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资产配置
搜索文档
午评:沪指跌0.24%,半导体、化工等板块走低,银行、保险板块逆市拉升
证券时报网· 2025-11-12 13:40
市场表现 - 沪指午盘跌0.24%报3993.35点,再次失守4000点大关 [1] - 深证成指跌1.07%,创业板指跌1.58%,科创50指数跌1.65% [1] - 沪深北三市合计成交12704亿元 [1] - 半导体、化工、汽车、有色、券商、钢铁等板块走低 [1] - 保险、银行、石油、医药等板块拉升,人脑工程、创新药概念活跃 [1] 机构观点与市场展望 - 长期趋势向上的科技成长股性价比不足,短期基本面担忧增加 [2] - 有涨价催化的周期品短期性价比不足,中期展望存在逻辑断点 [2] - A股总体可能仍维持震荡市,能够带领市场突破的结构尚未确立 [2] - 2026年春季可能是阶段性高点,但大概率不是全年高点,更不是本轮全面牛市的高点 [2] - 牛市还有纵深,全面牛市演绎的条件会越来越充分 [2] - A股中期收益包括基本面周期性改善、居民资产配置向权益迁移带来的估值重估、中国全球影响力提升带来的景气与估值重估共振 [2] - 随着供给出清,2026年中A股"政策底、市场底、经济底"依次出现框架的有效性回归 [2] - 2026年国内加码宽松的时刻,可能是牛市2.0行情启动的时刻 [2]
定存普增、活期分化,多家上市银行前三季度存款现“温差”
北京商报· 2025-11-03 21:33
文章核心观点 - 2025年前三季度,在资本市场波动、利率下行及居民财富配置意识提升的背景下,上市银行存款业务呈现显著结构性分化,个人定期存款普遍增长而活期存款增速冷热不均,行业竞争焦点从规模比拼转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综合金融服务能力较量 [1][10][11] 个人定期存款表现 - 9家披露数据的上市银行个人定期存款余额均实现同比正增长,整体规模扩容 [3] - 城商行表现亮眼,杭州银行个人定期存款余额达2731.10亿元,同比增长29.12%,成都银行和南京银行增速均超过24% [3] - 股份制银行维持稳定增长,浦发银行个人定期存款余额为12801.13亿元,同比增长12.61% [3] - 农商行在县域市场优势明显,江阴农商行、瑞丰农商行、苏州农商行、紫金农商行个人定期存款余额同比增速分别为15.63%、13.57%、12.03%、11.14% [4] 个人活期存款表现 - 个人活期存款增速呈现冷热不均的分化态势,部分银行实现增长,部分银行出现下滑 [1][6] - 股份制银行中,浦发银行个人活期存款规模达4617.38亿元,同比增长11.80% [6] - 区域性银行分化显著,杭州银行个人活期存款余额742.43亿元,同比高增25.40%,南京银行规模513.18亿元,同比增长16.71% [7] - 部分中小银行增长缓慢,苏州农商行、江阴农商行等同比增速分别为9.99%、8.70%,瑞丰农商行个人活期存款规模从165.63亿元降至159.43亿元,同比下降3.74% [7][8] 存款结构变化驱动因素 - 居民风险偏好降低,资金从权益类资产向存款类产品转移,市场预期存款利率下调推动居民通过长期限存款锁定收益 [5] - 银行为改善净息差,主动引导活期产品转向权益类、结构化定期产品,并通过营销手段促使客户续存高息存款 [5] - 资本市场三季度整体走强使资金活化程度有所提升 [11] - 部分区域性银行因品牌效应、网点覆盖面不足导致客户黏性不足,活期存款蓄水池功能弱化 [9] 行业趋势与银行应对策略 - 银行存款竞争升级为综合金融服务能力较量,银行需通过差异化策略吸引资金 [10][12] - 兴业银行计划通过抓实定期存款到期对接、优化产品组合、拓展结算性存款等措施稳定规模 [10] - 招商银行通过主动资产负债管理、抓客户、推出结算性产品来拓展低成本负债来源 [11] - 民生银行通过拓展客户来源渠道、完善场景生态建设、创新产品与服务来增强获客活客能力,并加大财富管理业务推动力度 [11] - 行业人士建议银行在资产端加大固定收益类产品配置,在负债端发展中间业务,并加大科技投入以提升效率 [11] - 未来随着资本市场改革深化,居民资产配置可能加速向权益类资产转移,银行需优化负债结构,发展多元化服务 [12] 宏观与市场数据 - 2025年前三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22.71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2.73万亿元 [10] - 2025年9月居民存款增加2.96万亿元,非银存款减少1.06万亿元 [10] -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净值型理财产品存续规模达32.13万亿元,同比增长9.42%,较二季度末增长1.46万亿元 [10]
