛道,成长天花板远阔 [7] - 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4亿元、31.2亿元、37.3亿元,对应市盈率分别为16倍、13倍、11倍 [7] 重大事件与产品管线 - 2025年10月23日,公司全资子公司自主研发的“重组I型α1亚型胶原蛋白冻干纤维”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注册证编号为国械注准20253132049 [7] - 该产品为Ⅲ类医疗器械,是中国首个重组I型天然序列胶原蛋白面部注射剂,核心成分为重组I型α1亚型胶原蛋白,适用于面部真皮组织填充以纠正额部动力性皱纹 [7] - 可复美品牌2025年上半年营收25.4亿元,同比增长22.7%,收入占比81.7% [7] - 可复美推出胶原棒2.0,首次添加专有重组4型胶原蛋白;焦点面霜与帧域系列新品表现良好 [7] - 可丽金品牌2025年上半年营收5亿元,同比增长26.9%,收入占比16.1% [7] - 可丽金推出胶原大魔王3.0,优化核心成分与配方;蕴活系列产品获市场认可 [7] 渠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直销收入23.3亿元,同比增长26.5%,其中DTC店铺线上直销收入18.2亿元,同比增长13.3% [7] - 线上直销渠道策略因地制宜:天猫平台结合CRM与数据运营;抖音平台构建自播矩阵;京东平台差异化运营急用和医疗场景 [7] - 线下直营收入1.2亿元,同比增长74.3%,通过扩大连锁店与商超覆盖、加速品牌店布局及推出新品来拓宽场景 [7] - 经销收入7.9亿元,同比增长12.1%,实现稳健增长 [7] 财务数据与预测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55.39亿元,同比增长57%;归母净利润20.62亿元,同比增长42% [6] - 预测2025年营业收入70.66亿元,同比增长28%;归母净利润25.37亿元,同比增长23% [6][7] - 预测2026年营业收入88.42亿元,同比增长25%;归母净利润31.19亿元,同比增长23% [6][7] - 预测2027年营业收入106.91亿元,同比增长21%;归母净利润37.26亿元,同比增长19% [6][7] - 公司毛利率预计将维持在82%-83%的水平 [6] - 净资产收益率预计将从2024年的36%逐步降至2027年的27% [6]
远东宏信(03360):利差环比继续走扩,设备出海稳步推进
国联民生证券· 2025-10-24 21:00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7] - 当前股价为7.13港元[7] 核心观点 - 公司整体运营保持平稳,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保持正增长[5][11] - 金融及咨询业务息差同比、环比均有所改善,普惠业务维持高速增长[5][12] - 产业运营中,宏信建发设备出海持续推进,利润降幅较2025年上半年有所收窄[13] - 当前公司股息率TTM为7.30%,投资性价比依旧较高[14] 金融及咨询业务 - 前三季度金融及咨询业务收入保持正增长,息差同比、环比均改善[5][12] - 普惠业务收入同比增速超100%,生息资产规模增速超60%[5][12] - 2025年上半年金融及咨询业务实现利息净收入59.46亿元,同比增长0.77%[12] - 2025年上半年生息资产规模为2602.73亿元,较期初增长2.35%,净利差为4.06%[12] - 普惠业务利息收入为14.51亿元,同比增长124.10%,生息资产净额为218.31亿元,同比增长56.39%[12] - 资产质量整体保持平稳,普惠相关不良资产核销政策审慎[5][12] 产业运营 - 宏信建发前三季度整体收入降幅依旧超10%,主要因国内供需状况尚未明显改善[13] - 设备出租率维持在较高水平,2025年第三季度末高空作业平台利用率约为80%[13] - 宏信建发出海持续推进,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末,海外收入占比超15%,海外毛利占比超25%[13] - 2025年上半年宏信建发实现收入43.50亿元,同比下降10.72%,归母净利润0.35亿元,同比下降86.77%[13]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宏信建发海外收入、海外毛利占比分别为13.73%、28.85%[13] - 前三季度宏信建发经营状况较2025年上半年略有改善,归母净利润降幅超70%,但较上半年降幅收窄[13] - 宏信健康整体经营保持平稳,收入同比有所下降[13]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382.99亿元、395.55亿元、407.5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74%、3.28%、3.03%,三年复合年增长率为0.80%[1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24亿元、40.36亿元、41.3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59%、+2.86%、+2.55%,三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33%[14] - 当前每股净资产为11.74元,资产负债率为83.65%[8] - 流通市值为34,085.02百万港元,总股本/流通股本为4,781百万股[8] - 基于2025年预测,市盈率为7.70倍,市净率为0.66倍[15]
