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永辉超市
icon
搜索文档
年入300亿,朴朴超市种种“反常规”操作,一路闯到IPO
搜狐财经· 2025-05-29 13:22
公司概况 - 朴朴超市是一家区域性生鲜电商平台,目前仅在福建、广东两省及成都、武汉等9个城市运营 [1] - 公司采用"大前置仓"模式,单仓面积从初期的300-500平方米逐步扩大到800-1500平方米 [6][17] - 2024年首次实现年度盈利,收入约300亿元,毛利率22.5%,自有品牌销售额突破50亿元 [2][20] 商业模式 - 以生鲜为流量入口,引入日用百货等高毛利标品,SKU数量从3000种提升至3500种以上 [5][17] - 坚持30分钟配送服务,通过帮用户带垃圾等增值服务提升用户体验 [9] - 履约费用率降至17.5%以下,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17] 发展历程 - 2016年成立于福州,抓住生鲜电商风口期获得多轮融资 [4][7] - 2020年疫情期间日均单量达16-20万单,福州市场渗透率70% [9] - 2022年GMV同比增长53%至230亿元,总营收同比增长28%至203.6亿元 [11] 行业对比 - 前置仓数量仅为叮咚买菜的1/3,但单仓面积更大(800-1500平方米vs300-400平方米) [18] - 自有品牌收入占比15-20%,低于盒马和叮咚买菜的35% [20] - 生鲜品类占比从60%降至50%,计划进一步降至45% [20] 战略调整 - 多次上调免配送费门槛,从19元逐步调整至35元 [13][14] - 从追求全国扩张转向深耕区域市场 [16] - 2024年仅新增成都一个城市,2025年新增泉州站点 [22] 行业环境 - 2015年政策支持与冷链物流发展为行业创造有利条件 [4] - 2022年后行业经历洗牌,每日优鲜退市,叮咚买菜收缩至25个城市 [10] - 当前行业呈现分层竞争格局,盒马走高端化,叮咚专注生鲜,美团依托流量优势 [22]
胖东来基因+长安烟火气,永辉西安MOMOPARK调改店5月30日焕新亮相
搜狐财经· 2025-05-29 13:08
消费政策与市场背景 - 西安作为西北首个社零总额突破6000亿元的城市,正通过"'西'悦购・趣长安"2025年提振消费系列活动培育新型消费场景,包括"国际美食之都"等特色IP [1] - 永辉超市响应政策加速布局品质零售,5月30日西安雁塔区第2家、全市第7家胖东来模式调改店在MOMOPARK开业,标志西安品质零售进入规模化阶段 [1] 门店定位与客群策略 - MOMOPARK店依托地铁3号线交通优势,辐射周边3公里内3所高校,针对年轻学生客群密集特点聚焦烘焙、熟食、果切三大品类 [3] - 调改后门店全面对标胖东来产品和价格,商品汰换率达65%,新增5531支商品,商品结构达胖东来标准80%,进口商品占比11% [4] - 形成"全球风味+本地食尚+青春元素"三重商品矩阵,保留一线品牌同时引入网红单品,如黑金马里奥面包、爆浆开心果芝士等 [5][7] 商品与服务升级 - 烘焙区每日现烤现售,熟食区聘请专业厨师团队打造小龙虾、蒲烧鳗鱼等系列,引入本地供应商豆记熟食与传统风味商品 [5] - 果切区执行"468鲜度法则"(超4小时八折、6小时六折、8小时下架),并标注最佳食用顺序 [7] - 新增胖东来自有品牌专区(60支商品)和永辉自有品牌专区(如黑松露火腿饼干等),实现"家门口选购胖东来品质好物" [8][9] 场景与员工优化 - 中岛货架高度从2.4米降至1.6米,拓宽主通道取消强制动线,增设便民服务区(免费茶饮、充电宝、宠物寄存等) [10] - 海鲜区提供活鱼切片服务,肉禽区提供切丝剔骨服务,食品货架悬挂放大镜,增设开放式休息区适配学生社交需求 [12] - 一线员工团队扩充至160人,综合薪资提升50%,提供10天带薪年假及免费员工餐等福利 [12] 规模化布局进展 - 永辉西安7家调改店形成"北斗七星"布局,高新万达广场店和北辰东路店计划6月底至7月初调改 [13] - MOMOPARK店开业后全国调改门店增至93家,预计7月底达150家(含胖东来帮扶门店),2026年春节前突破300家 [13] - 该店以高校客群为切入点,为西安品质零售提供"本土化创新样本",助推城市夜经济年轻化 [15]
净利润降近三成 名创优品押注“大店战略”与IP驱动