透过利率传导看“存款搬家”本质
经济日报· 2025-10-22 06:00
文章核心观点 - 居民存款与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之间的变化反映了居民基于资产回报率进行的资产重新配置,即“存款搬家”,而非简单等同于资金全部流入股市 [1] - 存款搬家是金融市场发展的常态现象,是利率市场化改革背景下资金根据收益率差异在不同金融资产间双向动态流动的结果 [2] - 活跃的资产再配置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和服务实体经济,同时也凸显出加强投资者教育和完善市场制度的必要性 [3] 居民存款与非银存款变化 - 今年前三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22.71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2.73万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4.81万亿元 [1] - 近几个月居民存款增速较前期高位有所回落,非银存款仍保持较快增长 [1] 存款搬家的本质与历史视角 - 存款搬家是居民根据资产回报率变化将储蓄存款转换为其他资产的现象,本质是居民资产重新配置 [1] - 过去20年里股票、银行理财、基金等资产都曾是存款资金的去向,资金流动是双向动态变化的 [2] - 当前非银存款增长较快主要与非银存款定期化、持有同业存单多增有关,不宜简单等同于全部流入股市 [2] 利率对资金流向的影响 - 利率变动引导资金流向,存款搬家是不同金融市场收益率相对变化后的结果 [2] - 当预期债券、股票收益率走高时,居民会增加持有这类资产,减少其他资产配置 [2] - 2023年以来存款利率与其他金融资产收益率之间的利差弹性增大,存款搬家和回流现象时有发生 [2] 资产再配置的意义与挑战 - 基于收益率比较的资产再配置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为实体经济提供更直接融资支持 [3] - 资产配置转换存在信息不对称、投资者受教育水平不均衡、市场制度有待完善等影响因素 [3] - 需加强投资者教育,引导长期理性价值投资理念,并丰富金融产品供给以满足不同风险偏好需求 [3]
“存款搬家”进程暂缓?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16 20:41
存款结构变化 - 9月金融数据显示存款结构显著分化,住户存款新增2.96万亿元,同比多增7600亿元,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减少1.06万亿元,同比少增1.97万亿元 [2][3] - 此变化与近月趋势形成对比,此前居民存款少增、非银存款多增的现象被市场视为存款向股市“搬家”,9月该进程出现暂缓迹象 [2][6] - 9月非银存款大幅缩水是下半年以来单月首次出现负增长,而居民存款单月新增额创下半年以来首次超2万亿元的纪录 [3] 变化驱动因素 - 市场分析指出,“存款搬家”节奏放缓或与股指高位震荡引发的“赚钱效应”回落有关 [2] - 非银存款显著下滑是去年高基数效应、权益市场震荡与资管产品调整等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 [5] - 财政政策发力是重要因素,9月财政多支少收,政府存款向居民和企业转移,财政存款减少8400亿元,同比多减6062亿元,导致居民和企业存款多增 [4][5] 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 - 存款结构变化助推M1与M2增速呈现“一升一降”,9月末M2同比增速为8.4%,较8月下行0.4个百分点,M1同比增速为7.2%,较8月提升1.2个百分点 [8] - M1-M2剪刀差为-1.2%,较上月收窄1.6个百分点,反映出市场资金活性有所增强 [8] - M1增速回升受居民存款同比多增及财政存款加速支出流入企业账户共同推动,而非银存款流失等因素导致M2增速回落 [8] 居民资产配置行为分析 - 所谓“存款搬家”本质是居民根据资产回报率变化进行的资产重新配置,资金在不同金融市场间的流动是双向动态的 [6][7] - 低利率环境下,居民可能倾向于持币寻找新投资机会,减少对货基、现金类理财等固收资管产品的配置 [5] - 从9月新成立偏股基金份额、新增开户数仍改善来看,居民资产再配置过程仍在延续 [6]
“存款搬家”进程暂缓?