古茗(01364):深度研究:大众现制饮品龙头,冷链快反筑造护城河
东方财富证券· 2025-10-24 20:33
投资评级 - 报告对古茗(01364 HK)的投资评级为“增持”,并予以维持 [2][5] 核心观点 - 古茗是中国大众现制茶饮市场龙头,凭借领先的冷链配送与快速反应供应链构筑核心护城河 [1][4] - 公司单店模型优异,门店经营利润率行业领先,同店增长韧性十足,且下沉市场扩张空间广阔 [4][5] - 基于稳健的经营策略、充足的区域拓展空间及稳定的股东回报计划,报告看好其长期成长性 [5]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古茗创立于2010年,起家于浙江温岭,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在全国200多个城市拥有11,179家门店,其中二线及以下城市门店占比达81% [4][14] - 据灼识咨询,按2023年GMV计算,古茗在中国现制茶饮市场份额约为9.1%,仅次于蜜雪冰城;在10-20元价格带的大众市场中市占率第一,达17.7% [4][14]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87.9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5%,对应GMV为224亿元,同比增长16.57% [4][27] 行业分析 - 中国现制饮品市场增长潜力巨大,2023年人均年消费量仅22杯,远低于美国、欧盟(300+杯)和日本(172杯)的水平 [4][43] - 低线市场是主要增长来源,预计2024-2028年三线及以下城市现制茶饮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将达21.3%-22.9% [4][43] - 茶饮行业竞争激烈,连锁化率从2020年的37%升至2024年的53%,供应链能力取代品牌效应成为竞争核心 [4][47] - 咖啡行业竞争相对缓和,2024年连锁化率为35.4%,头部品牌凭借规模优势应对成本上升与价格战 [4][61] 单店模型与运营效率 - 2024年古茗单店月均GMV为19.7万元,成熟门店经营利润率可达20%以上,优于行业约15%的平均水平 [4][73] - 2025年上半年,在低基数和外卖大战推动下,单店GMV增速超20%,日均销售杯数达439杯 [4][69][70] - 约40%的杯量通过第三方平台成交,公司在外卖补贴策略上相对克制,注重堂食与加盟商利润健康 [4][78][81] - 公司复购率行业领先,2023年平均季度复购率达53%,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4][83] 扩张策略与加盟体系 - 公司采用“已有优势省份加密/补白+扩张邻近省市”的稳健扩张策略,已在浙江、福建、江西、广东等8大省份达成关键规模(门店数超500家) [4][95]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门店总数达11,179家,同比增长17.5%,新开门店1,570家,二线及以下城市门店占比为80.9% [4][108] - 2025年新加盟政策将首年投入门槛降至23万元,并强调加盟商需亲自在店经营,加盟商带店率为1.9家 [4][108][119] 供应链优势 - 公司拥有行业领先的冷链物流体系,98%的门店可享受两日一配的冷链服务,行业多为四日一配或不配 [4][120]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公司拥有362辆自有运输车,约75%的门店位于仓库150公里半径内,仓到店配送成本占GMV比例小于1% [4][120][121] - 通过规模化采购和精细化管理,2023年公司水果熟成损耗率降至10%,远低于行业平均约20%的水平 [4][121] 财务预测与估值 - 报告预测公司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119.8亿元、151.8亿元、183.4亿元,增速分别为36%、27%、21% [5][126] - 预计同期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21.2亿元、27.1亿元、32.9亿元,增速分别为37%、28%、21% [5][130] - 对应经调整市盈率分别为24倍、19倍、16倍 [5][130] - 当前港股共有5家茶饮上市企业,参考同业估值,报告认为公司估值具有吸引力 [5][131]