中国经营报· 2025-05-29 12:2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总营收44.3亿元,同比增长19% [1][2] - 股东应占净利润4.2亿元,同比下降28.5% [1] - 毛利率提升至44.2%,同比上升0.8个百分点 [2] - 经调整净利润5.87亿元,同比下降4.8%,经调整净利率从16.6%下滑至13.3% [4] 区域与门店扩张 - 中国内地营收24.94亿元,同比增长9.1%;海外营收15.92亿元,同比增长30.3%,海外收入占比提升3个百分点 [2] - 全球门店总数7488家,净增858家,其中国内4275家(净增241家),海外3213家(净增617家) [3] - 海外直营门店608家,同比增加281家,销售及分销开支同比增加46.7%至10.21亿元 [4] 战略调整 - 推进"大店战略",新开门店平均面积近300平方米,平均店效提升27%,关闭200平方米以下低产店铺 [3][4] - MINISO LAND开业8家,旗舰店43家,150家旗舰店在规划中 [3] - 收购永辉超市29.4%股权(交易额63亿元),但一季度未体现其净利润贡献 [5] IP战略与竞争 - IP战略推动毛利率提升,合作IP超150个,一季度授权费用增加39.6% [6] - 依赖外部IP(如迪士尼、三丽鸥),2024年授权费支出4.21亿元,同比增长29.5% [6] - 潮玩品牌TOP TOY营收同比增长59%至3.4亿元,门店数280家(净增120家),但占集团收入比例较低 [7] - 行业竞争加剧,泡泡玛特2024年营收130.4亿元(同比增长106.9%),52TOYS拥有100多个IP [7] 行业分析 - 潮玩行业IP同质化加剧,需提升自有IP孵化能力与品牌溢价 [8] - TOP TOY竞争优势在于集团供应链与门店网络,但面临文化差异与本土化挑战 [8]
1—4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44.6亿元,同比增长5.9%
南京日报· 2025-05-29 10:49
商业综合体开业 - 玄武花园城开业 总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 以骑行友好 天文主题 宠物友好等为主题 开业首日客流旺盛 [1] - 商场亮点包括屋顶花园天文观测台 小熊猫专线接驳红山森林动物园 与紫金山 玄武湖等城市IP深度串联 [2] - 引入Specialized南京购物中心首店等骑行零售店 规划骑行友好线路 设立骑行友好驿站提供维护保养服务 [2] 消费市场表现 - 1-4月南京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44.6亿元 同比增长5.9% 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2.5个百分点 [1] - 玄武花园城吸引240家品牌入驻 其中首店119家 占比接近50% [3] - 南京近三年引进品牌首店近千家 包括全球首店4家 亚洲首店3家 中国首店55家 [4] 首发经济发展 - 德基广场"花园食光"聚集全国首店KR烤肉 江苏首店泰漾 南京首店周舍等 成为消费流量引力场 [3] - 南京出台《关于促进首发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 15条措施打造"首发南京"IP 已兑现政策资金超千万元 [4] 城市IP与商业创新 - 紫金·钟爱里以骑行友好为核心IP 开街当天吸引近千名骑行者 首周骑行路线打卡率超90% [5] - 金陵中环融合《红楼梦》IP打造艺术装置 永辉超市南京首家调改店引入60多款胖东来自有品牌商品 [6] - 南京阿里中心商业金陵天地将于6月底亮相 虹悦里商业街区7月升级 新增沉浸式剧院等多元业态 [6]
武汉第四家山姆会员店开业 市民身边的超市越来越精致了
长江日报· 2025-05-29 09:25
山姆会员店在武汉的扩张 - 山姆会员店江岸店于5月28日开业,吸引大量消费者,现场人流量和车流量极高 [1] - 山姆在武汉已布局4家门店,过去5年内新增3家,扩张速度和数量位居全国城市前列 [3] - 2016年至2024年,山姆中国门店从15家增长至53家,销售额达到千亿规模 [3] 山姆会员店的消费体验与供应链 - 消费者对山姆线下购物体验评价积极,认为其具有趣味性和体验感,部分消费者单次购物金额近2000元 [3] - 江岸店覆盖后湖片区数十万居民,并辐射金银湖、黄陂等周边半小时车程内的家庭客群 [3] - 山姆优化本土化供应链,近50款湖北商品进入其供应链,助力湖北企业发展 [3] 武汉零售行业的结构性变化 - 以山姆、Olé为代表的品质零售品牌崛起,推动行业向个性化、体验式和高品质模式转型 [4] - Olé精品超市在武汉3年内开设3家门店,华润万家加速高端市场布局 [4] - 永旺超市百步亭店、永辉超市东西湖万达店宣布近期闭店,而调改后的永辉超市五里墩万科店重新开业,采用"胖东来模式"优化空间和服务 [4] 武汉零售市场的竞争格局 - 武汉成为零售业重要竞争市场,本地企业如武商、中百加速超市业态革新,推出高端品牌和自有品牌 [4] - 零售品牌的开业与闭店反映消费者偏好变化,新一代消费者更注重品质和情绪消费 [4] - 武汉的区位和人口优势使其成为零售业必争之地,行业创新和布局持续增加 [5]
撤销华中区,大润发易主后调整组织架构
经济观察网· 2025-05-28 17:50
公司战略调整 - 大润发母公司高鑫零售将五大营运区调整为四大营运区,具体为华东区、华南区、华北区、东北区,原华中区被拆分并入其他营运区,调整目的是为了组织整合提效 [1] - 华中区门店总数从2023财年的117家缩减至2025财年的97家,三年累计减少20家,在五大营运区中门店减少数量仅次于华东区 [1] - 高鑫零售2025财年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回升至3.86亿元,此前2024财年净亏损16.68亿元,营收同比下降13.3%至725.61亿元 [1] 成本控制措施 - 2025财年销售及营销开支为152.32亿元,同比减少16.2%,主要由于优化门店员工用人结构和模式减少人事开支9.81亿元,负现金流门店减值损失减少11.48亿元,以及管理层降本增效 [2] - 2025财年行政费用同比减少24.1%至17.1亿元,降幅为近五年来最大 [2] - 德弘资本入主后对管理层进行调整,德弘资本首席执行官华裕能出任董事会主席,前欧尚中国区卖场总经理沈辉接任执行董事兼CEO [2] 行业趋势 - 零售行业普遍进行组织架构调整,永辉超市将四级架构压缩为三层管理模式,全国划分为28个大区,通过扁平化改革赋予一线更多决策权 [3]
利润降回2年前,名创优品财报裂缝中的“生长痛”
华尔街见闻· 2025-05-27 23:18
财务表现 - 一季度营业收入44.27亿元,同比增长18.9%,但净利润同比下滑4.8%至5.87亿元,净利率下降3.3个百分点至13.3% [2] - 增收不增利现象引发市场担忧,财报披露次日美股港股均跌超17% [5] - 销售及分销开支同比大增46.7%至10.21亿元,主要受海外直营店租金等费用增长70%影响 [12] 海外战略 - 海外直营店规模达548家,较两年前翻两倍,超半数位于北美市场 [11] - 海外代理模式利润率虽高但需共享收入,直营模式风险收益更高但短期拖累利润 [11][12] - 针对美国市场成立专项组,4-5月同店销售已改善,二季度聚焦24个核心州集群布局 [13] - 海外供应链80%依赖中国,正将北美采购比例提升至40%以应对关税风险 [14] 国内市场 - 一线城市商场渗透率达66%,同店GMV从2023年30-35%增长转为8-9%下滑 [15][16] - 实施"开大店关小店"策略,新店平均面积近300平米,月均销售额40万,旗舰店销售额达普通店3倍 [16][17] - 五一黄金周同店销售转正,截至5月20日降幅收窄至2.5%,维持全年转正指引 [18][19] IP战略 - IP产品占比提升推动毛利率从25%升至40%,去年四季度达47%历史高点 [23][24] - 2024年IP授权支出4.21亿元同比增近三成,高于营收增速 [26] - 自有IP影响力有限,新推吉普特熊目标销售额4-5亿,不足泡泡玛特Molly五分之一 [29][30] 资本运作 - 一季度财务成本0.49亿元同比翻倍,受5.5亿美元可转债及永辉并购贷款影响 [32][33][35] - 叶国富实际掌控永辉改革,永辉二季度起以投资损益计入报表 [36][37][40] - TOP TOY一季度营收3.4亿元同比增59%,门店达280家,传筹划上市 [41][42][46] - 总负债从77.65亿升至155.08亿,资产负债率从42.85%增至59.22% [42]
深度视角 | 从首富到“卖楼狂人”:王健林再卖48座万达广场的背后
搜狐财经· 2025-05-27 21:13