第一财经· 2025-10-16 19:38
存款结构变化 - 9月金融数据显示存款结构显著分化,住户存款新增2.96万亿元,同比多增7600亿元,创下半年单月首次超2万亿元增长纪录 [3][5] - 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减少1.06万亿元,同比少增1.97万亿元,为下半年单月首次出现负增长 [3][5] - 此变化与近几个月居民存款少增、非银存款多增的趋势形成鲜明对比,标志着“存款搬家”进程出现暂缓迹象 [3] “存款搬家”现象分析 - 市场分析指出,“存款搬家”节奏放缓或与股指高位震荡引发的“赚钱效应”回落有关 [3] - 所谓“存款搬家”本质是居民根据资产回报率变化将储蓄存款转换为其他资产的重新配置行为 [9] - 资金流动是双向动态的,当预期债券、股票收益率走高时,投资者会增加持有这类资产,资金由低收益资产流向高收益资产 [10] M1与M2增速变动 - 9月末M2同比增速为8.4%,较8月下行0.4个百分点;M1同比增速为7.2%,较8月提升1.2个百分点,超出市场预期 [12] - 当月M1-M2剪刀差为-1.2%,较上月收窄1.6个百分点,反映出市场资金活性有所增强 [12] - M1增速上升受上年同期基数较低及隐债置换导致城投平台企业活期存款增加推动 [13]
9.2犀牛财经早报:逾400家沪市公司拟派发“年中红包” 白银价格创近14年新高
犀牛财经· 2025-09-02 09:33
债券市场托管余额创新高 - 债券市场托管余额达190.4万亿元 首次突破190万亿元大关 创历史新高 [1] - 实体经济直接融资规模持续攀升 融资结构加速优化 [1] - 金融机构资产配置更加多元 金融体系韧性进一步增强 [1] - 居民资产配置方式进一步丰富 财富管理市场形成新格局 [1] 上市公司中期分红 - 沪市406家上市公司公布半年度分红方案 分红公司数量和分红金额再创新高 [1] - 近六成公司连续两年在半年报期间以半年度分红方式回报投资者 [1] 证券行业经营情况 - 证券行业上半年实现营收2510.36亿元 同比增长23.47% [1] - 实现净利润1122.8亿元 同比增长40.37% [1] - 128家券商实现盈利 盈利面为85% [1] - 行业年化净资产收益率为7.25% 同比提升1.88个百分点 [1] - 经纪业务收入764.13亿元 同比增长46.02% 收入占比达到30.44% 提升4.7个百分点 [1] - 自营业务稳居第一大收入来源 [1] 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调整 - 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正式下调 [2] - 分红险将更具优势 成为险企销售的重点产品 [2] AI眼镜行业 - AI眼镜板块103家上市公司中48家上半年业绩同比向好 [2] - 多家公司AI眼镜产品已于上半年完成量产交付 成为驱动业绩增长的重要动力 [2] 黄金市场 - 国际金价上周上涨2.86% 8月累计涨幅超过5% [2] - COMEX黄金期货价格盘中最高冲至3557.1美元/盎司 站上历史最高点 [2] - 多家机构认为明年金价站上4000美元/盎司 [2] - 黄金上游采矿公司业绩全线飘红 多家公司净利润实现翻倍 [2] 白银市场 - COMEX白银价格盘中升至41.64美元/盎司 伦敦现货白银价格涨至40.75美元/盎司 创近14年来新高 [3] - 沪银主力合约价格创上市以来新高 [3] - 盛达资源、豫光金铅等相关上市公司股价受到提振 [3] - 产业链企业体感不同 冶炼企业利润需视加工费、库存成本等因素而定 有自有矿山的企业压力较小 [3] 快递行业 - 多家快递公司对电商客户上调快递费用 [3][4] - 电商快递价格有不同程度上调 对特价快递与小件影响较为明显 [4] - 各大快递网点业务量总体平稳 [4] - 