波司登(03998):携手Kim Jones,引领高端都市羽绒变革
华福证券· 2025-10-24 20:20
投资评级 - 华福证券对波司登维持"买入"评级 [7] 核心观点 - 波司登与英国著名时装设计师Kim Jones合作,旨在重塑高端商务羽绒服概念,提升品牌形象 [2][3][4][5] - 公司通过产品强势迭代和精细化渠道运营,持续提升品牌势能和单店效率 [6] - 近期气温骤降为公司旺季销售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且2026年春节较晚延长了销售窗口期,利好冬装表现 [7] - 公司聚焦"时尚功能科技服饰"赛道,构建用户价值驱动的增长模型,预计FY26-FY28归母净利润将实现持续增长 [7] 产品与品牌动态 - 波司登官宣Kim Jones担任品牌创意总监,合作推出高级都市线AREAL系列 [3][4][5] - Kim Jones拥有Dunhill、Louis Vuitton男装、Dior Men以及Fendi女装等高端品牌工作经历,具备连接时尚与经典的设计理念 [5] - 冬季产品聚焦极寒、户外、泡芙三大心智品类并进行迭代升级,包括联合Errolson Hugh推出全新叠变三合一,以及"大师泡芙"系列登陆巴黎时装周 [6] 渠道运营与外部环境 - 公司持续优化渠道质量,进行分店态精细化运营以提升单店效率 [6] - 2025年10月中下旬全国多地气温创下半年来新低,0℃冰冻线推进至华北中部,剧烈的冷热切换为羽绒服旺季销售创造了良好条件 [7] - 2026年春节对应公历2月17日,相比2025年1月29日,旺季销售时间窗口期同比延长 [7]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计FY26-FY2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3亿元、43.7亿元、49.1亿元,对应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2%、11%、12% [7] - 预计FY26-FY28每股收益分别为0.34元、0.38元、0.42元 [8] - 对应FY26-FY28市盈率分别为13倍、12倍、11倍 [7] - 预计FY26-FY28营业收入将保持约10%的增速,分别达到285.02亿元、314.46亿元、347.99亿元 [8]
OSL集团(00863):首次覆盖:国内合规加密龙头,全球扩张驱动高增长
海通国际证券· 2025-10-24 19:33
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3] - 结合PS和PE估值方法,给予公司2027年目标价25.33港元 [3][11]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亚洲唯一上市的持牌虚拟资产交易所,拥有稀缺的牌照壁垒 [1][3] - 公司是首家获得中国香港证监会第1类及第7类受规管活动许可,并拥有反洗钱条例牌照的数字资产平台 [3][15][48] - 业务由数字资产市场服务和技术服务双轮驱动,2024年数字资产交易业务收入达2.63亿港元,占总收入比重70.2% [24][30] - 公司为B端机构客户提供一站式技术服务,包括SaaS和FinLink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快速入局数字资产领域 [24][47]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4年公司营业总收入为3.75亿港元,同比增长79% [3][5] - 2024年公司实现扭亏为盈,归母净利润为0.48亿港元,同比增长118% [3][5]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73亿、11.83亿、17.80亿港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6亿、-0.12亿、0.20亿港元 [3][7] - 公司毛利率维持在较高水平,2024年为91.19%,预计2025-2027年均为91.0% [5][9] 增长驱动与战略布局 - 公司抓住中国香港监管放宽机遇,成为首批提供RWA、加密货币ETF等新品类交易服务的交易所 [3][68][97] - 公司通过收购日本、欧洲及印尼的持牌交易所加速全球市场扩张 [3][92][94][96] - 2024年12月,公司宣布投资最高3000万美元发展PayFi支付生态系统,支付服务将成为未来重点领域 [3][8][100] - 2025年7月,公司完成3亿美元股权融资,为亚洲数字资产领域迄今最大规模的公开股权融资 [19] 行业前景与竞争优势 - 全球加密货币市场规模持续扩张,截至2025年9月达到4.0万亿美元 [59] - 中国香港积极推动虚拟资产交易合规化,2024年10月起审批发牌进度明显加快,为持牌交易所创造有利环境 [74][78] - 公司凭借合规先发优势,在现货加密货币ETF托管市场的市占率超过70% [89] - 公司构筑了全方位的安全体系,包括冷钱包存储、多重签名技术,并为用户提供高达10亿美元的资产保险保障 [48]