万达广场抛售交易 - 2025年5月王健林以约500亿元抛售48座万达广场,覆盖北京、广州、成都等核心城市,接盘方包括太盟、腾讯、京东等机构[1] - 这是万达两年内第80座广场的资产处置,既是应对债务危机的紧急措施,也是轻资产战略转型的关键步骤[1] - 交易价格较峰值缩水40%,资方通过折价收购锁定长期收益[9] 万达债务危机根源 - 债务危机始于2016年与资本签订的"上市对赌"协议,核心条款为若万达商管未能在约定时间上市需以高额利息回购股权[3] - 港股四次上市失败直接触发380亿元回购条款,叠加其他债务导致短期债务攀升至400亿元,而账面现金仅116亿元[4][5] - 截至2025年5月,王健林名下股权被冻结4.9亿元,集团整体被执行金额超75亿元,债券利率飙升至15%[5][16] 资本接盘动机 - 太盟投资认购次级份额50亿元,计划将万达广场打包为不动产信托基金(REITs)获取超额收益[9] - 腾讯计划投入120亿元接入智慧零售系统,将万达广场年60亿客流转为私域流量[9] - 京东拟开设"京东之家"体验店补充线下布局短板[9] - 险资通过私募基金低价收购,锁定年化5%-6%的保底租金收益[6][9] 轻资产战略实施情况 - 万达自2015年提出轻资产战略,通过出售物业所有权保留品牌管理与运营权,负债率从79%降至53%[8][10] - 但过度抛售导致核心资产流失,自持广场从513座降至约300座,品牌控制力下降[14] - 2024年租金收入同比下降12%,轻资产模式盈利能力受电商冲击和消费疲软影响[14] 行业影响与趋势 - 万达与恒大、融创共同印证房企"借债-扩张-上市"模式的崩塌,行业转向精细化运营与数字化能力竞争[11] - 商业地产租金回报率跌至5%-8%,传统"收租逻辑"逐渐失效[11][14] - 资本通过分层设计将风险转嫁,国有大行提供300亿低息贷款,太盟认购50亿次级份额,形成风险分层的"狼群战术"[12]
2012年12月12日,央视年度经济人物颁奖晚会上,王健林与马云立下1亿赌约
搜狐财经· 2025-05-27 15:53
2012年12月12日,央视年度经济人物颁奖晚会上,王健林与马云立下1亿赌约。 王健林说:"到2022年,如果电商在中国零售市场份额达到50%,我就给你一个亿,否则你要给我一个亿,敢不敢跟?" 马云说:"好!" 彼时的"双十一"还叫"光棍节",马云刚刚靠"光棍节"赚得盆满钵满,自然毫不示弱。 一年后,59岁的王健林身家1500亿,成为中国新科首富。 马云再次谈及这个赌局,说:"如果王健林赢了,那么是整个社会输了,是这一代年轻人输了。" 王健林对马云的攻击毫不理睬,他有更大的目标。 但首富也有烦心事。万达在大陆房地产突飞猛进,股票却一路跌破发行价,跌到了30港元附近。 港股的低估,让王健林做了一个对万达影响深远的决定——他决定私有化万达,转回A股上市,以享受更高的溢价。 2016年9月,王健林大笔一挥,以每股52.8港元的高溢价,回购了万达商业所有港股股票。 当时王健林跟财团签订对赌协议,承诺万达商业在香港退市后两年,在2018年完成A股上市,否则就要回购股权,本息加一起大概有300亿。 与此同时,万达开始实施全球化战略,老王在海外开始"买买买",张口就是要把"中国文化输出到全球"。 万达以10亿美元收购美国北 ...
“漯河味道”香飘世界第二十二届中国(漯河)食品节开幕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5-27 15:43
展会概况 - 第二十二届中国(漯河)食品节在河南省漯河市国际会展中心开幕,主题为"世界眼光 中国经典 河南名品" [1] - 展览面积达6.5万平方米,吸引1268家食品企业参展,到场专业采购商达2.5万家 [1] - 展会设置综合展区、国际食品展区和品牌企业展区,全方位覆盖食品产业链 [1] 参展企业及产品 - 双汇展示丰富多样的产品矩阵,包括火腿肠、生鲜肉制品和创新休闲零食,吸引众多参观者 [2] - 漯河本地企业南街村、卫龙、三剑客等展示拳头产品和创新成果,涵盖休闲食品、调味品、乳制品等多个品类 [2] - 国际食品展区汇聚马来西亚、泰国等12个国家代表团的59家企业,展出300多种特色产品 [1] - 品牌企业展区有双汇、正大集团、好想你、必胜客等160多家知名品牌企业亮相 [1] 展会活动及成果 - 开幕式上正大、双汇、京东等企业代表致辞,表达对漯河食品节的认可和未来合作期待 [2] - 展会期间举办漯河市情说明暨主宾国推介会、2025中国食品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发布会等活动 [2] - 永辉、美团、京东零售等头部企业与参展企业精准对接,达成多项合作意向 [3] - 展会为企业提供展示产品、拓展市场的平台,推动漯河市食品产业国际化发展和创新升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