单票均价将回升 推动企业利润修复 [4] - 末端派费增加 将改善快递员收入 提高稳定性 [4] - 有望打破以价换量的循环 引导行业从规模竞争转向价值竞争 [4] 算力产业 - 我国在用算力中心机架总规模达1085万标准机架 [4] - 智能算力规模达788百亿亿次/秒 [4] - 存力规模超过1680艾字节 相比2023年增长约40% [4] - 已发布1509个大模型 在全球位居前列 [4] - 中国算力平台完成10个省份分平台接入工作 [4] - 平台运营层注册企业用户超1000家 入驻算力服务商逾100家 上架算力产品110余项 接入大模型90余个 [4] 卧龙电驱H股上市进展 - 公司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上市申请 并获得中国证监会接收 [5] - 尚需取得中国证监会、香港证监会和香港联交所等相关监管机构批准 [5] 建筑陶瓷行业 - 建筑陶瓷行业市场竞争依然激烈 企业仍面临价格竞争压力 [6] - 行业价格暂未观察到正向变化 [6] - 公司基于量价平衡点制定策略 推动无极·石界等新产品 [6] - 行业开窑率低 2025年销量预计降至低谷 [6] - 环保、能耗等政策以及市场竞争压力有望推动行业产能出清 但出清时间周期会比较慢 [6] 天富能源人事变动 - 董事长刘伟辞职 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7] - 总经理李奇隽辞职 不再担任公司行政职务 [7] - 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张廷君主持行政工作 [7] - 二人均未持有公司股份 [7] 金融市场动态 - 美元指数创五周新低 [8] - 离岸人民币盘中跌超百点 失守7.13 [8] - 比特币跌破10.8万关口至两月新低 后一度反弹超2000美元 [8] - 以太坊盘中跌近4% [8] - 特朗普家族支持代币WLFI一度跌超30% [8] - 原油盘中反弹超1% 布油刷新一周来收盘高位 [8] - 黄金盘中涨超1% 期金创盘中历史新高 [8] - 白银创2011年来新高 现货白银盘中涨超2% 2011年来首次涨破40美元 [8]
中信银行副行长谢志斌:低利率态势下居民资产配置呈三大变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8 14:11
居民资产配置行为变化 - 低风险偏好资金加速从存款向理财、保险迁移 [1] - 中高风险客户转向低回撤高胜率策略 [1] - 配置需求从单一产品购买向多元资产配置升级 [1] 公司战略重点 - 纵深推进领先的财富管理银行建设 [1] - 秉承长期主义与专业化理念推进零售发展战略 [2] - 加快打造财富管理领先银行并向高质量高价值发展阶段迈进 [2] 核心能力提升措施 - 强化投研驱动的资产组织能力:理财业务推进稳健优势系列向固收+策略转型 基金业务打造3%-5%目标收益综合解决方案 保险业务提升中长期分红保障型产品占比 贵金属业务优化积存金功能平衡投资组合风险 [1] - 深化客户经营体系能力:围绕公司业务融合拓展代发资本市场企业支付结算等场景实现批量获客 以稳妥多元配置为原则通过数字化手段定制投资方案 升级高端客户全球化服务并依托信银国际构建境内外融合经营模式 [1] - 提升线上线下联动服务能力:线上推进智能财富顾问小信3.0建设应用大模型工具提供全周期投资陪伴 线下推动服务向资产配置进阶并夯实投顾团队专业服务能力 [2]
中信银行副行长谢志斌:居民资产配置行为正在发生三个明显变化
格隆汇APP· 2025-08-28 11:01
居民资产配置行为变化趋势 - 低风险偏好资产配置存在轮动效应 存款利率进入1%时代推动居民资金向理财和保险产品明显迁移 [1] - 中高风险偏好客户从高收益高波动转向低回撤高胜率趋势 [1] - 居民配置需求整体升级 从单一产品购买转向多元资产配置 [1]