金沙中国有限公司(01928):边注玩法协助总GGR恢复高于行业
华泰证券· 2025-10-24 19:33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投资评级维持为"买入" [1] - 目标价上调至24.00港元,此前为21.2港元 [1][9] 核心观点 - 边注玩法协助总博彩毛收入恢复高于行业水平 [1][6] - 看好公司凭借智能博彩桌及创新玩法,叠加伦敦人改装完成和客户激励机制调整,继续提升市场份额 [6] - 母公司LVS在25年第三季度增持3.4亿美元公司股份,持股比例提升至74.76%,但已接近75%的增持上限 [6] - 预计公司25年总派息或达0.50港元,对比24年重启派息0.25港元,随后有望恢复到疫情前约5%的股息收益率 [6] - 上调26-27年营收预测至634亿港元和668亿港元,上调经调整EBITDA预测至216亿港元和234亿港元 [9][55]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5年第三季度博彩毛收入为18.37亿美元,同比+9%,环比+7%,恢复至19年第三季度的90%,高于行业平均的88% [6] - 25年第三季度经调整EBITDA为6.01亿美元,同比+3%,环比+6%,恢复至19年同期的80% [8]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为57,770百万港元,同比增长4.61%;2026年预计为63,387百万港元,同比增长9.72% [5] - 预计2025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8,308百万港元,同比微降0.39%;2026年预计为11,092百万港元,同比增长33.52% [5] - 预计2026年每股收益为1.37港元,2027年为1.47港元 [5] 业务细分表现 - 25年第三季度VIP毛收入为1.48亿美元,恢复至19年同期的34%,低于行业平均的54%,同比-16%,环比-5% [7] - 25年第三季度中场毛收入为15.00亿美元,恢复至19年同期的104%,低于行业平均的118%,同比+12%,环比+9% [7] - 25年第三季度老虎机毛收入为1.89亿美元,恢复至19年同期的118%,高于行业平均的90%,同比+13%,环比+3% [7] - 中场和老虎机市场份额从25年第一季度的23.6%提升至第三季度的25.4% [7] 物业运营与非博彩协同 - 伦敦人是众多物业中唯一录得GGR同比增长的物业,经调整EBITDA利润率为31.9% [8] - 威尼斯人经调整EBITDA恢复至19年同期的71%,利润率为35.0% [8] - 非博彩方面,10-12月演出排期以谭咏麟领衔,还涵盖周华健、巫启贤、草蜢等,广泛覆盖高博彩消费的中老年客群 [8] - NBA中国赛、球迷日和NBA House初见成效,10月10日及10月12日晚在威尼斯人综艺馆举行的季前赛吸引丰富客流 [8] - 公司已于七月中旬启动新表演场馆建设,可容纳1.5万人 [8] 行业环境与催化剂 - 国庆期间澳门GGR在台风影响及去年高基数下依然录得同比微增 [9] - 珠澳"一签多行"政策叠加"金股币"齐涨的财富效应,或增强旅客的出行与消费意愿 [9] - 建议关注第四季度的多项活动,包括11月7日至21日的第十五届全运会、11月13日至16日的澳门格兰披治赛车大赛以及11月29日至30日的美高梅"锋味摇滚美食节"等 [8] 估值依据 - 上调26年EV/EBITDA至11.0倍,此前为10.5倍,对比行业平均的8.4倍,认为公司作为澳门博彩龙头之一,派息有望增加,值得估值溢价 [9][55] - 公司房间数量最多,估值应向美股高端酒店靠拢,后者26年EV/EBITDA为16.6倍 [9][55]
极智嘉-W(02590):首次覆盖报告:“极智”引领,“嘉”速未来
民生证券· 2025-10-24 19:31
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5] - 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分别实现营收31.79/41.88/54.98亿元,实现归母利润1.23/3.33/6.72亿元 [5] - 对应2025/2026/2027年PS分别为11x/8x/6x,低于可比公司平均PS 29x/22x/16x [129] 公司行业地位与业务概览 - 极智嘉是全球最大的仓储履约自主移动机器人(AMR)提供商,截至2025年上半年累计服务超850家终端客户,海外合作多家知名系统集成商 [2] - 据灼识咨询,2019年至2024年,公司已连续六年保持全球仓储履约AMR解决方案市占率领先 [2][1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向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交付了超66000台机器人 [10]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0.23亿元,同比+31.0%,经调整EBITDA首次转正,公司正逐渐接近盈亏平衡点 [2] 财务表现与盈利预测 - 公司营收由2021年的7.90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4.09亿元,CAGR达45% [34] - 2025H1营收10.25亿元,同比增长30.96%,仓储履约场景占营收比例由2022年的75.67%提升至2025H1的93.92% [36] - 2025H1毛利率达到35.12%,经调整净利率为-1.17%,盈亏平衡点渐进 [45] - 2025H1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23.4%/13.2%/14.4%,较2022年的31.4%/15.2%/30.1%显著下降 [45] - 预计2025-2027年公司实现收入31.79/41.88/54.98亿元,同比+31.95%/31.75%/31.30% [127] 行业发展趋势与市场空间 - AMR解决方案推动仓储自动化进入2.0时代,2024年全球AMR解决方案渗透率为8.2%,预计到2029年渗透率将提升到20.2% [3] - 全球AMR解决方案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的387亿元增长至2029年的1621亿元,2024-2029年复合增长率达33.1% [72] - 仓储履约AMR解决方案占AMR解决方案市场空间的60%左右,预计2029年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053亿元,2024-2029年复合增长率达34.0% [72] 技术优势与产品布局 - 公司拥有软硬件一体的技术平台,包括自研核心算法平台Hyper+、机器人通用技术平台Robot Matrix和软件系统平台,系统最大可调度机器人数量超过5000台 [4] - 公司构建了连接机器-系统-业务-数据智能的AI算法体系,通过结合大量应用案例与场景数据,不断拓宽护城河 [4][90] - 公司是稀缺的仓储物流AMR一站式解决方案提供商,产品覆盖货架到人、货箱到人及托盘到人三大解决方案,较同业覆盖范围更广 [84][89] 具身智能战略与成长边界 - 2025年7月30日,公司设立全资子公司“北京极智嘉具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进军具身智能领域 [12][105] - 公司发布全球首个专为仓储场景打造的具身智能基座模型Geek+ Brain,采用“感知-策略”两段式分层架构 [115] - 公司已发布聚焦拣选场景的首个通用机械臂操作技术方案,可实现全品类、全场景、高适应性的自动拣货,准确率可达到99.99%+ [108][112] - 具身智能有望与现有物流机器人业务协同,进一步打开公司的成长边界 [4]
滔搏(06110):中报毛利率与费用管控表现优异,全额派息重视股东回报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24 19:26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7] 核心观点 - 公司FY26财年中报表现符合预期,高分红延续重视股东回报 [7] - 公司深耕运动服饰零售业务,聚焦全域零售的高质量增长,品牌拓展打造多元成长曲线 [7] - 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FY26-FY28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9/14.2/15.5亿元,对应PE为15/14/13倍 [7] 财务表现 - 上半财年公司收入同比减少6%至123.0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0%至7.9亿元 [7] - 公司拟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13元,派息率高达102% [7] - 毛利率同比略微下降0.1个百分点至41.0%,归母净利率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至6.4% [7] - 销售及管理费用额同比下降5.5%,费用率仅略增0.1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至29.1%,管理费用率同比提升0.3个百分点至4.1% [7] - 预计FY26-FY28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59.4/273.3/290.4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4%/5%/6% [6] - 预计FY26-FY28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9/14.2/15.5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0%/10%/9% [6] 品牌与业务分析 - 上半财年主力品牌收入同比下降5%至108.1亿元,下降幅度相比FY25财年6%的跌幅有所收窄,收入占比提升至88% [7] - 其他品牌收入下滑12%至14.1亿元,收入占比为12%;联营业务收入下滑15%至0.6亿元 [7] - 业务下滑核心原因为消费环境波动、线下客流压力较大 [7] 渠道运营 - 上半财年直营业务下滑3%至106亿元,占比86% [7] - 截至8月31日,直营店共4688家,比期初减少332家,同比数量减少19%,但收入同比下滑幅度远低于闭店幅度 [7] - 线上零售业务同比增长双位数,公司已拥有超800个抖音及微信视频号、超3600家小程序店铺以及超3700家即时零售门店 [7] - 公司在抖音运动户外榜排名维持第一,在微信小程序运动户外榜蝉联首位 [7] - 批发业务上半财年收入同比下降20%至16亿元,仍在调整中 [7] 营运能力与现金流 - 截止到8月31日库存58亿元,相比期初的60亿元逐步下降,存货周转天数150天 [7]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13天,同比减少4天,应付账款周转天数8天,同比降低7天 [7]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13.5亿元,同比下降48%,但经营现金流仍远高于净利润 [7]
巨子生物(02367):成功获批重组胶原三类械,医美与护肤品共振打开长期空间
华西证券· 2025-10-24 19:20
投资评级与公司概况 - 报告对巨子生物(2367.HK)的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此前评级 [1] - 公司最新收盘价为41.2港元,总市值为441.21亿港元,自由流通市值为441.21亿港元 [1] 核心事件概述 - 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中国首个"重组 I 型α1 亚型胶原蛋白冻干纤维"三类医疗器械正式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 [2] - 该产品规格涵盖10mg/瓶至24mg/瓶等7种型号,适用于面部真皮组织填充以纠正额部动力性皱纹,包括眉间纹、额头纹和鱼尾纹 [2] 医美业务分析 - 新产品选用人天然Ⅰ型 α1 单链氨基酸序列中的305-1057位,共753个氨基酸,对α1链特定片段的精准截取形成公司的产品创新点和研发壁垒 [3] - I型胶原蛋白能为皮肤提供更强的结构支撑力,可有效改善因胶原流失导致的动态皱纹 [3] - 中国重组胶原蛋白市场规模在2025年将达到547亿元,其中医美市场规模在2025年达70亿元 [3] - 公司作为国内第二家获批重组胶原蛋白三类械的企业,有望充分享受行业扩容红利 [3] - 公司医美产品能与原有功效性护肤品形成良好协同,进一步巩固公司在重组胶原蛋白领域的技术优势和领先地位 [3] 护肤品业务分析 - 公司护肤品短期受制于达人合作数量减少影响,部分渠道销售暂时受到波及,但产品力及品牌力依然强劲 [4] - 短期内有望通过优化渠道结构补齐流量缺口,长期借助"科学背书"持续提振消费信心 [4] - 凭借丰富的产品矩阵和稳健的产品迭代节奏,有望逐步修复销售波动,实现业绩稳健回升 [4] 财务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69.17亿元、85.40亿元、104.19亿元(前值2025年为53.76亿元) [5]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52亿元、29.89亿元、36.03亿元(前值2025年为21.87亿元) [5]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2.29元、2.79元、3.36元(前值2025年为2.20元) [5] - 对应2025年10月23日收盘价41.2港元,市盈率分别为17倍、14倍、11倍 [5] - 公司将进一步拓宽材料应用边界,将重组胶原蛋白的研究从护肤和医美扩展至增发护发及美白等领域,并积极探索海外发展机会 [5] 财务数据摘要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55.39亿元,同比增长57.17%;归母净利润为20.62亿元,同比增长42.06% [8]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为69.17亿元,同比增长24.88%;归母净利润为24.52亿元,同比增长18.91% [8] - 2024年毛利率为82.09%,预计2025-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80.07%、79.17%、78.29% [8] - 2024年净资产收益率为29.01%,预计2025-2027年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28.57%、28.24%、27.32% [8]
康耐特光学(02276):深度报告:镜片龙头增长稳健,智能眼镜打开成长空间
国海证券· 2025-10-24 18:19
好的,作为资深研究分析师,我将为您总结这份关于康耐特光学(2276 HK)研究报告的核心内容。 投资评级 - 报告首次覆盖康耐特光学,给予“买入”评级 [1] 核心观点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树脂镜片制造商,传统镜片业务增长稳健,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同时前瞻性布局智能眼镜业务,有望打开新的成长空间 [1][8][11] - 公司的核心竞争壁垒在于其深厚的客户基础、独特的C2M定制化业务模式、规模化与柔性化生产能力以及积极的研发投入 [11] - 通过对标国际光学巨头依视路陆逊梯卡,国内光学镜片企业在品牌建设、产品高端化及全球化布局方面拥有广阔的成长路径和空间 [12]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树脂镜片产品和服务提供商,2023年按树脂镜片销售量/销售金额计,在全球树脂镜片制造商中排名第二/第五,在中国均排名第一 [8][15] - 2024年公司收入规模突破20亿元,2018-2024年收入复合增速为14.05%,净利润复合增速高达33.5%,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8][33] - 公司生产网络覆盖全球超过90个国家,2024年中国大陆以外市场收入占比近七成 [12][15] 财务表现与预测 - 公司业绩稳健增长,2018-2024年营业收入从8.59亿元提升至20.61亿元,归母净利润从0.78亿元提升至4.28亿元 [33] - 盈利能力持续提升,毛利率从2018年的30.61%提升至2024年的38.58%,主要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和生产效率提升 [33][45] - 报告预测2025-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将分别达到23.5亿元、27.9亿元、32.2亿元,净利润分别达到5.4亿元、6.6亿元、7.9亿元 [12][13] - 对应2025-2027年的预测市盈率(PE)分别为32倍、26倍、22倍 [12][13] 行业趋势与市场空间 - 镜片行业呈现高端化、智能化趋势 2023年中国镜片出厂销售额/零售额分别为190.4亿元/348.1亿元,2018-2023年复合增速为5.5%/4.4% [9] - 功能性镜片占比逐步提升,2023年按销售额计,功能性镜片约占中国镜片市场的48.2%,高折射率镜片(1.70以上)占比约0.4%,渗透率提升空间巨大 [9][65] - 智能眼镜市场快速成长,受Rayban Meta爆款产品拉动,2023年全球AI眼镜销量24万副,2024年增至152万副,同比增长533.33% [9][78] 核心竞争力分析 - **客户优势**:客户网络覆盖全球知名眼镜品牌和国际眼科光学公司,与核心客户合作时间长达10年以上,订单稳定 2024年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为27.2%,依赖度逐步下降 [11][94] - **业务模式优势**:依托代工积累的柔性化生产能力,发展高附加值的C2M定制化镜片业务,定制化镜片毛利率在50%以上,显著高于标准化产品 [11][100] - **生产制造优势**:拥有上海、江苏、靖江三大生产基地,2024年总产量达2.09亿件,同比增长15.1% 并积极在泰国、日本布局新产能,专注于高端定制化和智能眼镜镜片 [11][107] - **研发与技术优势**:研发投入积极,2024年研发费用率约为4.29% 公司是中国有能力生产1.74折射率镜片的四家树脂镜片制造商之一 [11][105] 智能眼镜业务布局与机遇 - 公司积极布局XR领域,2024年宣布与多家全球领先的科技和消费电子企业合作,推动智能眼镜镜片的研发和生产,并已陆续收到小试订单款项 [8][11] - 2024年12月,歌尔股份通过参与配售增持公司股份至20.03%,成为第二大股东,战略入股有望强化产业协同,带来更多业务发展机会 [28] - 传统镜片厂商在智能眼镜产品开发中重要性凸显,能够解决产品美观度、佩戴舒适度和屈光矫正问题,其线下验光配镜渠道具备不可替代性 [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